12工业工程专业留学生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工业工程专业是以运用工程技术原理和管理方法提高生产系统的效率和产出质量为目标的学科。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变得越发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毕业要求等方面。
一、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工业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涵盖工程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等基础科学知识,以及工程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基础工程技术课程。
2.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包括生产系统设计、工艺改进、作业分析、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因工程等内容。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业工程的核心理论和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系统中的问题。
3. 管理课程:为了培养工业工程专业的管理能力,学生还需要学习管理学相关的课程,如项目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组织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二、实践环节1. 实习:工业工程专业通常要求学生在工业企业进行实习,以增加他们对实际生产系统的了解。
实习期间,学生将有机会参与生产系统的设计、优化和问题解决,积累实际操作和管理经验。
2. 实验课程:除了实习,工业工程专业还设置了一系列实验课程,如生产系统仿真实验、质量管理实验等。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进行工业工程理论的实践应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项目实践: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业工程专业还设置了一系列项目实践环节。
学生可以选择参与工业实际项目或学校内部项目,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毕业要求1. 课程学习:学生需要完成所有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并取得一定的学分。
2. 毕业设计: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通常是一个大型的工程项目,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工业工程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撰写毕业论文。
3. 综合能力评价:除了学习成绩和毕业设计,学生的毕业综合能力也将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
工业工程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培养方案工业工程的培养方案需要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科研创新等方面进行规划,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业工程人才。
下面将分别对工业工程培养方案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基础、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课程,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经济学、生产系统工程、工业设计、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工业工程学导论、工业工程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3.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例如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智能制造等课程,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4.实践课程:包括生产实习、工业设计实习、工程实践等实践性课程,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设置相应的实验课程,如生产系统工程实验、质量管理实验、工程设计实验等,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和方法。
2.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工程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磨练自己的能力,了解工程实践的流程和要求。
三、实习实训1.生产实习:安排学生到相关的企业进行生产实习,让学生了解生产现场的实际操作和管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设计实习:让学生参与工程设计实习,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四、科研创新1.科研基地:建立专门的科研基地,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
2.科研项目: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让学生了解科研的方法和流程,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3.科研导师:为学生指定科研导师,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
通过以上培养方案的规划和实施,可以培养出一批符合工业工程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工业企业中从事生产管理、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为工业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工业工程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使其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一定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
毕业后能够综合运用管理科学、工业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对生产与服务系统进行管理、规划、设计、控制、评价、决策、改善与创新,成为生产和服务领域内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二、专业与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辅修双学位的学生应预修8学分以上高等数学(Ⅰ~Ⅱ),必须完成专业必修课30学分、专业限修课16学分和毕业设计(论文)8学分,成绩合格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三、核心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30学分
2.专业限修课16学分
四、实践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 8学分实习 1学分。
2012级工业工程专业、辅修与二专培养方案-最终版

工业工程专业2011 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辅修及第二专业培养计划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rogram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一、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名称四年;工学 / 管理学学士Ⅰ、 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Four Years;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 Management.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基础,掌握现代管理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培养能熟练应用工业工程知识,在制造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从事技术管理以及生产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培养既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Ⅱ、 Educational ObjectivesThe main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raining students to master basic knowledge abou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modern management and system science. The graduate students will be proficient in industry engineering knowledge, and work in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ield to undertake the tasks of technical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system planning, design, evaluation and innovation.三、培养规格及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工业工程、信息工程的基础理论;2.掌握制造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3.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4.具有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5.具有从事技术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6.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生产系统规划、设计、评价、改善和创新的能力;7.较熟练地使用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读能力和一定的说、写能力,到大学三年级,能达到用英语学习部分专业课程的能力。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工程学科。
它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采用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工程技术和管理学科的知识,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改善、评价和创新等工作,使之成为更有效、更合理的综合优化系统,以便能优质、廉价、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的产品或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工业工程是管理学类下的一级学科,学科代码1207。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在同类院校的专业中建立较早,于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学生,能在多种行业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工程和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以及创新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以后具备卓越的系统整合能力、产品生产管理及质量管理能力、企业流程分析与优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期望本专业本科毕业生5年后能成为工作单位的管理业务骨干。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2)熟悉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技术;(3)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系统科学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4)掌握工业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5)能够熟练应用现代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对生产、服务与管理系统中存在的复杂问题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活动;(6)拥有较好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沟通等能力;(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拥有国际化视野,了解本学科的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8)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9)具有创新意识,具备终生教育和再学习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工程及工程管理中的实际问题;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工业工程领域内的实际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实际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实际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实际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沟通:能够就实际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People need independence to be free. October 2, 2022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培养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培养具有坚实的机电工程技术基础,掌握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知识与技能,可在大中型制造企业、金融服务企业、政府机关等从事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生产调度与控制、物流系统优化与设施规划等方面的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电工程基础与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现代工业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和自学能力锻炼,具有制造与服务管理、质量管理、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1、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理论联系实际、实干创新的精神和勤奋、团结协作的品质与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2、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运筹学、基础工业工程、技术经济学、生产与运作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人因工程等,具有较好的管理科学基础;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系统地掌握工业工程的支撑学科:工程技术机械工程及信息工程、管理工程和系统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注重学科的渗透与交融;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5、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健康体质标准;二、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机电工程;三、核心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经济学、工业工程、生产与运作管理、质量管理、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人因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等;四、主要实践性环节主要包括电子电工实习、金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专业科研创新实践训练、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部分,共36周;五、标准学制及授予学位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六、本专业培养方案主要特色本专业培养方案重视学科理论基础培养,强化创新实践能力训练,以工业工程师执业资格培养为主要特色,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机电工程技术基础,掌握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知识与技能,从事制造与服务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本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了大模块设计方案,即由“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任选课”组成;学科基础必修课包括机电工程类与经济管理类两大学科的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主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任选课主要在于学生能力的拓展;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采用了包括专业科研创新训练、工程实习电子电工、金工、课程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专业综合、毕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七、有关说明1、毕业总学分最低要求为 194 学分;其中理论教学 2298 学时, 152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 36 周, 36 学分;素质拓展教育 6 学分;2、各类选修课均应满足最低学分要求;其中,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要求达到4学分;3、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包含时政与国情省情教育,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组织实施;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安排16、16、32、4学时用于课外实践,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组织实施;5、学生除获得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及素质拓展学分外,还必须达到大学生健康体质标准;第三、四学年各安排8学时,用于体育达标测试;6、本方案是按照中等程度的学生四年的学习时间制订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安排选课计划;学有余力者,还可以辅修其他相关专业方向课程;表1 、工业工程专业2011版教学计划进程表Table of Teaching Schedule课程类别Course Classi-fied 开课院码School Code课程名称Course Name学分Crs学时Hrs其中Including考核S/CExa.各学期课内学时Hours Distribution in a Semester讲授Cur.实验Exp.上机Ope.实践Pra.一1st二2nd三3rd四4th五5th六6th七7th八8th公共必修课13形势与政策Position andPolicy23232C√√√√√√√1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orals & Ethics &Fundamentals ofLaw3483216C32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Theory of Marxism3483216S321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ntroduction toMao ZedongThoughts andTheoretical Systemof the ChineseCharacteristicSocialism6966432S641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Survey of ModernChinese History232284S2810体育1Physical Education1232248C2410体育2Physical Education2232248C2410体育3Physical Education3232248C2410体育4Physical Education4232248C2421军事理论Military Theory2362412C2405大学英语1College English 146464S6405大学英语2College English 246464S6405大学英语3College English 346464S6405大学英语4College English 434848S48课程类别Course Classi-fied 开课院码School Code课程名称Course Name学分Crs学时HrsIncluding考核S/CExa.Hours Distribution in a Semester讲授Cur.实验Exp.上机Ope.实践Pra.一1st二2nd三3rd四4th五5th六6th七7th八8th04计算机文化基础Introduction toComputerTechnology2321616C3214大学语文Chinese1.52424C2406航空航天概论Introduction toAeronautics &Astronautics11616C1613职业生涯规划OccupationalPlanning1221210C1213就业指导EmploymentGuidance116106C10公共必修课合计47.57705941616018016811613610学科基础必修课07高等数学1AdvancedMathematics I69696S9603工程制图AEngineeringGraphicsA46464S6409管理学原理AManagementA348444S4807高等数学2AdvancedMathematics II69696S9608大学物理BCollege Physics I69696S9608物理实验A1PhysicalExperiments A123232C3207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 III2.54040S400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andMathematicsStatistic34848S4809会计学原理BAccountingB348408S4809统计学Statistics4644816S64 09技术经济学TechnologicalEconomics23232S32课程类别Course Classi-fied 开课院码School Code课程名称Course Name学分Crs学时HrsIncluding考核S/CExa.Hours Distribution in a Semester讲授Cur.实验Exp.上机Ope.实践Pra.一1st二2nd三3rd四4th五5th六6th七7th八8th09C语言BC ProgrammingLanguage B4644024S6409数据库原理及应用Principle andApplication ofDatabase4644816S6408电工技术Electrotechnics34848S4808电工实验Experiment inElectricalEngineering11616C1606工程力学TheoreticalMechanics580728S8003机械设计基础Machine Design4.57256412S7203机械制造技术AMechanicalManufacturingTechnology A3.556488S560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ElementaryTechnology ofExchangeabilityMeasurement232284S3209运筹学OperationalResearch464568S6409管理信息系统B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 B3483216S48学科基础必修课合计75 1200 1016 148 36专业必修课09生产与运作管理OperationsManagement4644816S6409工业工程AFundamentals ofIndustrialEngineering A348408S4809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348408C48 09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LogisticsManagement2.540328S40课程类别Course Classi-fied 开课院码School Code课程名称Course Name学分Crs学时HrsIncluding考核S/CExa.Hours Distribution in a Semester讲授Cur.实验Exp.上机Ope.实践Pra.一1st二2nd三3rd四4th五5th六6th七7th八8th09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Engineering232284C32专业必修课合计152401924809系统工程概论Introduction toSystem Engineering23232C3209市场营销学BMarketing B23232C3209物流与供应链管理Logistics andSupply ChainManagement2.540328C4009管理沟通ManagementCommunication23232C3209管理创新思维InnovationThinking ofManagement11616C1609微观经济学BMicro-EconomicsB34848S4809宏观经济学BMacro-EconomicsB23232S3209信息存储与检索InformationRetrieval andAccess2321616C3209系统建模与仿真System Modelingand Simulation348408C4809人力资源管理 AHuman ResourceManagement A348408C4809专业外语SpecializedEnglish23232C3209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23232C3209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2.540328C4003微机原理及应用Principle andApplication ofMicrocomputer3483810C48课程类别Course Classi-fied 开课院码School Code课程名称Course Name学分Crs学时HrsIncluding考核S/CExa.Hours Distribution in a Semester讲授Cur.实验Exp.上机Ope.实践Pra.一1st二2nd三3rd四4th五5th六6th七7th八8th09物流设施与设备LogisticsFacilities andEquipment23232 C 3209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技术ElectronicCommerce LogisticsInformationTechnology23232C3209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 Planning348408C4809电子商务概论BElectronicCommerceConspectusB2.540328C4009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23232C3209中国管理哲学Chinese ManagementPhilosophy23232C3203现代设计方法Fundamentals ofModern DesignTechnology23232C3203航空维修管理AviationMaintenanceManagement23232C3209商务礼仪Business Etiquette11616C16专业任选课合计最低应修满10.5学分44.5 712 634 66 4 8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 4 80 80 C 2——7表2、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Internship and Practical Training注:表示寒、暑假进行, 表示学期内分散进行;表3、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分配表4 、各学期教学分配表。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历史沿革工业工程专业起源于美国,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成为美国七大学科之一。
为推动美国及西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我国工业工程起步仅20年,存在广阔的上升和发展空间。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1999年开始筹建,2000年5月国家教委批准建立专业,当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每年毕业近50人。
2000年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和我校中德工程学院联合与德国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茨维克应用技术大学等大学联合招收工业工程本科生,每年20名。
2001年5月被授予“工业工程”工程硕士点并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
2003年获准工业工程工学硕士授权点(自授)。
04年开始招收硕士生,每年招收工学硕士研究生20余人。
设立的工业工程和工业工程及物流博士方向,现已招收和培养近20名博士。
2012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工业工程博士点和硕士点。
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业状况优良,大多数进入一流企业和行业就业,部分学生继续在国内外大学深造。
工业工程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组成的年轻的教师队伍,工业工程专业已构建先进的物流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信息系统、仿真系统和制造系统优化等实验设备和实验软件系统等。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四年制本科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工学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四、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未来国家发展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以及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有理想抱负,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和高能力,能承担生产、制造、服务系统分析、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五、专业培养标准表3 成绩评价方法六、主干学科工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与工程、质量管理工程。
七、核心课程基础工业工程、运筹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八、教学安排一览表见附表一。
九、实践环节安排表见附表二。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定位工业工程是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规划、设计、改善和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并提升竞争力的一门学科。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工业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培养学生具备系统工程思维和信息化应用能力,具备组织管理与领导能力,具备跨学科、全方位的综合能力和工业工程专业技能。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系统工程思维、信息化应用能力、组织管理与领导能力、跨学科、全方位的综合能力和较强的工业工程专业技能,具有现代工程技术和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全面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三、培养要求1. 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系统工程思维能力;2. 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3. 具备组织管理与领导能力;4. 具备跨学科、全方位的综合能力;5. 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工程实践能力;6. 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7. 具备跨文化、国际化背景的综合素质。
四、主干课程1. 工程经济2. 工程管理3. 供应链管理4. 生产系统工程5. 工业设计与工程6. 统计质量控制7. 系统仿真与优化8. 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9. 操作研究与管理科学10. 企业资源规划与ERP11. 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12. 项目管理与实践13. 工程综合实践14. 专业英语五、培养方式1. 课堂教学:采取理论课程教学、实验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教学以及专业英语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
2. 实践教学:开设工程综合实践、项目管理与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技能和创新精神。
3. 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课外实习: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习和企业实训,增强学生的实际工程实践能力和岗位能力。
5. 学术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理工大学2012版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留学生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工业工程专业代码:110103二、培养目标培养了解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具备一定工业工程技术基础,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运用工业工程技术对生产系统、服务系统及其管理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能够参与并促进中国与其所在国之间相关领域友好合作交流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结合我校处在长三角地域的优势,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学科和专业特色作用,培养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化人才三、培养规格及基本要求本专业人才培养应具备的主要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如下:1. 知识结构(1)具备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及较强文字的表达能力。
掌握基本汉语知识,了解中国概况,具有使用生活用语和阅读本专业汉语资料的初步能力。
(2)系统掌握工业工程的支撑学科:工程技术(机械工程及信息工程)、管理工程和系统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注重学科的渗透与交融;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和对生产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优化和创新的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掌握制造、管理、信息、统计相结合的现代工业工程实践能力。
主要实践环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专业课程设计、大型综合性课程设计(实验)等。
2. 能力结构(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设计、计算、制图、实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
(2)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3)能够运用先进制造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等解决现代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领域中的实际工程问题。
(4)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扩展、更新知识的能力。
(6)具备一定的科研、开发、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工程实践以及计算机运用能力。
3. 素质结构(1)品格素质: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与道德素质。
(2)文化素质:具有基本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知识和修养。
(3)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4)工程素质: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求实创新的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踏实的作风。
四、主干学科: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五、核心课程汉语、中国概况、高等数学、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制造系统、人因工程学、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六、特色课程研究型课程: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制造业信息化导论创新实验课程:工业工程综合训练双语教学课程:制造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决策七、学制与最低毕业学分学习年限:3-6年最低毕业学分:151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课内总学时:2048 独立实践教学:33周+32学时八、培养方案的学分分配比例九、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机械工程优势学科和多年积累的产学研基础,重点面向机械制造业,以“工程+管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参与并促进中国与其所在国之间相关领域友好合作交流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及大量的课内外实践环节,使学生具有对各种生产或服务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组织、评价和创新的能力。
十、说明1.通识课程选修说明1) 工程技术类:推荐选择制造业信息化导论。
2) 人文艺术类:可根据个人兴趣在“学校通识课程一览”中任选。
3) 经济管理类:可根据个人兴趣在“通识课程一览”中任选,建议修读“生产管理学基础”课程。
2.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1)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做到四年中实习、设计等综合实践性环节不断线。
2)进行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执业资格认证,如物流工程师和见习工业工程工程师资格认证。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12 Program Outline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ⅠName of Major: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E)Code for Major:110103ⅡObjectivesThis program takes the balanced intellectual, physical and moral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as the major target. The teaching function is to equip the students with systematic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olid fundamental engineering technical skills, strong desire of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The program is to qualify the graduates in work of design, manufacture, scientific research &development,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so on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Graduates are also expected to underst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participate in and promote th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ir countries.ⅢBasic Requirements on Knowledge and AbilitiesBy the time of graduation students should acquire the following knowledge, abilities and qualities:1.Knowledge(1)Solid foundation in nature sciences (such as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humanities, arts,social sciences, and foreign languages.(2)Systematic knowledge of the fundamental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eories in the fieldof IE, includi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ystem Engineering, Management Engineering,focusing on the discipline of the penetration and integration; Master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an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analysis method.(3)Strong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system planning, design,evaluation, optimization in engineering and production; innovation; understanding of theprofessional frontline of the discipline.(4)Abilities of laboratory work and technique of modern design with a combination ofmechanical design and computer skills. Main practice segments: Metal Working practice,Basic Mechanical Experiments, Curriculum Design, and Innovative Mechanical Design andPractice.2.Abilities(1)Solid foundation in strong core of engineering science courses common to all engineeringcurricula, especially the skills in mechanical designing, calculating, drawing andexperimenting and also skil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2)Basic abilities of problem analyzing and solving and ability of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knowledge.(3)Basic approaches to engineering experiments and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the ability to solvecomplex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4)Strong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5)Skills of a foreign language, including reading, speaking, listening and writing capabilities,and particularly,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in that foreign language.3.Qualities(1)Moral quality: high caliber of political, spiritual and moral quality.(2)Cultural quality: Basic knowledge and cultivation in history, 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art.(3)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ound in body and mind.(1)Professional quality: solid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realistic and innovative approaches,sound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trong sense of commitment.ⅣMain Discipline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Ⅴ Core CoursesChinese Language, Brief Introduction to China,Advanced Mathematics, Computer Programming, Mechanical Drawing, Theoretical Mechanics, Material Mechanics, 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Mechanical Design, Ergonomics, Fundamental Industrial Engineering,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Quality Management,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Logistics AnalysisⅥSpecial CoursesResearch course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roduction System,Manufacturing InformaticsDiscussion courses: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Bilingual courses: Manufacturing System,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Ⅶ Length of Courses: 3-6 years Degree Awarded: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Minimum Credits Required for Graduation: 151In-Class Hours: 2048Separate Practice Teaching: 33 weeks + 32 hours Ⅷ Proportion of Course CreditsⅨ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jorThe program aims to produce high-end practical technical talents, which features backgrounds such as textile machinery, mechanical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 machinery. These are in line with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machinery, and the requirement for a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management basis in Zhejiang Province, combined with the academic advantage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the program has been structured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 three directions: basic industrial management,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improvement, with emphasis on engineering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 through large quantities of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practices.ⅩNotes1. Optional courses of general studies1)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es module: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 Design is recommended.2) Humanities and Arts module:Free choice from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list”.3)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odule:Free choice from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list”. “Production management basics” and “project management” are recommended.2.Specific measures to foster students’ abilities1)Get the classroom teaching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real engineering problems,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segments, such as practice and design, which consistently runs through the four years.2)Perform skill training for employment and business setting up. Provid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such as CNC technician, 3D CAD application engineers and mechanical design internship engin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