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审定品种名录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3年云南省审定通过品种的通告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3年云南省审定通过品种的
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3.12.11
•【字号】云农通告〔2023〕第31号
•【施行日期】2023.12.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3年云南省审定通过品种的通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云南省第十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于2023年10月12日召开了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了稻、玉米、小麦和大豆作物新品种304个(见附件1、附件2)。
特此通告。
附件:1.2023年云南省审定通过品种
2.2023年云南省审定通过品种简介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12月11日。
多用途型工业大麻新品种云麻8号的选育

Key words:industrial hempꎻ new multipurpose varietyꎻ Yunma 8
收稿日期:2024-01-16
基金项目: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工业大麻品种改良岗位( CARS-16-E07)
2017 年进行多点试验ꎬ2017—2018 年进行了生产试验ꎮ 其选育程序如图 1ꎮ
图 1 云麻 8 号选育示意图
2 试验结果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breeding Yunma 8
2.1 品比试验结果
2015 年在云南省昆明小哨工业大麻基地开展品比试验ꎮ 参试的 3 个品种分别为云麻 1 号
云麻 8 号
云麻 1 号( CK1)
云麻 7 号( CK2)
株高 / cm
平均茎粗 / cm
有效分枝数 / 个
籽产量 /
( kghm -2 )
麻糠产量 /
( kghm -2 )
385.23 a
2.2 a
17 a
1854.9 a
1558.65 c
367.87 b
387.33 a
2.2 多点及生产试验结果
作者简介:许艳萍(1980—) ꎬ女ꎬ副研究员ꎬ博士ꎬ从事大麻遗传育种及重金属土壤修复相关研究ꎮ E-mail: cyn080328@ 126.com
∗通信作者:杨明(1965—) ꎬ男ꎬ研究员ꎬ从事大麻遗传育种研究ꎮ E-mail: ymhemp@ 163.com
第1期
许艳萍等:多用途型工业大麻新品种云麻 8 号的选育
全 国 审 定 牧 草 品 种 名 录

62
禾本科
大麦属
野大麦
察北
Chabei
Hordeum brevisubulatum
(Trin.) Link.
042
1989-04-25
刘树强等
河北张家口草原畜牧所
野生栽培
63
禾本科
大麦属
野大麦
军需1号
Junxiu No.1
H.brevisubulatum(Trin.) Link.
233
2002-12-11
069
1990-05-25
张卫等
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站
野生栽培
43
禾本科
披碱草属
垂穗披碱草
康巴
Kangba
E. nutansGriseb.
306
2005-11-27
张新跃等
四川草原总站
野生栽培
44
禾本科
披碱草属
老芒麦
川草1号
Chuancao No.1
E. sibiricusL.
051
1990-05-20
老芒麦
农牧
Nongmu
E. sibiricusL.
128
1993-03-29
张众等
内蒙农牧学院
育成
48
禾本科
披碱草属
老芒麦
青牧1号
Qingmu No.1
E. sibiricusL.
279
2004-12-8
周青平等
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
育成
49
禾本科
披碱草属
老芒麦
同德
Tongde
E. sibiricusL.
101
1991-05-20
云南种殖类地理标志产品

宾川柑橘
宾川柑橘,云南省宾川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地处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带,宾川柑橘具有上 市时间长、丰产稳产、果大均匀、酸甜适口等特点。
2016年02月0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宾川柑橘”实施地理标志 产品保护。
宾川柑橘主要以丰脐、纽荷尔、朋娜等脐橙类和柑类的宽皮椪柑中熟 品种为主,面积占总面积的81%,新津、日南1号等早熟品种和韦尔金柳叶 桔、不知火等杂柑类各占总面积的7%和12%。宾川县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 和气候优势,所产柑橘具有糖分高,风味浓,色泽鲜艳,品质较好,素有 “橘果之乡”的美誉。宾川柑橘
遮放贡米遮放贡米产自位于东经98°01′~98°44′,北纬 24°05′~24°39′之间的芒市。
广南八宝米
广南八宝米,云南省广南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八宝米历史上被列为“贡米”,封为“皇粮”,供皇帝御膳或皇亲国 戚享用,地方上则是土司头人、达官显贵作膳佳品,其以香味浓、油脂芊、 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而被历代列入贡米之列。
呈贡宝珠梨
呈贡宝珠梨,云南省呈贡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呈贡宝珠梨果实近圆形,果梗短粗,皮色青翠,果肉雪白、肉质脆、 细嫩、多汁无渣、甜度适口。
呈贡宝珠梨果实近圆形,果梗短粗,皮色青翠,采后果实表面出现蜡 质,具光泽,果点明显。
呈贡宝珠梨单果重200g至500g,果肉雪白、肉质脆、细嫩、多汁无渣、 甜度适口。
呈贡气候宜人,属低纬度高原季风型,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 2200小时,年均温度14.7℃,最冷月均温度7.7℃,最高气温月均温 20.6℃,全年无霜期285天,全年平均降雨789.6毫米,冬无严寒,夏无 酷暑,气候温和。
呈贡土壤分为5个土类、10个亚类、18个土属、26个土种。其中棕壤 土,占全县总面积的0.75%;水稻土,占全区总面积的10.87%;红壤土, 占全县总面积的52.
《云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请表》

云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请表
作物种类
品种名称
申请单位
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制
填表说明
一、在填写本表前,请认真阅读本说明。
二、品种名称,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并遵循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制定的农作物新品种命名的有关规定。
三、选育单位,指品种选育的完成单位。
四、选育完成人:指完成品种选育的主要人员。
五、申请单位,指申请品种审定的单位;若申请单位不是选育单位的,须得到选育单位的书面同意。
六、选育报告,包括亲本组合以及杂交种的亲本血缘、选育方法、世代描述,品比试验结果等。
七、转基因品种须提供农业转移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八、母本为不育系的杂交种须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不育系亲本育性鉴定结果。
九、品种特征特性描述,若申请品种为杂交种,还应包括杂交种亲本的特征特性描述。
十、附件:标准图片,包括品种(含杂交种亲本)盛花期或成熟期植株图片及收获物图片(如穗子、籽粒,块根、块茎等的图片)。
十一、填写本申请表需一式二份,并用磁盘报word电子文档一份。
审定通过品种名录.doc附件【整理版】

附件审定通过品种目录- 2 -- 3 -- 4 -1、品种审定编号:蒙审玉2017001号品种名称:瑞丰88申请者:内蒙古中农种子科技有限公司育种者:内蒙古中农种子科技有限公司品种来源:以H452为母本、昌7-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母本H452是以先锋杂交种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连续自交8代选育而成;父本昌7-2为外引系。
特征特性:出苗至成熟128天,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
幼苗叶鞘深紫色,叶片绿色,颖壳深绿色,雄穗一级分枝9-12个,花药深紫色,花丝紫色,茎紫色。
株型紧凑型,株高288厘米,穗位高114厘米,成株叶片数21。
果穗短筒型,穗长16.7厘米,穗粗5.1厘米,秃尖0.5厘米,穗行数16-18,行粒数38,单穗粒重186克,出籽率85.6%,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偏马齿型,百粒重31克。
接种鉴定,抗弯孢叶斑病(3R),抗茎腐病(6.2%R),中抗大斑病(5MR),感丝黑穗病(18.9%S),感玉米螟(7.0S)。
籽粒容重745克/升,粗蛋白8.13%,粗脂肪3.45%,粗淀粉75.64%,赖氨酸0.25%。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晚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944.0千克,比对照增产12.42%;2015年参加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71.1千克,比对照增产11.1%;2016年参加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99.0千克,比对照增产4.18%。
栽培技术要点:4月末至5月初播种,亩播种量2.0千克左右,种子包衣处理;亩留苗4500株;施足底肥,亩施- 5 -磷酸二铵种肥20千克或复合肥30千克以上,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千克以上,此期防玉米螟一次;浇足底墒水,大喇叭口期结合施肥浇水一次,灌浆期灌水次数可根据降水量而定,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保全苗,苗期蹲苗,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是增产的关键因素。
注意事项:注意防治玉米螟和丝黑穗病。
适宜种植区域: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850℃以上地区种植。
全 国 审 定 牧 草 品 种 名 录

Stapf.
215
2000-12-25
刘国道等
中国热带农科院
引进
15
禾本科
臂形草属
俯仰臂形草
贝斯莉斯克
Basilisk
B. decumbensStapf.
110
1992-07-28
李淑安等
云南肉牛和牧草中心
引进
16
禾本科
臂形草属
俯仰臂形草
热研3号
Reyan No.3
B. decumbensStapf.
全国审定牧草品种名录
序号
科名
属名
种名
品种名称
cv.
学名
品种
登记号
登记日期
育种者或申报者
申报单位
品种类型
1
禾本科
冰草属
杂种冰草
蒙农
Mengnong
Agropyron cristatam×A. desertorum
200
1999-12-10
云锦凤等
内蒙古农业大学
育成
2
禾本科
冰草属
沙生冰草
诺丹
Nodan
A. desertorum(Fisch)
郎百宁等
青海畜科院草原所
引进
10
禾本科
燕麦属
燕麦
青早1号
Qing zao No.1
A. sativaL.
203
1999-12-10
尹大海等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育成
11
禾本科
燕麦属
燕麦
青引1号
QingyinNo.1
A. sativaL.
281
2004-12-8
全 国 审 定 牧 草 品 种 名 录

育成
55
禾本科
羊茅属
高羊茅
可奇思
Cochise
286
2004-12-8
韩烈保等
北京林业大学
引进
56
禾本科
羊茅属
高羊茅
北山1号
Beishan No.1
F.arundinaceaSchreb
298
2005-11-27
林忠平等
北京大学
育成
57
禾本科
羊茅属
高羊茅
黔草1号
QiancaNo.1
010
1987-05-25
杜逸等
四川农业大学
野生栽培
60
禾本科
牛鞭草属
扁穗牛鞭草
广益
Guangyi
H. compressa(L.F.) R.Br.
011
1987-05-25
杜逸等
四川农业大学
野生栽培
61
禾本科
绒毛草
南山
Nanshan
Holcus lanatusL.
179
1997-12-11
屠敏仪等
湖南农业大学
郎百宁等
青海畜科院草原所
引进
10
禾本科
燕麦属
燕麦
青早1号
Qing zao No.1
A. sativaL.
203
1999-12-10
尹大海等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育成
11
禾本科
燕麦属
燕麦
青引1号
QingyinNo.1
A. sativaL.
281
2004-12-8
韩志林等
青海畜科院草原所
引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审稻谷品种目录第1页 共 9 页
附件1-2
序号 品种名称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合系25号 合系30号 云粳27号 凤稻8号 云粳33号 楚粳14号 楚粳17号 合系34 合系35 凤稻9号 靖糯1号 合系39号 武凉41 91—10 合系40号 合系41号 合系42号 凤稻11号 楚粳22号 楚粳23号 会9203 楚籼一号 科砂1号 25—1 滇陇201 滇瑞408 滇瑞306 滇瑞501 云香糯1号 滇新10号 622-4 滇瑞313 滇屯502 文稻1号 文稻2号 审定 年份 1993 1993 1994 1995 1995 1995 1997 1997 1997 1997 1998 1998 1998 1998 1999 1999 1999 1999 1999 1999 1999 1983 1985 1985 1986 1986 1986 1988 1988 1988 1989 1991 1993 1995 1995 审定编号 滇粳36号 滇粳37号 滇粳38号 滇粳39号 滇粳40号 滇粳41号 滇粳42号 滇粳43号 滇粳44号 滇粳45号 滇粳46号 滇粳47号 滇粳48号 滇粳49号 滇粳50号 滇粳51号 滇粳52号 滇粳53号 滇粳54号 滇粳55号 滇粳56号 滇籼1号 滇籼2号 滇籼糯3号 滇籼4号 滇籼5号 滇籼糯6号 滇籼紫糯7号 滇籼糯8号 滇籼糯9号 滇籼10号 滇籼糯11号 滇籼12号 滇籼13号 滇籼14号
云南省审定品种目录(稻谷) 云南省审定品种目录(稻谷)
区试组别 常规籼稻 常规籼稻 常规籼稻 多点试验 多点试验 多点试验 多点试验 中北部陆稻 陆稻区试 陆稻区试 陆稻区试 陆稻区试 杂交粳稻 杂交粳稻 多点试验 多点试验 陆稻区试 常规籼稻 常规籼稻 中北部 中北部 常规籼稻 常规籼稻 多点试验 常规籼稻 中北部 中北部 中部 杂交粳稻 中部 中北部 杂交粳稻 杂交粳稻 杂交籼稻 作物类别 常规籼稻 常规籼稻 常规籼稻 杂交籼稻 杂交籼稻 杂交粳稻 杂交粳稻 陆稻 陆稻 适宜区域 云南省南部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种植 云南省南部海拔1300-1700米稻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000-1600米的一季中、晚籼稻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400米以下适种杂交稻的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 云南省海拔1400米以下地区作中稻栽培 云南省海拔1400-1800米的山区及中低产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280-2000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中北部海拔1600-2200米地区的旱地种植 云南省海拔1000米以上,年降雨量1300毫米以上的山区和半山区台地、缓坡地和 雷响田种植,尤以中上等肥力的沙壤土为好 云南省文山、思茅、勐连等地区1500米以下的海拔范围内种植 滇西南海拔1400米以下土地较肥沃的地区种植 滇南海拔1300米以下中上等肥力地区种植 云南省1400~1600米的地区推广,籼粳交错区最 云南省海拔1650~1900米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400米以下稻区种植和贵州毕节地区的籼稻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500~1900米范围内种植 滇西南海拔1200米以下,土地较肥沃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534米左右的籼稻产区种植 德宏州和云南南部及缅甸海拔1400米以下地区推广种植 云南省海拔1950~2200米稻区推广种植 云南省1900~2100米左右的高海拔稻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500米以下籼稻区种植 云南省1500米海拔以下的广大籼稻区推广种植 云南省海拔1500米以下,年均温度17℃以上籼稻区种植 云南省海拨1450米以下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700~2000米范围及四川、贵州等类似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700~1950米范围种植 云南省海拔1500~1900米范围种植 云南省海拔1500~1800米范围内种植 云南省海拔1500~1900米稻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950~2200米的稻区种植
云南省审定品种目录(稻谷) 云南省审定品种目录(稻谷)
区试组别 中北部 中北部 中海拔 中海拔 中海拔 中海拔 中北部 中北部 中北部 中部 曲靖区试 中海拔 中北部 中北部 中北部 多点试验 多点试验 多点试验 中部 中部 多点试验 中部 中北部 中部 中北部 中北部 中北部 中北部 中北部 中部 中北部 中北部 中部 作物类别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糯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适宜区域 云南省中、北部海拔1800-2000米左右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800-2000米有水利条件保证的温凉稻作区,中等或略偏上的肥田种植 云南省海拔1400-1800米地区推广 云南省中北部海拔1900米左右地区推广种植 云南省中部海拔1700-1800米地区种植 云南省中北部海拔1900米左右地区种植 云南省中部海拔1500-1700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400-1800米的中稻地区种植 云南省中北部海拔1800-2000米地区种植 云南省中北部海拔1900-2100米地区的中上等肥力田种植 云南省中北部海拔1900-2100米地区中上等肥力田种植 云南省中部海拔1600-1850米地区的中上等肥力田种植 云南省海拔1800-2000米的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 中北部1400-1900米的地区种植 滇中北部和滇西海拔1900-2200米地区的中下等肥力田块种植 云南省海拔1900-2200米地区中上等肥力田种植 云南省海拔1900-2100米的中上等肥力地区种植 云南省内海拔1700-1850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内海拔1900米左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500-1750米的中下等肥力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400-1850米的中上等肥力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600-1900米的中下等肥力田种植 云南省海拔1500-1850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700-2200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400-1850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900-2100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850-2000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中北部海拔1900-2100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中北部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中北部海拔1850-2150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中部海拔1600-1850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北部海拔1900-2000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中北部海拔1900-2100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中部海拔1600-1800米的地区种植
低海拔籼稻 低海拔籼稻 常规籼稻 常规籼稻
省审稻谷品种目录第2页 共 9 页
附件1-3
序号 品种名称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德农203 大粒香12号 临优1458 汕优63 D优63 寻杂29 榆杂29 杨柳旱谷 滇604 地白谷选—2 云陆29 陆稻IRAT104 鄂粳杂1号 云光8号 云光14号 70优9号 陆引46 文稻4号 德农211 凤稻14号 靖粳8号 红优1号 滇超1号 滇超3号 云恢290 银光 滇系4号 滇系7号 云光9号 楚粳25号 凤稻15号 滇杂31 滇杂32 抗优98 审定 年份 1997 1997 1998 1987 1993 1991 1995 1987 审定编号 滇籼15号 滇籼16号 滇籼17号 滇引杂籼1号 滇引杂籼2号 滇杂粳1号 滇杂粳2号 滇陆稻1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云南省审定品种目录(稻谷) 云南省审定品种目录(稻谷)
区试组别 中北部 中部 中北部 中北部 中北部 中部 中部 中北部 中北部 中北部 中部 中部 中北部 中部 中北部 中北部、中部 中北部 中北部 中部 中部 中北部 中海拔籼稻 中海拔籼稻 版纳州区试 低海拔籼稻 低海拔籼稻 低海拔籼稻 作物类别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粳型糯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籼稻 常规籼稻 籼型糯稻 常规籼稻 常规籼稻 籼型糯稻 籼型糯稻 籼型糯稻 籼型糯稻 常规籼稻 籼型糯稻 常规籼稻 常规籼稻 常规籼稻 适宜区域 云南省中北部海拔1800-2000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中部海拔1600-1850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900-2200米的冷凉稻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950~2100米的稻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500-1900米的稻区试种 云南省海拔1500-1850米地区种植 云南省中北部海拔1900米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850-2050米的冷凉稻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900-2200米的冷凉稻区种植 云南省中部海拔1500~2000米的稻区种植 云南省中部海拔1500-1850米中等肥力田及南部海拔1500米左右的半山区种植 云南省中北部海拔1900-2100米冷凉稻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600-1900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900~2300米粳稻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400-2000米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650-2000米的稻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950~2200米的高海拔稻区推广种植 云南省滇中海拔1500-1800米以下稻区种植 云南省滇中海拔1500~1850米稻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950~2200米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中部海拔1400-1800米地区推广 云南省南部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南部海拔540-1000米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300米以下的一季中稻地区推广种植 云南省海拔1500米以下、肥水条件好的田块推广种植 云南省海拔1600米以下肥水条件较好的田块种植 云南省海拔1400米以下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300米以下的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300米以下的中等肥力田块种植 云南省海拔1400米以下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600米以下的中上等肥力田种植 云南省海拔1450米以下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660米以下地区种植 云南省海拔1660米以下的地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