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端测试桩详细文档
服务器测试报告(推荐3篇)

服务器测试报告第1篇虎门港7、8号泊位硬件标服务器运行测试报告[本次测试内容主要包括服务器硬件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等性能测试] 1.设备信息2、服务器硬件检查3、操作系统及应用系统检查4、检查记录(1)内存、cpu使用情况巡检用命令打开任务管理器检查方法:Windows下使用任务管理器,记录占用内存、cpu最多的前五位进程或应用程序;CPU使用情况:表明处理器工作时间百分比的图表,该计数器是处理器活动的主要指示器,查看该图表可以知道当前使用的处理时间是多少。
CPU使用记录:显示处理器的使用程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图表,图表中显示的采样情况取决于“查看”菜单中所选择的“更新速度”设置值,“高”表示每秒2次,“正常”表示每两秒1次,“低”表示每四秒1次,“暂停”表示不自动更新。
PF使用情况:正被系统使用的页面文件的量。
页面文件使用记录:显示页面文件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图表,图表中显示的采样情况取决于“查看”菜单中所选择的“更新速度”设置值。
总数:显示计算机上正在运行的句柄、线程、进程的总数。
服务器测试报告第2篇测试目的:考虑到各地区的用户数量和单据量的增加会给服务器造成的压力不可估计,为确保TM S系统顺利在各地区推广上线,决定对TMS系统进行性能测试,重点为监控服务器在并发操作是的资源使用情况和请求响应时间。
测试内容测试工具主要测试工具为:LoadRunner11 辅助软件:截图工具、Word测试结果及分析5个用户同时生成派车单的测试结果如下:Transaction Summary(事务摘要)服务器测试报告第3篇计算机性能测试报告测试人员:叶学正20xx年3月25号1 测试简介 (2)报告编写目的 (2)测试背景 (2)2 目标及范围 (2)。
验收文档-服务器测试报告

验收文档-服务器测试报告:验收文档-服务器测试报告1、简介本文档是对服务器进行测试的验收报告,旨在确认服务器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和安全性标准。
该测试覆盖了服务器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方面。
2、测试环境2.1 硬件配置在测试过程中,使用了配置如下的服务器硬件:- CPU:Intel Xeon E5-2650- 内存.64GB DDR4- 存储.1TB SSD- 网卡:千兆以太网卡2.2 软件配置在测试过程中,使用了以下软件配置:- 操作系统:Ubuntu Server 20:04- Web服务器:Nginx 1.18:0- 数据库:MySQL 8:0.213、功能测试3.1 用户认证功能- 测试了用户注册、登录、注销等功能,并验证其正常性。
- 模拟了不同用户角色的登录行为,确保权限控制正确。
3.2 数据存储功能- 测试了服务器与数据库的连接和数据存储功能的稳定性。
- 验证了数据的读写操作是否正确和高效。
3.3 文件和功能- 验证了服务器的文件和功能是否正常。
- 测试了和不同类型和大小的文件,确保吞吐量和稳定性满足需求。
4、性能测试4.1 响应时间测试- 使用性能测试工具对服务器进行了压力测试,记录了不同并发用户数下的响应时间。
- 验证了服务器在高并发场景下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响应时间,并根据需求进行优化。
4.2 并发访问测试- 测试了服务器能够同时处理的最大并发请求数量。
- 通过逐渐增加请求量,验证服务器的负载能力和资源利用率。
5、安全性测试5.1 防火墙设置- 验证了服务器的防火墙设置是否有效,能够阻止一些常见的恶意攻击,如DDoS攻击、端口扫描等。
5.2 跨站脚本攻击(XSS)测试- 对服务器的输入输出进行了测试,验证是否存在XSS漏洞。
- 确保服务器正确过滤并转义用户输入,避免潜在的漏洞风险。
5.3 SQL注入测试- 对服务器的数据库查询进行了测试,验证是否存在SQL注入漏洞。
- 确保服务器正确使用参数化查询和输入验证等措施来预防SQL注入攻击。
交桩复测报告模板

交桩复测报告模板1. 项目信息项目名称交桩复测报告项目编号xxxxxxx项目经理xxx测试人员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2. 交付物在本次交桩复测过程中,我们交付了以下物品:•交桩复测报告•测试用例•测试执行记录•缺陷报告•交付细节记录3. 测试目的本次交桩复测测试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已纠正的缺陷与上一次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
2.验证所有缺陷是否已纠正并且完全解决。
3.验证纠正缺陷的相应功能和业务流程是否已恢复正常。
4.确定交付给客户的产品质量。
4. 测试环境在本次交桩复测过程中,我们使用的测试环境如下:硬件环境细节说明电脑CPU: xxx RAM: xxx云平台云服务器规格: xxx其他软件环境细节说明操作系统Windows xxx/MacOS xxx/Linux xxx浏览器xxx其他软件集成开发环境(IDE)5. 测试准备在本次交桩复测开始之前,我们做了以下准备工作:1.与项目管理人员、开发人员沟通,了解本次交桩复测的具体信息和要求。
2.稍作修改之后,使用上一次测试中的测试用例组来执行本次交桩复测。
3.根据上一次测试中的缺陷报告和交付细节记录来准备测试数据。
4.计划测试执行时间,并且尽可能减小测试对正式环境的影响。
6. 测试执行在本次交桩复测过程中,我们执行了以下测试用例:序号测试模块测试点测试结果1 登录用有效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通过2 订单创建订单并进行支付通过3 订单查看订单详情并进行取消操作通过4 商品浏览商品详情页和商品列表页,购买商品,添加至购物车等通过5 支付支付成功后查看支付信息通过6 …………6.1 测试步骤1.在测试环境中按照测试用例中的要求登录系统。
2.根据测试用例中的步骤,测试每个模块的不同功能点。
6.2 遇到的问题在测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以下问题:1.第2条测试用例提示错误:支付成功时订单未同步更新。
2.第4条测试用例提示错误:秒杀商品添加至购物车后,系统自动取消订单。
试桩规范要求

试桩规范要求
1 测试桩
测试桩指的是用于模拟测试环境的一般仿真程序。
通过使用测试桩,开发者可以将软件测试的关键部分脱离实际计算机硬件,使测试
在可靠的编程环境中运行,并以保证测试质量的功能方式反复验证测
试脚本。
2 测试桩的优势
(1)测试更稳定、可靠:在非测试桩环境中,当某一块硬件出现
故障时,会对服务产生巨大影响,测试桩模拟环境可以避免这一情况
发生。
(2)使得测试更容易、更快捷:测试桩可以支持多个平台,测试
过程可以脱离各个硬件环境,缩短测试的跨平台时间。
(3)可重复性强:当由于一些技术因素,系统需要被维护或更新时,可以利用测试桩把测试过程流程一再利用,再次验证软件质量。
3 测试桩规范
(1)测试桩应具有可重复性:所有测试用例在任何给定的环境下,在不同时间内,都可以被多次执行。
(2)测试桩必须通过动态监测获取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可以从配
置管理系统中获得,也可以通过测试用例的执行过程获取。
(3)测试桩应具有调整性:为了保证测试的可靠性,一个有效的
测试桩应该具有良好的配置调整性,在不同的配置环境下,可以满足
多种测试要求和需求。
(4)测试桩应具有性能监控功能:被遍历的测试桩应该具有性能
监控功能,以便测试结果也可以被实时跟踪和记录。
测试桩是当下软件测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为提高软件测
试质量提供了可靠有效的解决方案,实现软件质量发现和管理。
尤其
是当中等和大型软件在测试环境中开发时,它的作用更为突出。
因此,测试桩的规范非常重要,有助于更好的满足软件测试的需要。
桩身内力测试作业指导书(桩身内力测试模拟报告)

报告编号:桩身内力测试模拟报告工程名称:工程委托单位:有限公司检测方法: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地点:检测日期:2016年5月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注意事项1、报告无“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检测专用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加盖“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检测专用章”无效。
3、报告无编制、审核、签发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无效。
5、委托单位对检验报告有异议,应在收到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向检验单位提出。
对于不可重复的试验或检测,试验检测中心不接受异议申请。
6、委托试验仅对样品负责。
目录一、项目概况 (3)二、工程描述 (4)三、试验仪器、原理、规程、方法 (4)四、受检桩桩号、桩位及相关施工记录 (5)五、试验实测数据、曲线及说明 (6)六、检测成果分析及结论 (9)桩身内力测试模拟报告一、项目概况受有限公司的委托,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承担了工程标段碎石桩单桩承载力检测任务,对该标段内碎石桩的桩身内力测试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进行检测。
项目概况以及检测参数详见表1.1、表1.2。
表1.1 工程概况表1.2 工程地点及碎石桩施工、检测参数二、工程描述项目路线所经过区域河流属于水系,路区内河流但大多为西北至东南流向。
河流径流主要来自地表径流,并具有鲜明的季风气候区的特点。
地表径流分布与大气降水总趋势一致,一般是夏季多,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6~9月份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0~70%。
路线跨越的主要节流有斜河、丰收和等,均属淮河水系。
本项目主要不良地质现象有地震液化、淤泥质软土、风积沙等。
设计标准: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20km/h。
三、试验仪器、原理、规程、方法3.1 试验仪器见表3.1“试验仪器一览表”。
表3.1 试验仪器设备一览表图3.1 A90-M194861振弦式传感器3.2 试验原理桩身内力测试是在桩的不同断面上设置振弦式传感器,试验中在各级荷载在作用下测量钢筋测力计频率值,根据频率值变化,计算出桩身在各级荷载作用下不同断面处的轴力,最终计算出桩侧土在最大荷载下的极限摩阻力。
验收文档-服务器测试报告

服务器测试报告
目录
1.测试报告编写目的 (3)
2.设备测试内容 (3)
3.系统综合测试情况 (9)
4.测试执行情况 (9)
5.测试结论 (9)
1.测试报告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寄递物流服务管控平台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以检验设备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设备参数是否正确、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
2.设备测试内容
(一)应用服务器测试记录
(二)应用服务器测试记录
(三)数据库服务器测试记录
(四)数据库服务器测试记录
(五)文件服务器测试记录
(六)文件服务器测试记录
(七)同步服务器测试记录
(八)同步服务器测试记录
(九)防火墙测试记录
3.系统综合测试情况
通过分别对8台服务器10项内容的测试,以及1台防火墙8项内容的测试,所有测试内容均通过了测试,测试结果正常。
4.测试执行情况
根据已有的测试用例,按照里面的测试步骤分别对8台服务器10项内容的测试,以及1台防火墙8项内容的测试,每次测试完毕后及时进行记录。
5.测试结论
经过上述加电及系统综合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测试目标完成,所有设备已经通过测试,设备功能满足要求,可以作为系统试运行和项目验收的依据。
谈谈单元测试中的测试桩实践

private final static NtpClock _ntpClock=new NtpClock(); private static class NtpClockWrapper implements Clock { public long getTime() { return _ntpClock.getTime(); } } private static class SystemClock implements Clock { public long getTime() { retur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 private static SystemClock sysClock = null; private static NtpClockWrapper ntpClock = null; /**Returns the Clock instance for <code>SystemTimeSynchronizer * </code>'s invocation. * @return - Clock instance */ public static Clock getClock() { if(debugging) { if(sysClock == null)
试桩检测方案【范本模板】

建筑工程基桩承载力检测方案工程名称:××××工程地址:××××××××××××检测单位:××××××××××××编制日期:二〇一×年××月××日××××钢筋混凝土桩试桩承载力检测方案1.工程概况拟建的××××项目,位于××××××××××,由于天然地基不能满足上部建筑物荷载的要求,故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进行加固处理,基桩设计参数详见下表。
根据国家规范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本工程需进行钢筋混凝土桩试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的试验。
为了更好地的完成该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桩试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任务,特制定本试验检测方案。
2.检测依据(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以下简称为GB 50202-2002)(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以下简称为JGJ 106-2014)(GB 50007—2011)(以下简称GB 50007-201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4)设计图纸和委托单位的要求3.试验检测用仪器设备3.1静载试验设备(1)加载设备:超高压电动油泵、液压千斤顶。
(2)荷载与沉降量测仪器仪表:RS—JYB静力载荷测试仪、位移传感器和测力传感器。
(3)其它设备:钢梁、基准梁、堆重平台.3.2 低应变反射波法用设备采用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生产的PDS—PDA型桩身完整性测试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服务端测试桩的方向”,第二部分是“现有的服务器端测试桩方案”。
服务端测试的方向
先看下图:
上图描述了几个问题:
可以在服务端进行的测试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
客户,产品,测试,代码之间的关系。
测试类型(5类)
Function Test:功能测试,也叫验收测试。
模拟用户操作的基本功能测试,以保证产品的基本功能。
PerformanceTest:性能测试。
这是服务端测试中很重要的一环。
首先,服务端的很多BUG 其实都是在大压力下才出现的,此外,性能测试能为服务器集群,部署提供参考性数据。
Stability Test:稳定性测试。
在长时间运行中,测试服务端的稳定性。
以上3种A类测试,绝大多情况下需要完整产品才能进行的测试。
Module Test:模块测试。
这里根据模块的集成度,又可以分为两类:单一模块的模块测试,多模块的模块集成测试。
Unit Test:单元测试。
这是粒度最小的测试,针对每个函数进行。
以上2种B类测试,只需要相关模块即可展开测试,不一定需要完整产品。
测试类型特性分析
这里我从测试的粒度展开说一下,不同的测试粒度,测试的效果可能会有很大差距。
A类测试,测试粒度较大,这样的测试会较粗的(这仅仅是相对B类测试而言的),但上面说到,绝大多情况下需要完整产品才能进行的测试,这类型的测试往往贴近实际,所以发现的问题比较基础但却最为重要。
B类测试,测试粒度较小,这样的测试是比较细的,很容易发现很多内在的,复杂的,在表面不容易发现的高质量BUG。
由于模块的功能单一,所以开展起来也比较简单,而且不用顾及UI,初始化环境等问题(在模块和单元测试中,可以用MOCK方式完全模拟外部环境),但B类测试有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它不能说明现在产品的具体质量到底如何(注意是产品的具体质量,不是模块质量),B类测试只是针对各个模块/集成几个模块进行的测试,到底效果如何,是很难判定的,所以才会出现代码覆盖率这个概念,以量化的方式评定效果。
但是当模块集成为产品后,到底质量如何,基本功能是否能用,模块和模块/模块和UI 之间能否正常工作,这就不得而知了(特别如果在模块测试中使用了MOCK模拟外部环境后,此类隐患更加明显),所以在模块测试完毕后,都必须再对产品做功能测试,以确保各部分串跑成功。
测试模式(2种)
对产品的测试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见上图的箭头),一种是从上往下的X测试模式(红色箭头),一种是从下往上的Y测试模式(蓝色箭头)。
Y测试模式是一种从下往上的测试模式,先从单元测试和模块测试入手,一步步往上,最后进行功能测试,我觉得以下情况非常适合对产品使用Y测试模式:
人手是足够的。
因为Unit Test和Module Test是非常消耗资源的测试。
项目正处于设计/开发阶段。
因为产品还没成型,所以也只能先从模块下手,当然如果可以实现测试驱动开发那是最好的。
采用Y测试模式有个明显好处是:它可以从本质上提高产品的质量,因为越往下的测试类型越和代码相关,先进行单元和模块测试有利于提高开发的代码质量和软件架构,好的代码和软件设计是高质量产品的基础,所以说Y测试模式有利于从本质上提高产品质量。
X测试模式和Y测试模式相反,它从上往下的测试模式,先从总体的功能测试入手,一步步深入,最后进行模块/单元测试。
我觉得以下情适合对产品使用X测试模式(使用情况也恰恰和Y测试模式的使用情况相反):
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
项目已经开发完毕/差不多完毕。
X测试模式它先是进行功能测试,在保证了基础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再进行深入测试。
所以在资源(人手,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功能的稳定,这也是它优点。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有感觉,上图中,越往上的测试类型,越贴近用户,也越重要(这里重要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说单元测试不重要),而越往下的测试类型,越贴近代码。
各位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测试方案。
我对小公司的开展测试的建议是:采用X测试模式,在保证基础功能的基础上,再做打算。
现有的服务器端测试方案
针对Function T est(功能测试)的测试方案:
使用Web测试工具Selenium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进行服务端进行简单的功能测试。
Selenium是Web测试利器,支持C#,Java,Python在内的多种语言编写测试案例,Selenium通过内嵌入javascript控制浏览器的动作,实现模拟真人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