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第五版 pp讲义t课件
合集下载
统计学原理专题讲义(ppt 53页)

食品类
服务
医疗保健用品 类
衣着类
总共分成 八大类
交通及通讯工 具类
居住类
文教娱乐用品 类
家庭设备及用 品类
总共分 成八大
23.07.2020
类
10
股票价格指数
▪ 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 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相对数。
▪ 股票价格的波动和走向反映了经济是否景 气的状况,也是影响投资人决策和行为的 主要因素之一。
(研究数据 )
25
四、统计案实例践分的析产生和发展
1、起源 原始公社“结绳记事” 2、发展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3.07.2020
26
1、原始社会:统计萌芽时期。 2、奴隶社会:有了初步的国情统计。 3、封建社会:开始了初步的发展。 4、资本主义社会:统计成为一个独立部门。 5、社会主义社会: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
23.07.2020
18
四、如何学好这门学科
❖ 课堂听讲与课外自学相结合; ❖ 做好笔记,并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 同时参照一本同类教材学习; ❖ 多阅读、多浏览、多讨论。
23.07.2020
19
上下努力 前景看好
23.07.2020
20
第1章 绪论
1.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2. 统计学的分科 3. 统计学的基本问题
23.07.2020
11
股票价格指数分类
上证指数
上证30指数
深圳综合股 票指数
世界股票 指数分类
23.07.2020
我国股 票指数 分类
成份股指数
▪ 道·琼斯股票 ▪ 标准·普尔股票价格指数 ▪ 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 ▪ 日经道·琼斯股价指数 ▪ 香港恒生指数
《统计学原理》精品PPT课件

2121世纪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精品教材世纪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精品教材统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课件课件曹刚李文新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出版社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第六章统计指数?第六章统计指数?第七章抽样与抽样估计?第八章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第十章常用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分析第第一一章章导导论论学习目的及重难点提示本章学习目的?了解统计理论和实践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统计的三层含义及相互关系*
(一)统计工作(统计的基本含义)
即统计实践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据资料进 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活动的总称。
(二)统计资料
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各种统计报表、统计图形 及文字资料等。
(三)统计学
是一门收集、整理、描述、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 方法论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事物的内在数量规律性, 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1世纪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精品教材
统计学原理 课件
曹 刚 李文新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第 四 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第五章 时间序列分析 第六章统计指数 第七章抽样与抽样估计 第 八 章 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 第九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 十 章 常用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分析
3.数值变量的分类
(1)离散变量:只能间断计数的变量。如人口数、设备 台数等。 (2) 连续变量:可以连续计数的变量。如产值、利润、 收入、年龄等。
第二节 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调查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分类
(一)概念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统计的三层含义及相互关系*
(一)统计工作(统计的基本含义)
即统计实践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据资料进 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活动的总称。
(二)统计资料
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各种统计报表、统计图形 及文字资料等。
(三)统计学
是一门收集、整理、描述、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 方法论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事物的内在数量规律性, 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1世纪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精品教材
统计学原理 课件
曹 刚 李文新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第 四 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第五章 时间序列分析 第六章统计指数 第七章抽样与抽样估计 第 八 章 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 第九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 十 章 常用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分析
3.数值变量的分类
(1)离散变量:只能间断计数的变量。如人口数、设备 台数等。 (2) 连续变量:可以连续计数的变量。如产值、利润、 收入、年龄等。
第二节 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调查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分类
(一)概念
统计学5ppt课件-PPT文档资料53页

一、动态数列的概念
学
原 理
动态数列也称时间数列,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的一列数。
时间数列具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时间,二是各
时间指标值。
1990
90年代GDP(单位:亿元,当年价)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第
1997
五
1998
章
1999
18547.9 21617.8 26638.1 34634.4 46759.4 58478.1 67884.6 74462.6 78345.2 81910.9
五
章
统
计 学
例:某国2002-2006年电冰箱生产发展速度
原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理
产量(万台)
768
918 980 1044 1060
环比发展速度%
119.5 106.8 106.5 101.5
定基发展速度% 100 119.5 127.6 135.9 138.0
• 在上例中,2019-2019年电冰箱生产平均发展速度计算 方法有以下几种:
3.循环变动C
4.不规则变动I
有两种分解方法
加法模型:Y=T+S+C+I
第 五
乘法模型:Y=TSCI
章
统 计
二、长期趋势的测定
学
原
理 长期趋势是研究某种现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发展变的
趋势
长期趋势有两种基本形式:⑴直线趋势 ⑵曲线趋势
描述长期趋势的工具:折线图或散点图
将平面中的交点相继联接起来所得图形称为折线图,它 一般用于描述某一变量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动情况。
《统计学原理》引入 ppt课件

19
休息一会!
ppt课件
20
统计的定义
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 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 方法.
ppt课件
21
问题?
『统计必备的原料是什么?』 『统计的原料是数据』 『请问是不是有数据就是统计?』 『要将数据拿来计算』 『Good!但是要算出什么东西呢?』 『譬如要算出平均身高』 『除了计算平均值,这些数据还可以算出那些 名堂?』 『还可以算出差距』
Hale Waihona Puke 。
ppt课件
16
正态分布与大学生自杀(三)
人的智商分布近似正态形状,绝大多数人智商平 平.彼此之间差异不大,这部分人位于上图中间的 无阴影区域;只有极少数人智商极高,聪明绝顶, 他们出现在上图右边的阴影区域, 由于人数极少, 为小概率;也有极少数人智商极低,愚笨透底,他 们出现在上图左边的阴影区域, 同样为小概率。 能踏进大学的门槛,肯定都不会属于左边阴影区域, 他们之间进行比较,会发现大多数人智力平平,故 而感到“学习压力大” 的同学,其实不是智商的 原因,而是学习的方法不对或学习不努力。既然不 是智商的原因.只要树立信心,努力学习,焉有学 习成绩不提高的道理?
ppt课件 18
情商也符合正态分布
尽管个别人情商较高,很快就深谙与人 相处的艺术,但多数人要经历一段困惑 时期才能慢慢体会出为人处事之道,这 有点类似人的智商。人际交往有困惑并 不要紧.因为不仅仅是你.绝大多数人 (正态分布的空白区)都是如此,过了这个 困惑期, 等待你的将是“豁然开朗”。
ppt课件
ppt课件 15
正态分布与大学生自杀(二)
“解铃还须系铃人”, 让“郁闷” 中的大学 生自己重新拽回乐观、自信、从而振作起来, 统计学的正态分布算得上一剂“灵丹妙药”。
统计学原理PPT

1、统计的组织必须贯彻集中统一的原则。 2、我国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的组成:综合统计系 统、专业统计系统、基层单位统计组织。 3、社会致意国民经济核算的三种组成:统计核算、 会计核算、业务核算。 4、1984年1月1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 是(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2、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的就业情况,那么(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 “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 现
§3、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与作用
1、统计分组的概念 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 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方法。 统计分组和统计指标是统计的两个基本要素。 2、统计分组的作用 (1)划分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类型; (2)研究总体现象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比例关系; (3)研究总体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3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标志与指标
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名称。 按其表现形式有质量标志与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表明的是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是不能用数量表示的。 如性别 数量标志表明的是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是可以用数量表现的。 如年龄 注: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后面所表明的属性或数值。 2、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如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工资
§1 统计的意义
学习知识点:
一、统计的涵义: 1、“统计”一词的涵义指:是一种对客观现象总体数量方 面进行数据的搜集、处理、分析的调查研究活动。统计 包括: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它是对社会自然现象客观存在的 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 3、统计资料指统计实践活动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 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4、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 科学。 5、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统 计工作与统计学则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统计学原理》》课件

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数据的总变异进行分解,将变异分为组 内变异和组间变异,并比较组间变异是否显著大于组内变 异,从而判断不同组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方差分析要求数据满足立性、正态性和方差齐性等假设 。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是方差分析的一种,用于比较一个分类变量对数值型数据 的影响。
分析步骤包括建立假设、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显著性水平、做出决策。
02
描述性统计
数据收集与整理
数据来源
介绍数据的不同来源,如调查、观察 、实验等。
数据筛选与处理
说明如何对数据进行筛选、缺失值处 理和异常值处理。
数据的图表展示
柱状图
用于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
饼图
用于表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折线图
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散点图
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原理》ppt课件
目 录
• 统计学导论 • 描述性统计 • 概率论基础 •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 回归分析 • 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
01
统计学导论
统计学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其目的是从数据中获 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详细描述
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利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揭示数 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它涉及到如何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以及如何 从数据中得出结论和预测未来。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通常使用最小 二乘法来拟合数据,建立如 (y = ax + b) 的线性方程。其中, (y) 是因变量,(x) 是自变量, (a) 是斜率,(b) 是截距。
参数估计
通过最小二乘法,我们可以估计 出斜率 (a) 和截距 (b),从而得到 回归方程。
方差分析要求数据满足立性、正态性和方差齐性等假设 。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是方差分析的一种,用于比较一个分类变量对数值型数据 的影响。
分析步骤包括建立假设、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显著性水平、做出决策。
02
描述性统计
数据收集与整理
数据来源
介绍数据的不同来源,如调查、观察 、实验等。
数据筛选与处理
说明如何对数据进行筛选、缺失值处 理和异常值处理。
数据的图表展示
柱状图
用于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
饼图
用于表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折线图
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散点图
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原理》ppt课件
目 录
• 统计学导论 • 描述性统计 • 概率论基础 •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 回归分析 • 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
01
统计学导论
统计学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其目的是从数据中获 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详细描述
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利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揭示数 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它涉及到如何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以及如何 从数据中得出结论和预测未来。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通常使用最小 二乘法来拟合数据,建立如 (y = ax + b) 的线性方程。其中, (y) 是因变量,(x) 是自变量, (a) 是斜率,(b) 是截距。
参数估计
通过最小二乘法,我们可以估计 出斜率 (a) 和截距 (b),从而得到 回归方程。
统计学原理PPt_PPT幻灯片

2021/3/10
22
§4 统计学与各学科的关系
一、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 二、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021/3/10
23
§5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 二、标志与指标 三、变量与数据
2021/3/10
24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
• 总体的概念:
• 总体单位的概念:
指客观存在的、 在同一性质的基础 上结合起来的许多
构成总体的
这些个别单位称 为总体单位。
个别单位的整体。
2021/3/10
25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 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就 要相互转变。
2021/3/10
26
二、标志与指标
(一)标志:
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品质标志
不变标志
标志的分类
数量标志
可变标志
2021/3/10
2021/3/10
15
3、变异性
统计学研究现象的前提条件是 现象中的各单位存在差异。
2021/3/10
16
二、 统计的功能与统计工作过程
(一)“统计” (Statistic)一词的三种涵义: • 统计工作:统计实践(感性的认识) • 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的结果 • 统计学:统计理论(理性的认识)
2021/3/10
2021/3/10
2
§1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统计学的产生 “结绳记数”
二、统计学的发展
(一)古典统计学时期 (二)近代统计学时期 (三)现代统计学时期
2021/3/10
3
两派之争的结束:
• 共同点:均以社会经济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门阐明国 情国力的社会科学。
全套电子课件:统计学概论(第五版)

• 1.数量的多少。即研究现象的规模、大小、水平等。 • 2.现象间的数量关系。即研究现象的内部结构、比例关系、相关
关系等。 • 3.质与量间的关系。即研究现象质与量互变的界限、研究质与量
的统一功行赏
• (二)总体性 • 由于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
因此总体性就成为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特点。 • (三)具体性 •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是抽象的量,
• 6 19世纪下半叶,德国人克尼斯 (K.G.A.Knies,1821-1897)和梅尔 (G.V.Mayr,1841-1925)在继承政治算术学 派和在凯特勒的影响下创立了社会统计学 派,社会统计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恩格尔 (C.L.E.Engel,1821-1896)
• 社统计学派认为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的社 会科学
第一章总论
• 古希腊公元前600年-------人口普查 • 古罗马公元前----建立了出生、死亡登记制度。 • 近代统计的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同步的 • 17世纪至18世纪---随----资本主义的成长--人口、
工业、农业的统计登记逐渐形成制度 • “商业、工业、农业、海关、外贸、物价等方面
• 另一方面,从个体与总体的关系看,统计 的认识过程是从对个体数量的认识开始, 再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 五、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 • 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推断
法。 • (一)大量观察法 • 大量观察法是指统计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
过程中要从总体上加以观察,对现象总体的全部或足够多 数的个体进行调查研究并综合分析,从而反映现象总体的 数量特征。 • (二)统计分组法 • 统计分组法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和现象内在的特点, 按一定标志,把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部分或组的一种统 计方法。 • (三)综合指标法 • 将大量观察所得的资料进行加工、汇总,就可以得到反 映现象总体一般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运用各种综合指标 对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叫综合指 标法。 • (四)统计推断法 • 统计推断法是根据局部样本资料,按一定的置信标准, 用样本数据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
关系等。 • 3.质与量间的关系。即研究现象质与量互变的界限、研究质与量
的统一功行赏
• (二)总体性 • 由于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
因此总体性就成为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特点。 • (三)具体性 •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是抽象的量,
• 6 19世纪下半叶,德国人克尼斯 (K.G.A.Knies,1821-1897)和梅尔 (G.V.Mayr,1841-1925)在继承政治算术学 派和在凯特勒的影响下创立了社会统计学 派,社会统计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恩格尔 (C.L.E.Engel,1821-1896)
• 社统计学派认为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的社 会科学
第一章总论
• 古希腊公元前600年-------人口普查 • 古罗马公元前----建立了出生、死亡登记制度。 • 近代统计的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同步的 • 17世纪至18世纪---随----资本主义的成长--人口、
工业、农业的统计登记逐渐形成制度 • “商业、工业、农业、海关、外贸、物价等方面
• 另一方面,从个体与总体的关系看,统计 的认识过程是从对个体数量的认识开始, 再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 五、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 • 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推断
法。 • (一)大量观察法 • 大量观察法是指统计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
过程中要从总体上加以观察,对现象总体的全部或足够多 数的个体进行调查研究并综合分析,从而反映现象总体的 数量特征。 • (二)统计分组法 • 统计分组法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和现象内在的特点, 按一定标志,把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部分或组的一种统 计方法。 • (三)综合指标法 • 将大量观察所得的资料进行加工、汇总,就可以得到反 映现象总体一般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运用各种综合指标 对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叫综合指 标法。 • (四)统计推断法 • 统计推断法是根据局部样本资料,按一定的置信标准, 用样本数据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