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期中hc
移动通信期中

- 1 -线普宁职业技术学校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试卷适用班级:14级电子班(开卷考试)10题,每小题4分,共40分,答案写在表格里) MSC 下,整个切换过程由( )共同完成。
、BTS 、BSC 、MSC B. BTS 、BSC 、MSC 、BSC D. MS 、BTS 、BSC3G 牌照,其中,CDMA2000是由( )在运营。
.中国联通 B .中国移动 C .中国电信 D .中国铁通SIM 卡、HLR 、VLR 中,该码是( )。
A .移动用户ISDN 号码MSISDNB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C .移动用户漫游号码MSRND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IMSI 保密,VLR 可以给来访移动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号码,该号码是),仅在本地使用。
A . 移动用户ISDN 号码MSISDNB .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C . 移动用户漫游号码MSRND .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 GSM 系统采用TDMA ,每个载波分为( )时隙。
A 、4B 、8C 、16D 、32GSM 系统中,基站(BTS )与交换中心(MSC )之间接口是: ( ) 、A 接口B 、Abis 接口C 、Um 接口D 、E 接口FDD 的工作模式,系统为每对用户分配一个信道,即一对频谱。
其中一个频谱)向( )方向的信道,也叫( ),另一个用做反向信道。
A . 移动台 基站 上行链路B .基站 移动台 下行链路C . 移动台 基站 下行链路D .基站 移动台 上行链路 )。
A、电磁波信号B、光信号C、声音信号D、图像信号9、下列()调制技术是线性调制技术。
A、QPSKB、MSKC、GFSKD、GMSK10、移动台的不断运动将导致其位置的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的位置信息由()寄存器进行登记。
A、HLRB、VLRC、AURD、EIR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3G主流技术标准包括___ __、__ ___和__ ___;2、移动通信采用的常见多址方式有_ __、___ ___和__ ___;3、HLR的全称是__ ________;4、用户手机和GSM系统网络部分的互通接口是__ ___接口;5、GSM系统的载频间隔是___ ___kHz;6、移动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也叫SIM卡;7、当以传输信号的不同来区分信道建立多址接入时,称为频分多址;8、在TDMA系统中,每一个就是一个信道,分配给个用户;9、码分多址是以为基础的多址方式;10、蜂窝移动通信信道是典型的信道。
移动通信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移动通信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序号缩写英文全拼中文词汇33G3rd generation第三代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项目44G4th generation第四代4GMF4G mobile forum第四代移动论坛A AB access burst接入突发AC admission control接纳控制ACCH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随路控制信道ACH access channel接入信道ACK acknowledgement应答AFC 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自动频率控制AGC automatic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AGCH access grant channel接入允许信道AKA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认证和密钥协商机制AM amplitude modulation调幅AM acknowledge mode确认模式AMC adaptive modulation coding自适应调制编码AMR adaptive multi rate自适应多速率ANM answer message应答消息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自动重发请求AS access slot接入时隙ASK amplitude shift keying振幅键控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转移模式AUC authentication centre鉴权(认证)中心B B3G beyond 3G超(后)3GBB Base band基带信号BCCH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广播控制信道BCH broadcast channel广播信道BPSK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BS base station基站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BSC binary symmetric channel二进制对称信道BSS base station system基站系统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收发信机续附录A序号缩写英文全拼中文词汇C CAI common air interface公共空中接口CATT China academy of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国电信技术研究院CB cell broadcast小区广播CBC cell broadcast centre小区广播中心CBS cell broadcast service小区广播业务CCH control channel控制信道CCIR consultative committee oninternational radio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TT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vecommittee ontelegraphy and telephone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CEPT conference Europe of post andtelecommunications欧洲邮电行政大会CG counting gateway计费网关CM connection management连接管理CN core network核心网CPCCH common power control channel公共功率控制信道CS circuit switch电路交换CT- 2cordless telephone secondgeneration第二代无绳电话CTCH common traffic channel公共业务信道CWTS Chin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group 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D DCA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动态信道分配DCCH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专用控制信道DCFE dedicated control function entity专用控制功能实体DCH dedicated channel专用信道DCN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twork数字通信网络DCS-1800'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t1800MHz1800MHz数字通信系统DECT digital European cordlesstelephone欧洲数字无蝇电话DFE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判决反馈均衡器DHO diversity handover分集切换DL downlink下行链路DLC digital link control数字链路控制DM disconnect mode非连接模式DOA direction of arrival到达方向DPDCH 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S direct spreading直接扩频DSS1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ing No.11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S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直接序列扩频DTCH 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专用业务信道DTMF dual tone multiple frequency双音多频续附录A序号缩写英文全拼中文词汇E EFR enhanced full rate增强型全速率EGPRS enhanced GPRS增强型GPRS EIA 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R 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设备标识寄存器ESA European space agency欧洲空间局ESN electronic serial number电子序列号码ETSI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欧洲电信标准standard institute协会F FACH forward access channel前向接入信道FB feedback反馈FBD feedback diversity反馈式发射分集FBF feedback filter反馈滤波器FBI feedback information反馈信息FCC 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H frequency correction channel频率校正信道FCH fundamental channel基本信道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频分多址FE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FER frame error rate误帧率FFPC fast forward power control快速前向功率控制FH frequency hopping跳频FM frequency modulation调频FPLMTS future public land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未来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SK frequency shift keying频移键控FT frame type帧类型GGC general control通用控制GI guard interval保护间隔GMM GPRS mobility management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移动性管理GP guard period保护周期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group specialmobil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续附录A序号缩写英文全拼中文词汇HC handover control切换控制HCS 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混合小区结构H HCS header check sequence报头检验序列HHO hard band over硬切换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HO handover切换HS high speed高速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HT hill terrain典型山区I IAM initial address message初始地址消息IC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communications国际通信会议ICO intermediate circular orbit中轨道IEEE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MARSAT International maritimetelecommunicationsatelliteorganization国际海事通信卫星组织IMEI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码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国际移动用户identity标识码IMT- 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2000国际移动通信2000IMTS improved mobile telephone service 改进的移动电话服务IN intelligent network智能网IP 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IPv4IP version 4IP第四版本IPv6IP version 6IP第六版本IS- 95interim standard No. 95美国CDMA蜂窝系统标准ISDN 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network 综合业务数字网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ITU 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 union国际电信联盟IWF inter working function互通功能J JD joint detection联合检测LA location area位置区LAN local area network局城同LC load control负荷控制L LCU logical control unit逻辑控制单元LLC logical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LQC link quality control链路质量控制LR location registration位置登记续附录A序号缩写英文全拼中文词汇M MA multiple access多址接入MAI multiple accessinterference多址干扰MCC mobile user country code移动用户所属国家代码MC -CDMA multiple carrier CDMA多载波码分多址MCS modulation and code scheme调制和编码方案ME mobile equipment移动设备MFD maximum free distance最大自由距离MGCF media gateway controlfunction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GW media gateway媒体网关MHS message handle system消息处理系统MIMO 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MM mobility management移动管理MRF media resource function媒体资源功能MRFC media resource functioncontroller 媒体资源功能控制器MS mobile station移动台MSC 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IN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移动用户识别号MSISDNN mobile subscriber ISDNnumber 移动用户国际ISDN号码MSRN mobile subscribe roamingnumber移动用户漫游号MT mobile terminal移动终端MTSO mobile telephone switchoffice移动电话交换局MUI mobile user identifier移动用户标识符MUX multiplex复接N NAS non 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NB normal burst常规突发HDC national district code国内地区码NID network identity网络标志NM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网络管理系统NMSI 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identity 国内移动用户识别码NMT Nordic mobile telephone北欧移动电话NNI network node interface网络节点接口NSS network subsystem网络子系统O O&M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操作维护OMAP operations, maintenance andadministration part操作维护和管理部分OMC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center操作维护中心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发系统互连OTD orthogonal transmitdiversity正交发射分集续附录A序号缩写英文全拼中文词汇PA paging area寻呼区PABX private automatic branchexchange专用自动交换机P PACCH packet associated channel分组辅助控制信道PACS personal accesscommunication services个人接入通信业务PAR peak-to-average ratio峰值平均功率比PC power control功率控制PCG power control group功率控制组PCH paging channel寻呼信道PCM 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PCN personal communicationnetwork个人通信网PC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ystem个人通信系统PDC 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个人数字蜂窝系统PDCH packet dedicated controlchannels分组专用控制信道PDN public data network公用数据网PDTCH packet data trafficchannel分组数据业务信道PDU 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PG processing gain处理增益PHY physical layer物理层PI paging indicator寻呼指示器PICH paging indicator channel寻呼指示信道PLMN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PN pseudo noise伪随机噪声PNCH packet notificationchannel分组通知信道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PRACH 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S packet switch分组交换PSK phase shift keying相移键控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network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U payload unit有效载荷单元QPCH quick paging channel快速寻呼信道R RA rural area乡村地区RA registration area登记区RACH 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RAN 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RBP radio burst protocol无线突发协议REJ reject拒绝REL release释放RF radio frequency射频RFE routing function entity路由功能实体续附录A序号缩写英文全拼中文词汇R RL radio link无线链路RLC 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RLCP radio link controlprotocol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P radio link protocol无线链路协议RNC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RNT radio network terminal无线网络终端RR radio resources无线资源RRM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RTT radio transmissiontechnology无线传输技术RU receive unit接收单元Rx receiver接收机SA service area服务区城SA smart antenna智能天线SAP service access point服务接入点SAT supervisory audio tone检测音S SB synchronization bit同步比特SCC system control center系统控制中心SCCH synchronization controlchannel同步控制信道SCH synchronization channel同步信道SCP service control point业务控制点SCTP stream control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传输协议SDH synchronization digitalhierarchy同步数字序列SDMA spac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空分多址SDU service data unit业务数据单元SGW signaling gateway信令网关SIB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SID system identity系统标志SIM 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用户识别模块SIR signal interference ratio信噪比SLF subscription locationfunction签约位置功能SMS short message service短消息业务SN subscriber number移动用户号码SOM start of message信息启动比特SP switching point切换点信令无线突发协议SRBP signaling radio burstprotocolSRLP signaling radio link信令无线链路协议protocolSS spread spectrum扩展频谱特定业务协调功能SSCF service specificcoordination functionSYNC synchronization同步续附录A缩写英文全拼中文词汇序号全接入通信系统TACS 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systemTCH traffic channel业务信道TCP 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TDD 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TE terminal equipment终端设备T TF transport format传输格式TFS transport format set传输格式集TH time hopping疏时TLDN temporary local directorynumber临时本地号码TMSI temporary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临时移动用户识别TPC transmit power control发射功率控制TS time slot时隙TSN transmission sequencenumber传输序列号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TU typical urban典型市区U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UE 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UHF ultra high frequency甚高频UL uplink上行链路UMTS 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PT universal personaltelecommunication通用个人通信UTRA UMTS terrestrial radio UMTS陆地无线接入accessUTRAN UMTS terrestrial radioaccess network 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V VBR variable bit rate可变比特速率VC virtual circuit虚电路VCC virtual circuit connection虚电路连接VHF very high frequency超高频VLR visit location register访问位置寄存器VMSC visited MSC被访MSCVR-QAM variable rate QAM变速率QAMW WARC world administrative radioconference世界无线电管理会议WCDMA 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WLAN 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无线局城网WWRF wireless world researchforum世纪无线研究论坛。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移动通信是指在移动终端之间进行的无线通信。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以下是一些移动通信的重要知识点。
1. 无线通信技术蜂窝网络:蜂窝网络是指将通信区域划分成多个小区,每个小区由一个基站提供覆盖。
常见的蜂窝网络包括2G(GSM)、3G (CDMA2000、WCDMA)和4G(LTE)等。
调制技术:调制技术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的过程。
常用的调制技术包括调频(FM)、调幅(AM)和正交振幅调制(QAM)等。
2. 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架构:移动通信网络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移动终端、基站和核心网。
移动终端通过基站连接到核心网进行通信。
移动通信协议:移动通信协议指的是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采用的规则和标准。
常见的移动通信协议包括GSM、CDMA、UMTS和LTE等。
3. 移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方式:移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可以通过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两种方式进行。
电路交换将通信资源独占给用户,而分组交换则将数据分成小块进行传输,提高了通信资源的利用率。
移动网络优化:为了提高移动网络的性能,常采用的优化方法包括信道编码、调度算法和干扰管理等。
4.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5G技术:5G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它将推动物联网、智能交通和远程医疗等行业的发展。
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网络是一种以软件为基础的网络架构,它可以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降低部署和运营成本。
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将计算和存储功能移到网络边缘,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响应时间。
以上只是移动通信领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节和内容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初级)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初级)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初级)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其他电磁波将信息进行传输的技术。
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方式、无线网络、移动支付等都离不开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持。
1. 无线电与调频移动通信使用的主要技术是无线电和调频。
无线电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将电信号转化为无线电波,并通过天线进行传播。
调频技术是指将信号调制到不同频率的载波上进行传输,接收端再将频率调整回原来的频率进行解调。
2. 移动网络移动通信涉及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移动网络。
移动网络由各种基站和设备组成,这些设备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覆盖范围广泛的通信网络。
移动网络通过无线电波将通信信号传输到目标设备,实现了无线通信和移动性。
3. 移动通信标准移动通信标准规定了通信系统的技术规范和参数。
目前,全球主流的移动通信标准有GSM、CDMA2000、WCDMA、TD-SCDMA和LTE等。
这些标准使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能够互相通信,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4. 移动通信频段移动通信频段是指用于移动通信的无线电频率范围。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各自的频段分配规划。
常见的移动通信频段包括GSM 900、GSM 1800、GSM 1900、CDMA 800、CDMA 1900、WCDMA 2100等。
5.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1G(第一代移动通信)发展到现在的5G(第五代移动通信),每一代技术都在提高通信速度、增加信道容量和改善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移动通信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还推动了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移动通信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超视距传播
假设A点架设一部发信机,天线的架高是H1,AB是 和地球相切的一条射线。若要接收到来波,接收天线
的架高必须超出这条切线。
A
d1 C d2 B
H1
H2
➢OO
视线传播极限距离
PT GT GR2 (4 )2 d 2
PT
➢ PT = 发射功率 (W) ➢ GT = 发射天线增益 ➢ GR = 接收天线增益 ➢ = c/f 波长(m),c = 光速 (3×108 m/s)
➢ d = 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m)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可以定义为:(不考虑天线增益)
前言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结果可以用某种统计描述,也 可以建立电波传播模型,如图表、近似计算公式或计算 机仿真模型等。
本章在阐述陆地无线电波传输特性的基础上,重点讨论 陆地移动通信信道的特征、场强(或损耗)的计算方法 ,并对移动通信信道仿真作简要介绍。
内容安排
2.1 陆地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2.2 移动通信信道的多径传播特性 2.3 描述多径衰落信道的主要参数 2.4 阴影衰落的基本特性 2.5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Lfs
PT PR
4d
2
以dB计,得到:
或
L fs
(dB)
10
lg
4d
2
Lfs(dB) 32.44 20 lg d (km) 20 lg f (MHz )
可见,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损耗只与工作频率 f 和传 播距离 d 有关。
2.1.3 大气中的电波传播
在实际移动通信信道中,电波在低层大气中传播。 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
移动通信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1. 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移动台、基站、移动交换中心3. 我国移动通信网络使用的频段,GSM900MHZ 上行频率1710 〜1785MHZ 、下行频率 1805〜1880MHZ 。
2. 按通信状态和频率使用方法划分, 信、全双工通信、三种工作方移动通信系统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90〜915MHZ 下行频率 935〜960MHZ 。
DCSI800MHZ 上行频率4. 语言编码技术可分为波形编码、参数编码、混合编码一技术三类。
5. 数字调制技术可分为频移键控调制、相移键控调制、振幅键控调制三类。
6. 移动通信中GSM系统采用的是GMSK调制。
7. 移动通信的多址技术有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空分多址等。
8. 根据移动通信网的覆盖方式的不同将移动通信网划分为大区制、小区制。
9. GSM 系统主要由四个子系统组成:交换网络子系统、无线基站子系统、移动台子系统、操作维护子系统、10. CDMA 系统采用的多址技术是码分多址。
二、选择题1. GSM系统的主要使用频段为(D )oA、900MB、1100MC、1900MD、900M —1100M2. GSM900MHZ 上行频率为(A )oA、890 —915MHZB、935 —960MHZC、1710 -1785MHZD、1805 —1880MHZ3. 把一个频道按等时间分成周期性帧,再把每一帧分成若干个时的技术是(B)。
A、频分多址B、时分多址C、码分多址D、空分多址4. 下列哪个系统是“软容量” (C )。
A、FDMA 系统B、TDMA 系统C、CDMA 系统D 、SDMA 系统5. 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是(B )。
A、WCDMA B 、TD —SCDMA C、CDMA2000D 、CDMA6. 手机常用电阻5K1 的电阻值是(D )A、51B、5.1C、510 D 、5.1K7.电阻在外观上看,两端为银白色,中间大部分为(A、黑色B、灰色C、黄色D、蓝色8. GPRS 网络主要组成组件有(A )A、SGSN、GGSN 、PCU B、SSCN、CSSM 、C、SSCN 、GGSM 、CPU D 、SGSN 、GGSMA )。
期中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状态(或可移动),并且其中的一部分传输介质是无线的通信方式2、移动通信可采用的多址技术有FDMA 、TDMA 、CDMA 和SDMA等。
3、按无线设备工作方式的不同,移动通信可分为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和半双工通信三种方式。
4、分集技术的作用是抗多径衰落,常用的分集技术包括时间分集、频率分集、空间分集和极化分集。
5、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干扰主要包括邻道干扰、同频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
6、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方式主要有天波、地波、直射波和散射波。
7、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交织的作用是减轻衰落带来的对重要码位的同时干扰,改善数字移动通信的传输性能。
8、OQPSK信号在实际信道中的频谱特性优于QPSK信号的主要原因是,OQPSK的最大相位变化为π/2,而QPSK最大相位变化为π。
9、GSM 基站子系统由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机(BTS)组成,它通过Um接口直接与移动台相连。
10、GSM的公共控制信道(CCCH)支持MS和BS之间专用通信路径的建立,它有三种类型:寻呼信道(PCH)、随机接入信道(RACH)和准许接入信道(AGCH)。
11、GSM 系统所谓的不连续发送(DTX)能在通话期间对话音进行速率为13kbit/s的编码,而在停顿期间编码速率为500bit/s。
12. IMT-2000中2000的含义是2000 年商用、2000MHz频段和速率2000Kb/s 。
13. 无线电波经过多径传输之后,接收信号的包络满足___瑞利___分布,相位满足均匀分布。
二、单项和多项选择题1、GSM系统中对全网频率资源进行管理的功能实体是( B)。
A、HLRB、MSCC、AUCD、VLR2、以下3G 标准中,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是(C)。
A、WCDMAB、cdma 2000C、TD-SCDMAD、WiMAX3、采取下列哪些技术能减少无线多径传输带来的影响。
( ABCD )A、跳频B、加密C、分集 D 、交织4、在GSM系统中,基站(BTS)与手机(MS)之间接口是:(C )A、A接口B、Abis接口C、Um接口D、E接口5、GSM系统的频道间隔为(C)。
[工学]移动通信第四章抗衰落技术详细
![[工学]移动通信第四章抗衰落技术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549e5f104b73f242326c5f1e.png)
技术: --如何获得独立多径信号 --如何合并获得独立多径信号
本质: --对同一信号在不同空间/频率/极化/时间的过 取样
6
4.1 分集接收
分集的两重含义 一是分散传输,是接收端能获得多个统计独立的、携 带同一信息的衰落信号;二是集中处理,接收机将收 到的多个统计独立的衰落信号进行合并以降低衰落的 影响。
(2,1,4)卷积编码。 卷积码在CDMA/IS-95系统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 在前向和反向信道,系统都使用了约束长 度K=9的编码器。
利用天线阵的波束赋性产生多 个独立的波束并自适应的调整 波束方向来跟踪每一个用户
形成方向图在不同的方向上给 予不同的增益,可以提高接收 信号的信噪比,从而提高系统 的容量
可以将频率相近但空间可分离 的信号分离开
15
分集技术
4.1 分集接收
智能天线
提高SINR改善通信质量 增加系统容量提高用户数量 提高频谱利用率 扩大通信覆盖区域 降低基站发射功率 自动跟踪用户信号位置定位 减小用户发射功率提高电池寿命
最大信噪比准则等。
21
4.1 分集接收
从分集信号中以什么方式作为输出?
M
S(t) msm (t) m1
选择式合并:选择最好的支路作为输出, 其它支路丢弃。
等增益合并:调整各个支路的相位,使之 同相,然后进行等增益相加。
最大比合并:调整各个支路的相位,使之 同相,然后按照各个支路的信噪比数值进 行加权相加。
如果S=0,则R是一个码字;若S 0,则传输一定有错。
由于 S RHT (C e)HT CHT eHT eHT
可见伴随式仅与错误图样有关,与发送的具体码字 无关;(n , k)线性码对接收码字的译码步骤如下: ① 计算伴随式 ST=HRT ; ② 根据伴随式捡出错误图样e; ③ 计算发送码字的估值 Cˆ R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通信》期中论文论文题目移动通信用户漫游实现研究姓名学号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200级通信工程班目录1.绪论 (3)2.漫游分类 (3)2.1、人工漫游 (3)2.2、半自动漫游 (3)2.3、自动漫游 (3)3、漫游的实现 (4)3.1、移动漫游号(MSRN)移动漫游号的定义 (4)3.2、位置区识别码(LAI)位置区识别码的定义 (5)3.3、VLR地址 (5)3.4、存储在HLR和VLR中的数据 (6)3.5、PLMN选择流程 (7)3.6、用户登记到VPLMN的网络重选 (9)3.7、漫游号MSRN的具体分配方法有两种 (10)4.漫游技术的应用 (11)4.1应用场合 (11)4.2漫游用户的权限控制 (13)5.结论 (14)参考文献 (15)摘要:漫游通信就是指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从一个移动交换区(归属区)移动到另一个移动区(被访区)后,经过位置登记所进行的通信。
移动用户进行登记注册和结算的移动交换区称为归属区,在其中活动时称为本局用户。
当活动到另一个移动交换区时,称为漫游用户。
如果在一个地区有两个重迭覆盖的移动通信网时,一个网的用户对另一个网也是漫游用户。
关键词:移动通信,漫游ABSTRACTRoaming communications means in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mobile station exchanges from a mobile area attribution zone moving to another after visited by area, after the registration of communication position. The mobile users registration and settlement movement exchange area are called attribution area , in which event called the bureau users. As an event to another mobile exchange area, called roaming user. If in a region has two overlapping coverage of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a web user for another nets is also roaming user.Key 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Roaming1.绪论漫游可使一个在蜂窝系统中注册的MS在大范围内跨区行驶,并随意与此系统中的固定网用户或另一MS通话。
通过移动通信网实现对漫游用户(移动台)位置的自动跟踪、定位;在位置寄存器之间通过NO.7信令互相询问和交换移动台的漫游信息;需要在国内或国际不同运营网络和部门之间就有关漫游费率结算办法和网络管理方面达成协议,就能实现在相应网络间、运营商间的自动漫游功能。
2.漫游分类根据系统对漫游的管理和实现的不同,可将漫游分为三类:2.1、人工漫游人工漫游的接续采用人工干预,不采用漫游信号。
两地运营部门预先定有协议,为对方预留一定数量的漫游号,用户漫游必须提出申请。
人工漫游主要用于A、B两地尚未联网的情况。
2.2、半自动漫游漫游用户至访问区发起呼叫时由访问区人工辅助完成,用户无须事先申请,但漫游号回收困难,故实际很少使用。
2.3、自动漫游(1)这种方式要求网络数据库通过No.7信令网互连,网络可自动检索漫游用户的数据,并自动分配漫游号,对用户来说没有任何感觉。
(2)自动漫游时,联网MSC之间转移的信息叫做漫游信号,采用No.7公共信道信号。
(3)区域联网是在各移动电话局之间设立信令专线和通话专线,以实现越局自动转接高频频道的功能。
(4)不同制式的蜂窝式移动电话网处理漫游的信令方式亦有所不同。
(5)自动漫游的实现包括三个过程:位置更新、呼叫转移和呼叫建立。
3、漫游的实现3.1、移动漫游号(MSRN)的定义MSRN是VLR所处的地理区域的一个PSTN/ISDN号,为临时需要而由VLR分配的,仅在固定网中为呼叫所用。
移动漫游号的作用:通过MSRN把呼叫转移到移动台所位于的MSC,在漫游中起重要作用。
移动漫游号的存储:MSRN为临时性用户数据,存储在HLR和VLR中。
移动漫游号的结构:MS当前所在国移动网号NDC VLR地址号MSC区内统编家码CC 号3.2、位置区识别码(LAI)的定义LAC是用于标识PLMN位置区的位置区码,具有可变长度并可采用全十六进制编码。
位置区识别码的作用:位置区识别码用于BCCH中,MS也在不易丢失的存储器中存储该识别码,用来判断是否需要位置登记。
位置区识别码的存储:LAI是临时性用户数据,存于VLR中。
位置区识别码的结构:LAI包括三部分:移动国家代码MCC、移动网络代码MNC和位置区码LAC。
MCC与MNC是国际移动漫游号码的一部分。
其结构如下图7-5:移动国家码MCC 移动网号MNC 位置区号LAC3.3、VLR地址(1)VLR地址是一个PSTN/ISDN号,根据各国要求具有可变长度。
(2)VLR地址是临时性用户数据,存储在HLR中。
(3)VLR地址结构如下图:国家码CC 移动网号VLR地址编号MNC图7-6 VLR地址结构示意图3.4、存储在HLR和VLR中的数据对于每一个MS,存储在HLR中的主要数据有:国际移动台标识(IMSI);国际移动台号(DN);移动台漫游号(MSRN);VLR地址(如果收到的话);移动台状态数据;其他需要的用户数据。
对于每一个正在访问的MS,存储在VLR中的主要数据有:国际移动台标识(IMSI);国际移动台号(DN);移动台漫游号(MSRN);临时移动台标识(TMSI);位置区识别;其他需要的数据。
HLR与VLR的作用:(1)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和拜访位置寄存器VLR主要是为了实现漫游功能而设置的部件,在位置登记中起数据库的作用。
(2)位置登记指移动通信网不断跟踪移动台在系统中的位置,位置信息存储在HLR和VLR中。
位置登记的基本过程当移动用户作为漫游用户时,首先必须在所拜访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VMSC)进行位置登记,然后经过No.7信令网向HLR发回一个位置信息信号,以更正这个用户的必要数据。
(1)移动台开机后,即搜索这些BCCH,并从中提取相关的位置信息,同时存储在MS的存储器中。
(2)当移动台从BCCH中提取的位置信息与现存的位置信息不相符时,说明它已漫游到新的位置区(“被访区”)了。
(3)MS便向拜访局的移动交换中心VMSC发出位置登记请求,请求信息包括IMSI(国际移动台标识)或TMSI(临时移动台标识)。
使用TMSI的方法:VMSC将TMSI 传给VVLR,在VVLR中TMSI转化为IMSI,并且VVLR向原先的VLR 发送IMSI,原先的VLR则给它传递IMSI及认证参数,供新VLR给MS 分配TMSI。
(4)VMSC收到MS的位置登记请求后,要向MS发确认信息。
如果MS收到“不确认”的信息,可能是由于越区切换失败或此MS为非法用户等因素造成的。
(5)如果MS收到“确认”的应答,则可重发该请求三次,每次尝试至少间隔10s。
(6)当VMSC确认此MS确实漫游到自己管辖的MSC后,VVLR利用IMSI向MS的HLR和交换网络发送一个临时号码(即MSRN)给这个漫游用户,以更改该用户信息,并据此确定漫游用户的呼叫方向。
(7)该漫游用户必须被HLR确认,若不确认,位置登记失败。
若HLR确认了该MS,则HLR 返回VVLR去呼叫控制和附加业务操作所需全部用户参数,同时HLR 也修改相应的该用户参数,如MSRN号等。
(8)HLR同时自起始位置开始注销过程,即:HLR向原VLR区发送命令,注销此MS,以便使原先MSRN可分配给另以MS,这就完成了一次位置登记。
3.5、PLMN选择流程当MS开机后,在UTRA中,根据NAS层的要求, UE将扫描UTRA带宽内的所有RF信道。
在每一个载频, UE搜索信号最强的小区(对于FDD, 要求P-CPICH RSCP>= -95dbm), 并读该小区的系统消息, 从MIB 中获取PLMN信息,以确定该小区是属于哪个PLMN;当UE选定了PLMN, 会发起位置登记过程,以驻留在这个小区;UE可以在当前小区读取系统消息, 以获知该PLMN中的其他临近小区的信息,当发生移动后,MS可以执行小区重选;若位置更新拒绝,MS会继续频率搜索,寻找另一个PLMN;位置登记成功后,当前PLMN信息记录在RPLMN中;RPLMN:最近一次注册成功的PLMN,记录了包括LA,RA等信息保存在USIM卡中的EFLOCI和EFPSLOCI 文件HPLMN:归属PLMN可以从USIM卡中的EFIMSI文件获取User controlled PLMN selector with Access Technology EFPLMNwAcT 不可以通过无线接口来修改Operator Controlled PLMN Selector with Access Technology EFOPLMNwACT 预先存在于SIM和USIM中other PLMN/access technology combinations with received high quality signal in random orderother PLMN/access technology combinations in order of decreasing signal qualityUE按照PLMN列表的顺序,进行PLMN选择。
两种选择模式:手动选择和自动选择。
无论是手动选择,还是自动选择,开机后会尝试RPLMN或者“equivalent PLMNs”。
MS按照上述有优先级排序的PLMN列表一个一个搜索PLMN并尝试位置登记。
无论在哪个PLMN 中登记成功, 在位置更新接受(或者ATTACH ACCEPT, or Route Update Accept)消息中, 应该有“equivalent PLMNs”列表带给MS , MS将保存这个列表, 以用于下一次的PLMN选择;当由于”PLMN not allowed”或者”permanent PLMNrestriction”导致注册失败, 该PLMN会被写入到”forbidden PLMNs”中, 直到在手动模式, 选择该PLMN 并注册成功, 该PLMN才会从列表中删除;任何情况下用户均可以手动要求发起PLMN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