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软件需求分析案例

软件需求分析案例
n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2层数据流程图有: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 层数据流程图有:图书 层数据流程图有 采编系统数据流程图、图书借阅系统数据流程图、 采编系统数据流程图、图书借阅系统数据流程图、 图书查询系统数据流程图、 图书查询系统数据流程图、图书预定系统数据流 程图、读者留言系统数据流程图、 程图、读者留言系统数据流程图、图书维护系统 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读者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和电子读 物系统数据流程图。 物系统数据流程图。
3
n
有指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来帮助顾客像使用一般 书目索引一样使用基于电脑的工具。 书目索引一样使用基于电脑的工具。图书馆也必 须联网到其他的图书馆,以满足馆际互借的要求。 须联网到其他的图书馆,以满足馆际互借的要求。 这些相互连接的图书馆允许顾客可以直接访问它 们的馆藏。 们的馆藏。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最后职责是获取和淘汰馆 藏图书。在获取新书的过程中, 藏图书。在获取新书的过程中,他们试图在满足 顾客的要求和达到广泛的收集之间取得平衡。 顾客的要求和达到广泛的收集之间取得平衡。当 图书的内容已经过时并且没有历史价值时, 图书的内容已经过时并且没有历史价值时,这本 图书将被淘汰。理想情况下,当一本书过时后, 图书将被淘汰。理想情况下,当一本书过时后, 它只有在一本内容更新的书在馆藏中代替它时才 会被淘汰。 会被淘汰。
19
n
n n n n n n
n
数据项组成: 借阅日期)+ 数据项组成:OrderDate (借阅日期)+ BookName(书名)+ )+RederID(读者账号)+ (书名)+ (读者账号)+ ReaderName(读者姓名)+ )+O_Quantity(借阅 (读者姓名)+ ( 数量) 数量) 数据流量: 数据流量:1000部/日 部日 高峰流量: 高峰流量:5000部/日 部日 数据流编号: 数据流编号:D03 数据流名称: 数据流名称:填写借阅记录 简述: 简述:填入借阅表的记录 数据流来源: 数据流来源:P2_13 检查合格的借阅图书信息录人 到借阅库中 数据流去向: 数据流去向:借阅库

案例一基于UML和Java的图书管理系统

案例一基于UML和Java的图书管理系统

案例一:基于UML和Java的图书管理系统一、引言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简写为UML)是一种通用的模拟语言,它可以用于确定、展示和记录软件系统的设计过程。

统一建模语言中的图形标记,尤其是用于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

它有两大优点:(1)UML是国际软件工业界广泛认可的标准,它统一了对象模拟的标记和含义,使软件设计工具能发挥更大的功用,同时,现有的对象设计也能更容易地被重新使用。

(2)UML博采众长,设当地平衡了简洁性和具体化两个总之,UML已经成为一种单独的系统来演化,不像以前的多种标准的体系引起的问题。

所以,作为软件开发者,完全有必要学习、了解UML。

本文就提供了一个案例研究,想利用这个案例研究给大家一个对UML的感性认识,了解在现实世界中如何使用UML来编写应用程序。

所以找了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案例,发现图书馆中处理借出以及预借书籍和杂志的应用程序是相当大的例子,足以说明UML如何在现实世界中使用。

只是利用用例(use case)和讨论域分析来分析描述一个分析模型中的应用,把它扩展成一个设计模型,用来描述技术解决方案的一个代表部分,最后,再用Java语言进行编码。

但请记住,给出的只是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还有许多其他的解决方案需要您用聪明的头脑去发掘,而且这世界上也没有适合所有的情况的解决方案。

当然,某些解决方案会比其他的要好,但那只有有了足够的经验和遇到的许多困难的事并解决之后才会积累下来知识。

二、要求一般情况下,是使用系统的最终用户的代表人来书写要求规范,对于图书馆应用程序,要求规范应该如下:1)、图书馆应用程序应当是图书馆的支持系统。

2)、图书馆把书籍和杂志借给借书者(读者)的条件当然是读者应当在该系统中注册过,同样书籍和杂志也应当在系统中注册过。

3)、图书馆处理购买新书或杂志的操作,畅销书或杂志应当多购几本,旧的书籍和杂志当它过时或残破时就应适当把它从书架上请下来。

UML实例UML案例(完整建模)(图书馆信息系统)

UML实例UML案例(完整建模)(图书馆信息系统)

1: add item( ) : Administrator
: Maintenance Window
3: update( )

2: find(String)
: Item
: Title
2. 系统管理员删除书籍的协作图
1: remove item( ) : Administrator
: Maintenance Window
2: find(String)
3: Return true 4: reserve( )
系统的协作图
▪ 1. 系统管理员添加书籍的协作图 ▪ 2. 系统管理员删除书籍的协作图 ▪ 3. 图书管理员处理借书的协作图 ▪ 4. 图书管理员处理还书的协作图 ▪ 5. 借阅者预留书籍的协作图
1. 系统管理员添加书籍的协作图
5. 图书管理员处理书籍归还的时序图
: Borrower
: Librarian
: Return Window
1: give the book
2: return item( )
3: check( )
: Item
4: ok 5: update( )
6: update( )
: Loan
6. 借阅者查询书籍信息的时序图
或其他正式规定的文档所需要的条件或权 能。 ③ 反映以上(1)或(2)中描述的条件或权 能的文档说明。
软件需求的层次
▪ 软件需求包括三个层次: ▪ 业务需求:反映了组织机构或客户对系统
高层次的目标要求。 ▪ 用户需求: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所能完成
的任务。 ▪ 功能需求:说明了软件的功能,用户使用
这些功能以完成任务。
基本数据维护模块
▪ 基本数据维护模块包括的主要功能模块: ①添加借阅者帐户 ②修改更新借阅者帐户信息 ③添加书目 ④修改和更新书目信息 ⑤添加书籍 ⑥删除书籍

图书管理系统流程图

图书管理系统流程图

案例1 图书馆管理系统一、问题描述对我校图书馆图书管理流程进行调研,开发设计一个能对图书、读者及图书借阅情况进行管理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要求该系统能满足管理人员对图书管理以及读者借阅需要,根据权限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操作界面。

二、应用需求分析1、用户需求调查通过对现行图书馆业务的调查,明确了图书馆工作由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借书服务和还书服务4部分组成。

用户对现有系统功能的描述如下:(1)图书管理1)对馆的所有图书按类别统一编码;对各类图书建立图书登记卡,登记图书的主要信息。

2)新购的图书要编码和建卡,对遗失的图书要注销其图书登记卡。

(2)读者管理1)建立读者信息表,对读者统一编号。

2)对新加盟的读者,将其信息加入到读者信息表中;对某些特定的读者,将其信息从读者信息表中删除。

3)当读者情况变化时,修改读者信息表中相应的记录。

(3)借书服务1)未借出的图书要按类别上架,供读者查看。

2)建立借书登记卡,卡上记录着书号、读者和编号、借书日期;将借书登记卡按读者单位、读者编号集中保管。

3)读者提出借书请求时,先查看该读者的借书卡,统计读者已借书的数量。

如果该读者无借书超期或超量情况,则办理借书手续。

4)办理借书手续的方法是:填写借书登记卡,管理员核实后读者可将图书带走。

(4)还书服务1)读者提出还书要求时,先对照相应的借书卡,确认书号和书名无误后可办理还书手续。

2)办理还书手续的方法是:在借书卡上填写还书时间,管理员签名;将已还的借书卡集中保管;收回图书。

3)将收回的图书上架,供读者查看和借阅。

2、系统数据流程图经过详细的调查,弄清了系统现行的业务流程。

通过分析和抽象后,用数据流图表示。

图1是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

图1 图书馆管理系统顶层数据流图在图书馆管理系统顶层数据流图中,“P1 部管理”和“P2 借书管理”两个处理框所表示的功能都太复杂,对它们进一步细化后得出第二层数据流图。

见图2和图3。

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与部署

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与部署
前后端之间通过API接口进行数据交互和业务逻 辑处理。
消息队列
如RabbitMQ、Kafka等,用于异步处理和消息 传递。
3
日志与监控
使用日志框架和监控工具,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 实时监控和记录。
03 图书馆管理系统部署方案
服务器部署
选择合适的服务器
根据图书馆的规模和需求, 选择具备足够处理能力和 存储空间的服务器。
数据分析
对借阅数据进行分析,为图书馆 采购提供依据。
案例二:某公共图书馆管理系统升级
系统架构优化
提高系统稳定性、可扩展性和 安全性。
数据迁移与整合
将旧系统数据迁移至新系统, 并进行数据整合。
项目背景
原有图书馆管理系统已无法满 足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需要 进行升级改造。
功能拓展
增加移动端应用、电子书库、 在线讲座等功能。
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 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 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 维护性。
高内聚、低耦合
确保系统各模块之间的耦 合度低,模块内部功能紧 密相关。
数据库设计
数据表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设计数据表结构,包括图书信息表、借阅信息表、 用户信息表等。
索引优化
合理使用索引,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
数据库连接管理
服务器配置
根据图书馆的业务需求, 合理配置服务器的硬件资 源,如CPU、内存、存储 等。
服务器部署位置
选择一个安全、稳定、便 于维护的位置来部署服务 器,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 行。
网络部署
网络拓扑结构
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确保图书馆内外部网络的 稳定性和安全性。
网络设备选择
选择可靠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确保数 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数据流图案例分析

数据流图案例分析
借书单
无效 借书单
读者文件
有效 1.3.2 1.3.1 借书单 审定借 检查 超额 书限额 借书单 借书单 合格 借书文件 借书单 1.3.3 登记借 书信息
二层数据流图 (1.4)
借书文件
1.4.1 未超期 1.4.2 还书单 审定还 修改借 还书单 书信息 书期限 超期 还书单 还书单 1.4.3 计算超 罚款单 期罚款
读者还书
根据图书流水号,从借书文件中读 出与该书相关的借阅记录, 查明借 书日期,还书日期,求借书时间,再 重写回借书文件中,超过期限罚款。
图书注销
从借阅图书文件中删除相关记录 丢失图书时从图书文件中删除相 关记录并罚款
查询统计
查询某读者情况 查询某图书借阅情况 统计图书借阅情况
(二)数据流程图
顶层数据流图
图 书 管 理 人
图书管理要求
查询要求
图书管 理系统
罚款单

查询结果
读者
图书管 理要求 罚款单
借书文件
查 询 要 求
处理 要求
目录文件
1
处理 查询
2
者读
况 情
图书情况
统计表
0层数据流图
图书管理 要求
入库单 注销单
新书入库
1.2 1.5
目录文件
要求类 型处理
无效输入
1.1
注销图书
罚款单
2.5 分析 试题难度 难度 分析表
2.4 分析 统计成绩 分类 统计表 考生名册
系统分析报告格式
一:引言部分(名称,开发目标,主要功能,开发背景等) 二:现行系统概况 A.现行系统现状详细调查说明: 包括组织机构图,系统目标、功能一览表、业务流程图、 业务流量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数据,主要算法等。 B.现行系统分析:用户需求及主要存在的问题等。 三:新系统逻辑方案 1:新系统目标(要求具体); 2:新系统逻辑模型(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实体关系图 ) 3:新系统功能分析(改进,补充,优越之处); 4:新系统在各个处理环节上采用的管理方法、模型; 5:与新系统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的建立; 四:下阶段工程进度计划

图书馆管理系统分析

图书馆管理系统分析

为了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图书馆管理系统需要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如与出版社、数据库商等的系统集成,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操作。
系统集成与跨平台服务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提升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的形象和地位。
跨平台服务使得图书馆可以在不同平台、不同设备上提供一致的服务体验,满足不同读者的使用习惯。
智能化图书馆管理系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管理系统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能够实现自动化推荐、智能分类等功能。
1
2
3
可以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图书馆管理系统。
按规模划分
可以分为图书管理型、借阅管理型和综合管理型图书馆管理系统。
按功能划分
可以分为C/S架构和B/S架构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按架构划分
系统集成与跨平台服务
06
图书馆管理系统优化建议与展望
负载均衡与容错机制
实现系统负载均衡,确保在高并发情况下仍能稳定运行。
定期维护与更新
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修复潜在问题,提升系统稳定性。
优化数据库设计
采用合理的数据结构,提高数据存储和检索效率。
提高系统性能与稳定性
加密存储与传输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安全。
移动化服务
开发移动端应用,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资源。
拓展智能化服务与应用场景
03
培训与知识转移
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转移,使其能够充分利用新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01
前瞻性技术研究
关注新兴技术发展,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系统升级做好技术储备。
02
兼容性与可扩展性
确保系统升级后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降低升级成本。

详细的图书馆管理系统UML图终极版

详细的图书馆管理系统UML图终极版

The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UML diagrams1.需求(Requirements)经典地,由系统最终顾客旳代表写出文本形式旳需求规范文档。

对于该图书馆应用程序来说,需求规范文档应当类似于这样:1.这是一种图书馆支持系统;2.图书馆将图书和杂志借给借书者。

借书者已经预先注册,图书和杂志也预先注册;3.图书馆负责新书旳购置。

每一本图书都购进多本书。

当旧书超期或破旧不堪时,从图书馆中去掉。

4.图书管理员是图书馆旳员工。

他们旳工作就是和读者打交道并在软件系统旳支持下工作。

5.借阅人可以预定目前没有旳图书和杂志。

这样,当他所预定旳图书和杂志偿还回来或购进时,就告知预定人。

当预定了某书旳借书者借阅了该书后,预定就取消。

或者通过显式旳取消过程强行取消预定。

6.图书馆可以轻易地建立、修改和删除标题、借书者、借阅信息和预定信息。

7.系统可以运行在所有流行旳技术环境中,包括Unix, Windows和OS/2,并应有一种现代旳图形顾客界面 (GUI)。

8.系统轻易扩展新功能。

系统旳第一版不必考虑预定旳图书抵达后告知预定人旳功能,也不必检查借书过期旳状况。

Typically, the end user's representative by system of regulating write text document demand. For the library application, it should be similar to the standard document demand so:1. This is a library support system;2. The library will lend books and magazines JieShuZhe. JieShuZhe has register in advance, books and magazines will register in advance;3. New book purchase for library. The book is more than buying every book. When old books extended or worn out, removing from the library.4. The librarian is the library staff. Their job is to deal with the reader in software support system work.5. Borrowing people can be scheduled have no current of books and magazines. So, when his book of books and magazines returned back or purchase, confirmation. When booked MouShu JieShuZhe borrowing of the reservation is cancelled after. Or by explicit cancel process forcibly cancellation of reservation.6. The library can easily establish, modify and delete title, JieShuZhe, borrowing information and booking information.7. System can run on all popular technology environment, including Unix, Windows and OS / 2, and should have a moder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8. The system is easy to expand new functions.The first edition of need not consider booking system of books after confirmation of arrive, don't check function of books expired.2.分析(Analysis)系统分析旳目旳是捕捉和描述所有旳系统需求,并且建立一种模型来定义系统中重要旳域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图书管理系统案例分析课程名称:信息系统案例分析姓名:张彦龙专业班级: ZB信管162学号: 201604032220指导老师:巨筱2016年12月目录1.1 项目开发背景 (4)1.1.1开发背景 (4)1.1.2现行系统状况分析 (4)1.2 系统需求分析 (4)1.2.1领导者的需求 (4)1.2.2图书管理员的需求 (5)1.2.3借阅功能需求 (5)1.3 系统可行性分析 (5)1.3.1技术可行性 (5)1.3.2经济可行性 (5)1.3.3社会可行性 (5)1.4 结构化系统分析 (6)1.4.1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 (6)1.4.2数据流图 (6)绘制数据流图时,只考虑管理员和借阅者两个外部实体,顶层数据流图如图1所示。

(6)图1 (7)0层数据流图如图2所示。

由于1层图么有完整绘制,0层图中只属于一个加工的文件(例如权限表)也在0层图上出现。

(7)0层数据流图通过反映整个系统中不同的数据流向,来揭示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各组成部门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对数据的操作和处理上。

(7)图2 (7)借阅管理的1层数据流图如图3所示。

(8)图3 (8)借阅管理的2层数据流图如图4和图5所示。

(8)图4 (8)图5 (9)1.4.3数据字典 (9)1.5结构化系统设计 (9)1.5.1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9)1.5.2功能结构图 (10)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6所示。

(10) (10)图6 (11)1.5.3开发与运行环境 (11)1.5.4数据库设计 (11)1.5.5输入输出设计 (14)1.5.6用户界面设计 (14)1.5.7报表的设计 (14)1.6 系统实施 (14)1.6.1图书管理系统程序代码的编写 (15)1.6.2系统测试评价及维护 (15)1.6.3系统安全保障 (15)1.7 个人总结 (15)参考文献 (17)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 项目开发背景1.1.1开发背景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图书事业的发展成为精神文明进步的一个动力。

很多学校和单位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或阅览室,需要管理大量的图书资料和期刊杂志,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正是随着这种需求出现的,它可以有效地管理图书资源,控制借书、还书的流程,对图书馆或阅览室的管理有很大的益处,直接关系到图书的借用率,所以图书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管理员和读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1.1.2现行系统状况分析图书馆现行的手工流程具体分析如下:(1)图书登记:对上级分配、购入和社会捐赠的图书进行图书信息登记。

(2)借阅者登记:图书管理员根据借阅者提供的有效证件进行登记,填发借书证。

(3)借书管理:借阅者持借书证到图书室借书,图书管理员将其所借的书籍,借书日期填在纸质卡片上,夹在借书证中存放在图书室,归还后返还借书证或另借其他书籍。

1.2 系统需求分析1.2.1领导者的需求使用图书管理系统后,可以降低管理人员的数量,能及时了解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和借书情况,以及各种书受欢迎的程度。

1.2.2图书管理员的需求可以快捷地添加、修改、查询图书分类信息和图书信息。

能及时掌握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及种类,方便迅速盘点图书库存。

快捷地添加、修改、查询借书证信息,且具有借书证挂失功能。

图书的借出、归还、续借、挂失、催还手续简便,效率高。

1.2.3借阅功能需求图书借阅者需要查看图书馆图书情况,还需要进行本人借书情况的查询和个信息维护,通过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这些功能得以实现。

1.3 系统可行性分析1.3.1技术可行性本系统准备采用C/S结构模式,C/S结构的最大优势在于广泛采用了网络技术,将系统中的各部分任务分布在网络上担任不同角色的计算机。

这使数据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极大的改善了人员工作的效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1.3.2经济可行性系统是为了改善人工处理的工作负荷重,需求多等方面来设计的,开发人员都拥有各自的办公设备,只需要负担开发人员的工资,这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1.3.3社会可行性图书事业的发展是精神文明进步的动力,本系统根据借阅功能需求及管理功能需求进行设计,满足了图书管理的新特点,具有显著的优越性,顺应了社会需求。

综上所述,本系统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符合需求。

因此,本系统的开发是可行的。

1.4 结构化系统分析1.4.1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在图书管理系统中,主要有三类外部实体:图书管理员、读者、领导。

图书管理系统大部分功能是为图书管理员设置的。

经调查分析,此次开发的图书管理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①查询和维护读者基本信息,包括读者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等。

②管理读者借书证,包括借书证的办理、挂失和注销等。

③登记新书,主要是对上级分配、购入和社会捐赠的图书进行登记,即记载图书信息,若图书室有十本同样的图书,在图书信息表中只记载1条信息,同时副本数记为10。

④图书编目,即对登记的新书进行编码后入总书目表,总书目表中记载了图书室每一本书的信息,若图书室中有十本相同的图书,在总书目表中对应有十条记录。

⑤图书的流通处理,即借书、还书处理。

1.4.2数据流图绘制数据流图时,只考虑管理员和借阅者两个外部实体,顶层数据流图如图1所示。

图10层数据流图如图2所示。

由于1层图么有完整绘制,0层图中只属于一个加工的文件(例如权限表)也在0层图上出现。

0层数据流图通过反映整个系统中不同的数据流向,来揭示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各组成部门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对数据的操作和处理上。

图2借阅管理的1层数据流图如图3所示。

图3借阅管理的2层数据流图如图4和图5所示。

图4图51.4.3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进行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

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

1.5结构化系统设计1.5.1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如下:(1)图书管理模块①图书分类管理功能:为了便于对库存的图书存放、查找,需要对图书进行分类。

可以实现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图书分类信息。

②图书基本信息管理功能:包括新书,修改、查询、删除图书基本信息。

③图书编目功能:对登记的新书进行编码后,加入总书目表,总书目表记载了图书室每一本书的信息。

④图书库存管理功能:包括图书入库管理、图书库存盘点、查询图书库存记录。

(2)借阅者管理模块①借阅者类别管理功能:为不同类别的借阅者设置不同的限借数量、限借期限、有效期限。

②借阅者信息管理功能:包括添加、修改、查询、注销读者信息。

③借书证管理功能:包括添加、修改、查询借书证信息,查询指定借书证的借书信息,借书证挂失。

(3)借书管理模块借书管理模块:包括借书、还书、续借、图书挂失、催还、超期罚款、查询等管理功能。

(4)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包括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系统用户名、口令、身份、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功能。

1.5.2功能结构图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6所示。

1.5.3开发与运行环境(1)开发平台:Windows 2000 Server(2)开发前台工具:Visual FoxPro6.0操作系统对整个网络起着重要的作用,Windows 2000作为一种强健的、多用途的操作系统,不仅能够运行强有力的C/S应用软件,还可以提供可靠的文件与打印服务,再加其内置的通信与Internet/Intranet服务功能,以及安装、使用、管理和维护的方便性,因此,本系统采用Microsoft Windows 2000 Server 作为操作系统。

(3)编码设计①图书的ISBN书号采用中国标准书号②其他编码的设计1.5.4数据库设计(1)概念结构设计经过分析后设计出如图7所示E-R图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关系表(2)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转化为关系模型,经过转化后为上图。

表中加下划线的为关系的主键。

(3)物理结构设计选用了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相应的数据库、数据表应符合SQL Server 2000的要求。

简书目的表结构总书目的表结构1.5.5输入输出设计输入输出的基本要求如下:(1)输入数据简单方便,并提供实时帮助。

(2)输入数据可以复查,但确定输入后不可以随意修改,应经过批准后才能修改。

(3)输出的数据格式符合标准,输出操作简单、快捷。

(4)输出数据应提供文本和电子报表两种形式。

1.5.6用户界面设计(1)用户界面充分发挥可视化程序设计的优势,采用图形化操作方式,适应用户的能力和要求,尽量做到简单、方便、一致,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环境。

(2)图书管理系统的界面由窗口构成,一般分为登陆窗口、主窗口、多个子窗口、对话框、报表等。

(3)对话框一般是应用程序和用户之间的交互窗口,系统通过对话框给用户关于操作的相关信息,一般要求用户进行响应。

对话框的类型一般分为“提示”、“警告”、“帮助”等类型。

1.5.7报表的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中一般需要设计一些报表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和显示,报表的设计格式要参照应用程序设计的要求,一般分为主从表结构、单表结构、分组统计报表等。

1.6 系统实施1.6.1图书管理系统程序代码的编写(1)图书管理系统的系统主文件(2)图书管理系统的登陆窗口(3)图书管理系统的主窗口(4)图书管理系统的各个子窗口①图书管理模块的主要子功能模块的功能及其程序代码②读者管理的主要子功能模块③借阅管理的主要子功能模块1.所借图书的超期判断2.图书的借阅3.图书的归还④系统管理的主要子功能模块1.部门信息的管理2.用户名、密码管理3.密码修改1.6.2系统测试评价及维护(1)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建立数据库,进行各功能模块的程序设计和调试。

(2)制订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进行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确保系统安全正常稳定。

1.6.3系统安全保障将使用人员分成不同的组,不同的组授予不同的权限(1)系统管理员组(2)系统操作员组(3)系统查询组1.7 个人总结随着图书馆形态的变化,其资源形式、组织形式。

服务内容、方式和手段、管理模式乃至用户的信息行为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将转移到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来,传统的封闭式信息服务模式将向开放式网络化电子信息服务转变。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总体目的是在图书馆信息管理实现管理的系统化、自动化、减少工作量,增加效率及可靠性。

图书馆信息系统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充分发挥了信息再升值的功效。

通过对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进行研究,了解到此系统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能满足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的需求。

大力推广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