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塑料海洋》观后感
《塑料海洋》读后感

《塑料海洋》读后感塑料成了全世界都十分棘手的问题,很不幸,海洋内可能已经没有地方没有一丁点完全清澈的海水了但却又很幸运,世界上有一个位于南太平洋西部的小岛国,完全没有听说过,它就是:瓦努阿图,世界上贫困的国家,但却是最幸福的国家,因为瓦努阿图完全不生产塑料制品。
但实在太小起不到太大作用。
塑料海洋,并不只是人类将塑料垃圾直接扔进海洋,还有一些是人们在内陆湖、内陆河、运河和江水中扔塑料垃圾,塑料垃圾有随着河流到了入海口,又流进了大海。
每年,全世界大概会扔800余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大概在全世界的塑料垃圾的50%~70%多么惊人的数字,但人们却认为很正常,还是没有要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海洋塑料垃圾十分可怕,对人类和大自然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就先从海洋说起,首先,鱼吃了塑料,且吸收了塑料,一些陆生哺乳动物会吃鱼,又吸收了塑料的"毒素,人类则直接食用鱼或其他吃了鱼的哺乳动物,塑料毒素就影响了所有生命体系,给大自然以巨大的伤害。
然而人类也并不能一直只有我们这么个物种,因为现在的所有生物形成了食物链,断一个都不行,就比如说老鼠,老鼠是吃大米的,如果大米没了,老鼠是不是就去灭绝了,那蛇就没东西吃了,也死了,就这样一直下去早晚一天会殃及全人类的,一个都断不了,何况还是只剩人类。
但不能只说,不做,我们也要想想应对方案。
第一:全球停止生产塑料,但这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会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所有塑料制品厂一夜间全部倒闭,会搞垮全球金融市场。
第二:就是垃圾分类,不随手乱扔垃圾,应该扔进分类垃圾箱,这就要考验一个国家的教育和国民的素质。
第三: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快速降解塑料制品,我也不清楚有没有。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应该让家里人好好垃圾分类,特别是塑料垃圾,也不能随手乱扔垃圾一定扔到要分类垃圾箱里,也尽量不要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尽量不产生塑料垃圾。
这就是我的观后感,的确应该保护环境。
《海洋》观后感(15篇)

《海洋》观后感(15篇)《海洋》观后感1最近看了一部名为海洋的纪录片,印象很深。
无论是出于画面的震撼,还是对于自然的情感迫使我写了这篇__。
影片的开始是以波澜壮阔的海浪为启迪,一群小孩奔向未曾见到过的大海,它是那样的壮丽,那样的一望无际。
而海洋到底是什么呢?影片就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开始了论述……巨大的海洋中有着数以万计的海洋生物,更是有像楔齿蜥,鲎,海龟等这样的被誉为活化石的自然生物,他们是自然界中独一无二的,和我们人类一样,生活在这仅有一个的地球上,海洋便是他们的家,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地方。
随着影片时间条的过度,画面把我带入了海面下的世界中,成群的海蜇自由的浮动在水中,巨大而壮观的海蜇群却是真真实实的海洋生物,它们的美不可言喻。
紧接着镜头又带我们回到了海面,穿梭在清澈海面下的海豚群,无拘无束,时不时的跃出海面,堪称华美,它们追逐着沙丁鱼群,这便是海洋中食物链的一个表现,依靠海洋而生的海鸟们也在尽情的享受着这场盛宴。
海豚,海鸟,鱼群,各种各样的生命体和冰蓝深邃的大海所交织而成的画面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海洋的神奇与美丽。
金色的沙滩上,海豹们慵懒的享受着午后的阳光,餐后的海豚们也显得那样的平静祥和。
体型巨大的鲸鱼用它们独有的,悠扬的歌声感谢着自然的赋予,这是大海另一面的美。
亦是波涛汹涌,亦是宁静祥和这景这美都是大自然所独有的。
新生命的开始,刚刚孵化的小海龟们要经过十多米的沙滩回到大海里去,但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米,却是危机重重,海鸟们来享受这美好的午餐,而海龟却是命悬一线,只能一味的冲向大海,这就是自然的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捕鱼业昌盛,人类无情的将双手伸向大海,贪婪的索取着海洋中的资源。
鱼叉,渔网,无所不用其极,亦是海洋中的霸主:鲨鱼,也不能幸免,浑浊的海水夹杂着大量的血液,一双双悲伤地眼睛带着无尽的怨恨让人触目惊心。
鱼鳍,鱼尾只是他们所需求的,一条条残缺的身体被重新丢回大海中,慢慢的下沉,下沉,最后沦为海洋中的尘埃。
塑料海洋观后感

塑料海洋观后感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其中,塑料污染海洋的问题备受关注,许多人开始意识到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而在这个背景下,一部名为《塑料海洋》的纪录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部纪录片深刻展现了塑料对海洋的危害,唤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
《塑料海洋》一片以震撼人心的镜头展现了全球范围内塑料污染海洋的严重情况。
从海洋生物误食塑料垃圾导致死亡,到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再到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这部纪录片无情地揭示了塑料对海洋的危害。
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那些被塑料垃圾缠绕、误食塑料垃圾而死亡的海洋生物,它们的悲惨遭遇让人心痛。
而这些镜头也让观众深刻认识到,塑料污染海洋已经成为了一场严重的环境危机。
除了展现塑料对海洋的危害,这部纪录片还深入探讨了塑料污染的根源和解决办法。
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和随意丢弃是导致塑料污染海洋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塑料垃圾处理不当也是导致海洋污染的重要原因。
纪录片中提到,每年全球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塑料的使用,提倡环保意识,并加强对塑料垃圾的回收和处理。
在观看完《塑料海洋》之后,我对塑料污染海洋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提倡环保的生活方式。
其次,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对塑料垃圾的回收和处理,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推动塑料回收利用工作。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通过教育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塑料污染海洋的危害,共同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
《塑料海洋》这部纪录片通过震撼人心的镜头,深刻揭示了塑料污染海洋的严重危害,唤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塑料海洋观后感两千字

塑料海洋观后感两千字篇一塑料海洋观后感你知道吗?当我看完《塑料海洋》这部纪录片后,我的内心真的被狠狠地撞击了一下。
也许你会说,不就是个纪录片嘛,能有多大的威力?但我要告诉你,这部片子真的不一般!一开始,我觉得这可能就是讲一些关于塑料污染的老生常谈,可能会有点无聊。
但随着画面的展开,我整个人都呆住了。
那片原本应该湛蓝、清澈的海洋,居然被各种各样的塑料垃圾所占据!那场景,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美丽海洋。
我看到那些可怜的海龟,被塑料绳缠住了身体,也许它一辈子都无法挣脱,这可能吗?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给它们的生活?还有那些误食塑料的海鸟,它们的肚子里塞满了塑料碎片,无法正常进食,这能行吗?这难道就是它们生存的代价?我不禁想问,我们人类到底做了什么?我觉得吧,我们总是在喊着要保护环境,可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又有多少呢?我们随手扔掉的一个塑料袋,一个塑料瓶,可能就会成为海洋生物的噩梦。
这是不是很讽刺?我们一边享受着塑料制品带来的便利,一边却在无情地摧毁着海洋的生态。
也许有人会说,这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我们又不住在海边。
但真的是这样吗?那些塑料垃圾最终会通过食物链回到我们的餐桌上,这难道不可怕吗?看着纪录片中那些令人痛心的画面,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我在想,要是我们再这样下去,未来的海洋会变成什么样?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看到美丽的海洋吗?这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海中回荡,让我感到无比的焦虑和担忧。
我觉得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
少用一个塑料袋,少扔一个塑料瓶,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积累起来也许就能改变海洋的命运。
你说是不是?篇二塑料海洋观后感《塑料海洋》?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能有多震撼?”结果,看完之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那画面,简直了!海洋不再是我想象中的蓝色天堂,而是一个被塑料垃圾淹没的地狱。
我就奇了怪了,咱们人类咋就这么能“作”呢?你瞧瞧那些可怜的海豚、鲸鱼,它们在满是塑料的海里游来游去,说不定啥时候就被塑料给缠住了,这得多难受啊!我不禁想,它们难道就该遭受这样的罪?还有那些小鱼小虾,也许它们觉得一个小小的塑料碎片是美味的食物,一口吞下去,结果呢?可能就因此丢了小命。
《塑料海洋》观后感

《塑料海洋》观后感《塑料海洋》是一部记录片,展现了人类的不负责任行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这部记录片中,我们看到了海洋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塑料垃圾,它们像一个个硕大无比的怪兽,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海洋生物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在这部记录片中,导演展示了无数令人震撼的场景:海洋中充斥着的塑料垃圾,一次又一次的海洋清理行动,被困在塑料垃圾中的鱼类、海鸟和其他海洋生物……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一个危急的程度。
人类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了的。
凭着我们强大的科技、工业和商业力量,我们可以轻易地制造和使用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
而这些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导致了大量的塑料垃圾产生。
如果不加以处理,这些塑料垃圾就会被风吹入海洋中,威胁着整个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性。
然而,尽管我们已经知道海洋中充斥着大量的塑料垃圾,尽管我们已经知道这些塑料垃圾是会对海洋生态环境带来巨大伤害的,但是我们仍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享受着舒适和便利,但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却是建立在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之上。
当我们看到被塑料垃圾缠绕的海洋生物,当我们看到海洋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塑料垃圾时,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可以如何改变这一切?我们可以如何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为环保、更为可持续?我们应该如何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开始,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我们可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选择可重复使用的杯子、衣物和容器等物品;我们可以减少购买过多的物品,让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我们可以妥善处理自己产生的垃圾,避免垃圾在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事业,才能让整个社会朝着更为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我们需要意识到,保护环境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更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够面对未来的挑战,才能够让我们的地球家园更为美好。
观看塑料海洋的观后感

观看塑料海洋的观后感《塑料海洋》是一部记录了塑料污染问题的纪录片。
该片通过展示全球不同地区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唤起了观众对于塑料污染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我观看了该纪录片后,深感震撼和忧虑。
电影中展示了塑料垃圾对于鱼类、海龟、鸟类等海洋生物带来的巨大伤害。
比如,鱼类会将塑料误以为食物而吞食,导致内脏堵塞、生长受阻;海龟被塑料袋缠绕,无法正常游动而痛苦至死;鸟儿将塑料碎片喂给幼鸟,导致幼鸟营养不良,甚至无法正常生存。
这些场景让我感受到了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的破坏程度之深远,也让我深感痛心。
然而,最令我震惊的是塑料微粒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
纪录片中的科学实验证明,塑料微粒会通过鱼类食物链进入人类食物系统。
这就意味着,我们每天摄入的鱼类中可能含有塑料微粒,而这部分塑料微粒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这让我对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忧虑。
电影中还展示了全球各地人们为减少塑料污染而进行的积极行动。
有许多勇敢而坚持的环保人士在海滩上进行清理工作,他们不仅从大海中捞出了大量塑料垃圾,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唤起了更多人们的意识。
政府、企业和群众也都开始行动起来,减少使用塑料袋和塑料餐具,提倡环保购物袋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
这些积极的措施让我对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充满了希望。
观看完《塑料海洋》后,我反思了自己对塑料污染问题的认知。
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我对于使用塑料制品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例如,我使用过量的塑料袋或购物包装,没有充分利用可回收的纸材料和袋子。
我认识到自己的这种行为实际上也是在加剧塑料垃圾的产生,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决定从自身做起,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尽量选择可回收和可再生材料。
同时,我也认为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强对塑料污染问题的监管和治理。
例如,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对于塑料包装和塑料制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限制和监管。
此外,可以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开发出更环保、可持续的替代产品。
《塑料海洋》观后感

《塑料海洋》观后感《塑料海洋》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纪录片,通过揭示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引发人们对于塑料垃圾问题的关注。
观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深感人类的生活方式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不可忽视,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以及加强环保意识。
纪录片中,我被所呈现出来的事实震撼了。
像是数以万计的鸟类、海洋动物等因误食塑料垃圾而死亡,以及塑料垃圾对珊瑚礁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等。
这些现象直接揭示了人类浪费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如何对自然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塑料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个材料几乎无法降解,因此在海洋中不断积累,最终形成了庞大的塑料垃圾岛。
这个岛的存在对于海洋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对于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我们每天所使用的塑料袋、瓶子、一次性餐具等,都会最终以微小的塑料颗粒存在于海洋中,并被大量的生物误食。
而除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损害,塑料垃圾对人类健康也构成威胁。
纪录片中提到,微小的塑料颗粒被鱼类误食后,进入了人类食物链,最终也会被我们摄入体内。
过量的摄入塑料颗粒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引发炎症、干扰内分泌系统等。
这让我开始认识到,塑料污染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人类自身的问题。
纪录片中还提到了几个解决塑料污染的案例,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积极的启示。
例如,有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环保法规,禁止或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此外,在一些地方人们自发地参与垃圾清理行动,通过这些举措,不仅减少了塑料垃圾的产生,还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促进了大家的环保意识。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认识到自己也有责任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从纪录片中我了解到,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做起,例如垃圾分类、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采取环保购物袋等。
这些小小的改变都能够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塑料海洋》这部纪录片深入剖析了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引发了人们对塑料垃圾问题的重视。
通过揭示事实、案例和解决方案,让人们意识到塑料污染的严重性,并鼓励他们积极行动起来。
《塑料海洋》观后感

《塑料海洋》观后感《〈塑料海洋〉观后感》在观看了《塑料海洋》这部纪录片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让我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思考。
影片一开始,就展现出了一片看似美丽而宁静的海洋。
蓝色的海水,金色的阳光,还有那微微起伏的海浪。
然而,随着镜头的深入,我才发现这美丽的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塑料垃圾。
它们无处不在,从微小的塑料颗粒到巨大的塑料废弃物,充斥着海洋的每一个角落。
我看到了被塑料绳缠住的海龟,它拼命地挣扎,想要挣脱那束缚它的枷锁,可却越缠越紧。
它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仿佛在向我们求救。
那一幕,让我的心狠狠地揪了起来。
我仿佛能感受到它的痛苦,它的无奈。
它原本应该在广阔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却因为人类制造的塑料垃圾,而失去了自由,甚至面临着生命的威胁。
还有那些误食塑料的海鸟。
它们把漂浮在海面上的塑料误认为是食物,一口吞下。
那些无法消化的塑料在它们的胃里堆积,最终导致它们无法进食,慢慢饿死。
看着那些瘦骨嶙峋的海鸟,我的眼眶湿润了。
它们原本有着矫健的身姿,能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可如今却因为塑料而走向死亡。
影片中还提到了塑料微粒。
这些微小的颗粒,小到我们的肉眼几乎看不见,却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它们被海洋生物吸入体内,随着食物链不断传递。
也许,我们餐桌上的那一口海鲜,就已经被塑料微粒所污染。
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一阵后怕。
记得有一次,我去海边度假。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满怀期待地奔向大海。
当我踩在沙滩上,却发现脚下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柔软细沙,而是夹杂着不少塑料碎片。
有破碎的塑料瓶、五颜六色的塑料袋,甚至还有一些小的塑料玩具。
我弯下腰,捡起一个塑料瓶,上面的标签已经模糊不清,不知道它在海洋中漂泊了多久。
我沿着沙滩继续往前走,发现海浪冲上来的不仅仅是贝壳和海藻,还有更多的塑料垃圾。
一个破旧的渔网,被海浪拍打着,缠绕在一块礁石上。
不远处,一只小螃蟹在一堆塑料垃圾中艰难地爬行,似乎在寻找着出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塑料海洋》观后感
在无际的海洋面前,人类如粟米般渺小,我们本该敬畏海洋,爱护海洋,而人类却肆意妄为,造成了海洋不可估量的损失。
——观《塑料海洋》有感
导演克雷格利森在拍摄一部关于鲸鱼的纪录片时,在印度洋发现了漂浮在海水表面及水下1米深处的一片乳化了的油脂和塑料杂物,这才意识到海洋塑料污染的程度已令人惊心。
据统计,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大量海洋生物因误食塑料而死亡,人类却还未停止生产塑料的步伐,而地球上已经不存在还未受塑料污染的海洋生态系统了。
影片记录了一只蓝鲸死亡的最后时刻,这只蓝鲸因误食了6平方米的塑料袋,导致消化管堵塞,死得痛苦不堪。
这个画面令人揪心不已,海洋生物不知道塑料不能吃,它们也不会吐出来,更不会站出来责问人类为什么丢塑料给它们吃。
我们都知道塑料不能吃,这是个常识,但我们却一次又一次把不能吃的塑料扔给海洋生物吃,人类真的就这么自私自利吗?更何况,被海洋生物吃掉的塑料最终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身体里,所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也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如今,人类已经行动起来了。
德国法案强制规定塑料厂商有责任回收或处理售出的包装材料,慕尼黑任何一家超市都有回收塑料瓶的机器,甚至建立了“塑料银行”……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减少使用或不用塑料产品。
或许就像克雷格利森所说:“了解伴随着关心,关心伴随着改变。
”只要我们从一点点开始做起,日积月累,海洋生态环境将得到很好的改善。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