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运算知识总结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知识点整理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小学数学是建立数学基础知识的关键阶段。
在小学阶段,掌握简便运算知识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整理一些小学数学中常见的简便运算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轻松地进行计算。
一、加法运算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两位数及以下的加法运算。
下面是一些简便的加法运算方法:1. 按位相加:适用于十位数相同的加法计算。
先计算十位数的和,再计算个位数的和,最后将两位数的和合并。
例如:36 + 48 = (30 + 40)+(6 + 8)= 70 + 14 = 842. 前进法加法:适用于个位数相同的加法计算。
把两个加数的个位数相加,得到个位数的和,然后将十位数保持不变。
例如:47 + 39 = 70 + 6 = 763. 后退法加法:适用于一个加数的个位数加上10后等于另一个加数的情况。
将含10的加数的个位数减1,然后将个位数与十位数相加。
例如:68 + 12 = (60 + 8)+(12 - 10)= 70 + 2 = 72二、减法运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在小学数学中也是常见的计算方式。
下面是一些简便的减法运算方法:1. 退位减法:适用于个位数相同,十位数不同时的减法计算。
将减数中的十位数减1,然后用减去的相减。
例如:86 - 37 = (80 - 30)+(6 - 7)= 50 - 1 = 492. 借位减法:适用于个位数不同,十位数相同时的减法计算。
将个位数不够减的十位数借1,然后相减。
例如:73 - 38 = (70 - 30)+(13 - 8)= 40 + 5 = 453. 降位减法:适用于需要减去整十数的减法计算。
将减数中的整十数依次减去。
例如:90 - 44 = (80 - 40)+(10 - 4)= 40 + 6 = 46三、乘法运算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乘数)相乘,得到一个数(积)的运算。
以下是一些小学数学中常用的简便乘法计算方法:1. 单位数乘法:适用于乘数或被乘数为一位数的情况。
小升初简便运算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简便运算知识点总结
一、整数运算
1. 加法运算:两个数相加,结果是它们的和。
2. 减法运算:两个数相减,结果是它们的差。
3. 乘法运算:两个数相乘,结果是它们的积。
4. 除法运算: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是它们的商。
二、分数运算
1. 分数加减法:要先求出两个分数的通分,然后按照通分后的分母,对应相加或相减分子。
2. 分数乘法: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得到新的分子和分母,即为分数的乘积。
3. 分数除法:将除数取倒数,然后将被除数与倒数相乘,得到商。
三、小数运算
1. 小数加减法:保持小数点对齐,按照十分位、百分位等位数进行加减运算。
2. 小数乘法:将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去掉,相乘得到新的整数,然后再按原来小数位数,确
定小数点位置。
3. 小数除法:将除数乘以所需的倍数使其变成整数,然后同样进行整数除法运算,最后再
确定小数点位置。
四、混合运算
1. 先算括号内的运算,再算乘除法,最后算加减法。
2. 多步运算时,要按照顺序,逐步进行运算。
五、简便计算
1. 利用近似数计算,适当放大或缩小数值使计算更简便。
2. 利用近似数的特点进行计算,如抹除末尾的0、调整数字顺序等。
3. 利用计算规律,发现特殊的运算位置进行简便计算。
六、计算技巧
1. 将大数拆分成小数进行计算,然后再合并计算结果。
2. 发现并利用数的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进行计算。
3. 对于平方、立方等特殊计算,可以利用特定的乘法规律进行计算。
以上就是小升初简便运算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即:(a + b) + c = a + (b + c)(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50+50+98 =488+(40+60)=93+165+35=(65+35)+(28+72)=100+98 =488+100 =93+(165+35)= 100+100=198 =588 =293 = 200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b-c=a—c-b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数学三年级简便运算方法知识点大全

三一文库()/小学三年级〔数学三年级简便运算方法知识点大全〕一、什么是简便运算“简便运算”是一种特殊的计算,它运用了运算定律与数字的基本性质,从而使计算简便,使一个很复杂的式子变得很容易计算。
二、简便运算大全(一)、交换律(带符号搬家法)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例:256+78-56=256-56+78=200+78=278450×9÷50=450÷50×9=9×9=81说明:适用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二)、结合律(1)加括号法①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第1页共4页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345-67-33=345-(67+33)=345-100=245789-133+33=789-(133-33)=789-100=689②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
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510÷17÷3=51÷(17×3)=510÷51=101200÷48×4=1200÷(48÷4)=1200÷12=100(2)去括号法①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四年级简便计算归纳整理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年级,学生开始接触更加深入的数学学科。
在这个年级中,简便计算、归纳和整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四年级中关于简便计算、归纳和整理的内容,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简便计算简便计算是指通过一些特殊的计算方法来简化复杂的运算过程,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简便计算方法。
1.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是四年级学生必须要背诵的内容。
通过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可以在计算乘法时省去繁琐的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的速度。
2.进位和退位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经常会出现进位和退位的情况。
学生需要学会判断是否需要进位或退位,并正确地进行计算。
3.估算和调整估算和调整是指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通过合理地估算和调整,使得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际值。
这一方法可以在计算中起到预防错误和纠正错误的作用。
二、归纳归纳是指通过观察和总结的方法,从大量的事实中找出规律和共性,然后进行概括和总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归纳方法。
1.观察和列举观察和列举是进行归纳的基础步骤。
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列举出一系列相关的事实,从中寻找共性和规律。
2.找出规律在观察和列举的基础上,学生需要通过思考和分析,找出相同或相似的规律。
这一步骤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概括和总结一旦找到了规律,学生需要将其进行概括和总结。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描述、表格、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三、整理整理是指将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化和有序化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整理方法。
1.编制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是学生整理学习内容的重要手段。
学生可以通过记录重点内容、关键步骤和例题等方式,将学习内容整理有条理,方便复习和回顾。
2.制作学习卡片学习卡片是学生进行复习和记忆的工具。
学生可以将重要的公式、定理和规律写在卡片上,通过反复翻阅和记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组织学习资料学习资料的组织是一个高效学习的重要环节。
学生可以将课本、练习册、作业本等内容按照章节或主题进行归类整理,建立自己的学习资料库,方便查找和使用。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3、连减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
口令:连减,先加后减。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后一个减数,再减前一个减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口令:连减,交换减数位置二、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3、乘法分配律:(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a×c+b×c (a-b)×c=a×c-b×c(2)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
用字母表示:(a-b)×c=a×c-b×c。
4、连除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a÷(b×c)。
口令:连除,先乘后除。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除以后一个除数,再除以前一个除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口令:连除,交换除数位置。
四年级 简便计算 、 归纳 、整理

连乘 简便计算
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 25(或125),可考虑将 另一个因数分解成 4×(25)或 8×(125),
再用 乘法结合律 进行简便计算
25×16 32×25×125 32×125 32×25
巩固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78×50 =2×50×78 =100×78
=11000
把88看成11和8的积, 转化为连乘算式, 用乘法结合律。
88×125
=(80+8)×125 =80×125+8×125
=10000+1000
=11000
把88看成80和8的和, 转化为“和”乘125, 用乘法分配律。
巩固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73-73-27 =273-(73+27) 或 =273-100 =173
- 添括号、去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减号或除÷号,括号里面必须变号。
添括号、去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加+号或乘×号,括号里面不能变号。
二、不同级运算
只有符合
的可以 简便计算。
(a+b)×c=a×c+b×c
巩固练习
计算88×125,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88×125 =(11×8)×125 或 =11×(8×125) =11×1000
类型五:连除 简便计算
a÷b÷c =a÷(b×c) = =
类型五:连除 简便计算
a÷b÷c =a÷c÷b = =
类型五:连除 简便计算
a÷b÷c =a÷b÷c = =
类型五:连除 简便计算
a÷(b×c) =a÷b÷c = =
计算下面各题:
420÷3÷7 180÷4÷5
360÷8÷5 450÷5÷9
简便计算复习

(3)483-(83+17)= 483-83+17 (× )
下面每道题的计算都有错误,请改正。 122-36+64 =122-(36+64) =122-100 =22 720÷(8×3) =720÷8×3 =90×3 =270
5、正确比较下列各组,每组做两题,再区别异同
125×5×8 (125+5)×8
35 x 299=
25x 102 =
43 x 64 + 43x37-43 = 127-18-22 + 273=
1876-(432+876)=
102 x25 =
看一看,算一算!
9.8+8.7+11.3 +0.2 483-167-133
483-( 283-129 ) 98x474+226x98
89x17-89x17
瞧我算的多漂亮1
482+976-282 278+463+22+37
871-298
762-274+238 825-657+57
654-(278+254)
能口算的要 口算哟!
除法的运算性质: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 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如:2100÷3÷7 = 2100 ÷(
本单元所学知识点
一、加法运算定律 二、乘法运算定律 三、减法、除法的简便计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一)加法运算定律: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 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 +c=a+(b+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4×56
=100+98
=488+100
=100×56
=198
=588
=5600
五、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六、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
计算:
99×125×8 =99×(125×8)
65+28+35+72 =(65+35)+(28+72)
=99×1000
=100+100
=99000
=200
七、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528—100 =400—89
=400—150
=428
=311
=250
二、 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
3200÷25÷4 =3200÷(25×4) =3200÷100 =32
三、 其它简便运算例子:
256—58+44
25×44
250÷8×4
=256+44—58
=25 ×4×11
=250×4÷8
=300—58
=1000+100 =135×10
=256×(99+1)
=1100
=1350
=256×100
=25600
2
得分:
四、特殊 2 五、特殊 3
六、特殊 4
45×102 99×26
35×8+35×6—4×35
=45×(100+2) =(100—1)×26
=35×(8+6—4)
=45×100+45×2 =100×26—1×26
简便运算知识总结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知识点 运算定律(背诵和理解) 三
我要拿 100 得分: 分
1、 加法交换律:a+b=b+a
2、 加法结合律:(a+b) +c=a+(b+c)
3、 乘法交换律:a×b=b×a
4、 乘法结合律:(a×b)×c=a×(b×c)
5、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 a×(b+c) =a×b+a×c
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
6、连减:a-b-c=a-(b+c)
7、连除: a÷b÷c=a÷(b×c)
8、去括号(注意什么情况变号):a-(b-c)=a-b+c a+(b-c)=a
= 100 ×11
=1000÷8
=242
= 1100
=125
3
+b-c
知识点 简便计算一(记住方法、灵活运用) 我要拿 100 得分:
四
分
一、常见乘法计算(背诵):
25×4=100 125×8=1000
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三、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四、乘法
交换律简算例子:
50+98+50 =50+50+98
488+40+60
25×56×4
=488+(40+60)
=35×10
=4500+90 =2600—26
=350
=4590
=2574
知识点 简便计算三(记住方法、灵活运用) 我要拿 100 得分:
四
分
一、 连续减法简150+128)
=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知识点四 简便计算二(记住方法、灵活运用) 我要拿 100
分
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
一、分解式
二、合并式
三、特殊 1
25×(40+4) 135×12—135×2 99×256+256
=25×40+25×4 =135×(12—2) =99×256+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