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中树木与花卉的浇水注意事项讲解学习
园林绿化中花卉栽培与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中花卉栽培与养护管理园林绿化是指利用植物来打造美丽的环境,营造宜人的氛围。
而花卉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具有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生态功能等多种作用。
对花卉的栽培与养护进行科学管理,对于园林绿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花卉栽培、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园林绿化工作有所帮助。
一、花卉栽培1. 选择品种在进行园林绿化花卉栽培时,首先需要根据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
不同的花卉品种对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有的喜阳光,有的喜湿润,有的喜阴凉等,因此应根据具体的种植环境来选择适合的花卉品种。
在选择花卉品种时,还应考虑其观赏效果、花期、生长习性等因素,以便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
2. 土壤准备土壤是花卉生长的基础,因此需要对种植土壤进行合理的处理。
在进行花卉栽培前,应对土壤进行松土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为花卉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3. 种植方式在园林绿化花卉栽培中,种植方式一般可以分为直播和移栽两种。
直播是指直接将种子撒播在种植地上,而移栽则是将育苗好的花卉移植到园林绿化的地面上。
不同的花卉品种适合的种植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花卉栽培时应选择适合的种植方式。
4. 灌溉管理对于园林绿化中的花卉栽培,灌溉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生长季节,花卉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生长,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灌溉。
一般来说,早晨和傍晚是适合进行灌溉的时机,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保证花卉的水分供给。
5. 施肥管理园林绿化中的花卉栽培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管理。
根据花卉的不同生长期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进行施用,以提供花卉所需的养分,促进花卉的生长和开花。
6. 病虫害防治在进行园林绿化花卉栽培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花卉的病虫害情况。
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进行防治,可以选择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式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护花卉的健康生长。
二、花卉养护管理1.修剪整形花卉的修剪整形是花卉养护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园林绿化中树木与花卉的浇水注意事项汇总

园林绿化中树木与花卉的浇水注意事项汇总1.了解植物的需水情况:不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有些喜欢湿润的环境,而有些则对水分要求较低。
在进行浇水之前,了解植物的需水量,从而避免过度浇水或者缺水的情况。
2.保持土壤湿润而不是湿泥:在浇水时,应该确保水分渗透到土壤深处,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
然而,过度浇水会导致土壤过湿,从而引起根部腐烂和病菌滋生。
所以,要保持土壤湿润而不是湿泥,可使用手指甲或湿度计检测土壤的湿度。
3.避免过于频繁的浇水:有些人认为经常浇水有助于植物生长,然而这是错误的观念。
频繁浇水会导致根部缺氧,使植物难以吸收养分,根本无法生长。
一般而言,需要根据植物和环境的特点来制定浇水的频率。
4.选择合适的浇水方法:根据植物的生长和根系的状况,可以选择适合的浇水方式。
常见的方法有淋水、滴灌、喷洒等。
比较合适的是滴灌,因为它可以将水直接输送到植物的根部,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浪费。
5.早晨浇水是最好的时机:早晨是最佳的浇水时间,因为此时气温较低,水分较容易渗透到土壤中,并有足够的时间被植物吸收。
而在高温的中午或下午浇水,会导致大量的水分蒸发,浪费水资源。
6.避免浇水叶片:虽然有些植物喜欢叶片湿润,但大部分植物的叶片上的水滴会吸收太阳热量,导致叶片烫伤。
而且植物叶片湿润的情况下更容易生长霉菌和病虫害。
因此,在浇水时,应该将水直接浇在土壤上,避免浇水到植物的叶片上。
7.根据季节调整浇水量:不同的季节,植物的需水量也有所不同。
在春季和夏季,气温较高,蒸发也较快,植物需要更多的水分来补充。
而在秋季和冬季,植物的生长速度较慢,需要的水分也相应减少。
所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浇水量是非常重要的。
8.控制浇水时间和浇水量:用适量的水浇冷土,浇一浇后觉察土壤持水能力,不要使土壤过多的湿润。
9.避免水分聚集:不要让水分长时间积存在盆底或者花坛中,以免导致根部窒息和病菌滋生。
可以倾斜花盆或者花坛,促使水分顺利排除。
总之,园林绿化中的浇水是一项需要仔细操作的工作。
如何进行树木的浇水和排水

如何进行树木的浇水和排水树木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存在,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氧气,还能美化环境。
而树木的健康与否与其浇水和排水的管理密切相关。
正确的浇水和排水方法可以保证树木充分吸收水分和营养,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发展。
本文将从浇水和排水的角度介绍如何科学地管理树木。
一、树木的浇水方法浇水是树木生长发展的基础,树木吸收水分通过根部实现。
因此,为了让水分充分渗透到根部,以下是几种有效浇水方法。
1. 温和而均匀的淋水这种浇水方法适用于树木生长初期,可以帮助根系生长并确保水分均匀吸收。
选择一个浇水壶、软管或喷头,用持续而温和的水流均匀淋洒树木周围,直到土壤湿润至适宜湿度。
2. 土壤浸泡对于树木较大的植株,可以通过土壤浸泡来提供充足的水分。
可以利用专业浇水设备或人工挖坑,将树木周围的土壤完全浸泡在水中,直到水分能够渗透到根系。
3. 灌溉系统对于大型花园或公园中的树木来说,设置灌溉系统是一个高效而节省力气的方法。
可以选择滴灌、喷灌或雨水收集系统将水分直接输送到树木根部,确保树木得到适量的水分。
二、树木的排水方法排水是树木生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根系保持适当的湿度,并防止树木腐烂和生长不良。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排水方法。
1. 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在栽种树木之前,要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确保树木周围的土壤排水良好。
适当倾斜地面,安装排水沟或排水管道,将多余的水分引导至合适的地方,避免积水影响根系。
2. 选择适宜的土壤材质选择土壤材质时要考虑其排水性能。
通常,疏松的土壤(如沙壤土)能够更好地排水,避免水分在土壤中滞留过久。
可以在土壤中添加有机物质,提高土壤的容水性和排水性。
3. 合理的浇水量和频率过度浇水会造成水分滞留,引发根系腐烂,因此要确保浇水量和频率适宜。
树木的需水量与其生长阶段、季节和气候有关。
一般来说,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三、其他注意事项除了浇水和排水,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来保证树木的健康。
1. 防止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或强风可能对树木造成严重影响。
园林绿化中树木与花卉的浇水注意事项

花卉与树木养殖过程中,浇水可是重中之重,善待养护花卉树木浇水却是基础;种植花卉树木的过程中,浇水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整个栽培成败优劣的关键所在;花卉的浇水注意事项首先,浇水要视花卉类型、植株状态、季节等不同情况而定;家庭养花浇水与任何其他工作一样,要想养好花草,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尊重植物生长的规律,经常细心观察,不断用心琢磨,才能培养出茁壮的花木;1、花卉类型:不同的花卉,需水量也不同,例如,水生植物一刻也离不开水,多肉植物每周浇水一次反而有益,而观叶植物大多需要经常保持土壤处于微潮状态;2、植株状态:通常较小的植株或新繁殖的植株不耐旱;较大的植株或已成型的植株较耐旱;3、栽培地点:摆放在露天的花卉需水较多,摆放在温室的花卉需水较少;4、季节变化:夏季干燥炎热,花卉需水较多,冬季低温,花卉生长慢,蒸腾量小,浇水就要少一些;秋冬,随着气温的降低,很多不耐寒的花卉要入室避寒;但是,由于浇水不当,花卉或落叶,或徒长,甚至发生死亡的现象;因此,首先应该注意的是浇水时间,最好在睛朗的上午浇水,尽量少在晚间浇水;此外还要注意掌握大棵多浇、小盆勤浇的原则;再有,当花卉入室后,一定要等到盆土见干后浇水,即使是性喜湿润土壤的花卉,例如马蹄莲、四季秋海棠等,也要待盆土表面见干后再去浇水;而那些性喜环境干燥的花卉,例如虎皮掌、仙人球等,一定要待盆土从上到下都风干后再去浇水;其次,科学浇水,是养花成败的关键;在具体操作上应注意以下“五看”:1、看水质:花木所需水分以无污染的天然降水为好;雨水、雪水是首先浇花用水;日常所用的自来水,在净化过程中都加入了净化剂,不宜直接浇花,最好贮存一两天,使水中的氯气挥发后再浇用;或者在一盆自来水中放一片维生素c,也可在短时间内消除其中的氯气;煮鸡蛋的水、茶叶水、发酵的淘米水、换出的养鱼水,以及啤酒、糖水等,都含有丰富的适宜花木生长的营养成分,是很好的浇花用水;近年来,磁化水、激光水也成为很好的浇花用水;2、看水温:水温与土温越接近越好;土温与水温之间的差异大时,不能浇花,以免冷水损伤根系;最实用的办法是,在靠近盆花的地方,用浇盆或浅水缸存放一些备用水,这样有利于自然调节水温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水温与土温的浊差应保持在5℃以内,这样就不会发生根系损伤的现象;3、看时间:一年四季气温不同,浇花时的用水量也要不同;春寒乍暖,天气变化无常,这时盆花开始萌芽、生根,需水量大,要保持盆土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蒸发快,浇水要加倍;秋季应适当少浇水;冬季,多数花木处于休眠状态,只要保持盆土稍湿即可;4、看花盆:盆花浇水的原则,还应根据花盆的大小、深浅以及花盆的质地而定;小盆浅,浇水要少而勤;泥盆渗水性好,盆土容易干燥,要勤浇;石盆、釉盆不易渗水,浇水不能太勤,长期积水花卉就会烂根;5、看花木:不同的花卉,需水量也不同,因此浇水要因花而异;常见的仙人掌类及芦荟、景天等花卉,根系不发达,应少浇水;有的花木,叶片上生有一层密密的绒毛,如秋海棠、大岩桐、蒲包花等,不宜在叶面上喷水,否则水分难以蒸发,易霉烂生病;还有许多花卉,叶小、水分蒸发慢,浇水少才能多开花,如紫薇、九里香、雀梅等;此外,花木在生长旺季和孕蕾期要多浇水,开花期少浇水;刚修剪的花卉要少浇水,否则枝叶空长,影响造型;花卉浇水再次,同任何作物一样,花卉对水分是十分敏感的;水是花的命,也是花的病; 一、区别不同花卉,掌握浇水原则;对于湿生花卉,如菖蒲、龟背竹、马蹄莲等,由于在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良好生长,浇水的原则应该“宁湿勿干”;对于耐旱花卉,如仙人掌等,由于茎叶能贮藏大量水分,耐旱力强,忌溃涝,浇水的原则应该“宁干勿湿”;对于半耐旱花卉,如山茶、杜鹃等,由于叶片呈蜡质状或有大量毛茸比较耐旱,浇水的原则应该“干透浇透”;对于中生花卉,如月季、石榴等,由于土壤过干或过湿都会生长不良,浇水的原则应该是“见干见湿”;对于水生花卉,如荷花、睡莲等,由于离水不能生活,浇水的原则是“源源不断”;二、应该因花因时制宜,确定浇水数量;对于幼苗期和结果期的花卉应控制浇水,在生长旺盛和开花期应多浇水;夏季应适当加大浇水量,增加浇水次数;冬季应少浇水或者不干不浇;花盆大的适量多浇水,花盆小的少浇水;连续晴天干旱时应多浇水,连续阴雨时不浇水,还要注意排除盆中渍水;高温季节宜于早晚浇水,冬季宜于中午前后浇水;三、提高浇水质量,明确浇水部位;盆栽花卉的用水质量,一不要用塘堰、沟渠中的污水污染花苗,二不要直接用当日自来水,以防氯离子过量中毒;自采水应在虹或桶中存放2-3天后再用效果较好;三应忌用含盐量高的硬水浇花,宜采用含盐量低的软水浇花:四要提倡贮用天然雨水浇花;一般花卉宜于根部浇水,观叶的花卉可于叶面喷水,但观花的檀株不宜叶面喷水,如仙客来、君子兰;特别是中午前后,不宜用冷水浇花,以免强烈的气温反差,造成生理失调,致使植物当即萎蔫;花卉浇水一养花浇水错误观念一、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对于或自己特别喜爱的珍贵花木,溺爱过度,生怕长不好,甚至干坏干死,因而经常不断地浇水,结果使植株根部不透空气,影响呼吸,最后根系烂掉而枯死;二、在给花木浇水犹如蜻蜓点水,虽然也常浇水,但往往是浇“半截水”,结果是泥土经常是上湿下干,表面土湿,里面土干,实际上植株根部根本吃不到多少水;还有的浇水时只向叶上喷水,不给盆土浇水,其结果也是如此;三、对“干盆”浇水时,看见盆底一出水就认为已经浇透了水,其实盆内泥土长期周边湿,中间干形成“空心罗卜”花木根部并没有均匀的吸收到水分;四、对于盆栽花木,经常是看的次数多,浇水次数多,没有空或是忘了去看就少浇或不浇水,全随个人兴致而定,这样使花木不是干坏就是因太湿而烂根;五、不考虑花木的生态习性、气候变化、花盆大小、植株情况以及放置地点光照强、弱,通风好、差等采取“例行公事”、定期普遍全部浇水,一律平等对待; 浇水二浇水注意事项实际上,给花木浇水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问,必须根据自然的客观条件和植株的客观需要,区别对待;实施正确的浇水,一般还应尽力做到:一看:看盆土干湿、看土壤颜色深浅,看枝叶挺拔是萎蔫;二摸:摸土质的软硬,摸泥土的松紧;三听:用手指弹高中敲盆体,听其声音是清脆还是沉闷;四做到:不干不浇,浇要浇透整盆泥土都要浇湿同时要做到间干间湿、干干湿湿,切忌盆底下有积水;浇花三日常浇花注意很多花友都有节约用水的好习惯,经常把洗碗或者洗菜的剩水用来浇花;殊不知他们的这些“好习惯”都会对花草形成致命伤害;花草虽然是植物,但对环境也都有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稍不如意,也会闹情绪给你看;那么,我们在浇水时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呢第一,不能用含有油污或者肥皂粉之类的水浇花;这些物质对土壤会产生破坏性作用,改变盆土的酸碱度,严重的还会引起花草死亡;相比而言,淘米水或者鱼缸换下的旧水,有一定的肥力,比自来水要好许多,这些水是完全可以使用的;第二,盛夏中午时分忌浇水;此时由于气温比较高,植物根系毛孔张开,猛然浇水,容易让花草“感冒”;第三,叶面有毛的花卉,不可用喷壶浇水;叶面喷水后不易蒸发,非常容易腐烂,所以我们最好不要用喷壶浇水,应当采取浇灌措施;第四,花朵如果正处在盛开时期,不宜多喷水;否则会造成花瓣腐烂;如果期望花草结种,在花开时期浇水,也会影响植物受精,从而降低结果率;第五,切忌浇“半腰水”;“半腰水”是只浇水量只能湿润表土,而下部土壤是干的;长此以往,土壤中干湿交界处会形成一个坚硬的板结层,使植物的根系难以下扎;因此我们在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浇则浇透”的原则;同时伴随浇水还要养成松土的好习惯:松土应在浇水后,盆土半干时进行,深度以见根为准,切断一些表层根也无妨,反而有利于催生新根;浇水知识四浇花应用场景的区别一.阳台养花浇水注意的事项在阳台上用盆养花,因为没有地气,比在地栽花容易干枯;初学养花者常常担心盆内缺水,因而不管盆内干湿,也不看天气晴雨,只顾天天浇水,结果常常把花浇死了;所以,初学养花者必须学会浇水的技术;1注意水质:在城市里只能用自来水;用自来水浇花,最好先把水装入桶内或罐内储存1一2天后再浇,因为自来水内含有漂白粉,有氯的成分,经过储存后就比较安全;如果能在下雨天接到雨水,用来浇花,则水质比自来水要好;2注意水温:浇水时要注意水温,其温度应和盆土的温度差不多;如果在夏季浇水,至少要把自来水放出来放置几小时,让水温和气温接近后再用,否则用很冷的水猛然浇在温度较高的花上,会对它造成伤害,更不能将井水取出来后立即浇花,因为井水的温度较低;3注意浇水量:要根据花卉的习性,气温和空气干湿情况,盆土的干湿情况,花卉所处的生长期等多种情况来决定浇水量;喜湿花卉可多浇些,喜干花卉要少浇些;草本花卉要多浇些,木本花卉要少浇些;叶大质软的花卉要多浇些,苗小盆大的花卉少浇些;放置阳台上的花卉多浇些,放在室内的花卉少浇些;气候炎热时多浇些,气候凉爽时少浇些,干旱天气多浇些,阴天少浇些,下雨天不要浇;花卉孕蕾时多浇些,盛花期少浇些;泥盆、瓦盆多浇些,瓷盆、釉盆、塑料盆少浇些;总之,一般花盆内的水分稍少些比水分过多更安全;养花浇水二.盆栽花卉养护浇花花谚说:“活不活在于水,长不长在于肥;”浇水是养花成败的关键;许多初学养花者大都对浇水的多少这个问题感到困惑:“书上说不宜过多,不宜少,那么怎么才算不多不少呢”实际上浇水的多少首先要看种的是什么花,这种花是喜干呢,还是喜湿,或者半干性的;千万不可以不管什么花一样对待,家里种了10盆花,要浇一起浇,要干一起干;水是植物生命的源泉,但过分潮湿的土壤环境会使一些喜干性花卉的根系无法呼吸,继而烂根死亡,根死了,花当然也活不成;因此,要想养好花,第一步就是要摸清每一种花对水分的要求;首先要养活了,下一步才谈得上开花;盆栽花卉受特定环境条件所限,浇水操作不但麻烦,而且是成败的关键;要使浇水恰到好处,首先要了解不同品种的花卉,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需水多少的自然习性;还要看天气阴晴、温度和湿度高低、花盆种类、植株大小和盆土质地; 盆花浇水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和方法:1浇水:春、夏、秋季在上午10时前,冬季在午后2时浇水;掌握水温与土温接近,冬季稍高,夏季稍低;但水、土温差不应超过5℃左右,浇水量应以盆表到盆底上下一致湿润为度;浇水禁忌拦腰上湿下干、窝水盆底积水,还要避免盆孔流失土肥,致盆心出现空洞,严重影响盆花生长发育;浇水时,应注意喜干的花卉可控制浇水量,保持盆土微潮,表土可见白茬但不可完全干透;喜湿的花卉经常保持盆土湿润,表土不见白茬,但不可积水久湿;2找水:天干时节,15:00-16:00看盆土干湿酌情补浇适量的水,以保持盆土潮润为度;遇天气突然变化,特殊情况需要水时,浇水不受时间次数限制; 3放水:盆花在生长发育旺盛期,为放条、发棵、催花、壮果,结合追肥可加大浇水量,保持表土不见白茬,叶片不见萎蔫;4勒水:盆花在休眠期或低温时节,或为蹲苗、促进孕蕾、防止徒长,以及矫正水大黄叶、落蕾现象,应适当控制浇水量,保持盆土潮润即可,并结合松土保墒;5喷水:春、秋干旱季节,除正常浇水、执水外,应向叶面及养花地喷水,以增加环境湿度,防止嫩叶焦枯和花朵早凋,保持植株清新,特别是南方花卉更应注意环境湿润;夏季雨后骤晴或晚间闷热,应喷水降温防病;任何时候喷水都要把叶面喷净,防止残留水点与叶面灰尘凝成渍点,而不易清除; 盆花浇水是经常性劳动,上述方法应灵活运用,按部就班,持之以恒;1.盆栽不宜过多浇水的花卉凡仙人掌类、多浆类花草耐旱怕涝,诸如仙人球、仙人拳,芦荟、令箭荷花、落地生根等等,若盆土久湿或被雨淋,最易叶腐、根烂;凡肉质根类、球根类如兰花、牡丹、芍药、君子兰、大丽花、大岩桐、吉祥草、仙客来、鹤望兰等,因涝致死是一大原因;有些木本花也很怕涝灾,如梅花、寿桃、桂花、杜鹃、蜡梅、含笑、三角梅、南洋杉、巴西木、金边瑞香和海棠类等等;如被水渍3-5天,即会生命垂危,难以挽救;一些习性喜湿的花卉也怕水涝,如菊花、茉莉、米兰、文竹等,因盆土过湿或久被雨淋,根部会窒息而亡;为防止花木遭受涝灾,采取如下措施:一怕涝的地栽花木应选好地势,宜栽于高燥处,而千万莫植于低洼地;二对有致涝危险的地栽花木,雨季到来之前应挖好排水沟,植株根部要培土加高,名贵的花树在培土后最好再用塑料布围起来;三梅雨期间应把盆花及早搬至避雨处;如盆花数量大,来不及挪动,也要就地扳倒,以防积水;四盆栽花木事先应凿大盆底排水孔,孔上用一片窗纱盖住后,加一层枣大的砖块、炭渣或木炭块,使多余的水随时排出;地栽畏涝花木栽植之前,也应挖深树坑,坑底铺一层较厚的砂砾或炭渣,以利渗水;五对畏涝花木浇水,一定要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尽量用多喷少灌的方法洪水;浇时既要防止“拦腰水”,又要防止盆内积水;六对已受涝灾的花木,应及时把湿土砣磕出,剔除湿泥,将植株放在阴凉通风外,适当向枝叶喷水,待植株恢复活力后,重新换土上盆;注耐水湿花木有:花叶芋、旱伞草、虎耳草、榕树、棕竹、朱蕉、一叶兰、龟背竹、橡皮树、马蹄莲、垂花凤梨、花叶鸭趾草、广东万年青和各种蕨类植物等等;2.盆栽夏季浇水注意点夏季气温高、光照强,加快了盆花水分的蒸腾速度,很容易造成盆土干旱;所以盆花的夏季浇水十分重要,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夏季中午盆土的温度较高,根系吸水较快;如果在此时浇冷水,会使盆土温度骤降,影响植株根系的正常机能;使根系吸水发生困难,破坏植株水分代谢的平衡,导致植株出现萎蔫,影响生长;所以夏季给盆花浇水最好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夏季盆花的呼吸作用旺盛,要求盆土通气性良好;浇水过多,会造成盆土透气不良,影响根系的正常生理活动,严重时还会导致栏根;所以盆土不干时一般不要浇水,干旱时浇水就要浇透,切不可只浇至花盆半腰; 夏季花盆土往往因过干而出现龟裂,所以浇水不能一次完事;否则水会从土缝中直漏盆底,而大部分盆土仍很干旱,翌日植株仍会缺水萎蔫;一般第一次浇水后要稍等片刻,待土壤裂缝闭合后再浇一次; 在盆花出现萎蔫时,其细胞因失水而干缩,立即浇水会使细胞壁很快吸水向外膨胀;而细胞原生质吸水较慢,不能相应增大,会因受到拉力而被撕破;大量细胞原生质被破坏对植株影响很大,甚至会造成其死亡;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先将萎蔫的盆花移至避风阴凉处,向叶面及盆土喷少量水,待植株有所恢复后再浇透水;3.浇水不足对花卉有什么害处盆花由于土壤少,畜水不多,在花卉生长季节需要注意经常补充水分,才能保证花卉正常生长;若水分供应不足,叶片及叶柄就会皱缩下垂,出现萎蔫现象;如果花卉长期处于这种供水不足叶片萎蔫的状况,则较老的和植株下部的叶片就会逐渐黄化而干枯;多数草花如果长期处于干旱状态下,植株矮小,叶片失去鲜绿光泽,甚至整株枯死;一些养花者唯恐浇水过量,浇水时每次都浇“半截水”半腰水,即所浇的水量只能湿润表土,而下部土壤是干的,这种浇水法也同样会影响花卉根系发育,也会出现上述不良现象,因此浇水应“见干见湿,浇就浇透”;4.合理浇水浇水是观叶植物栽培中经常性的管理工作,也是直接关系到观叶植物生长好坏的重要环节,不能简单从事;由于观叶植物的不同种类及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存在差异,因此适时、适量浇水,搞好水分均衡供给,是做好浇水的关键;下面着重介绍一、二年生草本观叶植物的浇水措施;a.浇水方式1地面浇灌:用橡胶皮管或塑料软管浇灌;适用于花坛、花境及做畦田种植的观叶植物;2喷壶浇灌:是一种专用于盆栽观叶植物的浇灌方式,给喷壶装上配套的细孔喷头,又是适于繁殖床和苗床浇灌的理想工具;因为,它喷出的水柱分散细小,不会冲散种子、冲倒幼苗;3滴灌:是通过滴灌设施,将水缓慢施入植物根层土壤的一种较为先进的灌溉方式,它具有节水、省工、供水均衡、不破坏土壤结构等诸多优点,值得在生产上大力广应用;4浸灌:将花盆放入盛水的浅槽或浅盆内,让水从盆钵底孔渗入盆土中;但要注意盆外的水只能淹到盆身的l/2~1/3处,见盆土表层湿润,即行取出,不可久浸,以防种子漂浮露出土表或土层松动引起种子下沉深埋,影响种子发芽率;浸灌法主要用于盆播育苗的浇水;b.浇水时间春秋季在上午或下午浇水;夏季在早晚凉爽时浇水,而冬季则需在中午前后天暖时浇水;浇水时间的选择尽量让水温与土温接近为宜,温差大小不宜超过5℃,防止因浇水引起土温骤变而伤害根系,影响其吸收功能;c.浇水量浇水的次数和份量,主要视季节变化.天气状况和植株生长情况而定;春秋两季植株生长迅速,需水量大,但气温不是很高;水分散头量较小,所以浇水要恰当,不宜多,也不宜少,一般每天浇水一次即可;夏季光照强,气温高,水分蒸发量大.应勤浇水,—般早、晚各浇水一次;冬季气温低,对露地草本观叶植物而言,生长趋缓,需水量减小,可以2~3天浇—次水,但对于温室草本观叶植物,却正值生长旺季,则宜加强浇水,具体浇水时,还需根据每天的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如遇晴天或大风天气.水分散失快,就应加大浇水量,而遇阴天则应减少浇水量; 种子发芽前后浇水要适中,以少量多次为原则;进入幼苗生长期,应适度减小浇水量,有意进行扣水勒水蹲苗,这有利于孕蕾及防止植株徒长;成苗生长旺期和开花盛期要浇足水,以满足植株新陈代谢旺盛的需要,但对那些易落花、落果的种类则要控制浇水量,不宜过多;种子形成期,适当减少浇水对种子成熟有利;d.浇水的经验要做到适时、适量浇水;除上述有关浇水的基本要求外,人们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还总结出一套实践经验;通常用听音、看色、摸土的方法来判断是否需要浇水;听音就是用手指轻弹花盆,如果发出沉闷浊音,说明土壤潮湿,不需浇水;看色,即看到盆土呈灰白色时;说明土壤已干,需要浇水;如果土壤呈深色说明土壤未干,不需要浇水;摸土,即用手捏土,若成团块状,说明土壤湿润,不需要浇水;倘若用手一捏,土壤即碎,不能成团.说明土壤已干需要浇水;总之,浇水是观叶植物栽培的—项日常性工作.必须以湿则不浇,干则浇透为原则,以土壤表里干湿一致为度,忌上湿下干拦腰水或上干下湿窝底水;种花浇水五浇花季节的区别一、春季花卉如何浇水春季的浇水是养好盆花的关键;因春季气候比较干旱,空气湿度小,如果浇水量少,会造成黄叶、落叶,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浇水过多又会引起花蕾脱落或根系腐烂,甚至死亡;1.春季判断盆花是否需要浇水如果盆土表面的颜色呈褐红色,用手指按压盆土表面有松软、潮湿感,用手指弹弹盆壁,发出的声音浑浊沉闷,则说明盆土湿润不需要浇水;如果盆土表面的颜色变浅发白,用手指按压盆土表面感觉坚硬,敲打盆壁发出的声音清脆响亮,则说明盆土偏干,需要浇水;2.春季盆花浇水的次数、时间和浇水量开春后气温开始回升,花卉进入生长时期,浇水量应逐渐增多;一般花卉每隔2~3天浇1次水,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增至每天浇1次水,至7月高温阶段每天浇2次水;浇水时间宜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不同种类的花卉习性不同,需水量有较大的差异;蕨类植物、兰科植物、秋海棠类等喜湿花卉要多浇水;景天科、仙人掌科、龙舌兰科等喜干旱的花卉要少浇水;球根类花卉浇水不能过多;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需水量不同;由休眠期进入生长期的花卉浇水要逐渐增加;生长旺盛时期的花卉,要多浇水;花芽分化前期、蹲苗阶段、换盆前要进行扣水;开花前期和结实期要少浇水,盛花期要适当浇水;新栽盆或新换盆的花卉,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培养土的性质不同,保水能力相差甚远,浇水量也应有所区别;沙质疏松土壤,保水能力差,应多浇水;粘重土壤,保水能力强,应少浇水;浇水量还要看花盆的大小和质地,花盆小,盆土干燥快,浇水次数要增加,而花盆大则相反;泥盆质地疏松,渗水性能好,通过盆壁蒸发丧失的水分比花卉消耗的水分还多,要多浇水;陶盆、釉盆、紫砂盆质地细密,渗水、透气性能差,应少浇水;塑料盆不透水不透气,更应少浇水;3.春季浇花水质以雨水、池塘水、河水最适宜;一般花卉用自来水也可以,但最好先将自来水存放1~2天后再使用;4.春季浇水方法浸盆法;将花盆浸入水盆中,让水沿盆底水孔渗入盆土中,直至盆土全部浸透为止;此法多用于新上盆的花卉及用花盆播种育苗时,为防止从外部浇水冲散盆土或将种子冲开移位,影响出苗而采用的浇水方法;。
如何正确浇水花木

如何正确浇水花木浇水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正确浇水可以保障花木的健康生长,而不当的浇水方式则可能导致它们发生根腐烂、缺水、生长不良等问题。
因此,掌握正确的浇水方法对于每位园艺爱好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浇水方法,帮助您正确地浇水花木。
1. 表层浇水法表层浇水法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浇水方法,适用于大多数花卉和室内盆栽。
首先,使用浇水壶或喷壶将水轻轻洒在花木的表层土壤上,尽量避免水流直接接触到植物的茎、叶。
这样可以减少叶片疾病的发生,并且有利于土壤吸收水分。
在使用表层浇水法时,注意控制水量,避免土壤过度湿润,造成根部缺氧。
2. 深层浇水法深层浇水法适用于深根植物,如大型花木和果树。
这种方法能够促使植物的根系向下生长,增强其对水分的吸收能力。
首先,在植物周围挖一个浇水沟,沟的深度应达到植物的根部层。
然后,慢慢倒入足够量的水,让水慢慢渗透到土壤深处。
此外,可以在浇水前在浇水沟里加入有机肥料,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3. 雨水收集法雨水是一种天然的水源,对于花木的浇水来说是理想的选择。
收集雨水不仅可以节约用水资源,还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在花园或庭院中设置雨水收集装置,例如雨水桶、雨水收集系统等。
在下雨后,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浇水花木,可以有效避免自来水中的化学物质对植物的不利影响。
4. 植物灌溉系统对于较大的花园或植物数量较多的园艺爱好者,使用植物灌溉系统是一个更加方便高效的浇水方式。
植物灌溉系统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水量、生长环境等设定合适的浇水方式和时间。
常见的植物灌溉系统包括滴灌系统、喷灌系统和雨水灌溉系统等。
使用植物灌溉系统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能保证花木得到适量的水分。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浇水方法外,还有一些额外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浇水时应尽量避免日晒高温时段,以免水分迅速蒸发,影响浇水效果。
其次,在冬季或植物休眠期间,浇水的频率应适当减少,以免造成水浸根系缺氧。
最后,不同种类的花木对于水分的需求也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园林绿化中树木与花卉的浇水注意事项

园林绿化中树木与花卉的浇水注意事项一、树木浇水注意事项:1.合理掌握浇水频率:树木浇水的频率应根据当地气候、季节以及不同树种的特点等因素来决定。
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相对湿润,水分蒸发较慢,可以适当减少浇水频率;夏季和冬季相对干燥,水分更容易蒸发,需要增加浇水频率。
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和需水量,一般每10天到2周浇水一次为宜。
2.适量控制水量:每次浇水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既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
过少会导致树木缺水,影响其生长发育;过多则容易导致树木根部缺氧,造成根部腐烂,从而引发病虫害。
一般来说,树木的浇水量应保持土壤潮湿即可,每次浇水约为树木根系所需的80%左右。
3.选择合适的浇水方式: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浇水方式有喷洒式和滴灌式。
对于大型树木,可采用喷洒式浇水,将水从树冠均匀喷洒到树根周围的土壤上;对于小型树木,则可以采用滴灌式,通过水管和滴灌器将水滴定向滴入根部周围的土壤中。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注意保持水流的缓慢和均匀,以免冲刷根系。
4.合理选择浇水时间:浇水的最佳时间是清晨或傍晚,避免在阳光直射时进行浇水。
这样能够避免水分迅速蒸发,提高水的利用率,并减少浇水时的温度冲击对树木造成的伤害。
5.根据树木的年龄进行浇水:对于成熟的树木而言,根系已经发育完善,浇水时水要尽量深渗透到根系周围的土壤中。
而对于幼苗和新栽培的树木,根系尚未完全建立,浇水时应做到浅表浇注,保持土壤表面湿润。
二、花卉浇水注意事项:1.保持土壤湿润但不湿泥:花卉对水分要求相对较高,但浇水过多也容易导致根部缺氧。
因此,在浇水时应力求保持土壤湿润,但不湿泥。
可以用手触摸土壤表面,如果感觉湿润,则无需浇水;如果感觉干燥,则需要适当浇水。
2.喜水花卉需注意:有些花卉如草木樨、茉莉花等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在浇水时可以适当增加浇水频率和水量。
但也不能过度浇水,以免引发病害。
3.适量施肥并注意排水:花卉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适量施肥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园林绿化浇水排水方案

园林绿化浇水排水方案1、原则:根据工程设计的不同植物的品种、生物学特性、土壤结构、干湿程度、树木年龄、季节、气候状况确定。
做到适时、适量、不漏项。
每次浇水要浇足浇透。
“定根水”现栽现浇,禁止栽植后浇水脱节。
2、浇水次数:乔木不少于8次/年,灌木不少于10次/年,色块灌木不少于10次/年,绿篱不少于10次/年,草坪不少于24次/年如遇天旱年份,视土壤干湿程度和植物需水状况增加浇水次数。
反季节栽植的植物和失水严重的植物增加叶面喷水。
3、浇水量:乔木不少于 40 公斤 / 株/ 次(胸径 10cm以下);灌木不少于 30 公斤 / 株/ 次;色块灌木、绿篱不少于 30 公斤 / ㎡次;草坪不少于 20/ ㎡次;盆草花不少于 2 公斤 / ㎡次。
大树依据当时天气状况和树木失水程度确定。
地栽宿根花卉的土壤不干燥为准。
如有喷灌系统浇水,每次开启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以地面无径流为准。
4、浇水时间:一般集中在 12 月至次年 6 月,以“过冬水”、“发芽水”和5、月至 6 月“抗旱水”为主。
夏天高温季节应在早晨和傍晚进行;冬天宜午后进行。
6、雨季应注意排涝,及时排出积水,保证绿地不因积水过多而造成涝灾。
一、绿篱、球形及其它造型植物的浇水、施肥1 在干旱季节应早晚各浇一次,且应浇透。
2 在粉尘污染重的地段,应随时进行冲洗,确保叶面洁净,叶绿。
3 在其它季节,应根据气候和土壤的干湿情况进行,一般 2~3 天浇洒一次。
二、行道树的浇水1 行道树应先松土,欠细,后浇水,采取漫灌的方式,浇透为准。
在干旱季节,一般 10~15 天浇一次。
2 新植行道树初次浇水应浇透彻,间隔 1—2 天后第二次浇水,其它季节根据行道树生长状况和气候条件确定浇水次数和时间。
3 浇水分轻重缓急进行,对新栽的树木应优先灌水,做到因树、因地、因时制宜。
三、花坛、花境的浇水1 根据天气情况,保证水分供应,宜清晨浇水,浇水时应防止将泥土冲到茎叶上。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标准一、树木养护1、灌溉与排水.应根据不同的树种习性和立地条件进行适时、适量灌溉,保持土壤中的有效水分,对水分和空气温度要求较高的树种,还要进行叶面喷雾。
浇水前应先松土,并围堰做好蓄水坑,夏季浇水宜在早、晚进行,冬季浇水宜在中午进行,每次浇水都要浇透,浇水不能过急,以防止地表泾流或树木倾斜。
树木周围雨后积水应及时排除。
2、松土除草.乔、灌木下的杂草应及时铲除;树木根部周围的土壤要保持疏松,易板结的土壤在高温季节须每月松土2次,松土深度以不伤害根系生长、不导致树木倾斜为限;种植在草坪内的树木每年须在树的根茎周围对草坪切边;使用化学除草剂必须保证对园林植物安全,不产生危害,除掉的杂草及时清运、掩埋或异地制作肥料。
3、施肥.树木休眠期和种植前,需施基肥;生长期可按植株的生长势追肥,花灌木应在花前、花后进行施肥。
施肥量根据不同树种、树龄、生长势和土壤理化性状而定。
各类绿地应以施腐熟后的有机肥为主,推广应用复合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树木施肥应先挖好施肥环沟,其外径与冠幅相适应,环沟深、宽一般为25×30cm。
除根外施肥外,肥料不得触及树叶,施肥宜在晴天进行。
4、修剪整形.乔灌木修剪以自然树形为主,凡因观赏要求对树木整形的可根据树木生长发育的特性,将树冠或树体培养成一定形状后进行修剪。
乔木类:主要修剪内膛枝、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下垂枝、扭伤枝及枯枝烂头等。
道路行道树枝下高度根据道路的功能严格控制,遇有架空线按杯状整形修剪,并做到分枝均匀、树冠圆整.灌木类:灌木修剪应促进枝繁叶茂、分布均匀。
花灌木修剪要有利于短枝和花芽的形成,遵循“自下而上、先内后外、去弱留强、去老留新”的原则进行修剪。
绿篱类:绿篱修剪应促其分枝,保证全株枝叶丰满、线条整齐,按倒大或垂直整形修剪,防止退化,特殊造型的绿篱要逐步修剪成形。
修剪次数视绿篱生长情况而定。
地被、攀援类:修剪要促进分枝,加速覆盖和攀援的功能,对多年生攀援植物应清除枯枝,删除老弱藤蔓,枝条修剪时,切口必须靠节,剪口应在剪口芽的反侧呈45°角倾斜,剪口要平整,并涂抹防腐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卉与树木养殖过程中,浇水可是重中之重,善待养护花卉树木浇水却是基础。
种植花卉树木的过程中,浇水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整个栽培成败优劣的关键所在。
花卉的浇水注意事项首先,浇水要视花卉类型、植株状态、季节等不同情况而定。
家庭养花浇水与任何其他工作一样,要想养好花草,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尊重植物生长的规律,经常细心观察,不断用心琢磨,才能培养出茁壮的花木。
1、花卉类型:不同的花卉,需水量也不同,例如,水生植物一刻也离不开水,多肉植物每周浇水一次反而有益,而观叶植物大多需要经常保持土壤处于微潮状态。
2、植株状态:通常较小的植株或新繁殖的植株不耐旱;较大的植株或已成型的植株较耐旱。
3、栽培地点:摆放在露天的花卉需水较多,摆放在温室的花卉需水较少。
4、季节变化:夏季干燥炎热,花卉需水较多,冬季低温,花卉生长慢,蒸腾量小,浇水就要少一些。
秋冬,随着气温的降低,很多不耐寒的花卉要入室避寒。
但是,由于浇水不当,花卉或落叶,或徒长,甚至发生死亡的现象。
因此,首先应该注意的是浇水时间,最好在睛朗的上午浇水,尽量少在晚间浇水。
此外还要注意掌握大棵多浇、小盆勤浇的原则。
再有,当花卉入室后,一定要等到盆土见干后浇水,即使是性喜湿润土壤的花卉,例如马蹄莲、四季秋海棠等,也要待盆土表面见干后再去浇水。
而那些性喜环境干燥的花卉,例如虎皮掌、仙人球等,一定要待盆土从上到下都风干后再去浇水。
其次,科学浇水,是养花成败的关键。
在具体操作上应注意以下“五看”:1、看水质:花木所需水分以无污染的天然降水为好。
雨水、雪水是首先浇花用水。
日常所用的自来水,在净化过程中都加入了净化剂,不宜直接浇花,最好贮存一两天,使水中的氯气挥发后再浇用。
或者在一盆自来水中放一片维生素c,也可在短时间内消除其中的氯气。
煮鸡蛋的水、茶叶水、发酵的淘米水、换出的养鱼水,以及啤酒、糖水等,都含有丰富的适宜花木生长的营养成分,是很好的浇花用水。
近年来,磁化水、激光水也成为很好的浇花用水。
2、看水温:水温与土温越接近越好。
土温与水温之间的差异大时,不能浇花,以免冷水损伤根系。
最实用的办法是,在靠近盆花的地方,用浇盆或浅水缸存放一些备用水,这样有利于自然调节水温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水温与土温的浊差应保持在5℃以内,这样就不会发生根系损伤的现象。
3、看时间:一年四季气温不同,浇花时的用水量也要不同。
春寒乍暖,天气变化无常,这时盆花开始萌芽、生根,需水量大,要保持盆土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蒸发快,浇水要加倍;秋季应适当少浇水;冬季,多数花木处于休眠状态,只要保持盆土稍湿即可。
4、看花盆:盆花浇水的原则,还应根据花盆的大小、深浅以及花盆的质地而定。
小盆浅,浇水要少而勤;泥盆渗水性好,盆土容易干燥,要勤浇;石盆、釉盆不易渗水,浇水不能太勤,长期积水花卉就会烂根。
5、看花木:不同的花卉,需水量也不同,因此浇水要因花而异。
常见的仙人掌类及芦荟、景天等花卉,根系不发达,应少浇水。
有的花木,叶片上生有一层密密的绒毛,如秋海棠、大岩桐、蒲包花等,不宜在叶面上喷水,否则水分难以蒸发,易霉烂生病。
还有许多花卉,叶小、水分蒸发慢,浇水少才能多开花,如紫薇、九里香、雀梅等。
此外,花木在生长旺季和孕蕾期要多浇水,开花期少浇水。
刚修剪的花卉要少浇水,否则枝叶空长,影响造型。
花卉浇水再次,同任何作物一样,花卉对水分是十分敏感的。
水是花的命,也是花的病。
一、区别不同花卉,掌握浇水原则。
对于湿生花卉,如菖蒲、龟背竹、马蹄莲等,由于在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良好生长,浇水的原则应该“宁湿勿干”;对于耐旱花卉,如仙人掌等,由于茎叶能贮藏大量水分,耐旱力强,忌溃涝,浇水的原则应该“宁干勿湿”;对于半耐旱花卉,如山茶、杜鹃等,由于叶片呈蜡质状或有大量毛茸比较耐旱,浇水的原则应该“干透浇透”;对于中生花卉,如月季、石榴等,由于土壤过干或过湿都会生长不良,浇水的原则应该是“见干见湿”;对于水生花卉,如荷花、睡莲等,由于离水不能生活,浇水的原则是“源源不断”。
二、应该因花因时制宜,确定浇水数量。
对于幼苗期和结果期的花卉应控制浇水,在生长旺盛和开花期应多浇水。
夏季应适当加大浇水量,增加浇水次数。
冬季应少浇水或者不干不浇。
花盆大的适量多浇水,花盆小的少浇水。
连续晴天干旱时应多浇水,连续阴雨时不浇水,还要注意排除盆中渍水。
高温季节宜于早晚浇水,冬季宜于中午前后浇水。
三、提高浇水质量,明确浇水部位。
盆栽花卉的用水质量,一不要用塘堰、沟渠中的污水污染花苗,二不要直接用当日自来水,以防氯离子过量中毒;自采水应在虹或桶中存放2-3天后再用效果较好;三应忌用含盐量高的硬水浇花,宜采用含盐量低的软水浇花:四要提倡贮用天然雨水浇花。
一般花卉宜于根部浇水,观叶的花卉可于叶面喷水,但观花的檀株不宜叶面喷水,如仙客来、君子兰。
特别是中午前后,不宜用冷水浇花,以免强烈的气温反差,造成生理失调,致使植物当即萎蔫。
花卉浇水(一)养花浇水错误观念一、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对于或自己特别喜爱的珍贵花木,溺爱过度,生怕长不好,甚至干坏干死,因而经常不断地浇水,结果使植株根部不透空气,影响呼吸,最后根系烂掉而枯死。
二、在给花木浇水犹如蜻蜓点水,虽然也常浇水,但往往是浇“半截水”,结果是泥土经常是上湿下干,表面土湿,里面土干,实际上植株根部根本吃不到多少水。
还有的浇水时只向叶上喷水,不给盆土浇水,其结果也是如此。
三、对“干盆”浇水时,看见盆底一出水就认为已经浇透了水,其实盆内泥土长期周边湿,中间干形成“空心罗卜”花木根部并没有均匀的吸收到水分。
四、对于盆栽花木,经常是看的次数多,浇水次数多,没有空或是忘了去看就少浇或不浇水,全随个人兴致而定,这样使花木不是干坏就是因太湿而烂根。
五、不考虑花木的生态习性、气候变化、花盆大小、植株情况以及放置地点(光照强、弱,通风好、差等)采取“例行公事”、定期普遍全部浇水,一律平等对待。
浇水(二)浇水注意事项实际上,给花木浇水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问,必须根据自然的客观条件和植株的客观需要,区别对待。
实施正确的浇水,一般还应尽力做到:一看:看盆土干湿、看土壤颜色深浅,看枝叶挺拔是萎蔫。
二摸:摸土质的软硬,摸泥土的松紧。
三听:用手指弹高中敲盆体,听其声音是清脆还是沉闷。
四做到:不干不浇,浇要浇透(整盆泥土都要浇湿)同时要做到间干间湿、干干湿湿,切忌盆底下有积水。
浇花(三)日常浇花注意很多花友都有节约用水的好习惯,经常把洗碗或者洗菜的剩水用来浇花。
殊不知他们的这些“好习惯”都会对花草形成致命伤害。
花草虽然是植物,但对环境也都有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稍不如意,也会闹情绪给你看。
那么,我们在浇水时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呢?第一,不能用含有油污或者肥皂粉之类的水浇花。
这些物质对土壤会产生破坏性作用,改变盆土的酸碱度,严重的还会引起花草死亡。
相比而言,淘米水或者鱼缸换下的旧水,有一定的肥力,比自来水要好许多,这些水是完全可以使用的。
第二,盛夏中午时分忌浇水。
此时由于气温比较高,植物根系毛孔张开,猛然浇水,容易让花草“感冒”。
第三,叶面有毛的花卉,不可用喷壶浇水。
叶面喷水后不易蒸发,非常容易腐烂,所以我们最好不要用喷壶浇水,应当采取浇灌措施。
第四,花朵如果正处在盛开时期,不宜多喷水。
否则会造成花瓣腐烂。
如果期望花草结种,在花开时期浇水,也会影响植物受精,从而降低结果率。
第五,切忌浇“半腰水”。
“半腰水”是只浇水量只能湿润表土,而下部土壤是干的。
长此以往,土壤中干湿交界处会形成一个坚硬的板结层,使植物的根系难以下扎。
因此我们在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浇则浇透”的原则。
同时伴随浇水还要养成松土的好习惯:松土应在浇水后,盆土半干时进行,深度以见根为准,切断一些表层根也无妨,反而有利于催生新根。
浇水知识(四)浇花应用场景的区别一.阳台养花浇水注意的事项在阳台上用盆养花,因为没有地气,比在地栽花容易干枯。
初学养花者常常担心盆内缺水,因而不管盆内干湿,也不看天气晴雨,只顾天天浇水,结果常常把花浇死了。
所以,初学养花者必须学会浇水的技术。
(1)注意水质:在城市里只能用自来水。
用自来水浇花,最好先把水装入桶内或罐内储存1一2天后再浇,因为自来水内含有漂白粉,有氯的成分,经过储存后就比较安全。
如果能在下雨天接到雨水,用来浇花,则水质比自来水要好。
(2)注意水温:浇水时要注意水温,其温度应和盆土的温度差不多。
如果在夏季浇水,至少要把自来水放出来放置几小时,让水温和气温接近后再用,否则用很冷的水猛然浇在温度较高的花上,会对它造成伤害,更不能将井水取出来后立即浇花,因为井水的温度较低。
(3)注意浇水量:要根据花卉的习性,气温和空气干湿情况,盆土的干湿情况,花卉所处的生长期等多种情况来决定浇水量。
喜湿花卉可多浇些,喜干花卉要少浇些;草本花卉要多浇些,木本花卉要少浇些;叶大质软的花卉要多浇些,苗小盆大的花卉少浇些;放置阳台上的花卉多浇些,放在室内的花卉少浇些。
气候炎热时多浇些,气候凉爽时少浇些,干旱天气多浇些,阴天少浇些,下雨天不要浇。
花卉孕蕾时多浇些,盛花期少浇些;泥盆、瓦盆多浇些,瓷盆、釉盆、塑料盆少浇些。
总之,一般花盆内的水分稍少些比水分过多更安全。
养花浇水二.盆栽花卉养护浇花花谚说:“活不活在于水,长不长在于肥。
”浇水是养花成败的关键。
许多初学养花者大都对浇水的多少这个问题感到困惑:“书上说不宜过多,不宜少,那么怎么才算不多不少呢?”实际上浇水的多少首先要看种的是什么花,这种花是喜干呢,还是喜湿,或者半干性的。
千万不可以不管什么花一样对待,家里种了10盆花,要浇一起浇,要干一起干。
水是植物生命的源泉,但过分潮湿的土壤环境会使一些喜干性花卉的根系无法呼吸,继而烂根死亡,根死了,花当然也活不成。
因此,要想养好花,第一步就是要摸清每一种花对水分的要求。
首先要养活了,下一步才谈得上开花。
盆栽花卉受特定环境条件所限,浇水操作不但麻烦,而且是成败的关键。
要使浇水恰到好处,首先要了解不同品种的花卉,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需水多少的自然习性;还要看天气阴晴、温度和湿度高低、花盆种类、植株大小和盆土质地。
盆花浇水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和方法:(1)浇水:春、夏、秋季在上午10时前,冬季在午后2时浇水。
掌握水温与土温接近,冬季稍高,夏季稍低。
但水、土温差不应超过5℃左右,浇水量应以盆表到盆底上下一致湿润为度。
浇水禁忌拦腰(上湿下干)、窝水(盆底积水),还要避免盆孔流失土肥,致盆心出现空洞,严重影响盆花生长发育。
浇水时,应注意喜干的花卉可控制浇水量,保持盆土微潮,表土可见白茬但不可完全干透。
喜湿的花卉经常保持盆土湿润,表土不见白茬,但不可积水久湿。
(2)找水:天干时节,15:00-16:00看盆土干湿酌情补浇适量的水,以保持盆土潮润为度。
遇天气突然变化,特殊情况需要水时,浇水不受时间次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