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含图纸)

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含图纸)

毕业设计教学楼设计计算书题目: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学楼设计院系名称: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土木工程******班学生姓名:老美one(百度ID)学号: 20*********指导教师: ********* 教师职称:教授20**年**月**日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建筑设计理念及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建筑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平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立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郑州市某区综合教学楼设计计算书

郑州市某区综合教学楼设计计算书

设计说明书一、建筑设计二、结构设计建筑设计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为郑州市某区综合教学楼楼(五),该工程已经城市规划局审定批准。

该办公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7986 2m,层高为:一层4.2m,二至六层为3.9m,总层数为6层。

建筑类别为丙类,场地类别为C类;抗争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1.5G;抗震等级为三级。

二、建筑说明1、建筑设计说明本设计是教学楼,应根据建筑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建筑用房。

应遵循教学规律和特点,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本建筑流线组织明确,空间组合紧凑,总体布局合理。

2、平面处理该建筑占地面积为13312m,整个建筑从上往下俯看呈“L”形。

总建筑面m底层层高4.2m,标准层高3.9m,女儿墙高1m,室内外高差0.45m。

积为79862该建筑物建筑等级为2级,防火和采光等级均为2级,整个建筑共设置两个楼梯,均采用平行双跑楼梯,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总体结构采用框架结构,各层楼面、屋面、楼梯、卫生间地面均为现浇结构。

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0.000以下采用240厚实心粘土砖,内外墙均为200mm。

主楼采用内廊式建筑,走道宽2.7m。

3、立面处理因此工程办公楼较整齐,立面加强高低凹凸之感,外墙采用外墙涂料喷涂,并玻璃幕墙装饰,对窗户及雨棚等加以颜色区别,起点缀作用。

4、基础处理基础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C15混凝土垫层100mm厚,基底标高为:-2.4m。

5、交通布置采用内走廊布置,设二个楼梯,供交通使用。

6、采光为保证各教室的采光度,采用天然采光及照明辅助方式,窗采用塑钢,门采用木材。

7、通风、水电暖部分通风采用自然通风,全楼均用热水采暖,除走廊用吸顶灯外,其他均用日光灯照明,门厅可设壁灯,各房间均有插座。

三、工程做法及说明1、内墙:采用普通内墙涂料,做法详见05J12、外墙:采用高级外墙涂料喷涂墙面,做法详见05J13、屋面做法①10厚陶瓷地砖,1:1水泥砂浆填缝②3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面抹素水泥一道③一层1.2厚合成高分子卷材④2厚合成高分子涂料⑤刷基地处理剂一遍⑥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⑦保温层⑧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⑨10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⑩15厚1:2,5水泥砂浆4、楼面做法①乳白色陶瓷地砖②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③10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④15厚1:2.5水泥砂浆⑤装饰涂料5、卫生间做法①5厚陶瓷锦砖,水泥擦缝②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撒素水泥③1.5厚聚氨酸酯防水涂料,面撒黄砂,四周沿墙上翻150高④刷基地处理剂一遍⑤15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⑥50厚C20细石混凝土找坡0.5%-1%,最薄处不小于20⑦钢筋混凝土楼板6、楼地面做法①乳白色陶瓷地砖②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③80厚C15混凝土④80厚中砂铺垫⑤素土夯实7、其他: 做法详见05J1结构设计一、设计资料⒈土壤冻结深度:0.4m⒉场地地质资料:建筑场地地处黄河泛平原区,地貌单元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标高110m左右,由西南向东北微倾。

教学楼设计计算书

教学楼设计计算书

(2)雨雪条件:年平均降雨量600mm,。,基本雪压0.30 KN/m2 (3)最大冻土深度:0.4m 工程地质条件 建设地点:济南市区,沿市区主干道设置。场地平整,东西长45米 左右,南北宽30至35米。 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表面为平均厚度0.5米左右的杂填土,Y =16kN/立方米;以下为较厚的垂直及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粘土层,其空 隙比e及液性指数I均小于0.85,其承载力的特征值为200KN/每平方米, Y=18kN/立方米,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作用下(内支座铰支)的跨中弯矩值之和。混凝土泊松比取0.2,支座 最大负弯矩为g +q作用下(内支座固定)的支座弯矩。 截面设计 对于B2中的角区格板,不折减 =5.4/8.1 = 0.67<1.5,折减系数为0.8 中边跨区格板,lb/l0 =4.5/8.1 = 0.56<1.5,折减系数为0.8 对于B3区格板和B4中间跨区格板,折减系数为0.8 对于B4中边跨区格板,lb/l0 =3.3/4.5=0.73<1.5,折减系数为0.8 截面有效高度:l01方向跨中截面的h01=100mm,l02方向跨中截面的 h02=90 mm,支座截面的h0=100mm 相邻区格的支座弯矩取绝对值较大者,配筋计算时近似取为γs =0.95; As =m/(0.95 ×h0 ×fy),fy=210 KN/m2,截面配筋计算如表2.2所示 表2.2 按弹性理论设计的楼面板截面配筋 区格 方向 h0 M (KN·M) As 配筋 实际配 筋面积 (mm) (mm2) As (mm2) B1 B2 (角区 格板) B2 (边 跨) B3 B4 1—1 L01 L02 L01 L02 L01 L02 L01 L02 L01 L02 100 90 100 90 100 90 100 90 100 90 100 10.27×0.8=8.22 5.11×0.8=4.09 8.06 3.00 8.06×0.8=6.45 3.00×0.8=2.40 4.61×0.8=3.69 1.98×0.8=1.58 3.94×0.8=3.15 2.28×0.8=1.82 -13.70 412.03 227.79 404.01 167.08 323.31 133.67 184.96 88.00 157.89 101.36 686.72 φ8@100 φ8@200 φ8@100 φ8@200 φ8@150 φ8@200 φ8@200 φ8@200 φ8@200 φ8@200 503 251 503 251 335 251 251 251 251 251

某教学楼计算书

某教学楼计算书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1.1 设计原始资料1.1.1 工程概况该工程安徽省江淮地区某区中学教学楼,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331.5㎡,建筑物共5层(局部),标准层层高3.4m,总高度19.4m,室内外高差0.300m,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1.1.2 设计条件一、抗震设防烈度:设防烈度7度,抗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二、基本风压: 0.35KN/m2,B类粗糙度;三、雪荷载标准值:0.55KN/m2;四、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五、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坦,拟建物根据教学楼地址勘察报告情况如下:表层为杂填土,厚0.5(或0.9米)杂色,结构松散,主要由煤渣,碎石,粘土等组成,r=19KN/M3。

表层土以下为粉质黏土层(未钻透),黄褐色,硬塑状态,分部较均匀,FaK=240KPa,e=0.78,根据设计任务书结构及建议:①层杂填土,工程地址条件差,应清除,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水,水位埋深2.1米,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建议选用②层粘土为持力层,基础选天然浅基础,施工时注意排水,抗震设防该地区为7度设防,第一组加速度0.1g。

表1-1 建筑地层特征1.2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一、基本要求: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根据已有的设计规范,遵循建筑设计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的原则,对建筑方案分析其合理性,绘制建筑施工图。

二、规定绘制的建筑施工图为:1、底层平面图:比例 1:1002、其它层平面图:比例 1:1003、建筑主要立面图:比例 1:1004、建筑主要剖面图(剖到楼梯):比例 1:1005、施工图说明、门窗表:1.3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一、基本要求:在建筑设计和结构承重体系、抗震方面要求以及场地地址条件,合理地进行结构方案和结构布置的确定,确定整体结构方案,统一构件编号及各种构件的定位尺寸、绘制结构布置图,在主体部分选取一榀框架的竖向荷载及内力计算、内力分析和组合,梁、柱截面配筋和构造要求;柱下基础荷载及内力计算、配筋计算。

阶梯教室教学楼设计计算书

阶梯教室教学楼设计计算书

阶梯教室教学楼设计计算书一、引言阶梯教室教学楼作为现代教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舒适的学习氛围,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设计阶梯教室教学楼时,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以确保其结构的合理性和功能的实现。

二、设计目标和要求1. 结构安全性:保证阶梯教室教学楼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抵御地震、风力等外力的作用。

2. 功能实用性:设计合理的教室布局和功能分区,满足不同教学需要。

3. 空间舒适性:充分考虑光线、通风、噪音等因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 经济可行性: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控制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 环境友好性: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注重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三、设计计算内容1. 结构设计计算:包括整体结构设计和各个构件的设计计算,考虑地震和风力等作用下的结构稳定性。

2. 建筑布局设计计算:根据教学楼的功能需求,合理布置各个区域的面积和尺寸,确保教室、走廊、楼梯等功能区域的合理性。

3. 光线设计计算:通过光线计算,确保教室内的光线充足,减少对人眼的疲劳。

4. 通风设计计算:通过通风设计计算,确保教室内的气流流通,保持空气新鲜。

5. 噪音设计计算:通过噪音计算,控制教室内的噪音水平,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6. 经济性评估计算: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估,包括投资成本、维护成本和使用寿命等指标的估算。

7. 环境友好性评估计算: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环境友好性评估,包括能源利用效率、污染排放等指标的估算。

四、设计计算方法1. 结构设计计算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法、静力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结构的稳定性计算。

2. 建筑布局设计计算方法:根据面积和尺寸的要求,采用平面布局优化算法,确保功能区域的合理布置。

3. 光线设计计算方法:采用光线追踪和光线照度计算方法,确定教室内的光线亮度分布。

4. 通风设计计算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和风道设计方法,确定教室内的气流速度和流通路径。

毕业设计教学楼计算书1

毕业设计教学楼计算书1

毕业设计教学楼计算书13.5.1 柱截面尺寸的确定柱截面高度可以取,H为层高;柱截面宽度可以取为。

选定柱截面尺寸为500 mm×500mm3.5.2 梁尺寸确定框架梁截面高度取梁跨度的l/8~l/12。

该工程框架为纵横向承重,根据梁跨度可初步确定框架梁300mm×600mm3.5.3 楼板厚度楼板为现浇双向板,根据经验板厚取130mm。

3.6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3.6.1 基本假定第一:平面结构假定:该工程平面为正交布置,可认为每一方向的水平力只由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承担,垂直于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不受力。

第二:由于结构体型规整,布置对称均匀,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计扭转影响。

3.6.2 计算简图在横向水平力作用下,连梁梁对墙产生约束弯矩,因此将结构简化为刚结计算体系,计算简图如后面所述。

3.7荷载计算作用在框架结构上的荷载通常为恒载和活载。

恒载包括结构自重、结构表面的粉灰重、土压力、预加应力等。

活荷载包括楼面和屋面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安装荷载等。

高层建筑水平力是起控制作用的荷载,包括地震作用和风力。

地震作用计算方法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对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竖向荷载主要是结构自重(恒载)和使用荷载(活载)。

结构自重可由构件截面尺寸直接计算,建筑材料单位体积重量按荷载规范取值。

使用荷载(活荷载)按荷载规范取值,楼面活荷载折减系数按荷载规范取用。

3.8 侧移计算及控制框架结构的侧移由梁柱杆件弯曲变形和柱的轴向变形产生的。

在层数不多的框架中,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在近似计算中,一般只需计算由杆件弯曲引起的变形。

当一般装修标准时,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和层高之比、顶点位移与总高之比分别为1:650,1:700。

框架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变形验算要求各层的层间侧移值与该层的层高之比不宜超过1/550的限值。

中学教学楼设计计算书(建筑__结构_基础_楼梯_设计齐全)

中学教学楼设计计算书(建筑__结构_基础_楼梯_设计齐全)

目录摘要 (1)1建筑设计 (2)结构设计概况 (3)建筑介绍、建筑地点、建筑类型、门窗使用、地质条件 (3)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4)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5)3楼板设计 (5)屋面和楼面板的荷载计算 (5)楼板计算 (10)次梁计算 (26)荷载计算 (26)次梁计算 (27)截面设计 (28)5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29)计算单元的选择确定 (29)横梁、纵梁、柱线刚度的计算 (30)恒载荷载计算 (32)恒载内力计算 (37)活载荷载计算 (48)活载内力计算 (52)梁、柱内力计算 (63)6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73)风荷载作用楼层剪力的计算 (73)梁、柱线刚度计算 (74)框架柱的侧移刚度D值计算 (75)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77)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82)7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85)恒载作用下内力组合 (85)活载作用下内力组合 (88)风载作用下内力组合 (90)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内组合 (91)8截面设计 (93)框架梁设计 (93)框架柱设计 (98)裂缝验算 (105)9基础设计 (111)设计参数 (111)柱下独基设计 (112)10楼梯设计 (117)楼梯板计算 (117)平台板计算 (119)平台梁计算 (120)参考文献 (122)致谢 (123)某中学教学楼结构设计计算书[摘要]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横向框架A,B,C,D轴框架的设计。

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计算了恒载,活载,风载的等效荷载以及各杆端的内力,然后用分层法进行内力分配,然后各层叠加,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

接着内力组合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

还进行地基设计。

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楼梯的设计。

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关键词: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内力组合A secondary school-teaching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calculations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o do the anti-seismic design in the longitudinal frames of axis A,B,C,D,E,F. When the directions of the frames is determined, firstly the weight of each floor is calculated .Then the vibrate cycle is calculated by utilizing the peak-displacement method, then making the amount of th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can be got by way of the bottom-shear force method. The seismic force can be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stiffness of the frames of the different axis. Then the internal force 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s can be easily calculated.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dead and live load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can be made by using the Excel software, whose purpose is to find one or several sets of the most adverse internal force of the wall limbs and the coterminous girders, which will be the basis of protracting the reinforcing drawings of the components. The design of the stairs is also be approached by calculating the internal force and reinforcing such components as landing slab, step board and landing girder whose shop drawings are completed in the end.Key words : frames, structural design, Combine inside the dint1.建筑设计1.2采光、通风、防火设计1.2.1.采光、通风设计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门窗位置,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便于通风。

四层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四层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5.55
5.55
63360
0.00009
1/40000
3
7.40
12.95
63360
0.0002
1/18000
2
7.40
20.35
63360
0.00033
1/11000
1
7.87
28.22
29032
0.00098
1/4000
侧移验算:
层间侧移最大值:1/4000<1/550(满足)
(3)风荷载作用内力计算:
由于场地面积以及建筑面积和功能的要求,该教学楼采用内廊式,以及在教室的旁边设置了相关的辅助设施。
1.3
由于教学楼的对采光的要求,立面上布置了充分的玻璃窗,尽量拉通窗,样式鲜明、美观。在外墙装饰上采用贴瓷砖,窗框为铝合金,明亮的色彩搭配。立面上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符合教学楼的气质。
1.4
根据采光和通风规范要求,各房间均采用自然光采光,并配有照明设备,由规范得窗台高900mm。
3.56
-1.25
-17.14
-0.68
-21.66
-0.85
-19.85
-0.78
19.85
0.78
9.29
1.90
8.00
1.63
-7.22
-0.28
-8.57
-0.34
最终
弯矩
(KN•m)
22.37
28.89
-51.26
66.56
-17.82
-22.51
-25.23
18.33
11.19
9.63
=29032
---第j层的总剪力;
---第j层所有柱的抗侧刚度之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柱网布置(见图施工图) 2.3 梁柱尺寸初定
2.3.1横向框架梁: 梁高h =(1/12~1/8)L =(1/12~1/8)×7200=(600~800)mm,取h =700mm; 梁宽b =(1/3~1/2)h =(1/3~1/2)×700=(233~350)mm,取b =250mm 2.3.2纵向框架梁: 为了减少计算工作量和施工方便以及偏于安全考虑,连系梁的截面 尺寸一律按最大柱距L =5400 mm来确定。 梁高h =(1/12~1/8)L =(1/12~1/8)×5400=(450~675)mm,取h =600mm; 梁宽b =(1/3~1/2)h =(1/3~1/2)×600=(200~300)mm,取h =250mm 2.3.3框架柱:底层层高为4200mm,室内外高差为450mm,考虑到待建地 的地质条件及气候因素,设定其基础顶面距室外地坪550mm,故: 底层柱高为: H=4200+450+550=5200mm; 由于先浇注楼盖,则:l=1.0H=5200mm; 其它层柱高H=3900mm,同样为现浇楼盖条件下的计算高度 l=1.25H=1.25×3900=4875mm,采用等截面柱,从限制细长柱考虑,要 求: b ≥ l/30 =5200/30 =173.33 mm h ≥ l/25 =5200/25 =208mm
1建筑设计 1.1工程名称 1.2毕业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3 总体构思说明 2结构设计 2.1 设计资料 2.2 柱网布置(见图施工图) 2.3 梁柱尺寸初定 2.4楼面板设计 2.5框架结构计算 2.5.1计算框架梁柱的线刚度 2.5.2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2.5.4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2.5.5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移计算 2.5.6内力组合 2.5.7梁的正截面设计 2.5.9 梁的斜截面设计 2.5.10 柱的截面设计 2.6 楼梯设计 2.6.1.梯段斜板的设计 2.6.2 平台板设计 2.6.3 平台梁设计 2.7 基础设计 2.7.1确定基础底面积· 2.7.2 基础高度计算 2.7.3 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2.7.4确定基础底面积 2.7.5 基础高度计算 故基础高度满足要求。 2.7.6 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20厚磨光大理石板(稀水泥填缝,刷草酸、打蜡) 5厚M907石材胶结剂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10厚刷素水泥砂浆一遍 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铝合金龙骨吊顶 2.1.5 墙:外墙面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并采用面砖装饰,内墙面粉 刷。 2.16地震烈度:设防烈度为6度,不考虑抗震设计。 2.1.7风荷载:本工程位于大城市市区边缘,基本风压0.45 KN/m2 2.1.8雪荷载:年降雨量600mm基本雪压0.3 KN/m2, 2.1.9活荷载: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教室、厕所为2.0 KN/m2;走廊、 楼梯间为2.5 KN/m2;不上人钢筋混凝土屋面为0.5 KN/m2
φ10@100 785
1—2 1—3 2—2 2—4 3—3 3—4 4—4 B1短边 B2短边 B2长边 B4短边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3.70 -18.12 -9.53 -13.52 -7.67 -7.67 -6.96 -18.12 -13.52 -9.53 -6.96
截面尺寸可按下列公式估算:b=H/15=5200/15=346.67mm,取 b=450mm 框架柱截面一般都采用方形截面以利于抗震,故取h=450mm。
2.4楼面板设计
2.4.1设计资料 楼面做法:20厚磨光大理石板(稀水泥填缝,刷草酸、打蜡) 5厚M907石材胶结剂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10厚刷素水泥砂浆一遍 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铝合金龙骨吊顶 楼面荷载:教室及卫生间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 KN/m2 走廊及楼梯间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5 KN/m2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板受力钢筋及其它钢筋采用HRB235 钢筋 2.4.2楼板的结构平面布置:取板厚为120mm 楼面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楼盖(区格板B 1 、 B 2 、 B 3 、 B 4 均为双向板),对此楼面板按弹性小挠度理论进行设计。 2.4.3双向板的设计 荷载设计值 恒荷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4,得 教室及卫生间:g=1.2×4.39=5.44 KN/m2 q1=1.4×2.00=2.80 KN/m2 q1/2=1.4 KN/m2 g+ q1/2=6.84 KN/m2 g+ q1=8.24 KN/m2 走廊: g=1.2×4.39=5.44 KN/m2 q2=1.4×2.50=3.5 KN/m2 q2/2=1.75 KN/m2 g +q2/2=7.19 KN/m2 g +q2=8.94 KN/m2 计算跨度:由于板在各个区格(包括边跨)均为与梁整体现浇, l。=lc(轴线间距离) 2.4.4弯矩计算 跨中最大弯矩为g +q/2作用下(内支座固定)的跨中弯矩值,与q/2
作用下(内支座铰支)的跨中弯矩值之和。混凝土泊松比取0.2,支座 最大负弯矩为g +q作用下(内支座固定)的支座弯矩。 截面设计 对于B2中的角区格板,不折减 =5.4/8.1 = 0.67<1.5,折减系数为0.8 中边跨区格板,lb/l0 =4.5/8.1 = 0.56<1.5,折减系数为0.8 对于B3区格板和B4中间跨区格板,折减系数为0.8 对于B4中边跨区格板,lb/l0 =3.3/4.5=0.73<1.5,折减系数为0.8 截面有效高度:l01方向跨中截面的h01=100mm,l02方向跨中截面的 h02=90 mm,支座截面的h0=100mm 相邻区格的支座弯矩取绝对值较大者,配筋计算时近似取为γs =0.95; As =m/(0.95 ×h0 ×fy),fy=210 KN/m2,截面配筋计算如表2.2所示 表2.2 按弹性理论设计的楼面板截面配筋 区格 方向 h0 M (KN·M) As 配筋 实际配 筋面积 (mm) (mm2) As (mm2) B1 B2 (角区 格板) B2 (边 跨) B3 B4 1—1 L01 L02 L01 L02 L01 L02 L01 L02 L01 L02 100 90 100 90 100 90 100 90 100 90 100 10.27×0.8=8.22 5.11×0.8=4.09 8.06 3.00 8.06×0.8=6.45 3.00×0.8=2.40 4.61×0.8=3.69 1.98×0.8=1.58 3.94×0.8=3.15 2.28×0.8=1.82 -13.70 412.03 227.79 404.01 167.08 323.31 133.67 184.96 88.00 157.89 101.36 686.72 φ8@100 φ8@200 φ8@100 φ8@200 φ8@150 φ8@200 φ8@200 φ8@200 φ8@200 φ8@200 503 251 503 251 335 251 251 251 251 251
1.3 总体构思说明
1.3.1 总体设计 本教学楼设计采用“L”字形方案,大部分教室及教师休息室布 置在南向,采光和通风效果较佳。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砌 块等,易于取材,有利于降低建筑成本。 1.3.2 平面设计 整个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共五层,柱网布置为7.2m、9.0m、 4.2m、4.8m、2.1m(走廊宽度)。 建筑物没有里出外进的情况,高宽比满足要求,对抗震有利,且有 良好的通风和日照条件。由于教学楼人流大,在建筑物两边各设一部楼 梯,在走廊西端布置一对卫生间。卫生间设在端部确保空气流通,以免 产生异味。 1、教室:开间与进深各不相同,考虑到防火要求,教室门采用内 开式,合堂教室采用内开式,各教室的窗地比为0.22、0.23、0.22、 0.23,均满足要求。 2、卫生间:开间3.9米,进深7.2米,窗地比为0.11,满足要求, 男女卫生间均包括厕所和盥洗间两部分, 女生厕所按每25人设一个大便 器,男生厕所按每50人设一个大便器和每36人设一个小便器;男女卫生 间均按每90人设一个洗手盆。设计得出:女生厕所大便器数量为8个; 男生厕所大便器数量为4个,小便器数量为5个;男女厕所洗手盆数量为 3个。均满足要求。其地面的高度比其它房间低20mm。 3、走廊:走廊是水平交通空间,它联系着各个房间,本教学楼走廊 的宽度考虑了人流通行、安全疏散和空间感受,其净宽度达到了2.1米 (最小距离2.1m),满足了要求。 4、大厅及楼梯:大厅设在显眼的位置,开间和进深都较大,正对大 厅是一部主要楼梯,在建筑物西侧还设有一部楼梯,满足了垂直疏散人 流的作用。 5、门卫室及教室休息室:在大厅处设有门卫室,方便与外界管理和
1建筑设计
1.1工程名称
工程名称:某现浇框架结构中学教学楼
1.2毕业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2.1 设计要求 总建筑面积约6398 m2,层数为5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一 层4。2米,其余各层的层高均为3.9 m,其中室内外高差为0.45 m。 1.2.2 设计内容 设教师休息室五间,普通教室30间,合班教室8间,办公室20间。 设计标准:一般标准的公用建筑 1.2.3 工程技术条件 气象条件 (1)基本风压0.45 KN/m2
2结构设计
2.1 设计资料
2.1.1 房屋使用要求:一层层高为4.2m,其余各层为3.9m,室内外高差为 0.45m。 2.1.2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勘测报告,拟建场地地势平坦,表面为平均厚度 0.5米左右的杂填土,Y=16kN/立方米;以下为较厚的垂直及水平分 布比较均匀的粘土层,其空隙比e及液性指数I均小于0.85,其承载 力的特征值为200KN/每平方米,Y=18kN/立方米,可作为天然地基 持力层。 2.1.3屋面做法 采用屋面为:硬脂聚胺卷材防水膨胀蛭石保温层屋面: 20厚1:3水泥砂浆抹平压光并分格; 4厚(一层)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SBS) 100厚1:10水泥膨胀蛭石找坡保温层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铝合金龙骨吊顶 2.1.4 楼面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