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区情况调研报告
商业街调研报告

一 、上海新天地
1.1 区位 1.2业态 1.3 新天地模式 产品开发——整体置换进行商业利用
上海新天地以“昨天明天相会于今天”为设计理念,用现 代技术保留了建于上个世纪初期的石库门旧建筑,并注入了现 代元素和设施。北里以改造的石库门传统建筑为主,南里则以 亮丽的现代化建筑为主,石库门旧建筑为辅。原来居住的2300 多户、逾8000居民花费43天全部搬迁出去,彻底改变了石库 门的居住功能。 在北里的石库门改造中,采取了外表“整旧如旧”、内部 “翻新创新”的原则,对老石库门的外表进行保留和整修,并 重新浇注内部结构,是国内首例保留外皮、更新内部模式的项 目。
一 、成都宽窄巷子
1.1 区位 1.2 业态 1.3实体空间
面——底界面
上海新天地
三
一 、上海新天地
1.1 区位 1.2业态 1.3 新天地模式
新天地是由香港瑞安集团投资及管理的一个大型综合性项目。 地处上海淮海路商圈核心地段,由马当路、太仓路、黄陂南路、 自忠路环绕而成,连三期在内,新天地目前总建筑面积86,000 ㎡,前期总投资14亿元。
一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1.1 区位 1.2 业态 1.3步行街界面
步行街隐形界面的设计——信息设施
在步行街的入口处及里弄口设有识别类的标志牌,街道内还 设置了“五姗惨案”的纪念碑,充分显示了对南京路光荣历史的 尊重。步行街内的标识系统通常以上海本地特色和文化为背景, 为人们提供各种信息的同时,突出了城市特色。
成都宽窄巷子
二
一 、成都宽窄巷子
1.1 区位 1.2 业态 1.3实体空间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成都市三片历史文化保护 区(大慈寺历史文化保护区、文殊院历史文化保护区、宽窄巷 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最具地方代表性的一处。位于成都市青 羊区,是集居住、教育、旅游等于一体,是体现历史文化名城 特色的重要区域。
某某市关于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某某市关于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的调研报告特色商业街区是城市商业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消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市委政研室对我市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到长沙、苏州、无锡等地考察学习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经验,结合实际提出了工作建议。
一、我市特色商业街区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把推动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作为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动老街区改造升级、新街区规划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优化消费环境,打造了一批高品质特色商业街区。
全市现有特色商业街区某个。
一批特色商业街区通过丰富经营业态、打造消费场景、策划商业活动等,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和外来游客,成为热门打卡地。
今年以来,某古城、某、某接待游客量分别达到某万、某万、某万人次,某古城被抖音大数据平台评为“第一热门汉服打卡地”。
同时,我们也发现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规划布局不够科学。
我市特色商业街区规划建设以县区为主,市级层面尚未出台专门的指导性文件。
由于缺乏统筹谋划,一些特色商业街区分布较为散乱、联动发展不足,导致聚客能力弱、游客滞留时间短,消费还停留在“点” 或“线”上,没有形成“面”上消费。
比如,有的商业街区虽自身人气火爆,但在规划中并未与周边商圈一体考虑,导致发展受制于空间,客流量明显超出其承载能力,消费者体验感下降,也未能产生良好溢出效应。
比如,有的商业街区周边2公里内有多个著名景点,完全具备系统打造特色商业片区的条件,但目前因为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很好地形成联动发展和规模效应,造成游客流动不畅、街区冷热不均,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
(二)文化特色彰显不足。
我市正按照“老城区渡河区明清风、西工区民国风、涧西区苏援风、洛龙区新唐风”的思路,着力打造不同文化风格的特色商业街区。
但目前特色商业街区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文化特色还不够突出,有分量有影响的文化ip较少。
一是外观风貌缺乏文化特色。
部分特色商业街区的建筑风格与所在地区的整体风貌不协调,或风格特色不明显,识别度不高。
莱山区商业街现状调研报告

莱山区商业街现状调研报告特色商业街(步行街)作为一个城市名片,在引领城市消费潮流、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特色商业街建设,从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等方面大力推动特色商业街区科学、有序发展。
目前,全区拥有各类特色商业街区10余条,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发展体系。
一、发展状况此次调研在对我区特色街区建设现状和规划发展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就万象城步行街、祥隆城市广场金街、雨岱山渔人码头美食风情街进行了实地考察,深入商户就街区建设、经营情况等问题展开调研。
万象城商业步行街。
该项目位于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28号,是滨海商业旅游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山东康惠工贸有限公司与烟台祥隆置业有限公司合作兴建,集餐饮、游玩、购物、休闲、娱乐多功能于一体。
全长500米共有商铺128套,年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左右。
祥隆城市广场金街。
“上市里”特色商业街区由山东华都置业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打造,共4万平米,为烟台第一座全开放式大型购物公园,含9条特色商业街(兰桂街、青春广场、酒吧街、领航路、烟大路、花园路、斯卡布罗集市、日本霓虹街、香港霓虹街),共有388个店铺,目前已招引278家品牌入驻,正在装修、打造商业氛围,部分已开始营业。
雨岱山渔人码头美食风情街。
烟台海昌渔人码头美食风情街全长600米,总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由12栋北美风情的低层建筑组成,建筑风格体现了维多利亚、乔治以及其他海洋风格的建筑特征,集中展示了邻海建筑的特色。
美食风情街集商业、旅游、休闲、渡假、娱乐为一体,汇聚来自天南地北的各路美食,成为烟台高档餐饮休闲区。
全长600米的特色商业美食街现已全部对外营业,是全市第一条欧式建筑风情美食街。
2017年全年营业额达2亿元。
特色商业街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已成为展示城市商业发展水平及建设风貌的重要窗口,提升城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的重要场所,在促进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街区现状调研报告

街区现状调研报告街区现状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街区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为后续的规划和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街区环境、交通、公共设施、安全等方面的满意度,并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街区的基本情况。
三、调研结果1. 街区基本情况:本街区位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
街区内主要有住宅楼、商业建筑、公共设施等。
2. 交通情况:调研结果显示,街区周边交通便利,多条公交线路经过,附近也有地铁站。
但是街区内部交通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交通拥堵和停车难。
3. 环境情况:街区内的环境整洁、绿化率较高,但是也存在部分乱丢垃圾和环境污染现象。
居民指出需要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和管理。
4. 公共设施:街区内设有公园、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基本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但是部分公共设施存在老化问题,需要进行修缮和更新。
5. 安全状况:大部分居民认为街区的安全状况良好,但也有部分居民表示夜间街道的照明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四、改进和规划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和规划建议:1. 交通改善:加强内部交通组织,减少交通堵塞和停车问题。
增加自行车道和步行道,鼓励居民骑行和步行。
2. 环境提升: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和管理措施。
加强绿化建设,改善街区的生态环境。
3. 设施更新:对老化的公共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新,提升设施的品质和功能。
增加社区活动场所,丰富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4. 安全加强:加强夜间街道的照明设施,提高居民的安全感。
加强巡逻和保安力量,加大对街区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街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和规划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加强对街区的规划和管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商业街区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商业街区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报告名称:商业街区情况调研报告
报告目的:对目标商业街区的整体情况进行调研,包括商业环境、市场潜力、竞争态势等,以提供决策参考和发展规划。
报告内容:
1. 调研目标商业街区的位置和规模。
具体包括街区所在地区、周边交通、占地面积、商业用房数量等情况。
2. 调研商业环境。
调研街区内商业设施的类型和数量,包括商场、超市、餐饮等。
同时分析商业设施的运营状况和市场占有率。
3. 调研市场潜力。
通过对人口数据、消费水平等的调查,评估目标市场的规模和潜在消费能力。
结合已有的商业设施来分析市场供需关系。
4. 调研竞争态势。
分析目标商业街区的竞争者情况,包括同类商业街区、大型商业企业等,并评估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
5. 调研消费者需求和偏好。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品牌偏好、消费习惯等,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商业布局和产品定位。
6. 调研未来趋势和发展机会。
通过对商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新兴业态等的分析,找出目标商业街区的未来发展机会和风险。
7. 调研意见和建议。
结合以上调研结果,给出针对目标商业街区的发展建议,包括商业布局、市场定位、品牌合作等方面。
报告结论:根据对目标商业街区的调研,商业街区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目前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建议在市场定位上寻找差异化,提供特色化的商业服务,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同时,可以考虑与优势企业合作,共同发展。
此外,还应密切关注市场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济南泉乐坊商业街调研报告

整个项目集购物、旅游、餐饮娱乐、创意LOFT于一体,拟建商铺近千家,将建成以人为 本、时尚繁荣、商业不自然高度和谐的体验式商业中心,开创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泉城新天地乐坊位于济南市县西巷两侧,北依大明湖,南连泉城路,占地约4万平方米,建筑 面积近5万平方米,本项目历史文脉厚重,有济南历史上最大的财神庙、鲁菜发源地九华楼、 开元寺遗址等众多文物古迹;项目地处泉城特色风貌带的核心区域,拥有十八处泉水资源, 中央泉、永安泉、尺子泉均位列于济南七十二名泉册中。泉乐坊秉承“传承历史,建构未来” 的开发理念,本项目将建成“具有泉城历史文化不独特自然景观特色的,集购物、餐饮、 旅游、艺术展演、创意LOFT于一体的现代城市生活中心。泉乐坊北临大明湖风景区,南连 泉城路商业区,可以共享旅游不商业人群。项目据此分为8个主题区域迚行建设。有靠近大 明湖面向旅游人群的休闲餐饮区——“泉声竹影”、“汇泉湖畔”;以“九华楼”高档鲁菜 饭店为代表的“泉新天地”特色餐饮区;也有面向年轻人的以服装零售为主的时尚购物区 ——“曲水留商”“泉酷地带”、“未来泉世界”;还有以古建筑群落为特色的“泉源文脉” 特色旅游区。项目顶层觃划为以创意产业为主的创意LOFT办公室,将为济南市的文化创意产 业提供一个更自由、更阳光的创意空间。
【美食天地】
【美丽殿堂】
【泉城魅力中心】
【租售中心】
【商业店面分布图】
泉乐坊定位“赶超泉城路” 多数商户却生意冷清
摘 要:作为距离新大明湖最近的商业街区,泉乐坊的招商工作从去年8月份起也已经开展 了一年多。受周围地区施工、交通丌便、知名度低等多种因素影响,泉乐坊的140多家商 铺,除了开发商自营的十几家,目前还有30多家没有租出。 现在的顾客多数是来济南旅游的观光客,本地消费群消费质量丌高也给泉乐坊发展带来了 限制。作为新兴商业街,百姓的接受和商圈的自身成长都需要时间,养活一个商圈,估计 要两三年的时间。目前看来,泉乐坊的确存在着交通丌便、各项功能还丌完善的情况,商 圈也丌完整,餐饮行业相对缺失。下一步将完善自身功能和配套设施建设。 至于租金的问题,由于很多业户租的是已售出的房子,所以开发商丌可能对租金做统 一调整,还要依靠市场调节。丌过据他所知,最近已陆续有房主下调了租赁价格。
天津商业调研报告

天津商业调研报告根据天津的经济发展和商业状况进行调研,以下是天津商业调研报告。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的经济重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发展潜力。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天津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
以下是对天津商业状况的调研报告。
天津商业环境良好。
天津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商业发展,积极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投资者。
近年来,天津的商业环境不断改善,法律法规体系逐渐完善,市场监管力度加大,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天津商业种类丰富。
天津拥有众多的商业街区和大型商场,涵盖了服装、食品、电子产品、家居用品、汽车等各个领域。
近年来,天津的购物中心和购物广场不断涌现,提供了更多多样化的购物选择,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和服务的不断提升的需求。
天津商业业态多样化。
天津的商业业态不仅包括传统的实体店铺,还涵盖了电商、互联网+等新兴业务形式。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购物方式。
天津的一些企业积极拥抱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供更便捷、快速的购物体验。
天津商业服务水平提升。
天津商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不仅体现在商业设施的品质和服务的质量提高,还表现在新零售、智慧商业和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天津的商业服务正朝着更智能、更便捷的方向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天津商业发展面临挑战。
尽管天津在商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电商的普及和发展给传统实体店铺带来了竞争压力。
其次,商业设施的扩张速度与城市规划和人口增长的不协调也存在一定差距。
另外,商业服务的创新也需要企业积极引入科技和人才,提高管理和运营水平。
为了进一步促进天津商业发展,建议天津市政府加强对商业企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推动实体店铺与电商的融合发展。
同时,加强商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商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还应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商业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商业街区情况调研报告

商业街区情况调研报告街商业街区是县城的商业集聚带,是市民居家购物休闲首选的商业街区,也是重要的对外窗口。
街的形象代表着的城市形象,街的现在和未来是居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街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据清光绪八年《县志》记载,溧邑自隋唐以来,街衢繁盛,物阜民康,唐时,城外街为县城之中心,县衙署和城隍庙就设在街道之中。
万历二十七年,知县徐必达修治城内街道,皆铺以石。
古往今来,街始终店家林立,商贾云集,生意兴旺,人流如潮,是我县一条传统的商业街,也是我县商业文化的聚集地。
街长450米,位于护城河北岸,珍珠路与中大街之间,居于商业核心区的中心位置。
建国后,我县国有和集体商业公司的零售店面大都设在这条街上。
1984年的县城总体规划,就把街确定为商业步行街。
1995年初,县委、县政府结合旧城改造,对街南街区域进行全面拆旧建新,北面商铺也装修出新,路面进行了简易铺装,并于1996年1月8日举行了街商业步行街落成典礼,成为当时郊县旧城商业街区改造的样板工程。
此后,街北街陆续进行了局部出新改造。
XX年开始,以街为轴心,对珍珠路、交通路、中大街、大东门街围合地带进行“两场一街”(商贸文化广场、街商业广场、大东门美食街)拆旧建新改造,XX年陆续建成投入运营。
XX年街西北区域地块开工建设“名仕阁”商住楼,XX年底前将建成投入运行。
至此,街商业街区的改造建设初步完毕,街已由原来的一条老商业街,演变成一个完整的商业街区。
整个街区占地面积约40万平米,其中商用建筑面积约20万平米,街面广场、停车、空闲面积约5万多平米。
街商业街区内拥有大小商户500多家,汇集了我县大型超市、电器卖场、星级酒店、休闲娱乐、时尚饮食和大部分知名品牌店。
经过近几年的打造,街区内的商娱功能放大,时尚业态增多,门类逐步齐全,已经成为县城地区不可替代的商业中心区和人流物流聚集区,也是我县商业文化和对外形象的一张名片。
目前,对商业街区实施管理的单位有5家:一是“两场一街办公室”,原在“县三产办”名下,XX年1月以后移交给永阳镇三产办,从事带有一定政府综合协调性质的管理职能;二是“两场一街”的物业管理公司,共有3家,分别是:管理街商业广场的瑞祥物业公司,管理商贸文化广场的秦环物业公司和管理大东门美食街的青河物业公司,均由原开发建设“两场一街”的3家开发商分别聘用,从事区域内的日常物业管理;三是由市容局承担街包括南区及“两场一街”以外的街巷河沿的市容环卫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街区情况调研报告
街商业街区是县城的商业集聚带,是市民居家购物休闲首选的商业街区,也是重要的对外窗口。
街的形象代表着的城市形象,街的现在和未来是居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街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据清光绪八年《县志》记载,溧邑自隋唐以来,街衢繁盛,物阜民康,唐时,城外街为县城之中心,县衙署和城隍庙就设在街道之中。
万历二十七年,知县徐必达修治城内街道,皆铺以石。
古往今来,街始终店家林立,商贾云集,生意兴旺,人流如潮,是我县一条传统的商业街,也是我县商业文化的聚集地。
街长450米,位于护城河北岸,珍珠路与中大街之间,居于商业核心区的中心位置。
建国后,我县国有和集体商业公司的零售店面大都设在这条街上。
1984年的县城总体规划,就把街确定为商业步行街。
1995年初,县委、县政府结合旧城改造,对街南街区域进行全面拆旧建新,北面商铺也装修出新,路面进行了简易铺装,并于1996年1月8日举行了街商业步行街落成典礼,成为当时郊县旧城商业街区改造的样板工程。
此后,街北街陆续进行了局部出新改造。
XX年开始,以街为轴心,对珍珠路、交通路、中大街、大东门街围合地带进行“两场一街”(商贸文化广场、街商业广场、大东门
美食街)拆旧建新改造,XX年陆续建成投入运营。
XX年街西北区域地块开工建设“名仕阁”商住楼,XX年底前将建成投入运行。
至此,街商业街区的改造建设初步完毕,街已由原来的一条老商业街,演变成一个完整的商业街区。
整个街区占地面积约40万平米,其中商用建筑面积约20万平米,街面广场、停车、空闲面积约5万多平米。
街商业街区内拥有大小商户500多家,汇集了我县大型超市、电器卖场、星级酒店、休闲娱乐、时尚饮食和大部分知名品牌店。
经过近几年的打造,街区内的商娱功能放大,时尚业态增多,门类逐步齐全,已经成为县城地区不可替代的商业中心区和人流物流聚集区,也是我县商业文化和对外形象的一张名片。
目前,对商业街区实施管理的单位有5家:一是“两场一街办公室”,原在“县三产办”名下,XX年1月以后移交给永阳镇三产办,从事带有一定政府综合协调性质的管理职能;二是“两场一街”的物业管理公司,共有3家,分别是:管理街商业广场的瑞祥物业公司,管理商贸文化广场的秦环物业公司和管理大东门美食街的青河物业公司,均由原开发建设“两场一街”的3家开发商分别聘用,从事区域内的日常物业管理;三是由市容局承担街包括南区及“两场一街”以外的街巷河沿的市容环卫管理。
二、街商业街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街商业街区虽然经过几次改造,但限于当时的财力、规
划设计理念和开发运作模式,加上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上存在先天缺陷,管理又没及时跟上,目前在表面繁荣的背后,街商业街区运营和管理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是交通秩序乱。
街及广场人车混行,车辆乱停乱放,尤其是一些营运机动车、摩的、人力三轮长时间在道口候客,交通无序经常受堵。
街周边目前可供停放车位少,商家地下停车设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二是环境卫生差。
尤其是街露天夜市大排档和庙巷烧烤摊点的进入,街区重要节点地段烟薰火燎,油渍满地,污水横流,垃圾乱扔,没有进行全天候清扫,暴露垃圾较多,有些地段成为卫生死角。
三是管理不到位。
多头管理,互相推诿,街区内乱披乱挂乱贴严重、标志不全、店招陈旧,店面路灯亮化不够,大型电子屏闲置成为摆设。
乱搭建现象日趋严重,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占用公共空间乱设亭棚,许多公共空间被占商用或开设游乐项目谋利。
路面破损不能得到及时修复,绿化被毁被踏,管护无人过问。
不良行为随处可见无人制止。
治安管理也不到位,业主财物时有被盗,广场铜质雕塑被人偷走,物业管理不能很好地依章尽责,失管现象严重。
四是安全隐患多。
安全通道、消防通道堵塞,消防栓不出水,单位消防交给物业兼管,商家安全意识淡薄。
街地下管线在阴沟边挂附,腐蚀性污水流入极易造成漏电隐患。
摊点
食品卫生漏洞多,容易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五是社会反响大。
人对街的情结很深,对它的整洁和繁荣充满期待,然而街管理状况令人不满,市民反响强烈,网民言论激烈,要求整改呼声很高。
在专门组织的问卷调查中,市民对街现状的满意率仅为%,从领导到市民、从管理部门到业主,从店家到顾客,绝大多数人都不满意目前的脏乱差现象,社会各界对街进行改造整治、强化管理的愿望愈发强烈,呼声也越来越高。
相关部门和广大民众都希望通过这次调研广纳民意,得到县委、县政府足够重视,下决心通过改造整治、营造环境、强化管理,使古老而又年轻的街商业街区焕发她应有的活力和魅力,成为人民引以为豪的城市客厅。
三、优化改造街商业街区的若干建议
一个城市的商业街区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因为位置所处优越,人流物流集中,历史文化积存,加上人的聚合心理和商家的逐利性,使它自然而然成为商业中心地带,但它也是利益矛盾的交汇体,如不加强管理,繁荣背后的杂乱无序往往不可避免,黄金地段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局面就难以呈现。
如何在繁荣兴旺和文明整洁中寻求平衡点,是衡量商业街成功与否的关键。
综合网络民意、调查问卷、座谈考察情况,建议从提升街商业街区形象入手,改善和强化管理,注意把握好以下四
个原则:一是以人为本,繁荣、秩序、就业、便民统筹兼顾;二是疏堵结合,正确处理好市容管理和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关系;三是统一管理,确定一个责任主体;四是标本兼治,从治标入手推动治本措施的跟进,通过治本机制的逐步完善保障治本成果的巩固。
具体建议是:
1、坚持商业步行街的功能定位。
街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造时就定位于步行街,现在的街区包括街主街道和街商业广场仍应坚持这一定位。
只有明确功能定位,街商业街区的完善规划、优化改造、强化管理才有切入点,也是下一步展开工作的前提。
2、切实解决交通组织问题。
实现商业步行街的功能定位,必须首先疏导好交通,重点解决停车难和乱停车问题。
街辟为步行街周边的交通组织是有条件的。
近期可在相对宽敞的交通路、望京街主干道两侧沿道路边线设置临时停车点,启用五星大卖场地下停车场,同时挖掘街边空地,充分考虑顾客步行半径,设置多处停车场,解决机动车包括摩托车的停车问题。
在护城河两岸河沿通道划定一些地段作为自行车临时停放点。
从长远看,应规划在街区的西侧建设地下停车场。
对街区内所有商户的经营性用车实行禁区特别通行证管理。
3、露天饮食摊点集中外移。
关于街夜市大排档和烧烤经营,本次调研大多数人的意见是下决心取缔。
考虑到部分
居民的就业和消费需求,建议采取疏导过渡、逐步压缩总量的办法,可在街附近选择适当地点(如小西门街老法院、老外贸大楼背后等处)建设集中式室内经营的大排档,并完备必要卫生条件。
4、提升基础设施水准。
结合“名仕阁”落成,将中大街北段、街主街及护城河两岸纳入出新改造范围,对杆线设置、路面铺装、建筑外观、广告标志、店铺招牌、绿化亮化以及停车休闲设施作统一规划设计,逐步配套建设到位。
建议街东西向主街道采用广场式铺装改造,增加街面宽度,同时,坚决清理拆除街区内所有违章搭建。
5、改革创新管理模式。
步行街要长期有序运行,必须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建议明确单个管理责任主体,在市容局下面专门成立“两场一街”城管中队,并组建带有一定社会公益性的物业管理公司。
同时,学习借鉴周边城市步行商业街区的管理办法,如《苏州观前街管理办法》,《芜湖商业步行街管理规定》,结合街整治和改造,抓紧制定一整套管理办法和规范,落实多方配合综合治理的长效管理责任制,街区范围内的城市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消防、通讯、路灯、燃气、有线电视、交通、环保等公共设施归口相应的职能部门或单位负责建设、管理和维护。
学习借鉴市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经验,结合我县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制定市民文明行为公约,大力倡导做文明市
民、诚信商人,让市民自觉遵守街区管理规定,维护商业街区良好环境,让优美的街区环境熏陶感染市民,共同打造繁荣文明的第一商业步行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