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6.1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案2】(人教必修二)

6.1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案2】(人教必修二)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标要求】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学习要求】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自由放任”政策【课前学习】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含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相对过剩)2、自主构建知识结构【探究学习】探究一:镜头一:美国10月的夜晚凉风习习,在福特汽车公司工作的罗克和他的工友们走在纽约宽敞的大街上,各种各样的汽车销售广告和赊购住房的广告在霓虹灯的映照下绚丽多彩。

为了按时完成公司的扩产计划,他们已经连续几天加班到这么晚了,这几年公司由于注重技术革新和开展生产合理化运动有了很大发展,在全国许多地方新建了工厂,公司的老板也上了美国富豪榜,罗克的工资也涨了,虽然不是很多,罗克也挺满足。

在选举总统的时候罗克投了胡佛的票,因为他答应当选后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

看到身边许多人都贷款买了住房和汽车,罗克也不甘落后,不仅贷款买了住房,还多贷了一部分钱买了股票。

让罗克幸运的是他买的股票近来价格一路飙升,已经翻了几翻,这样他就可以很轻松的去偿还第二期的住房贷款了,他庆幸自己赶上了大好时光。

请依据上述镜头结合课本P80导言、正文和图片思考:罗克所赶上的“大好时光”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表现?1、原因:(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美国经济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美国经济繁荣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

(3)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2、表现:1894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一战后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伦敦不再是唯一的金融中心)探究二:镜头二:10月24日这天罗克休班,听说昨天股票指数涨到363点的历史新高,他心里很高兴,吃过早饭后便早早的来到股票交易所,准备再买一些股票,按目前的涨势过不了多久就可以买一辆小轿车了,罗克在心里盘算着,圣诞节这一天也正好是女儿罗莎的生日,到时买一辆自己亲手生产的“福特牌”轿车送给女儿做圣诞礼物,想象着女儿高兴的样子,罗克的脸也成了一朵花。

高中历史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2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学案2新人教
版必修2
家银行倒闭时,恐慌便传播开来,储户纷纷赶到其他银行去提取存款,从而引起了
一个逐渐破坏整个金融结构的连锁反应。

一一[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
球通史》
分组探究:
(1)从材料中概括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背后潜伏着怎样的危机?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929―― 1933年经济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3)联系现实,谈谈从1929―― 1933年大危机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问题探究二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材料1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丄人砸碎丄丿的玻璃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材料2: 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迫使英国完全放弃自由贸易政
策,于1932年2月9日公布“进口条例”。

根据条例,除有特殊规定者外,输入英国的货物一律从价征10%进口税,并另征附加税;……一一《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3: 1933年1月,在德国,17个工业巨头联名上书总统兴登堡,将一个叫
希特勒的人推上了总理宝座,他以经济军事化来摆脱危机。

通过大规模军事建设来消化经济危机和失业人口。

……1933年,在中国,日军继攻占东三省和热河之后,
大举进攻长城要隘,直逼平津。


—《大国崛起》
材料4:我查看了当今的世界,并将现在的情况与那时的情况作了对比,不得不
小结反馈。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标要求]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1.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____________依然存在。

(2)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3)推动因素①国民__________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②________________和银行贷款,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使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③________投机活动,冲击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2.爆发(1)标志:1929年,美国__________股市崩溃。

(2)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__________价格下跌;失业人数激增。

[误区警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由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存在,社会生产处于竞争和无政府的状态中。

这必将导致生产和消费的严重脱节,超出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从而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特点(1)________特别广。

(2)持续时间特别长。

(3)____________特别大。

2.影响(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不断,____________严重。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________,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3)进一步加紧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激烈反抗,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知识点拨]这场经济危机之所以能够从美国迅速影响到整个世界是因为:(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早已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1.指导思想:胡佛固守传统的“______________”政策,反对政府的直接干预,认为“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好处”。

高中历史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标要求: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二、网络纲要三、重点拓展■自由放任,又称自由放任主义或无干涉主义,西方用法语词汇“laissez-faire ”(“让他做、让他去、让他走”)通称,意思就是政府放手让商人自由进行贸易。

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涉,并且反对政府征收除了足以维持和平、治安和财产权以外的税赋。

政府对于民间经济干预越少,将能使经济运作的更好(更有效率)。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一书中,主张市场里看不见的手将能指引人们借着争取各自的利益来达成公共的利益,由于赚钱的唯一方法是自愿的交易行为,因此获取他人金钱的唯一方法便是给人们他们想要的东西。

■通货膨胀(Inflation )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原因 1.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基本矛盾) 2.具体原因: 生产和市场的矛盾 A.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出现了相对过剩。

B.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烘托出市场的虚假繁荣。

C.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

D.股市投机行为使得股票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造成经济虚假繁荣3.直接原因(导火线):1929年10月,华尔街股市的① 。

二、表现 1.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2.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3.农产品价格② ,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

三、特点 1.涉及范围特别广 2.持续时间特别长(1929-1933)。

3.破坏力特别强。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达三千万以上)四、影响 1.局部: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③ 。

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知识点一虚假“繁荣”的幻灭1.原因(1)资本主义制度的①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2)国民②贫富差距的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3)毫无顾忌的③分期付款和④银行贷款掩盖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4)⑤股票投机活动,使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

2.标志:⑥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股市崩溃。

3.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知识点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危机的特点(1)波及范围广:迅速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演变为⑦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

(2)⑧持续时间特别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才走出危机的阴影。

(3)⑨破坏性特别大: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

2.危机的影响(1)这场经济大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⑩社会危机。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纷纷加强对经济的⑪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3)各资本主义国家还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从而激起当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知识点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1.大危机初期,胡佛政府固守“⑫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结果:在胡佛任内,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举国怨声载道。

主题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材料一: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

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

材料二: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在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毁。

人教版必修二: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学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学案】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概览]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习目标: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知道“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认识其失败的原因。

3.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认识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

素养解读:1.从时空观念角度,分析20世纪20年代西方经济的发展状况,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

(重点)2.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通过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认识其产生的影响。

(难点)[知识梳理]一、虚假“繁荣”的幻灭1.虚假“繁荣”(1)表现①一战后,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②美国的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一派“繁荣”景象。

(2)影响:“繁荣”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

2.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3)直接原因: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人们醉心于股票投机活动,金融市场不稳定。

3.爆发(1)标志: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价狂跌。

(2)表现①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

②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下跌,很多人濒临破产。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特点(1)范围广:从美国爆发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持续时间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

(3)破坏性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

2.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

第 17 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标要求:认识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迸发的原由、特色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学考要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运用)。

教课过程【基础过关】(一)原由1、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个人据有2、贫富悬殊:限制了社会实质花费能力的增添3、超前花费: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衬托出市场的繁华设想4、供过于求: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致使生产相对剩余5、谋利猖狂:怀着一夜暴富的梦想,醉心于股票等谋利活动,哄抬股价6、政策误导:胡佛坚守自由听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涉(二)引火线: 1929 年 10 月 24 日,华尔街股市崩溃(黑色礼拜四)(三)时间: 1929~1933年(四)门路:由美国快速扩展到整个世界(五)特色1、来势特别猛2、范围特别广3、连续时间特别长4、损坏性特别大5、影响特别深远(六)影响1、对受其影响的国家国内局势而言:紧张(1)经济劫难(2)社会危机①示威游行停工②法西斯与军国主义2、对国际局势而言:紧张(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紧张(2)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关系紧张【合作研究】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 1920~1929 年,美国工人的薪资增添 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添 55%。

农业工人的薪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 40%, 到 1929 年,美国国家财产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 1%的人拥有。

资料二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人们纷繁贷款购物。

据统计, 1924—1929 年,美国分期付款的销售额,从 20 亿美元增添到 35 亿美元。

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致成婚戒指都能够按月分期付款。

以后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资料三全部信托投资企业都在进行倒金字塔式的操作。

1928 年 8 月尾,美国股票市场的均匀价钱相当于 5 年前的 4 倍。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认知核心一、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1.“繁荣”的表现:一战后,美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

商品丰富、物资充足。

2.“繁荣”的原因※探究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约。

当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

材料二:20年代的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用这种方法来刺激消费市场。

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

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付清赊购的钱。

有的家具店对年青的新婚夫妇说:“分期付款,你负责打扮姑娘,我们来布置新房。

”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其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技术革命是“柯立芝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

●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经济的发展。

●分期付款的刺激。

※探究点:从下列材料看出,繁荣的背后潜伏着怎样的危机?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 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材料二: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

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

材料三:美国银行业的弱点是促成1929年股票市场崩溃的最后一个因素。

当一家银行倒闭时,恐慌便传播开来,储户纷纷赶到其他银行去提取存款,从而引起了一个逐渐破坏整个金融结构的连锁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一、考纲考点解读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二、知识梳理1.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主要原因①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存在,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贫富差距过大造成市场萎缩,从而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③分期付款过度膨胀,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从而造成经济的虚假繁荣。

(2)爆发①时间: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市狂跌。

②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

(3)特点:范围广泛,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①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②各国对外转嫁危机,不仅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尖锐,而且激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1)经济政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

三、重难点知识突破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经济自由的制度使资本家为了赚取高额利润,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财富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广大劳动人民无力购买所需商品,最终出现市场萎缩即所谓的“生产过剩"。

这一根本原因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表现就是供大于求,因此只有调节生产,调节社会分配制度、建立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才能逐渐缓解危机。

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不变,所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不可能避免。

自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过后,资本主义各国都不同程度地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作用只能是延缓经济危机周期和降低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2.经济危机的影响与教训(1)影响①引起了各国的社会危机,各国的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游行罢工不断;法西斯分子兴风作浪。

②加剧了世界形势的紧张:a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b各资本主义国家还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从而激起当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

③引起世界格局变化:德国、日本法西斯上台,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导致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崩溃。

(2)教训①造成此次危机的原因之一是各国的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的产物。

这就说明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和干预经济。

②造成此次危机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深的原因之一是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采取了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设置关税壁垒、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商品倾销战,因此,危机程度加深,形势恶化。

这就说明各国发展经济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国际间合作,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

课时训练14一、选择题1、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下面一则当时美国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哪方面的原因?“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

”“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

”“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

”A.财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B.许多部门的生产严重过剩C.证券市场的资金并没有投入生产领域D.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2、引发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有: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动摇②经济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高涨上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3、20年代末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20年代美国的繁荣B.美国市场的分期付款C.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D.股票投机导致的结果4、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一方面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另一方面资本家却大量销毁商品,这一矛盾现象:①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②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③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家人为造成的④反映出经济危机是由生产和销售的矛盾直接引起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③④5、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最重要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B.美国是头号经济强国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资本主义矛盾的普遍存在6、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7、右边的折线图说明了什么问题?A.1932年的工业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36.2亿美元B.此表证明了苏联这个时期重工业急速发展起来的史实C.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工业生产不断扩大D.世界范围的大萧条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8、阅读1929---1933年美、法、德、英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统计表表格说明的问题有①经济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国际市场的争夺②各国对经济危机干预不断减弱③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④美国和德国受到的破坏程度最大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③④9、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是:①打破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③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模式④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⑤激化了国际矛盾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0、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指A.各国乘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B.更多地运用科学技术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运行机制D.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二、材料问答题11、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20世纪 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图1 美国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图 2 在巨大宣传画下排队领取救济金的美国人请回答:(1)图片1和图片2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

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材料三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演说(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归纳30年代大危机的特点。

(3)面对材料一、二的情况,罗斯福政府与胡佛政府采取的政策有何不同?(4)材料三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12、古今中外的政权十分重视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

……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实施国家救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材料二 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

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材料三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为解决大量工人失业的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第14课1—5 BDCBC 6—10 ADDBC11.(1)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生产日益相对过剩;股票投资异常活跃及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市场的虚假繁荣等。

(2)破坏性大;时间长;范围广。

(3)罗斯福政府要实行国家干预经济,而胡佛政府所奉行的是自由放任政策。

(4)不能。

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2.(1)特点: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救灾与减灾相结合。

(2)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劳动者权益。

成因:工业革命后工人受剥削沉重,工人运动兴起;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的需要;人权观念加强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3)做法:直接救济;以工代赈。

意义:增加就业,刺激了消费和生产;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4)生产力提高;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5)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