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抗革兰阳性菌药物比较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革兰氏阳性球菌PPT课件

感染产毒菌株后可引起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或毒性休 克综合征。 TSST-1可能不是引起TSS的唯一病因,革兰阴性杆菌内毒素、 葡萄球菌肠毒素和溶血素等与TSS的发病也有密切关系
(2)酶类
① 血浆凝固酶(Coagulase) 凝固酶有两种:一种是游离 凝固酶,另一种为结合凝固酶(Bound coagulase)或凝聚因子。 凝固酶和葡萄球菌的毒力关系密切。 ② 耐热核酸酶 此酶能迅速分解核酸,利于病菌扩散。 ③其他 葡激酶、透明质酸酶、脂酶(Lipase)等。
3
一、葡萄球菌属的基本特征 二、分类
根据生化反应和产生色素不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 菌 ( Staph.aureus ) 、 表 皮 葡 萄 球 菌 (Staph. epidermidis) 和 腐 生 葡 萄 球 菌 (Staph.saparophytics)。
三、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形态染色 (二)培养特性 1.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S型菌落,产色素。 2. 在含有血液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更佳,有的菌 株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全透明溶血环(溶血)。 3.在肉汤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生长,形成很薄的菌环4 。
4)不同种类链球菌在血液琼脂上可产生不同的溶血现象。
17
3、致病性 致病性链球菌可产生多种毒素或酶,可致人及多种动物 的很多疾病,化脓感染、肺炎、乳房炎等。 4、免疫性 抗M蛋白的抗体具有保护作用. M蛋白有多种抗原型,各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 我国研制的猪、羊链球菌疫苗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18
5、微生物学诊断
12
2.所致疾病 (1)侵袭性疾病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
(2)中毒性疾病。
(七)微生物学诊断 1.直接涂片镜检 2.分离培养与鉴定
(2)酶类
① 血浆凝固酶(Coagulase) 凝固酶有两种:一种是游离 凝固酶,另一种为结合凝固酶(Bound coagulase)或凝聚因子。 凝固酶和葡萄球菌的毒力关系密切。 ② 耐热核酸酶 此酶能迅速分解核酸,利于病菌扩散。 ③其他 葡激酶、透明质酸酶、脂酶(Lipase)等。
3
一、葡萄球菌属的基本特征 二、分类
根据生化反应和产生色素不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 菌 ( Staph.aureus ) 、 表 皮 葡 萄 球 菌 (Staph. epidermidis) 和 腐 生 葡 萄 球 菌 (Staph.saparophytics)。
三、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形态染色 (二)培养特性 1.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S型菌落,产色素。 2. 在含有血液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更佳,有的菌 株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全透明溶血环(溶血)。 3.在肉汤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生长,形成很薄的菌环4 。
4)不同种类链球菌在血液琼脂上可产生不同的溶血现象。
17
3、致病性 致病性链球菌可产生多种毒素或酶,可致人及多种动物 的很多疾病,化脓感染、肺炎、乳房炎等。 4、免疫性 抗M蛋白的抗体具有保护作用. M蛋白有多种抗原型,各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 我国研制的猪、羊链球菌疫苗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18
5、微生物学诊断
12
2.所致疾病 (1)侵袭性疾病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
(2)中毒性疾病。
(七)微生物学诊断 1.直接涂片镜检 2.分离培养与鉴定
革兰阳性菌感染ppt课件

药物的安全性
同组药物相比,选毒副作用小的品种 同样的药物选毒副作用小的剂型 同组的药物选耐药性不易产生的品种
第一代头孢
G+ G- 耐酶 血浓度 蛋白 结合率 中 低 低 高 低 肾毒性 其他 头孢Ⅰ、噻吩 头孢Ⅱ、噻啶 头孢Ⅳ、氨苄 头孢Ⅴ、唑啉 头孢Ⅵ、拉定 ++ +++ +~++ +++ +~++ ++ +++ + +++ + 中 不耐 耐 耐 耐 中 高 低 高 高 单低 明显 低 单低 低 无钠、口服 体内代谢 入CSF
痰培养
清洁漱口后取清晨深部痰 以清洁无菌器皿收痰 涂片见炎症细胞为主,方做培养 痰经生理盐水冲洗等处理 及时作定量培养 取支气管冲洗液、洗刷液、环甲膜穿刺液作培养 重复培养其结果一致,常视为致病菌,而反复变化 的结果,多为污染菌或寄殖菌
直接涂片
痰涂片见抗酸染色阳性杆菌 脑脊液或瘀斑刺破液涂片 脑脊液加墨汁混合后镜检 白喉患者咽部假膜涂片 免疫荧光、酶标抗体检测结合直接涂片镜检
织坏死明显恶臭
绿脓杆菌
厌氧菌
迁移性脓肿
菌 剧烈腹泻,镜检
金葡菌、消化链球菌、类杆
产肠毒素细菌致
脓细胞、白细胞 非入侵性肠炎
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
外毒素(蛋白质、多肽) *发热、高热及其毒性表现(面红、皮肤发 烫 ,心率加快,脉洪、兴奋等) *血象:WBC增高,中性↑ *特殊性表现
外毒素的特殊表现
白喉毒素 心肌炎、循环衰竭、周围神经麻痹 破伤风毒素 肌痉挛搐、抽、角弓反张 肉毒毒素 肌肉麻痹 肠毒素(葡) 呕吐、腹泻 红疹毒素(链) 红斑 炭疽毒素 损伤内皮细胞、出血、渗出↑、 皮肤坏死、休克、DIC 金葡表皮溶解毒素 大疱型天疱疮
抗革兰氏阳性菌抗生素

口服剂量为:犬、猫按每千克体重2—10毫克/次,1日2次;静脉或肌肉注射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10毫克/次,1日2次。
林可霉素(洁霉素)
本品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小于其他抗生素。临床上应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特别适用于耐青霉素、红霉素菌株的感染或对青霉素过敏的犬、猫。
肌肉注射,犬、猫按每千克体重11~22毫克/次,1日2次。
口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0毫克/次,1日3次;肌肉、静脉注射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毫克/次,1日2次
氯林霉素(克林霉素)
本品抗菌谱与洁霉素很相似,而抗菌作用较强,对青霉素、洁霉素、四环紊或红霉素有耐药性的细菌也有效。细菌对此药的耐药性发展缓慢。适应症等与洁霉素相同。本品可完全代替洁霉素。
每千克体重5~15毫克/次,口服或肌肉注射,1日2次。
肌注或皮下注射,犬猫每千克体重11~33毫克/次,1日3次。
先锋霉素V(头孢唑啉钠
本品的抗菌谱类似头孢噻吩,其特点是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强。临床上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及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
静脉或肌肉注射,犬、猫每千克体重15~25毫克/次,1日3次。
先锋羟氨苄(头孢羟氨苄)
本品的作用类似先锋霉素Ⅳ。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伴侣动物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部位感染。
本品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与苯唑青霉素接近,对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球菌有高效,比苯唑青霉素疗效强。临床上多用于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等。
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7—11毫克,4—6次/日。
羧苄青霉素(卡比西林)
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与氨苄青霉素相似,其特点是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主要用于治疗烧伤、创伤感染、败血症、腹膜炎、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等。
林可霉素(洁霉素)
本品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小于其他抗生素。临床上应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特别适用于耐青霉素、红霉素菌株的感染或对青霉素过敏的犬、猫。
肌肉注射,犬、猫按每千克体重11~22毫克/次,1日2次。
口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0毫克/次,1日3次;肌肉、静脉注射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毫克/次,1日2次
氯林霉素(克林霉素)
本品抗菌谱与洁霉素很相似,而抗菌作用较强,对青霉素、洁霉素、四环紊或红霉素有耐药性的细菌也有效。细菌对此药的耐药性发展缓慢。适应症等与洁霉素相同。本品可完全代替洁霉素。
每千克体重5~15毫克/次,口服或肌肉注射,1日2次。
肌注或皮下注射,犬猫每千克体重11~33毫克/次,1日3次。
先锋霉素V(头孢唑啉钠
本品的抗菌谱类似头孢噻吩,其特点是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强。临床上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及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
静脉或肌肉注射,犬、猫每千克体重15~25毫克/次,1日3次。
先锋羟氨苄(头孢羟氨苄)
本品的作用类似先锋霉素Ⅳ。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伴侣动物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部位感染。
本品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与苯唑青霉素接近,对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球菌有高效,比苯唑青霉素疗效强。临床上多用于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等。
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7—11毫克,4—6次/日。
羧苄青霉素(卡比西林)
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与氨苄青霉素相似,其特点是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主要用于治疗烧伤、创伤感染、败血症、腹膜炎、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等。
抗菌药物ppt课件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二代头孢菌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
第四代头孢菌素
1.第一代头孢菌素
对革兰阳性菌(除肠球菌,MRSA外)有良好 作用,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差 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较差 血半衰期较短,不易进入脑脊液中 某些源自种有一定肾毒性。尤以头孢噻啶最明显
苄星青霉素
【抗菌谱】
苄星青霉素为一长效青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
【适应症】 主要用以预防风湿热,治疗各期梅毒,也可用以控制链球菌感染 的流行。 该品不能代替青霉素G用于治疗重症急性感染。[
【用法与用量】 临用前用适量灭菌注射用水制成混悬液,肌内 注射,一次60万U~120万U,2~4周一次。小儿肌 注每次30万U~60万U,2~4周一次。
化疗药物(chemotherapeutic agent)
包括抗微生物化疗及抗肿瘤化疗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 细菌(包括放线菌与奴卡菌) • 真菌 • 病毒 • 支原体、衣原体与立克次体 • 螺旋体 • 原虫 ……
人体不同部位的主要正常菌群
部位 皮肤 主要微生物
葡萄球菌属、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抗酸杆菌等 表皮葡萄球菌、α溶血链球菌、奈瑟球菌属、乳酸杆菌、类白喉杆菌、 厌氧球菌、白念珠菌等
5.其他感染:中耳炎、骨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手术后感染
等。
口服:一次一片,一天3~4次 静脉滴注。成人一次1.2g,一日3~4次,疗程10~14日。取本品一 次用量溶于50~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30分钟。
青霉素类适应症
青霉素G: 溶链、肺球、脑膜炎球菌所致肺炎、SBE、脑 膜炎,其他病原体所致的气性坏疽、淋病、梅 毒、钩端螺旋体、鼠咬热 MSSA所致败血症、SBE、肺炎、皮肤软组织感 染 溶链、肺球、肠球、李斯特、流感杆菌、伤寒 所致小儿脑膜炎、伤寒、尿感、心内膜炎
革兰氏阳性菌PPT幻灯片课件

20
细胞壁的基本骨架——肽聚糖
革兰氏阳性细菌肽聚糖单体
革兰氏阴性细菌肽聚糖单体
21
细胞壁的基本骨架——肽聚糖
肽聚糖网格状结构
22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
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
磷壁酸:占40%。G+ 菌所特有,其主链由数 十个磷酸甘油或磷酸 核糖醇组成,有的还有 由D-Ala和还原糖组 成的侧链。
肽聚糖:
32
3、拟核(或核质体、核区) 由大型环状双链DNA纤丝不规则地折叠或缠绕而构成
的无核膜、核仁的区域。
细菌DNA:长度一般为1~3mm
例:大肠杆菌的DNA长约1mm。
生长迅速的细菌在核分裂之后细胞往
往来不及分裂,所以细胞中常有2~4个
核,而生长缓慢的细菌细胞中一般只
有1~2个核。
拟核
功能:负载遗传信息。
鞭毛的观察: 电镜 特殊鞭毛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半固体穿刺培养 从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判断 一般情况下: 菌落形状大,薄且不规则,边缘极不平整,可能有鞭毛。 菌落十分圆滑,边缘平整且相对较厚,可能没有鞭毛。
46
3 纤毛(或线毛、菌毛、伞毛) 某些菌体表面存在的短而多的附属物。 纤毛比鞭毛更短、更细,且又直又硬。数量很多,不具有运 动功能,但与菌的致病性.吸附等有关。
11
细菌的染色
12
13
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细胞的复合染色法,由丹麦 医生Hans 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创立。
基本步骤: 涂片固定→ 结晶紫初染1min →碘液媒染1min
→95%乙醇脱色0.5min →沙黄复染1min 结果:
革兰氏阳性菌——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红色。
43
细胞壁的基本骨架——肽聚糖
革兰氏阳性细菌肽聚糖单体
革兰氏阴性细菌肽聚糖单体
21
细胞壁的基本骨架——肽聚糖
肽聚糖网格状结构
22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
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
磷壁酸:占40%。G+ 菌所特有,其主链由数 十个磷酸甘油或磷酸 核糖醇组成,有的还有 由D-Ala和还原糖组 成的侧链。
肽聚糖:
32
3、拟核(或核质体、核区) 由大型环状双链DNA纤丝不规则地折叠或缠绕而构成
的无核膜、核仁的区域。
细菌DNA:长度一般为1~3mm
例:大肠杆菌的DNA长约1mm。
生长迅速的细菌在核分裂之后细胞往
往来不及分裂,所以细胞中常有2~4个
核,而生长缓慢的细菌细胞中一般只
有1~2个核。
拟核
功能:负载遗传信息。
鞭毛的观察: 电镜 特殊鞭毛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半固体穿刺培养 从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判断 一般情况下: 菌落形状大,薄且不规则,边缘极不平整,可能有鞭毛。 菌落十分圆滑,边缘平整且相对较厚,可能没有鞭毛。
46
3 纤毛(或线毛、菌毛、伞毛) 某些菌体表面存在的短而多的附属物。 纤毛比鞭毛更短、更细,且又直又硬。数量很多,不具有运 动功能,但与菌的致病性.吸附等有关。
11
细菌的染色
12
13
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细胞的复合染色法,由丹麦 医生Hans 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创立。
基本步骤: 涂片固定→ 结晶紫初染1min →碘液媒染1min
→95%乙醇脱色0.5min →沙黄复染1min 结果:
革兰氏阳性菌——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红色。
43
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ppt

糖肽类
一、结构特征
各类糖肽类抗生 素得差异在于肽 链上得取代基得 数量、类型与取 代位置得不同
作用机制
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同,都就是通过干扰细 菌细胞壁肽聚糖得交联,从而使细菌细胞发生溶解。 此外还能抑制细菌浆内RNA合成,影响细菌细胞膜 得通透性。
革兰阳性菌得细胞壁就是由一层厚厚得肽聚 糖层构成,其位于细胞质膜(内膜得外侧);而革兰阴 性菌在一薄薄得肽聚糖层外面还有一完整得细胞 外膜,其阻止糖肽类抗生素渗透到肽聚糖。
1
球菌
肠球菌
2
肺炎链球菌
1
β-溶血性链球
1
菌
草绿色链球菌
1
0、12~4
100
0、25~2
100
0、5~2
100
≤0、12~2
100
0、25~2
100
≤0、12~2
100
适应症
耐万古霉素得屎肠球菌引起得感染,包括伴发得菌血 症
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得菌株) 或肺炎链球菌(包括多药耐药得菌株[MDRSP])引起 得HAP、CAP、VAP。
氨曲南、萘啶酸、多黏 菌素B等天然耐药;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VRSA、 耐甲氧西林凝 固酶阴性葡萄菌
庆(M大R霉CN素SM) IC>500mg/L 对链霉头素孢M菌IC素>2、00部0m分g喹/L诺
酮、磺胺类、氨基糖甙 类( 高水平除外) 天然耐 药;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VRE)
链球菌
β-溶血链球菌(A、B、C、G族,A族又称 化脓性链球菌) 草绿色链球菌
抗菌谱
需氧得与兼性得革兰阳性致病菌: 肠球菌(万古霉素敏感或耐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药得菌株) 无乳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包括对多药耐药得菌株MDRSP) 化脓性链球菌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比较

轻度肾功能不
全(肌酐清除 率在40-60mL/ 分)
剂量减半,方法是按常规剂量,隔天1次;或 剂量减半,每天1次。
严重肾功能不 剂量为常规剂量的三分之一。按常规剂量给 全(肌酐清除 药,每三天1次;或按常规剂量三分之一给药, 率少于40mL/分 每天1次。 或血液透析者)
利奈唑胺
• 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利奈唑胺不需 调整剂量。
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口服不吸收 肌注后生物利用度为94%。 半衰期为 70~100小时
口服吸收快速、完全, 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100% 半衰期为4.4~5.2h
二、分布
药物的组织穿透比较
万古霉 素
蛋白结合率:30%-55%。 各体液分布广泛(除脑脊液外) 表观分布容积:0.2-1.25L/kg,
替考拉 宁
替考拉宁 局部反应:红斑、局部疼痛、血栓性静脉炎,变态反应:皮疹、瘙痒、 发热、僵直、支气管痉挛、过敏反应等,耳、肾毒性较万古霉素低
利奈唑胺 不良反应较轻,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腹泻、头痛、恶心。 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减少,多与疗程相关(通常疗程均超过2周),有发生 骨髓抑制报道,停药后可恢复。
• 正常情况
抗菌谱 适应症 作用机制 药代动力学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抗菌谱
• 1、共同点:临床主要应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 菌属、肠球菌属等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
• 2、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同属于糖肽类抗生素,抗 菌谱相似。
• 3、利奈唑胺属于噁唑烷酮类合成抗菌药物。对于 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有效。
适应症
万古霉素
成人和青少年(12岁及12岁以上)每12小时静注 或口服600mg,儿童患者(刚出生至11岁)每8 小时静注或口服10mg/kg。
革兰阳性球菌PPT课件

17
抗原构造
(1)葡萄球菌A蛋白: 细胞壁表面蛋白
质,完全抗原。capsFra bibliotekle peptidoglycan teichoic acid
SPA (2)荚膜多糖: 有利于细菌粘附
(3)多糖抗原: 存在于细胞壁,
有群特异性。
18
SP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功能
PHAGOCYTE 体内作用:
7
凝固酶
意义:鉴别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致病机理: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病菌不受
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使感染局限 化和形成血栓。
8
耐热核酸酶:水解DNA 纤维蛋白溶酶:水解纤维素(纤维蛋白溶酶、葡
激酶)
透明质酸酶:降解结缔组织(扩散因子) 脂酶:分解脂肪 触酶:分解H2O2
9
②毒素
葡萄球菌溶素 有α、β、γ、δ等 损伤细胞膜的毒素(细胞毒素),破坏红细胞、 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肝细胞等
根据感染的部位,采集不同的标本。 该属细菌广泛分布在人体皮肤和黏膜,采
取时避免病灶周围正常菌群污染。
21
(三)标本直接检查
无菌体液如脑脊液和关节穿刺液可使用涂 片、革兰染色后直接显微镜检查,查见细菌 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其他体液标本如同时伴有炎性细胞时则直接 显微镜检查结果也具有参考价值。
11
肠毒素(enterotoxin)
—约1/3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 —对热稳定的可溶性蛋白质,耐热100℃30min ,
能够抵抗胃肠液中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根据抗原性和等电点的不同可分为A、B 、C1、C2、 C3、D、E、G和H等9个血清型,以A、D 型多见
—作用机制:刺激呕吐中枢导致以呕吐为主要 症状的食物中毒
抗原构造
(1)葡萄球菌A蛋白: 细胞壁表面蛋白
质,完全抗原。capsFra bibliotekle peptidoglycan teichoic acid
SPA (2)荚膜多糖: 有利于细菌粘附
(3)多糖抗原: 存在于细胞壁,
有群特异性。
18
SP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功能
PHAGOCYTE 体内作用:
7
凝固酶
意义:鉴别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致病机理: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病菌不受
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使感染局限 化和形成血栓。
8
耐热核酸酶:水解DNA 纤维蛋白溶酶:水解纤维素(纤维蛋白溶酶、葡
激酶)
透明质酸酶:降解结缔组织(扩散因子) 脂酶:分解脂肪 触酶:分解H2O2
9
②毒素
葡萄球菌溶素 有α、β、γ、δ等 损伤细胞膜的毒素(细胞毒素),破坏红细胞、 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肝细胞等
根据感染的部位,采集不同的标本。 该属细菌广泛分布在人体皮肤和黏膜,采
取时避免病灶周围正常菌群污染。
21
(三)标本直接检查
无菌体液如脑脊液和关节穿刺液可使用涂 片、革兰染色后直接显微镜检查,查见细菌 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其他体液标本如同时伴有炎性细胞时则直接 显微镜检查结果也具有参考价值。
11
肠毒素(enterotoxin)
—约1/3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 —对热稳定的可溶性蛋白质,耐热100℃30min ,
能够抵抗胃肠液中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根据抗原性和等电点的不同可分为A、B 、C1、C2、 C3、D、E、G和H等9个血清型,以A、D 型多见
—作用机制:刺激呕吐中枢导致以呕吐为主要 症状的食物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9
? 分布
药物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替加环素
药代动力学
LOGO
分布特征
组织分布取决于膜的渗透性而不是组织流量,长时间维持血药浓度,有助于 提高药物转运,与白蛋白的结合为55%,能渗透进入骨髓、骨组织、关节液 和腹水中,脑膜炎时能渗透进入脑脊液。
与白蛋白的结合为90~95%,组织分部迅速,尤其是皮肤和骨,随后在肾、 支气管、肺和肾上腺达高浓度,可能进入白细胞提高其抗菌活性,不进入红 细胞、脑脊液和脂肪。
? 利奈唑胺不良反应与药学监护
LOGO
不良反应: 腹泻 骨髓抑制:贫血、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ALT升高
监护措施: 每周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查,尤其是用药超过两周或用药前已有骨髓抑制,
或合并应用能导致骨髓抑制的药物,对发生骨髓抑制或骨髓抑制恶化的应考虑停 用。监测肝功能。
Page 15
其他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疼痛、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加等,发生率低
监护措施:控制滴速、血药浓度监测,监测听力、肝肾功能,避免与其 他耳、肾、肝毒性药物联用,定期复查血常规
[3]陈佰义 , 管向东 , 何礼贤 , 等.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011 版)[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 2011, 30(8): 561-573. [4]Rybak M, Lomaestro B, Rotschafer JC, el al. Therapeutic monitoring of vancomycin in adult patients: a consensus review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 Pharmacists,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and the 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harmacists[J]. Am J Health Syst Pharm, 2009, 66(1): 82-98.
几乎全部以原型排出,最终排出半衰期为70至100小时,不能被血透清除
非肾脏清除率占65%,无须对肾功能不全、轻至中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调整 剂量,血透能加速利奈唑胺的清除
59%通过胆道/粪便消除,33%经尿液排泄,多次用药半衰期42小时
Page 11
药物相互作用
LOG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药物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替加环素
[1] 李耘 ,吕媛 ,等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2011-2012 年革兰阳性菌耐药报告 [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4,30(3): 251-252. Page 4
四种抗革兰阳性菌药物
LOGO
Page 5
基本特性
LOGO
药物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替加环素
分类
糖肽类
恶唑烷酮类 甘氨酰四环素类
四种抗革兰阳性菌药物的比较
抗感染药物专业 2016年10月11日
主要内容
LOGO
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现状 四种药物的特点 四种药物临床应用比较
Page 2
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现状
? MRSA的耐药现状
LOGO
1961 首次分
离出
20世纪
80年代 逐渐增多
90 年代 MRSA占金 葡菌分离株
50%
2011年MRSA对
给药方式
静脉滴注,不可快速推注或 短时间内静滴;不能肌注; 口服给药仅限用于结肠炎
可以静脉注射,也可以肌肉 注射,可以快速推注。
静脉注射、口服均可以,且 从静脉应用转为口服使用无
需调整剂量。
静脉注射
Page 6
作用机制
LOGO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替加环素
?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替加环素不良反应
LOGO
该药于2011年12月在中国上市,迄今为止,国内应用少,对于不良 反应仅有个别病例报告。
Page 13
? 替考拉宁不良反应与药学监护
LOGO
不良反应: ?局部反应:红斑(红人综合征)、局部疼痛、血栓性静脉炎、肌注部 位脓肿 ?变态反应 ?胃肠道症状 ?血液学 ?肝肾功能异常、听力异常 ?二重感染
监护措施:控制滴速,监测血常规、听力、肝肾功,避免同时和相继使 用其他耳肾毒性药物。
Page 14
相互作用
全身麻醉药 有肾毒性和耳毒性的药物
有肾毒性和耳毒性的药物 肾上腺素能药物 5—羟色胺类药物
可以影响地高辛、华法林的部分药动学参数,轻微
Page 12
不良反应
? 万古霉素不良反应与药学监护
LOGO
不良反应:红人综合征、耳毒性、肾毒性、肝功能损伤 ?美国成人万古霉素治疗研究提示当血药浓度>80mg/L方会产生耳毒性, 但国内新生儿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研究病例中无一例血药浓度>80mg/L, 但听力损伤的发生率达到了6.8%。 ?美国研究指出发生肾功能损害患者血药谷浓度多超过30 mg/L。
β-内酰胺类——78% 大环内酯类——88%
克林霉素类——68% 喹诺酮类 ——75%-85%
Page 3
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现状
? 其它常见革兰阳性菌耐药现状
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81.4% 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87.6% 国内革兰阳性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远超国外
LOGO
与万古霉素类似
与细菌50S 亚基的23S 核糖体RNA 上的位点结合,抑制细菌的蛋白质 合成
通过与细菌30S核糖体结合,最终起到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
Page 7
抗菌谱
LOGO
Page 8
? 吸收
药物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替加环素
药代动力学
LOGO
特征
口服几乎不吸收,腹腔注射:38% 口服不吸收,肌注后生物利用度为94% 口服吸收快速而完全,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00%,给药无需考虑进食时间 ——
能快速地分布于灌注良好的组织,在脑脊液的药物浓度高,穿透率71%,血 浆蛋白结合率约为31%且为非浓度依赖性
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71%~89%;胆囊、肺、结肠药物浓度较高, 滑液和骨 骼药物浓度较低
Page 10
药代动力学
LOGO
? 代谢与排泄
药物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替加环素
特征
90%以上以原型从尿中排出 ,半衰期4—8小时,肾功能不全延长,血液透析 能清除部分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