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的性质_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乙酸的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乙酸的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乙酸的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
2. 掌握乙酸的物理性质;
3. 能够根据性质判断乙酸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1. 乙酸的化学式和结构;
2. 乙酸的物理性质;
3. 乙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乙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结合实验现象分析乙酸的作用。

教学方法:
1. 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法;
2. 实验检测法;
3. 分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
1. 实验物品:乙酸、乙醇、蓝色底物溶液、pH试纸、氢氧化钠溶液;
2. 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乙酸的性质;
2.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乙酸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 实验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乙酸的性质;
4. 总结:让学生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并探讨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馈:
1. 让学生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
2. 讨论乙酸的作用和应用。

课堂拓展:
1. 探究乙酸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2. 探讨乙酸在生活中的安全使用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方法和讨论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乙酸的性质,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教学目标:1.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 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乙酸的结构和性质;2. 乙酸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机理;2. 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和试剂:乙酸、乙醇、硫酸、硫酸钠等;2. 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3. 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对乙酸感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乙酸的性质:1. 结构和物理性质:介绍乙酸的化学结构和常见的物理性质;2. 化学性质:讲解乙酸的酸碱性质和氧化性质,以及其与其他物质发生的反应。

三、乙酸的制备方法:1.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乙酸的合成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乙酸的制备原理;2. 反应机理:讲解乙酸的合成反应机理,并对反应条件进行讨论。

四、乙酸的应用:1. 工业应用:介绍乙酸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2. 生活应用:讲解乙酸在食品保鲜、清洁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五、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乙酸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场景,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或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家里继续深入学习乙酸的相关知识,并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乙酸的性质和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进一步拓展乙酸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其在现代化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高中化学教资面试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教资面试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教资面试乙酸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乙酸的结构式和性质;
2. 学习乙酸的制备方法;
3. 探究乙酸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情况;
4. 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乙酸的结构式及性质介绍;
2. 乙酸的制备方法;
3. 乙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4. 乙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设备:试管、酒精灯、加热器等;
2. 实验试剂:乙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等;
3. 实验操作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图文、实物等方式引入乙酸的结构式及性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学习:讲解乙酸的制备方法以及与碱、碳酸氢钠等物质的反应情况;
3. 实验操作:进行乙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并观察反应产物;
4. 实验分析: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乙酸与碱的反应特点;
5. 实验验证:进行乙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实验,观察反应现象,并解释原因;
6. 总结: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及其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情况,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

教学评价:
1.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改善情况;
2. 学生对乙酸化学性质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乙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解释能力。

扩展活动:
1.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乙酸实验,并进行实施;
2. 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知识竞赛,巩固乙酸相关知识。

教案设计者:化学教师Assistant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高中化学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教案乙酸
主题:乙酸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2.了解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乙酸的制备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乙酸的性质、结构和应用;
难点:乙酸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内容:
1.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1)乙酸的化学式:CH3COOH;
(2)乙酸的性质:具有刺鼻味道,可溶于水,与碱反应生成乙酸盐。

2.乙酸的应用:
(1)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调味或防腐;
(2)作为溶剂,用于乳液、染料等的生产;
(3)作为农药,用于杀虫。

3.乙酸的制备方法:
(1)醋酸法:将乙醇和氧气在存在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生成乙醛,再将乙醛氧化即得乙酸;
(2)乙烷氧化法:将乙烷与氧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得到乙酸。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简要介绍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2.学习:学习乙酸的应用;
3.实验:进行乙酸的制备实验;
4.总结:总结乙酸的性质、应用和制备方法;
5.拓展:探讨乙酸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
反馈学生对乙酸的理解,检验实验结果,评价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

六、作业:
1.总结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2.阅读乙酸在农药生产中的应用,写出自己的看法。

以上为乙酸的高中化学教案范本,仅供参考。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乙酸性质》教学设计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乙酸性质》教学设计

《乙酸性质》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2001年4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改革思路。

根据新课程理念,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式改为主动探究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我在讲乙酸的酸性时只提供试剂,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动脑思,动口说,动手做,互相探究,互相合作,在应用旧知识探讨新问题中感受到我也行的成功体验。

本节课试图体现教改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结构上看,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即乙酸和羧酸,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两者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本节分两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课时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酚、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

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写出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式,能说出羧基的结构特点;2.能描述乙酸的物理性质,说出乙酸又称为冰醋酸的原由;3.能写出乙酸具有酸性的化学方程式,并能描述相应的实验现象,能比较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4.能写出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明确酯化反应的实质,能说出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的作用,能描述制备乙酸乙酯时加入碎瓷片以及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的原因,能说出酯化反应的概念。

5.能够初步熟悉制备乙酸乙酯的有关操作。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乙酸》教案

《乙酸》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1.糖醋鱼,松鼠桂鱼,香甜可口,酸酸的,看得人直流口水,你知道他们的美味离不开一种重要的调料,是什么吗?2.醋的来源(PPT展示)3.两千多年来,食醋把我们的生活调理的有滋有味,是食醋中的哪种成分的功劳呢了解醋的来源思考并回答:乙酸讲述醋文化,让学生感受化学自古以来就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习兴趣(二)知识点一:乙酸物理性质、结构1.观察乙酸(颜色、状态、气味),并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2.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板书】一、物理性质二、结构1)分子式:C2H4O22)结构式:H CHHCOO H ————|||3)结构简式:CH3COOH4)官能团是羧基:—COOH 归纳: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熔点16.6℃,低于16.6℃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乙酸易溶于水和酒精。

认真观察,将球棍模型传给其他同学。

通过球棍模型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乙酸的球棍模型,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进而顺理成章的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三)知识点二:乙酸化学性质【过渡】生活中,醋酸可以除去水垢,利用了乙酸的什么性质呢?酸的通性?【板书】三、化学性质1)、乙酸的酸性(断O-H键)CH3COOH CH3COO- + H+【设问】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板书】2)酯化反应【讲述】【板书】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反应类型: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可逆反应酸性回顾酸的通性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与活泼金属反应Mg+2CH3COOH−→−(CH3COO)2Mg +H2↑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应CuO+2CH3COOH(CH3COO)2Cu+H2O④与碱反应NaOH+CH3COOHCH3COONa+H2O⑤与部分盐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酸性: 乙酸 > 碳酸酸的通性学生初中就已经掌握,非常熟悉。

高中化学乙酸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乙酸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乙酸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

2. 了解乙酸合成的方法和步骤。

3. 学会进行乙酸的合成实验。

教学重点:
1. 乙酸合成的化学方程式。

2. 乙酸合成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 乙醇、硫酸、试管、加热设备等实验器材。

2. 化学药品安全实验操作规范。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乙酸的性质和用途,引出乙酸的合成方法。

2. 实验操作:将一定量的乙醇和硫酸加入试管中,加热恒温,观察反应过程。

3. 结果分析:观察反应后生成的混合物,讨论乙酸的合成反应。

4. 实验总结:总结乙酸的合成步骤及反应过程。

教学延伸:
1. 讨论不同条件下乙酸合成的反应速度及产率的影响。

2. 探讨其它方法合成乙酸的优缺点。

教学评价:
1.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书写规范性。

2. 对乙酸合成反应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馈:
1. 跟踪学生对乙酸合成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教案,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乙酸的合成方法和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高中人教版化学乙酸教案

高中人教版化学乙酸教案

高中人教版化学乙酸教案
主题:乙酸
目标:了解乙酸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一、引入:
1. 引入问题:你知道乙酸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性?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2. 目标思考:学生思考乙酸是什么化合物,能否说出它的性质和用途。

二、乙酸的性质:
1.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的酸味,易挥发。

2. 化学性质:具有弱酸性,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可被还原剂还原为乙醇。

三、乙酸的用途:
1. 工业上用作有机合成原料,如制备乙烯酮、乙基乙酸等。

2. 在医药领域用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3. 在食品工业中用作食品添加剂,如醋的原料。

四、乙酸的制备方法:
1. 乙酸的制备可以通过氧化乙醇或氧化乙烯得到。

2. 以氧化乙醇为例,可通过加热乙醇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

五、实验操作:
1. 实验目的:观察乙酸的物理性质。

2. 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乙酸放入试管中,观察其颜色、气味和挥发性。

3.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六、总结与拓展:
1. 总结乙酸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2. 拓展讨论乙酸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化妆品、涂料等。

七、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乙酸的知识。

2. 完成乙酸相关实验报告。

八、评价反馗:
1. 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 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有关乙酸的知识。

以上便是本次关于乙酸的教案范本,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 概念: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2.乙酸的酯化反应 2.乙酸的酯化反应 条件:浓硫酸、 条件:浓硫酸、加热 规律: 规律:酸脱羟基醇脱氢
小 结
O CH3—C—OH+H—O—C2H5
浓H2SO4
O CH3—C—O—C2H5 + H2O
[牛刀小试 牛刀小试] 牛刀小试 关于乙酸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1)它是四元酸 ) 2)清洗大理石的建筑物用醋酸溶液 ) 3)它的酸性较弱,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它的酸性较弱, 4)它的晶体里有冰,所以称为冰醋酸 )它的晶体里有冰,
桐高化学组:姜桂波
古代山西省有个酿酒高手叫杜康。 古代山西省有个酿酒高手叫杜康。 他儿子黑塔跟父亲也学会了酿酒技术。 他儿子黑塔跟父亲也学会了酿酒技术。 后来,从山西迁到镇江。 后来,从山西迁到镇江。黑塔觉得酿酒后 把酒糟(zāo)扔掉可惜, (zāo)扔掉可惜 把酒糟(zāo)扔掉可惜,把酒糟浸泡在 二十一日的 (yǒu)时 水缸里。到了第二十一日 水缸里。到了第二十一日的酉(yǒu)时, 一开缸,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 一开缸,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黑 塔忍不住尝了一口,酸酸的,味道很美。 塔忍不住尝了一口,酸酸的,味道很美。 烧菜时放了一些,味道特别鲜美, 烧菜时放了一些,味道特别鲜美,便贮藏 着作为“调味酱” 着作为“调味酱”。 故它在古代又叫“苦酒” 故它在古代又叫“苦酒”
2、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还是弱? 、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还是弱? 为什么? 为什么?
一元有机弱酸 1、乙酸的酸性: 乙酸的酸性: CH3COOH CH3COO-+H+ 酸性: 酸性: CH3COOH>H2CO3
具 有 酸 的 通 性
1.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2.与活泼金属反应 2.与活泼金属反应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4.与碱反应 4.与碱反应 5.与某些盐反应 5.与某些盐反应
乙酸与乙醇反应装置图
乙酸乙酯制取注意事项: 乙酸乙酯制取注意事项:
1. 混合酸加入顺序: 乙醇、浓硫酸、冰醋酸 混合酸加入顺序: 乙醇、浓硫酸、 2. 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吸水剂. 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吸水剂 3. 加热的目的: 加热的目的: 提高反应速率; 提高反应速率; 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有利于收集; 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有利于收集 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廿
一.分子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 分子式: C2H4O2 结构式: 结构式 H—C—C—O—H
H =O H
结构简式: 结构简式: CH3COOH
( ) 特征基团 : 羧基 —C—OH(或—COOH) O
二.物理性质
色态味: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色态味: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溶解性: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溶解性: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熔沸点: 熔沸点: 117.90C , 16.60C 。 无水乙酸在较低温度下易结成冰一样的 晶体( 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晶体(故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三.化学性质
向井穴板中各加入1ml稀醋酸溶液 然 稀醋酸溶液,然 实验: 向井穴板中各加入 稀醋酸溶液 后分别加入石蕊溶液、镁条、碳酸钠溶液、 后分别加入石蕊溶液、镁条、碳酸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讨论: 、上述实验说明乙酸具有什么性质? 讨论 1、上述实验说明乙酸具有什么性质?
1.反应机理:羧酸脱羟基,醇脱氢原子, 反应机理:羧酸脱羟基,醇脱氢原子, 结合生成水。 结合生成水。 酯化反应也可看作是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2.酯化反应也可看作是取代反应。
“酒是陈的香”
学习有机化学的思想方法: 学习有机化学的思想方法:
结构决定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特征基团决定一类有机物 官能团)的特性。 (官能团)的特性。
O CH3—C—O—H 酸性 酯化
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乙酸的物理性质 二.乙酸的分子结构 结构简式: 官能团: 结构简式: 3COOH 官能团:—COOH(羧基 CH 羧基) 羧基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 1.乙酸的酸性 乙酸是一种一元有机弱酸, 乙酸是一种一元有机弱酸,其酸性大于碳酸
讨论酯化反应的历程
a、 O 、 CH3—C—O—H+HO—C2H5
浓H2SO4
O CH3—C—O—C2H5 + H2O
b、 O 、 CH3—C—OH+H—O—C2H5
浓H2SO4
O CH3—C—O—C2H5 &H—O—C2H5
18
酯化反应的历程
O
浓H2SO4
18 CH3—C—O—C2H5 + H2O
4. 导管的作用: 导管的作用:
导气、冷凝。 导气、冷凝。 5.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① 中和乙酸; 中和乙酸; 吸收乙醇; ② 吸收乙醇;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③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
2、酯化反应 、
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作用,生成酯 的反应。
2、关于乙酸的酯化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1)属于氧化反应 ) 2)属于取代反应 ) 3)酸去氢, 3)酸去氢, 醇去羟基 4)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
3、用乙酸和含有 18 O 的乙醇发生酯化反 、 的存在正确的是: 应, 关于 18 O 的存在正确的是: 1) CH3CH2O18OCCH3 ) 2)H218O ) 3)CH3CH218OOCCH3 ) 4)以上都不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