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相似成语,75个易误用成语,部分常用成语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及解释

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及解释

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及解释
高中成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和正确使用成语对于语文考试和日常交流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以及相应的解释和拓展:
1. 乘风破浪:比喻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易错易混:浪遏飞舟。

遏,阻止;飞舟,比喻勇往直前的船只。

这句话比喻不怕困难,勇往
直前,不能错用为阻止困难。

2. 万人空巷:形容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易错易混:
空巷,指空荡荡的街巷。

这句话形容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不能错用为街巷空荡荡的。

3.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的技艺非常精细巧妙。

易错易混:神来之笔。

神来之笔,指写作时灵感突然出现的写作绝技。

这句话形容技艺非常精细巧妙,不能错用为写作时出现的灵感。

4.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

易错易混:
设身处地地。

地,处所;设,设想。

这句话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
或环境中,不能错用为把处所设想为自己所在的地方。

5. 水落石出:水退了,石头就显露出来。

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
显露出来。

易错易混:石出。

石出,指山洞里的石头露了出来。

这句话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不能错用为山洞里的石头露了出来。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成语。

常被误用的成语_易被误解的成语

常被误用的成语_易被误解的成语

常被误用的成语_易被误解的成语常被误用的成语_易被误解的成语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5.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7.一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8.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5.不知所云[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误用]易被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6.惨淡经营[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120个常见意思相近的成语解释辨析

120个常见意思相近的成语解释辨析

120个常见意思相近的成语解释辨析常见近义成语辨析集1.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

积虑,积久考虑。

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

多含贬义。

2.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

亦作“趁火抢劫”。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3.心满意足:心愿满足。

亦作“心满愿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

亦作“趁心如意”。

4.承前启后:承,承接。

启,开创,引出。

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等)。

5.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结成一群。

//成群结队: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伙。

亦作“成群结伙”。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

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

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7.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8.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

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惨到极点。

9.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虎。

//粗枝大叶:指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也指做事不认真,不细心,马虎大意。

10.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厉,猛烈。

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

比喻政事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

也比喻行事声势威猛,动作迅速。

11.当仁不让:当仁,指面临仁义之事。

《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12.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

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

形容神态庄重严肃。

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

多含讥讽之意。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13.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多用于指人。

//等量齐观:等,同等。

齐,一样。

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100个容易误用的成语

100个容易误用的成语

100个容易误用的成语1.成语名称:明日黄花-成语的解释:原指重阳节过后的菊花,比喻过时的事物。

-误用的示例:他总是喜欢谈论明日黄花的事情。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未来的事情,实际上是指已经过时的事物。

2.成语名称:空穴来风-成语的解释: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误用的示例:他的话完全是空穴来风,没有根据。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无中生有,实际上是指有一定根据。

3.成语名称:炙手可热-成语的解释: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误用的示例:这部电影上映后,导演炙手可热。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非常受欢迎,实际上是指权势大。

4.成语名称:万人空巷-成语的解释: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误用的示例:这家新开的餐厅万人空巷,非常热闹。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街道空无一人,实际上是指人们都出来观看,街道上人很多。

5.成语名称:不刊之论-成语的解释:指正确的、不可更改的言论。

-误用的示例:他的观点是不刊之论,不值得一驳。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错误的言论,实际上是指正确的言论。

6.成语名称:首当其冲-成语的解释: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误用的示例:他总是首当其冲,领导团队。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带头或领先,实际上是指最先受到攻击。

7.成语名称:一言九鼎-成语的解释:形容说的话分量很重,能起很大作用。

-误用的示例:他的话一言九鼎,大家都很信服。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说话不可靠,实际上是指说话有分量。

8.成语名称:洛阳纸贵-成语的解释: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致纸价腾贵。

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误用的示例:他的新书一出版,洛阳纸贵。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书籍内容不佳导致纸张浪费,实际上是指书籍非常受欢迎。

9.成语名称:七月流火-成语的解释: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

-误用的示例:七月流火,天气炎热。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形容天气炎热,实际上是指天气转凉。

50组最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例析

50组最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例析

50组最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例析50组最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例析有不少成语的意思十分相近,稍微不注意就会使用错。

我们应该在使用时十分注意“同”中求“异”,用“异”舍“同”。

为了帮助同学们正确使用,减少错写错用,笔者整理了50组近义成语加以辨析。

1.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二者都有“守本分,不越轨”之意,但“安分守己”重在守本分,不为非作歹;而“循规蹈矩”重在守规矩,不敢创新,不敢乱说乱动。

比如:他家做点小生意,向来安分守己,从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这个孩子有礼有貌,循规蹈矩,老师们都喜欢他。

2.鞭长莫及望尘莫及虽然二词都有“莫及”二字,但意思完全不同。

“鞭长莫及”借指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则比喻远远落后。

前者有无法管理之意,后者指无法追及。

比如:旧中国国民党政府虽然也宣称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但是由于没有强大的海军,鞭长莫及,对于那里的一些岛礁并没有实行实际上的控制。

自从生了这场病,对于班上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李芳已经望尘莫及,再也无法赶上了。

3.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它们都有“与众不同”之意,但强调的重点不同:“别具一格”重在“格”,重在格调、风格,表示与其他不同;“不落窠臼”强调不落俗套。

比如:同其他地方的园子不同,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别具一格。

这本侦探小说,构思新颖,不落窠臼,值得一读。

4.不负众望不孚众望这两个词因为读音相近而容易混淆,其实它们的意思完全相反。

“不负众望”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之意,“不孚众望”则是“不合乎大家的期望”之意。

比如:经过这段时间的休整和训练,刘翔终于不负众望,又一次取得了好成绩。

经过调查组一段时间的考查,发现马显明不孚众望,很多人对他都有意见,并不能带领当地群众脱贫奔小康。

5.不胫而走不翼而飞“不胫而走”专用来指消息等传播很快,“不翼而飞”则多用来指东西突然不见了(有时也用来指传播迅速)。

比如:昨天晚上常委会才做出的关于撤消张华职务的决议,本来是要求各位常委保密,后天才公布的,谁知这消息竟不胫而走,今天早上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高中成语、解释及近义词辨析

高中成语、解释及近义词辨析

高中成语、解释及近义词辨析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

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

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5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

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只用否定形式。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高考常见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常见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常见近义成语辨析1.开诚布公: 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指坦白无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

推心置腹: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

比喻真诚待人。

[辨析] “开诚布公”和“推心置腹”;都有诚心待人的意思。

但“开诚布公”偏重形容心地坦白、无私;“推心置腹”偏重在形容两人的交情很深厚。

披肝沥胆: 露出肝脏;滴出胆汁。

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

也形容十分忠诚。

“披肝沥胆”和“肝胆相照”;都形容对人忠诚。

但“肝胆相照”中的“相”字;表示“对人”或“相互之间”;而“披肝沥胆”无“相”字;可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人民对党、对祖国的忠诚。

2.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销声匿迹 :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

偏重于隐藏偃旗息鼓: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

偏重于“隐秘”;多用于战事。

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风流云散: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

也比喻作品的散轶。

多用于指朋友、同事及亲人由相聚到分散。

3.电光石火:像闪电的光;燧石的火那样一闪即过。

比喻事物很快消失。

也形容速度极快。

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过眼烟云:如同烟云在眼前飘过。

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辨析】“昙花一现”和“过眼烟云”;都能比喻事物很快消失;“昙花一现“多比喻好的或稀有的人或事物很快消失;但“过眼烟云”只用于事物。

4.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多少;时:时间。

才过了多少时间。

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

形容人意外相遇。

如期而至:比喻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

5.耳濡目染: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辨析] “耳濡目染”和“耳闻目睹”都有耳朵听见眼睛看见的意思。

不同在于“耳濡目染”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影响;“耳闻目睹”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不管。

相濡以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

精选易混淆成语及解释大全【五篇】

精选易混淆成语及解释大全【五篇】

精选易混淆成语及解释大全【五篇】【篇一】精选易混淆成语及解释1.【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同: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实行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升。

2.【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同: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3.【爱憎分明·泾渭分明】同: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异:前者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4.【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同: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5.【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同: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异: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6.【暗箭伤人·含沙射影】同: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异: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水准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7.【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同: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

异:前者表示只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8.【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同: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异: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9.【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同: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异: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10.【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同: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异: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易误用)1.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

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2.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

训,准则。

3.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4.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常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

5.孤鸾寡鹤:孤鸾寡鹄指失去配偶的男子或女子.鸾:指的是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孤鸾:无偶的鸾,比喻死去了配偶的男子;寡鹤:比喻寡妇。

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

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常误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7. 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8. 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9.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10.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常误解为轻视某人。

11.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鼎的盟约,反之被迫签订的条约。

多误解为签订下合同。

12.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13.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

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14.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

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15.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17.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往往误解为“年龄正是好时候”。

1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19.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问。

对簿:受审问。

大多误解为在公堂上对质,按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20.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

形容恳切教导。

21.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常误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22.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常误认为“连续不断”。

23.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长物:多余的东西。

24.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25.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26.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27. 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见到别的工作就想改行。

常误解为选择时犹豫不定。

28.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

往往误解为“寒冷”,或“十分寂静”。

29. 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谢,推辞;不敏,无能。

往往错用为拒绝别人的要求。

30. 久假不归:假,借用;归,归还。

长期的借用不归还。

31.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往往误解为“具体而细小”。

32.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常误解为“惊人的消息或变化”。

33. 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34.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火”在这里指火星,而不指大火。

不是形容天气炎热,恰恰相反。

35.十室九空:因灾荒、战乱或暴政使人民破产、流亡。

36.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

往往误解为“没有成功”。

37. 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往往误解为“报纸杂志涨价”。

38. 满城风雨: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

贬义。

常被用作褒义或误解为“局势混乱”。

39.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常被错误地形容美好事物。

40.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往往误解为“变化很大”。

41. 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

42. 不名一文:形容极其贫穷,不能误解为不值钱。

43.目光如炬:眼睛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远大。

往往误解为“怒目而视”。

44.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

往往误解为“引以为豪”。

45.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

46.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常常错用为形容客观情况之危急。

47.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48.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不能误解为善于学习借鉴。

49. 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缄,闭。

往往误解为“不愿说话”。

50. 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51.涉笔成趣:形容拿笔一挥就可以创作出很有意味很有深度的作品。

往往误解为“写文章用笔生动有趣”。

52.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常误解为“第一个做某件事的人”。

53.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一般作谓语。

冲,要冲。

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或误解为“最为重要的或第一位的”。

54.首鼠两端:形容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首鼠:犹豫,进退两难。

55.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一般贬义。

56.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常用反意思。

57. 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只用否定形式。

58.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59.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60. 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常误解为“话不多但含义深刻”。

61. 吊民伐罪:慰问受苦的民众,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不能误解为治老百姓的罪。

62. 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

形容风调雨顺。

不能理解为风雨多而成灾。

63. 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64. 危言危行:危是正直,不是危险。

65.与人为善:原指赞助人学好,现多指善意帮助别人,往往误解为“和他人友好”。

66. 罪不容诛:判死型还抵不了他的罪恶。

形容罪大恶极。

与“死有余辜”同义。

67. 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得热。

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含贬义。

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误用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68.山高水低:比喻意外的不幸,多只人的死亡。

常误解为风景很好。

69.耿耿于怀:形容有心室不能忘记。

不能误解为对人怀恨在心。

70.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

常误解为因生活贫困,人死后下葬很可怜。

71.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不能抵所犯下的罪过。

多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72.细大不捐:常指收罗的东西多,毫无遗漏。

捐是舍弃,不可误解为捐赠。

73.尾大不掉:比喻属下力量强大,不服从指挥调度。

掉是摆动,常误解为“丢失”。

74.一蹴而就:一抬脚就成功。

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75.一挥而就:形容诗文书画很快就写好画好了。

常见形近、音近词语1.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一挥而就:形容诗文书画很快就写好画好了。

2.不以为然:不以为是对的不以为意:表示轻视,不放在心上。

3.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耸人听闻: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震惊。

4.如虎添翼:形容强者又增添某种优势,变得更强。

为虎添翼: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5.临危受命:在危难之时接受使命。

临危授命:遇到危难,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6.不厌其烦:不嫌烦琐与麻烦。

不胜其烦:麻烦、啰嗦得使人受不了。

7.言不尽意:表示意犹未尽,多用于书信结尾。

言不达意:指文章或言语表达不清所想要表达的内容、意思。

8.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

9.门庭若市:形容来往交际的人很多门可罗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10.百无一能:形容什么都不会。

多为自谦之词百无一是:形容一无是处。

11.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12.独出心裁:原指诗文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指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

独具慧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常见成语解析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蚕、鲸,名词作状语)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当仁不让:遇到应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

仁,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

现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

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讽意)。

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建,倾倒;瓴,水瓶。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一套做。

是,对,正确。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怙,依*,依仗;悛,悔改。

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成消除。

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水一样消融。

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

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金科玉律:必须遵守、不能改烃的信条。

多含贬义。

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揖,作揖,表示欢迎。

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椟,匣子。

蓬荜增辉:也说"蓬荜生辉"。

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谦辞。

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披,揭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