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合集下载

船舶电力系统集成的技术研究

船舶电力系统集成的技术研究

船舶电力系统集成的技术研究1、引言船舶作为海上的交通工具,其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对于保证船舶安全运行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海上运输的日益繁忙,船舶电力系统的集成技术研究成为了当前的热点。

本文将从船舶电力系统的定义、研究背景和意义入手,详细探讨船舶电力系统集成的技术研究。

2、船舶电力系统的定义船舶电力系统是指为船舶运行提供电力供应、能量储存和控制的系统。

它由发电系统、配电系统、储能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其主要任务是为船舶提供稳定的电能,为船舶上各种电力设备的运行提供保障。

3、研究背景和意义船舶电力系统的集成技术是解决当前船舶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个系统效能的关键。

船舶上的电气设备种类繁多,功率不一。

传统船舶电力系统由多个独立的电力设备和系统组成,存在电力负荷不均衡、电能转化不高效等问题。

通过集成技术的研究,可以实现船舶电力系统的模块化、集中化,提高电力的利用率,降低系统故障率。

4、船舶电力系统集成的技术研究4.1 智能调度技术船舶电力系统中存在着各种电气设备之间的依赖关系和电能负荷的动态变化。

智能调度技术通过引入先进的调度算法和控制策略,可以根据电力需求的变化合理分配电能,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负载均衡、效率最大化。

4.2 多能源互补技术船舶电力系统中,可以利用多种能源来满足电力需求,如燃油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多能源互补技术可以通过优化能源的选择和分配,提高整个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4.3 功率电子技术功率电子技术是船舶电力系统集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利用功率电子器件的高效转换特性和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输出,减少能量损耗。

4.4 可靠性分析技术船舶作为长期在海上运行的交通工具,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较高。

可靠性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对电力设备的故障概率和故障对系统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提前预防和解决潜在的故障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5、结论船舶电力系统集成的技术研究对于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具有重要意义。

船舶电力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船舶电力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船舶电力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船舶电力系统作为船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船舶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船舶的不断发展,对船舶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

文章以500吨运输船为例简述了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任务、步骤等。

标签:船舶电力系统;系统设计;保护引言随着船舶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现代船舶电力系统日趋复杂,并且要求设计质量高、时间短,既要优化资源,又要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

因此,在船舶设计和建造的过程应该充分考虑船舶电力系统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构建可靠性高的电网类型,保证船舶能够安全、可靠、经济的航行。

1 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及主要特征1.1 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船舶电力系统由电源、配电装置、电力网和负荷组成。

电源为船舶电力系统提供电能,船舶上一般采用发电机或蓄电池作为电源装置。

配电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分配电能,同时也对电源、电网及负载进行控制、调节、监视和保护等。

电力网作为电源和用电设备的联系桥梁,将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给用电设备。

负荷主要指动力负荷、照明负荷、通信和导航设备等。

1.2 船舶电力系统的特征船舶电力系统与陆地电力系统相比有很大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船舶电站容量较小,因此船舶电网电压和频率容易发生波动,另外电网中局部发生故障或误操作都容易造成全船失电,给船舶的安全航行带来威胁。

(2)船舶空间有限,电气设备集中,因此船舶电网线路短,电能损失小。

(3)船舶电气设备工作环境恶劣,船舶常年航行在江河、海洋中,潮湿的环境会使电气设备的绝缘下降、变形等;船舶航行过程中会经常受到冲击、振动等的影响,会使电气设备接触不良、误动作或损坏。

2 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任务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船舶,电力系统设计的内容会略有不同。

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确定船舶电力系统供电的电压、频率和配电方式等。

(2)选取电源装置,主要有发电机、变压器和蓄电池的选取。

(3)设计配电装置,主要指配电装置的结构设计和电气设计。

(4)设计船舶电力网,如电站配电方式设计、用电设备的布置、主干电缆的走向等。

船舶电力系统了解船舶电力系统的最新技术和应用案例

船舶电力系统了解船舶电力系统的最新技术和应用案例

船舶电力系统了解船舶电力系统的最新技术和应用案例船舶电力系统:了解船舶电力系统的最新技术和应用案例船舶电力系统是指船舶上用于供电和驱动船舶各项设备的电力系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航行需求的增加,船舶电力系统也在不断更新和创新。

本文将介绍船舶电力系统的最新技术和应用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的可能性。

一、船舶电力系统的概述船舶电力系统主要包括发电、配电和用电三个环节。

发电环节通过柴油发电机、涡轮发电机或气体轮机等产生电能,并传输到配电系统。

配电系统将电能分配给各个用电设备,如推进器、船舶测控系统、通信系统、照明设备等。

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要求是稳定可靠、高效节能、安全可控。

二、船舶电力系统的最新技术1. 直流微网技术直流微网技术将可再生能源、能量存储系统和传统发电系统相结合,形成具有自治性和互连性的微网。

船舶作为一个封闭的环境,适合采用直流微网技术,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 高效配电系统传统的船舶配电系统采用交流电供电方式,存在能量传输损失和线缆过重的问题。

高效配电系统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将电能转换为直流电,并通过高压直流输电,降低线损和线缆重量。

3. 智能电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现对船舶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优化能源调度和运行管理。

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通信技术,实现对船舶各个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

三、船舶电力系统的应用案例1. 混合动力船舶混合动力船舶将传统船舶动力系统与可再生能源设备相结合,实现节能减排。

以液化天然气(LNG)为主要燃料的混合动力船舶在减少碳排放和空气污染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2. 电动推进系统电动推进系统将电能转换为推进力,比传统的机械推进系统更高效节能。

一些船舶采用电动推进系统,如电动小艇、电动巡航船等,减少了噪音和环境污染。

3. 船舶智能化控制系统船舶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船舶各个设备的智能控制和优化管理。

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研究

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研究

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研究船舶电力系统是航海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为船舶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支持各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还需要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

本文将对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原则、优化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原则在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 可靠性:船舶航行时要求电力系统能够全天候、连续可靠供电,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设备,如通信设备、导航设备等,其供电可靠性要求更高。

2. 安全性:电力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际航海安全标准,确保船舶在各种极端情况下都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这包括电路保护、绝缘、接地等方面的考虑。

3. 灵活性:由于船舶的用电负荷存在波动性和时变性,电力系统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负载需求,实现用电的灵活分配。

4. 节能环保: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能源的消耗,采用高效的能源转换装置,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经济性:电力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需要考虑成本问题,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和方案,平衡性能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二、船舶电力系统的优化方法为了实现船舶电力系统的优化,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负荷调度:通过合理的负荷调度,对电力系统实现最佳的负载率,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可以根据负荷的波动特性,结合船舶航行计划,合理安排设备的工作状态,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 能量回收利用:对于一些能量浪费较大的设备,可以通过能量回收技术进行能量的再利用。

例如,对船舶发动机的排气能量进行回收,用于驱动发电机或船舶其他能源消耗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电池储能系统:在船舶电力系统中引入电池储能技术,能够有效平衡船舶电网的负荷和供能,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电池储能系统还可以作为备用电源,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

4. 周期性检查与维护:船舶电力系统的周期性检查和维护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定期检查电路的接线是否松动,维护设备的绝缘性能,清洁电路设备等,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舰船电力系统高可靠性设计与优化研究

舰船电力系统高可靠性设计与优化研究

舰船电力系统高可靠性设计与优化研究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海洋力量建设,海军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

作为海军舰艇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舰船电力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为保障海上安全、维护领土主权、捍卫国家利益等方面,舰船电力系统高可靠性的设计和优化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舰船电力系统的重要性舰船是海上军事力量的代表,其强劲而稳定的电力系统是保障军舰正常运转和执行任务的前提。

舰船上从操纵、监测设备、辅助机械到作战武器的支持,无过不涉及电力信号。

因此,电力系统对于保障舰船的安全性、稳定性、续航能力和战斗力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舰船电力系统设计必须考虑的方面对于任何舰船电力系统设计,可靠性都是核心考虑的重点。

在设计方面必须考虑到以下方面:1. 灵活性首先,电力系统应当具备足够的灵活性。

军舰经常要在不同的环境和任务中工作,需要具备适应不同电力负载的性能。

从不同方面考虑,包括电源的各个阶段、电缆、变压器和发电机的类型与容量等,来确定系统里的各个元素应该由多少部件组成,以及哪些组件和材料最为适宜。

2. 安全性其次,电力系统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包括:电路保护、金属防护并预防灾难,也涉及一些重要电器元件和设备的物理安全性方面。

例如,一旦某一电气元件出现故障,电力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余的元件上,以确保舰船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 稳定性电力系统设计应该考虑到稳定性。

在舰船船体摇晃、风浪等复杂的自然环境下,如果电力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不稳定,也容易引起严重的安全隐患。

4. 故障处理能力电力系统设计还应该考虑到系统在发生故障时的迅速诊断、排查和处理能力。

在复杂不稳定的自然环境中,尽可能减少故障,提高故障处理的能力可以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

三、舰船电力系统的优化研究舰船电力系统的优化研究需要考虑配合舰船的高可靠性体系。

在保障电力系统基本功能的同时,注重何种措施可以增强可用性和系统的响应速度。

1. 集成电源系统一种有效的舰船电力优化技术是集成式电源系统。

舰船电力系统的设计优化研究

舰船电力系统的设计优化研究

舰船电力系统的设计优化研究第一章引言舰船作为海上作战的重要平台,其稳定可靠的电力系统对于舰船的运行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舰船电力系统的设计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和优化。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舰船电力系统的设计优化方法,以提高舰船的性能和效率。

第二章舰船电力系统的基本框架舰船电力系统主要包括发电机组、电力变压器、配电系统、电力负载和电能储存系统等。

发电机组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力变压器用于变换电流的电压,配电系统将电能传输至各个电力负载,电能储存系统负责存储多余的电能。

了解舰船电力系统的基本框架对于后续的设计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舰船电力系统的设计目标舰船电力系统的设计目标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能效和可靠性。

能效即电力系统的输出功率与输入能量之间的比例关系,高效的电力系统能够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减少能源的消耗。

可靠性则是指电力系统在遇到不可预知故障时的稳定性和故障排除能力。

设计优化的目标是在保证舰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能效水平。

第四章电力系统设计中的优化方法4.1 电力负载调整舰船电力负载是电力系统中最大的能耗源,调整电力负载的分配和控制对于优化舰船电力系统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电力负载调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效。

4.2 电力负荷预测舰船电力负荷在不同的作战任务和航行状态下会有所不同,通过对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可以合理安排电力系统的工作状态,避免过载或者能源浪费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

4.3 电力系统拓扑结构优化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决定了电能传输和分配的路径,通过对电力系统拓扑结构进行优化,可以减少能量传输的损耗和电能泄漏,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效。

第五章舰船电力系统的设计实例本章将通过一个舰船电力系统的设计实例来具体说明以上所述的优化方法。

通过对电力负载的合理调整和预测,以及对电力系统拓扑结构的优化,该舰船电力系统的能效得到了显著提高,并在实际作战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船用电源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船用电源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船用电源系统的设计与研发一、简介船用电源系统是保障船舶正常运行、提供船舶生活用电等基础设施,因而对于船舶安全、生命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船用电源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二、配电系统船舶配电系统通常由发电机、变压器、开关柜和负载组成。

船用发电机由柴油机带动,使用高速旋转的发电机发电。

变压器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压升高或降低,以满足负载需要。

开关柜则能对发电机和负载进行控制。

负载则分为船舶各个部位的用电设备,包括马达、照明、通讯设备、厨房设备等。

整个配电系统需要实现电源的自动切换、电流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基础功能。

三、船用电容器船舶具有特殊的工作环境,如湿度较大、震动强烈等。

因此,船用电容器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防潮、防震、防爆、高温耐受、长寿命等。

而电容器使用寿命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船用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船用电容器的研发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手段,包括敷设表面动态电流控制技术、防潮注射成型技术、特殊材料能耗释放控制技术等。

四、蓄电池管理系统船用蓄电池管理系统包含蓄电池状态监测、蓄电池平衡管理、蓄电池充电管理等功能。

简单来说,就是对蓄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保证蓄电池的安全使用和寿命。

同时,蓄电池管理系统也需要具有良好的充电效率和功率因数,以最大限度地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五、船舶液晶监视系统船舶液晶监视系统通常由多个显示器和控制器组成,能够实时显示船舶配电系统的各项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等。

而通过控制器,用户可以进行电源的开关、调节等操作。

作为船舶领域中的智能电源系统,船舶液晶监视系统已成为船舶数码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总结船用电源系统的设计与研发是一个综合性、工程性极强的过程,需要考虑到船舶工作环境、配电设备的使用和故障排查等多方面因素。

在系统设计的同时,需要保证每一组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避免在航行中出现安全事故。

船用电源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为船舶工业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

船舶电力系统解析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和优化策略

船舶电力系统解析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和优化策略

船舶电力系统解析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和优化策略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和优化策略对于船舶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设计原则以及优化策略进行详细的解析和探讨。

一、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船舶电力系统主要包括发电机组、电力配电装置、电力负载以及电力管理系统等组成部分。

发电机组是船舶电力系统的核心,通常由主发电机和备用发电机组成,用于提供船舶所需的电能。

电力配电装置将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传输到各个电力负载上,并保证电力负载的正常运行。

电力负载包括船舶的各种设备和系统,如船舶推进装置、照明系统、通信设备等。

电力管理系统则负责对船舶电力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原则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可靠性原则:船舶电力系统是船舶正常运行的基础,设计时应考虑各种可能的故障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备份措施,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灵活性原则:船舶电力系统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船舶在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将来的扩展需求,为系统的升级和改造提供一定的空间。

3. 能效性原则:船舶电力系统在设计时应考虑能源的效率利用,减少能源的浪费,并尽可能降低系统的能耗。

三、船舶电力系统的优化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船舶电力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可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1. 优化发电机组的选择和配置:在设计船舶电力系统时,应考虑到船舶的功率需求以及负荷特性,并选择合适的发电机组进行配置。

同时,还可以采用发电机组的并联或串联方式,以满足船舶在不同负荷下的需求,并提高系统的性能。

2. 优化电力配电装置的设计:在电力配电装置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合理的电缆布线方案,减少电力损耗,并通过选择合适的开关设备和保护装置,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优化电力负载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对船舶电力负载的管理和控制,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优化。

例如,可以采用智能化的负载管理系统,根据负载的优先级和需求进行调度,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0 引言
船舶电力系统在船舶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电力系统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和供电品质,将直接影响船舶的经济指标、技术指标和生命力。

在现代化船舶上,电站操作越来越复杂、电站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对电站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船舶电力系统的控制形成了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的由数字集成电路与线性模拟集成电路组成的控制系统。

八十年代后,出现了由单板机或单片机组成的微机控制系统。

到了九十年代,PLC 的应用增强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到目前为止PLC 控制的电站、主机遥控、集中监测报警等系统已不断的更新换代,船舶电力系统己形成了完善的船舶自动电力综合管理系统。

1 船舶电力系统
船舶电力系统主要由电源、配电装置、电力网和用电设备组成。

电源通常采用发电机组或蓄电池组。

发电机是由原动机带动的,原动机的类型可分为蒸汽机、柴油机、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等。

配电装置是用来接收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分配电能和控制电能的。

联系发电机、主配电板、分配电板和用电设备的电缆称为电力网,其作用是用来输送电能。

船上的用电设备很多,包括动力负荷、照明负荷、通讯导航设备等。

船舶电力系统研究的对象是发电机发电、配电、输电给各用电设备的问题。

2 船舶电站设计
船舶电站是电力系统的心脏,其工作的可靠性和生命力,是系统实现规定任务的有效性的两个标志。

船舶电站的可靠性是在指在各种不利的工作条件(如环境温度变化大,空气湿度大,海水腐蚀作用强,船舶的横摇和纵倾大,航行振动和冲击振动等),电气系统的各项电气设备在整个运行期间不见断的工作能力。

既不发生结构上的损坏事故,也不应发生各种装置的调整失常,使整个电力系统能不间断地供电,并保证一定的电能质量。

船舶电站的生命力是指船舶受到战斗损坏和事故破坏时,电力系统仍能保证不间断供电的能力。

电力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取决于其组成元件的可靠性及其相互连接方法和使用方法。

因此对船舶电站的可靠性,要求在设计船舶电站线路、选用元件、确定使用方法时都必须加以考虑。

船舶电站由原动机、发电机和主配电装置组成,一般都是根据船舶的具体要求专门研制配套的。

它为船舶上的工作机械和生活设备如电动舵机、锚机、武器装备、电灯、电视机、空调等提供电源。

电站设计是电力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

根据船舶负荷的供电需求来确定电站的组成方案,并进行电源设备的选型和布置,这是船舶电力系统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个优良的船舶电站应该具备有充足的发电能力并保证向全船的重要负荷可靠地供电,有较强的生命力、较高的运行安全性、较低的全寿命期费和优良的操作使用性能。

在船舶自动化电站中,为了使一套发电机组能自动并车投入运行,其首要的工作是必须能根据指令自动起动或停止柴油机发电机组,或者首先能在集中控制室内遥控柴油发电机组的起动或停止。

因此,柴油发电机组的自动控制是船舶电站自动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船舶发电机大多由柴油机拖动,在发电机的起动和停机控制中,柴油机是控制对象,船舶辅柴油机可以有电动起动和压缩空气起动两种方式。

电动起动一般用于应急发电机的原动机,由蓄电池供电给直流伺服电动机,带动柴油机转动直到起动完毕;主发电机组一般采用压缩空气起动,压缩空气经起动控制阀到达柴油机,再由柴油机的空气分配器按各汽缸发火的顺序,依次将压缩空气引入各汽缸,推动活塞,使机器转动。

一旦进入汽缸的压缩空气产生高温,自行发火运转后,立即切断气源,柴油机即自行运转。

控制柴油机停机时,只需切断燃油供给,机器即自行停下来。

但也需注意,不同形式的机器可能有不同的要求。

突然停机,也许是某些机器的性能不能接受的,它要求在中速下先运行一段时间,待温度逐渐降低,然后才允许断油停机。

柴油机起、停程序可归纳为三种基本原则:(1)按时间原则控制,即模仿人的实际操作过程,按时间拟定控制程序;(2)按速度原则控制,即直接按速度拟定控制程序;(3)按滑油压力控制,即根据不同转速时滑油压力的变化拟定控制程序。

一般采用综合方式控制,即在整个控制系统中,以上三种控制原则都有。

在具有要求多台机组并联供电的电站中,若要满足“无人机舱”的要求,实现电站自动化,必须将各个自动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总体控制系统,用来收集来自各台柴油机、发电机、断路器、汇流排以及各主要负载的必要的信息及参数,加以分析、判断,在一定的条件下,自动地采取符合逻辑的措施,以处理电站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

3 船舶配电装置设计
船舶配电装置是用来接收和分配船舶电能,并对发电机和电网进行保护、测量和调整等工作的设备。

它是由各种开关、保护电器、测量仪表、调节和信号装置等电器设备按一定要求组合而成的。

船舶配电装置种类很多,常用的按其用途分类有:
主配电板:用来控制和监测主发电机的工作,并将主发电机产生的电能,通过主电网或直接给用电设备配电。

应急配电板:用来控制和监测应急发电机的工作,并将应急发电机产生的电能,通过应急电网或直接给用电设备供电。

蓄电池充放电板:用来控制和监测充电发电机或充电整流器,对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工作,并通过低压电网或直接给用电设备配电。

岸电箱:当船舶停靠码头时,将岸上电源接至船上,通过主配电板(或应急配电板)给用电设备供电。

区配电板:介于主配电板或应急配电板与分电箱之间,用以向分电箱和最后支路供电的配电板。

分电箱:用以向成组的最后支路供电,并装有保护装置。

按目的和性质分为:电力分电箱、照明分电箱、助航通信分配电板等。

电工试验板:接有全船各种电源和必要的检测仪表,专供船上检修和校验各种用电设备的配电板。

船舶配电装置应根据其安装的场所,选择不同的防护等级和安装方式。

4 船舶电网设计
船舶电网是由船用电缆、导线和配电装置以一定的连接方式组成的整体。

船舶电网包括供电网络和配电网络,供电网络是指主发电机与主配电板之间、应急发电机与应急配电板之间、主配电板之间以及主配电板与应急配电板、岸电箱之间的电气连接网络。

配电网是指主配电板、应急配电板到用电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网络。

船舶电网的连接方式有很多,但基本类型有以下五种:
(1)馈钱配电方式
各个用电设备及分配电箱由主配的单独馈线引出。

这种方式用于用电设备较少的小型船舶。

(2)干线配电方式
由主配电板引出几根叫做干线的电缆对分配电箱供电,用电设备再从分配电板上取得电源,这种配电方式的优点是电网结构简单,可以大大减少船舶干线电缆的数量。

(3)混合配电方式
馈线式和干线式混合的配电方式。

这种配电方式局部线路发生故障不致影响整个电力系统,可以保证重要设备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

(4)环形配电方式
这种方式是将主配电板和负载的分配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向用电设备供电。

根据连接线形成的电网闭环的情况,环形配电方式可以分为全闭环、电源环和负载环数种。

这种配电方式可以构成较多的电源到负载的通路,所以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

(5)网形配电方式
它是在船舶发电机组和负载较多的情况下,由环形配电方式发展而成的一种配电形式。

5 电力系统的保护设计
电力系统保护装置设计的目的在于防止或限制系统的故障,并把它们对系统其余部分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在设计中对保护装置要考虑:
(1)确定系统电气参数检测、保护的内容和范围,并确定应有哪几种保护性能。

(2)正确选用合适的保护装置。

(3)确定保护装置的动作整定值。

(4)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联锁和协调。

(5)确定电力系统的负载控制措施。

通过以上的设计,可以得出船舶电力系统的流程图如下:
在电力系统诸要素(电制、电压、频率等)确定后,根据规范规则以及客户的要求,依次进行电源装置设计、配电装置设计、电力网设计和系统保护设计,将设计过程图纸化文件化(包括电力负荷计算书、配电板布置图原理图、短路电流计算等),最后交付相关厂家进行硬件施工。

6 结论
本文的研究为电力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完成了以下工作:
1.电力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电力负荷的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进行主发电机的选型。

2.配电装置的设计:对元器件进行选型,设计了主配电板和应急配电板的布置图和原理图。

3.电力网的设计:设计了一次二次电力系统图,绘制了电力布置图。

4.电力系统保护的设计研究:对选择性保护进行分析研究,并绘制了工程化图纸。

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从而进一步掌握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