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5-1选择题1、6264芯片是(B)(A)EEPROM (B)RAM(C)FLASH ROM (D)EPROM2、用MCS-51用串行扩展并行I/O口时,串行接口工作方式选择(A)(A)方式0 (B)方式1 (C)方式2 (D)方式33、使用8255可以扩展出的I/O口线是(B)(A)16根(B)24根(C)22根(D)32根4、当8031外出扩程序存储器8KB时,需使用EPROM 2716(C)(A)2片(B)3片(C)4片(D)5片5、某种存储器芯片是8KB*4/片,那么它的地址线根线是(C)(A)11根(B)12根(C)13根(D)14根6、MCS-51外扩ROM,RAM和I/O口时,它的数据总线是(A)(A)P0 (B)P1 (C)P2 (D)P37、当使用快速外部设备时,最好使用的输入/输出方式是(C)(A)中断(B)条件传送(C)DMA (D)无条件传送8、MCS-51的中断源全部编程为同级时,优先级最高的是(D)(A)INT1 (B)TI (C)串行接口(D)INT09、MCS-51的并行I/O口信息有两种读取方法:一种是读引脚,还有一种是(A)(A)读锁存器具(B)读数据库(C)读A累加器具(D)读CPU 10、MCS-51的并行I/O口读-改-写操作,是针对该口的(D)(A)引脚(B)片选信号(C)地址线(D)内部锁存器5-2判断题1、MCS-51外扩I/O口与外RAM是统一编址的。
(对)2、使用8751且EA=1时,仍可外扩64KB的程序存储器。
(错)60KB3、8155的复位引脚可与89C51的复位引脚直接相连。
(对)4、片内RAM与外部设备统一编址时,需要专门的输入/输出指令。
(错)统一编址的特点正是无需专门的输入输出指令。
5、8031片内有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
(错)无程序存储器6、EPROM的地址线为11条时,能访问的存储空间有4K。
(错)2K.7、8255A内部有3个8位并行口,即A口,B口,C口。
微机原理课后题答案(5-7章)分析

(1)写出6116芯片的存储容量;
(2)分析每片6116所占的内存地址范围。
答:
(1)6116芯片的存储容量是2k*8bit
(2)第一片6116的内存地址范围是F1000H~F17FFH
第二片6116的内存地址范围是F1800H~F1FFFH
7.在多级存储体系结构中,Cache-主存结构主要用于解决(D)的问题。
A.主存容量不足B.主存与辅存速度不匹配
C.辅存与CPU速度不匹配D.主存与CPU速度不匹配
8.动态RAM的特点之一是(BD)。
A.能永久保存存入的信息B.需要刷新电路
C.不需要刷新电路D.存取速度高于静态RAM
二、填空题
1.在分层次的存储系统中,存取速度最快、靠CPU最近且打交道最多的是Cache存储器,它是由DRAM类型的芯片构成,而主存储器则是由SRAM类型的芯片构成。
第
一、单项选择题
1.8086CPU在执行IN AL,DX指令时,DX寄存器的内容输出到(A)上。
A.地址总线B.数据总线C.存储器D.寄存器
2.在CPU与外设进行数据传送时,下列(C)方式可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A.无条件传送B.查询传送C.中断传送D.前三项均可
3.外部设备的端口包括(ABC)。
A.数据端口B.状态端口C.控制端口D.写保护口
第
一、选择题
1.下列(B)不是半导体存储器芯片的性能指标。
A.存储容量B.存储结构C.集成度D.最大存储时间
2.高速缓存由(B)构成。
A. SRAMB. DRAMC. EPROMD.硬磁盘
3.由2K×1bit的芯片组成容量为4K×8bit的存储器需要(D)个存储芯片。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张颖超叶彦斐第5章习题答案.doc

5.1 RAM和ROM的主要特点和区别是什么?【解答:】ROM (只读性存储器)的特点足在一般情况下,ROM屮的信息只能读出不能写入,ROM 屮的内客是非易失性的,掉电后信息也不会丢失。
RAM (随机存储器)的特点是K•内容在工作时既可以读出也可以随时写入,但是其中的内容是易失性的,棹电后信息会丢失。
5.2术语“非易失性存储器”足什么意思?PROM和EPROM分别代表什么意思?【解答:】“非易失性存储器”是指掉电后信息不会丢失。
PROM是可编程ROM, E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
5.3何谓静态RAM?何谓动态RAM?他们的特点各足什么?【解答:】以双稳态电路作力基本存储申.元來保存信息的RAM称力静态RAM (SRAM),其特点是:只要不断电,信息不会丢失;访问速度快,但集成度较低,一般用于Cache采用SRAM。
以晶体管栅极电界的充放电来存储二进制信息的RAM称为动态RAM,其特点足:电界上的电荷会随吋间而泄露,因此DRAM需耍定吋刷新;DRAM集成度较高,因此行列地址线复用,一般闪存采用DRAM构成。
5.4较大容量的RAM为什么总是采用矩阵形式?【解答:】这种形式便于采用双译码结构,地址线分为行、列W部分,分开译码,可以极大的减少地址译码器的输出线,简化电路。
5.5下列RAM芯片各需要多少个地址引脚?(1)16Kxlb (2) lKx4b (3) 2Kx8b【解答:】分別是log216K = 14,log2lK 二10,log22K = ll 根5.6设有一个具有14位地址和8位字长的存储器,fuj:(1)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字节的信息?(2)如果存储器由IKxlb静态RAM芯片组成,需多少芯片?(3)需要多少位地址作芯片选择?(4)改用4Kx4b的芯八,试凼出与总线连接框图。
【解答:】(1)注意问的是:能存储多少字节已知存储器具冇14位地址,且8位字长,所以是214字节,即16K字节(16KB)。
第5章 微机原理习题答案

MOV CX,100
CLD
; 从首址开始传送,应使 DF=0
REP MOVSW
; 应传送的是 100 个字而非字节
RET
; 程序结束,返回 DOS
MAIN ENDP
CODE ENDS END MAIN
该程序完成的功能是:将 INBUF 表内的 10 个字数据复制到以 OUTPUT 开始的连续的内存 单元中。 10.程序空处可填 CNT,字节变量 RS 的最后结果是 04H。该程序实现的功能是:统计数据段 中以 BUF 为首址的带符号字节数据表中负数的个数,CNT 为表中所有数据的个数,即表的长 度。需要注意的是:十进制数据“145”在以二进制带符号字节数据形式存放时相当于“- 111”。 11.指令 MOV NUM2,NUM1 的源操作数使用立即数寻址,目的操作数使用直接寻址。指令执 行后 NUM2+1 单元的内容是 0。 12.执行结果为 CS=3322H,IP=1100H,SS=5000H,SP=3254H,栈顶的两个字即断点地址, 为 2000H:3254H。 13.:> (显示输入字符串) (再次显示输入字符串) 14. 0108H,1500H,010CH 15.堆栈指令,子程序调用,中断 16.XOR BX,BX
22.段属性、偏移地址属性、距离属性
23.
6000:0006 35H
6000:0007 62H
6000:0008 00H
6000:0009 60H
SP=0006H
24.
25. DW 12H,………(可用数值,共 16 个,若 DW 不对则不得分);
MOV AX, DATA;
MOV DS,AX ;
PUSH CX;
五.综合题
1. xt236.asm 简化段定义格式
微机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微机原理习题第一章绪论习题与答案1. 把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及BCD码形式。
(1) B =(2)01011101.101B =解:(1) B = 178D = B2H = (0001 0111 1000)BCD(2)01011101.101B = 93.625D = 5D.AH= (1001 0011.0110 0010 0101)BCD2. 把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100D =(2)1000D =(3)67.21D =解:(1) 100D = 01100100B(2) 1000D = 00B(3)67.21D = 1000011.0011B3. 把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二进制数。
(1) 2B5H =(2) 4CD.A5H =解:(1)2B5H = 693D = 0010 1011 0101B(2)4CD.A5H = 1229.6445D = 0100 1100 1101.1010 0101 B4. 计算下列各式。
(1)A7H+B8H =(2)E4H-A6H =解:(1)A7H+B8H = 15FH(2)E4H-A6H = 3EH5. 写出下列十进制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
(1)+89(2)-37解:(1)[+89 ] 原码、反码和补码为: 01011001B(2)[-37] 原码= B[-37] 反码= B[-37] 补码= B6.求下列用二进制补码表示的十进制数(1)(01001101)补=(2)()补=解:(1)(01001101)补= 77D(2)()补= -75D7.请用8位二进制数写出下列字符带奇校验的ASCII码。
(1)C:1000011 (2)O:1001111(3)M:1001101 (4)P:1010000解:(1)C:0 1000011 (2)O:0 1001111(3)M:1 1001101 (4)P:1 10100008.请用8位二进制数写出下列字符带偶校验的ASCII码。
第五章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五一. 思考题⒈半导体存储器主要分为哪几类?简述它们的用途和区别。
答:按照存取方式分,半导体存储器主要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包括静态RAM和动态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包括掩膜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和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
RAM在程序执行过程中,能够通过指令随机地对其中每个存储单元进行读\写操作。
一般来说,RAM中存储的信息在断电后会丢失,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但目前也有一些RAM 芯片,由于内部带有电池,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具有非易失性。
RAM的用途主要是用来存放原始数据,中间结果或程序,与CPU或外部设备交换信息。
而ROM在微机系统运行过程中,只能对其进行读操作,不能随机地进行写操作。
断电后ROM中的信息不会消失,具有非易失性。
ROM通常用来存放相对固定不变的程序、汉字字型库、字符及图形符号等。
根据制造工艺的不同,随机读写存储器RAM主要有双极型和MOS型两类。
双极型存储器具有存取速度快、集成度较低、功耗较大、成本较高等特点,适用于对速度要求较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MOS型存储器具有集成度高、功耗低、价格便宜等特点,适用于内存储器。
⒉存储芯片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答:存储芯片通常由存储体、地址寄存器、地址译码器、数据寄存器、读\写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
存储体是存储器芯片的核心,它由多个基本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基本存储单元可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具有0和1两种状态。
每个存储单元有一个唯一的地址,供CPU访问。
地址寄存器用来存放CPU访问的存储单元地址,该地址经地址译码器译码后选中芯片内某个指定的存储单元。
通常在微机中,访问地址由地址锁存器提供,存储单元地址由地址锁存器输出后,经地址总线送到存储器芯片内直接进行译码。
地址译码器的作用就是用来接收CPU送来的地址信号并对它进行存储芯片内部的“译码”,选择与此地址相对应的存储单元,以便对该单元进行读\写操作。
微机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微机原理习题第一章 ?绪论习题与答案1.? 把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及BCD码形式。
(2)?? 01011101.101B =解:(2)?????????? 01011101.101B = 93.625D = 5D.AH= (1001 0011.0110 0010 0101)BCD2.? 把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 100D =(2)?? 1000D =(3)?? 67.21D =解:(1)?? ?100D = 01100100B(3)?? 67.21D = 1000011.0011B3.? 把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二进制数。
(1)?????? 2B5H? =(2)?????? 4CD.A5H =解:?????????? (1)????????????? 2B5H? =? 693D = 0010 1011 0101B ?????????? (2)????????????? 4CD.A5H = 1229.6445D = 0100 1100 1101.1010 0101 B 4.? 计算下列各式。
(1)?? A7H+B8H? =(2)?? E4H-A6H? =解:(1)?????????? A7H+B8H? = 15FH(2)?????????? E4H-A6H? = 3EH5.? 写出下列十进制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
(1)+89(2)-37解:(1)[+89 ] 原码、反码和补码为: 01011001B6.求下列用二进制补码表示的十进制数??? (1)(01001101)补=解:??? (1)(01001101)补= 77D7.请用8位二进制数写出下列字符带奇校验的ASCII码。
??? (1)C:1000011??? (2)O:? 1001111??? (3)M:1001101??? (4)P:? 1010000解:??? (1)C:0 1000011?? (2)O:0 1001111??? (3)M:1 1001101?? (4)P:1 10100008.请用8位二进制数写出下列字符带偶校验的ASCII码。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5章课后作业答案

4
D0~ D7 8088系统 BUS
D0~ D7 · · · A0 SRAM 6116
A0 A 10
MEMW
A 10
R/W OE D0~ D7 CS
MEMR
D0~ D7 A0 · · ·
A0 A 10 R/W OE CS
A 10
MEMW MEMR & A 18 A 17 A 19 A 16 A 15 A 14 A 13 A 12 A 11
5.10 74LS138译码器的接线图如教材第245页的图5-47所示,试判断其输出端Y0#、Y3#、Y5#和 Y7#所决定的内存地址范围。
解:因为是部分地址译码(A17不参加译码),故每个译码输出对应2个地址范围: Y0#:00000H ~ 01FFFH 和 20000H ~ 21FFFH Y3#:06000H ~ 07FFFH 和 26000H ~ 27FFFH
5.2 为什么动态RAM需要定时刷新?
解:DRAM的存储元以电容来存储信息,由于存在漏电现象,电容中存储的电荷会逐渐泄漏,从而使信息丢失或出 现错误。因此需要对这些电容定时进行“刷新”。 5.3 CPU寻址内存的能力最基本的因素取决于___________。 解:地址总线的宽度。 5.4 试利用全地址译码将6264芯片接到8088系统总线上,使其所占地址范围为32000H~33FFFH。 解:将地址范围展开成二进制形式如下图所示。 0011 0010 0000 0000 0000 0011 0011 1111 1111 1111
解:
(1)特点是:它结合了RAM和ROM的优点,读写速度接近于RAM,断电后信息又不会丢失。 (2)28F040的编程过程详见教材第222~223页。 5.14 什么是Cache?它能够极大地提高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是基于什么原理? 解: (1)Cache 是位于CPU与主存之间的高速小容量存储器。 (2)它能够极大地提高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是基于程序和数据访问的局部性原理。 5.15 若主存DRAM的的存取周期为70ns,Cache的存取周期为5ns,有它们构成的存储器的平 均存取周期是多少? 解:平均存取周期约为 70×0.1ns + 5×0.9ns =11.5n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 控制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习题与解答
5.3 试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判断下列系统在平衡状态的稳定性。
1123-⎡⎤=⎢⎥-⎣⎦
x x
解 由于题中未限定利用哪一种方法,且系统为线性定常系统,所以利用李雅普
诺夫第一方法比较合适。
经计算知矩阵1123-⎡⎤
⎢⎥-⎣⎦
的特征根为20-。
由于第一
方法关于线性系统稳定性的结果是的全局性的,所以系统在原点是大范围渐近稳定的。
5.11 利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判断下列系统是否为大范围渐近稳定:
1123-⎡⎤=⎢⎥-⎣⎦
x x
解 令矩阵
11
1212
22p p p p ⎡⎤
=⎢⎥⎣⎦
P 则由T
+=-A P PA I 得
11
1211
1212
221222121110132301p p p p p p p p ---⎡⎤⎡⎤⎡⎤⎡⎤⎡⎤
+=⎢⎥⎢⎥⎢⎥⎢⎥⎢⎥---⎣⎦⎣
⎦⎣⎦⎣⎦⎣⎦ 解上述矩阵方程,有
1111121112222212
22127
42413420 826158p p p p p p p p p p ⎧=-+=-⎧⎪
⎪⎪-+=⇒=⎨⎨⎪⎪
-=-⎩=⎪⎩
即得
11
1212
227
54
85388p p p p ⎡⎤⎡⎤⎢⎥==⎢⎥⎢⎥⎣⎦⎣⎦
P 因为
11121112
22757
17480 det det
05346488p p P p p ⎡⎤
⎡⎤⎢⎥=
>==>⎢⎥⎢⎥⎣⎦
⎣⎦
可知P 是正定的。
因此系统在原点处是大范围渐近稳定的。
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及
其沿轨迹的导数分别为
T 221122T T 22121
()(14103)0
8()()0
V x x x x V x x ==++>=-=-=-+<x x Px x x Qx x x 又因为lim ()V →∞
=∞x x ,所以系统在原点处大范围渐近稳定。
5.12 给定连续时间的定常系统
12
2
2122
(1)x x x x x x ==--+
试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判断其在平衡状态的稳定性。
解
易知(0, 0)为其唯一的平衡状态。
现取22
12
()V x x x =+,则有: 22
12(i) ()0V x x =+>x
[]12122122
1222
2
22()()(ii) ()22(1)2(1)x V x V x V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
=⎢⎥--+⎣⎦=-+x 容易看出,除了两种情况:
(a )1x 任意,20x ≡ (b )1x 任意,21x ≡-
时()0V =x 以外,均有()0V <x 。
所以,()V x 为负半定。
(iii )检查0((;,0))V t x φ是否恒等于零。
考察情况(a ):状态轨线 []T
01(;,0)(),0t x t =x φ,则由于2()0x t ≡,可导出
2()0x t ≡,将此代入系统的方程可得:
122
22211()()0
0()(1())()()()
x t x t x t x t x t x t x t =≡==-+-=-
这表明,除了点(120, 0x x ==)外,[]T
01(;,0)(),0t x t =x φ不是系统的受扰运动解。
考察情况(b ): []T
01(;,0)(),1t x x t =-φ,则由2()1x t =-可导出2()0x t =,将此代入系统的方程可得:
122
22211()()1
0()(1())()()()
x t x t x t x t x t x t x t =≡-==-+-=-
显然这是一个矛盾的结果,表明[]T
01(;,0)(),1t x x t =-φ也不是系统的受扰运动解。
综上分析可知, 0((;,0))0V t x ≠φ。
(iv
)当=
∞x 时,显然有2
()V =→∞x x 。
于是,可以断言,此系统的原点平衡状态是大范围渐近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