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教案:三大地理平原和主要丘陵
第四节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教学设计

第四节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教学设计Section 4 teaching design of three plains and main hills第四节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三大平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特征,初步了解我国主要丘陵的位置。
2.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3.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分析运用中国地形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三大平原的位置及主要特征【教具准备】1.中国地形图(分层色挂图)。
2.用投影胶片或小黑板绘制的三大平原比较表(见下表)。
【教学课时】本节教学安排1课时(四年制可安排1.5课时)。
第一课时讲完“三大平原”,后面半个课时讲完“主要丘陵”。
【教学方法】比较法讲述及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挂好“中国地形”挂图[提问] 我国东部属于地势的第三阶梯。
这里以什么地形为主?(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板书] 第四节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讲授新课)[指图讲述]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滚滚东流的江河携带泥沙在东部沉积,形成了一条依山连海、纵贯南北的冲积平原带。
这个平原带自北而南大致可分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部分。
[板书] 一、三大平原[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文图3·17,说出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分别是什么山脉,南临什么海,包括哪些省区,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由2—3个学生回答,教师纠正、补充)[指图讲述] 东北平原上,辽河向南流,松花江向北流,可见平原中部存在着一条隆起的分水岭高地。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引言地质学家对地球的地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分类,从而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不同的地形特征,包括平原、丘陵、山脉等。
在地理学中,平原和丘陵是常见的地形类型。
本文将介绍三大平原以及一些主要丘陵的特征和分布情况。
一、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中国境内的一个重要地理单元,位于中国北方,面积广大。
黄土高原以地表黄土的分布而得名,它是形成于数百万年前的风蚀和水蚀作用下的沉积物。
黄土高原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约为1000米左右。
黄土高原的土壤肥沃,土壤中含有较高的氮、磷、钾等养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黄土高原的地表覆盖层较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
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二、亚马逊平原亚马逊平原位于南美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之一,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一的所在地。
亚马逊平原的面积约为600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
亚马逊平原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不超过200米。
该地区年降水量丰富,气候湿润,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得以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
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许多独特的动植物物种生活在这里。
亚马逊河是亚马逊平原的主要河流,也是全球水量最大的河流之一。
它源头位于安第斯山脉,并在亚马逊平原形成复杂的水系网络,给亚马逊平原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
三、恩坎普拉多平原恩坎普拉多平原位于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和巴西之间,是一个广阔的平原地区。
该地区的平原主要由冲积扇、沉积了上百万年的河流冲积物组成,地势相对较低。
恩坎普拉多平原的气候炎热潮湿,雨水充沛。
这里的土地十分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和牧养。
一些重要的农作物如大豆、玉米、水稻等在恩坎普拉多平原得到了广泛种植,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
主要丘陵:1.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跨越多个国家,包括奥地利、法国、意大利等。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著名的山脉之一,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滑雪胜地。
2.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横跨7个国家。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课件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27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2月27日星期 六2021/2/272021/2/272021/2/27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2月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12:05:36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2/272021/2/272021/2/27Feb-2127-Feb-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2/272021/2/272021/2/27Satur day, February 27, 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2/272021/2/27Februar y 27,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2/272021/2/272021/2/272021/2/27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山东丘陵
丘
陵
东南丘陵
确定主要丘陵的位置
主 要 丘 陵
辽东丘陵
主 要 丘 陵
山东丘陵
主 要 丘 陵
东南丘陵
讨论:丘陵地区是如何发展经济的?
主
要
丘
梯田
初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初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一:高原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500米以上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
如我国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以及内蒙古高原。
还有国外的,比如巴西的巴西高原等。
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
介于北纬26°00′~39°47′,东经73°19′~104°47′之间。
二:平原平原是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一个较大区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
如我国有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黑土地,东北粮仓),华北平原。
国外的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三:盆地盆地,是指地球表面相对长时期沉降的区域,因整个地形外观与盆子相似而得名。
换言之,盆地是基底表面相对于海平面长期洼陷或坳陷并接受沉积物沉积充填的地区。
沉积盆地既可以接受物源区搬运来的沉积物,也可充填相对近源的火山喷出物质,当然也接受原地化学、生物及机械作用形成的盆内沉积物。
简单来说,盆地就是相对长时期沉降的区域。
我国有四大盆地,分别是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天府之国)。
四:丘陵丘陵,为世界五大陆地基本地形之一,是指地球岩石圈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
在我国的丘陵有东南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丘陵和山地一样,是地表凸起的部分,两者经常交织在一起,很难区分开。
它们的差别不在绝对高度,而是相对高度的不同。
因此,全国各地都有丘陵分布,尤以长江以南较为集中。
最后,附加一张中国地形图,希望大家可以整体浏览一下今天的中国地理小知识先写到这里,彬同学认为地理是中高考都不可避免的科目,记得每天学习一点哦!。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地理教案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地理教案•相关推荐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地理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地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通过读图,使学生记住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位置、名称。
2.通过分析三大平原的分布和主要待点,使学生认识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渗透因地制宜的观点,认识到我们应该保护耕地,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三大平原的分布及特点。
教学难点三大平原的成因。
教学媒体中国地形图(挂图),三级阶梯及主要河流空白图,课本插图、彩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投影片),丘陵地区景观幻灯片。
教学过程复习填图请同学们在发的空白图中填写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处的四条山脉的名称。
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哪级阶梯呢?学生答:第一、二级阶梯。
教师指图提问我国第三级阶梯上又分布有哪些地形类型呢?学生答:平原和丘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板书第四节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一、三大平原分布和特点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这三大平原的名称,请同学们看地图册。
它们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东北平原、首都北京所在的华北平原、长江流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它们依山连海,是一条纵贯我国南北的冲积平原带。
读图观察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东北平原示意图”。
请同学在黑板前指挂图说明东北平原的位置、范围。
学生指图回答。
指导读图我们继续看这幅图。
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约35万平方千米。
它是由哪几个小平原组成的?学生读图回答,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启发提问它们的名称有何含义?学生讨论、回答: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所携带泥沙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是由松花江和嫩江携带的泥沙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主要是由辽河所携带泥沙冲积而成的。
教师总结我国东部平原多是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而成的`,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地势低洼处常形成沼泽地,请同学们看彩图14。
中国的地形地理教案

中国的地形地理教案中国的地形地理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的地形地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了解我国大陆架的分布。
3.培养学生进一步阅读各类地形图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明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教学重点】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教具准备】1.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挂图)2.我国三级地势阶梯概况的空格表(见下表)【教学课时】本节教学可安排1.5课时(四年制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讲述“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后面半个课时(或一课时)讲述“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和“比较法”讲述。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提问〕我们在初一地理课中已经学过有关亚洲和东亚的地形知识。
亚洲的地形和地势有什么特点?东亚大陆部分有哪些大的地形区?地势高低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让学生稍加议论后回答,教师再作简要的补充和归纳。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我国的地形。
先请同学们阅读“中国地形图”。
〔挂图〕在黑板前挂出“中国地形图”〔板书〕第三章中国的地形第一节地形概况(讲授新课)〔读图指导〕在图上找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的大高原——青藏高原(可由学生齐答,下同),这个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
由青藏高原向东、向北,找到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它们的海拔大约在1000—xxxx米之间。
再由黄土高原向东,找到华北平原,它的海拔在100米甚至50米以下。
〔读图提问〕通过以上读图,从“中国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地势自西向东是怎样变化的?(教师提示:(1)说明地势的概念,即地势是指地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2)提示学生从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海拔变化来得出结论。
初中地理_中国地形第二框三大平原和丘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初中八年级地理湘教版课型:新授课一、教案背景:在初步了解了中国的位置、疆域、人口等问题的基础上,教材进一步安排学习中国的地形,这一部分内容对学习中国的气候、河流起到重要的影响,并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课题: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二框三大平原和丘陵三、教材分析:《中国的地形》主要讲述了中国的地形、地势特点;中国的地形分为了两大方面,一是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二是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各自的特色。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紧密结合中国地形图,找准山脉、地形区的分布位置,对今后学习中国的气候、河流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四、教学重点:1、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分布及特点;教学难点:利用多媒体,在地图上明确指出各地形的分布位置。
五、教学目标:1、通过中国地形图的判读,掌握中国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位置及特征。
2、归纳中国的主要地形特征。
3、分析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优缺点。
4、通过对中国壮丽山河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
六、教学方法:小组互助、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七、教具:中国地形图、多媒体、学案八、教学过程:根据学案完成本节学习任务。
一、课前预习案:学生利用课前时间,上百度互联网搜索中国的地形图,结合学过的内容提前把本节课进行一定的预习,根据学案中的要求完成知识分类。
二、课上复习案(一、)温故知新在图中指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要求填图准确):快速说出图中闪烁图标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并说出此地形区的典型特征。
(二、)出示自学题目,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对应的文字、地图、图片分析总结,并在教材中勾画、圈注,解决不了的问题用?标出或写在“我的疑惑中”,课前完成自主学习案。
1、读图填图:结合图2-8《中国地形分布图》,三大平原、三大丘陵,记住各地形区的名称,并准确的填在图一《中国空白地形图》中。
2、归纳概括:阅读课本P25——P27页阅读材料,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归纳各地形区的特点。
初中地理丘陵讲解教案

初中地理丘陵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丘陵地形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分布情况。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描述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我国地形地貌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丘陵地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我国主要丘陵地形的分布和特点。
教学难点:1. 丘陵地形的判读和描述。
2. 我国主要丘陵地形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地形模型。
3. 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各地丘陵地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这些图片都是什么地形?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这些是丘陵地形,它们起伏较大,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坡度较缓。
二、讲解丘陵地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 丘陵地形的定义:丘陵地形是一种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坡度较缓的地形。
2. 丘陵地形的特征:(1)地形起伏较大:丘陵地形相对于平原地形,地势较高,起伏较大。
(2)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丘陵地形的山峰相对高度一般较小。
(3)坡度较缓:丘陵地形的坡度一般较缓,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
三、讲解我国主要丘陵地形的分布和特点1. 辽东丘陵: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丘陵地形。
特点是地势较为起伏,丘陵与平原相间分布。
2. 山东丘陵: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包括山东半岛的丘陵地形。
特点是丘陵与山地、平原相互交错,地势较为起伏。
3. 江南丘陵: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包括江西、湖南、浙江、福建等省的丘陵地形。
特点是地形起伏较大,丘陵与盆地、山地相互交错。
4. 两广丘陵:位于我国南部,主要包括广东、广西两省的丘陵地形。
特点是丘陵与山地、平原相互交错,地势较为起伏。
四、讲解丘陵地形的利用状况1. 农业:丘陵地形有利于农业发展,可以种植水稻、茶叶、果树等作物。
2. 旅游业:丘陵地形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可以发展旅游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教学目的
1.掌握我国三大平原的名称、位置、范围和主要特征;记住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并了解它们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2.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认识和分析地形特征的能力。
3.在学习我国东部平原和丘陵地理特征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为树立“要珍惜爱护土地资源”的正确思想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我国三大平原的位置和特点,难点是记住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方法谈话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三大平原比较表,平原与丘陵的景观图)。
课时 1课时。
讲授提纲
●一、三大平原
●二、主要丘陵
1.分布
2.丘陵的开发利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讲解与提问] 上节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
如果我们从我国西部转向东部(教师指“中国地形挂图”),大家会看到哪些地形类型呢?(学生回答:平原和丘陵)今天就一起研究我国平原和丘陵的特点。
学习新教材
●第四节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板书]
●一、三大平原[板书]
[提问] 教师指“中国地形图”中的东部平原部分,提出以下问题:
1.我国的平原分布在我国的第几级阶梯上,它们的平均海拔约为多少?(第三级阶梯上,在200米以下)
2.在平原上都有河流经过,这些河流又大多由我国第一、二级阶梯而来,注入大海。
从这一特点你能说出平原形成的过程吧?(河流从高而下,到平原区流速减缓,泥沙沉积,逐渐形成了这些冲积平原)
3.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东北、黄河和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
[教师归纳] 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由众多河流的泥沙沉积而成,所以地势低平。
从北向南可分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下面就分别研究这三大平原的特点。
[阅读课文和地图] 教师指导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识读地形图和课文插图。
并且回答下列问题:
1.各平原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范围有多大?
2.三大平原的海拔大约各是多少?它们的面积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三个平原各有何突出特点?
[教师小结]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指导学生将所答内容填入下表(或投影片)中。
[展示投影片] 展示有关三大平原景观的投影片(或彩色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辨认这些图片是哪个平原的景观,并且说明理由。
[提问] 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找出并回答,除三大平原外,我国还有哪些平原?(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正像同学们回答的那样,我国除三大平原外,还有一些面积较小的平原。
例如: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台西平原等等。
这些平原面积虽小,但它们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也很重要。
总起来看,我国平原面积较小,约占全国总面积多少?(学生答:12%)同时平原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哪里?(学生答:在我国东部。
)而且这里是我国人口、城镇最集中的地方,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和爱护这里的土地。
[过渡] 在我国东部地区除平原以外,还有哪种主要地形类型呢?(丘陵)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我国的丘陵。
[读图] 教师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和两广丘陵。
并且让学生解译这些丘陵名称是怎样确定的。
[展示景观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各种丘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
(包括丘陵上的梯田、茶园和果园,泰山和黄山的自然风景等等)
[提问]请大家根据地形图和景观图回答问题:
1.我国丘陵地区一般平均海拔约多少米?
2.人们应该怎样开发利用丘陵地区呢?
[朗读古诗] 由于东部丘陵中有很多挺拔屹立的山峰,成为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
自古被诗人所赞颂,留下了不朽的诗句。
同学们可以在欣赏这些诗句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
下边就请同学朗颂和欣赏“泰山”和“庐山”两首诗歌。
复习巩固
1.让学生指图说出我国三大平原的位置,并且回答课本22页“想一想”中的3个问题。
2.指图说出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举例说出在这些丘陵地区中的著名旅游区。
3.继续完成课本95页的填图练习。
教案分析
“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节课的教材内容有共同的特点,即概念众多、内容繁杂,学生不易掌握。
但是,本书中的这几节教案却能较好地处理各节的知识内容,并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优点值得学习。
下面只说其中的几点,供读者思考。
1.根据不同知识的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有关山脉的知识,是由地名及地理分布所组成,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主要靠记忆,因此,在教案中就设计了读图,填图等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而高原、平原等等教材,除有关高原、平原等等的名称外,主要包括各地形单元的形态特征,掌握这些知识是建立地理表象,即学习感性知识的过程,所以教案中安排了读图、观察景观图、这诗等有利于学生形成地形表象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在教案中教师设计的方法有近十种之多,如讲授、提问、读图、观察图片、讨论问题、朗读课文欣赏诗歌、填图、填表等。
这些方法的安排十分自然、有序,是紧密与教材内容、学生学习活动结合在一起的。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学习。
从整体看,各教案都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但是在同时却又感到教师无时无刻都在他们的周围。
因为教案设计出教师直接或间接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
例如,读图前教师要指明看什么图、如何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在欣赏诗歌时,则要说明为什么欣赏诗歌等等。
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从而真正达到“活而不乱”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