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制程讲义

合集下载

412合金钢知识PPT课件

412合金钢知识PPT课件

东风号远洋轮船Q345 南京长江大桥Q345
高压容器
二.渗碳钢
➢ 成分: ① 低 碳:0.1%~0.25%,以保证零件心部足够的塑性和
韧性,抵抗冲击载荷; ② 合金元素:主加Cr、Mn、Ni、B等,以提高渗碳钢的淬透
性,保证零件的心部为低碳马氏体,从而具有足够的心部 强度;辅加Mo、W、V、Ti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以形成 稳定的特殊合金碳化物阻止渗碳时奥氏体晶粒长大。
滚动轴承钢
G表 示 滚 动 轴 承 钢 , 数 字 表 示 含 铬 量 的千分数
刃具钢 模具钢 量具钢
数字表示含碳量的千分数,化学元素 符号表示主加元素,后面的数字表示 所加元素的百分数
特殊 性能钢
不锈钢 耐热钢 耐磨钢
数字表示含碳量的千分数,化学元素 符号表示主加元素,后面的数字表示 所加元素的百分数
0.70%C,经淬火加中温回火后得到回火托氏体组织,能较 好地保证弹簧的性能要求。 ② 合金元素 主加元素为Si、Mn等,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 性、回火稳定性、强化F基体;辅加元素为Mo、W、V等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主要作用有防止Si引起的脱碳缺陷, 并细化晶粒及进一步提高弹性极限与屈强比。
➢ 用途:制造各种弹簧和弹性元件或类似性能要求的结构零 件
➢ 用途:制造要求高耐磨性、承受高接触应力和冲击载荷的重 要零件。
➢ 性能:①表层高硬度(≥58HRC)和高耐磨性; ②心部良好强韧性; ③高的淬透性以保证渗碳件的心部性能,以便于渗 碳后直接淬火。
➢热处理 渗碳→淬火 + 低温回火(180~200℃)
三.调质钢
➢ 成分 ① 中 碳: 0.25%~0.5%(一般为0.4%左右)。 ② 合金元素 :
合金元素溶入铁素体后,产生固溶强化,使铁素体的 强度、硬度提高,但塑性、韧性都有下降趋势。

制程分析明晰讲义(ppt 26页)

制程分析明晰讲义(ppt 26页)

断笔(少线):
不良原因:盒内短路、盒内杂质、盒内腐 蚀、
(备注:此不良现象一般为LCD来料不良)
装配制程不良
缺划: 不良内容:
一般为ITO腐蚀、ITO刮伤、IC异物、IC气 泡、IC压力不均、LCD崩角 /崩边、IC崩角、 IC BUMP 刮伤、
无显、显异、色淡、
不良原因: 后工序的电性不良一般为前工序机器热压有
竖缺:
显异:在测试架正常的情况下,画面没有按正常的顺 序及颜色显示,称为显异现象。(如图二)
图示:
无显(白屏):在测试架正常的情况下,显示屏 没有显示任何画面及动态。(如图三)
色淡(色深):显示画面颜色没有按原色显示,出现 颜色较淡或者颜色较深的现象。(如图四)
断笔(少线):在显示区域内显示类似缺划现象,但 不完全显示,同时有断线和少线的现象 。(如图五)
16、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 问问自 己,将 来的打 算,并 朝着那 个方向 去实现 。而不 是无所 事事和 做一些 无谓的 事。 1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 接受逆 境的人 ,生命 就会日 渐的茁 壮。 1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 的功夫 ,都用 在工作 上的。 ——鲁 迅 19、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 工作才 是实在 的。— —爱迪 生 20、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 诸行动 ,并且 坚持到 底。
关、如果外观OK则可把分析对象放在IC邦定、 FPC热压上面。 外观不良:元件脱落、元件连锡、二级管反向、 FPC划伤、FPC折断、FPC顶伤、金手指硅 胶、元件焊盘脱落、
背光不亮(少灯):
有以下原因: 背光焊接点连锡、少锡(虚焊、假焊)
FPC线路开路、短路、背光焊接点折断、背光 来料不良、FPC焊接点铜箔接触不良、 测试架背光供电电压不够、

IPQC制程专业知识讲座

IPQC制程专业知识讲座

第节 在制品检验
对于生产过程中旳在制品,要及时不断旳进行抽检, 及时发觉不良,预防大批不良旳产生,在制品抽样检 验方案可依按每个工序抽检5个/2H旳百分比来检验,同步 抽检在制品旳过程中应注意下列问题点:
第一、对制程中旳产品,要求定格、定向摆放,
及轻拿轻放。产品要求定格定向摆放,但每个工序旳 摆放与其它工序摆放是不一致旳,其目旳是使未作业 旳产品轻易辨认而不至于流入下一工序造成不良。在 线上经常发既有作业员乱扔产品现象,在品管旳角度 是不能接受这种作法旳,但是从实际现场来看相当一 部分人不能理解轻拿轻放旳意义,如果站在一个纵观 全局旳角度来看问题旳话就会明白旳,有一个因果关 系就是乱扔产品会影响质量:影响质量是果(结果), 乱扔产品就是因(原因)。
第五、对产品旳鉴定要参照IPQC检验规范及QA成品检验规范去做, 在结合自己平时积累旳经验知识去做,专业水平要强,鉴定要精确,做事 不能拖泥带水,犹豫不决,要胆大心细,电性方面不用作太多旳讲解、在 此对外观不良旳鉴定、外观方面旳东西范围很广、而且比较弹簧一样、用 手压一下,收紧,放手,松开,而且要用个人旳感觉或感观来鉴定,而每 个人对一种事物旳了解和鉴定原则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大家也遇到过, IPQC以为能够,但QA判不能够接受,一样有检验原则,为何 所存在这么 旳情况,检验规范上所写旳为上级领导平时经验或客户原则揉合在一起, 在实际应用中有些不适应,假如是量度旳东西,就比很好掌握,如:错位 不不小于0.35mm壳缝不不小于0.35mm,这就是量度,用菲林对照一下就 懂得成果,是行还是不行,非量度就不好把握,如AC PIN脚松动,歪斜成 什么样能够,什么样不能够,这么就会形成争议,怎样来处理呢?
本节小结:我们要在第一时间发
觉异常情况,预防大批不良旳发生,对特 殊旳物料,我们要屡次检验,在半途还要 反复核对。核对物料过程中不可偷懒,不 可怕麻烦不去看,只要工作中多辛劳一点 就会少出现问题。

生产制程管理程序文件(5页)

生产制程管理程序文件(5页)

1、目的1.1对过程中影响产品品质的各个因素进行控制,确保产品品质满足规定的要求。

2、概述2.1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生产过程控制及适当环境下生产。

2.2 生产过程包括装配、注塑、车缝及五金加工。

3、职责3.1PC部负责有效安排生产计划,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以最低的成本按时完成生产,确保货期的准时达成。

3.2生产部通过有效管理,负责确保全部生产操作符合规定之作业要求,以保证品质的制造过程,同时达到生产计划的有效执行和要求。

3.3PE部负责制定[工程流程图]、[检查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及必要时提供技术支援和有效之工夹具,以确保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品质问题的减少。

4、程序4.1当PC部收到[生产通知单]后,即作合同评审(COP3.1)。

4.2若能通过评审的[生产通知单],有关人员需每周制定或更新一份[生产计划]/ [加工计划](加工车间用)交PC负责人确认后,发出给有关使用部门(COP3.1)。

4.3生产部收到[生产计划]/[加工计划]后,应考虑是否有能力按生产计划生产,如以下几种因素:A.物料的实际状况。

B.人员的满足状况。

C.PD交货期的缓急状况。

D.机器、工夹具的准备状况。

4.4如生产部无法满足以上要求时,则由PC提出并作以下处理:A.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由PC变更生产计划。

B.如不能满足客户要求,通知销售支援部与客户进行沟通修改订单的要求(方法参照[合同评审程序])。

4.5当生产之前准备资源满足后,可安排有效之生产。

4.6生产部依据[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单]中“实际用量”栏之数量发出[领料单],将[领料单]副本交到仓库领料,并按各型号之[工程流程图]进行排拉生产。

非流水线生产车间的作业及检测人员的安排见[非流水车间人员配制要领]。

4.7生产部根据[作业指导书]及[生产通知单]要求作业,直至包装后的成品存放于待检区,待FQC作最终检查(COP10.1)。

4.8每个生产工序的半成品,均由生产线检测工按[检查指导书]及[生产通知单]要求进行所需之制程中检查.(COP10.1) 生产线检测工检查位置根据[工程流程图]要求。

制程培训课件ppt

制程培训课件ppt

制程流程监控与改进
要点一
总结词
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定期评估、持续改进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为了确保制程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对流程进行实 时监控和数据分析。通过安装传感器、采集数据、分析异 常等手段,及时发现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同时,定 期对流程进行评估和审计,了解流程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效 果。根据监控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流程进行持续改进和 优化,提高流程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风险和成本。
总结词
团队协作与沟通
03
总结词
持续改进与反馈机制
05
04
详细描述
在制程改进过程中,该公司注重团队 协作和跨部门沟通,确保了改进工作 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
06
详细描述
该公司建立了持续改进机制和反馈渠道,鼓励 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制程管理 体系。
案例二:某公司制程安全事故处理案例
总结词
安全意识与培训
制程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产品质量
制程的优化可以提高产品 的质量和稳定性,减少不 良品和废品率。
降低生产成本
合理的制程设计可以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浪费。
提升市场竞争力
优质的制程可以提升产品 的市场竞争力,满足客户 需求,赢得市场份额。
制程的种类和特点
连续制程
连续制程是指物料在制程中连续 不断地流动,如流水线生产。连 续制程的特点是生产效率高,适 合大规模生产。
排。
培训内容设计
针对制程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技能要 求,设计培训课程和教材,注重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训实施与管理
组织培训活动,确保培训的顺利进 行,并对参训人员进行跟踪管理, 及时调整培训计划。

PPAP讲义

PPAP讲义

2、什么是PPAP? 2.3定义
生产件 采用正式批量生产所用的工装、量检具、过程,材料、操作 员、环境和过程参数(如进给量/转速/压力/温度/节拍等) 生产出的产品。 用于PPAP的零件必须取自正式的批量试生产 ---1小时到8小时的连续生产件。 至少300件连续生产,除非顾客另有规定。 不同的冲模、铸模、工装或模型要分别取样测量验证,并对 代表性零件进行试验。 散装材料 无规定的“零件”数量要求。如需要提交样件时,必须使样 件处于代表过程操作的“稳定状态”。
2、什么是PPAP?
2.2适用范围
适用于提供散装材料、生产材料、生产零部件、维修 服务件的内、外部供方。 对于散装材料,PPAP不要求,除非顾客要求。 标准类或维修服务零件的供方必须遵循PPAP,除非顾 客放弃。
——注1:参见第二部分顾客特殊说明中的附加信息。有关PPAP的任何疑 问可以向顾客产品批准部门咨询。 ——注2:顾客可以正式放弃PPAP要求。顾客应记录放弃的相关内容。
5、使用新的或修改的模具(除非容易损坏的消耗性模具)、
铸模、模型、原型等包括附加或替代的模具所生产的产品。
第三章:何时需要承认
6、原有模具或设备整修或重新安排后生产出来的产品 7、 制程或制造方法变更的产品。 8、 转移到不同制造地点的模具或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 9、部件、物料、或服务来源的变更。 10、模具或设备没有用于量产超过一年以上生产出来的 产品。 11、由于供方品质问题而应客户要求延误交货期的。 以上要求目的在于在鉴别改变能取得直接客户或最后采 购车辆或零件者的信任。 直接供方应同时对其分供方的物料和服务负责。 如果有关于生产性零组件承认的其他要求须参考客户实 际作业或与其客户采购人员联系。
第二章:PPAP要求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讲义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讲义

7
1.7 模具成型標准結構:打沙拉
2005/0921
copy right from Lemon.xu by liguo.shi
8
1.8 模具成型標准結構:卷圓
2005/0921
copy right from Lemon.xu by liguo.shi
9
1.9 模具成型標准結構:打凸點
2005/0921
2
1.2 模具成型標准結構:Z折
2005/0921
copy right from Lemon.xu by liguo.shi
3
1.3 模具成型標准結構:折彎
2005/0921
copy right from Lemon.xu by liguo.shi
4
1.4 模具成型標准結構:壓平
2005/0921
M5&M6鎖10MM左右 M8鎖15MM左右 M10&M12鎖15~20長
2005/0921
copy right from Lemon.xu by liguo.shi
12
2.2 沖壓模具五金零件介紹:螺絲
1. 请购螺丝时﹐注意规格级别﹐如螺丝长100以内为5的倍数100以 上为10的倍数。
2. 螺丝承受拉力﹐不承受剪切力即螺丝不是合销。 3. 一般情况下使用公制螺纹﹐底孔大小应参照标准﹐不可随意改变。
二:彈簧種類
1.線簧 2.扁簧 3.氮氣彈簧 4.拉簧 三 :彈簧的間隙在各個板上一般放單邊+1.0 四 :常用扁線彈簧材質 相當于SWOSC-V 五: 負載計算方法:負載=彈簧常數*位移量
2005/0921
copy right from Lemon.xu by liguo.shi

模具制程控制程序

模具制程控制程序

模具制程控制程序1.目的对模具制作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本公司塑料话机配件的注塑模具和锌合金配件的压铸模具。

3.职责3.1技术部负责绘制产品图给模具车间制作模具,必要时绘制模具图。

3.2技术部负责组织对新模具试模验收、确认,以及质量跟踪和模具工艺的制定。

3.3模具车间负责模具材料和配件(如模架等)的进厂验证,以及模具全过程的制作、装配、维修,并参与模具图纸和模具工艺会审。

3.4供应部负责材料及配件的采购,并编排模具生产计划。

3.5质检部负责参与试模出来的注塑件检验。

3.6注塑车间实施模具的试模工作以及模具的贮存和防护,建立模具分类台帐。

3.工作程序4.1模具制作的过程策划4.1.1模具车间根据技术部发放的产品图或样品,编制”模具生产作业计划和模具采购清单,并安排生产。

4.2供应部根据清单内容及时组织模具原材料和配件的采购。

4.3入厂验证及入库4.3.1质检部负责的硬度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记入“硬度检验单“中,一份留底,一份交模具车间。

对于体积太大、重量太重的模芯钢材,在不影响模芯加工的前提下,由模具车间负责取样交质量部检验硬度。

.4.3.2模具车间负责模具原材料的入厂验证,以及配件(如模架等)的入厂检验,并填写‘模具零部件进厂检验记录单“。

4.3.3验证合格的模具原材料及配件由模具车间仓管员组织入库,不合格的要进行隔离标识,并由供应组及时组织退货或调换。

4.4对发外加工的模具,技术部将产品图交工艺部,工艺部再与协作厂家制定工艺要求并签定协议,模具进厂后,由工艺部负责组织试模验收,并填写“新模具试模报告及移交单”,验收合格输入库手续,不合格时责成厂家维修。

模具使用过程中的维修由模具车间负责。

4.5模具车间负责人根据“模具作业计划”,对主要零部件的因工,先填写“随工单”,如果需要附相关的模具加工图,则一起交给操作工加工,操作工按要求每加工完一道工序后,填写相应的记录,并按加工流程进行传递,模具加工图属模具车间内部使用图,无需审定,但应交技术部负责人样对或审核,盖上“一次性用图”章,发给操作工加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嘴送风原理
原理示意图
筳狾い? ? Τふ
换风路径
热风经过热风管分布到上下各个喷嘴,在 喷嘴内部由布风板进行均匀分布调节,然 后通过喷嘴两侧的间隙喷出,并与膜进行 反射后经回流孔最终从喷头端布出来再由 上部出风口排出。
涂布头
CED涂头结构示意图; 涂头结构说明; 涂布示意图; 涂头间隙调整。 涂头的清洗拆装
涂布示意图
CED间隙(1) 间隙( ) 间隙
原点确定:通过面板CLOSE命令,将涂布头上升。当测试垫铁与偏心
轮接触时,上升运动将停止。此时可通过厚度规(又名塞尺、厚度尺)测量 涂头与背胶轮之间的间隙(测量时分为OP侧和DR侧),首先固定一端间隙大 小,然后调整另一端使两端在误差范围内相等。并将此时的间隙大小设定为 原点基准。 上、下极限值:上极限即涂布头与背胶轮之间的最小间隙,感应系统设 置的为35m,机械设置值为30m。机械极限为保护感应系统而设定,当传 感系统失灵时机械设定发挥作用。下极限为涂头回位后的最低位置,一般为 气缸的最小行程。 涂布间隙确定:根据待生产的产品干膜厚度与配胶的固含量计算湿膜的 厚度,调整涂布间隙为湿膜厚度与胶出口飞出高度之和(胶的飞出高度为经 验值,一般在50m左右)。在控制屏幕上设定该值,并通过自动按钮进行调 整,调整完要用塞尺进行检验确认。如不合格要通过手动进行调节。 D、间隙校正操作步骤: 间隙校正操作步骤: a、将涂布室触摸屏的浮动面板切换到CED控制画面。 b、若CED没有闭合,则按CED "close"键,待稳定后看CED涂头是否处于设 定的原点位置,若不是则按下面的“origin”键进行原点回归动作校正。 c、设定DR side和OP side两边间隙200m,并按“start”按键使涂头进行自 动调整处理,待“stop”变为红色后涂头自动调整完毕,此时用0.2mm的塞尺 进行测量,检查间隙是否刚好,如果有偏差,估算偏差值的大小。 d、切换面板到“Reset Alarm”画面,修改原点数据。
6、跳动轮(dance roll):接受系统指令以改变膜中的张力大小 跳动轮( roll) 跳动轮
收料、发送单元介绍 1、收料
导轮1 收卷A轴 导轮1
收卷B轴
收卷B轴
导轮2
导轮2Biblioteka 收卷A轴2、发送发送轴B 导轮 发送轴A 导轮 发送轴A
导轮 裁刀压制轮
导轮
收卷B轴
烘箱原理
换热原理示意图; 烘箱加热原理; 膜片阀的作用; 喷嘴送风原理及换气路径。
返回
烘箱原理示意图
换热原理示意图
加热原理
当烘箱需要升温时,热煤油经上图中三通磨片阀 后与循环风车吹来的冷风在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 换热后的热风经过过滤器过滤后直接进入烘箱的上 下喷嘴气道。然后由喷嘴喷出对基材进行加热,烘 箱中的气体一部分由上喷嘴顶部的排风口排出,另 一部份继续经循环风车进行换热升温。而换热后的 热煤油通过回油管回到锅炉。当烘箱不需要加热时, 热煤油通过三通磨片阀回到回油管上在工艺跨过换 热器 。
B、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拆装时要缓慢用力,防止用力过猛损坏螺纹或涂头其他部位。 2、一般清洗前后,涂头两侧的微调节螺栓不需调节。清洗、拆装过程中不得拧 紧或旋松该部分相关螺栓。 3、安装填充板条时,刀片要轻轻用力,防止划伤CED刀口。
现阶段试制注意重点及经验总结
CL CCL 2-L 复合膜 补强板 纯胶
CL
就目前试制的情况看来,离型力与压合压力、 压合温度没有特定的关系。 这和各个离型纸使用的离型剂有关。 含硅的离型剂,压合压力温度↑离型力↑,其 离型力随储存时间会上升; 不含硅的离型剂,离型力不随压合压力温度 的变化,储存后亦不变化。
CCL
对于薄板,尺寸安定性相对重要,所以其张力设置 以最小极限。 PI: 表面自由能,判断是否电晕的标准,现阶段以进口PI 不需要电晕,内陆PI需要电晕。 静电问题,PI本身静电较大再加上电晕,就会造成涂 布不良,有斜纹缺失,解决方案就是不电晕(进口 PI)或者是选择一面电晕(PI有可能出现正反面表 面自由能大小不一的情况)。 铜箔: 预热轮温度(现阶段各种铜箔适用的最佳温度不相 同)。
轮具说明
1、导轮(guide roll):用与改变膜的走向的固定轮。 导轮( roll) 导轮 2、清洁轮(dust collect roll):在涂布或压合前对所发送的 清洁轮( roll) 清洁轮
基材进行清洁处理,依靠手轮调整轮与基材的贴合力大小。
3、压合轮(laminate roll):由轮具两侧的气缸提供压合动力, 压合轮( roll) 压合轮
CED间隙(2) 间隙( ) 间隙
修改原则:①间隙偏小,则将原点值减少相应偏差值的。
②间隙偏大,则将原点值增加相应偏差值的。 e、切换浮动面板到CED画面,按"origin"进行原点重新校正,然后再按 “start”键进行间隙调整,稳后用0.2mm的塞尺进行测量(原DR SIDE 与OP SIDE 间隙仍为200m)。如没有合格则重复c、d直到0.2mm的塞 尺刚好能塞进。 E、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a、塞尺测量时,只能在涂头两端测量,以免中间被磨伤影响质量。 b、CED涂头每拆装一次或停机后开机前需校准一次。 c、塞尺测量时要间隙适当,不能过紧或过松。 d、在校正过程中,要相互协调。非相关人员不得操作,以免发生安全 事故,同时注意工具不要刮伤涂头表面。 E、异常处理: 异常处理: 修正原点数据后,按“origin”键无法归到新原点位置时,把间隙控制方 式改为手工方式,在“Reset Alarm”画面用手工改变一下CED Gap值, 再调回自动状态,按“origin”进行校正。
2-L
现阶段难点在于1/3OZ铜箔的2-L。 张力设置:张力加的较大,在烘箱运行时会出现波 浪形,导致TD方向印痕,现阶段运行时以小张力运 行为好。 风车转速:前3节烘箱风量较大容易产生TD方向印 痕,现阶段以1000以下为宜。 烘箱温度:根据经验后面4节高温烘箱最高温度不 要超过180℃,不然会出现〈火山口〉之异常。
制二段培训材料
涂布工艺流程概述 烘箱原理 涂布头 现阶段试制注意重点及经验总结(06.4)
涂布工艺流程概述
1、工艺流程及穿膜示意图; 2、轮具介绍; 3、收料、发送单元介绍;
返回
涂布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1#发送 发送 1#引料 引料 清洁 涂布
2#发送 发送
2#引料 引料
压合
蓄布
引出
卷取
CCL穿膜示意图
CED的清洗与拆装 的清洗与拆装
A、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a、先将涂头下降并将供胶泵软管卸下。 b、将触膜屏中CED控制打到手动位置。 c、将涂布头清洁保护罩卸下。 d、将CED连接机台的快连接扣环取下。 e 、装好CED移动滑道,旋转支撑手轮(左旋)使滑道支撑杆上升将CED支撑起 来。
滑出CED至CED专用平台小车上,移至涂布室外用MEK擦去外部胶水。 取出内交角扳手将涂布头挡板、供胶接头、定位支撑板、胶槽连接螺钉全部卸下。 用MEK清洗胶槽、挡板、支撑板、护罩。 清洗完毕后,按涂布所需幅宽将胶槽用专用耐氟龙填充板条密封好,并在CED刀口用 刀轻轻将填充板条割平。 按拆散时卸下顺序将CED装好,并固定在涂布机上。使用时应重新进行间隙校正。
三通膜片阀的作用
三通膜片阀根据操作设定的温度自动感测 当前热煤油的温度,并计算换热到设定温度 需要的热煤油量,然后控制自身计量泵供油, 同时控制膜片阀开度以提供合适的换热煤油 量。如设定的温度大于当前热煤油的温度, 系统将进行报警,提示不能达到指定温度。 当系统达到指定温度时,三通阀自动切换工 艺,将热煤油直接导入回油管。
复合膜
电晕电流的选择,根据膜厚调整,现阶段以 1MIL→10A以下, 2MIL→15A以下, 3MIL→20A以下。 涂布时擦伤面的选择,擦伤面为涂布面。 收卷张力的设定,设置过大收卷时会产生整 卷的凹凸麻点。现阶段以最小值40为宜。 观察涂布首件是否有异常,由于内陆PI制程 的不稳定,需要时刻关注,及时发现异常。
补强板
涂布时擦伤面的选择,擦伤面为涂布面。 风车烘箱的调整,由于补强板进入烘箱时较 厚、较重,为了确保涂胶面和PI面不碰到烘 箱的上下喷嘴,在切换制程时(如切换不同 厚度的补强板、涂布完切换穿膜PET时)需 要及时调整,以免发生擦伤。
纯胶
离型力部分参考CL。
与压合电热轮共同完成涂布基材、胶、压合基材的压合工作。
4、EPC轮(EPC roll):接受感应系统输入的信号,通过改变轮 EPC轮 EPC
具方向以达到对边的目的。
5、张力轮(tension roll 张力轮(tension roll):感测膜加载在轮上的压力大小,并将 张力轮
信号送入系统,由系统根据设定的张力情况控制跳动轮增大或减少张力。
返回
CED涂头 涂头
结构示意图
调整涂布头侧面微变形 内六角螺栓 进料口
滚轮 偏心轮
司服马达 机械所定螺栓 快连接示意图 (中间有定位沉孔) 测试垫铁 拆装手轮 微调手轮 拆装手轮 气缸
结构说明
结构示意图:如上图所示。 支撑板形式:采用的为快连接形式,其中两端的快 连接有定位锥形沉孔及凸面法兰结构。中间支撑板 起支撑作用。 手轮作用:两侧的手轮用于涂布头清洗时拆装用, 中间的微调手轮用于涂布头变形时的微调节。一般 情况下不得调节。 机械所定螺栓作用:两侧的机械所定螺栓设定值 30m,两侧的传感上限为35m,当传感失灵后起 保护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