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5)第一节项目背景 (5)第二节项目概况 (6)第三节研究过程 (9)第四节主要结论 (10)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第一节区域概况 (13)第二节现状及问题 (16)第三节旅游产业客源市场分析 (26)第四节某围屋文化旅游规划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4)第三章工程方案拟定 (36)第一节工程设计原则 (36)第二节工程设计方案拟定 (39)第三节道路工程其它内容 (42)第四节集散广场与停车场工程 (46)第五节餐饮、商业、医疗服务区建设 (48)第六节展示陈列场馆设施建设 (50)第七节供水、供电管网设施建设 (51)第八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53)第九节消防设施建设 (55)第四章实施方案 (57)第一节建设项目分阶段划分 (57)第二节进度安排 (58)第三节项目建设的质量保证体系 (59)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第一节主要工程数量估算 (61)第二节项目投资估算 (62)第三节资金筹措 (64)第六章效益评价与分析 (66)第一节工程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经济效益分析 (67)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73)第一节沿线环境现状 (73)第二节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73)第三节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74)第三节减少工程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节能分析与评价.. (78)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80)第一节结论 (80)第二节建议 (80)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一节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某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某县旅游局、某县文化局3、可行性报告研究编制依据(1)、某县文化局《工程可行性报告研究委托书》(2)、某县城市建设发展规划(2003—2020年)(3)、某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7年)(4)、某县客家围屋保护工程三年规划(2008-2010年)(5)、某县旅游发展规划(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江西某县关西新围保护规划》(8)、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江西某县燕翼围保护规划》(9)、《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组成规定》(10)、业主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4、编制原则(1)遵循某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总体规划的布局,以科学的发展观,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比选,优化技术路线,力求方案合理;(2)在某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小城镇综合开发建设工程的要求,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特点,主要建设工程的开发时序和地区开发规划进行本报告的编制工作;第二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范围项目由“三个线区”构成。
文旅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旅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文旅类项目成为了众多投资者瞩目的热门领域。
本报告旨在对文旅类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2.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包括:•分析文旅类项目的市场潜力和发展趋势。
•评估文旅类项目的竞争优势和风险因素。
•提供针对文旅类项目的可行性建议。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以下方法:•市场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收集文旅类项目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偏好信息。
•竞争对手分析:通过对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产品特点和销售策略等进行比较,评估文旅类项目的竞争优势。
•风险评估:通过对政策环境、自然环境和市场环境等进行分析,评估文旅类项目的风险因素。
•财务分析:通过对文旅类项目的投资成本、运营费用和收益预测等进行分析,评估其财务可行性。
4. 市场分析4.1 市场概况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文旅类消费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文旅项目所覆盖的市场包括旅游景点、主题公园、文化创意产业、文化艺术表演等多个领域。
4.2 市场需求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对文旅类项目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丰富的旅游体验:消费者期望通过参与文旅类项目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例如文化游览、互动体验等。
•趣味性与创意性:消费者对具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文旅类项目具有较高的兴趣,例如主题公园、文化展览等。
•文化传承与传统表达:消费者重视文化价值和传统表达,对通过文旅类项目传递文化的方式表示关注。
4.3 市场竞争目前,文旅类项目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著名景点、主题公园以及文化艺术表演等。
5. 项目分析5.1 项目概述本文旅类项目为建设一座主题公园,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为核心理念,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创新科技相结合,打造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
5.2 项目优势该文旅类项目具有一下几个优势:•独特的定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满足了市场对于创意性和趣味性的需求。
文化旅游开发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化旅游开发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文化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休闲方式。
因此,在该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我们选择规划建设一个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旨在满足人们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并提升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水平。
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开发旅游景点和推广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并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同时,通过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二、项目内容和规划1.景点开发:根据所在地的文化资源,规划开发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例如历史古迹、文化博物馆、传统工艺体验等。
同时在景点周边提供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例如酒店、餐饮、交通等。
2.文化活动推广: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例如传统节日庆祝、艺术展览、传统表演等,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并与当地居民合作,让他们参与其中,体验和传承当地的文化。
3.文化产品开发: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例如手工艺品、特色食品等,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当前社会对文化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休闲、文化体验和知识的获取。
因此,该项目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吸引更多的游客。
2.资源条件:项目所在地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例如历史古迹、传统手工艺等,可以为项目提供良好的基础。
3.政策支持:当前政府对于发展旅游业和保护文化遗产都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因此该项目可以享受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优惠政策。
4.经济效益:通过开发旅游景点和推广文化活动,将带动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5.社会效益: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和推广当地文化,提高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增强社会和谐稳定性。
四、项目风险和对策1.市场风险:无法吸引足够的游客。
对策: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游客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规划开发项目。
2.经营风险:管理不善导致项目效益不佳。
对策: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培训项目管理人员,确保项目运营顺利。
文化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化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成为各地开发的热点。
本报告旨在对某文化旅游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为该项目的实施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二、项目背景1. 项目概述该文化旅游项目定位于传承和弘扬当地特有的文化,以吸引国内外游客,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项目涵盖了历史遗迹保护、文化表演、手工艺品展示等多个方面。
2. 当地资源优势该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多样化的民俗文化,具备开展文化旅游项目的基础条件。
此外,该地方位优越,交通便利,有助于游客的到访和项目的推广。
三、市场分析1. 国内旅游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意识的增强,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通过旅游来认识和感受不同地方的文化,因此,文化旅游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 国际旅游市场对于来自国外的游客,他们对于体验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该文化旅游项目将通过与国际旅游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旅游市场,并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该文化旅游项目所涉及的技术手段已经成熟,包括场馆建设、文化展示手段、艺术表演等。
项目团队具备相关技术能力,并可以借鉴其他成功案例,确保项目的实施顺利进行。
2. 经济可行性通过对项目投资、运营成本和预计收益的分析,可以得出该文化旅游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项目预计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实现盈利,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 社会可行性该文化旅游项目将有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
同时,项目的实施将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整个社区的发展水平。
五、风险评估1. 政策风险政策的变化可能对文化旅游项目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项目团队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应对。
2. 市场风险市场需求的波动和竞争加剧可能对项目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项目团队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制定相应的市场推广策略,以降低市场风险。
文化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化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化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第一部分文化旅游项目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文化旅游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二)项目的承办单位(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四)项目的主管部门(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六)项目建设地点二、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调试费万元、土地购置及整理费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基本预备费万元、涨价预备费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万元。
项目所需投入总资金万元。
项目建成后,年营业收入万元,年增值税万元、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年利润总额万元、所得税万元、年税后利润万元,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销售利润率,税后投资回收期年,税后内部收益率,盈亏平衡点,年税金总额万元。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第二部分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背景(一)项目政策层面发起背景1、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2、产业政策3、技术政策(二)项目市场层面发起背景1、市场发展阶段、趋势、特点2、市场发展前景(三)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1、公司在技术方面的积累2、公司在市场方面的积累3、……(四)……二、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必要性(一)产业发展的要求(二)市场发展的要求(三)企业发展的要求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可行性(一)经济可行性(二)政策可行性(三)技术可行性(四)模式可行性(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第三部分文化旅游项目市场需求分析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东川红土地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篇 项目背景一、红土地镇基本情况红土地镇是一个新组建的镇。
2005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原法者乡、原新田乡,合并设立红土地镇,因境内拥有世界著名的红土地而得名,位于东川区西南部,距东川主城区75公里,西沿轿子雪山山麓走向与禄劝县转龙镇、乌蒙乡、雪山乡接壤,南与寻甸县凤仪乡、联合乡、金源乡相接。
全镇国土面积322.93平方公里,境内山多谷深,多为河流峡谷地带,全昆明市最高海拔4344.1米的雪岭也雄踞于红土地镇内,全镇最低海拔1450米,相对高差2894米,属典型的立体气候。
全镇现辖15个村民委员会,122个村民小组,134个自然村,2006年末全镇总人口22249人,分布有彝、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0%;2007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39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4.2元;全镇财政收入完成61.85万元。
红土地镇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并存,境内轿子雪山与红土地互为链接,交相辉映。
东川红土地被专家认为是全世界除巴西里约热内卢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景象比巴西红土地更为壮美。
近几年来,这里已经成为了中外摄影家捕捉最美的镜头的发烧级摄影胜地。
层层叠叠的梯田里,火红的土壤上,一年四季洋麦花、荞子花、洋芋花、油菜花和萝卜花交替开放,色彩斑斓炫目,鲜艳浓烈的色块一直铺到天边。
奇丽的色彩,映衬着高原上特有的蓝天白云,不断的风云变幻,演绎出无穷无尽的巨幅长轴画卷,令无数游客流连其中,乐不知返。
红土地在网上的知名度日益提高,迄今全国各地的各类网站已发布了近万条有关红土地的图片和文字信息,“让人无数次震撼的红土地”、“无法想象、让人惊叹的奇景”、“色彩的国度”、“红绿交织成的美丽画面”、“东川红土地气势迫人”、“大地原来可以如此绚丽”、“激情燃烧的高原”、“奇异的红土地、大地色彩的律动”、“疑是彩霞落九天”、“那里有世间最美的土地,还有世间最好的乡人,如果不去那就白活了”等等赞美之词不绝于耳,无不证明东川红土地拥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文化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化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1)第一节项目背景 (1)第二节项目概况 (2)第三节研究过程 (5)第四节主要结论 (6)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第一节区域概况 (9)第二节现状及问题 (12)第三节旅游产业客源市场分析 (22)第四节某围屋文化旅游规划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0)第三章工程方案拟定 (32)第一节工程设计原则 (32)第二节工程设计方案拟定 (35)第三节道路工程其它内容 (38)第四节集散广场与停车场工程 (42)第五节餐饮、商业、医疗服务区建设 (44)第六节展示陈列场馆设施建设 (46)第七节供水、供电管网设施建设 (47)第八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49)第九节消防设施建设 (51)第四章实施方案 (53)第一节建设项目分阶段划分 (53)第二节进度安排 (54)第三节项目建设的质量保证体系 (55)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7)第一节主要工程数量估算 (57)第二节项目投资估算 (58)第三节资金筹措 (60)第六章效益评价与分析 (62)第一节工程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经济效益分析 (63)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69)第一节沿线环境现状 (69)第二节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69)第三节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70)第三节减少工程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节能分析与评价.. (74)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76)第一节结论 (76)第二节建议 (76)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一节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某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某县旅游局、某县文化局3、可行性报告研究编制依据(1)、某县文化局《工程可行性报告研究委托书》(2)、某县城市建设发展规划(2003—2020年)(3)、某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7年)(4)、某县客家围屋保护工程三年规划(2008-2010年)(5)、某县旅游发展规划(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某某省文物保护中心《某某某县关西新围保护规划》(8)、某某省文物保护中心《某某某县燕翼围保护规划》(9)、《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组成规定》(10)、业主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4、编制原则(1)遵循某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总体规划的布局,以科学的发展观,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比选,优化技术路线,力求方案合理;(2)在某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小城镇综合开发建设工程的要求,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特点,主要建设工程的开发时序和地区开发规划进行本报告的编制工作;第二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范围项目由“三个线区”构成。
文化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化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项目作为一种融合文化与旅游元素的新型旅游形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
本报告旨在对文化旅游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市场环境、文化资源、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优势与挑战,为相关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方式之一。
传统旅游项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于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需求,因此文化旅游项目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潜力。
2. 竞争分析当前文化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各种类型的文化旅游项目层出不穷。
因此,在选择项目定位时,需要充分考虑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找准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三、文化资源评估1. 文化底蕴文化旅游项目的核心在于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通过对当地历史、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的调研评估,可以确定项目所依托的文化底蕴,为项目的开发与推广奠定基础。
2. 文化遗产保护在开发文化旅游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保护好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地向游客展示当地的独特魅力,提升项目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文化旅游项目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需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游客体验和参与度。
通过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可以为项目增添新的亮点和吸引力。
2. 经济可行性在进行文化旅游项目投资前,需要进行细致的经济测算和风险评估。
包括项目建设投资、日常运营成本、预期收益等方面的考量,确保项目在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
3. 社会可行性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与运营应当注重与当地社会文化的融合与互动,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五、风险与对策在开发文化旅游项目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市场竞争、自然灾害、政策变化等多种风险因素。
因此,需要在项目规划阶段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5)第一节项目背景 (5)第二节项目概况 (6)第三节研究过程 (9)第四节主要结论 (10)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第一节区域概况 (13)第二节现状及问题 (15)第三节旅游产业客源市场分析 (24)第四节xx围屋文化旅游规划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第三章工程方案拟定 (33)第一节工程设计原则 (33)第二节工程设计方案拟定 (36)第三节道路工程其它内容 (39)第四节集散广场与停车场工程 (44)第五节餐饮、商业、医疗服务区建设 (46)第六节展示陈列场馆设施建设 (48)第七节供水、供电管网设施建设 (49)第八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51)第九节消防设施建设 (53)第四章实施方案 (55)第一节建设项目分阶段划分 (55)第二节进度安排 (56)第三节项目建设的质量保证体系 (57)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0)第一节主要工程数量估算 (60)第二节项目投资估算 (61)第三节资金筹措 (64)第六章效益评价与分析 (66)第一节工程效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经济效益分析 (67)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73)第一节沿线环境现状 (73)第二节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73)第三节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73)第三节减少工程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节能分析与评价 (78)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80)第一节结论 (80)第二节建议 (80)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一节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xx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xx县旅游局、xx县文化局3、可行性报告研究编制依据(1)、xx县文化局《工程可行性报告研究委托书》(2)、xx县城市建设发展规划(2003—2020年)(3)、xx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7年)(4)、xx县客家围屋保护工程三年规划(2008-2010年)(5)、xx县旅游发展规划(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xx省文物保护中心《xx县关西新围保护规划》(8)、xx省文物保护中心《xx县燕翼围保护规划》(9)、《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组成规定》(10)、业主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4、编制原则(1)遵循xx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总体规划的布局,以科学的发展观,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比选,优化技术路线,力求方案合理;(2)在xx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小城镇综合开发建设工程的要求,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特点,主要建设工程的开发时序和地区开发规划进行本报告的编制工作;专业资料第二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范围项目由“三个线区”构成。
根据xx县的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和围屋公布情况,把xx县围屋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分为三个“线区”:1、龙关线区:覆盖xx镇、里仁镇、关西镇等乡镇,代表性围屋有关西围、西昌围、沙坝围、渔仔潭围、猫柜围、隘背围、栗园围等十多个围屋;2、龙小线区:覆盖桃江乡、渡江镇、程龙镇等乡镇,代表性围屋景点包括龙江围、曾屋围、马头岭围、新太水围、象塘荷恩堂围、红星(上、中、下)围等围屋建筑群;3、横黄线区:覆盖105国道至九连山沿线乡镇,代表性围屋景点有大坝田心围、南亨昌萌围、临塘黄竹陂圆围、杨村乌石围、杨太围、燕翼围、蔡屋围、坳下围等围屋建筑群。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为6类:本项目主要考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涉及对围屋本身的修理整治,基本内容为6个方面:1、集散广场:主要包括各围屋点的游客中心、停车场;2、道路:交通线至围屋景点的连通道、围屋步行观景道路;3、服务区:医疗卫生和餐饮服务区;4、陈展场馆;客家文化陈列展示场馆和活动线路设施;4、管网:供电线路、供排水管线;5、环卫:旅游公厕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专业资料6、消防:消防设施。
三、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1、道路建设:道路建设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参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对本项目涉及的道路,分别按如下标准建设。
(1)、改造进入关西路段道路,新标准按城市次干Ⅱ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30km/h技术标准设计,采用一块板型断面,中间动机车道为15米,两侧人行道各3.5米。
目前为8米宽公路标准。
改造线路全长3000米。
(2)、新建渡江象塘荷恩堂道路1400米。
按7米宽三级公路标准建设。
(3)、进入其它围屋道路。
均从国道、省道接入,按按7米宽公路标准建设。
(4)、各围屋和围屋间设置旅游步道,道宽2米,采用卵石、青石、麻条石铺砌。
2、集散广场、停车场在关西新围、杨村燕翼围、杨村乌石围、里仁粟园围和渡江象塘水围设置较大规模的人流车流集散广场(停车场),沟通附近诸围屋旅游线路。
其它围屋附近建设小型集散广场,具有组织人流、停车功能。
集散广场建设总面积18700平方米。
3、餐饮、商业、医疗服务区专业资料餐饮、商业和医疗服务区一般设置在集散广场周边,其中餐馆、商业服务区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以及销售地方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等小商品;医疗服务为游客提供急诊救治和常见病诊治,也为当地合作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项目在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较好的就业场所,改善地方社会经济构成。
项目餐饮区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旅游商品市场建筑面积7700平方米,医疗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
4、展示陈列馆区项目在关西新围、栗园围、乌石围、燕翼围、桃江龙光围、渡江荷恩堂等设置展示陈列馆,以展示客家民俗文化等内容。
展陈场馆一般在围屋内部选择条件合适的场地,进行修缮整理后用。
展陈场馆投资分二部分:场馆建筑和设备。
5、水电管网:旅游景区水电管网按如下标准设计:供电:景区供电采用附近乡镇供电系统。
在中心景点的进电线附近设一10KV高压开闭所。
电力线路采用电力电缆埋地供电方式,所有室外杆上变压器均由箱变或室内变配电室取代。
供水:供水系统就近采用镇自来水厂供水,给水管为DN100的镀锌钢管。
如远离自来水厂的景点,有条件的引入山泉供水,无条件的采用机井抽取地下水供水,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有关饮用水标准。
排水:景区结合和保护围屋原有建筑结构风格分别采用雨污分流体制、雨污合流体制。
排污干管为d400混凝土管,连接管为d200混凝土管。
雨水排放采用明沟方式,排入附近的河道水体,远期埋雨水管,专业资料专业资料各种有关资料,并在现场进行了踏勘。
在xx县旅游局、文化局及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对拟建设的三条旅游线路沿线及集散广场、服务区、展陈场馆等拟建场所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就重点围屋基础设施建设听取了有关市政建设方面专家意见,于2008年7月完成本报告。
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调查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规划;(2)分析社会经济和旅游的发展趋势,进行客源量预测;(3)研究建设项目等级、建设规模和主要技术标准;(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客家围屋文化旅游开发的影响,项目建设的合理时序诸因素;(5)计算主要工程量、估算工程投资;(6)经济评价,综合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7)根据资金筹措的可能,研究实施方案及工期安排;(8)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第四节主要结论一、建设的必要性客家围屋是中华民族民居建筑中的一枝奇葩,是研究明清时期赣南及xx社会历史极其宝贵的载体,是客家文化艺术的综合载体,是研究传承中原优秀远古文化和客家文化形成发展的宝贵资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是认识和了解客家民俗文化不可替代的实物资料,是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
370多座风格迥异的客家围屋犹如一颗颗镶嵌在赣粤边陲xx热土上熠熠生辉的明珠,吸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考察研究。
专业资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
”xx古围屋承载着地域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元素。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文化创新。
保护和开发好xx客家围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和需要。
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景区现有面貌,扩大旅游区环境容量,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项目建设是搞好客家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需要,是将赣州建设成为客家旅游地区的需要;是赣州市实施客家旅游精品的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需要,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环境建设的需要,通过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将带动其他旅游设施的完善。
项目的建成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待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力提供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为建设安定团结的社会义新农村作出贡献。
项目建设有利于整体推进xx省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同时与周边客家旅游特别是围屋文化旅游相关联,形成红色旅游客源南进,绿色生态旅游客源东流,周边客家文化旅游客源汇聚的良性互动。
提升xx 省特色旅游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
二、建设的可行性根据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调查,沿线地势起伏不大,地基承载力适中,场地和路段中无不良地质地段。
本项目符合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要求。
按照xx县围屋文化旅游的近期建设规划,该项目是近期建设的主要项目之一。
道路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诸如水泥、砂、碎石等当地均能生产,运距在几公里范围以内。
施工的水电供应可由沿线接出,极为方便。
xx县近年来城镇建设发展较快,当地建设部门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建设经验,为工程建设的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项目符合国家对市政建设的有关政策,国家提倡加强对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
当地政府部门和群众对加快城市建设具有很高的热情。
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表明,其经济内部收益率为51.18%,净现值(i=10%)为9124万元,效益费用比为1.62,均为较好的指标。
这表明该项目从国民经济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市场分折第一节区域概况一、区位与交通xx县位于xx省最南端,是赣州市的次中心城市。
县境东界定南县,南邻广东省和平、连平县,西与全南县相接,北毗信丰县。
xx县交通便利,105过道纵贯南北,京九铁路横跨东西,赣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正在规划中的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也经过xx;目前,该县境内上等级公路里程超过400公里,对外出口达8个,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是xx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