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辽宁省水资源公报》

合集下载

关于加强水质监测工作的探讨

关于加强水质监测工作的探讨
个 ,松辽流域 重 点站 2 8个 .省站 2 4个 ,每年进行 1 2次 的例行 监测 。 年来 , 多 水质监测 与评 价工作 为 水 资源 开发 、 利用 、 保护 和管理提供 了大量可靠 、 翔
监测部 门在做好 例行 常规水 质监测 任务 的同时 , 还
进行 了科研 、 规划 及社会 委托工 作 。完成 了 《 宁 辽 省辽 河、 太 河 、 浑河 ( 大辽河 ) 含 人河排 污 口普查
[ 收稿 日期 】2O 一 2一 2 O] 1 I
网点管理制变》 。坚持 “ 等 质量第一” 方针 , 制度 , 严格
系统管理 . 确保检测工作的科学、 准确和公正性 。
【 作者 简 介 ] 贾画母 (9O , . 宁省疙阳市 . 15 一)士 辽 高掘二程师 . 现主簧从事永质监剥点管理工作 。
(.辽 宁省水 文水 资源勘 测局 , 宁 沈阳 10 0 ;.松辽流域 水 资源保 护局 , 1 辽 103 2 吉林 长春 10 2 ) 30 1
【 要】文章对辽宁崔监瓤工作状况、 j 商 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夼绍. 井对加强水质监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关键词 l 术质监斟; 工作撂甘; 辽宁雀 【 中圈分类号]X 3 82 【 文献标识码】A
维普资讯
东北水 利水 电
20 0 2年第 2期 【 2】 第 (卷总 2 1期 ) 1
2 存在的 问题
()河 流水质 监测站 网密度 偏低 ,站网布设 不 1 均 。辽 宁省 现 有 河 流 水 质 监 测 站 网密 度 为 25 0 0
k / 。由于辽 宁省 是重工 业基地 , m2 站 辽河流域 中部 地 区城 市 比较 集 中 ,污染 严重 ,还有一 部分 已经污 染 了的中小 河流 缺少站 网 , 响 了全面掌握 全省地 影 面水 的水 环境状 况。

201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1年我国气候旱涝交织、多灾连发。

北方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接连出现三次大范围严重干旱;全国有260多条江河发生超警线洪水,钱塘江发生1955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汉江上游、嘉陵江、黄河泾洛渭流域同时发生严重秋汛,先后有7个台风或热带风暴在我国登陆。

面对严重的水旱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家防总、水利部超前部署、科学调度,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精心组织、全力抗灾救灾,有关部门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广大军民携手并肩、团结奋战,夺取了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有效解决了旱区2055万群众临时饮水困难,抗旱减免粮食损失465亿公斤,大江大河堤防无一决口,大中型水库无一垮坝,洪涝灾害损失主要指标比1990年以来均值偏少4~8成。

2011年是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召开最高规格的水利工作会议,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新的重大部署。

各级党委、政府和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取得良好开局。

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明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迈开步伐,确定“三条红线”,分流域、分省区控制指标分解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基本完成了25条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严格实施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对水资源和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编制完成《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修订了火电、钢铁、纺织等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制定了生活用水器具强制性节水标准,宁夏作为第一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省级试点通过验收。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得到国务院批复,公布了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启动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初步成果,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重点保护综合规划启动实施,组织实施河北向北京、引黄济津济冀、引察济向应急调水,开展黄河、黑河、塔里木河、石羊河水量调度以及三峡水库向中下游补水、引江济太、珠江枯水期水量统一调度,确保了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供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

丹东水功能区达标率计算两种方法对比分析

丹东水功能区达标率计算两种方法对比分析

基金项目i丹东市科技计划项目 ( 2 0 1 1 7 2 0 ) 作者简介 : 杜中 ( 1 9 7 9 一) , 男 ,江苏徐州人,博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水资源。

8 5・
辽东学院学报 ( 自 然科 学版) 标的水功能区称为水质达标水功能区。在水期或年
度水 功能 区水 质达标评 价 中,按 照评 价次 数统计 并 计算 达 标 频 次 ,达 标 频 次大 于 ( 含 等 于 )8 0 % 的
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
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水功能区包括五个一级区 ,即保护区、保 留区、开
水质 目 标要求的水质项 目称为水功能区水质超标项 目 J 。在单次水功 能区水质 达标评价 中,水质 达
收稿日期i 2 0 1 3 — 0 3 - 0 2
水质 目标的排污控制 区 J 。明确 制定 了各级功 能 区的指标体系和水质管理标准 ,构成了完整的理论 和应用框架体系。
2 评算。但在具体评价过 程 中,存在一些亟需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其中关于
水功能区达标率计算 ,各省 、省内各市 、市内不同 年份计算方法多不一致 ,主要存在按功能区个数计 算达标率和按功能区河长计算达标率¨ - 2 j 。文章重
V 0 1 .2 0 N o .2
J u n .2 0 l 3
【 鸭绿江流域研究】
丹东 水功能区 达 标率计算两 种方法 对比 分析
杜 中 ,茆 培智 ,陈 月 ,吴意秀2
( 1 .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丹东分局 , 辽宁 丹东 1 1 8 0 0 1 ; 2 . 河海大学,南京 2 1 0 0 9 8 )
第2 0卷第 2期 2 0 1 3年 6 月

辽宁省水资源现状与综合利用措施

辽宁省水资源现状与综合利用措施

辽宁省水资源现状与综合利用措施作者:林健孟丽娟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07期摘要介绍了辽宁省水资源开发现状,提出了该省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措施,包括污水治理、调整水价、加大水土保持力度等,以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综合利用措施;辽宁省中图分类号TV2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7-0345-01辽宁省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主要江河有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和鸭绿江。

全省水资源总量(点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多年平均值342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的1/3,是北方严重缺水省份之一。

全年降雨分布不均。

降雨在空间上呈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因此辽宁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1辽宁省水资源现状建国后随着大伙房水库的建成,辽宁省境内相继建成25座大型水库,总兴利库容达83亿m3(其中省属八大水库兴利库容60.52亿m3,占72.9%),主要流域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以省属水库为龙头的供水体系,在辽宁省的经济建设中做出了极大贡献。

1.1中西部水资源现状目前水资源的缺乏是辽宁省中部城市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利用辽宁东部山区降雨量大、水资源丰富的特点,辽宁省实施了东水西调的大伙房水库引水工程,以保证大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二期工程也将完工。

工程能够在一段时期内缓解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供水紧张局势。

而地处辽西的锦州、朝阳、阜新几座城市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为563、482、481 mm,受水资源缺乏的困扰更为严重。

各大中城市都有长期稳定的可靠水源是辽宁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利用工程措施将其他地区丰富的水资源调配到辽西,将会给辽宁省整个经济结构带来改变,为辽西人民带来福祉。

1.2沿海地区水资源状况大连是辽宁省淡水资源最为贫乏的城市,引碧入连、引黄入连是大连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的成果。

浅析青山水库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浅析青山水库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浅析青山水库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作者:杨林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28期杨林(辽宁省葫芦岛市水利勘测设计院辽宁葫芦岛 125000)摘要:青山水库是辽宁省葫芦岛市最大的水利工程,由枢纽工程及输水工程组成。

青山水库工程的修建将对葫芦岛城区的经济发展、六股河流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水环境的改善及流域防洪体系的建设起到基础性保障。

关键词:青山水库工程建设必要性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0(a)-0107-011 工程概况辽宁省葫芦岛市青山水库工程由枢纽工程及输水工程组成。

青山水库是《六股河流域规划》中确定的六股河干流上控制性骨干工程,水库总库容6.6亿m3,为大(2)型水库,Ⅱ等工程。

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0年一遇。

青山水库输水工程线路总长为71.022km,输水工程规模为17.1万t/d。

2 规划成果审批意见辽宁省发改委于2001年6月批复《六股河流域规划》,为解决葫芦岛市城市缺水、提高绥中县城及水库下游防洪标准兴建青山水库。

2003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青山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分别通过了水利部规划总院的审查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评估。

2009年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辽宁省葫芦岛市青山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同意修建青山水库,满足葫芦岛市2015年的供水需求,使绥中县城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水库下游两岸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并改善六股河下游枯水期及葫芦岛市生态环境。

《辽宁省葫芦岛市青山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9年6月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的审查,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3月以发改农经【2010】369号文批复了青山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3.1 青山水库是解决葫芦岛市城区缺水的最佳选择根据辽宁省水资源第二次评价成果,葫芦岛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9.56亿m3,现状人均水资源量为701.8m3;葫芦岛市域内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兴城和绥中,城区内水资源总量为7774万m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68.6m3,还不足葫芦岛市人均水资源量的1/4。

辽宁省水污染变化趋势分析及治污举措

辽宁省水污染变化趋势分析及治污举措

辽宁省水污染变化趋势分析及治污举措摘要依据辽宁省水资源公报12年水质评价资料,重点对34个水污染严重的Ⅴ类、劣Ⅴ类水质站主要污染项目等大量资料进行变化趋势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水污染呈下降趋势,水质开始好转。

全省到2010年将建成147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876万t,污水处理率城市为86%,县城为82%,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治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水污染;现状;变化趋势;治污举措;辽宁省辽宁省土地面积15万km2,主要水系有辽河中下游、浑河、太子河及大辽河、沿渤海西部诸河、沿黄渤海东部诸河、鸭绿江等,有大型水库25座。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77.8 mm,70%~80%集中在6—9月,多年平均地表水量302.4亿m3,加上地下水资源量后,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42.0亿m3,年际年内分布很不平衡,水资源短缺,人均水量不足900 m3,是北方缺水严重的省份。

1辽宁省水污染状况1.1污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辽宁省12年入河(海)排污水总量呈阶梯下降:1998—2001年为29.7亿~29.1亿t;2002年27.8亿t;2003—2009年26.6亿~24.5亿t。

总体下降为17.5%。

全省12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海)排放总量呈台阶式下降趋势:1998—2003年245万~166万t;2004—2007年128.0万~124.3万t;2008—2009年96.7万~83.4万t。

总体下降为65.9%。

1.2地表水水质评价辽宁省30条河流58个水质站(河段)总计评价河长2 411.6 km,采用公报中“全年”水质评价成果,进行综合分析,选定水质现状评价结果如下:一是按水系评价。

评价站数、评价河长,占总评价站数、总评价河长百分比为:辽河中下游11个站,河长516.6 km,分别占19.0%、21.4%;浑河、太子河、大辽河等21个站,河长837.5 km,分别占36.2%、34.8%;沿渤海西部诸河14个站,河长656 km,分别占24.1%、27.2%;沿黄渤海东部诸河7个站,河长290.5 km,分别占12.1%、12.0%;鸭绿江5个站,河长111 km,分别占8.6%、4.6%。

辽宁省重点区域供水保障思路与对策

辽宁省重点区域供水保障思路与对策

辽宁省重点区域供水保障思路与对策杨丽娜【摘要】辽中南城市群和蒙东(东北)能源基地是辽宁省的重点区域,水资源作为基础资源对保障该区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水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分析了辽宁省重点区域供用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该区域供水保障的总体思路和水资源配置方案,并就保障供水安全提出具体对策措施.【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3页(P28-30)【关键词】重点区域;供水;思路与对策;辽宁省【作者】杨丽娜【作者单位】辽宁省水利工程技术审核与造价管理中心,110003,沈阳【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辽中南城市群和蒙东(东北)能源基地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2008年以来,辽宁省陆续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及沈阳经济区战略,这些区域战略的实施为辽宁省经济振兴提供了新契机,水资源作为基础资源是保障该区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辽中南城市群由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大连、丹东、锦州、盘锦及葫芦岛等5座城市和沈阳经济区的沈阳、抚顺、鞍山、辽阳、本溪、铁岭、营口等7座城市及所辖地区组成,该区域在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辽宁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2014年,区域内总人口为3 708.9万人,占辽宁省人口总数4 274.5万人的86.8%;城镇人口为2 386.5万人,城镇化率为64.34%;国内生产总值17 019.2亿元,占全省总数18 457.3亿元的92.2%。

蒙东(东北)能源基地涉及辽宁煤炭基地及辽河油田。

辽宁煤炭基地涉及抚顺、铁岭、沈阳、阜新等市的部分地区,辽河油田涉及沈阳、盘锦、鞍山、锦州等市的部分地区。

辽河油田和辽宁煤炭基地的能源供给为辽宁省经济腾飞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014年辽河油田、辽宁煤炭基地总人口分别为153.36万人、309.31万人,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664.73亿元、1 193.36亿元。

辽宁省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水量计算

辽宁省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水量计算

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量计算与平衡分析流程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年3月目录一、总体思路 (1)二、经济社会指标获取 (2)三、用水指标典型计算值确定 (5)四、推算采用值确定 (6)五、供水量汇总计算(H312表) (7)六、计算单元分项净用水量计算 (11)(一)灌溉用水 (11)(二)居民生活用水(H302表) (16)(三)畜禽用水(H304表) (17)(四)工业用水(H305表) (20)(五)建筑业用水(H306表) (21)(六)第三产业用水(H307表) (21)(七)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H308表) (22)七、经济社会净用水量汇总(H309表) (28)八、经济社会用水输水损失水量计算(H310表) (28)九、经济社会毛用水量计算(H311表) (35)十、主要经济社会指标汇总(H313表) (35)十一、供用水量平衡分析 (35)十二、分行业用水指标确定(H314表) (36)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量计算与平衡分析流程为切实做好全省各县(区)用水量计算及平衡分析工作,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成果汇总技术规定》,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制定水量计算与平衡分析流程,以2011年水利普查资料、经济数据,开展水量计算及平衡分析工作。

一、总体思路1.先从行政区着手计算,再计算水资源三级区水量。

从县级统计部门或统计年鉴中获取全县经济社会指标,主要包括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畜禽数量,实际灌溉面积采用灌区专项普查或水利部门的成果。

根据情况把这些指标分到水资源分区中。

2.通过河湖取水口、地下水井等普查成果,汇总出供水量成果,与其他相关成果(包括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公报等)进行对比分析,检查汇总成果的合理性。

3.通过调查成果获得典型计算值,与辽宁省用水定额标准以及以往相关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后,确定用水指标推算采用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辽宁省水资源公报》201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多年平均值。

与上年相比水库蓄水量有所减少,地下水位略有下降,水资源质量没有明显变化。

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11年全省总降水量为868.69亿m3,平均降水深597.0mm,比多年平均值少12.0%,比上年少39.3%,时空分布差异较大。

年内分配 2011年,全省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7-8月降水量为339.5mm,占全年降水量的56.9%,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3.2%;1-6月降水量为185.2mm,占全年降水量的31.0%,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8.8%;9-12月降水量为72.3mm,占全年降水量的12.1%,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41.8%。

地区分布从流域分布看,全省各流域三级区降水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少。

其中,东辽河比多年平均值少28.4%;比多年平均值少20%以上的流域还有第二松花江丰满以上和浑河;比多年平均值少15%-20%的流域有辽河柳河口以上、西辽河和滦河山区;比多年平均值少10%-15%的流域是沿渤海西部诸河;比多年平均值少10%以下的流域有太子河及大辽河干流、辽河柳河口以下和沿黄渤海东部诸河。

从行政区分布看,除大连市的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略多外,其它各市的降水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少。

大连市降水量为732.7mm,比多年平均值多 4.6%。

盘锦市和营口市的降水量为599.9mm和663.7mm,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2.2%和4.3%。

辽阳市、鞍山市、沈阳市和朝阳市降水量分别为673.2mm、711.8mm、540.7mm和435.7mm,依次比多年平均值少7.2%、8.0%、9.7%和9.8%。

本溪市、丹东市和锦州市降水量分别为769.4mm、898.3mm和485.9mm,比多年平均值少10.1%、12.8%和13.8%。

阜新市和葫芦岛市降水量分别为396.2mm和494.4mm,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17.7%和17.8%。

抚顺市和铁岭市降水量为607.5mm和500.5 mm ,比多年平均值分别少22.2%和24.5%。

(二)地表水资源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是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

2011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60.52亿m3,折合径流深179.0mm,比多年平均值少13.9%,比上年少53.0%。

全省流域三级分区,除辽河柳河口以下和太子河及大辽河干流比多年平均值多以外,其它各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少。

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偏少最多的流域是东辽河和滦河山区,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57.4%和57.0%;其次是辽河柳河口以上,比多年平均值少40.0%;第二松花江丰满以上和沿渤海西部诸河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37.0%和33.4%;西辽河比多年平均值少26.3%;浑河和沿黄渤海东部诸河比多年平均值少12.4%和5.6%。

按行政分区分析,全省有4个行政市的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多,有10个行政市的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少。

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多的城市有盘锦市、辽阳市、大连市和营口市,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多35.0%、24.9% 、11.7%和5.5%。

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地表水资源量偏少最多的是铁岭市,比多年平均值少42.7%;比多年平均值少30%-40%的城市有朝阳市、阜新市和葫芦岛市;比多年平均值少20%-30%的是抚顺市;比多年平均值少10%-20%的有3个城市:锦州市、丹东市和本溪市;比多年平均值少10%以下的是沈阳市和鞍山市。

出入境水量流入我省境内的河流主要有内蒙古、吉林的西辽河、东辽河、柳河、浑江、大凌河支流。

2011年全省入境水量27.43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27.17亿m3。

其中,浑江口以上入境水量20.98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13.85亿m3;辽河干流柳河口以上入境水量6.14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11.80亿m3;沿渤海西部诸河入境水量0.31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1.52亿m3。

我省出境河流包括流出到河北、内蒙古、吉林的青龙河、老哈河在建平县部分的支流、东辽河在西丰县的支流和辉发河在清源县的支流。

2011年全省出境水量240.49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66.86亿m3。

其中,出省境水量1.56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2.78亿m3。

在我省入海的河流有辽河、浑太河及沿海诸河等,入海水量为147.15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43.36亿m3。

大型水库蓄水量 2011年末,全省26座大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60.39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69.79亿m3少9.40亿m3,扣除死库容后的蓄水量为54.09亿m3,比总兴利库容少22.83亿m3。

其中省属八大水库年末蓄水总量39.80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46.99亿m3少7.19亿m3,扣除死库容后的蓄水量为35.49亿m3,比总兴利库容少18.29亿m3。

(三)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是指地下饱和含水层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降水和地表水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量。

2011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111.92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10.2%。

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60.73亿m3,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57.92亿m3,山丘区与平原区重复计算量6.73亿m3。

地下水动态 2011年全省地下水存储量相对上年少6.19亿m3,平原区地下水位总体下降,没有上升区域。

相对上年地下水位下降区(地下水位下降超过0.5 m)总面积为5758 km2,占整个平原区面积的21.0%,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93 m,地下水存储量减少2.84亿m3。

主要集中在辽宁中部平原,零散分布于铁岭市昌图县大部,开原市和铁岭市区、调兵山市的小部分地区;沈阳市苏家屯区的大部,新民市和辽中县的部分地区;鞍山市区和海城市的中部;锦州凌海、北宁、黑山的少部分地区。

相对稳定区(地下水位升降值在0.5 m以内)总面积为21621 km2,地下水存储量减少3.35亿m3。

相对稳定区有三个区域:其一,分布于辽宁中部平原除下降区以外的区域,区域面积为20124 km2,占整个平原区面积的73.5%,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19 m,存储量减少3.02亿m3;其二,沿渤海西岸平原区,总面积为821 km2,占整个平原区面积的3.0%,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50 m,存储量减少0.25亿m3;其三,沿黄渤海东岸诸河平原区,区域面积为676 km2,占整个平原区面积的2.5%,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25 m,存储量变化不明显。

漏斗区 2011年沈阳城区漏斗主要有二个区域。

其一,城区西部漏斗中心面积13.80 km2,比上年减少22.71 km2,漏斗中心埋深16.62m,比上年减少 1.70 m。

其二,城区东部望花地区漏斗中心面积0.22 km2,比上年增加0.22 km2,漏斗中心埋深23.25m,比上年增加 1.35 m。

2011年辽阳首山漏斗中心位置与上年相同,其漏斗区面积为169.00 km2,比上年减少6.00 km2,漏斗中心位置埋深为20.61m,比上年减少 0.57 m。

海侵区 2011年全省海侵区面积为1028.97 km2。

其中,大连地区652.99 km2,营口地区88.16 km2,锦州地区174.46 km2,葫芦岛地区113.36 km2。

(四)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指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

2011年全省水资源总量294.79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13.8%。

水资源总量在流域三级分区上的分布是:除太子河及大辽河干流和辽河柳河口以下比多年平均值偏多以外,其它各流域水资源总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少。

其中,东辽河比多年平均值少57.4%;滦河山区比多年平均值少57.0%;第二松花江丰满以上、辽河柳河口以上和沿渤海西部诸河,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37.2% 、33.2%和31.5;西辽河比多年平均值少20.4%;浑河和沿黄渤海东部诸河,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14.0%和5.6%。

二、水资源利用供水量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

2011年全省总供水量144.56亿m3,比上年多0.89亿m3。

其中地表水供水量 76.66亿m3,占总供水量的53.0%;地下水供水量 64.33亿m3,占总供水量的44.5%;其它水源供水3.57亿m3。

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37.82亿m3,引水工程供水量11.16亿m3,提水工程供水量27.68亿m3,分别占地表水供水量的49.3%、14.6%和36.1%。

在地下水源供水量中,浅层地下水供水量63.67亿m3,深层地下水供水量0.64亿m3,微咸地下水供水量0.02亿m3,在其它水源供水量中污水处理回用3.46亿m3,海水淡化0.11亿m3。

用水量用水量指各类用户取用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

2011年全省总用水量144.56亿m3,比上年多0.89亿m3。

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85.43亿m3,占总用水量的59.1%;林牧渔畜用水量7.90亿m3,占总用水量的5.5%;工业用水量24.02亿m3,占总用水量的16.6%;城镇公共用水量6.68亿m3,占总用水量的4.6%;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量15.66亿m3,占总用水量的10.8%;生态环境用水量4.87亿m3,占总用水量的3.4%。

耗水量耗水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吸附、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多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饱和含水层的水量。

2011年全省实际总耗水量92.27亿m3,综合耗水率64%。

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62.64亿m3,是耗水大户,耗水率73%;林牧渔畜耗水量6.98亿m3,耗水率88%;工业耗水量9.11亿m3,耗水率38%;城镇公共耗水量2.95亿m3,耗水率44%;城镇居民生活耗水量2.76亿m3,耗水率26% ,农村居民生活耗水量4.51亿m3,耗水率93% ;生态与环境耗水量3.32亿m3,耗水率68%。

三、水体水质(一)废污水排放量 2011年全省入河废污水排放总量为20.10亿t。

其中:辽河入河量1.98亿t,浑太河入河量13.22亿t,沿黄渤海东部诸河入河量0.29亿t,沿渤海西部诸河入河量3.62亿t,其他河流入河量为0.99亿t。

(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11年全省主要入河污染物总量为69.80万t,其中:化学需氧量25.41万t,氨氮3.39万t,悬浮物36.18万t,挥发酚、总磷等其它污染物4.82万t。

(三)主要河流水质2011年对全省30条河流的58个河段水质进行了监测,依据《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分析评价,主要参评指标有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铜、氟化物、砷、总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