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背景材料及翻译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_译文_创作背景优秀3篇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_译文_创作背景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_译文_创作背景优秀3篇《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文正是他的谥号。
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翻译

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翻译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翻译如下:庆历四年(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很多长年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了。
还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还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滕子京)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丽的景色,集中在洞庭湖上。
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长江的江水,水波浩荡,宽阔无边。
或早或晚(一天里)时阴时晴,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对它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然而,因为这里往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如果遇上阴雨连绵繁密,有时连着整个月没有晴天,寒风怒吼,浊浪冲天,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
(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批评指责的感觉,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悲伤到极点啊。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草木茂盛。
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闪耀着金光。
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却荣辱得失,举起酒杯面对和风,喜气洋洋的感觉!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
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岳阳楼记中心思想: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岳阳楼记写作背景原文及译文

岳阳楼记写作背景
《岳阳楼记》原文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北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他出身贫寒,年幼丧父,母亲改嫁,外出读书求学,勤奋刻苦,他从小有大志,作秀才时,就“以天下为己任”。
后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被贬。
后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均田赋等改革时弊的建议,再次被贬。
后在赴颖州上任途中病死。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庆历5年(1045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记,因为二人同是被贬之人,因而有共同的思想情感,所以文中满载述志励友之情,既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又表达对好友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1]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后,写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
写此文时作者并未登临岳阳楼。
岳阳楼记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四年,滕子京徙岳州。
他只用一年时间,就把岳州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并于庆历五年重修岳阳楼。
待楼修成,致书范仲淹(即为《与范经略求记书》一文)写一篇《岳阳楼记》。
范仲淹知道滕子京自贬谪到巴陵为知州后,神态言词中常怀愤恨不平之气,恐其这样下去会惹祸,正好滕子京来信请求撰写记,所以范仲淹在文中写了这样几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除了自抒怀抱之外,实在也是藉此规劝老友。
三、国学常识四、课文深究(一)关于岳阳楼的种种(二)请写出本课中各修辞之例句(三)本文第四段的景物描摹,层次相当分明,分析如下:六、形音义比较(一)字义比较(二)字形辨析七、修辞举隅(一)互文定义:上文省略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省略上文出现的词语,参互成文,互补相合见义,使语言简洁凝鍊,语意含蓄丰富,也称“互文见义”。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物和己而喜或悲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雄兔和雌兔的脚、眼都扑朔迷离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诗经•蓼莪)→父母兮生鞠我,即父和母都生我、鞠我4.泉香而酒洌(欧阳脩•醉翁亭记)→泉和酒都香而洌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6.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主人和客都下马,都上船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受任并奉命于败军和危难之时(二)对偶定义:语文中上下两句,字数相等,句法相称,有时还讲究平仄相对。
例句:1.衔远山,吞长江。
2.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3.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5.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三)映衬定义:在语文中,把两种不同,特别是相反的观念或事实,对列起来,两相比较,从而使语气增强,使意义明显。
映衬的修辞方式分为两类:1.反衬:对于一种事物,用恰恰与这种事物的现象或本质相反的观点,加以描写。
《岳阳楼记》历史背景及阐释

岳阳楼记一、历史背景岳阳楼位于湖南省长江边的岳阳市,是中国古代文化名城之一。
《岳阳楼记》是明代文学家茅盾所撰,描绘了岳阳楼壮丽景色、丰富历史传承以及作者自身的感悟与思考。
了解《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对于理解该文的意义和价值非常重要。
1.1 国家政治环境在明代,中国正处于思想变革、帝国衰退以及政治动荡的时期。
明朝后期,逐渐出现腐败、内部斗争等问题,导致政权动荡不稳。
1.2 文化氛围岳阳地处湖南,自古就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该地区孕育了众多文人墨客,并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学艺术精神。
二、《岳阳楼记》阐释《岳阳楼记》通过描绘岳阳楼所见所闻、讨论人生命运变迁以及反思历史与现实等方面来展示出作者茅盾的文学才华与思想深度。
2.1 描绘岳阳楼景色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岳阳楼的宏伟壮丽展现在读者面前。
敦煌好客,等等 , 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风景激发了读者对古代建筑艺术的兴趣与赞叹。
2.2 人生命运变迁茅盾通过描述不同阶层、不同命运的人物表现了个体遭遇挫折,交游际会之感所引发的思考。
他关注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并表达了对于权力斗争、社会阶级分化以及人性善恶问题的看法。
2.3 历史与现实反思《岳阳楼记》紧密结合历史背景来进行反思。
茅盾在文中讨论了封建社会制度的问题,批判权贵统治下社会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并呼吁改革开放以实现国家富强和社会公平等理想。
三、结语《岳阳楼记》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作品之一,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的历史背景,领略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茅盾巧妙地运用描写、反思和批判等手法,将个人的感悟与社会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使该文成为了一部具有深度和思考性的作品。
通过读《岳阳楼记》,我们不仅可以欣赏茅盾卓越的文学才华,还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并以此来思考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之道。
岳阳楼记原文以及翻译解析

岳阳楼记原文以及翻译解析岳阳楼记原文以及翻译解析《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岳阳楼记原文以及翻译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岳阳楼记》范仲淹(2)庆历四年(3)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4)。
越明年(5),政通人和(6),百废具兴(7)。
乃(8)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9),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10)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11)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12)远山,吞(13)长江,浩浩汤汤(14),横无际涯(1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6)。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17)也。
前人之述备(18)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19),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20),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21)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22),静影沉璧(23),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5);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6)。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7)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28)?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释词】(1)记:一种文体。
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
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政治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2)北宋范仲淹,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
(3)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本文末句中的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点明作文的时间。
九年级《岳阳楼记》译文

九年级《岳阳楼记》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在阴云中;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

岳阳楼记范仲淹【题解】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城西,高三层,从楼上俯瞰碧波万顷的洞庭湖,景物十分壮不雅.岳阳楼开端建于唐朝初年,北宋滕子京为巴陵郡守时,主持重建,并请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暗示纪念.因为范仲淹的纪念文写的很好,成为千古名篇,因而岳阳楼也就有名世界.《岳阳楼记》作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当时正值“庆历新政”变法活动掉败,作者被贬,谪居外埠.文章经由过程对汗青上那些“迁客骚人”只局限于小我狭小圈子里的思惟情感的批驳,表达了作者本身“先下之忧而忧,后世界之乐而乐”的气量气度和幻想.这种思惟,不但对当时因变法改革活动掉败而被贬的作者和他的同事们,具有伟大的拷打和鼓舞感化,就是对于后世的一切有志之士也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充分表达主题思惟,作者采取写景订定合同论相联合的表示手段.说话简练,形象活泼;骈散联合,波澜升沉,富有节拍感.本文在写景散文中别具一格.原文:庆历四年春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②.越来岁,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建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嘱予作文以记之.予不雅夫巴陵胜状③,在洞庭一湖④.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候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不雅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⑥,南极潇.湘⑦,迁客骚人⑧,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⑨,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成,樯倾楫摧;傍晚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⑩,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11,波澜不惊,高低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12,锦至若春和景明○14,郁郁青青○1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鳞泅水○13,岸芷汀兰○金,静影沉璧○16,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17,则忧其平易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世界之忧而忧,后世界19?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18,吾谁与归○【注释】①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044-1048).②滕子京:名宗谅,字子京,河南人,与范仲淹同年进士,因被人诬告,贬为岳州知州. 谪:降职. 巴陵郡:即岳州郡,治地点今湖南岳阳.③胜状:美妙的风景.④洞庭:湖名.长江流域有名大湖,在湖南北部,岳阳市西.⑤汤汤(shāng):大水激流的样子.⑥巫峡:也叫“大峡”,因巫山而得名.是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巴器械.⑦极:尽,这里有远通的意思. 潇.湘:二水名,潇水和湘水合流后注入洞庭湖.⑧迁客:降职外调的仕宦. 骚人:屈原曾作《离骚》,所今后世称诗工资骚人.⑨淫雨:久雨. 霏霏:雨下得很大的样子.⑩国:指京城.11景:日光.○12集:栖止.○13锦鳞:指五光十色的鱼.○14芷:喷鼻草名. 汀:水中或水边平地.○15郁郁:形容喷鼻气很浓. 青青:形容花卉旺盛.○16沉壁:这里指水中月影.壁,圆形的玉,这里用来比方月亮.○17庙堂:宗庙和明堂,古代帝王举办祭奠的地方.这里指朝廷.○18微:假如不是. 斯人:如许的人,指古仁人.○19谁与归:即“与谁归”.归,归向,同志.○【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过了第二年,因为政事履行顺遂,苍生安居乐业,各类旷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从新建筑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范围,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并要我写篇文章来纪念这件事.我看那巴陵郡的绚丽气候,全在这洞庭湖上.它口含远山,吞吐长江;浩浩大荡,无边无际;凌晨的阳光,傍晚的夕照,气候千变万化.这些就是岳阳楼的绚丽气候.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它的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水和湘江,降职外调的官员和吟诗作赋的文士,经常在这里聚首.他们不雅赏这里天然景物的感想,可以或许毫无不同吗?当那绵延细雨纷纭下落,连续数月也不转晴,阴惨惨的风恕号着,污浊的波澜翻腾到半天空;日月星辰掉去它的辉煌,山岳也隐没了它形体,来住的客商无法通行,桅杆倾倒.船桨断折,一到傍晚,就天色昏黑,似乎有山君的吼叫和猿猴的哀号.此刻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分开京城,思念故乡,放心遭到他人的毁谤和讽刺的心境,满眼萧瑟的气候,心境因极端感伤而十分哀思.至于春日,春风和煦,风景明媚,湖面波平浪静,天光与水色交相辉映,碧绿的湖水一望无际;沙岸上的白鸥,有的展翅飞行,有的栖止集合,五光十色的鱼儿游来游去,岸边芷和沙洲上的兰花,喷鼻气郁郁,色彩青青.有时长空云雾马上消失,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闪耀着金色的辉煌,明月的倒影如同一块璧玉,静静地沉浸在水底,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真是无穷穷尽!此刻人们登上这座城楼,就会觉得襟怀胸襟坦荡,精力高兴;甚至一切荣辱得掉都被置之度外,临风喝酒,真是有无穷的喜悦.唉,我曾摸索过古代仁人的心境,他们或许有不合于前面两种情形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不因情形的顺心而欣喜,也不因为小我的掉意而哀痛.执政廷仕进就为苍生放心,退隐到平易近间又替君主放心.这就是不朝仕进也担忧,退处江湖也担忧.那么,他们什么时刻才快活呢?精确他们必定会说:“忧世界人之先,乐在世界人之乐”吧!唉,除了如许的人,我还能和谁同志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范仲淹一、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康定元年(1040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项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而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
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二、写作背景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
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
谪守巴陵郡的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三、原文岳阳楼记[1]庆历四年[2]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
越明年[4],政通人和[5],百废具[6]兴,乃[7]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8],刻唐贤[9]今人诗赋于其上;属[10]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11]巴陵胜状[12],在洞庭一湖。
衔[13]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14],横[15]无际涯[16];朝晖[17]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18]也,前人之述备[19]矣。
然则[20]北通巫峡,南极[21]潇湘[22],迁客骚人[23],多会于此,览物之情[24],得无异乎[25]?若夫霪雨霏霏[26],连月不开[27];阴[28]风怒号,浊浪排空[29];日星隐耀[30],山岳潜形[31];商旅不行,樯倾楫摧[32];薄暮[33]冥冥[34],虎啸猿啼。
登斯[35]楼也,则有去国[36]怀乡,忧谗[37]畏讥,满目萧然[38],感极[39]而悲者矣。
至若[40]春和景明[41],波澜不惊[42],上下天光[43],一碧万顷[44];沙鸥翔集[45],锦鳞[46]游泳;岸芷汀兰[47],郁郁[48]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49],皓月千里,浮光跃金[50],静影沉璧[51],渔歌互答[52],此乐何极[5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54],宠辱偕[55]忘,把[56]酒临[57]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58]!予尝求[59]古仁人[60]之心,或异二者之为[61],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63];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64]。
是[65]进亦忧,退亦忧。
然而何时而乐耶?其必曰[6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67]!微斯人[68],吾谁与归[69]?时六年[70]九月十五日。
四、词语解释[1]记: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指游记,可纯粹写景,如《小石潭记》;也可带议论色彩,如《游褒禅山记》。
《岳阳楼记》属于后者。
[2]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名宗谅,范仲淹的朋友。
谪守巴陵郡,降级调守巴陵郡。
巴陵郡,岳阳县(宋时岳州)的古称。
[4]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及,到。
[5]政通人和:政务顺畅,人民和乐。
[6]具:同“俱”字,都,全。
[7]乃:于是。
[8]旧制:旧时的规模(岳阳楼最早建于唐朝初年)。
[9]唐贤:唐代一些有名望的人士。
[10]属:zhǔ,通“嘱”,嘱托。
[11]夫:指示代词,这,那。
[12]胜状:胜景,好景色。
[13] 衔:包含。
[14]浩浩汤汤(shāng shāng):形容水势汹涌壮阔。
[15]横:宽广,广远。
[16]际涯(yá):边际。
[17]晖:日光。
[18]大观:雄伟壮丽的景象。
[19]述备:记述详尽。
[20]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21]极:尽,直到尽头。
[22]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
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向北流入洞庭湖。
[23]迁客骚人:迁客,指遭贬谪放逐的人。
骚人,屈原曾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24]览物之情:(迁客骚人)看了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情绪。
览:观看,观赏。
[25]得无异乎:怎能不有所不同呢?得:能。
[26]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这里近似“像那”。
霪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27]开:这里指天放晴。
[28]阴:阴冷。
[29]排空:冲向天空。
排,排开,推挤。
[30]隐耀:藏起光辉。
[31]潜形,隐没形迹。
[32]樯倾楫摧:桅杆歪斜,船桨断折。
[33]薄暮:傍晚。
薄,挨近。
[34]冥冥:天色昏暗。
[35]斯:这。
[36]去国:离开朝廷。
国,国都,这里指朝廷。
[37]忧谗:担心别人说自己的坏话。
[38]萧然:凄凉冷落的样子。
[39]感极:感慨到极点。
[40]至若:至于。
[41]春和景明:春光晴和,日光明媚。
景:日光。
[42]波澜不惊:风平浪静的意思。
惊,有“起、动”的意思。
[43]上下天光:指天色湖光相接。
[44]一碧万顷:一片碧绿,广阔无边。
[45]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停歇,栖止。
[46]锦鳞:这里借指水中美丽的游鱼。
[47]岸芷(zhǐ)汀兰:岸上与小洲上的花。
[48]郁郁:形容香气浓郁。
[49]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或,有时。
长,大片。
一,都。
空,消散。
[50]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耀着金色。
[51]静影沉璧:水中平静的月影,好似沉下的一块玉璧。
[52]互答:一唱一和。
[53]何极:哪有尽头。
[54]心旷神怡:心情舒畅。
[55]偕:都。
[56]把:端,持。
[57]临:面对。
[58]嗟夫:感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唉”。
[59]求:探求。
[60]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61]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心情。
二者,这里指前两段的悲与喜。
[6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6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中做官就担忧百姓。
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为在朝中做官。
庙堂:指朝廷。
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
[64]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处江湖之远:处在偏远的四方各地,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
[65]是:这样;这就是。
[66]其必曰:那么一定说。
其:表推测语气,大概,那么。
[67]噫(yī):感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唉”。
[68]微斯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
微:没有。
[69]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附。
[70]时六年: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庆历六年,即公元1046年。
五、译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时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都在这洞庭湖上。
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水波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早上阳光照耀,傍晚乌云蔽天,气象变化多端。
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啊,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遭贬谪的人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了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连续一个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
(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朝廷怀念家乡,忧虑人家说自己的坏话,惧怕人家讥讽自己,满眼凄凉冷落,极度感慨而悲愤的种种情绪。
至于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成群的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边与小洲上的花草,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一唱一和,这种快乐哪有尽头!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都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地方就为国君忧虑。
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
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六、赏析(一)主题主旨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好友藤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二)写作特色1、抓住景物特色,着力描写。
作者抓住洞庭湖辽阔多变的特点和岳阳楼居高临下的地势来写。
用“霪雨霏霏”来揭示凄凉的秋景,以“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来写风浪的畏人;以“日星隐耀,山岳潜形”“薄暮冥冥”来反映天色的晦暗;以“墙倾楫摧”来显示航行的危险;以“虎啸猿啼”来衬托气氛的凄凉。
写春光明媚的春景,作者先总括一句:“春和景明”。
接着写白天的湖面、天空、湖中景物、岸边花草,写夜晚的皓月、波光、渔歌。
作者紧紧地把握住特征性的事物,从洞庭湖湖面的平静、花草的芬芳、月光的皎洁、渔夫的歌声等来渲染恬静愉快的气氛。
2、运用骈偶句,整齐优美。
在两段写景的文字中,四字句居多,短小精悍,整齐有力,读起来朗朗上口。
这些对偶句,意思相近,结构相同,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风和浪意思相近,上下两句结构相同;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意思完全相对,一“浮”一“静”,一“跃”一“沉”,结构却又完全相同。
3、以景寓情,情景交融。
在这篇文章中,写景是为了抒情。
为了写“悲”,就写“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的阴森凄凉的秋景,正是突出了迁客骚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悲凉心情。
为了写“喜”,就写了“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美好明丽的景色;而春景,正是突出了迁客骚人“心旷神怡,宠辱不惊”的喜洋洋的心情。
七、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