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健康地生活》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健康的生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健康的生活》主题单元设计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3课时,一周3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健康的生活是生物课程十大主题的最后一个主题。
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新课程中一项重要的情感、态度培养目标。
“健康的生活”主题与医学、社会学、环境科学、法律等都有联系,本主题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本单元在知识方面涉及到了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
本单元包括“人体的免疫功能”“传染病及其预防”“安全用药”三个专题。
专题一通过学生观察分析教材中的“分析与讨论”对人体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而总结出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联系教材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2,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抗体和抗原的概念以及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然后再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免疫的理解。
专题二学生通过分组调查,收集,整理常见的传染病,认识的传染病的特点。
学生通过分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说明传染病预防的措施。
专题三通过课前学生收集的药品使用说明书,分析药品说明书总结包含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安全用药的常识,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
设计“家庭小药箱”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对常用药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立、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计划免疫的意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出措施。
学习难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的概念。
本单元学生通过小组间分析讨论,制作比较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家庭小药箱的制作等方式,认识到人体的免疫功能的重要性,认同计划免疫的意义。
了解传染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能够举例说明常见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调查艾滋病,肝炎,禽流感。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人体免疫的概念和作用2、举例说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4、例举常见传染病的种类5、说出安全用药的常识6、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课本中的资料,说明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人教初中生物八下《健康地生活》教案

健康地生活课题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编号备课日期二次备课日期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探究实验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教材分析及教法设想本章内容繁多,作为一节复习课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因此在此节复习课的设计上,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回归课本,小组相互交流答案,归纳整理,然后师生共同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只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对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清知识。
教学准备讲解、讨论、总结、练习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备注创设情境概括导入确认目标请大家回忆一下,就你所知道的疾病有哪些是传染病,哪些不是传染病?二、梳理知识落实双基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际一些疾病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尝试独立完成知识结构图,小组展示,其他组同学补充、纠正。
自学指导一:出示自学思考题:1.近视眼和结膜炎都是眼睛的疾病,其中具有传染性。
2.结核杆菌能够引起;HIV病毒(艾滋病病毒)能够引起;蛔虫卵能引起。
肺炎球菌能够引起。
SARS病毒能够引起。
3.引起传染病的、、和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自学指导二:出示自学思考题:1.流行性感冒是通过、传播的。
流感流行经过了、和三个环节。
2.传染源:能够传播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到达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该病的人群。
3.总结出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这三各基本环节。
缺少其中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4.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自学指导三:出示自学思考题:1. 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
2.得过水痘的人以后不会再得水痘了,这种免疫属于。
这是因为在其体内存在抵抗水痘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叫。
三、展示交流拓展新知教师根据学生归纳、展示的情况进行补偿教学、重点讲析。
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情况补偿教学。
(四)、典题引导点拨深化同步p103例题(五)、检测反馈巩固提升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完成知识结构图,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并说明理由。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第8单元 健康地生活第8单元 健康地生活

一、单元学习主题本单元内容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2》)第五个学习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内容包括传染病和免疫、用药与急救及学会健康生活的相关知识。
二、单元学习内容分析1.内容的课标分析本单元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五个学习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大概念: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外部伤害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2)要帮助学生形成2个重要概念:人体具有免疫功能,通过计划免疫等措施能够预防传染病;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够影响人体健康。
《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
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人体免疫功能对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反应,阐明其重要意义。
关注有关传染病的社会性科学议题,举例说明传染病的危害,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作出合理判断,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
尝试提出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关注常见疾病对人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模拟展示特定情况下的急救方法(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包扎止血);拒绝吸烟、饮酒和毒品;学会科学、合理地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增强机体健康。
2.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健康地生活》这一单元涵盖传染病和免疫、医药常识、急救常识、心理卫生知识及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现代文明病等内容,帮助学生学会健康生活。
本单元的内容除介绍有关人体健康的基础知识外,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分析药物说明书、设计旅行小药箱、模拟练习急救方法、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分析疾病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等。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应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人体免疫功能及其产生机制,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理解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危害;掌握安全用药的常识,能够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了解自己在生理和心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健康状况,懂得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防病治病和救助他人的能力;发展自我评价健康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珍爱生命和健康;关注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选择坚持体育锻炼、不吸烟、不酗酒、不染上网瘾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绝毒品,关爱他人的健康。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疾病死亡率的分析,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酒精或烟草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进而认识到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1.吸烟和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探究实验:酒精或烟草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2.毒品对健康及社会的危害。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酒精或烟草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突破难点的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
实验仪器和药品的准备:1.教师准备:(1)《虎门销烟》的动画资料;(2)拒绝毒品的宣传片资料;(3)探究实验用品:活水蚤、蒸馏水、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烟草浸出液、吸管、载玻片、显微镜、计时器。
2.学生准备:课下收集吸烟和酗酒对健康的危害的资料。
准备设计“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步骤。
教学过程:1. 组织教学:(上课前学生讨论)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每天的生活。
包括作息时间、饮食习惯、起居习惯等。
根据学生说的情况进行评价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健康。
2. 上节主要内容复习巩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什么?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有哪几种?3. 导入新课: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等。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一定的基础。
这就必须了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确立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4. 让学生明确教学重点:1.吸烟和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探究实验:酒精或烟草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2.毒品对健康及社会的危害。
5. 分块处理本节教学任务(30分钟左右)(1)、资料分析:(课本81页)(分组讨论)讨论:1.1957年,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的前三位是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而在1999年,呼吸系统疾病从死因顺位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排在第7位以后。
健康的生活教学设计

健康的生活教学设计Healthy life teaching design健康的生活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生物科学,是一门由经验主义出发,广泛的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学,内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
本教案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课时教案教学课题第二十四章健康的生活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通过对几种疾病死亡率的分析,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2.健康生活方式的含义。
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的设计,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总结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对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了解,体会党和国家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我国日益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2.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风。
重点难点重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和修改。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学生自主、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人类有史以来就在与疾病作长期不懈的斗争,至现代已经有许多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但是一些疾病仍然困扰着人类,例如现代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学生: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医学知识很关心,那么你知道这些疾病的主要病因吗?学生:食物中含脂肪、糖类、胆固醇过多,易引起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吸烟易导致肺癌。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这些疾病的发生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下面我们就通过94页的资料分析来共同探讨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讲授新课](学生认真阅读、分析、讨论。
)教师:看了这段资料,请同学们共同思考下列问题:(用投影片打出)(1)40多年来,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种类发生了哪些变化?(2)你认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从这段资料中,你还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学生1:1957年,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的前三位是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而在1999年,呼吸系统疾病从死因顺位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排在第7位以后。
初中生物《健康地生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健康地生活适用年七年级级所需时课内共用4课时每周2课时课外1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健康地生活是初中生物课程内容的十大主题的最后一个主题,是新课标的一个独立主题,该主题与医学、社会学、环境科学、法律等范畴都有联系,设立本专题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一生健康奠定基础。
本单元包括“健康及其条件”、“预防传染病”、“人体免疫”、“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四个专题。
重点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计划免疫的意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难点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专题一通过课外资料收集与课内资料分析、活动探究,实现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有效结合,让学生了解如何拥有健康,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体概括了健康地生活这一专题。
专题二通过观察蛔虫卵了解病原体,进而得出传染病的概念、特点、流行必备的三个环节及其预防措施,通过对常见传染病的认识进一步明确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专题三是对前两个专题的深化,通过对皮肤损伤后出现红肿现象的分析,得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区别,在明确什么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抗体和抗原的概念及区别。
专题四专门突出当代主要疾病,使学生们认识到本人或亲人朋友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和生活息息相关,应该重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概述健康及其条件,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2.说明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的危害,使学生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珍爱生命。
3.能够概述合理用药的常识,说出合常用药的名称和用途。
4.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特点、流行环节和预防措施。
5.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菲特异性免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6.关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养成健康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7.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8.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初中生物_《健康地生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种生活化、心灵化与生命化的创生过程。
本节课以“给大白升级健康助手芯片”为主线,创设任务情境,给学生带来新奇独特的冲击与憧憬。
整堂课结合生活实际,聚焦中考考点与典型练习进行知识的加温、再生产及生命化的践履。
尤其是带领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并实施的“溶菌酶溶菌实验”经历了知识的探究、体验与检验等过程,给予学生一个无限辽远而开阔的科学探索世界。
在中考复习过程中注重传授有效的复习方法,落脚点由知识记忆转向能力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力与生物学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健康地生活》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及其预防》、《免疫与计划免疫》、《用药与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等内容。
让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在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已结合人体生理的内容介绍了一些卫生保健知识,但尚不系统和全面,尤其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传染病和免疫、医药急救常识、生活方式等内容,难以在人体各系统内容中穿插讲述,为了强化帮助学生学会健康生活这一重要技能,尤其结合当下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本节课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以使本单元的复习教学生动活泼,更具时效性。
【学情分析】生命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还要引导他们科学地认识健康,学会关爱生命,学会自我管理,提高生命的质量。
本节是在学生对健康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需要进一步认识传染病及其预防、免疫与计划免疫及急救常识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从传染病学与免疫学视角全面了解新冠肺炎,能够科学预防传染病,增强自身免疫力,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传染病的病因及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相应的预防措施;2.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能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理解人体免疫的功能与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4.说出安全用药的常识,关注常用的急救方法。
人教版初中生物《健康地生活》课堂教学设计

《健康地生活》课堂教学设计复习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本章的知识框架和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 掌握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人体免疫功能及其产生机制,人体的三道防线,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认识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危害;能够运用一些急救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常识的巩固,培养健康地生活难点和重点重点:与学生一起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因此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本节课的重点;树立正确的健康地生活的观念难点:掌握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人体的三道防线。
教学设计我们一起复习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二、把握节观看知识体系一名同学大声朗读考纲解读与考情预测翻看背诵课本,填写知识梳理根据复习的知识点,小组内讨论修改导学案的知识梳理部分首先请大家一起看一下本章知识体系接下来我们看看和中考的关系:考纲解读与考情预测结合要点回顾,快速回顾课本内容,然后填写导学案的知识梳理奏,梳理知识对照投影中的答案,改正,查缺补漏,背诵相关知识点。
以提问的方式,梳理知识点查看部分同学的知识梳理,了解知识点掌握相对薄弱环节径 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都不是4. (2015年临沂市)2015年5月31日是第28个世界无烟日,同学们为了宣传烟草对健康的危害,不做“校服烟民”,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并获得了下表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为了与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形成对照,设置清水作为对照组B.实验过程中一只水蚤只能做2次实验,即先在清水中观察,再在烟草浸出液中观察C.由表中数据可知,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具有抑制作用。
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D.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的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地生活》课堂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本章的知识框架和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 掌握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人体免疫功能及其产生机制,人体的三道防线,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认识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危害;能够运用一些急救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常识的巩固,培养健康地生活
难点和重点
重点:与学生一起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因此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本节课的重点;树立正确的健康地生活的观念难点:掌握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人体的三道防线。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组织
教学,
创设情境:观看小品“我的健康我做主”从视频中我们看到徐峥遇到
了一个有关健康的难题,科技
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如何
健康地生活?让我们一起复
习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二、把握节奏,梳理知识观看知识体系
一名同学大声朗读考纲解读与考情预测
翻看背诵课本,填写知识梳理
根据复习的知识点,小组内讨论修改导学
案的知识梳理部分
首先请大家一起看一下本章
知识体系
接下来我们看看和中考的关
系:考纲解读与考情预测
结合要点回顾,快速回顾课本
内容,然后填写导学案的知识
梳理
以提问的方式,梳理知识点
查看部分同学的知识梳理,了
解知识点掌握相对薄弱环节
对照投影中的答案,改正,查缺补漏,背诵相关知识点。
展示2~3小组的知识梳理,全班一起查缺补漏
做练习题
1.(2012年临沂市)王某在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
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方式分别属于()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2. (2014年临沂市)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麻疹病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B.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C.特异性免疫一般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D.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复习完了知识点,学生用4道具有代表性的中考题检测复习情况
小组内讨论错题
三、学以致用,感悟中考高人口素质
3.(2015年临沂市)临沂市中小学开展了阳光体
育活动,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对疾病的抵抗
力,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
人群 D.以上都不是
4. (2015年临沂市)2015年5月31日是第28
个世界无烟日,同学们为了宣传烟草对健康的危
害,不做“校服烟民”,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烟
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并获得了下表数据: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为了与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形成对照,设置
清水作为对照组
B.实验过程中一只水蚤只能做2次实验,即先在
清水中观察,再在烟草浸出液中观察
C.由表中数据可知,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具
有抑制作用。
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D.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的尼古丁、焦油等物质
进入人体后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可能
诱发肺癌,所以不要吸烟
6.(2014年临沂)(8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
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在美国发现以来,
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严重
威胁。
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已达100多万,
每年以20%—30%的速度逐年递增。
仅1999—2002
年我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感染人数统计如下
表:(单位:人)
年份
传播
途径
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
性传
播
332 419 530 663
血液
传播
2894 3575 4436 5137
母婴
传播
9 10 19 22
不详1011 1197 1343 1631
材料二:英国流行病学家曾对癌症的病因进行过
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当的饮食和吸烟致癌
的比例分别高达35%和30%。
病毒感染占10%—
小组间交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