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光学晶体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2024年非线性光学晶体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非线性光学晶体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非线性光学晶体市场规模分析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非线性光学晶体在光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非线性光学晶体具有诸多优势,例如高非线性系数、宽光谱响应等,使其在激光、通信、成像等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对非线性光学晶体市场规模进行全面的分析,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

市场概述非线性光学晶体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其中包含了各种类型的晶体产品。

这些产品根据其材料、尺寸、性能等方面的差异,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技术进步和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新材料的研发和制备技术的改进使得非线性光学晶体能够满足更高要求的应用。

增长应用领域需求非线性光学晶体在激光、通信、成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

随着这些领域的不断发展,对非线性光学晶体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政策支持和投资各国政府对于光学领域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支持和投资。

这些政策和资金的引入,促进了非线性光学晶体市场的增长。

市场规模分析市场规模及趋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非线性光学晶体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主要产品类型分析非线性光学晶体市场的主要产品类型包括:锂钽酸盐晶体、铌酸锂晶体、KTP晶体等。

这些产品在不同领域中具有不同的应用。

区域市场分析目前,亚太地区是全球非线性光学晶体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

同时,北美和欧洲等地也有相当规模的市场需求。

市场竞争格局非线性光学晶体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目前,一些知名企业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

除了传统企业外,一些新兴企业正在加快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强度。

市场挑战与机遇分析激烈竞争压力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非线性光学晶体市场对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器研究

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器研究

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器研究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器是近年来研究热点,它利用非线性效应来进行频率转换,从而实现高功率、高能量、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

这种激光器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环保、科学等领域。

一、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器的基本原理非线性光学现象是指材料的光学参数(如折射率、吸收系数、偏振特性、光学色散等)随入射激光强度的增加而发生非线性变化的现象。

而晶体是一种自然产生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材料,它有着克尔微效应、拉曼效应、Kerr效应、电吸收效应等多种非线性效应,其中Kerr效应和双折射现象尤其重要。

具体地,Kerr效应是指材料中电子的产生非线性极化,而双折射则是指材料的折射率随光的入射位置或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基于这些非线性效应,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些非线性光学元件,如倍频器、混频器、调制器、光学开关等。

而当这些元件与激光器结合起来时,就可以构成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器。

这种激光器的基本结构包括谐振腔、被泵浦的晶体、倍频或混频晶体和输出窗口。

二、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器的研究现状目前,关于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器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向:非线性晶体的研究、非线性光学器件的设计和晶体激光器的应用。

在非线性晶体的研究中,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寻找具有优良非线性效应的晶体,并研究它们的光学性质和物理机制。

目前,国内外已经发现了一些具有较好非线性效应的晶体,如KTP、BiBO、LBO、BBO、PPKTP等,其中KTP和BBO应用较为广泛,LBO的晶体热学特性和光学色散更加优良,BiBO的平面相位匹配效应可达到2次倍频晶体。

在非线性光学器件的设计中,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利用这些晶体构造出能够实现高效率、高稳定性的光学元件,如倍频晶体、混频晶体、光学开关和调制器等。

其中倍频晶体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其主要通过将红外光转化为蓝紫色光、绿色光、黄色光或紫外光等,从而得到高波长、高能量、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

近年来,研究者们还利用非线性晶体设计了一些新型的光学元件,如调制倍频器、光学开关倍频器、主动调Q调制器等,这些器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可靠性。

非线性光学技术的应用前景

非线性光学技术的应用前景

非线性光学技术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增加,非线性光学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备受瞩目的技术。

它不仅为移动端设备、通信和传感器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机遇,而且还拓展了科学家在材料科学、医学影像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目前,非线性光学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光通信领域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讯速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非线性光学可以通过增加光的频率和能量从而提高通讯速度。

此外,通过使用非线性光学器件,人们还可以实现更高级别的信号处理,如加密、编解码等。

这是将来实现更加快速、更加稳定的光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生物医学影像领域非线性光学也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影像领域中。

它可以提高深层组织成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并且在操作时不会影响生物体的有机组织。

这种技术已经被应用在眼科和神经科学领域中,在治疗和研究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三、材料领域非线性光学技术也已经应用在材料科学中的多个领域。

它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激光波长和调制方式,改变物体的性质,如透明性、折射率和折射率差等特性。

这种技术在材料设计中可以实现精确控制,尤其在计算机芯片等微小器件的制作中更为重要。

在以上三个领域之外,非线性光学技术还有很多的潜在应用,例如生物信息学、人造能源和太阳能等。

尽管非线性光学技术应用的范围如此广泛,但在这一领域还有许多需要研究的地方。

例如,人们需要更好地理解复杂的非线性过程,以便更精确地设计和控制过程。

此外,更加实用的非线性光学器件也需要精确的测试和评估。

因此,对于那些希望实现创新应用的人来说,非线性光学技术提供了许多机会。

无论是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工程应用方面,非线性光学技术都可以拓展研究者的领域深度和广度。

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它一定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非线性光学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非线性光学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非线性光学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随着现代光学技术的发展,非线性光学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光电科技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非线性光学技术是指当光强度足够大时,在介质中光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极化程度增加所出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会影响光的传播过程,还可以用于获取有关光的信息。

所以,非线性光学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激光加工、精密测量、光存储、光信息处理等领域。

一、非线性光学技术的研究现状1、非线性光学的基本理论非线性光学现象是电子在强电磁场中运动的结果。

通俗来说,就是介质在高光子通量作用下所表现出的非线性行为。

其中,最著名的三次非线性光学效应包括:光学增益、二次谐波产生和自相位调制。

与传统线性光学现象不同的是,非线性光学现象与光的幅度关系密切相关。

2、非线性光学实验技术要研究光在介质中的非线性行为,有效的实验方法是通过利用直线光波产生干涉,能够测量非线性介质受到高光通量的精细行为。

因为非线性光学现象非常依赖于材料特性和波长,所以光学实验的设计对于精确控制非线性介质非常重要。

现在已经有很多非线性光学实验技术应用于材料结构和性质的研究领域。

3、非线性光学实验领域的进展非线性光学技术早已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之一,探讨如何提高非线性效应强度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与此同时,新材料的研究也对非线性光学有着重大作用。

可是,不幸的是,现有的非线性材料几乎全部都显现出弱非线性效应。

此外,一些研究称,非线性光学现象会导致光的失真,这可能会对光通信和光存储等应用领域造成负面影响。

二、非线性光学技术的应用前景1、纳秒脉冲激光加工非线性光学技术已经成为传感器、半导体制造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在高速加工、微电子加工和抛光、所利用的非线性光学现象是脉冲激光在高精度加工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非线性光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离不开高功率激光主持多敏捷、精密控制的完美交互。

2、高效率光电转换通过非线性光学现象,可以实现对光电转换的控制。

一些研究人员使用非线性材料制造出原子发光二极管,产生了高效的光电转换效率。

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现状

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现状

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现状摘要本文论述了近几年的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非线性光学晶体中的两大类:无机非线性晶体和有机非线性晶体的研究现状。

关键字:非线性光学晶体;无机;有机;现状;1.引言1961年, Franken首次发现了水晶激光倍频现象。

这一现象的发现,不仅标志着非线性光学的诞生, 而且强有力地促进了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迅速发展。

随着非线性光学的深入研究和新型材料的不断发展, 使得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在信息通讯、激光二极管、图像处理、光信号处理及光计算等众多领域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潜在应用,这些研究与应用对非线性光学晶体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物理化学性能要求, 同时许多应用也还在层出不穷地发展中,正是由于非线性光学晶体有着如此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这些应用可能带来的光电子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所以寻找与合成性能优异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成为该领域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2.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是人们研究得较早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大致可分为:(1)无机盐类晶体,包括硼酸盐、磷酸盐、碘酸盐、铌酸盐、钛酸盐等盐类晶体;(2)半导体型非线性光学晶体, 如Te、Se、GaAs、ZnSe、CdGeAs2 和CdGe(As1-xP)2等。

随着激光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频率转换方面,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我简单介绍几种。

(1)Cr : KTP晶体晶体磷酸钦氧钾(KITOPO4,KTP )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具有非线性光学系数大, 透光波段宽,化学性能稳定,耐高温等特性.现已广泛地被用于激光频率转换领域.近些年来,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掺杂KTP型晶体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已形成了一系列KTP晶体家族.掺入有价值的稀土离子并使其符合发光要求,可获得激光自倍频晶体.1990年,LinJT 首次简单地报道了Cr: KTP晶体实现激光自倍频运转情况.Cr : K T P 晶体的荧光发射波段为8 00-8 50n m, 可望在自倍频后转换成波长为400-425nm的蓝色激光输出.但Cr: K T P晶体对蓝光有较强的吸收, 可采用晶体的定向生长方法来加以弥补.波长800-850nm 的基频光, 远小于KTP晶体的n类位相匹配的截止波长(1000nm左右), 因此, 当Cr :KTP晶体自倍频时, 只能使用I类位相匹配,而I类相匹配的有效非线性光学数相当小.但随着对KTP晶体应用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它在光波导领域中的应用,人们已成功地研制出多种新的位相匹配技术,如准位相匹配技术,实现了高效率I类倍频转换,输出波长范围为380-480nm,效率已超过50 % /w·cm2, 这些新的应用技术的发明,为进一步研究Cr:KTP晶体的激光自倍频效应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非线性光学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非线性光学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非线性光学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随着科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也越来越多。

其中,非线性光学技术就是一个涉及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交叉技术。

它的核心是利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效应,实现光与物质的相互转换,从而拓宽了光学应用的领域。

本文将简单介绍非线性光学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现状。

一、非线性光学技术及其原理非线性光学技术是指当激光光强达到一定程度时,光的性质将不再遵循线性光学效应,而产生一系列的非线性效应。

这些效应包括: 二次谐波产生、光学调制、光抛物线效应、自相位调制等。

这些效应的产生,是因为当激光强度增大时,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得重要起来,使得光的波动方程不再满足叠加原理。

二次谐波产生是指当一个频率为ω的激光束通过非线性介质时,会产生一个频率为2ω的二次谐波。

这种效应可以用于光学通信、激光雷达、光学图像处理等领域。

光学调制是指通过外界电场对介质物理性质的调制,来改变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位和能量等物理量。

其应用涉及遥感、激光雷达、光通讯、光存储等领域。

光抛物线效应是指当光穿过介质拉曼散射的过程中,由于散射光强与波长之间的关系呈现以二次方为函数的抛物线特性。

这种效应可以用于拉曼显微镜、近场光学显微镜等高分辨率成像领域。

自相位调制是指光通过非线性介质时,其相位和强度呈现一种蕴含于光本身的相互关系。

这种效应可以用于光束整形、相干光传输和全息成像等。

二、非线性光学技术的应用非线性光学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领域都有着不同的应用。

其中,物理领域是应用非线性光学技术最为广泛的一个领域。

在物理领域,非线性光学技术常用于材料分析、超快光学、光子学等领域的研究。

例如,对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等材料进行非线性光学分析,可以得到它们的弛豫时间、等离子共振频率、光子能带状结构等信息。

而利用超快光学技术,可以研究物质的电荷转移、自旋耦合、薄膜生长等过程。

此外,在光子学领域,非线性光学技术也被用于设计和制造新型光子晶体、光纤耦合器、微波光电子等器件。

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生长与性能的研究

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生长与性能的研究

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生长与性能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的出现和应用也日渐广泛。

其中,非线性光学晶体就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型材料。

非线性光学晶体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质,可以通过改变其结构来调节其性能。

而其生长又是研究非线性光学晶体的重要一环。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生长与性能的研究。

一、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基本特性非线性光学晶体是一种可用于光学相关应用的单晶材料。

它们可以通过分子极化而产生电偶极矩,当光束冲击到这些分子时,它们会发生偏转,并且会分出两个互相垂直的极化光成分。

这些光成分不仅会发生偏转,还会发生相位变化,从而产生非线性效应。

非线性光学晶体的非线性光学系数非常大,比普通材料高几百倍甚至上千倍。

同时,它们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以在很宽的温度和波长范围内有效工作。

二、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生长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生长是研究非线性光学晶体的重要方面。

它的主要目的是在稳定的条件下获得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单晶。

1.生长方法生长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平衡溶液法、水热合成法、浸润法、熔融法等。

其中,平衡溶液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保证得到高质量的晶体,并且可以精确地控制晶体生长的方向和形状。

2.晶体生长的控制晶体的生长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生长速度、温度、流速、溶液浓度等因素,以便得到具有稳定性和良好光学性能的单晶。

此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杂质多样,杂质的存在会对晶体的生长和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在晶体的生长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去除多余杂质。

三、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应用非线性光学晶体在现代光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激光技术中,非线性光学晶体可以用于倍频、混频、差频和和/差频等方式的频率转换;在通信技术中,它可以用于调制、解调和开关;在光学信息存储技术中,它可以用于超高密度光学信息存储等。

四、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展趋势非线性光学晶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它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非线性光学材料是指在强光照射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出现非线性效应的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响应特性,可以用于制造光纤通信、二维材料、微纳器件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历程1960年代,拉曼和克拉芙在研究激光效应时首次发现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的非线性效应。

此后,人们开始对非线性光学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并发现了很多有趣的非线性效应,如自聚焦、自相位调制、二次谐波产生等。

20世纪70年代中期,光纤通信的诞生给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978年,当时的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发现,在一种特殊的非线性光学材料LiNbO3中,可以产生二次谐波产生效应,这为基于光的通信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着非线性光学基础理论的建立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非线性光学材料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1994年,由于二次谐波产生效应的实现,非线性光学材料赢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今天,非线性光学材料已经成为光子学、材料科学和电子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分类根据非线性效应的不同特性,可以把非线性光学材料分为三大类:光学整流材料、光学调制材料和光学非线性材料。

其中,光学整流材料主要包含晶体管、二极管等器件,其主要功能是对强光进行整流和反向加工。

光学调制材料可以将电信数据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实现光信号的幅度、相位、频率等参数的调制。

光学非线性材料是指在强光的作用下,其光学性质出现非线性变化的材料,如二次谐波产生效应、自相位调制等。

三、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应用1.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非线性光学材料。

光纤通信可以在光纤中传输高速的数据信号,具有传输距离远、速度快、抗干扰等优点,可以满足现代通信领域的各种需求。

非线性光学材料在光纤通信中主要应用于光纤放大器、光学调制器、色散补偿器等器件制造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线性光学晶体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赵斌沈德忠、王晓洋、陈建荣(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前言非线性光学晶体是重要的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之一,是光电子技术特别是激光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发展程度与激光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可以用来进行激光频率转换,扩展激光的波长;用来调制激光的强度、相位;实现激光信号的全息存储、消除波前畴变的自泵浦相位共轭等等。

所以,非线性光学晶体是高新技术和现代军事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各发达国家都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并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列入各自的高技术发展计划中,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

伴随着激光技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至今,非线性光学晶体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从最初的石英倍频晶体开始,不断涌现出铌酸锂(LiNbO3—LN)、磷酸二氢钾(KH2PO4—KDP)、磷酸二氘钾(KD2PO4—DKDP)、碘酸锂(LiIO3—LI)、磷酸氧钛钾(KTiOPO4—KTP)、偏硼酸钡(-BaB2O4—BBO)、三硼酸锂(LiB3O5—LBO)、铌酸钾(KNbO3—KN)、硼酸铯(CSB3O5—CBO)、硼酸铯锂(LiCSB6O10—CLBO)、氟硼酸钾铍(KBe2BO3F2—KBBF)以及硫银镓(AgGaS2—AGS)、砷镉锗(CdGeAs—CGA)、磷锗锌(ZnGeP2—ZGP)等非线性光学晶体,广泛应用于激光倍频、和频、差频、光参量放大以及电光调制、电光偏转等。

比较有代表的例子是:用LN制作的光波导器件及调制器件,已广泛应用于光通讯;利用KTP晶体的商业内腔倍频YAG激光器,其绿光输出可达几百瓦;用CBO和频的YAG三倍频激光器,355nm输出已达17.7瓦;用CLBO四倍频的YAG激光器,266nm紫外光输出已达42瓦;用KBBF直接六倍频已获177.3nm的深紫外激光;使用KTP、BBO、LBO的光参量振荡器,其调谐范围覆盖了可见光到4.5m波段,并实现单纵模运转。

就非线性光学晶体、器件及应用整个领域的科技水平来看,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居于世界前列,从最初的原理提出、新材料的探索、器件的开发,他们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非线性晶体材料的生产上,日本、中国、和前苏联的一些国家如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等,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则主要侧重于非线性晶体器件及设备的制造。

我国在非线性光学晶体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中国在本领域的世界地位我国无论在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学术研究还是产业化方面,都在国际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可见、紫外波段非线性晶体的研究方面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受到世界瞩目。

我国在非线性晶体领域最主要的成就是(1)发明了掺镁LiNbO3晶体,通过掺杂使得LiNbO3的抗损伤阈值提高了两个数量级以上,大大开拓了铌酸锂晶体的应用领域;(2)在硼酸盐系列中发现并研制出- BBO、LBO、CBO、KBBF等一系列性能优异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开创了紫外激光倍频的新纪元,使得人类不断向固体紫外激光的极限推进;(3)首次在国际上用溶剂法生长出可实际应用的KTP大单晶,并实现产业化,使KTP晶体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应用,促进了激光技术的发展。

(4)主导了周期、准周期极化人工微结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研究和实验验证,开拓了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新领域。

我国多种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生长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国外已有的所有晶体生长方法我国都有,几乎所有重要的非线性光学晶体都已生长出来,一些重要晶体满足了国内重大工程需求,一批高技术晶体已成为商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二、市场需求分析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是一个和激光、光电子、光通信等产业密切相关的相当确定的产业,受这些产业的发展和变化的影响非常大。

随着上世纪末全世界信息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和光电子技术的广泛采用,国内外对光电功能晶体尤其是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市场需求剧增。

近年来全世界的非线性光学晶体的销售额每年超过4亿美元,传统的非线性晶体的需求量仍在逐年增大,今后几年市场增长率在1530%左右。

非线性光学元件在调制开关与远程通讯、信息处理和娱乐等三个领域表现出了加速发展的趋势。

主要的商业化非线性光学晶体有铌酸锂(LiNbO3)、磷酸钛氧钾(KTP)、-偏硼酸钡(BBO)、三硼酸锂(LBO)、磷酸二氢钾(KDP)、磷酸二氘钾(DKDP)等,其中LiNbO3是市场最大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光通讯和工业激光是它最重要的两个应用领域。

光通讯行业的持续发展使得应用于光通信调幅器的LiNbO3晶体不仅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而且市场份额每年都在增长。

除光通信外,工业激光、电光是非线性光学晶体应用的重要市场,近几年一直保持着每年1520%的市场增长,其中BBO、KTP晶体是本领域近几年增长最快的晶体品种,市场前景看好。

医用固体激光器领域是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另一个重要市场,主要应用的是KTP、KDP和BBO 晶体,CLBO也将会得到大量应用。

由于医疗行业激光器的快速发展,带动KTP等非线性光学晶体的需求量也迅速增长。

据市场调查企业美国BCC(Business Communications Company, Inc)研究公司的最新报告,2005 年非线性光学晶体全球市场规模达到8 亿5610 万美元,预计未来将以17.1%的年平均增长率扩大至2009 年的16 亿5600 万美元左右。

其中用于光通讯的LiNbO3 在2005年占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市场份额为24.5%,2009年预计为29.6%。

用于激光和电光领域的KTP、KDP、DKDP、BBO、CLBO、LBO等晶体在2005年占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市场份额为18.5%,KTP晶体预计的AAGR(年平均增长率)为5.4%,其它晶体的AAGR 总共为8%。

主要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全球销售额,单位:百万美元晶体类型2003 2004 2005 2006 2009 AAGR%2005-2009LiNbO3 170 200 230 275 525 22.9KTP 30 35 50 55 75 10.7KDP,DKDP,BBO,CLBO,LBO,ZGP 45 50 70 80 101 9.6资料来源:BBC Inc。

2009为预测值。

从整个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器件及整机设备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是产业大国,在大规模生产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如LiNbO3占有垄断地位。

小规模的材料品种如KTP、BBO、LBO等,主要是中国、立陶宛等占具优势地位。

在器件制造方面,由于整体技术力量强,工业基础好,美、欧等发达国家占有决定性的优势地位。

中国等发达中国家则只能给发达国家提供晶体材料,赚取少许利润。

三、发展趋势1)紫外向更短波段的发展发展全固态深紫外(200nm)相干光源,是目前国际光电子领域最前沿的研究项目之一,这是因为紫外激光在许多高技术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如新一代的集成电路光刻技术需要全固态的紫外相干光源;光电子能谱、光谱技术中,迫切需要可调谐的全固态深紫外相干光源,这对于推动深紫外光谱、能谱仪的发展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并将开辟一个新的物质科学研究领域;深紫外相干光源还将极大地推动激光精密机械加工业的发展。

由于目前还没有直接输出深紫外波长的激光晶体问世,解决固态深紫外激光光源的关键问题集中在紫外波段的NLO变频晶体的研制和应用开发,其带动相关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前景是十分诱人的。

2)现有非线性光学晶体性能的改进以及新晶体的开发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化学计量比的LiNbO3(简称SLN),由于结构完整性提高,SLN较普通的一致熔融铌酸锂(简称CLN)性能上有质的飞越,若解决了的实用化技术,将会在光电子、光通信等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变革。

—BBO是首先用来将Nd:YAG输出的1064nm激光四倍频获得266nm紫外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

在该频率转换领域已应用了几十年。

但该晶体在输出266nm激光的功率超过180毫瓦时,便会产生光折变损伤而被打坏。

新近研制成熟的CLBO晶体,不但晶体生长比BBO容易、长出的单晶比BBO大,而且在266nm输出达40瓦时,也未被打坏。

在此领域,CLBO有替代BBO的趋势。

3)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周期性极化准相位匹配技术(QPM)我国在周期及准周期极化相位匹配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由于这类准相位匹配器件可以充分发挥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能,而且一块晶体可以同时完成倍频、和频、参量振荡等功能。

所以这类技术在光通信、激光显示、空气污染检测、医药以及国防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QPM材料及器件正显示其极强的生命力。

目前比较重要的有PPLN、PPKTP及PPRTA 等(“PP”也为“准相位匹配”表示法之一)。

4)红外波段的非线性光学晶体相对于可见和紫外波段的非线性晶体,红外波段的非线性晶体发展比较慢,主要原因是现有的红外非线性晶体的光损伤阈值太低,直接影响了实际使用。

由于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在军事上有重要应用前景,这一类晶体材料成为非线性光学领域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5)新型的光折变晶体材料现有的光折变材料如LiNbO3、BaTiO3等在进行光学信息存储应用时,其光折变响应速度还不够快、存储噪声还比较大,这两方面的性能还不能与目前广泛应用的电磁存储技术相比。

故必须寻找新型的、性能更好的光折变晶体材料或进一步对现有的光折变材料改性提高。

四、发展思想和重点我国在非线性光学晶体的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建立了一些生产线,某些晶体品种已经实现了商品化,如KTP、LBO、BBO、LN、LT等,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口。

但是,当前我国非线性晶体的产业化进程与技术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尚未在质和量两方面满足传统工业及高技术领域发展的要求;整体的研究(应用)开发水平特别是产业化水平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机联系的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体系。

具体表现在:1)生产装备落后,控制水平低、单机产量少、成品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2)产业分散、规模小(某些品种如LiNbO3,总产量虽然大,但大而不强,产品档次低,光学级晶体少,多为压电级);3)品种少、规格不齐全,元器件和发达国家差距更大,这与晶体深加工如抛光、镀膜和元器件精密加工制作等水平差有关;4)产业化、工程化水平低,一方面某些性能优异的晶体材料,尚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不能满足高技术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产业化技术水平极需提高;5)产业化推进乏力,资源没有有效利用,未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

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投资强度低且分散;与晶体生产配套的原材料、专用仪器设备的发展不平衡;产品应用开发极待加强,同行之间的无序竞争有待解决。

生产与应用之间未建立起有效结合机制,新材料、新产品推广、应用乏力。

发展思想根据我国在非线性晶体部分领域处于优势地位,以国际光电功能晶体产业,特别是激光与非线性晶体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世界市场为导向,集中力量,发挥优势,采取重点突破,集中力量攻克一部分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有重大意义的晶体品种,使我国的非线性晶体产值在2010年达到15亿元,2020年达到30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