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背古诗词之《青玉案》
辛弃疾青玉案诗歌鉴赏

辛弃疾《青玉案》诗歌鉴赏辛弃疾的《青玉案》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下是原文和鉴赏。
一、原文: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鉴赏:辛弃疾的词以其“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著称于世,其词中不乏对家国之悲愤、对人生之感慨、对爱情之深情。
而《青玉案》正是体现了其深情婉约的一面。
《青玉案》以描写元宵节为背景,通过对元宵夜景的描绘和对“那人”的追寻,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
全词情感真挚,格调高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上片起首三句写元宵夜的景致,词人以极为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风拂面、花树盛开、流星如雨的元宵夜景,营造出一种瑰丽、欢乐的气氛。
接着词人用“凤箫声动”“玉壶光转”形容元宵歌舞之盛,而“一夜鱼龙舞”则形象地表现了元宵狂欢之热烈。
这些描写不仅再现了元宵夜的欢乐情景,而且流露出词人对这元宵盛宴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下片起首二句写元宵佳节的装饰和人情之美,词人以“蛾儿雪柳黄金缕”形容人们头戴华丽的饰物,手持花枝彩带,笑语欢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元宵佳节的喜庆和热闹。
接着词人用“众里寻他千百度”表达了对心中所爱之人的深深思念和寻找,而“蓦然回首”则暗示了寻找过程的艰辛和不易。
最后“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心中所爱之人的执着追求和不变的情感。
这首词不仅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而且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美好和幸福的过程中,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断的寻找。
同时,它也强调了对心中所爱之人的深情和不变的情感。
这种深情和执着追求正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青玉案》还体现了辛弃疾豪放与婉约两种词风的完美结合。
上片的豪放开头为下片的婉约转折做了极好的铺垫,使得整首词情感起伏跌宕,意境深远。
同时,《青玉案》在结构和语言上也极尽曲折回环之美,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辛弃疾《青玉案》翻译及赏析

●青玉案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注释】:
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宝马雕车:华美的车马。
凤箫:箫的美称。
玉壶:指月亮。
鱼龙舞:指舞鱼、龙灯。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
这里指盛妆的妇女。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赏析】:
此词竭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
满城灯火,游人如织,通宵欢乐的热闹景象,但这一切都是为“那人〞的出现而设。
而那自甘寂寞的“那人〞,正如梁启超所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众里寻他千百度〞以下四句,被王国维解作“古
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第三种境界,即豁然贯穿的境界。
古诗词鉴赏~贺铸《青玉案》

古诗词鉴赏~贺铸《青玉案》古诗词鉴赏~贺铸《青玉案》诗歌是一门艺术,在古典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古诗词鉴赏则是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是一种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贺铸的《青玉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典诗歌,充满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值得细细品味。
一、作者简介贺铸(830-887),字伯仲,号贺翁,汉族,河南安阳人。
中唐时期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以诗文闻名天下。
代表作有《青玉案》等。
二、诗句内容《青玉案》全诗共四句,分别为:“拂衣推枕上青楼,吴钩霜雪明。
”“翠华摇摇行复止,犹自谙得青琐窗。
”“细柳斜斜照书窗,一帘风月夜。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三、诗句解析《青玉案》中的人物是唐朝的文宗李煜,他此刻正坐在青楼上,推着枕头,看着楼外的月亮和雪花,回忆着自己和西施的情缘。
“拂衣推枕上青楼,吴钩霜雪明。
”这句诗描述了李煜拂去衣袖,推着枕头,坐在青楼之上,夜晚的吴钩霜雪明亮无比,楼外是一片美景。
“翠华摇摇行复止,犹自谙得青琐窗。
”李煜坐在青楼之上,看到的是犹如摇曳的翠华,它摇摆着,行至一处又停止,他仍然认得那青琐窗。
“细柳斜斜照书窗,一帘风月夜。
”李煜此时正坐在青楼之上,他看到,一棵细柳斜斜地照着书窗,书窗外是一帘风月,一片幽夜。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李煜拿起酒杯,向青天把酒问,他不知道天上的宫阙,今夜是何年,他正坐在青楼之上,回忆着自己和西施的情缘。
四、诗句评价《青玉案》是贺铸最著名的诗作,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感人的画面,充满了伤感和思念。
贺铸用浪漫的语言把李煜深情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深深地被感动。
五、文学价值《青玉案》作为贺铸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它的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深远高远,把抽象的情感和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把感情的复杂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是一首声震九州的经典之作。
六、影响《青玉案》这首经典之作,不仅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而且对后世文学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玉案最出名的十首诗

青玉案最出名的十首诗《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 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 苏轼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 - 惠洪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
日永如年愁难度。
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
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 - 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青玉案·望秋月》(佚名,但采用青玉案词牌)炎光退去商风劲,叶黄落,枝都净。
自古文人多寄咏,凋零而已,萧疏将更,且待来年盛。
毋需为此生心病,尽晓秋光月如镜。
万物良宵蟾影映,嫦娥欢舞,吴刚赞庆,岂不添灵性?《青玉案·观秋荷》(同样佚名,青玉案词牌作品)秋晨漫步逢清露,不经意、当珠误。
独去荷池循旧路,红花无觅,碧波如故,一片萧疏驻。
时令难违已迟暮。
冷雨霜风无所惧。
叶花虽败,藕茎将寤,只待春风护。
《青玉案·吟秋居》(北宋,贺铸体,虽非贺铸原作,但风格相近)身居闹市如幽处,却道是、无烦絮。
陋室三间慵固护,铁皮衣柜,粗纱袜裤,尽日悠闲步。
时光荏苒炎蒸去,瑟瑟商风入门户。
似火红椒窗外树,凝神烹茗,沉思觅句,日日诗词赋。
《青玉案》古诗全文

《青玉案》古诗全文
哇塞,这首古诗那可真是太经典啦!“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你看
这描写,简直就像一幅超级绚丽的画卷在眼前展开呀!就好像过年时
那满街的花灯,亮闪闪的,漂亮极了!“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
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哎呀呀,这后面写得也好美啊!这不就像是你一直在人群中找那个特别的人,
找了好久好久都没找到,结果一回头,嘿,就在那儿呢!
想象一下,在那个热闹非凡的夜晚,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各种精美
的车子在路上行驶,那香味能飘满整条街呢!那凤箫的声音呜呜响,
月光在玉壶里流转,一整晚都是鱼龙在欢快地舞动。
这场景,是不是
让你感觉自己也置身其中啦?就像你去逛灯会,被那热闹的氛围所感染。
再想想那些美丽的女子们,戴着蛾儿、雪柳、黄金缕,笑着走过,
留下阵阵香气。
这不就是生活中的那些美好瞬间吗?而我们总是在不
断地追寻着什么,有时候找了很久都没找到,可突然之间,就发现它
就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
这多有意思啊!
我觉得这首古诗真的是太有魅力啦!它把那种热闹的场景和细腻的
情感都描写得那么生动,让我们仿佛穿越回了古代,亲身感受了一番
那时的繁华与美好。
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古诗的天空中闪闪发光,永远都能吸引我们去欣赏,去品味!。
青玉案全诗赏析和解释

青玉案全诗赏析和解释(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青玉案全诗赏析和解释公元1162年,上距北宋灭亡的“靖康之祸”,已经过去了35年。
高考必考古诗词之青玉案(元夕)

①起义南归时期。曾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 后投奔耿京为首的抗金农民义军。 ②辗转任职时期。南归后,在历任地方官期间 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 治才干,但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被罢职。
③被贬家居,反复起用时期。被罢职,闲居在 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到 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 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 虚胆怯、惟恐被人发现的神情。一个“看”字,既有 观看之意,又有看护之意,表现了词人对“偷”梨和 枣的儿童的欣赏、爱护之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 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 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女子,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她的服饰,表现她们妆扮的华贵和高贵的身份。 二是写她们的欢声笑语,用“笑语盈盈”表现她们 节日之欢。 三是写她们遗香满路。 通过这些描写,进一步具体表现元宵佳节的繁华热 闹。
那众
珊 处
写心中关切的“那人”:只写环境,
人 却 在 灯 火
蓦 然 回 首
里 寻 他 千 百
公元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 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 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 词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年,他晋见 宁宗,激昂慷慨地说了一番金国“必 乱必亡”,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但他又一次受到打击,在一些谏官的 攻击下被迫离职,于1205年重回故宅 闲居。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无 奈年老多病,身体 辛弃疾《青玉案》,此第三境也。”
词人是把她放在火树银花的元宵佳节极其热 闹的背景上,连用两层反衬手法来塑造的。
词的开头写灯火场景,越写灯火热闹,越 反衬出“那人”孤高的品格。
青玉案元夕翻译及原文赏析

青玉案元夕翻译及原文赏析1500字《青玉案·元夕》是唐代文学家长恨歌的作者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
下面是《青玉案·元夕》的原文及译文赏析1500字。
《青玉案·元夕》原文: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青玉案·元夕》译文:在东篱上,黄昏之后,我端起酒杯,袖子中满是幽香。
别说没有迷魂的力量,帘子被西风吹卷起,人比黄花还要瘦弱。
《青玉案·元夕》赏析:《青玉案·元夕》是一首郁郁寡欢的秋词,以诗人独自把酒伫立在东篱、回忆往事的情景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以两句为一组进行铺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褒贬,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之情。
首句“东篱把酒黄昏后”描绘了一个寂寥的景象,诗人独自站在东篱边,黄昏已逝,即将迎来夜晚。
诗人把酒,意味着他欲饮尽忧愁,辗转思念的苦楚。
接着,他描述了袖子中弥漫的暗香,这暗香成为了他内心的寄托,象征着回忆、梦幻和遗憾。
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诗意的境界中被诉说。
第二句“莫道不消魂”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即虽然暗香袖袖能满足人的感觉,但不等于能消除全部的忧愁。
这句话揭示了人情世故的残酷和现实的无奈。
不论是怎样的美好,怎样的梦幻,都终将逝去。
接着,诗人写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通过帘卷西风的描写,诗人意指华美的旧时光已经飘逝,而如今的他却比黄花还要瘦弱。
黄花是秋天的象征,它的凋零让人感到凄凉和无奈。
诗人通过黄花的比喻,凸显了自己的颓废和病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诗人以秋天的景象和黄花的衰落,寓意生命的凋零和岁月的流逝。
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颓废病态,表达了对命运无奈之情。
这首诗以婉约的方式,营造了一种寂寥的氛围,展示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痛苦和挫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
总而言之,白居易的《青玉案·元夕》以细腻的描写和内容深邃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怀念和无奈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青玉案》
《青玉案》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或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
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
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
他满腔激情、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青玉案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
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译文
焰火像是东风吹散了的千树繁花,纷纷落下仿佛星星如雨般坠落。
豪华的马车满路飘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
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赏析
此词的上半阕主要写上元节的夜晚,满城灯火,众人狂欢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
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
这是化用唐朝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写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
其间
的“宝”、“雕”、“凤”、“玉”,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这也是对词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赞美。
下阕,专门写人。
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衣香还在暗中飘散。
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未曾离去!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
到末幅煞拍,才显出词人构思之巧妙: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就没有任何意义与趣味。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
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
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
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
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