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第17课_诗歌、小说与戏剧
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名题分解(备注:无。
)1.(2011年北京卷,22)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
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考点】近现代世界文学【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理解。
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强调主观想象力,用诗歌表达人的强烈情感,属于浪漫主义风格。
故选B项。
【答案】B1.(2011年浙江文综,23)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
图9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①《向日葵》②《有藤椅的静物》③《星月夜》④《弹曼陀玲的少女》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④【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应用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组合类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
中国工人阶级找到自己的领袖应该在1921年中共建立后,①可排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③可排除;从“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这一信息中可见②④是正确的。
【答案】B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2011年本课时没有命制试题必修三模块综合1.(2011年山东文综,27)(25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
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料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民也,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故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青州三中高二历史导学案编号:17 教学课题课型主备教师把关教师使用教师使用时间、班级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新授李学顺高二历史组高二级部高二级部学习目标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学习重点19世纪以来诗歌、小说、戏剧的主要成就及产生的背景和文学价值。
学习难点从文学艺术作品中透视历史的发展变化。
教学过程预习学案(一)自学指导:一.浪漫主义诗歌:1、背景: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记忆)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_________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___、___、___、___的美好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2、特点:(1)浪漫主义作家表现出“______________”,他们渴望冲破阻碍____的思想藩篱,在揭露_______的同时,憧憬着____,体现了_____的追寻。
(2)浪漫主义作家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_____揭示________。
3、代表及作品:(1)拜伦:A、思想倾向:创作了大量具有_______和_______的诗篇①、激烈抨击________与_________的丑恶现象②、塑造出一些追求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B、代表作:①《____________》②《_____》:被誉为“”的百科全书(2)雪莱:A、思想倾向:①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②、诗中充满,体现出一种真正的B、代表作(《》)体现乐观精神的浪漫杰作4、评价:他们的作品对_____寄予深切同情,尽管用_________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但却极富_____,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记忆)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随着___________普遍确立,冷酷无情的______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
________日趋尖锐的矛盾,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在文学领域中也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潮流。
[语文]《小说与戏剧》教学建议(教师论文)
![[语文]《小说与戏剧》教学建议(教师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c9d6fc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0.png)
小说与戏剧一、小说与戏剧的教学内容(教材解读)小说和戏剧是一种再现人类社会生活的文学艺术,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古往今来,小说和戏剧作品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发挥着巨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高中生,正处于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培养学生阅读和学习小说与戏剧作品的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小说与戏剧”系列是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之一,包括《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著欣赏》、《影视名作欣赏》四个课程内容。
1、《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小说欣赏》是选修课程“小说与戏剧”系列的一个模块。
我们从选文目录中可以看出,课文是以中长篇小说名为题目,而不是以小说节选部分内容作为题目。
和必修模块相比,它更注重作为一个整体的中长篇以及短篇小说,而不是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片段。
本模块所选的18部小说按照时间顺序与题材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编课文。
第一至四单元是古代、近代小说。
其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是学生们所熟悉的小说,他们在初中及高中阶段的必修教材中多次学过节选自这些小说的片段,特别是古代四大名著在初高中阶段还被列到“名著导读”中。
另外两部小说“三言”和《官场现形记》,“三言”是冯梦龙编辑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的合称,学生可能比较陌生点,是首次接触,《官场现形记》是清朝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第五至九单元的小说则属于现当代小说。
《家》和《白鹿原》是属于家族小说中的典范之作,《呼兰河传》和《长恨歌》是女性作家的作品,是从女性的独特视角来写的。
《小二黑结婚》和《平凡的世界》是相当代乡土小说的代表,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小二黑结婚》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和抗争意识,给人以昂扬的奋斗精神,引起巨大的反响。
《子夜》和《骆驼祥子》以都市为生活背景,描绘了不同人物在都市中的命运,是属于都市小说。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2)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识记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及其代表作。
通过分析拜伦、雪莱、巴尔扎克、贝克特等著作的特征,理解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读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对拜伦、雪莱、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贝克特的作品进行概括、比较、整理,从而得出各种文学特点的不同,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另外,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鉴赏作品和分析史料总结其产生的背景和文学价值,提高学生分析史料、感悟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杰出的作家,了解这些作家的生平和性格特点,从而认清这些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画卷和时代变迁,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和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通过对名家名著的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艺术品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荒诞派戏剧的作品特点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难点:理解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作品的不同;理解《等待多戈》的思想内涵。
四、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2、有利之处:学生对西方近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在语文课及日常生活中也能偶尔接触文学作品,对它的一些形式不会陌生。
3、不利之处:现在的学生对西方的诗歌、小说与戏剧这种相对乏味的艺术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对于它的现状关注不够;学生还比较缺乏把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相结合学习分析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第三单元的内容老师(问):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结束了第三单元的学习,第三单元我们最主要学习了一种精神——人文主义精神,在讲人文主义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最主要讲了近代西方三场思想解放运动,请问同学们,这三场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什么呢?它们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它们的批判对象分别是谁?学生(答):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批判对象:文艺复兴批判的是宗教神学,宗教改革批判的是教皇的权威、教会的特权,启蒙运动批判的是君主专制制度。
第17课 诗歌、小说、戏剧

• 5.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的作品 是 • A、《西风颂》 • B、《唐璜》 • C《战争与和平》 • D、《人间喜剧》
• • • •
6、雪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 A、《西风颂》 B、《唐璜》 C《战争与和平》 D、《人间喜剧》 7、托尔斯泰是世纪公认的大文豪,他的代 表作是 • A、《西风颂》 B、《唐璜》 • C《战争与和平》 D、《人间喜剧》
3、代表:高尔基(俄国)
代表作品: 《海燕之歌》 《母亲》被誉为革命现实 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四、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 1、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背景:
①19C末以来,西方科学技术飞速发 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②20C初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人们陷 入怀疑、迷茫和苦闷之中;
3、创作特点:反传统、反理性,强调个人主观感
(1)(2)(3)
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1、时间: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2、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 (2)拜金主义流行 (3)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
3.代表人物:①巴尔扎克
②托尔斯泰
4、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特点:
5、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时间:19世纪中叶之后 2、背景: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18世纪 拜伦《唐璜》与 哈罗尔 后半 浪漫主义诗 《恰尔德· 叶—— 歌 德游记》, 19世纪 作业布置 雪莱《西风颂》 初 1、记忆本节课知识 2、完成本课学案。 19世纪 批判现实主 巴尔扎克 中期 义小说 《人间喜剧》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20世纪 荒诞剧 五六十 年代 贝克特 《等待戈多》
• 8 在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都反传统的文学流 派是 •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 C、现实主义 D、荒诞派
第17课《屈原》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初读·理清结构
·文中“屈原的内心独白”部分,表达了哪两 个方面的思想内容?
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借指斥神鬼偶象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再读·合作探究
·第二部分中,屈原呼唤了哪几种事物?痛斥 了哪些神鬼偶像?
呼唤:风、雷、电、光明 痛斥:东皇太一、云中君、东君、大司命、少
司命、湘君、湘夫人、河伯等土偶木梗。
再读·合作探究
·这些事物仅仅是代表了事物本身吗?这里运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具体事物加以分析。
象征
再读·合作探究
形象
象征寓意 整体寓意
风、雷、电 土偶木梗
变革现实 的伟大力量
官僚统治集团
借古讽今,展 现光明与黑暗, 正义与邪恶的 尖锐激烈斗争
再读·合作探究
再读·合作探究
·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语句可 以看出来?
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 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
三读·品味语言
这篇文章语言富有感染力,让人如 痴如醉。请从文中挑选你最喜欢的 句子或段落,大声朗读并分析其独 特魅力。
三读·品味语言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拓展延伸
·阅读课文中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一个 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 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 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课堂小结
屈原痛恨黑暗,向往光明,蔑视鬼神,鞭 挞一切污秽,誓与丑恶奸佞们战斗到底。对风 雷电的呼唤和歌颂,表现了他横扫一切邪恶的 顽强战斗精神。虽桎梏加身,但不屈不挠,浩 然正气凛然不可侵犯,充分表现了忠于祖国, 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他是正义和 光明的化身,是战斗不屈的战士的形象。
高中高二历史(上下册)教学计划大全

4、关于作业:要求学生按进度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好所订同步训练资料,;教师平时加强监督,按时、按要求批改好作业。
5、积极推进集体备课:,群策群力。
6、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具体措施:
1、从开学初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学期初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请参加过省级培训的张军老师为本备课级成员作一次新课程教学方法和理念的讲座,每位任教者都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
2、继续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由于新教材的使用,大多数老师对教材内容和教法不太清楚,所以我们根据学校的要求,在暑假期间已将《历史》必修2的教学案基本拟定出初稿,本学期开学后,每星期三晚办公时集中全备课组成员,对学案初稿进行严格审定,由主备老师对教材和教案主讲,大家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每周再增加一次集体讨论的机会,保证每一节课都形成贴近课标、符合新理念的统一学案和教案。同时积极提倡二次备课,工作六年以上的教师可以在学案上再次备课,未满六年的新青教师一定形成二次备课教案,全组统一进度,统一作业,把准教学基点,发挥个体特长,运用集体智慧,达到最佳效果。选修1的教学案编写工作从开学后的第二周开始,力争一个月之内全部拿出初稿,在实施教学之前,用同样的办法进行严格审定,力争形成高标准、高水平的教学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一书,着重介绍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史实。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因此,学习和掌握重大改革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新【高中历史课标】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新【高中历史课标】必修三课标细化及教材调减第1-2课春秋战国的思想【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 __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细化】春秋战国的思想:应掌握诸子百家(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兵家等)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__形成的重要意义、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3课汉代思想的大一统【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课标细化】汉代思想的大一统:应掌握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董仲舒的新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4课宋明理学【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课标细化】宋明理学:应掌握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程颐、程颢、朱熹)、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理学的历史影响和辩证评价。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课标细化】应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经世致用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课标细化】应掌握天文学成就、数学成就、四大发明、建筑学成就、医学与药物学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程标准】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标细化】掌握汉字产生和发展历程: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秦汉刻石;王羲之、张旭、怀素、欧阳询、柳公权、宋代四大家。
第8课笔墨丹青【课程标准】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标细化】掌握绘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原始岩画、壁画、帛画、风俗画;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择端。
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 何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冷酷无情的 背景下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不同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仅仅是对黑暗 现实的批判;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批判黑暗 现实的同时描绘了无产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四、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 1、背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①19世纪末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 度不断提高;
4.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评价 积极:
揭露被金钱扭曲的灵魂,抨击罪恶社会现实,提供了 认识社会 人生的镜子 ,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消极: 没有指出社会的必然趋势.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 目的并非彻底摧毁它,而是主张用阶级调和的 办法加以改良.
同步练习1、确立了托尔斯泰世界文学大师地位的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 B、《巴黎圣母院》 C、《安娜·卡列尼娜》 D、《等待戈多》 2、下列关于巴尔扎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师 B、用自己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 C、《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D、被恩格斯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憧憬不能满足 人们的精神需求。 19世纪30、4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继浪漫主义文学 之后成为欧洲文学的主要流派,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 的发源地。而巴尔扎克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顶峰。
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2、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国籍 作家 司汤达 代表作 《红与黑》 《人间喜剧》 《双城记》 体裁特点 长篇小说 小说集 长篇小说
4.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表格
浪漫主义文学 国籍 作家 代表作品 《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 体裁 长诗
英国
拜伦
雪莱
《唐璜》
《西风颂》
诗体小说
诗歌
德国
法国
海涅
雨果 大仲马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基督山恩仇记》
长诗
小说 小说 小说
同步练习:1、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
这首诗使拜伦“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
·
而幻想却要常常盘旋在你的墓边,
知道我脆弱的身躯也回返泥土,
那时候,逝者和伤逝者就一起在地下相处。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节选
围绕“迷惘的等待”这个主题展开,“戈 多”也许只是某种生活的名称,它本身没有 任何意义。 看似荒诞不经的喜剧,却引发人 们关于社会人生本质问题的深度思索; 看似 绝望的戏剧,表达的主题是希望。“使现代 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这正是《等待戈 多》的思想价值。
5.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见教材p73最后一自然段)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 的飞翔。…… 这个敏感的精灵, ──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 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 间,高傲的飞翔;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一、浪漫主义诗歌(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
1、产生背景
①政治:欧洲革命或改革成功后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 好景象(: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 ②经济:资产阶级统治,资本奴役工人,私欲横流; ③主观因素:人们对社会的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众多杰出文学家的出现 由于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暴露出来的资本主义弊端最为 集中和充分,所以英国成为近代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2、特点: 通过对革命者的艺术形象的描写,
揭示了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运行着的 革命洪流,并为工人群众树立了社 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
3、代表人物及作品:
高尔基(俄国) 代表作品
《母亲》(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海燕之歌》
19世纪后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的 原因和表现有哪些?
《母亲》
小说一开始描绘了阴森森的工厂画 面,展现了帝俄时代工人阶级惨遭剥削 的生活环境和老钳工米哈伊尔· 符拉索夫 悲惨的一生。年轻的巴维尔本来也可能 走上父亲的老路,但他生活在工人运动 蓬勃发展的时代。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帮 助下,他迅速找到了献身于工人解放事 业的光明大道。小说的另一位重要人物 是巴维尔的母亲尼洛夫娜。她像千百万 受 压迫的妇女一样,被繁重的劳动和丈 夫的殴打折磨成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 人。丈夫死后,当儿子走上革命的道路 时,母亲也在儿子以及他的同志们的启 发、帮助下,逐渐接受革命的真理。
一、浪漫主义诗歌(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 初期)
2、代表人物之一: A、代表作品: •《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
使拜伦“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 的拿破仑”。
•《唐璜》: 拜伦(英国)
作品塑造追求个人幸福、爱 情、自由的人物,被人们称 为 “ 拜伦式英雄 ”。
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 百科全书
B、诗作风格:
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抨击封建 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辛辣 讽刺社会积弊。
《 恰 尔 德 哈 罗 德 游 记 》 节 选
啊!最早相识、最受尊敬的朋友! 我心里虽然再没有人比你更值得忆念! 虽然在这辈子永无重逢的时候, 但愿你别拒绝在梦中和我相见! 然而曙光会悄悄地使我泪痕满面, 当我从梦中醒来,重感到现实的惨酷。
列夫· 托尔斯泰与《战争与和平》
《欧也妮· 葛朗台》
结合《欧也妮· 葛朗台》的视频思考: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什么?
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3、特点:
(1)注重细节描写;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剖析社会本质; ②着力于暴露社会的黑暗,批判现实的罪恶。 ③以人道主义、民主主义为思想武器,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 具有改良主义色彩。
《等待戈多》
全剧自始至终就是两 个流浪汉在小路上等 待着戈多。戈多是谁? 什么时候来?来干什 么?谁也不知道答案。
胡言乱语、大段独白充斥整个剧本,这么一部无聊的戏 在巴黎首演时,能让观众看得打哈欠,但随着演出场次 的增加,加上众多名家的推荐,它连续演出了300场, 之后风靡世界。
4.思考:如何看待《等待戈多》 在现代戏剧中的思想价值?
“拿破仑用剑没有 办到的,我要用笔 思想内容:展示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 会生活,是一部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 来完成。”
一部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
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2、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②托尔斯泰: 代表作品:
《战争与和平》 思想内容:《战争与和平》 讲述1815年俄罗斯的军队 打败拿破仑军队的故事, 赞扬了· · · · · · · 展现了· · · · · 深刻 地揭示了· · · · · · 具有非凡的 艺术成就。
现代主义流派给文学艺术领域带来强烈的冲击与震撼, 丰富了创作理念和手段,与现实主义流派相互渗透, 形成欧美文艺异彩纷呈的多元发展局面。
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①浪漫主义文学最本质特征是它的主观性,把理想作为现 实加以描写和歌颂,注重内心生活描写;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以客观真实生活作为描写对象,他们 的作品都成了一种时代的记录。 ②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强烈不满,偏重于理想和幻想的追 求,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着重描写他们认为最好最 美的,也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不满,是充分揭露和批判这个 社会,探索导致社会罪恶的本质根源。 ③浪漫主义文学着力描绘自然景物,主张社会回到“自然 状态”,以表达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文化和工业文 化的厌恶;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则注重观察生活,描写环境和生活细节 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从而塑造出文学史上 一大批典型人物形象。
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 界的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文学艺术作 为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必将生动的反映这一社 会变迁。 19 世 纪以 来的 世界 文化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8课:音乐与美术 第19课:电影与电视
1871年德意志统一
蒸汽火车
卢梭
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了哪些 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治上: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资产阶级的统治基本确立;
经济上: 工业革命向欧洲大陆扩展,资本主义经
济迅速发展;
文化上: 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平
等、博爱的更为美好的社会。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 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本课线索 一、浪漫主义诗歌: 拜伦、雪莱 二、现实主义小说 1. 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巴尔扎克、托尔斯泰 2. 无产阶级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高尔基 三、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 贝克特
②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 ③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产生失望、苦闷、迷茫等精神危 机,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成为荒诞派作家不断重复 的主题。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现代主义文学是物质文明高度发 达与人的精神空虚之间矛盾的产物。作家强调个人主义 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淋漓尽致的渲染苦 闷,迷惘,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
6、欧洲浪漫主义诗篇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专制 B、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C、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 D、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1、产生背景: 1)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 制度普遍确立 2)拜金主义流行(社会风气) 3)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