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 PPT
合集下载
结直肠癌课件ppt课件

.
10
当病人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大便习惯异常,排便次数增加,同时出现少量粘液性便、粘 液血便,经治疗不好转者,或经治疗后好转而复发者,应及 时确诊治疗。 既往有粘液便、腹泻病史,但症状轻微者突然增重,与原来 排便次数、排便的性质发生变化时,也应再次复查确诊。 无明显原因的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经短期治疗无好转者, 在胃部经过钡剂透视未发现异常时,应去医院做直肠部位的 检查。 ④排便费力,排出的大便有压迹,呈槽沟状扁条状、细条状 等,一定要做直肠指诊。以上四种情况有任何一项都应及时
变或家族性结直肠癌。男女之比为2: 1。
.
3
二、 结直肠癌的病理分型
直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按组织病理学分类,可分成如下几种 1. 腺上皮癌 (1)乳头状腺癌: 肿瘤组织全部或大部分呈乳头状结
构, 发生率为0.8%一18.2%。率为0.8%18.2%。 (2)管状腺癌: 肿瘤组织形成腺管状结构,发生率为
66. 9%一82. 1%。 此型又可分为三级 ①高分化腺癌; ②中分化腺癌; ③低分化腺癌。
(2)遗传因素: 在直肠癌患者家族中,约有1/4有癌肿的家族史, 其中半数亦为消化道肿瘤。由于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 患癌病人体内由遗传得到一种易感性,加上某种激发因素, 使组织细胞生长迅速,就会发展成为癌,细包遗传基因突变, 变为具有肿瘤遗传特性的恶性细胞,表现为癌肿的家族性。
.
8
(3)息肉: 直肠癌的发病与息肉有密切关系。有人认为,直 肠息肉是癌症的前期病变,特别是家族性多发性腺瘤息肉病, 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极大; 乳头状腺瘤性息肉,癌变的机会也 较多。 (4)慢性炎症刺激: 慢性的炎症刺激,可导致直肠癌的发生。 如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 性菌痢等,可通过肉芽肿,炎性和假性息肉阶段而发生癌变。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容易演变,且癌变的恶 性程度高,易于转移,预后较差;有关资料统计,肠癌的病 人中,患结肠炎的发病率比未患结肠炎的高8~10倍。此外, 肿瘤的发生,还与精神因素、年龄、内分泌因素、环境应激 能力、气候因素、免疫功能失常及病毒感染等有密切关系,
结直肠癌ppt课件

CEA 、 CA242、CA125、 CA19-9
14
辅助检查—内镜
结直肠癌伴出血
溃疡性结肠炎癌变
15
辅助检查—特殊内镜
普通电子肠镜
NBI肠镜
NBI放大肠镜
16
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
钡灌肠X线检查 气钡双重造影:有助于提高结肠而
非直肠癌诊断率 CT及MRI
了解肠管外浸润程度以及有无淋巴 结或远处转移 核素检查
23
鉴别诊断
右侧结直肠癌须与结直肠阿米巴痢疾、 肠结核、血吸虫病、克罗恩病及阑尾病 变鉴别
左侧结直肠癌则须与溃疡性结肠炎、克 罗恩病、功能性便秘、慢性菌痢和血吸 虫病等相鉴别
24
筛 查—目标人群
50-74岁人群 我国结直肠肿瘤发病率从50岁开始明显上升,
75-80岁间到达高峰,然后缓慢下降 国外研究建议,不必将76-85岁高龄人口纳入
职业
①农民 ②工人 ③ 个体户
④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⑤其它
说明:请在下述相应的栏目打“√”或填写内容 一、本人有无慢性腹泻史
①有
②无
二、本人有无慢性便秘史
①有
②无
三、本人有无粘液和或血便史
①有
②无
四、本人有无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①有
②无
五、本人有无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
①有
②无
六、近二十年来本人有无不良生活事件史
予直指检。 全结肠镜是目前结直肠癌筛查中诊断必需的方法 不具备全结肠镜检查条件的地区可用乙状结肠镜检查
Meng W,et al. WJG, 2009; 15(48): 6111-6. 张亚历,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 11(5): 640-2. Hilsden R, et al. Can J Gastroenterol 2010; 24(8): 479-80.
14
辅助检查—内镜
结直肠癌伴出血
溃疡性结肠炎癌变
15
辅助检查—特殊内镜
普通电子肠镜
NBI肠镜
NBI放大肠镜
16
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
钡灌肠X线检查 气钡双重造影:有助于提高结肠而
非直肠癌诊断率 CT及MRI
了解肠管外浸润程度以及有无淋巴 结或远处转移 核素检查
23
鉴别诊断
右侧结直肠癌须与结直肠阿米巴痢疾、 肠结核、血吸虫病、克罗恩病及阑尾病 变鉴别
左侧结直肠癌则须与溃疡性结肠炎、克 罗恩病、功能性便秘、慢性菌痢和血吸 虫病等相鉴别
24
筛 查—目标人群
50-74岁人群 我国结直肠肿瘤发病率从50岁开始明显上升,
75-80岁间到达高峰,然后缓慢下降 国外研究建议,不必将76-85岁高龄人口纳入
职业
①农民 ②工人 ③ 个体户
④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⑤其它
说明:请在下述相应的栏目打“√”或填写内容 一、本人有无慢性腹泻史
①有
②无
二、本人有无慢性便秘史
①有
②无
三、本人有无粘液和或血便史
①有
②无
四、本人有无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①有
②无
五、本人有无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
①有
②无
六、近二十年来本人有无不良生活事件史
予直指检。 全结肠镜是目前结直肠癌筛查中诊断必需的方法 不具备全结肠镜检查条件的地区可用乙状结肠镜检查
Meng W,et al. WJG, 2009; 15(48): 6111-6. 张亚历,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 11(5): 640-2. Hilsden R, et al. Can J Gastroenterol 2010; 24(8): 479-80.
结直肠癌治疗现状PPT

筛查建议
对于高危人群,如年龄大于50岁、家族史中有结直肠癌患者等,建议定期进行筛查,以便早期 发现并治疗。
个体化治疗
个体化治疗的意义
结直肠癌患者的病情各异,个体化治疗能够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
基因检测与靶向治疗
基因检测有助于确定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为靶 向治疗提供依据。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 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发达国 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
03 年龄与性别
结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 性。
02
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 01 切除肿瘤和周围组织,达到根治的目的。
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根据肿瘤 02 的位置、大小和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放疗
放疗是结直肠癌治疗的辅助手段 之一,通过放射线杀死癌细胞或
缩小肿瘤。
放疗包括内照射和外照射两种方 式,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
式。
放疗的副作用包括放射性肠炎、 膀胱炎等,需要加强不良反应的
预防和处理。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新兴治疗手段,针对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 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后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吻合口瘘 03 等,需要加强术后护理和观察。
化疗
01 化疗是结直肠癌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药物 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
02 化疗药物包括口服药物和静脉注射药物,根据病 情选择单药治疗或多药联合治疗。
02 化疗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需 要加强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发病机制与病因
01
对于高危人群,如年龄大于50岁、家族史中有结直肠癌患者等,建议定期进行筛查,以便早期 发现并治疗。
个体化治疗
个体化治疗的意义
结直肠癌患者的病情各异,个体化治疗能够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
基因检测与靶向治疗
基因检测有助于确定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为靶 向治疗提供依据。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 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发达国 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
03 年龄与性别
结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 性。
02
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 01 切除肿瘤和周围组织,达到根治的目的。
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根据肿瘤 02 的位置、大小和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放疗
放疗是结直肠癌治疗的辅助手段 之一,通过放射线杀死癌细胞或
缩小肿瘤。
放疗包括内照射和外照射两种方 式,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
式。
放疗的副作用包括放射性肠炎、 膀胱炎等,需要加强不良反应的
预防和处理。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新兴治疗手段,针对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 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后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吻合口瘘 03 等,需要加强术后护理和观察。
化疗
01 化疗是结直肠癌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药物 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
02 化疗药物包括口服药物和静脉注射药物,根据病 情选择单药治疗或多药联合治疗。
02 化疗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需 要加强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发病机制与病因
01
结直肠癌讲课PPT课件

早期筛查与诊断
诊断方法: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结 直肠癌。
筛查方法:粪便潜血试验、结肠镜 检查等。
注意事项: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 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患者管理与随访
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及早发现并治疗癌前病变 建立患者档案,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定期随访,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结直肠癌讲课PPT课件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结直肠癌概述 结直肠癌的诊断 结直肠癌的治疗 结直肠癌的预防与控制 结直肠癌的康复与护理
定义与分类
结直肠癌是发生在结直肠部位的恶性肿瘤 根据组织学可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等类型 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升结肠癌、降结肠癌等类型 根据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结直肠癌
发病机制
结直肠癌的发生 与遗传因素、环 境因素、生活习 惯等多种因素有 关。
结直肠癌的发病 机制主要包括腺 瘤性息肉、炎症 性肠病、家族性 腺瘤性息肉病等。
结直肠癌的发病 机制中,细胞凋 亡和细胞增殖的 失衡也是一个重 要的因素。
结直肠癌的发病 机制还包括一些 新的研究方向, 如肠道微生物群 落与结直肠癌的 关系等。
分期与预后评估
分期:根据结直 肠癌的病情严重 程度,将其分为 早期、中期和晚 期三个阶段,每 个阶段的治疗方 案和预后不同。
预后评估:根据患 者的病情、年龄、 身体状况等因素, 评估结直肠癌的治 疗效果和患者的生 存期,为制定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
复查与随访:在 治疗过程中,需 要定期进行复查 和随访,以监测 病情的变化和治 疗效果,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术后护理:定期复 查、调整饮食、保 持良好心态
放疗与化疗
放疗:通过放射线杀灭癌细胞,局部治疗效果较好 化疗:通过药物杀灭癌细胞,全身性治疗效果较好 联合治疗:放疗与化疗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注意副作用的预防和处理
结直肠癌病理诊断规范ppt课件

31
组织学分级:
结直肠癌的组织学分级建议采用4级分类法,与组织学分型 高、中、低分化和未分化相对应。
32
结直肠癌组织学分级与组织学分型的关系
分级 Grade1 Grade2
组织学分型 高分化腺癌(>95%腺管形成) 中分化腺癌(50%-95%腺管形成)
Grade3 Grade4
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 (0-49%腺管形成) 未分化癌
17
取材:粘膜切缘和基底切缘可用墨汁 或碳素墨水标记;建议涂不同的颜料 标记基底及侧切缘,以便在镜下观察 时能够对切缘做出定位,并评价肿瘤 切缘情况。
每间隔2-3mm平行切开标本,如临床 特别标记可适当调整,分成大小适宜 的组织块,应全部取材并按同一方向 包埋。
18
外科手术切除标本
大体检查及记录: 1、描述肠管长度,记录肿瘤的特征,包括大体类型(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
测KRAS、NRAS、BRAF基因状态和微卫星不稳定检测结果。
40
41
42
谢谢!
43
部位、大小、数目、浸润深度、浸润范围、肿瘤与两侧切缘以及放射状/环周切缘的距 离。 宜采用墨汁标记肿瘤对应的浆膜面及放射状/环周切缘,以准确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及距 切缘距离。切缘阳性定义为肿瘤浸润最深处与切缘软组织距离<1mm。如果仅在淋巴 结内见到肿瘤细胞与切缘软组织间距离<1mm,需在病理报告中注明。
35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
局限于单一器官,无腹膜转移
M2a 转移至两个及以上器官,无腹膜转移
M3a 有腹膜转移
36
37
新辅助治疗后根治切除标本的病理学评估
组织学分级:
结直肠癌的组织学分级建议采用4级分类法,与组织学分型 高、中、低分化和未分化相对应。
32
结直肠癌组织学分级与组织学分型的关系
分级 Grade1 Grade2
组织学分型 高分化腺癌(>95%腺管形成) 中分化腺癌(50%-95%腺管形成)
Grade3 Grade4
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 (0-49%腺管形成) 未分化癌
17
取材:粘膜切缘和基底切缘可用墨汁 或碳素墨水标记;建议涂不同的颜料 标记基底及侧切缘,以便在镜下观察 时能够对切缘做出定位,并评价肿瘤 切缘情况。
每间隔2-3mm平行切开标本,如临床 特别标记可适当调整,分成大小适宜 的组织块,应全部取材并按同一方向 包埋。
18
外科手术切除标本
大体检查及记录: 1、描述肠管长度,记录肿瘤的特征,包括大体类型(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
测KRAS、NRAS、BRAF基因状态和微卫星不稳定检测结果。
40
41
42
谢谢!
43
部位、大小、数目、浸润深度、浸润范围、肿瘤与两侧切缘以及放射状/环周切缘的距 离。 宜采用墨汁标记肿瘤对应的浆膜面及放射状/环周切缘,以准确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及距 切缘距离。切缘阳性定义为肿瘤浸润最深处与切缘软组织距离<1mm。如果仅在淋巴 结内见到肿瘤细胞与切缘软组织间距离<1mm,需在病理报告中注明。
35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
局限于单一器官,无腹膜转移
M2a 转移至两个及以上器官,无腹膜转移
M3a 有腹膜转移
36
37
新辅助治疗后根治切除标本的病理学评估
2024年度直肠癌优秀课件pptx

病理分级
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进行分级,分化越差,恶性程度越高,预后 越差。
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如上述KRAS、BRAF、MSI/MMR和HER2等基因状态,也是影响直 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其他因素
如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等也会影响直肠 癌患者的预后。
12
03 直肠癌影像学检查方法
检查前准备
患者需进行肠道准备,如服用泻 药清洁肠道,确保检查视野清晰
。
2024/2/3
操作技巧
医生需熟练掌握内镜操作技巧,如 插入、旋转、退镜等,以充分观察 肠道黏膜。
注意事项
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需关注患者反应 ,避免过度充气或损伤肠道黏膜。
15
CT、MRI在直肠癌诊断中应用价值
CT检查
CT可清晰显示直肠壁增厚、肿瘤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临床分期提供重 要依据。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和防止肌肉萎缩。
康复锻炼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包括呼吸训 练、肢体运动等。
2024/2/3
实施效果评价
定期评估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确保康复效果。
32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2/3
33
围。
技巧分享
精确的定位技术、多模态影像融 合、剂量优化算法等,可提高放 射治疗的精确度和效果,降低对
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注意事项
放射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 反应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和剂量。
2024/2/3
20
化学治疗方案制定及调整策略
化学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病理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 和方案,可联合放疗或手术治疗。
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进行分级,分化越差,恶性程度越高,预后 越差。
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如上述KRAS、BRAF、MSI/MMR和HER2等基因状态,也是影响直 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其他因素
如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等也会影响直肠 癌患者的预后。
12
03 直肠癌影像学检查方法
检查前准备
患者需进行肠道准备,如服用泻 药清洁肠道,确保检查视野清晰
。
2024/2/3
操作技巧
医生需熟练掌握内镜操作技巧,如 插入、旋转、退镜等,以充分观察 肠道黏膜。
注意事项
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需关注患者反应 ,避免过度充气或损伤肠道黏膜。
15
CT、MRI在直肠癌诊断中应用价值
CT检查
CT可清晰显示直肠壁增厚、肿瘤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临床分期提供重 要依据。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和防止肌肉萎缩。
康复锻炼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包括呼吸训 练、肢体运动等。
2024/2/3
实施效果评价
定期评估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确保康复效果。
32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2/3
33
围。
技巧分享
精确的定位技术、多模态影像融 合、剂量优化算法等,可提高放 射治疗的精确度和效果,降低对
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注意事项
放射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 反应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和剂量。
2024/2/3
20
化学治疗方案制定及调整策略
化学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病理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 和方案,可联合放疗或手术治疗。
结直肠癌外科治疗进展PPT【26页】

VS
机器人辅助手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能够通过远程控制技术, 实现医生对手术过程的精确操控,提高手 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这种技术尤其适用 于复杂和高风险的结直肠癌手术。
免疫疗法与外科手术的结合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 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在结 直肠癌治疗中,免疫疗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 的辅助手段。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措施
疼痛管理
01
通过有效的疼痛控制措施,如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减轻患者
的疼痛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
02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调整心态,增
强信心。
康复训练与社会支持
03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提高体能,同时提供社会支持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结直肠癌患者的康复与心理支持
康复计划
心理支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划,包括体能训练、营养指导、工作与学 习调整等方面的指导。
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患者调 整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属支持
定期随访与评估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给予患者 情感上的支持和日常生活的照顾。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评估,了解康复进 展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诊断
结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分期
结直肠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侵犯的深度和范围来确定的,常用的分期方法是TNM分期系统,分为I期、II期、III期 和IV期。
02
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历史与现 状
传统手术方法
01
02
03
结直肠癌PPT课件

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
推荐为中低位直肠癌诊断及分期的常规检查。
PET—CT
不推荐常规使用 但对于病情复杂、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检查。 术前检查提示为Ⅲ期以上肿瘤,为了解有无远处转移,推荐使用。
肠镜+活检:首选
.
25
诊断辅助检查
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
26
诊断辅助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查
.
27
鉴别诊断
炎性肠病:本病可以出现腹泻、黏液粪便、脓血粪便、排粪次数增多、腹胀、腹痛、消瘦、 贫血等症状,伴有感染者尚可有发热等中毒症状,与结肠癌的症状相似,结肠镜检查及活检 是有效的鉴别方法。
阑尾炎:回盲部癌可因局部疼痛和压痛而误诊为阑尾炎。特别是晚期回盲部癌,局部常发生 坏死溃烂和感染,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局部压痛或触及肿块,常诊断为 阑尾脓肿,需注意鉴别。
1.早期结直肠癌(A期,I期)
定义:癌细胞穿透结直肠黏膜肌层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累及固有肌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及不能判断浸润深度的病变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如癌组织浸润固有膜则称黏膜内癌, 2。进展期结直肠癌(B,C期,II-III期):癌肿侵及固有肌层为T2; 穿透肌层至浆膜下T3;穿透脏层腹膜或侵及其他脏器T4。
血吸虫性肉芽肿:少数病例可癌变。结合血吸虫感染病史,粪便中虫卵检查。以及钡剂灌肠 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活检可以帮助鉴别。
.
28
三、结肠癌大体分型
.
29
结肠癌病理组织学分型
1、腺癌,占大多数 2、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5.印戒细胞癌 6.鳞癌 7.腺鳞癌
.
30
病理类型
推荐为中低位直肠癌诊断及分期的常规检查。
PET—CT
不推荐常规使用 但对于病情复杂、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检查。 术前检查提示为Ⅲ期以上肿瘤,为了解有无远处转移,推荐使用。
肠镜+活检:首选
.
25
诊断辅助检查
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
26
诊断辅助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查
.
27
鉴别诊断
炎性肠病:本病可以出现腹泻、黏液粪便、脓血粪便、排粪次数增多、腹胀、腹痛、消瘦、 贫血等症状,伴有感染者尚可有发热等中毒症状,与结肠癌的症状相似,结肠镜检查及活检 是有效的鉴别方法。
阑尾炎:回盲部癌可因局部疼痛和压痛而误诊为阑尾炎。特别是晚期回盲部癌,局部常发生 坏死溃烂和感染,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局部压痛或触及肿块,常诊断为 阑尾脓肿,需注意鉴别。
1.早期结直肠癌(A期,I期)
定义:癌细胞穿透结直肠黏膜肌层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累及固有肌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及不能判断浸润深度的病变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如癌组织浸润固有膜则称黏膜内癌, 2。进展期结直肠癌(B,C期,II-III期):癌肿侵及固有肌层为T2; 穿透肌层至浆膜下T3;穿透脏层腹膜或侵及其他脏器T4。
血吸虫性肉芽肿:少数病例可癌变。结合血吸虫感染病史,粪便中虫卵检查。以及钡剂灌肠 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活检可以帮助鉴别。
.
28
三、结肠癌大体分型
.
29
结肠癌病理组织学分型
1、腺癌,占大多数 2、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5.印戒细胞癌 6.鳞癌 7.腺鳞癌
.
30
病理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辅助检查
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诊断辅助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查
鉴别诊断
炎性肠病:本病可以出现腹泻、黏液粪便、脓血粪便、排粪次数增多、腹胀、腹痛、消瘦、 贫血等症状,伴有感染者尚可有发热等中毒症状,与结肠癌的症状相似,结肠镜检查及活检 是有效的鉴别方法。
阑尾炎:回盲部癌可因局部疼痛和压痛而误诊为阑尾炎。特别是晚期回盲部癌,局部常发生 坏死溃烂和感染,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局部压痛或触及肿块,常诊断为 阑尾脓肿,需注意鉴别。
定义:癌细胞穿透结直肠黏膜肌层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累及固有肌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及不能判断浸润深度的病变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如癌组织浸润固有膜则称黏膜内癌, 2。进展期结直肠癌(B,C期,II-III期):癌肿侵及固有肌层为T2; 穿透肌层至浆膜下T3;穿透脏层腹膜或侵及其他脏器T4。
经直肠腔内超声检 查
PET—CT 肠镜及活检
结肠钡剂灌肠检查
特Hale Waihona Puke 是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 疑有肠梗阻的患者应当谨慎选择。
B型超声
可了解患者有无复发转移 具有方便快捷的优越性。
CT检查
提供结直肠恶性肿瘤的分期; 发现复发肿瘤; 评价肿瘤对各种治疗的反应; 阐明钡剂灌肠或内镜发现的肠壁内和外在性压迫性病变的内部结构 明确肿块的来源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可判断肿瘤位置
血吸虫性肉芽肿:少数病例可癌变。结合血吸虫感染病史,粪便中虫卵检查。以及钡剂灌肠 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活检可以帮助鉴别。
三、结肠癌大体分型
结肠癌病理组织学分型
1、腺癌,占大多数 2、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5.印戒细胞癌 6.鳞癌 7.腺鳞癌
病理类型
1.早期结直肠癌(A期,I期)
结肠解剖的组成
结肠解剖学标志
结肠有三个解剖标志,即结肠袋、肠 脂垂和结肠带。
结肠壁分层
结肠肠壁分为浆膜层、肌层(内环 外纵)、黏膜下层和黏膜层。
解剖-直肠和肛管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结肠的血管
回结肠动脉 右结肠动脉 中结肠动脉 左结肠动脉 乙状结肠动脉
结肠的动脉(边缘动脉弓)
MRI检查
直肠癌的术前分期; 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的评价; 怀疑腹膜以及肝被膜下病灶
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
推荐为中低位直肠癌诊断及分期的常规检查。
PET—CT
不推荐常规使用 但对于病情复杂、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检查。 术前检查提示为Ⅲ期以上肿瘤,为了解有无远处转移,推荐使用。
肠镜+活检:首选
N0;转移区域淋巴结1-3个N1;4个及4个 以上N2。
M(Metastasis)为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
M0;凡有远处转移M1。
(三)临床分期 (Dukes分期)
A期:癌肿浸润深度限于直肠壁内,未超出浆肌层,且无淋巴结转移 B期:癌肿超出浆肌层,亦可侵入浆膜外或直肠周围组织,但尚能整块切除, 且无淋巴结转移 C期:癌肿侵犯肠壁全层,且有淋巴结转移
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 史及精神创伤史
诊断辅助检查
B超和CT扫描及增强,磁共振及造 影检查对了解腹部肿块和肿大淋巴 结,发现肝内有无转移等均有帮助
血清癌胚抗原(CEA)值约60%的 结肠癌患者高于正常,但特异性不 高。用于术后判断预后和复发,有 一定帮助
影像学检查及其他
结肠钡剂灌肠检查 B型超声 CT检查及增强 MRI检查及造影
3.晚期结直肠癌(D期,VI期):癌肿伴有远处器官(肝,骨,脑, 肺)转移,或因局部广泛浸润或淋巴结广泛转移不能根治切除
结肠癌TNM分期法
T(Tumor)代表原发肿瘤,原位癌Tis;肿
瘤侵及粘膜下层T1;侵及固有肌层为T2; 穿透肌层至浆膜下T3;穿透脏层腹膜或 侵及其他脏器T4。
N(Node)为区域淋巴结,无淋巴结转移
结直肠癌
大肠癌发病的流行病学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 亡率逐年升高,已跃居癌症发病率的第3位。 • 50%~60%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发生肝脏转移, • 20%~34%的患者在确诊时就已伴有肝转移。
发病率位居 第三位
一、结肠解剖要点
组成 解剖学标志 结肠壁分层 结肠的血管 回盲瓣
Suddeck‘s point
结肠的静脉—SMV外科干
胃结肠静脉干注入点到回结肠静 脉注入点间的一段肠系膜上静脉 叫外科干,右结肠主淋巴结(第三 站淋巴结)位于外科干右侧
必需充分暴露外科干,在其右侧切 断各主干静脉根部,再在其左侧于 SMA发出水平切断各主干动脉根 部,清除淋巴结,是D3淋巴结清扫 的合理方式
四、结肠癌临床表现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 腹痛 腹部肿块 肠梗阻症状 全身症状
左半与右半结肠癌临床表现区别
五、结肠癌的诊断
结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易被忽视。 凡40岁以上有以下任一表现者应列为高 危人群:
①I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 ②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 ③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④以下五种表现具二项以上者:粘液血
肠结核:在我国较常见,好发部位在回肠末端、盲肠及升结肠。常见症状有腹痛和腹泻、便 秘交替出现,部分患者可有低热、贫血、消瘦、乏力,腹部肿块,与结肠癌症状相似。但肠 结核患者全身症状更加明显,如午后低热或不规则发热、盗汗、消瘦乏力,需注意鉴别。
结肠息肉:主要症状可以是便血,有些患者还可有脓血样粪便,与结肠癌相似,钡剂灌肠检 查可表现为充盈缺损.行结肠镜检查并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是有效的鉴别方法。
结肠的静脉---Henle干
结肠的静脉—Henle干
结肠的融合筋膜—右Toldt筋膜
结肠的融合筋膜—左Toldt筋膜
外侧入路进入Toldt筋膜上间隙
TTooldldt筋t筋膜膜
二、结肠癌的病因
病因虽未明确,但相关高危因素渐被认识 生活习惯: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饮
食,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素食品,缺乏适 度体力活动 遗传易感性(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的错 配修复基因突变携带的家族成员) 癌前疾病:家族性肠息肉病 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 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