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符号

合集下载

地质成因及符号[整理版]

地质成因及符号[整理版]

地质成因及符号[/align]ml--人工填土pd--植物层al--冲击层pl--洪积层dl-坡积层el--残积层eol--风积层l--湖积层h--沼泽沉积层m--海相沉积层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gl--冰积层fgl--冰水积层b--火山堆积层col--崩积层del--滑坡堆积set--泥石流o--生物堆积ch--化学堆积物pr--成因不明沉积人工填土(ml)冲击(al)洪积(pl)坡积(dl)沼泽沉积(h)海相沉积(m)海陆交互相(mc)冲积物(al) alluvial deposit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的碎屑物,称为冲积物。

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1)山区河谷冲积物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的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的透镜体或不规则的夹层,厚度一般不大。

一般地说,山区河谷的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的结果也带来了大量的细小颗粒,特别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的细小颗粒往往和冲积的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2)平原河谷冲积物河流上游的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

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的交错层理。

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的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的分选性。

冲积物的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的距离愈长,颗粒的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和阶地冲积物。

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的漂石、卵石、圆砾和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

在同一地段上,河漫滩冲积物的粒度一般较河床冲积物为小。

在同一河漫滩上,靠河床近的冲积物的粒度比距河床远的为大。

牛轭湖冲积物只有当洪水期间成为溢洪区时才能形成,此时,细砂或粉质粘土就直接覆盖在原来已形成的泥炭或淤泥层上。

阶地冲积物的粒度常较河漫滩的为小,一般由粉质粘土、粉土和各种砂土所构成,有时也有卵石、圆砾的夹层。

地质土层代号

地质土层代号

地质土层代号第四纪沉积物成因代号1.ml--人工填土2.pd--植物层3.al--冲击层4.pl--洪积层5.dl--坡积层6.el--残积层7.eol--风积层8.l--湖积层9.h--沼泽沉积层10.m--海相沉积层11.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12.gl--冰积层13.fgl--冰水沉积层14.b--火山堆积层15.col--崩积层16.del--滑坡堆积层17.et--泥石流堆积层18.o--生物堆积19.ch--化学堆积物20.pr--成因不明沉积注:上述每类符号前加第四纪符号Q,并以上标符号的形式显示,表示完整的地层符号。

由原岩风化产物经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而成的沉积物,至今其沉积历史不长,所以只能形成未经胶结硬化的沉积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四纪沉积物”或“土”。

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各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特征,以下分别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成因类型: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残积物(Qel)(Qel为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残积物是由岩石风化后,未经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土,而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

它处于岩石风化壳的上部,是风化壳中的剧风化带,向下则逐渐变为半风化的岩石。

它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在宽广的分水岭上,由雨水产生地表径流速度小,风化产物易于保留的地方,残积物就比较厚。

在平缓的山坡上也常有残积物覆盖。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原岩,将产生不同矿物成份、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残积土。

由于风化剥蚀产物是未经搬运的,颗粒不可能被磨圆或分选,没有层理构造。

残积物与基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通常经过一个基岩风化层(带)而直接过渡到新鲜岩石。

残积物有时与强风化层很难区分。

一般说来,残积物是由于雨雪水流将细颗粒带走后残留的较粗颗粒的堆积物。

风化层则虽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但它是未被剥蚀搬运的基岩风化产物。

残积物中残留碎屑的矿物成分很大程度上与下卧基岩相一致,这是鉴定残积物的主要根据。

例如砂岩风化剥蚀后生成的残积物多为砂岩碎块。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地质成因及符号ml—-人工填土ﻫpd-—植物层ﻫal--冲击层pl--洪积层dl-坡积层ﻫel—-残积层eol——风积层ﻫl——湖积层h-—沼泽沉积层ﻫm--海相沉积层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gl-—冰积层fgl—-冰水积层b--火山堆积层col--崩积层ﻫdel--滑坡堆积set-—泥石流ﻫo——生物堆积ﻫch--化学堆积物pr-—成因不明沉积ﻫ人工填土(ml) ﻫ冲击(al) ﻫ洪积(pl) ﻫ坡积(dl) ﻫ沼泽沉积(h)海相沉积(m) ﻫ海陆交互相(mc)冲积物(al) alluvial deposit ﻫ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得碎屑物,称为冲积物、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 ﻫ (1)山区河谷冲积物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得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得透镜体或不规则得夹层,厚度一般不大。

一般地说,山区河谷得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得结果也带来了大量得细小颗粒,特别就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得细小颗粒往往与冲积得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ﻫ(2)平原河谷冲积物ﻫ河流上游得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

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得交错层理、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得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得分选性。

冲积物得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得距离愈长,颗粒得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与阶地冲积物。

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得漂石、卵石、圆砾与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

在同一地段上,河漫滩冲积物得粒度一般较河床冲积物为小。

在同一河漫滩上,靠河床近得冲积物得粒度比距河床远得为大、牛轭湖冲积物只有当洪水期间成为溢洪区时才能形成,此时,细砂或粉质粘土就直接覆盖在原来已形成得泥炭或淤泥层上。

阶地冲积物得粒度常较河漫滩得为小,一般由粉质粘土、粉土与各种砂土所构成,有时也有卵石、圆砾得夹层。

地质年代字母、

地质年代字母、

地质年代字母、随着现代地质学的发展,地质年代字母已经成为了地质时代的划分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在地质时代的划分中,每个地质时期都由一个地质字母来表示,它们是从古元古代到现代,并且是利用一个符号来区分不同地质时期的重要工具。

质字母是一组相互关联的字母,它们包括K、C、O、Q、T、P、J和X。

K是古元古代的符号,C是古生代的符号,O是中生代的符号,Q是中新生代的符号,T是新生代的符号,P是晚古生代的符号,J是中古生代的符号,X是古第三纪的符号。

同时,地质字母还可以用来表示更多的地质时期,如Y、M、N、S、R和U。

Y表示新第三纪,M表示新第四纪,N表示新第五纪,S表示更新世,R表示末更新世,而U代表了现今的地质时期。

在地学研究中,地质年代字母是一种重要的编码手段,它可以把地质时期划分成具体的年代类别,从而更好地描述地壳演化和古生物演变的过程。

例如,在古元古代,可以把地质时期划分为1750,1700,1600和1400年,每个地质时期都由一个地质字母来表示,如K1、K2、K3和K4。

从此,地质年代字母成为了地质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用于描述深厚的地质史和精确的地质学征象。

当然,地质字母也可以用来研究出地球的运动轨迹。

地质学家可以利用地质字母和其他相关研究,比如地球论、古生物学、古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来探讨地球运动的历史和动力学,从而得出地球运动轨迹及其未来可能的走势的结论。

此外,地质字母还可以用来研究地球的结构和构造。

地质学家们利用地质字母和地质物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特点,来探索地球结构和构造的演变规律,并研究地壳运动、构造变形和古地磁学等地质现象。

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为地质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地质年代字母对地质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用来描述地质时期的划分,研究地球的运动轨迹,研究地球的结构和构造,以及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

地质 符号

地质 符号

地质符号地质符号是地质学中使用的一种图形符号,用于表示地质地图中各种地质要素和现象。

地质符号的使用能够使地质地图的信息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地质符号及其对应的参考内容。

1. 岩石类型符号:- 砂岩:符号为平行线,表示岩石中颗粒的粗糙程度和大小。

- 粘土:符号为由水平线交织而成的网格,表示岩石的胶结程度。

- 灰岩:符号为像素状的线,表示岩石中的细粒沉积物。

- 火成岩:符号为有规律的小方块,表示岩石的晶粒和结构。

2. 地层符号:- 向上倾斜的三角形表示地层的上盘。

- 向下倾斜的三角形表示地层的下盘。

- 上升的箭头表示地层的升异常。

- 下降的箭头表示地层的降异常。

3. 地壳构造符号:- 褶皱:符号为波浪状的曲线,表示地壳中由于岩石层受到挤压而产生的变形。

- 断层:符号为两条平行的直线,表示地壳中岩石层发生位移和断裂。

- 脉状岩体:符号为一条很短的直线,表示地壳中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裂缝。

4. 地质现象符号:- 河流:符号为蓝色的直线,表示地表水流的路径。

- 层理面:符号为斜斜线,表示地层岩石中的层理面。

- 喷发口:符号为小圆点,表示火山口或喷发口。

- 矿床:符号为小菱形,表示地质中含有矿物质的区域。

5. 其他地质符号:- 地质点:符号为一个小点,表示在地图上标记一个地质样本点。

- 地质剖面图:符号为两条平行线和一条垂直线,表示用来显示地下地质构造的剖面图的位置和方向。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地质符号及其对应的参考内容。

地质符号在地质学研究和地质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这些符号的理解和运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地质图并进行地质分析。

地质成因符号

地质成因符号

地质成因符号
地质成因符号是用来描述岩石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的图形符号或简写方式。

地质成因符号常用于地质图像中,以简化和减少文字描述,使研究者们更加方便地理解岩
石的形成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质成因符号。

1. 碳酸盐岩:δc
一种由碳酸盐沉积而成的岩石,常见的有石灰石、大理石等。

2. 沉积岩:δb
由沉积物堆积形成的岩石,包括砂岩、粉砂岩、泥岩等。

4. 花岗岩:δg
一种由深部地壳岩石熔融后形成的岩石,常见的有斑岩、闪长岩等。

5. 麻粒岩:δm
由高温高压下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包括片麻岩、角岩、云母片岩等。

8. 显微结构:δm
观测岩石微观结构的方式,例如突变麻粒岩的晶变条带等。

9. 脉岩:δv
形成于岩浆侵入岩体中,呈条状或柱状分布的岩石体,通常是一些含有丰富金属矿物
的热液脉岩或矽脉岩等。

地质成因符号可以让人们更加方便地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但也需要特殊训练才能够
清晰、准确地理解这些符号。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地质学的人来说,学习这些符号是必不可
少的一步。

常用地质符号及代表意义

常用地质符号及代表意义

常用地质符号及代表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如Q4、Q3中,Q表示第四纪,距今约200万年,在这200万年中,又份为
Q1\Q2\Q3\Q4,如Q3表示第四纪中的更新世,Q4则表示第四纪中的全新世。

在第四纪Q中上标:
el 残积物、pd 土壤、col 崩积物、dis 撒积物、dp 滑积物、sl 土流堆积物、
dl 坡积物、pl 洪积物、al 冲积物、df 泥石流堆积物、cad 溶洞碎屑堆积物、ca 溶洞化学沉积物、
cal 地下河沉积物、call 地下湖沉积物、cas 泉华、l 湖积物、fl 沼泽堆积物、gl 冰川堆积物、
gfl 冰水堆积物、lgl 冰湖堆积物、fd 冻融堆积物、eol 风积物、ls 黄土、edl 残坡积物、dpl 坡洪积物、dal 坡冲积物、pal 洪冲积物、apl 冲洪积物、all 冲湖积物、mem 河口堆积、
mla 泻湖沉积物、mfl 滨海沼泽堆积物、mcm 滨岸堆积物、mr 滨岸生物堆积物、
ms 浅海沉积物、md 深海沉积物、pr 成因不明堆积物、vl 火山堆积物、h 人工堆积物。

地质成因符号

地质成因符号

1. ml--人工填土2. pd--植物层3. al--冲击层4. pl--洪积层5. dl--坡积层6. el--残积层7. eol--风积层1. l--湖积层2. h--沼泽沉积层3. m--海相沉积层4. 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5. gl--冰积层6. fgl--冰水积层7. b--火山堆积层1. col--崩积层2. del--滑坡堆积3. set--泥石流4. o--生物堆积5. ch--化学堆积物6. pr--成因不明沉积验槽工作,尤其是岩土专业的技术人员验槽细致与否,是关系到整个建筑安全的关键。

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对每一个基槽,都应作到慎之又慎,决不能出现任何疏忽,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在建筑施工时,对安全要求为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建筑物必须施工验槽。

验槽时一般应按下列方法、步骤进行:1 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1.1 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及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场;1.2 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1.3 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4 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2 无法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不能达到验槽的基本要求;无法验槽:2.1 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2 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2.3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

2.4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

2.5 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附有结构设计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图纸。

3 验槽前的准备工作:3.1 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3.2 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3.3 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3.4 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3.5 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3.6 场地是否处与采空影响区而未采取相应的地基、结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質圖元符號常有助於鑽探資料的記錄與解讀,本規範「工程地質圖元符號」主要是用在鑽孔柱狀圖上,以「目視判別」的結果為主。

目前國內各相關單位現行所使用之「工程地質圖元符號」並不一致,為建立一致之共識,並爭取廣泛的支持,本規範「工程地質圖元符號」乃依據我國中央標準局所制訂之國家標準「CNS6589」、「CNS6590」、「CNS 6591」等編訂之。

本次工程地質圖元符號之修訂工作,期配合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之製圖手冊加以整合(如對照表備註所列),而使「國土資訊系統自然環境基本資料庫分組—工程地質探勘資料庫」更能得到政府機關及工程實務界之支持與使用。

本規範將地質圖元分為「土壤或沉積物」、「沉積岩」、「變質岩」及「火成岩」等四大類,再將每一類圖元區分為「基本型」及「混合衍生與變異型」兩個類別,並將其分別表列。

對於某些業務,如果「基本型」之地質圖元符號即已夠用,那麼「混合衍生與變異型」之圖元符號,即可將其視為「備而不用」,如此將可有助於相關作業的簡化。

為了方便使用者選用圖元符號,我們也配合設計了分類代碼表。

「0」代表粗分類,如果相關資料只需記錄其為岩石或土壤,則可採用此粗分類記錄方式。

「奇數字首」的代碼,代表「基本型圖元」,「偶數字首」的代碼為「混合衍生及變異型圖元」。

因此,本規範「工程地質圖元符號」共可分為以下九大類:
0、粗分類(基本型)
1、土壤或沉積物類(基本型)
2、土壤或沉積物類(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3、沉積岩類(基本型)
4、沉積岩類(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5、變質岩類(基本型)
6、變質岩類(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7、火成岩類(基本型)
8、火成岩類(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工程地質圖元符號對照表0、粗分類(巨群組Mega-Group)基本型
1、土壤或沉積物類(Soil/Sediment)基本型
2、土壤或沉積物類(Soil/Sediment)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3、沉積岩類(Sedimentary Rocks)基本型
4、沉積岩類(Sedimentary Rocks)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5、變質岩類(Metamorphic Rocks)基本型
6、變質岩類(Metamorphic Rocks)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7、火成岩類(Igneous Rocks)基本型
8、火成岩類(Igneous Rocks)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備註:為便於工程使用上簡化地層所需,並配合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之製圖手冊圖例,建議使用之工程地質圖元符號如後二
頁表列所示。

簡化地層使用工程地質圖元符號一覽表
(接下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