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树木存活的技术措施
保证苗木成活措施

保证苗木成活措施苗木是生长期很短的植物,易受环境变化影响,不合适的生长条件、缺水、缺肥等问题都会影响苗木的成活率。
因此,若要保证苗木能够成活,并且在短时间内达到规定高度和树冠,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接下来将为您介绍几种保证苗木成活的措施。
1. 基础工作在种植苗木之前,必须先做好基础工作。
首先要挑选健康、生长良好的苗木,以保证苗木生长势头强,能够有效在短时间内实现成活。
此外,还需要确定最佳的地区和土壤类型,以确保苗木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
2. 适当的灌溉苗木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特别是在干旱的环境下,更需要注意每天的微量水分补给。
在种植苗木期间,适当的灌溉非常重要。
要确定合适的灌水量和时间,避免水太多或太少,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潮湿度。
当苗木长到一定高度时,就需要减少灌水量,保证根系能够更好地生长。
3. 种植时的措施当种植苗木时,有一些注意事项可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首先,要将根系表浅的苗木种植在土壤浅的地方;其次,在种植苗木时要将根系浸泡在水中,避免根系受到创伤。
在移植苗木时,要注意避免移植过程中的震动和重压,以避免根系受到破坏。
4. 控制虫害和病害有虫害和病害的苗木会影响到其生长和成活,因此在种植前要确保栽种地点没有虫害和病害发生。
如果出现虫害和病害,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影响苗木的成活。
5. 营养素的补充营养缺乏也会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因此在种植期间要及时补充营养素,以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
在苗木生长前后,可以使用钾肥和氮肥等营养物质,以加快苗木生长速度。
6. 防止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暴风雨、台风等都会对苗木造成损害,因此要在种植时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自然灾害对苗木造成影响。
7. 上膜、增厚根系在苗木成活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上膜和增厚根系的操作,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上膜是指在苗木长高之后,将其根系覆盖在外层保护膜中,使其能够更好的保持水分,促进根系的生长。
增厚根系是指在苗木生长前,添加一些结构良好的有机材料来改善土壤结构,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吸水能力。
绿化工程苗木养护措施(松土锄草、除杂物、剥芽修剪、浇水和排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检查制度、养护措施)

绿化工程苗木养护措施(松土锄草、除杂物、剥芽修剪、浇水和排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检查制度、养护措施)1、苗木养护措施在绿化施工中重视“三分种,七分养”的原则,加强种植后的养护管理是保证植物成活率的基本条件,我公司按照园林技术标准养护规范,制定养护措施,对本工程的绿地进行养护,具体如下:1.1加土扶正:1.1.1树木栽植后,经常进行检查,如发现树木歪斜,甚至倒伏的现象,及时将树木扶正,并夯实树边的泥土。
1.1.2发现树穴内的泥土下沉,立即加土、覆土,使根茎部周围的土保持馒头状。
1.2松土锄草、除杂物:1.2.1松土对树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很多的好处。
1.2.2锄草、松土时,表层松土不浅于5cm,翻土不浅于20cm,做到不漏松、漏翻。
1.2.3松土、锄草春、秋季各进行一次,夏季每月一次,入冬前浅翻,一次开冻后全面平整,对各类危害苗木的藤蔓发现后立即根除。
1.2.4清除绿地中的石子等杂物。
1.3剥芽修剪:1.3.1及时把多余的嫩枝剥除,增加观赏程度,储存营养。
1.3.2通过合理的修剪,对树势进行调整,使树冠圆满、端正,促进增加开花数,提高开花质量。
乔木主要修剪去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下垂枝、枯枝及烂头。
灌木修剪以促进枝叶茂盛、均匀以及花芽形成。
定期修剪草坪,草高控制在5-6cm,经常挑除杂草,草坪边缘定时切边一次保持美观。
1.3.3修剪的时间根据树木花卉形成和开花的时间而定。
1.3.4根据不同的植物修剪量进行修剪。
1.4浇水和排水1.4.1浇水适宜以保持土壤中有效水分。
喷雾、浇水灌溉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1.4.2排水以自然排水为主,如出现积水,立即开沟排水。
1.5施肥根据本工程土壤盐碱性的特点,施肥以改良肥为主。
1.5.1施肥根据肥料种类、树种、树木生长发育情况、土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
1.5.2对地被植物、草坪在夏秋季节适量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不施用未腐熟的堆肥、厩肥、饼肥和植物残体。
1.6病虫害防治7.6.1食叶性害虫:采用90%敌百虫1000倍液、50%杀螟硫磷或50%辛硫磷800—1000倍液喷杀。
园林绿化工程苗木保活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苗木保活措施园林绿化工程苗木保活措施提要:清洗大树易把水射到人行处,所以开水枪前要留意行人动态,开启时要短距离起喷,原则上草地每次喷洒10分钟来自园林绿化工程苗木保活措施1、养护技术措施对该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及目标:本单位坚持"养护质量第一"的宗旨,确保苗木良好生长势头。
城市绿地树木养护管理水平应达到一级标准,这个目标是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的奋斗目标,也是本单位对都市假日绿地保养工作的目标。
2、确保良好保养管理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组织建立现场管理的保证体系,设立以养护经理为核心的养护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也实行工程质量目标管理。
依据本养护工程的特点,明确各部门岗位工作标准职责,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建立完整的质量检验和监督保证体系;段组自检、互检,组长复检,养护经理及单位领导检查,甲方人员复查。
技术措施浇水浇水工作应视天气状况而定,晴天时,花草每天上下午各浇一次,木本植物每天浇一次。
清洗大树易把水射到人行处,所以开水枪前要留意行人动态,开启时要短距离起喷,原则上草地每次喷洒10分钟,其余各处喷洒20分钟。
喷药这里所指的喷药,是指大面积全面定期喷射广普性杀虫药作预防措施及杀灭病虫害,要留意用药平安及药物机具的管理。
准备好高压喷枪、汽油、电源枪、白胶桶及劳动爱惜用品。
作业前留意风向,从下风地段起先,先喷高处,后喷低处,带好胶手套、口罩。
留意视察行人动态,做好平安防备工作,严防药液喷射到人。
每次操作由2人进行,1人开机配药及留意行人动态,1人操作喷枪,两人操作前应预先约定操作动作、信号、手势及旗帜颜色,以便刚好联系。
工作完毕后,留意回收保管好药物并刚好清洁好机具,用肥皂洗擦皮肤袒露部分。
3、养护管理的规范及标准树木生长旺盛,依据植物生态习性,合理修剪,保持树形整齐美观,骨架匀整,树干基本挺直。
沿路绿化地平面低于卧档平面距离5厘米左右,无杂草、无污物杂物、无积水。
大树移植及保活技术

大树移植及保活技术1、土壤的选择和处理:要选择通气、透水性好,有保水保肥能力,土内水、肥、气、热状况协调的土壤。
用泥沙拌黄土(3:1为佳)作为移栽后的定植用土比较好,它有三大好处,一是与树根有"亲和力"。
在栽培大树时,根部与土往往有无法压实的空隙,经雨水的侵蚀,泥沙拌黄土易与树根贴实;二是通气性好。
能增高地温,促进根系的萌芽,三是排水性能好。
雨季能迅速排掉多余的积水。
免遭水沤,造成根部死亡,旱季浇水能迅速吸收、扩散。
在挖掘过程中要有选择的保留一部分树根际原土,以利于树木萌根。
同时必须在树木移栽半个月前对穴土进行杀菌、除虫处理,用50%托布津或50%多菌灵粉剂拌土杀菌,用50%面威颗粒剂拌土杀虫(以上药剂拌土的比例为0.1%)。
2、移栽后的水、肥管理:A、旱季的管理:6-9月,大部分时间气温在28℃以上,且湿度小,是最难管理的时期。
这时的管理要特别注意:一是遮阳防晒,可以树冠外围东西方向搭"几"字型,盖遮阳网,这样能较好的挡住太阳的直射光,使树叶免遭灼伤;二是根部灌水,信预埋的塑料管或竹筒内灌水,此方法可避免浇"半截水",能一次浇透,平常能使土壤见干见湿,也可往树冠外的洞穴灌水,增加树木周围土壤的湿度;三是树南面架设三角支架,安装一个高了树1米的喷灌装置,尽量调成雾状水,因为夏、秋季大多吹南风,安装在南面可经常给树冠喷水,使树干树叶保持湿润,也增加了树周围的湿度,并降低了温度,减少了树木体内有限水分、养分的消耗。
没条件时可采用"滴灌法",即在树旁搭一个三角架,上面吊一只储水桶,在桶下部打若干孔,用硅胶将塑料管粘在孔上,另一端用火烧后封死,将管螺旋状绕在树干和树枝上,按需要从没方向在管上打孔至滴水,同样可起到湿润树干树枝、减少水分养分消耗的作用。
B、雨季的管理:南方春季雨水多,空气温度大,这时主要应抗涝。
由于树木初生芽叶,根部伤口未愈合,往往会成树木死亡。
造林六项基本技术措施

造林六项基本技术措施造林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在原本没有或少有植被的地方进行植树造林的活动。
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可以保证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介绍造林的基本技术措施。
一、选种技术措施选种是造林的基础工作,通过合理的选种可以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在选种时,需要考虑土壤、水分、气候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经济效益好的树种。
同时,还要注意树种的纯度和优良性,选择优质种苗进行造林。
二、疏伐技术措施疏伐是指在造林过程中对幼树进行适当的修剪和疏除,以促进其生长。
疏伐的目的是保证幼树的光照和通风条件,减少幼树间的竞争,提高幼树的生长速度和抗逆能力。
疏伐的时机一般是在幼树生长后的第二年进行,要注意疏伐的力度,避免造成过度疏伐。
三、施肥技术措施施肥是保证造林树木生长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提供树木所需的养分,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施肥的原则是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树木的需求进行,要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法。
常用的施肥方法有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可以根据树木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施肥方法。
四、灌溉技术措施灌溉是保证造林树木生长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灌溉可以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求,提高其生长速度和抗逆能力。
灌溉的时机和量要根据树木的需水量和土壤的水分状况进行,要注意避免过度灌溉和缺水的情况。
常用的灌溉方法有滴灌、喷灌和地面灌溉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灌溉方法。
五、防治病虫害技术措施病虫害是造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对树木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有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可以根据具体的病虫害情况选择适当的防治方法。
六、抚育管理技术措施抚育管理是指通过对造林树木进行适当的管理和护理,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抚育管理的内容包括松土、修剪、整形、支撑等,可以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和需求进行。
提高苗木栽培成活率的技术保证措施

提高苗木栽培成活率的技术保证措施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养护与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养护与管理是一项经济性的工作,需要进行一年四季,是一项无休的周期性工作。
在施工后的头几年尤为重要。
为了使栽植的园林植物能够成活、生长,以长得更好、更美,必须根据这些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并结合当地的具体生态条件,制定一套符合实情的科学的养护措施,这样才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相反,如果只栽不管,各种植物就会半死不活,处于病态、枯焉状态,不仅起不到应有的绿化功效,而且大煞风景,比不栽还难看。
种植后的树木养护措施计划包括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垃圾清运、杂草清除等工作。
为了实现这些工作,需要成立专业养护士管理组,并配备剪草机、修枝剪、打药机、疏草机、打孔机等专业园林工具。
在管理期内,需要每周对管理苗木浇水两次,确保管理地段内无杂草,保证园林的景观效果。
此外,还需要普追肥一次,并进行病虫害防治,确保苗木成活率达到98%以上,确保苗木生长旺盛,长势良好。
对于乔木的养护管理,灌水与排水非常重要。
水分是植物体基本组成,植物体重量的40%-80%是水分,树叶的含水量高达80%,树木体内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
水能维持细胞膨压,是枝条伸直,叶片展开,花朵丰满、挺立、鲜艳,园林植物充分发挥其观赏效果和绿化功能。
灌溉时期需要用人工方法向土壤内补充水份,保持地上、地下部分水分平衡,促发新根,保证成活。
在5-6月气温升高、天气干旱时,还需对树冠和枝干喷水保湿,此项工作与清晨或傍晚进行。
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因种类、地区和土质而异,灌水时需要灌透,切忌仅灌湿表层,大风易刮倒。
灌水以土壤中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80%最合适。
灌水前需要做到土壤疏松,灌水后需要进行中耕,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
排水也非常重要,土壤出现积水时,如不及时排出,对植株生长会严重影响。
这是因为土壤积水过多时,土壤中缺氧,此时,根系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和积累酒精,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引起死亡。
保护树木的措施

保护树木措施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广泛,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平衡的失调。
其中,树木作为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许多树木却遭到了不合理的砍伐和破坏,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提出以下保护树木的措施。
二、树种选择与栽培1.合理选择树种: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栽培,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2.科学栽培: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如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等,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
三、树木管理与维护1.定期巡查:对树木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枯死枝叶等问题。
2.科学修剪: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和美学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修剪,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和美观。
3.移植与更新:对于老化或死亡的树木进行及时移植或更新,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防止森林火灾1.加强火源管理:严禁在林区生火、乱扔烟蒂等行为,防止人为引发火灾。
2.建立防火带:在林区周边建立防火带,防止火势蔓延。
3.强化火警监测:加强火警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现并处理火灾隐患。
五、防治病虫害1.加强病虫害监测: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3.加强检疫:对进口木材加强检疫,防止外来病虫害的入侵。
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1.规划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避免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实行轮伐制度:对于采伐过的林地实行轮伐制度,保证林地得到充分恢复和生长。
3.推广生态农业: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保护土地资源。
七、保护生态环境与野生动物居住地1.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各种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环境。
2.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生态环境。
提高栽树成活率的技术要点

提高栽树成活率的技术要点概述栽树成活率是衡量植物栽种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亚热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土壤条件的差异,栽种一棵树需要面对多种挑战。
提高栽树成活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技术要点。
1. 土壤准备栽树的土壤准备是保证树木生长健康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术要点: - 清除杂草:在栽种之前,需要彻底清除树坑周围的杂草,以免对树木的生长造成竞争,并避免病虫害的滋生。
- 松土:在栽种前,将树坑内的土壤松散起来,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 添加有机肥料:树木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在栽种前需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2. 树木选择正确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对于提高栽树成活率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 -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树种:不同树种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在栽种之前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
- 优先选择本地树种:本地树种对当地环境更为适应,生长更为稳定,建议优先选择本地树种进行栽种。
- 考虑树木的成熟高度和生长速度:树木的成熟高度和生长速度直接影响到栽种后的景观效果和维护难度,因此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树种。
3. 栽植技术正确的栽植技术是确保树木成活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技术要点: - 树坑的大小:树坑的大小应根据树木和根系的尺寸合理设计,确保根系可以自由伸展,并能获得足够的土壤养分。
- 注意植株的定位:在栽植过程中,要确保树木的根颈(树干与根部的连接处)位于土壤表面以上,以防止根颈处的病菌侵入。
- 固定树木:栽植后,要及时将树木固定以防止树干倾斜和根系受到损伤。
可以使用木桩和绳索等固定物。
- 适时浇水:栽植后的树木需要适量的水分来保证生长。
浇水要均匀覆盖整个树坑,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浇水频率。
4. 后期管理栽树成活率的提高不仅仅依赖于栽植过程,还需要合理的后期管理。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术要点: - 定期修剪和整理:树木的修剪可以促进枝条的分枝和生长,保持良好的树形,同时也有助于树木的病虫害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证树木存活的技术措施
一、绿化部分成活保证措施
1、确保苗木的移植环境
详见第一节内容。
2、苗木成活的移植技术措施
为了确保工程中涉及的苗木移植后的成活率,将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做好植树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前要了解设计意图,由设计和有关人员向施工单位进行交底。
应包括设计要求、配合情况,定点依据以及需说明的有关问题。
2)施工前落实工力、材料、机械。
还应进行定点放线,重点地区、施工复杂处,定点放线后应有设计和有关人员验点。
3)根据施工图,用人工进行精细平整、耙平、造地形。
人工平整后,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的移植行距、株距,用测量仪放出移植框线图,用白灰标出。
(2)做好苗木的起掘工作
现场需移植的苗木起掘的质量标准:苗木挖掘、包装应符合现行的《城市绿化和园林用植物材料—木本苗》行业标准的规定,保证树木的成活,提高移植后的绿化效果。
1)掘露根乔灌木的根系大小可根据掘苗现场的株行距,树木的杆径、高度而定。
冬季施工乔木的根系应按树木的胸径的8-10倍,灌木根系按其高度/冠幅的1/3 左右。
2)常绿树的土球应按树木胸径的7-8倍左右确定。
3)掘带土球苗,应保证土球完好,土球要削平整,50cm 以上土球底要小,一般不要超过土球直径的1/3。
土球包装物要严,草绳要打紧不能松脱,土球底要封严不能漏土。
(3)做好苗木栽植穴的刨坑工作
刨坑刨槽的质量标准:
1)刨坑刨槽位置要标准,坑径根据根系、土球大小土质情况而定,刨坑刨槽要直上直下成桶形,不得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不然会造成窝根或填土不实。
2)坑径一般比规定的根系或土球直径大20-30cm。
3)如土质含有害物质白灰、土质过粘过硬则加大坑径1-2号或进行换土。
刨坑的操作方法:
1)刨坑时要找准位置,以所定位置为中心按规定坑径划一圆圈作为刨坑的范围。
2)挖坑时应把表土与底土分别置放,如土质有好有坏应分开堆放。
堆放位置以不影响栽植为宜。
刨坑到规定深度后在坑底堆一土堆。
3)挖坑的坑壁要随挖随修使其成直上直下。
不要成锅底形。
4)刨坑时如发现地下管道、电缆等地下设施应停止操作,并及时向项目部反映报告解决。
(4)加强回填土的质量检验工作及栽植穴的施基肥处理
栽植前的回填土质量应通过监理单位的验收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土壤进行全部更换。
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施肥措施。
栽植穴、槽的定点放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栽植穴、槽的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
2)栽植穴定点时应标明中心点位置。
移植槽应标明边线。
3)定点标志应标明树种名称(或代号)、规格。
4)栽树、挖栽植穴、槽的大小,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
穴、槽必须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相等。
挖穴后应施入基肥。
换土应换肥沃的移植土。
施肥所用的肥料必须是肥质高,经过充分腐熟的肥料,施肥量应根据肥效而定。
换土应为沙质壤土。
施肥时应将肥料与土搅拌均匀平铺坑底,然后上面再覆素土10cm,不使树根直接放在肥上以免伤树根。
(5)加强苗木栽植阶段的管理技术措施
栽植的质量标准:
1)植前为了减少蒸发,保持树势平衡保证树木成活,栽植前进行适当的修剪,修剪时必须剪口平滑,并注意留芽位置,根部修剪,剪口也必须平滑,修剪要符合自然树形和按设计要求而定。
灌木修剪要保持其自然树形,短截时树冠要保持外低内高,疏枝应保持外密内疏,对枯老、病虫、断枝应剪去。
2)栽植的位置要符合设计图纸,栽时树木高矮、干径大小要搭配合理,排列整齐,栽植的树木本身要保持上下垂直不得倾斜、树表好的一面要迎着主要方面。
栽植行道树必须横线竖直,树干应在一条线上相差不得超过半个树干,树木的高矮相邻树木不得超过50cm,栽植树篱株行距要均匀,丰满的一面要向外,高树冠大小要搭配均匀合理,栽植填土分层填实,栽植深浅要适合,一般树木应与原土相平,栽植带土球树木土球的包装物应尽量取出。
3)散苗要按设计位置散苗,散苗时注意保护根系,树尖,枝条和土球完整,以保证树木的成活。
栽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宜将劈裂根、病虫根、过常根剪除,并对树冠进行修剪,保持地上地下平衡。
①修剪应符合下列要求:
a.具有明显主干的高大落叶乔木应保持原有树形,适当疏枝,对保留的主侧枝应在健壮芽上短截,可剪去枝条1/5~1/3。
b.无明显主干、枝条茂密的落叶乔木,对干径10cm 以上树木可疏枝保持原有树形;对干径为5~10cm,苗木可选留主干上的几个侧枝,保持原有树形进行短截。
c.枝条茂密的常绿乔木可适量疏枝。
枝叶集生树干顶部的苗木可不修剪。
具轮生侧枝的常绿乔木用作行道树时,可剪除基部2~3层轮生侧枝。
全部剪除,分枝点以上枝条酌情疏剪或短截,并应保持树冠原形。
修剪工作对高大乔木应在散苗前后进行,即在栽植前进行,高度3m以下无明显主尖的乔木和灌木为了保证栽后高矮一致整齐美观可以栽植后修剪,疏剪的剪口应与树干对齐以免影响愈
合和防止病虫雨水侵害。
d.灌木的修剪要保持其自然树型短截时应得保持外低内高,对花灌木剪除花果浅叶和抽除蓬冠内枝条为主,由于苗木移植一次成行的要求,修剪量必须控制,要在叶面喷洒蒸腾抑制剂,辅助整体水份平衡。
②栽植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栽植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核对品种、规格及移植位置。
b.规则式栽植应保持对称平衡,高度、干径、树形近似,栽植的树木应保持直立,不得倾斜,应注意观赏面的合理朝向。
c.栽植时树形丰满的一面应向外,按苗木高度、树干大小搭配均匀。
d.栽植带土球树木时,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必须拆除。
e.栽植时根系必须舒展,填土应分层踏实,移植深度应与原移植线一致。
③树木栽植应符合下列要求:
a.树木植入栽植穴前,应先检查栽植穴大小及深度,不符合根系要求时,应修整栽植穴。
b.移植裸根树木时,应将栽植穴底填土成半圆土堆,置入树木填土至1/3 时,应轻提树干使根系舒展,并充分接触土壤,随填土分层踏实。
c.带土球树木必须踏实穴底土层,而后置入栽植穴,填土。
对排水不良的栽植穴,可在穴底铺10-15㎝砂砾,以利排水。
d.移植的大树必须进行支撑,加以固定、支撑方法可采用人字形撑、扁担撑、三角形撑或四脚桩撑等方法。
同时用稻草绳将树体枝干缠绕(至二级分叉处),外加塑料薄膜包裹,起到保温、防止水分蒸发作用,利于苗木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