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营养与养生(论文)
食疗养生论文(精选8篇)

食疗养生论文(精选8篇)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健康是人类的最大的财富;健康是最大的本钱;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繁荣与进步,精神活动的丰富多彩,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越来越迫切,因此也越来越重视学习并遵循养生之道。
下面是食疗养生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食疗养生论文第一篇:中医理论支持下养生餐厅膳方设计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养生意识越来越强,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养生餐厅,但大多数在“养生”内功上还存在着较大欠缺,本文倡导基于中医理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科学的现代养生餐厅经营模式。
关键词:中医理论;养生餐厅;体质;智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意识不断增强,市场上应运而生出现了许多“养生”餐厅,但大多仅是在菜单内设置了部分或系列“保健养生”菜品,供客人自主选择,由于客人养生知识参差不齐,许多客人选取菜品仅凭感觉,与个体生理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不仅起不到“养生”效果,有的甚至背道而驰,如何科学食养成为现代养生餐厅的重要课题。
一、中医相关食疗理论中医理论是我国各族人民几千年来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晶,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对于提高当代居民体质健康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中医理论强调“药食同源”,认为食物与药物同出一源,二者皆属于天然之品,食物与药物的性能相通,食物很多就用作入药。
《黄帝内经》中记载的13个方剂中,就有一半以上是食物成分,这也是最早的“药膳”方。
而且强调“药补不如食补”“上工治未病”,通过食补“未病先治”是中医的最高境界,体现了中医食疗养生的思想。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在中医治疗时,通过“望”“闻”“问”“切”,针对不同个体“因人制宜”,开具不同药方;食养也同样,根据个体差异,所采取的食养措施、方法也不同,应综合考量不同个体的体质状况、是否存在生理疾患以及个体所处的年龄阶段等开具膳方,这样才更具有针对性,食养效果更佳。
二、基于中医理论的养生餐厅膳方设计(一)体质养生,因人施膳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体质学说,如《灵枢·五变》、《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等。
结合老人生理特点介绍老人营养与膳食特点

结合老人生理特点介绍老人营养与膳食特点前言首先,我想来谈谈我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题目来展开我的论文。
在人民生活品质日益提高,人均寿命也越来越高的今天,我想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养生。
特别是对于正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我觉得我们在致力于提升我经济实力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老年人养生这一方面的研究,更加应该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我选择了这个论题,我希望通过我的一些研究,结合老人的生理特点来谈谈老人营养与膳食特点。
我希望我的论文可以为我们的老年人的养生做出一定的贡献,并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作用。
摘要结合我写这篇论文的致力于提高我们老人的生活品质的目的,容我大概介绍下我的论文中所包含的一些内容。
首先我结合了老师上课的内容,同时参考了其他的一些相关书籍、资料之后,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做了一个总结,在了解了其问题所在之后,分别从老年人营养的营养需求,以及其需要哪种膳食来阐述我的论文。
正文(1)老年人生理特点一、老年人消化功能的改变:老年人因牙周病、龋齿、牙齿的萎缩性变化,而出现牙齿脱落或明显的磨损,以致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舌乳头上的味蕾数目减少,使味觉和嗅觉降低,以致影响食欲。
每个舌乳头含味蕾平均数,儿童为248个,75岁以上老人减少至30-40个,其中大部分人并出现味觉、嗅觉异常。
粘膜萎缩、运动功能减退。
年逾60岁者,其中50%可发生胃粘膜萎缩性变化,胃粘膜变薄、肌纤维萎缩,胃排空时间延长,消化道运动能力降低,尤其是肠蠕动减弱易导致消化不良及便秘。
消化腺体萎缩,消化液分泌量减少,消化能力下降。
口腔腺体萎缩使唾液分泌减少,唾液稀薄、淀粉酶含量降低;胃液量和胃酸度下降,胃蛋白酶不足,不仅影响食物消化,也是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一;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分泌减少、活性下降,对食物消化能力明显减退。
胰岛素分泌减少,对葡萄糖的耐量减退。
肝细胞数目减少、纤维组织增多,故解毒能力和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致使血浆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相对增加,进而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导致组织液的生成及回流障碍,易出现浮肿。
中医养生论文范文

中医养生论文摘要:老庄重身贵生的养生智慧为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和谐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对于现代人心理健康保健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老庄的养生思想,加强自己的心理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心理失衡时的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实现自我完善。
关键词:老庄养生思想大学生心理健康当代大学生是否缺失应有的生命意识教育,的确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思。
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老庄养生智慧高扬生命大旗、重视身心保健以达成心理的和谐,主张超脱名利之外、以独立逍遥的态度来面对挫折,从而实现对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正是当代大学生加强自我心理保健树立生命意识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珍视生命,保持和谐健康的心灵世界受社会上各方面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成功是建立在物质功利基础上的功成名就,这使得大学生的成就感和成功观在多重文化渗透的今天失去了应有的平衡。
特别是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
社会的要求、家长的期盼就成了很多大学生的心理负担。
严峻的职业压力使得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忧虑的问题。
大量的失业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会对社会构成冲击。
有研究认为,即使在基本生活尚有保障的情况下失业达到6个月,人们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再加上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困难或者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失业者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感。
特别是对于那些积极追求成功、急于实现自我价值的大学生来说,在追求人生成功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失去宁静,失去耐心,出现空虚、孤独、痛苦、抑郁、绝望。
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急于追求成功的心理让一些大学生的内心变得浮躁,压力越大,最后发泄出来的力量就越大,可能一言不和甚至一个眼神就可以成为愤怒的导火索,引发激烈的争吵,甚至造成暴力伤害。
尤其对于积极营造成功人生的大学生来说,可以借鉴老庄的养生思想,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珍视自己的身体生命,在不断努力攀登的路上。
1000字中医养生之道论文该怎么写

1000字中医养生之道论文该怎么写中医养生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疗活动,那1000字中医养生论文该怎么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1000字中医养生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1000字中医养生论文范文篇一:《中医养生浅说》一、养生之要,首当养心中医认为,心者,五脏六腑之主。
心主神明。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然出之于脑,实赖心脏所主宰。
心者,君火也,人身之活动生机,气机运行的推动力无不凭借心火的温煦推动。
我此处所讲的心,主要指一个人的思维、心态、乃至于智慧。
一个能够自觉保有长久健康的人必然是一个不乏智慧的人,这不光指他掌握保健养生的知识,更在于其为人处世,其品格、涵养、胸怀,都必然同时具备了有助于身心健康的素质。
内经上说,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正气存内,邪安从来?而一个人,若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其实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对于人生的得失荣辱都能够正确看待,拿得起更放得下。
能够认识到生命的真实要义,分得清生命中的轻重缓急,并具备良好的情绪掌控的能力,或者说,思想深处闪烁着理性的光辉。
能使得心如寒潭鹤影,事来心随现,事去心随空,不会让心理活动超越自身可以承受的限度,甚至于发展成为挥之不去妨碍心理健康的阴影。
中医说,怒则气逆,伤肝,喜则气缓,伤心,思则气结,伤脾,悲则气消,伤肺,惊恐则气下,伤肾。
总之,情志的变化超过正常的度,都可以转化为危害健康的致病因子。
而要获得能够宠辱不惊,临危不乱的定力,谈何容易。
医生经常在临床工作中告诫病人条畅情志、心态平和等等,往往会被病人一笑置之。
因为在很多人的认识里边,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些人,其实从来没有真正意识到可以通过提升个人的涵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最终可以改善自己的性情,从而对自己的健康有所贡献。
养心,不光是预防心理疾病,现代心身医学的研究成果已经明确告诉我们,几乎所有的躯体上慢性疾病的发生都和我们的心理失衡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营养饮食与健康优秀论文1500字

营养饮食与健康优秀论文1500字营养饮食行为是身体营养均衡的重要保障,对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1500字,希望对你有帮助!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1500字篇1摘要:一、饮食营养与健康的概述二、什么样的视频有利于加强营养与健康三、饮食营养与健康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有所差别的原因四、如何完善人民饮食营养与健康【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膳食能量中来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越来越低,而来自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来自蛋白质提供的能量比例也逐渐增长,开始向经济发达国家中的以高脂肪、高糖、高能量为特征的“三高”膳食结构靠拢。
膳食结构的变化,使得疾病模式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即急性传染病的急剧下降和癌症、心脑血管病的显著上升。
据相关性分析显示,谷类食物的消费与癌症和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而肉、蛋等动物性和油脂的消费量变化却与这些疾病死亡率的变化呈明显的正比现象。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饮食才是营养与健康的,才符合养生之道呢?一、饮食营养与健康的概述在学校里,每次去食堂吃饭,以前我都是跟着感觉走,有时候也挑食,总结一下,发现几个月来我吃的不过就单调的几种菜。
一半以上的菜基本没吃过。
上了营养课后,我就开始平衡自己的食物了。
想均衡一下各方面的营养。
也开始每天吃个鸡蛋,多吃点素菜和水果,尽量多元化。
要明白食品营养和健康的关系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健康。
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会失去一切.身体健康才能创造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而任何财富却难于换取健康,健康和金钱并不是一种等价的交换,良好的健康,源于科学和知识,而不是来源于财富,地位与权势。
据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的定义是: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健全。
WHO制订的身体健康的初测十项标准:精力充沛,生活工作不疲劳;乐观积极,承担责任不挑剔;善于休闲,睡眠良好;适应各种环境,应变能力强;能抵御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型比例协调;视力良好,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齿龈正常不出血;毛发有光泽,无头屑;皮肤,肌肉有弹性,步履轻松有力。
心胸开阔寿自高——91岁老人金寿高的养生秘诀(论文)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tbj200916040.aspx
金老鹤发童颜,微微翘起的“元宝” 嘴,配两道“展眉”,总给人以笑眯眯的亲 和感。这表情绝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心欢 的自然表露,是笑口常开形成了习惯。提 到心欢他也有三“乐”。
一是自我寻乐乐自来。金老常说:“快 乐是个人的感觉”。他除了喜欢打拳眺舞, 还喜欢看书看报看电视,特别喜欢看相声 小品等有趣的“玩意”,自己看了笑笑再说 给别人笑笑。他每天清晨,都对着镜子梳 梳头,化化妆。外出衣冠整洁,从不马虎。 他说:“老来俏,乐无涯。”有时他还穿上运 动鞋、戴上太阳帽,骑车逛大街,游城郊, 看城市变迁,观田园风光,真是说不尽的 乐趣。
万方数据
莫强迫老人享清福
境。有句话说,“小树挪活,大树挪死”。 正如树一样,小树移植多半能顺利成 长,而大树移植则大多会枯死。此外,大 多数的老年人几十年如一日劳作所形 成的生物钟,如果突然闻出现较大的改 变,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学认为,要让老
人享清福,并非“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彻底地休息。相反,让老人按照自己的
有人问他:“十八九年了,你不厌倦 吗?”金老笑笑说:“看那么多人能快快乐 乐地活动起来,厌倦什么?高兴得很哩!”
乐好施心境高
心无烦恼天地宽
金寿高心善、乐意帮人。离休后,他更 是一个乐施好善的“老好人”。就说“露天 舞场”一事吧,金老常带着一个收音机和 几个老人在盐城市区毓龙公园的一个广 场打打拳、眺眺舞,在他的带动下,人数越 来越多,有时满满一场达二百人,他干脆 为大伙当起了义务服务员。
兴趣和心愿从事一些力所能及或有兴
趣的事,对他们的健康很有帮助。
因此,真正孝顺老人,就要顺着老
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最。设法让他们的
中老年养生之道

中老年养生之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中老年人群逐渐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中老年人能够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养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老年养生之道,帮助中老年人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
中老年人要注意合理饮食。
饮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中老年人应该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控制油脂和糖分摄入,避免过量食用油炸食品和高糖高盐食物。
此外,中老年人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中老年人要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减缓衰老速度。
中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瑜伽等,坚持每天定时进行适量运动,不要过度劳累,避免运动过量导致身体损伤。
中老年人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定时作息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过度劳累,注意情绪调节,保持心情愉快;戒烟限酒,远离不良嗜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老年人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体检项目,如血压、血糖、血脂等常规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风险。
中老年养生之道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生活习惯和定期健康体检。
中老年人要重视养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
希望中老年人能够通过以上方法,保持身体健康,享受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
愿我们每一个中老年人都能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饮食营养与健康养生的论文

饮食营养与健康养生的论文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养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从“吃饱”向“吃好”转变,认为不仅要吃饱,还要兼顾营养,吃出健康和品味。
对于一日三餐的要求也有了大幅的提高,食物的营养成分越来越精细。
但是现代人由于工作和时间长,一直坐着缺少运动,导致了越来越多肥胖症人群、亚健康人群、“三高”人群等的出现,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合理的饮食。
蔬菜,鱼、肉类,菌藻类食物都是保健菜的佳品。
同时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合理地进行营养补充,有益于身心健康。
只有注重怎样吃才能养生长寿,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关键字: 饮食营养健康养生青少年是一个优秀的群体,是国家的花朵,未来的栋梁、民族的希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情感、交际等方面受到强烈的冲击。
面对机遇与挑战、选择与放弃、动力与压力、自我实现与社会适应等种种矛盾,他们得不到正确的指导,自己又不正确对待,便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心里反应,引起消极的负面情绪和行为。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给予高度重视,引导他们去怎样健康生活,因此,我们要自己调节身心。
拥有乐观、开朗的胸怀是很重要的,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劳逸结合,工作量适度,同时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及抵抗力对于预防肥胖具有很好的作用。
根据个人体质,选择散步、慢跑、做操、打球等活动。
都是很好的体育项目。
在合理饮食方面多食含钙、锌、磷、铁和蛋白质多的食物,如鱼、肉、蛋、奶、豆类,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注意粗细搭配。
限食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少吃盐及糖。
(一)生理特点:青少年正处在青春期,身体代谢旺盛,骨骼、肌肉等器官、组织增长迅速,每天用脑时间最多,属于中偏重体力消耗。
另外,每天都有一定的体育运动,所以体能消耗较多处于发育时期要即使补充营养。
特别是对营养素和热能的需求。
在热能方面,以中等体力劳动的l8~26岁,体重60kg的男生计算)每人每日需要热能12. 6m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的营养与养生【摘要】人体衰老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种器官的生理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如何加强老年保健、延缓衰老,已成为医学界大力研究的课题。
老年营养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营养有助于延缓衰老,而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紊乱则有可能加速衰老的进程。
因此,根据老年人的生理代谢与营养需求,坚持合理膳食,对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关键词】老年人营养养生随着世界人口年龄老化趋势日渐明显,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也日趋增多。
如何加强老年人保键、延缓衰老进程、防治各种老年常见病,达到健康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已成为医学界的研究重量课题。
其中,老年营养是极为重量的内容,合理营养有助于延缓衰老;而营养不足、营养过剩、营养失调则有可能加速衰老进程。
因此,从营养学角度探讨衰老机制和生理变化,研究老年期营养需要及合理饮食需要很有必要。
一、老年人生理代谢特点(一)代谢功能降低。
与中年人相比大约降低10%~15%甚至更多。
这与代谢速率减慢、代谢量减少有关。
由于体内分解代谢增高,合成代谢降低,以致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去平衡,引起细胞功能下降。
内脏器官如脑、心、肺、肾、肝及胃肠功能均随年龄增高,呈不同程度下降。
(二)体成分改变。
体内脂肪组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而脂肪以外的组织则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细胞量下降。
突出表现为肌肉组织的重量减少而出现肌肉萎缩。
二是体水分减少。
主要为细胞内液减少。
三是骨组织矿物质减少。
尤其是钙减少,因而出现骨密度降低。
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骨骼内骨组织的重量,正常人在成年后骨量仍可增加,至30~35岁时骨密度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至70岁时可降低20%~30%。
因此老年人易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及骨折。
(三)器官功能改变。
一是消化系统。
消化液、消化酶及胃酸分泌量减少,致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影响。
胃扩张能力减弱,肠蠕动及排空速度减慢,易发生便秘。
多数老人牙齿脱落而影响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二是心脏功能降低。
心率减慢,心搏输出量减少,血管逐渐硬化。
三是脑功能、肾功能及肝代谢能力均随年龄增高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脑细胞及肾细胞数量较青年大为减少,肾单位再生力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糖耐量下降。
二、老年人营养需求(一)能量。
老年人由于身体组织萎缩,基础代谢下降、体力活动减少和体内脂肪组织比例增加,使老年期对能量的需要量相对减少,因此每日膳食总能量的摄入量应适当降低,以免发胖。
能量摄入量,60岁后应较青年时期减少20%,70岁以后减少30%。
一般而言,以每千克体重每日供能量25~30kJ为宜。
(二)蛋白质。
老年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减少,因此要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至少应当和成年期吃得一样多,到70岁以后可适当减少。
蛋白质代谢后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已经减弱,清除这些毒物的能力较差,如果蛋白质吃得太多,其代谢后的有毒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也会反过来影响健康。
一般来说,老年人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占饮食总热量的10%~15%。
(三)脂肪。
应占饮食总量的15%,其中饱和脂肪酸占0~10%,不饱和脂肪酸3%~7%。
老年人胰脂肪酶分泌减少,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减弱,所以应当少吃一些脂肪,适量吃一些植物油。
(四)糖类。
老年人糖耐量低、胰岛素分泌减少,且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减弱,易发生血糖增高。
因此,老年人不宜食含蔗糖高的食品。
水果和蜂蜜中所含的果糖,既容易消化吸收,又不容易在体内转化成脂肪,是老年人理想的糖源。
(五)矿物质。
矿物质在体内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不仅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还可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渗透压,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构成体内一些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
老年人对钙、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摄入不足,易使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症、缺铁性贫血,钙、铁的充足供应十分重要,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膳食钙的供给量为800mg,铁为每日12mg。
此外,微量元素锌、铜、铬,每日膳食中也需要有一定的供给量。
(六)维生素。
老年人由于体内代谢和免疫功能降低,各种维生素的每日供应量应有充足保证。
老年人由于食量减少,生理功能减退,易出现维生素缺乏。
每日膳食中维生素A的推荐供给量为800μg,维生素D的摄入量应达到10μg(400IU),硫胺素、核黄素的膳食推荐量为1.3mg;维生素C的膳食推荐量为100mg。
此外,每日维生素E的最大摄入量以不超过400mg为宜。
(七)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起到预防老年性便秘的作用;能改善肠道菌群,使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纤维对血糖、血脂代谢都起着改善作用,这些功能对老年人特别有益。
随着年龄的增长,非传染性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发病率明显增加,膳食纤维还有利于这些疾病的预防。
粗粮中及蔬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老年人应注意加强这方面食品的摄入。
合理饮食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老年人必须从膳食中获得足够的各种营养素,尤其是微量营养素。
针对我国老年人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十条的基础上补充了四条: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质量;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多做户外活动,维持健康体重。
老年人每天所需的能量是1800kcal左右,老年人一天的能量分布为早餐所提供的热量占全天能量的30%,午餐所提供的热量占全天能量的40%,晚餐所提供的热量占全天能量的30%。
三、老年人合理饮食老年人的饮食和营养摄取需要特别照顾,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各项营养需求,老年人的味觉、食欲和消化功能差,所以对膳食的要求较高、较讲究,摄入过多、过少都会产生相应的疾病,因此要使老年人健康长寿,在膳食方面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食物营养要符合平衡膳食的原则与要求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应该是低热能、充足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平衡膳食。
热能的供给应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原则,体重偏轻则适当增加热能,超标者应控制进食量(主要是限制油脂和糖的使用)。
(二)食物多样化,食物的种类很多,但不同的食物其成分含量不同,因此多样化的食物可使其成分在体内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其生理作用。
切忌偏食,要注意:1、粗细粮搭配2、常吃杂豆(红豆、緑豆、豇豆等);3、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4、尽量养成喝牛奶的习惯;5、适当使用鱼、虾、禽、畜;6、有限度地吃蛋;7、蔬菜要吃够;8、多吃坚果与鲜果;9、少吃油盐糖酒、咖啡、浓茶及添加色素的食品。
总之老年人的膳食应尽量按一定比例进食各种食品,更有利于健康。
(三)食物烹调要适合老人特点因老年人消化功能差,牙齿不全,咀嚼能力差,因此食物的烹饪加工应软、烂、易嚼易咽、易消化。
但烹饪时应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营养,这对老年人改进营养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如粮食不宜过于精细,烹饪温度不宜过高,浸泡时间不宜太长,但农药及其他污染也很严重,是值得注意的。
(四)饮食应有节制、有规律老年人的饮食应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不过冷过热、不暴饮暴食。
应提倡少量多餐,每天食物可分4~5次进食,要注意早餐质量。
避免每日饮酒和睡前饮酒(切忌烈性酒),偶尔喝点黄酒和葡萄酒;食物不宜过咸、不宜浓茶、宜清淡、不过多摄取动物性脂肪和糖等。
尤需注意。
如果老年人嗜好发生改变,如想吃甜的或咸的食物,这可能是糖尿病或肾病的征兆,要引起注意(五)良好感官性状。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状,食物硬度要适中。
四、老年人科学养生(一)知足谦和,老而不怠。
人至老年,处世宜知足常乐、豁达宽宏、谦让和善,从容冷静地处理各种矛盾,从而保持家庭和睦、社会关系的协调,有益于身心健康。
老年人明理智,存敬戒,生活知足无嗜欲,做到人老心不老,退休不怠惰,热爱生活,保持自信,勤于用脑,进取不止。
经常读书看报、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充分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如此可减慢功能的衰退,领略工作学习的乐趣,寓保健于学习、贡献之中。
同时,老年人应回避各种不良环境、精神因素的刺激。
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性格和情趣,主动设法怡情悦志,如澄心静坐、益友清淡、临池观鱼、披林听鸟等,使生活自得其乐,有利康寿。
老年人往往体弱多病,应树立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和锻炼,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同时,应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可以尽快地恢复健康。
还须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一些不良征兆,及时进行预防或治疗。
(二)谨慎起居,劳逸适度。
老年人的气血不足,护持肌表的卫气常虚,易致外感,当谨慎调摄生活起居。
老年人的生活,既不要安排得十分紧张,又不要毫无规律,要科学合理,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这是老年养生之大要。
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以安静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湿度适宜、生活方便为好。
首先要保证良好的睡眠,但不可嗜卧,嗜卧则损神气,也影响人体气血营卫的运行。
宜早卧早起,以右侧屈卧为佳。
注意避风防冻,但忌蒙头而睡。
老年人应慎衣着,适寒暖。
要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而随时增减衣衫。
要注意胸、背、腿、腰及双脚的保暖。
老年人的肾气逐渐衰退,房室之事应随龄增而递减,年高体弱者要断欲独卧,避忌房事。
体质刚强有性要求者,不要强忍,但应适可而止。
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减退,较易疲劳,尤当注意劳逸适度。
要尽可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但要量力而行,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切勿过度疲倦,以免过劳致病。
老年人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面宜常洗,发宜常梳,早晚漱口。
临睡前,宜用热水洗泡双足。
要定时排便,经常保持大小便通畅,及时排除导致二便障碍的因素,防止因二便失常而诱发疾病。
(三)适度运动,行血活络。
年老之人,精气虚衰,气血运行迟缓,故又多瘀多滞。
积极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延缓衰老,并可产生一种良性心理刺激,使人精神焕发,对消除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易怒等情绪有积极作用。
老年人运动锻炼应遵循因人制宜、适时适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
参加锻炼前,要请医生进行全面检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及有无重大疾病。
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恰当的运动项目,掌握好活动强度、速度和时间。
一般来讲,老年人之运动量宜小不宜大、动作宜缓慢而有节律。
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有太极拳、五禽戏、气功、武术、八段锦、慢跑、散步、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老年体操等。
锻炼时要量力而行,力戒争胜好强,避免情绪过于紧张或激动。
运动次数每天一般宜1—2次,时间以早晨日出后为好,晚上可安排在饭后1个半小时以后。
老年人切忌在恶劣气候环境中锻炼,以免带来不良后果。
例如盛夏季节,不要在烈日下锻炼,以防中暑或发生脑血管意外;冬季冰天雪地,天冷路滑,外出锻炼,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跌倒。
雾霾、大风大雨天气,不宜外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