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地形地貌及其成因分析(第四系)

合集下载

广元朝天志留系化石资源概况

广元朝天志留系化石资源概况

A Survey of Fossil Resources of Chaotian Silurian in Guangyuan盖,无法深入研究。

1.2 礁坪边缘(或坪前)盆地庙梁是较典型的笔峰观礁坪边缘沉积盆地,沉积物为灰-紫红色生物碳酸盐岩、含生物泥质灰岩或泥灰岩,中夹少量页岩。

生物化石多属近距离搬运的异地埋藏,造礁生物较丰富,但多为大小不等的碎块,以横板珊瑚和群体四射珊瑚为主体,海百合碎块也占~30%的比例。

亢家湾-陶家咀和青岭地的沉积为中子南造礁区北缘的坪前斜坡盆地,沉积物有紫红色生物碎屑灰岩及泥质灰岩,生物碎块多是大小不等的横板珊瑚及四射群体珊瑚,另有部分为海百合茎,推定水深150 m。

1.3 斜坡盆地-半深水盆地古地理位置距造礁坪台相对较远,沉积物为紫色及绿色含生物碎屑灰岩及含生物泥质灰岩,生物碎屑的海百合茎为主,少量为珊瑚和腕足。

这可以花石沱的生物碎屑灰岩为代表,推定水深200~另一个斜坡盆地是在中子镇赵家沟北王家山,其岩石组成主要为灰-深灰色泥质灰岩或角砾状灰岩与页岩的间互层,除在灰岩中有少量近地或准原地生物块体之外,页岩中尚有较多含珊瑚化石的生物灰岩块体,推定水深250~300 m。

该盆地水深具有由南往北加大的趋势,且最终连接志留纪茂汶海槽深水区,如图2所示。

2 化石资源分布宣河-中子镇一带的志留纪地层中保存有极其丰富的无脊椎动物化石和少量藻类植物化石。

但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中,古生物群落特征是有差异的。

在本图1 岩相古地理图2 古地理环境剖面海蕾及(层纹)藻等,展现有较好的生物多样性。

按沉积岩相和古生物生态特征,将调查区划分青岭地相带、潜溪河相带、大石岩所示。

图3 朝天古生物化石分带-青岭地相带-青岭地相带分布在调查区内最南部,即转斗乡亢家湾-陶家咀和宣河乡青岭地一带,岩石组成为紫红色(间有灰绿色及白色)中厚层-块状细粒亮晶礁生物碎屑灰岩,局部为生物灰岩。

造礁生物以笙状或块状复体四射珊瑚、横(床)板珊瑚及海百合茎为主体,少量为层孔虫或层纹藻,介壳生物较少。

四川广元介绍

四川广元介绍

2
地理与气候
1 广元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上游,北 与甘肃省武威市、陕西省宝鸡市相连,东与 巴中市、南与南充市接壤,西与绵阳市交界。 全市总面积16314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 积的2.75%
2 广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 有春早、夏长、秋短、冬不冷的特点。这里 年均温16.1℃,年降水量985.2毫米,年均 湿度75%,年均日照1342小时
-
1
广元概述
2
地理与气候
3
历史沿革
4
旅游景点
5
美食特产
1
r
xxxxx
广元概述
广元市,四川省辖地级市,位于川 北地区,北与甘肃省、陕西省交界, 南与南充市为邻,西与绵阳市相连, 东与巴中市接壤
广元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三国 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这里是历史上 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诞生地,也是中 国首批命名的国家卫生城市之一
6
3
历利州。历史上,蜀 汉昭烈帝刘备曾在这里屯兵筑城,蜀汉后 主刘禅在这里降生
广元有着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公元前316 年,秦吞巴蜀,置蜀郡,严道(今青溪)、 葭萌(今昭化)二县隶属蜀郡。秦昭襄王二 十二年(前285年),蜀郡太守李冰开凿宝瓶 口工程——石柜阁水渠的开端处(今广元千
x
谢x
5
美食特产
1
**剑门豆腐:**剑门豆腐是四川广 元的特色美食之一,以其细嫩爽滑、 味道鲜美而著称。剑门豆腐的制作
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2
**苍溪雪梨:**苍溪雪梨是四川广 元的特产之一,以其皮薄肉嫩、汁 多味甜而著名。苍溪雪梨种植历史 悠久,早在汉代就已经有种植记录
-

汇 报 人

四川广元地形地貌及其成因分析(第四系)

四川广元地形地貌及其成因分析(第四系)

四川广元地形地貌及其成因分析(第四系)四川广元地形地貌及其成因分析黄丕才资源学院地质2012-5班摘要:四川广元境内的特征地貌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区,即广元区、剑门关区、唐家河区和七里峡区,以岩溶地貌、丹霞地貌为主。

受构造条件、成景地层和流水侵蚀作用方式不同的影响 ,广元区以岩溶地貌和水体景观为主 ,剑门关区以丹霞地貌为主,唐家河区以地质构造剖面地貌和变质岩剖面地貌为主 ,七里峡区以岩溶地貌为主。

关键词:地形地貌、四川广元 1 广元市概况广元位于中国西部的四川盆地北部,北与陕西、甘肃接壤,是川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及毗邻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

地理坐标为北纬 31°31′~ 32°56 ′,东经 104°36′~ 106°45′,现辖市中区、元坝区、朝天区和青川县、剑阁县、旺苍县、苍溪县 , 总面积16 616. 59km2 ,人口 306. 25 万。

2 地形地貌广元境内主要特征地貌集中分布于四个区中:(1)中区,即广元区,由北面的市中区和朝天区构成,以岩溶地貌和水体景观为主;(2)南区,即剑门关区,由剑门关、金子山和竹园坝三个区域构成,以丹霞地貌为主; (3)西区,即唐家河区,由龙门山北段的摩天岭和唐家河构成,以地质构造剖面和变质岩剖面为主;(4)东区,即七里峡区,由大巴山西段的鼓城山、七里峡构成,以岩溶地貌为主。

2.1 广元(中区)—朝天片区特征地貌主要沿嘉陵江呈带状分布。

在北段的朝天一带,以潜溪河为主轴,北集中在水磨沟区域,南东集中在曾家镇、南西集中在朝天区域。

2.2 剑门关—金子山片区以绵广高速公路为界,分成两大区块:南为剑门关,北为竹园坝。

剑门关,地貌组合形态主要是峰丛型丹霞地貌 , 即以形态直立、但基座相连的丹霞地貌为主 ;受新构造运动、河流侵蚀和重力作用强烈影响 , 形成近乎垂直的剑门绝壁和高山峡谷 , 连绵起伏 ( 如七十二峰 ) 、规模宏大、山势陡峻、气势磅礴 , 蜿蜒几十千米 , 组成独特的城墙式砾岩断崖景观 , 为周边景区所鲜见;竹园坝,主要分布在上寺—天井山一带,以地质剖面、构造和岩溶地貌为特色。

嘉陵江广元段第四纪地层与地貌特征研究

嘉陵江广元段第四纪地层与地貌特征研究

嘉陵江广元段第四纪地层与地貌特征研究王明明;史丙新;马超;刘韶;汤才成【摘要】本文通过嘉陵江广元段卫星影像的解译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将该地区的地貌分为河流冲积平原、低山丘陵和基岩山区三种类型,并统一划分出河流T1、T2、T3级阶地,阶地堆积以典型的河流二元结构为主,砾石的磨圆度和分选性较好.该地区第四纪地层厚度一般小于32 m,其中T1阶地第四纪地层厚度较大,主要分布在15 ~ 32 m范围内,而T2、T3阶地为基座基底,上覆第四系不甚发育,T2第四纪地层厚度小于15 m,T3阶地厚度小于5 m.该地区河流阶地的物质组成、地层厚度及分布特征,与龙门山构造活动强烈地区的河流阶地堆积差别较为明显,显示出嘉陵江广元段河流下切作用较弱,沉积相比较单一稳定,这表明这一地区的河流堆积主要受到气候因素影响,与这一地区微弱的构造活动背景也较为吻合.【期刊名称】《四川地震》【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7页(P19-24,42)【关键词】嘉陵江;第四纪地层;河流阶地【作者】王明明;史丙新;马超;刘韶;汤才成【作者单位】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赛思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赛思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6河流阶地的形成是水动力条件变化和影响的结果,水动力条件主要包括河水流量大小、河流纵剖面的坡度和水流中的沉积载荷的多少等[1-2]。

造成水动力条件变化的原因既可以是新构造运动的升降,也可以是气候变化,更可以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地区由于其气候和构造背景的差异,河流冲积作用的主导因素可能有所不同。

本文通过对嘉陵江广元段卫星影像的解译和野外地质考察,对该地区河流阶地进行了统一的划分,进而讨论这一地区受到环境和构造两种因素影响的程度,并总结第四纪地层地貌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将为这一地区的工程地质单元分区提供基础资料,也为利用地质地貌及钻孔资料研究第四纪地层与地貌特征提供了实例。

四川广元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遥感技术应用

四川广元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遥感技术应用

中 图分 类 号 : r9 12 . / ;6 3 1 1 1 :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童 编 号 :(6一l9 (050 一O6 —0 I ) Y 5 2 ̄ )3 l4 5 X )
在 1: 万 区域 地质 调 查 中充分 应用 遥感 技 术红地 质 填 图 、 内综合 研 究邗 编 图工作 中将 能收 到 事半 功 5 室 倍 的效 果 。本文 以四川广 元 地 区 1: 5万 区域 地 质 州在 为 洌 , 讨遥 感技 术 在 区洞填 中 的应用 : 探








‘ 层; 提
篆I ’ 菇 二
(I , } ב 于 上 述 三 个 次级 构 造 段断层; 1)分 j 1 l 应 j ④罗家湾 一苏家坪逆 推攫断层; ⑤古家 坡一隙家沟推敝断 @峨【 一单 层; L头 J 单元 ( 1 。玛 多一 马 尔 康 地 层 分 家垭推龇 【 图 ) 滑 断 层
l 区域 地 质 概 况
研究 区 位 于 四 川 盆 地 北 部 , 大 在
地构造 上 位 于扬 子 地 台西 缘 北 段 , 龙
门山造 山带 和 前 陆 盆 地 区 , 侧 与大 东 巴山造 山带 及 其 前 陆 盆地 相 邻 。从 : { 匕 西到 南 东 可 划 分 为 龙 门 山 中 央 推 带 、 门 山 前 陆 推 覆 带 和 四 川 盆 地 三 龙

糜棱岩 、 深灰 、 色碳 质千 枚 岩 、 云 扳岩 央砂 质 糟 匝砂 岩 l少  ̄l i 黑 绢 变 f 1 t- f 】 引l : 从 透 镜 怵 ,jl伙 寒 武 系 油房 t 组为 韧性 断层 接 触 。
龙 门 山地层 分 区 的志 留系 白下 而上 为龙 马溪 ■

广元地区地热水资源成藏条件分析及有利勘探区预测

广元地区地热水资源成藏条件分析及有利勘探区预测
白垩 系陆 相 含煤 建造 , 色 碎屑 岩 建 造 和类 磨 拉 石 红 建造 为特 征 [ 。 1 ]
2 含地 热水 地 层岩 石组 合特 征
西 部 由北西 向南东 倾斜 。 层倾 角 由北 而南 , 地 渐次 减
缓, 以至水 平 ( 2 实测 剖面 见 图 4 。在 向米仓 山构 图 , ) 造 带交 接部 位地 层 由北 东 向南西 倾斜 。 野 外 考查 和 遥 感 地 质 解译 发现 , 门 山前 沿 存 龙 在 大 量南 北 向、 西 向 、 一 北西 向张 性 、 扭 性 和 北 北 张 扭性 断 层 或破 碎 带 ( 3 , 切 北 东 一南 西 向构造 , 图 )错
1 2 岩石 地 层 .
广 元 位 于 四 J 盆 地 北 部 , 陵江 上 游 , 邻 陕 I I 嘉 北
西、 甘肃两 省 。被称为 “ 川 门户 、 入 蜀北重 镇“ 。区 内 气候 温 和 , 量 充沛 , 年平 均气 温 1 " 年 降雨 量 雨 多 6 C,

般 为 8 0 -20 0 " 10mm。境 内有 南 北 向的嘉 陵江 、 " 白
关键 词 : 门山 ; 龙 米仓 山 ; 地热水 组合 ; 含 有利勘探 区
中图 分类号 : 4 . + P6 1 5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o 6 9 1 2 1 ) 7 O 3 —0 1 o —7 8 (O O 0 一 1 6 3 西部龙 门 山地 层倾 角 由北 西 向南东 , 有渐 次减缓 , 以 至 水平 的总的变 化趋 势 。东 部米仓 山前 沿地 层 由北 向南倾 向盆地 。
21 年第 7 00 期
程 建 等 广元 地 区 地 热 水 资源 成藏 条件 分 析 及 有 利 勘 探 区预 测

广元市自然资源

广元市自然资源

广元市自然资源
广元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北部,是一座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

广元市境内山
川起伏,河流纵横,拥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

在广元市的南部地区,分布着
大片的森林,这些森林不仅为城市提供清新的空气,也是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此外,广元市还拥有着众多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
重要支撑。

在广元市的自然资源保护方面,政府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
发展,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森林资源:广元市的森林资源丰富多样,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城
市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撑。

政府部门加强森林保护和植被恢复工作,推动森林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努力实现生态平衡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水资源:广元市境内有着众多河流和水库,水资源丰富。

政府加强水资源管理,
保护水源地,提倡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确保城市居民用水安全。

矿产资源:广元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

政府加强矿产资源
的开发和管理,注重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利用,推动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为当地经济
发展注入动力。

广元市的自然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川广元地质景观类型及其形成条件与综合评价

四川广元地质景观类型及其形成条件与综合评价

四川广元地质景观类型及其形成条件与综合评价第26卷第1期2007年3月中国岩溶CARSoLoGICASINICAV oI.26NO.1Mar.2007文章编号:1001—4810(2007)01--OO75一O8四川广元地质景观类型及其形成条件与综合评价1广元市概况韦跃龙,杨更,覃建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摘要:广元境内地质景观主要集中分布于四个区中,即广元区,剑门关区,唐家河区和七里峡区,以岩溶地貌,丹霞地貌,典型地质剖面和水体景观为主,具有独特性,典型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浓厚的历史文化性等特征.受构造条件,成景地层和流水侵蚀作用方式不同的影响,广元区以岩溶地貌和水体景观为主,剑门关区以丹霞地貌为主,唐家河区以地质构造剖面和变质岩剖面为主,七里峡区以岩溶地貌为主.按资源价值,景点规模与组合,环境状况和旅游条件等对四个区的地质景观进行综合评价,认为目前广元区和剑门关区具备构建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条件,唐家河区和七里峡区具备构建中型省级地质公园的基本条件.关键词:地质景观;成景条件;综合评价;四川广元中图分类号:P931~F592.7文献标识码:A四川省广元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1.31~3256,东经104.36~106.45,现辖市中区,元坝区,朝天区和青川县,剑阁县,旺苍县,苍溪县,总面积16616.59km.,人口3O6.25万,是川,陕,甘三省交汇地的交通枢纽及毗邻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 广元位于松潘一甘孜造山带与扬子陆块的结合部位,从北西到南东包含龙门山中央推覆带,龙门山前陆推覆带和四川盆地3个三级构造单元[1];出露地层有震旦系水晶组至奥陶系陈家坝组浅变质岩地层, 志留系一侏罗系莲花口组海相,陆相沉积地层[2];构造活动比较强烈,地质发展历史经历了中,新元古代扬子地台基底形成阶段,震旦纪一中三叠世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演化阶段,晚三叠世盆山转换与前陆盆地形成演化阶段,晚三叠世末一中侏罗世末前陆盆地发展阶段和晚侏罗世一第三纪前陆盆地充填消亡5个演化阶段[3].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典型,地貌现象丰富多变,地质景观独特多样,与人文景观水乳交融,相得益彰.2广元主要地质景观类型特征2.1分布格局广元境内主要地质景观集中分布于四个区中(图1):(1)中区,即广元区,由北面的市中区和朝天区构成,以岩溶地貌和水体景观为主;(2)南区,即剑门关区,由剑门关,金子山和竹园坝三个区域构成,以丹霞地貌为主;(3)西区,即唐家河区,由龙门山北段的摩天岭和唐家河构成,以地质构造剖面和变质岩剖面为主;(4)东区,即七里峡区,由大巴山西段的鼓城山,七里峡构成,以岩溶地貌为主.2.2景观类型广元主要地质景观类型以岩溶地貌,丹霞地貌,典型地质剖面和水体景观为主(表1).2.3景观特征2.3.1独特性2.3.1.1独特的城墙式砾岩断崖景观以剑门关砾岩为主构成的城墙式砾岩断崖景观,峰丛型砾岩一砂砾岩丹霞地貌,无论是其峰体形态,规模和物质组成,还是组合形态的多样性,均为川内,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项目"九黄环线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4ZR025) 第一作者简介:韦跃龙(1973一),男,成都理工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地质遗迹资源开发.E.mail:*************.收稿日期:2006—1O一1476中国岩溶2007焦表1广元主要地质景观类型Tab.1ThemajortypesofgeologicallandscapeinGuangyuan,Sichuan分类主要景点所在区域景型景域景段景元嘉陵江三峡(明月峡,清风峡,三滩峡),翡翠峡,月亮峡,麻柳峡广元区峡谷金牛峡,雷鸣谷,雷霆峡,凉水沟剑门关区地貌唐家峡,石桥峡唐家河区七里峡(万卷峡,叠翠峡),盐并峡七里峡区雪溪洞,龙洞背,穿洞庵,汉王洞,天星洞,明水洞广元区溶洞塔地洞七里峡区摩天岭山脉大草坪(大明山)唐家河区岩溶山岳东鼓城山,西鼓城山,汉王山七里峡区侵蚀岩溶地貌天坑大塘子漏斗(落水洞),穿洞庵天坑,天星洞天坑地质地貌石林曾家石牙群和石笋坪广元区地貌吊滩河,叠洞河伏流干河坝七里峡区岩溶雪溪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广元区堆积钙华地貌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莲等七里峡区天台山(蟠桃石,读书台,藏经洞)广元区山岳大剑山,小剑山,剑门七十二峰,金子山'丹霞悬崖剑门绝壁,照壁崖,石笋峰,舍身崖,珊瑚壁地貌剑门关区关隘剑门关,后门关洞穴大小穿洞,神水洞,经皇洞飞仙关组,嘉陵江组,须家河组,千佛崖组命名剖面广元区地层地层剑阁上寺的长江沟剖面,三叠系底界,广元金子山侏罗系剖面,剑门关侏罗系一白垩系剖面,剑门关区单位长江沟P/T全球界线层型侯选剖面剖面剖面青川轿子顶前震旦系通木梁群剖面,青川桥楼关山沟震旦系剖面唐家河区典型旺苍英翠镇大田角剖面,旺苍干河坝震旦系观音崖组,灯影组剖面七里峡区地质变质岩典型变质相带山神包,麻山接触变质带剖面剖面唐家河区剖面顺层滑脱构造,清溪韧切剪切带,青川一阴坪关逆冲推覆断裂,热隆变形构造地质典型构构造造型式林庵寺一三星洞逆冲推覆构造,朝天一太坪山推覆构造,浦家山一阎王碥推覆构造,后山头及样式一童家垭推覆构造,东溪河韧性剪切带,飞仙关穹状背斜,明月峡背斜及断层广元区剖面剖面矿山梁背斜,天井山背斜,葛底坝向斜,长江沟构造窗剑门关区马尾瀑布广元区瀑布蔡家坝瀑布,唐家河瀑布唐家河区大岩河瀑布,黑角里瀑布,道珠帘瀑布七里峡区■水体景观嘉陵江,潜溪河,水磨沟广元区大,小剑溪剑门关区河流红石河,茶坝河唐家河区珍珠滩七里峡区第26卷第1期韦跃龙等:四川广元地质景观类型及其形成条件与综合评价77 图1广元地质景观的分布格局Fig.1ThedistributionpatternofthegeologicallandscapeinGuangyuan,Sichuan国内,甚至世界所罕见:其山峻岭横,危崖高耸,长达百里,气势磅礴,显其雄;其砾岩绝壁,拔地凌空,峰绝,岩危,路险,峡深,砾岩石径,陡峭曲折,面壁爬行,显其险,峻;其怪石嶙峋,或貌似竹笋,或立地为关,显其奇;其多处于森林茂密,溪水潺潺,薄雾缭绕的自然景观中,显其秀(图2).如大,小剑山,翠屏峰,七十二峰,小剑门关,营盘嘴等,即是该类景观的典型.图2剑门关口及石笋峰Fig.2Jianmenguankouandstalagmitepeak2.3.1.2罕见的川北高原海子摩天岭最高峰——大草坪(海拔3836.8m)顶上有一个约六亩的碧绿海子,深不见底,终年不干涸,为川北地区罕见.2.3.1.3天下第一鼓山山体似鼓而名的东鼓城山(海拔2073m)和西鼓城山(海拔2041m),以志留系砂岩,页岩为底座,以二叠系阳新灰岩为顶盖的平顶桌状山地貌,四周峭壁如垣,高差l50~200m,山顶宽广平缓,方圆2~3万m,堪称"天下第一鼓"(图3).图3东,西鼓城山Fig.3TheeastandwestGuchenghill2.3.1.4川内罕见的连环巨型溶洞龙洞背(图4),是四川省内罕见的连环巨型溶洞之一,由孽龙,剑眼和尖门三洞组成,整个龙洞长约6000m,犹似一洞三分,又似三洞合一,人称"洞中洞","洞套洞","连环洞"而有异于其它洞[.主洞(孽龙),其状如门,洞门高约60m(图4左),洞长约第26卷第1期韦跃龙等:四川广元地质景观类型及其形成条件与综合评价79 碳酸盐岩汉王山向斜谷背斜山向斜谷向斜山背斜谷向斜山图6汉王山形成示意图Fig.6SketchmapfortheoriginofHanwanghill2.3.3科学性和系统性2.3.3.1系统完整的丹霞地貌形成全过程剑门关丹霞地貌,是剑门关地区地质演化历史和环境变迁可解读的天然记录,从中可了解到剑门关岩体受龙门山推覆构造运动影响: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岩体崩塌而形成各种类型的丹霞地貌,然后地壳运动趋于平稳,河流下切和岩体崩塌作用减弱而完整的丹霞地貌形成全过程(图7).2.3.3.2四川1盆地演化的重要剖面——剑门关剖面剑门关剖面是莲花口组(),剑门关组(Kjm),汉阳铺组(K^)和剑阁组(KJg)的命名和层型剖面,属内陆式磨拉石建造[7],是系统研究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活动[.]及四J1I盆地的形成,演化和环境变迁[s极为重要的剖面.2.3.3.3研究岩浆热力学,动力学和岩石学理想之地以山神包,麻山等为代表的热隆体地质景观,为一种同热同隆的伸展构造,导致地壳减薄[1],出现一系列环绕岩体分布的热隆变质变形构造,并伴有大量的伟晶岩脉(含白钨矿)和电气石脉,是研究岩浆热力学,动力学和岩石学理想之地.2.3.3.4研究川北岩溶地貌发育的理想基地呈3个串珠状分布的龙洞背,紧靠龙洞背有"地下仙宫"之称的雪溪洞[](洞中发育有丰富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等),以巨大天坑,竖直溶洞和天生桥共生为特征的穿洞庵,及雄伟的岩溶山岳,如摩天岭山脉大草坪,汉王山及东,西鼓城山,它们的成因类型和形态特征为国内罕见,规模令人称奇,是研究川北岩溶地貌发育的理想基地.2.3.4浓厚的历史文化性自古以来,广元就是四川1盆地与北方中央政府之间最重要的天然通道,是历史重镇,这给广元地质景观披上了多姿多彩的浓厚历史文化,如深受"三国文化"影响的剑门关区和嘉陵江三峡;深受"女皇文化",佛教和道教文化影响的广元区;受"红色文化"影响的红军遗址,如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唐家河区的红军桥,嘉陵县苏维埃旧址等,及影响整个广元地区的浓厚的川1北民俗,如豆腐文化等,使广元地质景观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图7剑门关丹霞地貌成景过程Fig.7TheformingprocessofDanxiaIandform inJianmenguan1.剑门关砾岩;2.含砾砂岩;3.砂岩;4.地壳上升;5.河流A.缓斜的构造台地;B.地壳地长升,河流下切形成沟谷;c.台地面被分割成丹霞山岳,关隘和峡谷80中国岩溶3广元地质景观的成景条件3.1广元岩溶和峡谷景观的成景条件3.1.1广元岩溶和峡谷景观的成景地层和动力条件广元岩溶和峡谷景观主要集中分布于唐家河区,七里峡区和广元区,其中唐家河区,位于龙门山西北侧,属西秦岭造山带摩天岭地块[3],以逆冲一滑脱机制为主要特征,其成景地层为一套震旦系,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的浅海碳酸盐岩及碎屑岩[1;七里峡区,位于扬子克拉通北缘,秦岭造山带和米仓山推覆隆起带西段[u,其成景地层主要以二叠系和三叠系的浅海一滨海碳酸盐沉积和复陆屑沉积地层为主L1;广元区,位于松潘一甘孜造山带与扬子陆块的接合部位,横跨龙门山推覆造山带,龙门山前陆推覆构造带和四川陆盆三个Ⅲ级构造单元[3],其成景地层以三叠系飞仙关组,嘉陵江组,须家河组以及侏罗系千佛岩组为主,岩性以灰色中一厚层灰岩,白云岩为主[1]. 受区域构造活动作用的影响,使各区的地层发生了强烈褶皱或断裂,并上升接受强烈的剥蚀,各区主要成景地层,受河流下切作用的强烈影响,形成各具特色的岩溶和峡谷景观(图7).但影响各区的构造活动又有所不同,如唐家河区,主要受滑脱一逆冲推覆事件的宏观控制,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唐家峡,石桥峡,大草坪等峡谷和岩溶景观,同时伴随滑脱一逆冲推覆事件,也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地质构造剖面和变质岩剖面,前者如顺层滑脱构造,清溪韧切剪切带,青川一阴坪关逆冲推覆断裂,后者如山神包,麻山接触变质带等(表1);七里峡区,主要受秦岭造山作用影响,河流下切二叠系和三叠系的浅海一滨海碳酸盐岩,形成以岩溶地貌(山岳, 溶洞,伏流)和峡谷地貌等为主的地质景观,如东鼓城山,西鼓城山,汉王山,塔地洞,干河坝,七里峡(万卷峡,叠翠峡),盐井峡等(表1);广元区,主要受龙门山推覆构造带活动影响,嘉陵江及其支流下切广泛分布于该流域的三叠系和侏罗系的中一厚层灰岩,白云岩,形成众多的峡谷和岩溶景观,前者如嘉陵江三峡, 翡翠峡,月亮峡;后者如雪溪洞,龙洞背,穿洞庵,汉王洞,吊滩河,叠洞河,曾家石牙群,大塘子漏斗,穿洞庵天坑,天星洞天坑等(表1).3.1.2广元岩溶和峡谷景观的成景过程广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6.1℃,年均降雨量1600mm,干燥度小于1,溶蚀速度大于20mm/kaE,地表和地下水系发育,水动力充足,植被繁盛,水循环快,为广元岩溶和峡谷景观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及充分的水动力条件.在地壳上升的宏观条件下,河流沿成景地层中的构造薄弱带发生强烈的侵蚀作用,形成各具特色的峡谷,如明月峡是嘉陵江沿背斜及断层线下切而形成, 而唐家峡和石桥峡沿青川一阴坪关逆冲推覆构造带的走向发育.受地壳上升的宏观控制,广元的岩溶作用以侵蚀作用为主,溶蚀作用为辅,在不同的构造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岩溶景观:溶洞多分布于河谷两岸,主要受纵张,横张和层面裂隙控制,一般呈顺向(如汉王洞) 或横向(如雪溪洞)发育,穿洞庵沿水平状二叠系灰岩侵蚀而成;同一溶洞中常发育双层或多层溶洞,一般上层溶洞发育较好,多为废弃暗河的出口,高出谷底10~30m,下层溶洞处于洪水位附近,多为暗河或泉水的排泄口,高出河(沟)床2~5m,这也是地下水位发生变化的直接证据,如龙洞背,塔地洞等;曾家镇一带的灰岩大面积分布于构造平缓的台地上,纵张裂隙发育,流水沿裂隙不断侵蚀和溶蚀,发育至后期形成石牙或石林景观,即曾家镇石牙群和石笋坪;穿洞庵, 天星洞和大塘子一带,纵张裂隙较为发育,碳酸盐岩连续沉积,厚度较大,质地较纯,且周边为碎屑岩山脉所环抱,以深切和崩塌作用为主,发育至后期形成规模较大的天坑或漏斗,即穿洞庵天坑(宽约lOOm,深约50m),天星洞天坑(高约50m,底部面积约2O00m) 和大塘子漏斗(落水洞)等.3.2广元丹霞景观的成景条件3.2.1广元丹霞景观的成景地层和动力条件剑门关区,其主要成景地层是剑门关组,莲花口组,遂宁组,沙溪庙组等,岩性主要为块状砾岩,或含砾砂岩与砖红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砾石以石英岩为主,砾径一般3~8cm,分选性差,滚圆度差,为砂泥质,铁质,钙质紧密胶结,物源区是其西北部的龙门山L3],具备了形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红层;广元区的天台山,其成景地层以下侏罗统千佛岩组的砂砾岩为主.第四纪,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青藏高原逐渐隆起的影响,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活动趋于强烈[,处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东南侧的剑门关区和天台山地区也大幅上升并接受强烈剥蚀,主要成景地层受河流下切作用影响强烈(图7).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地层中产生了两组剪切节理面,其中一组北西342.,另一组北东70.,且纵张性构造裂隙发育良好,呈连续状切层发育,发育程度自上而下减弱;节理面和构造裂隙的发育,通过它们外营力侵蚀作用和重力崩塌作用得以加强,从而促进了第26卷第1期韦跃龙等:四川广元地质景观类型及其形成条件与综合评价81 本区丹霞地貌的形成.3.2.2广元丹霞景观的成景过程剑门区内和天台山地区分布的砾岩,砂砾岩厚度大,多形成缓斜的构造台地,台地面与岩层面大体相当(图7A).砾岩,砂砾岩岩石坚硬,抗风化力强,垂直裂隙发育,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中,垂直裂隙成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活动场所,在流水冲刷和钙质被溶蚀条件下,裂隙不断加深和扩大,首先形成沟谷(图7B),渐次扩大变成河谷,随着侵蚀不断进行,谷地不断加深加宽,且加深速度大于加宽速度,因此形成深达数十米,上百米,宽仅数米的"巷谷",原来的台地面被分割成千姿百态的丹霞山岳,关隘和峡谷,如大,小剑山,翠屏峰,七十二峰,金牛峡,雷神峡,雷霆峡,天台山等(图7C).4广元地质景观综合评价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广元四个主要地质景观区的地质公园条件进行定量评价,据专家意见和前人的研究,确定其评价综合层,评价项目层,评价因子u],并分别赋值和评价打分(表2).通过评价打分,唐家河区得分为76分,介于76~8O分之间,地质公园条件为2级;七里峡区得分为81分,广元区得分为88分,剑门关区得分为9O分,地质公园条件为1级.相对而言,七里峡区得分较低,剑门关区得分较高.4.1广元区该区的地质景观,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极高的观赏价值,区位优势明显,具备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条件.但目前区内各主要景点分布较为分散,互通性较差,短期内无法将它们整合起来组建大型的国家地质公园.为此,最好先在个别区域内组合建立带状模式的地质地貌型,自然美欣赏旅游价值主导型的小型国家地质公园,如天台山地区,然后再整合组建多核状模式的地质地貌型,自然美欣赏和科普修学旅游价值并重的大型国家地质公园.表2广元4个主要地质景观区地质公园条件评价表Tab.2Comprehensiveevaluationontheconditionsofgeo—parkatthe4maingeologicallandscapetourismareasinGuangyuan,Sichuan综合评价层分值评价项目层分值评价因子分值唐家河区七里峡区广元区剑门关区愉悦度1815161617观赏价值4o奇特性119991O完整度11lOlOlOlO科考65555资源价值70科学价值14科普86666历史文化84578文化价值16休养娱乐53444宗教传说31233面积32333景点规模6宏伟度32233景点规模与组合14多样性53334景点地域组合8协调性33333环境质量适宜性3环境质量适宜性33333环境状况5地质稳定性2地质稳定性22222便捷性31132交通通讯条件6安全性22222旅游条件11费用11111市场条件3市场条件32232食宿条件1食宿条件11111服务与管理1服务与管理11111合计1OO1OO1OO76818890级次2111说明:地质公园条件,75分以下为3级;76~80分为2级;80~100分为1级.4.2剑门关区多地质景观的文脉.目前该区的核心区域剑门关,是如前面所述,该区的地质景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国家重点风景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较完研价值和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区位优势明显,可进善…],具备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条件,可建立多核状入性良好;区内厚重的"三国"历史文化沉淀,是其众模式的地质地貌型,自然美欣赏旅游价值主导型的中82中国岩溶2007焦型国家地质公园,且可直接进入国家地质公园的相关申请程序.4.3唐家河区唐家河区部分处于唐家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其地质景观属性较为特别,但整体不具有稀有性,旅游开发成效不大,且区内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暂不具备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条件,可考虑建成团块状模式的典型地质构造型,科普修学旅游价值主导型的中型省级地质公园.4.4七里峡区七里峡区有丰富的地质景观,一些地质属性还较为特别(表1),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且区位条件好,具备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条件.但该区目前可进入性差,区内不通公路,要申请国家地质公园还有一定的难度,可考虑先建成团块状模式的地质地貌型,自然美欣赏旅游价值主导型的中型省级地质公园.而四个区之间的相互整合,如广元区与剑门关区或与七里峡区间的整合,可使它们具备世界地质公园之条件,且随交通和旅游设施的改善等,构建地质公园的条件还会更加优越,如唐家河区和七里峡区.参考文献[13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四JII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23邹光富,夏彤,楼雄英.四川广元地区上三叠统小塘子组,须家河组层序地层研究[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3,23(3)t73—8O.[3]李勇,曾允孚,伊海生.龙门山前陆盆地沉积及构造演化[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II一62.[4]刘树根,罗志立,戴苏兰,等.龙门山冲断带的隆升和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J].地质,1995,69(3):2O5—214.[5]朱学稳,张远海,韩道山,等.重庆丰都雪玉洞群的洞穴特征和洞穴沉积物[J].中国岩溶,2004,23(2):85—9O.[63朱德浩,朱学稳,闰志为,等.广西岩溶旅游资源类型及基本特征[J].中国岩溶,2000,19(3){275—283.[7]徐世球,余继完.四川省剑门关一带晚侏罗系沉积体系与古环境演化[J].地球科学一中国地质大学,2001,26(3):235—240.[8]王红梅,刘育燕,王志远.四川I剑门关侏罗一白垩系红层分子化石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意义[J].地球科学一中国地质大学,2001,26(3):229—234.[9]覃建雄,李晓琴主编.地质公园与可持续发展[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8,331—335.[1O]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走进国家地质公园[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8—10.[11]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试行)[z].北京:2000{6—9.[12]韦跃龙,覃建雄.四川广元剑门关景区地质遗迹资源及其可持续发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5);309--312.Classification,causeandcomprehensiveevaluation ofthegeologiclandscapeofGuangyuan,inSichuanWEIYue—long,YANGGeng,QINJian—xiong (GeoscienceInstituteofChefI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engdu,Sichuan610059,Chi na)Abstract:ThegeologicallandscapeofGuangyuanismainlylocatedinthefollowingfourdistr icts:Guangyuan,Jianmemguan,TangjiaheandQilixia.Thedominatelandscapesarekarstlandsc ape,Danxia landscapeandtypicalgeologicprofileaswellaswaterscenerespectively,andthecharacteristicsoftheland—scapeareunique,typical,scientific,systematic,denselyhistoricalandcultured.Affectedbyd ifferentcondi—tionofstructure,stratumofsightformation,erosionmodeofrunningwater,thegeologicallan dscapeisquitedifferent.ThemainlandscapeinGuangyuandistrictrepresentsintheformofkarstandw aterscene:JianmemguanintheformofDanxia;Tangjiahe,atypicalprofileofgeologicstructureandmet amorphicrock:Qilixia,mainlykarst.Basedonthevalueofitsresource,thescaleandcombinationofitsscene.t hestatusofitsenvironmentandtheconditionofitstourism,thispapersyntheticallyevaluatesthegeologi callandscapeof thesefourareasandconsidersthatGuangyuanandJianmemguanpossessthebasicconditionf orestablishingnationalgeo—parkandsimilarly,TangjiaheandQilixiapossessthebasicconditionforestablishingprovinci a1geo-parkatpresent.Keywords:Geologicallandscape;Conditionfortheformationofscene;Comprehensiveeval uation:Guangyuan,Sichua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广元地形地貌及其成因分析
黄丕才
资源学院地质2012-5班
摘要:四川广元境内的特征地貌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区,即广元区、剑门关区、唐家河区和七里峡区,以岩溶地貌、丹霞地貌为主。

受构造条件、成景地层和流水侵蚀作用方式不同的影响,广元区以岩溶地貌和水体景观为主,剑门关区以丹霞地貌为主,唐家河区以地质构造剖面地貌和变质岩剖面地貌为主,七里峡区以岩溶地貌为主。

关键词:地形地貌、四川广元
1广元市概况
广元位于中国西部的四川盆地北部,北与陕西、甘肃接壤,是川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及毗邻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

地理坐标为北纬31°31′~32°56 ′,东经104°36′~106°45′,现辖市中区、元坝区、朝天区和青川县、剑阁县、旺苍县、苍溪县, 总面积16 616. 59km2 ,人口306. 25 万。

2地形地貌
广元境内主要特征地貌集中分布于四个区中:(1)中区,即广元区,由北面的市中区和朝天区构成,以岩溶地貌和水体景观为主;(2)南区,即剑门关区,由剑门关、金子山和竹园坝三个区域构成,以丹霞地貌为主; (3)西区,即唐家河区,由龙门山北段的摩天岭和唐家河构成,以地质构造剖面和变质岩剖面为主;(4)东区,即七里峡区,由大巴山西段的鼓城山、七里峡构成,以岩溶地貌为主。

2.1 广元(中区)—朝天片区
特征地貌主要沿嘉陵江呈带状分布。

在北段的朝天一带,以潜溪河为主轴,北集中在水磨沟区域,南东集中在曾家镇、南西集中在朝天区域。

2.2 剑门关—金子山片区
以绵广高速公路为界,分成两大区块:南为剑门关,北为竹园坝。

剑门关,地貌组合形态主要是峰丛型丹霞地貌, 即以形态直立、但基座相连的丹霞地貌为主;受新构造运动、河流侵蚀和重力作用强烈影响, 形成近乎垂直的剑门绝壁和高山峡谷, 连绵起伏( 如七十二峰) 、规模宏大、山势陡峻、气势磅礴, 蜿蜒几十千米, 组成独特的城墙式砾岩断崖景观, 为周边景区所鲜见;竹园坝,主要分布在上寺—天井山一带,以地质剖面、构造和岩溶地貌为特色。

广元(中区)-朝天片区地貌分类一览表
剑门关-竹园坝片区地貌分类一览表
2.3 鼓城山—七里峡片区
鼓城山-七里峡片区,由鼓城山地貌区、七里峡地貌区、白龙宫地貌区构成,距旺苍县城64km,与陕西宁强县相毗邻,总面积约330km2 ,最高峰海拔2 276m,平均高度1 200m。

鼓城山地貌区:以岩溶地貌(喀斯特)为主体,突出山体景观,森林景观、野生动物相辅相成。

七里峡地貌区:峡谷、森林、流水浑然一体,形成了绚丽多姿、清雅奇幽的独特地貌。

白龙宫地貌区:河水翠蓝清澈,平静如镜;山势挺拔高耸,如剑如屏。

鼓城山-七里峡片区地貌分类一览表
2.4 摩天岭—唐家河片区
地貌主要分布青溪—轿子顶和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

前者为一套轿子顶杂岩组成的地质遗迹地貌,而后者以热隆变形变质构造地貌为主。

摩天岭-唐家河片区景观分类一览表
3 地貌成因
3. 1 广元岩溶和峡谷地貌的成因
广元岩溶和峡谷景观主要集中分布于唐家河区、七里峡区和广元
区,其中唐家河区,位于龙门山西北侧,属西秦岭造山带摩天岭地块,以逆冲- 滑脱机制为主要特征,其成景地层为一套震旦系、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的浅海碳酸盐岩及碎屑岩;七里峡区,位于扬子克拉通北缘, 秦岭造山带和米仓山推覆隆起带西段,其成景地层主要以二叠系和三叠系的浅海- 滨海碳酸盐沉积和复陆屑沉积地层为主; 广元区,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与扬子陆块的接合部位,横跨龙门山推覆造山带、龙门山前陆推覆构造带和四川陆盆三个¸级构造单元, 其成景地层以三叠系飞仙关组、嘉陵江组、须家河组以及侏罗系千佛岩组为主,岩性以灰色中- 厚层灰岩、白云岩为主。

受区域构造活动作用的影响, 使各区的地层发生了强烈褶皱或断裂,并上升接受强烈的剥蚀,各区主要成景地层,受河流下切作用的强烈影响,形成各具特色的岩溶和峡谷景观。

但影响各区的构造活动又有所不同,如唐家河区,主要受滑脱—逆冲推覆事件的宏观控制,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唐家峡、石桥峡、大草坪等峡谷和岩溶景观,同时伴随滑脱—逆冲推覆事件,也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地质构造剖面和变质岩剖面,前者如顺层滑脱构造、清溪韧切剪切带、青川—阴坪关逆冲推覆断裂, 后者如山神包、麻山接触变质带等;七里峡区,主要受秦岭造山作用影响,河流下切二叠系和三叠系的浅海- 滨海碳酸盐岩, 形成以岩溶地貌( 山岳、溶洞、伏流)和峡谷地貌等为主的地质景观,如东鼓城山、西鼓城山、汉王山、塔地洞、干河坝、七里峡( 万卷峡、叠翠峡)、盐井峡等;广元区,主要受龙门山推覆构造带活动影响,嘉陵江及其支流下切广泛分布于该流域的三叠系和侏罗系的中- 厚层灰岩、白云岩,形成众多的峡谷和
岩溶景观,前者如嘉陵江三峡、翡翠峡、月亮峡; 后者如雪溪洞、龙洞背、穿洞庵、汉王洞吊滩河、叠洞河、曾家石牙群、大塘子漏斗、穿洞庵天坑、天星洞天坑等
3.2 广元丹霞地貌的成因
剑门关区, 其主要丹霞地貌地层是剑门关组、莲花口组、遂宁组、沙溪庙组等,岩性主要为块状砾岩,或含砾砂岩与砖红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砾石以石英岩为主,砾径一般3 ~8cm , 分选性差, 滚圆度差,为砂泥质、铁质、钙质紧密胶结,物源区是其西北部的龙门山,具备了形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红层;广元区的天台山,其丹霞地貌地层以下侏罗统千佛岩组的砂砾岩为主。

第四纪,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青藏高原逐渐隆起的影响,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活动趋于强烈,处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东南侧的剑门关区和天台山地区也大幅上升并接受强烈剥蚀,主要成景地层受河流下切作用影响强烈。

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 地层中产生了两组剪切节理面, 其中一组北西342°,另一组北东70°,且纵张性构造裂隙发育良好,呈连续状切层发育,发育程度自上而下减弱;节理面和构造裂隙的发育,通过它们外营力侵蚀作用和重力崩塌作用得以加强,从而促进了本区丹霞地貌的形成。

3.3 变质岩地貌
位于龙门山西北侧,属西秦岭造山带摩天岭地块,以逆冲-滑脱体制为主要特征,出露地层有基底和盖层:基底为碧口群,由细碧角斑岩、硅质岩、浊积岩组成,并与变质橄榄岩、镁铁质-超镁铁质堆积杂岩、辉长辉绿岩墙群等组成蛇绿岩套;盖层为震旦系~石炭系等
出露,为一套陆缘浅海碳酸盐岩及碎屑岩。

岩石普遍发生变质,为一套中浅变质岩系。

4 结束语
广元市位于四川省北部,处于于松潘- 甘孜造山带与扬子陆块的结合部位,从北西到南东包含龙门山中央推覆带、龙门山前陆推覆带和四川盆地3个三级构造单元;出露地层有震旦系水晶组至奥陶系陈家坝组浅变质岩地层、志留系- 侏罗系莲花口组海相、陆相沉积地层;构造活动比较强烈,地质发展历史经历了中、新元古代扬子地台基底形成阶段、震旦纪- 中三叠世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演化阶段、晚三叠世盆山转换与前陆盆地形成演化阶段、晚三叠世末- 中侏罗世末前陆盆地发展阶段和晚侏罗世- 第三纪前陆盆地充填消亡 5 个演化阶段。

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典型,地貌现象丰富多变。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四川省区域地质志》[M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1.
[2] 邹光富, 夏彤,楼雄英. 四川广元地区上三叠统小塘子组、须家河组层序地层研究[J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3, 23(3): 73-80. [3] 李勇,曾允孚,伊海生. 龙门山前陆盆地沉积及构造演化[M ]. 成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 11- 62.
[4] 刘树根,罗志,戴苏兰,等. 龙门山冲断带的隆升和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J ]. 地质学报, 1995, 69(3): 205- 214.
[5] 朱学稳,张远海,韩道山,等. 重庆丰都雪玉洞群的洞穴特征和洞穴沉积物[J ]. 中国岩溶, 2004, 23(2): 85- 90.
[6] 朱德浩,朱学稳,闫志为,等. 广西岩溶旅游资源类型及基本特征[J ]. 中国岩溶, 2000, 19(3): 275- 283.
[7] 徐世球,佘继完.四川省剑门关一带晚侏罗系沉积体系与古环境演化[J ].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1, 26 (3): 235-240. [8] 王红梅,刘育燕,王志远. 四川剑门关侏罗—白垩系红层分子化
石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意义[J ].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 26(3): 229- 234.
[9] 覃建雄,李晓琴主编. 地质公园与可持续发展[M ].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38, 331- 3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