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理

合集下载

四川成都市

四川成都市

四川成都市成都,古称蜀城,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盆地中部,是四川省省会,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成都市地处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地跨西岭山脉的西侧和大渡河中下游平原。

成都市总面积14,335.6平方公里,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城市之一。

成都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成都古称蜀城,是蜀汉故都,历史距今已有2300多年。

成都有悠久的巴蜀文化、蜀绣、锦绣文化、缤纷火锅文化等。

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宽窄巷子、文殊院、武侯祠等。

成都市是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成都被誉为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和科技中心,是中国西部地区国际化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拥有着成都西部硅谷、天府软件园等知名科技园区。

成都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都市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外向型经济发达。

成都市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门户,拥有大熊猫等独特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在城市建设方面,成都市拥有现代化的市政基础设施和优质的城市服务,公共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

成都多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成都的城市形象逐渐成为了国内外公认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形象。

总的来说,成都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发达的经济产业、优美的城市环境等多重优势。

成都市在国家大西南地区的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在国际交往中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

成都城市形象已经站稳了脚跟,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成都地理

成都地理

成都地理姓名班级。

1、成都市地处中国的地区,纬度(高、中、低),气候,属气候,是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成都市的地形主要由部的高峻山地,部的广阔平原,部的低矮山地所组成,平原面积最大约占一半,地势向倾斜。

3、成都市的市花是,市树是。

4、成都的母亲河是,它们都属于江水系。

5、成都市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主要的经济作物是,也是全国商品粮、油、蔬菜、(家畜)、副食品供应基地。

6、成都对外联系的四条铁路干线是、、和。

7、成都市现辖区、县、市。

8、举世闻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成都市方向。

9、为了消除污染,清洁城市,逐步改善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工程已初见成效,该工程荣获联合国“奖”,目前,综合整治工程也已基本结束。

10、现工业及城市规划正向、向方向发展。

11、成都是西南地区科技、金融、中心和、通信枢纽。

12、成都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的特点。

13、看图完成:(1)在图中相应区域内填注出都江堰市。

(2)在图中相应位置上填注出岷江、沱江、宝成线、成昆线。

(3)该图比例尺为1:2000000,成都市区到都江堰的直线距离应为。

成都地理姓名班级。

1、成都市地处中国的地区,纬度(高、中、低),气候,属气候,是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成都市的地形主要由部的高峻山地,部的广阔平原,部的低矮山地所组成,平原面积最大约占一半,地势向倾斜。

3、成都市的市花是,市树是。

4、成都的母亲河是,它们都属于江水系。

5、成都市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主要的经济作物是,也是全国商品粮、油、蔬菜、(家畜)、副食品供应基地。

6、成都对外联系的四条铁路干线是、、和。

7、成都市现辖区、县、市。

8、举世闻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成都市方向。

9、为了消除污染,清洁城市,逐步改善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工程已初见成效,该工程荣获联合国“奖”,目前,综合整治工程也已基本结束。

10、现工业及城市规划正向、向方向发展。

11、成都是西南地区科技、金融、中心和、通信枢纽。

成都市初二地理知识点

成都市初二地理知识点

成都市初二地理知识点引言成都市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

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许多有趣的地理知识点值得了解。

本文将逐步介绍成都市的地理知识,以帮助初二学生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

第一步:地理位置成都市坐落在中国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0°26′-31°07′,东经102°54′-104°53′。

它位于四川盆地的中部,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成都市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第二步:地形地貌成都市的地形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其主要地貌类型有盆地、平原、丘陵、河流等。

成都市境内有成都平原、龙泉山地等,这些地形地貌特点使得成都市既适宜农业发展,又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

第三步:气候特征成都市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春秋季温度适宜。

成都市的气候特征对其农业生产和旅游业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四步:水系成都市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发达的水系。

最主要的河流是成都市的母亲河——嘉陵江,它是四川省重要的水资源和交通运输要道之一。

此外,成都市还有许多湖泊,如麦积湖、犀浦湖等,这些湖泊为城市增添了自然的美景。

第五步:资源丰富成都市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还有着丰富的资源。

成都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天然气、钛、铁等。

此外,成都市还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产地之一,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茶叶等。

这些资源为成都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六步:灾害防治成都市地处地震带,地震是成都市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成都市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措施,如建设抗震设施、加强灾害预警等。

第七步:城市建设成都市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迅速。

成都市不仅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还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址,如宽窄巷子、武侯祠等。

这些建筑和文化遗址为成都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结论通过学习成都市的地理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城市发展。

高中物理教材成都

高中物理教材成都

高中物理教材成都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成都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模块。

成都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在物理教育中,通过学习成都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球物理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成都在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一、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学生需要了解成都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地貌特征。

成都属于一个大型断陷盆地,四面环山,地貌起伏较大。

整个盆地地势较为平坦,盆地底部具有大面积平原,较为适合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

通过学习成都地理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物理学中的地形地貌形成原理,加深对地球科学的认识。

二、气候特点及自然灾害成都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降水较为充沛。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学生需要了解成都的气候特点及自然灾害情况。

成都盆地地处地震带,地震频发,同时夏季降雨可能引发洪涝等自然灾害。

学生通过学习成都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灾害,可以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三、历史文化及人文景观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学生需要了解成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成都拥有三国蜀汉遗址、宽窄巷子、武侯祠等著名景点,传承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通过学习成都的历史文化,可以了解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增强自身文化底蕴。

四、科技创新及发展历程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城市,近年来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学生需要了解成都的科技创新成果和发展历程。

成都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了城市的经济繁荣和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学习成都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历程,可以启发学生热爱科学,激发创新意识。

五、结语总的来说,成都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拥有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成都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科技创新等相关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对地球物理学和科学技术的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成都概况

成都概况

成都概况第一部分成都概况成都,四川省省会,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

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283.86平方公里。

辖9区4市6县,总人口1257.9万。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3°~104°,北纬30°~31°。

地形地貌成都海拔540米左右。

地势平坦,平均坡降0.3%,西北高,东南低。

气候条件成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年无霜期337天以上。

二、人口和行政区划三、经济社会发展概况2008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39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7位。

第一、二、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6.9%、46.6%、46.5%。

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2.6亿元,增进14.7%,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9元,2009年全年完成全市财政总收997亿元,地方财政个体预算支出387.5亿元,同口径增长22.3%固定资产投资4025.9亿元,增进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0亿元,增进20.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29元,分袂增进10.1%和10%民营经济生长势头迅猛。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691.9亿元,增进21.2%占GDP比重为50.9%对经济增长的供献率达66.7%拉动GDP增进10.2个百分点。

成都的城市竞争力在不断增强,成都平原经济圈已成为长江上游经济密集度最高、辐射力最广的地区。

四、城市综合发展规划成都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将重点发展国际区域性枢纽、国际区域性金融及总部、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旅游、文化创意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功能,并以产业功能区作为推动战略性产业功能实现的空间载体。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 第六集 成都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  第六集 成都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第六
集成都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第六集成

成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城市之一。


下是关于成都的一些地理知识点:
1. 位置和气候
- 成都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0°40′-31°12′,东经103°36′-104°53′。

-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四周环绕着群山,又因盆地地势低
洼而得名"锦江之都"。

- 成都气候温和,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
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 城市特色
- 成都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和传统艺术。

- 成都是川菜的发源地,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料理闻名于世。

- 成都还以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优美著称,拥有许多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3. 文化景点
- 成都拥有许多历史文化景点,如武侯祠、杜甫草堂、锦里古街等。

- 宽窄巷子是成都的一处古镇,保留了传统的四川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

- 大熊猫基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吸引了众多游客。

4. 经济发展
- 成都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发达的制造业、IT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 成都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和物流基础设施。

- 成都还是中国西部的金融中心之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和投资。

以上是关于成都的一些地理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希望这份笔记对您有所帮助!。

成都概况介绍

成都概况介绍

成都概况介绍成都是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的城市,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成都市区属于川西平原,东、南、西、北和中五个区,总面积为14,33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600万,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

地理环境成都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没有极端气候,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

同时,成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临重庆,南连昆明,西有拉萨,北通西安,是中国内陆通往西南和西藏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此外,成都境内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熊猫基地、九寨沟、黄龙、峨眉山等,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历史文化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名城之一。

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成都就是古蜀国的首都,后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成为了一个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成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有宽窄巷子、锦里、文殊院、武侯祠等等,这些历史古迹代表了成都的历史和文化,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览。

成都的美食文化也是非常有名的,尤其是火锅和小吃。

成都火锅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于清朝乾隆年间。

成都火锅的特色在于麻辣味道,也因此享誉全国。

此外,成都的小吃也非常丰富,如龙抄手、麻婆豆腐、串串香等,让游客们都能够品尝到地道的成都美食。

经济发展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城市之一。

成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近年来,成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呈现出较快的增长。

截至2021年底,成都的GDP已经达到了1.93万亿人民币,居中国城市第十位。

成都的主要优势产业包括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领域,成都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链,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

同时,成都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核心城市之一,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等新区建设和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项目入驻成都,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成都 坐标

成都 坐标

成都坐标成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平原腹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0°39′47″,东经104°04′53″。

地理位置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西邻四川盆地,东临川西高原,北界汶川地区,南濒长宁至都江堰,是四川盆地的中心城市。

成都市总面积约为1.5万平方千米,市区面积约为1510.5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成都地势平坦,河网纵横,地势西高东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由于位于盆地内部,因此成都的气候比较温和,夏季炎热湿润,冬季寒冷湿润。

成都的主要地形特征是平原和山地。

成都平原广阔而肥沃,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而成都周边的山地则是自然风光的宝藏,例如峨眉山、青城山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交通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交通发达。

成都拥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枢纽之一。

从机场到市区内的交通便利,方便游客的出行。

此外,成都还有发达的铁路网和公路网。

成都火车站是连接中国其他城市的重要火车站之一。

随着高铁的发展,成都也有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公交车也是成都市内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历史文化成都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成都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在历史上,成都一度是蜀国的都城,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成都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较高的地位。

成都的剧种川剧以其独特的唱腔和戏剧表演形式闻名于世。

成都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地之一,许多传统手工艺技艺在这里得到保留和发扬。

旅游景点成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成都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大熊猫繁育基地,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与繁育研究中心,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和学习关于大熊猫的知识。

除了大熊猫基地,成都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景点。

例如武侯祠、锦里古街、宽窄巷子等,这些地方保留了许多古建筑和传统文化,给游客带来了极大的观光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位置: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和北纬30°05 ′~31°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2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8万亩。

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

距东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属内陆地带。

地质结构:
以北川-汶川-康定-小金河为界,该界以东为扬子地台,以西是松潘-甘孜地槽区。

成都平原虽然邻近龙门山断裂带,但却属于地址上十分稳定的扬子地台(即华南地块)。

四川盆地从侏罗纪-白垩纪喜马拉雅期(约 1 亿年前)构造活动结束海侵、成为陆地后,就进入稳定的地台发展期,期间,龙门山在中生代和早新生代(约 6500 万年)形成。

距今 2 百万年左右的新生代第三纪发生新的强烈地壳运动形成青城山脉,这是距离成都平原最近的最后的造山运动,但成都平原本身没有重大地质构造活动发生。

在西部山区相继隆起后,成都平原由龙门山前出口的岷江、湔江、西河、南河等八条主要河流所堆积形成的洪积冲积扇联合而成。

四川盆地作为龙门山的前陆凹陷充填了一套中生代陆相碎屑沉积,其中成都平原最高沉积厚达 8000~10500 米,从一个侧面证明其悠久稳定的地质历史。

土地资源:
成都平原发育在东北—西南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由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绵远河、石亭江、湔江)及其支流等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

整个平原地表松散沉积物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结构良好,宜于耕作,为四川省境最肥沃土壤,海拔450~750米,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平均坡度仅3~10‰,地表相对高差都在20米以下,有利于发展自流灌溉。

水资源:
成都市降水丰沛,年均水资源总量为304.72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31.58亿立方米,过境水184.17亿立方米,基本上能满足成都市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用水的需要。

主要特点:一是河网密度大。

成都市有岷江、沱江等12条干流及几十条支流,河流纵横,沟渠交错,河网密度高达1.22公里/平方公里;加上驰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库、塘、堰、渠星罗棋布。

二是水质优良。

成都地处长江流域上游,河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地下潜流和融雪组成,在流入成都平原之前,河道主要在高山峡谷之间,受人为污染极小,因而水质格外优良,绝大部分指标都符合国家地面水二级标准的要求。

气候资源
成都市大部分地区是亚热带积分气候,具有春旱,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成都气候具有自己特有的气候资源:一是东西两部分之间气候不同。

由于成都市东、西高低悬殊,热量随海拔高度急增而锐减,所以出现东暖西凉两种气候类型并存的格局,而且,在西部盆周山地,山上山下同一时间的气温可以相差好几度,甚至由下而上呈现出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

这种热量的垂直变化,为成都市发展农业特别是多种经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二是冬暖、春早、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热量丰富。

年平均气温在17.5°C左右,≥10°C的年平均活动积温为4700~5300°C,全年无霜期大于337天,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C左右,O°C以下天气很少,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2°~3°C,提前一个月入春。

三是冬春雨少,夏秋多雨,雨量充沛,年平
均降水量为1124.6毫米,而且降水的年际变化不大。

四是光、热、水基本同季,气候资源的组合合理,很有利于生物繁衍。

五是风速小,广大平原、丘陵地区风速为1~1.5米/秒;晴天少,日照率在24~32%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042~1412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83.0~94.9千米/平方厘米。

六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蜀犬吠日就是该气候的真实写照.七是夏季闷热.
生物资源:
成都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生态环境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据初步统计,仅动、植物资源就有11纲、200科、764属、3000余种。

其中,种子植物2682种,特有和珍稀植物有银杏、珙桐、黄心树、香果树等;主要脊椎动物237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牛羚等;中药材860多种,川芎、川郁金、乌梅、黄连等蜚声中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