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自定义类型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课件湘教版

温带大陆性气候
总结词
四季分明,降水较少
详细描述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内陆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全年降水量较少,气候干 燥。
04 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总结词
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 阳辐射量不同,导致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差异。
详细描述
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辐射的入射角度减小,地面单位面积 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逐渐减少,导致气温逐渐降低。同时 ,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也会有所不同,进一步影响 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分布。
气象预报
气象部门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和卫星云图,发布天 气预报,为公众提供未来天气信息。
经验判断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观察到的现象,如动物行 为、天空颜色等,进行经验判断。
如何应对不同的天气和气候?
准备衣物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准备适当的衣物,如夏季穿轻薄透气的衣物, 冬季穿保暖的衣物。
调整出行
在恶劣天气下,如暴雨、大风等,应尽量避免外出或采取相应的防 护措施。
大小和位置等都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节《天气和气 候》课件湘教版
contents
目录
• 课程导入 • 天气系统 • 气候类型 • 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因素 • 实践与应用
01 课程导入
什么是天气和气候?
天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短时间(如一天内)在某一特定地点 所经历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 风速、风向等。
气候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热带气旋(台风)
台风结构
解释台风的内部结构,包括风眼、 螺旋云带、台风眼壁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课件_湘教版

看图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基本规律。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海陆分布与气候 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海洋表面和陆地表面温 度的变化有很大不同。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 海洋上的气温和陆地上的气温那里更高? 冬季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上,气温是什么样的关系? 为什么夏季人们喜欢到青岛来避暑? 全国大部分地区是7月份最热,可青岛却8月份最热,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海洋的高温月份和低温月份出现的比陆地早还是迟?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复习课件
天气和气候 气温和降水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天气(weather):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
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主要分布 在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 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等沿海地区,夏季 高温多雨,四季分明。
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
。 地,气候类
◆读下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主要原因是 (2)C、D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主要原因是 (3)A、B、C、D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 。 。
你能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语吗?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气候(climate):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
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你能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语吗?气候现象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课件

风的速度的大小。用风级
表示风的强度。风力越强
风级越大。
风级:0级——12级
西
东
( 无风、软风、轻风、微风、
和风、劲风、强风、疾风、
大风、烈风、狂风、暴风)
南
风力与风向
西北风5级 北风8级
西南风6级
4、空气质量日报
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2012.6.24)
城市名称 北京 天津
石家庄 秦皇岛
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卫星云图、气温、降水、风力等天 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 阴睛、降水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向和风力大小、空气 的能见度等,这就是天气预报。
天 气 预 报
2、了解卫星云图
图中蓝色区域表示什么? 海洋 白色呢? 云层 绿色和黄色呢?陆地
B C
A
下列地区 天气是多 云、雨雪 还是晴天?
一级(I) 二级(II) 三级(III ) 四级(IV ) 五级(V )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生活指数
三、气候
1、什么是气候?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气候的特点
气候具有相对稳定性。
天气和气候
天气
气候
不同点
持续时间 稳定性
相同点
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
长时间
多变化
较稳定
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
一氧化碳(CO)、臭氧(O3)。
PM10 、PM2.5是什么?它们的多少说明什么?
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比如烟尘等。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
可入肺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API)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案

教案:天气和气候【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67-P70。
主要包含“天气”、“气候”、“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等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掌握并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3.能够解读简单的天气预报信息,理解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天气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通过小组合作,识别并解释天气符号。
3.运用多媒体资源,模拟天气预报播报,提升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2.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挑战。
3.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常用天气符号的识别与应用。
•天气预报的基本解读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气候的复杂性及其对地理环境的长期影响。
•运用天气符号和天气预报信息,分析特定地区的天气状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天气符号、天气预报视频、气候类型图片等)。
•常用天气符号卡片。
•学生预习材料(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等)。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情境导入:播放一段不同天气下的生活场景视频,如晴天下的户外活动、雨天中的行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有什么不同?它们与什么有关?”从而引出天气的话题。
•明确目标:简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天气与气候、掌握天气符号、解读天气预报。
二、新知讲授(20分钟)1. 天气与气候(10分钟)•概念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定义及其区别。
强调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而气候是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案例分析:选取一两个典型案例,如“北京的一年四季天气变化”或“南极洲的寒冷气候”,分析天气与气候对当地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 常用天气符号(5分钟)•展示符号:利用多媒体展示常见的天气符号,如晴天、多云、雨天、雪天、雷阵雨等。
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4.1天气和气候课件

相关分析
探讨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 相关关系,如气温与湿度 的关系、风向与风速的关 系等。
05
应对不同天气和气候条件
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
针对极端天气事件制定应急计划
01
包括疏散路线、紧急避难所和救援资源的准备。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
连续观测
对某一气象要素进行连续不断 的观测,并记录数据变化,如 连续记录风向风速变化。
自动记录
使用自动气象站等设备进行自 动观测和记录,实现数据的实 时更新和存储。
分析天气现象数据
01
02
03
统计分析
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算平均值、极值、标准 差等统计量,以揭示天气 现象的规律和特征。
图表分析
影响
候变化的关系
对
影响及责任
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垂直地带性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气候类型出现垂直分异。
影响气候形成因素
太阳辐射
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的强弱,进而影响气候的 冷暖。
下垫面状况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形成 和变化有重要影响。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 因素。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状况、排放温室气体等 方式影响气候变化。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主要分布在南北 纬40°-60°的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 四季分明,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60°的大陆内部。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02
01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第四五章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第四五章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第四、五章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
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节主要讲诉了天气和气候两个相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腰起至书包踏进家门最先体会的就是什么?”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培育学生联系实际的自学习惯,彰显课改中自学身边的地理知识,鼓励学生概括出来天气的概念。
之后又附有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有关图片,可以协助学生随心所欲掌控天气预报的科学知识,更能够培育学生读图Arracourt的能力。
“大活动”题目的设计也就是结合实际,使学生介绍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充分反映了当前课改的倡导的“自学有价值的地理”。
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教法指导:1、使学生辨认出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
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学生介绍的当地素材和电视新闻中的实事,引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情景设计:开放式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与技能:1、晓得“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够在生活中恰当采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够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融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推论近期可能将出现的天气情况。
4、能够收听相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相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能够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表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报纸、图书等学会调查和分析资料,在欣赏、快乐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渗透。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区别。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和气候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天气和气候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特点以及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加深对天气和气候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了解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和区别,认识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和气候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和气候,关爱环境,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区别,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和影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天气预报节目,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和气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3.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加深对天气和气候的理解。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和区别,强调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共29张PPT)精品课件

会过去的”。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心若晴朗,人生便没有雨天。别人拥有的,不必羡慕;只要努力,时间都会给你。总想赢者必输,不怕输
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考前两个月就是冲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更快、更高、更强。领先就是金牌成功的母亲是失败,成功的父亲是汗
人生能有几次搏?面对成绩,心胸豁达,条条大陆通罗马。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高
些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争取的,有些苦苦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心静下来,心静下来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让心静下来
辣椒一样有脾气。要么像白菜一样有层次。要么像莲藕一样有心眼。可我做不到!我就像一根甘蔗,直,不会拐弯抹角,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虽然这样的性格
我还是喜欢这样的自己,不虚伪,不算计别人,喜欢做真实的自己,我相信傻人有傻福。人的善良一定要有底线,大度要讲原则,道德讲底线。你不发脾气,别
白色表示云区。不同地区,云层的厚度 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 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绿色表示陆地
蓝色表示海洋
常用天气符号
熟悉天气符号
晴
多云
阴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小雪 中雪
大雪 雨夹雪
台风
雾
雷雨
S
冰雹
霜冻
沙尘暴
风的来向
风杆确定风经过的路线, 具体什么风是由风尾决定的,
风的强弱 风尾在哪一头就叫什么风
作,一段爱情,离开了爸爸妈妈,去了一座别的城市。当你倦了厌了时,想想你的父母正在为你打拼,这就是你必须坚强的理由。不管发生什么,记住不是只有
放弃。一个人在外面,很不容易,没啥,拼的就是坚强!每一个闪光的人,都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努力。穿越孤独,战胜恐惧,完善自己。可以流泪,可以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
下图是2022年中秋节当日(9月10日)天气预报截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不同城市不同月景,对下列城市2022年中秋月景描述正确的是()
A. 长春—皓月当空
B. 沈阳—残月如弓
C. 哈尔滨—圆月难见
D. 北京—彩云追月
2. 古人描述白露的诗词众多,如白居易就有“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
”的名句。
结合城市月景和古诗词,可以看出()
A. 我国古代人们就能精准的预报天气
B. 自古气候变化无常,无法准确预测
C. 短时间的天气变化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D. 古人认为白露之后天气渐凉、树叶变黄
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图为北京2022年国庆节期间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四天中,日温差最大的是()
A. 10月1日
B. 10月2日
C. 10月3日
D. 10月4日
4. 10月1日,北京()
A. 晴,最高气温15℃,西风3级
B. 多云,最高气温29℃,北风2级
C. 阴转多云,最低气温8℃,北风2级
D. 小雨转多云,最低气温16℃,北风3级
5. 生活指数是指气象部门根据气象预测而发布的为居民生活提供的参考。
下图中正确表示10月2日生活指数的是()
A. B. C. D.
6. 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最适合放风筝的是()
A. B. C. D.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温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
完成下列小题。
7. “回南天”发生时,正确表示当地天气的天气符号是()
A. B. C. D.
8. “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A. 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B. 雨雾天多,影响交通出行
C. 降水量大,城市容易积水
D. 春风和畅,适合爬山踏青
读某城市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小题。
9. 关于该城市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小雨天气
B. 空气质量良好
C. 当日最高气温为7℃
D. 气温日较差为12℃
10. 生活指数是指气象部门根据气象预测而发布的为居民出行提供的参考数据,对多种气象要素进行计算而得出的量化预测指标。
根据该城市的天气预报判断下列生活指数中不正确的是()A. 不宜洗车 B. 极易感冒 C. 适宜户外运动 D. 可以穿羽绒服
11. 读图“某城市连续三天的天气预报资料”,下列关于该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17~26℃
20~31℃21~29℃
A. 天气由晴转多云转中雨
B. 天气由晴转阴转小雨
C. 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3日
D. 这三天的最高气温为29℃
12. 下列表述中描述气候的是()
A. 四季如春
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暴风骤雨
D. 风和日丽
13. “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列描述气候的是()
A. 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 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C. 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D. 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很大影响,每天在电视和手机上都能看到天气预报,用以指导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小题。
14. 下列诗句不是描述天气的是()
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C.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15. 假如看到明天天气预报中出现“”天气符号,明天早上出门应该准备()
A. 带雨伞防下雨
B. 添衣保暖
C. 戴口罩防沙尘
D. 戴太阳帽防晒
16. 小明关注到这几天合肥空气质量不是很好,决定写下一些倡议向市民宣传。
下列倡议对改善空气质量有效的是()
①多乘公共交通出行
②不乱扔垃圾
③农民伯伯不要燃烧秸秆
④洗菜的水冲马桶或浇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17.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
霾是一种天气现象,也称灰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低,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laze)或灰霾(Dust-haze)。
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
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零霾天气现象便会增多,危害加重。
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材料二:雾霾有哪些危害:一、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三、雾霾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四、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
五、影响心理健康。
六、影响交通安全。
(1)中国雾霾天气越来越多,雾霾是______ 和______ 的统称。
(2)雾霾天气是否属于自然灾害?______ (填“是”或“不是”)。
(3)请列举雾霾天气的两个危害:______ 。
18. 阅读以下某地空气污染指数和天气状况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据资料一中12月8日空气污染指数,判断该地当天的空气质量状况,并说明遇到这种天气时,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应如何做?(提示:可从生活、出行方式、体育锻炼、外出着装等方面回答)
(2)据资料二,描述12月10日该地天气预报的具体内容,并依据天气预报内容,推测12月10日济南的空气质量状况会如何变化,说明推测理由。
19.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城市化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生活在现代都市是人们的追求和向往。
然而,废气、生活垃圾、噪音和人为污染等已成为当今政府和科技界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不少著名城市推出的文明城市建设中,都把降低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含量,提高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化的重要标志。
(1)从材料中指出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降低______ ,提高______ 。
(2)衡量城市空气质量好不好的标准是污染指数,污染指数越______ ,空气质量就越好。
(3)同学们,作为中学生的你,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呢?说说看吧。
(至少说出两种)①______ ;
②______ 。
20. 读某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居民出门需要带雨伞吗?请说明理由。
(2)该日风向是,风力是级。
(3)该日的最低气温是℃,一般出现在前后,气温日较差是℃。
1~2.【答案】D、D
3~5.【答案】D、B、B
6.【答案】A
7~8.【答案】B、B
9~10.【答案】D、C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A
14~16.【答案】C、B、A
17.【答案】雾霾是影响呼吸系统;影响心血管系统;影响紫外线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影响心理健康;影响交通安全
18.【答案】解:(1)由资料一可知:12月8日该地空气质量指数高于300,说明该地的空气质量状况为重度污染;遇到这种天气,我们应减少开窗,减少室外活动,外出时戴口罩,尽量绿色出行。
(2)由资料二可知:12月10日,济南的天气将会是雨夹雪,最高气温0℃,最低气温-3℃,东风6级,空气质量状况将比前几日有所好转;归咎其原因是降水能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风力较大有力于污染物的扩散。
故答案为:
(1)空气质量状况:重污染;减少开窗,减少室外活动,外出带口罩,尽量绿色出行等;(2)空气质量状况将比前几日有所好转;原因:降水能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风力较大有力于污染物的扩散。
19.【答案】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含量城市绿化小多植树绿色出行
20.【答案】东北 4 13 日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