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环境因素综合打分法

合集下载

重要环境因素综合打分法

重要环境因素综合打分法

综合打分法
评价准则:对《环境因素汇总评价表》中的环境因素,根据实际情况,从下列一个或多个评价因子上分别进行打分,根据评价的项数n,取各项评价因子评分值之和即Mn=M1+M2+M3+M4+M5+M6进行评价。

若Mn>3n 即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评价因子及分值:
5.2.2.2.1环境影响发生的频率
5.2.2.2.2 法律、法规符合的程度
法规符合性:排放的污染物与现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比较,以判断是否超标或未超标。

5.2.2.2.3影响程度
5.2.2.2.4环境影响的恢复能力
5.2.2.2.5公众及媒体对影响的关注程度
5.2.2.2.6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和经济承受能力。

最全138页-环境因素评价方法介绍

最全138页-环境因素评价方法介绍

5.是非判断法
(1)对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属于国家、地方、行 业和上级部门有明确要求的,或相关方特别关注的, 有可能造成或重大环境影响的,均列入SEA。
(2)有下列一项即可定性判断为SEA: • 污染物超标排放的EA; • 国家或地方明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的物质。
如:氟里昂、哈龙物质、石棉制品、多氯联苯、含磷洗涤剂等; • 危险废物(含垃圾混放)收集与处理; •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 异常或紧急状态下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EA。如:火灾、爆炸
可能性很小 b)评价:1
(4)包装
属性:a)依据:有苯、甲苯、二甲苯排 放
b)评价:3 数量:a)依据:自动灌装,溶剂挥发有
限,但灌满储灌时有相对较多 的排放 b)评价:2 频率:a)依据:由于没有活性炭吸收效 果的监测设备,不能确保持续 达标排放 b)评价:2
(5)用溶剂清洗
A)对大气污染 属性:a)依据:用甲苯、二 甲苯 b)评价:3 数量:a)依据:由于敞开式大面积涂 抹溶剂,有大量溶剂挥发 b)评价:3 频率:a)依据:当漆的颜色改变时才 会清洗设备,故发生不是很 频繁 b)评价:2
1
表1—6 等标污染负荷因子:e
等级
发生频次
e值

8.5<pH或pH<6.5
5
Ⅱ 8.0<pH≤8.5或6.5 ≤ pH <7 3

7 ≤ pH ≤8
1
表1—7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表
评价公式 M=a·b·c·d·e
重要环境因素标准 M≥1000
M=a+b+c+d+e
M≥15
M=a (b+c+d+e)
表2—1 第一组评价因子及评分标准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环境因素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在环境因素的评价中,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大气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之一。

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都具有严重影响,因此大气环境的评价标准至关重要。

在评价大气环境时,需要考虑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污染物的浓度,以及对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考虑大气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气候变化的趋势。

其次,水环境是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水资源的评价标准需要考虑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在评价水质时,需要考虑水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微生物等污染物的浓度,以及对人体健康和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水资源的供应量和利用状况,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另外,土壤环境也是重要的评价对象之一。

土壤的质量对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

在评价土壤环境时,需要考虑土壤的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以及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考虑土壤侵蚀、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生物环境也是重要的评价对象。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评价生物环境时,需要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及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综上所述,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标准涉及到大气、水、土壤和生物等多个方面。

在评价环境因素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以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环境因素的评价和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环境因素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环境因素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点击数: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现有的和潜在的环境因素,并从环境的多个角度进行考查,不能缺漏。

一般而言,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

LEs.三种时态即过去、现在和将来。

三种状态即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LEs.四)环境因素的类型LEs.对环境因素的识别通常考虑以下问题:LEs.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向土地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能量放射,即热、辐射和振动;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即大小、形状、颜色和外观。

LEs.五)识别环境因素的步骤LEs.1 选择活动、产品和服务;LEs.2 确定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LEs.3 明确每一环境因素对应的环境影响;LEs.六)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LEs.1 问卷调查法;2 面谈;3 检查表;4 直接检验和测量;5 记录评审;6 基准参照;7 物料衡算法 8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LEs.二、评价重要环境因素LEs.一)不存在惟一的、绝对的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LEs.环境因素识别之后,需要评价出具有或可能具有重要环境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可以自己决定哪些环境因素对本企业来说是重要的,并制定出相应的评价原则。

对于不同的组织,由于各自的环境状况、所在地域和社会条件、适用的法律法规、自身的环境要求等不同,不可能存在一个广泛适用的评价方法。

LEs.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原则LEs.尽管各企业对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原则并不完全一致,但基本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LEs.1 环境基准(如影响的规模、严重性、持续时间、环境因素的类型、规模和频次);LEs.2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如排放限制和法规);LEs.3 内外部相关方的关注(如与组织价值观、公共形象、噪声等有关内容)。

LEs.上述各种评价依据,但以使用很难满足要求,可根据实际选择几种结合使用。

LEs.三)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LEs.评价方法应能随主客观条件变化而变化,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专家判断法、是非判断法、对比法、打分法等。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控制措施计划
注1 “环境因素评价(综合打分法)”栏目下面的字母分别代表:
a 发生的频率、b法律、法规符合的程度、c环境影响程度、d 环境影响恢复的能力、 e相关方关注程度、f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和经济承受能力。

注2上述六项的和大于或等于15也定为重大环境因素;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或规定也定位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注1 “环境因素评价(综合打分法)”栏目下面的字母分别代表:
a 发生的频次、
b 环境影响范围、c环境影响程度、d 资源消耗、e 相关方关注程度、f 排放量
注2上述六项的和大于或等于12定为重大环境因素;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或规定的也定位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1
5
6

58
油石的浪费性消耗



1
5
6

59
煤油的浪费性消耗



1
1
2

60
煤油的滴洒和渗漏



3
1
1
3
1
9

61
探伤
电磁辐射



1
2
1
1
1
6

62
潜在火灾的发生







63
电的浪费性消耗



1
5
6

64
煤油的浪费性消耗



1
1
2

65
煤油的滴洒和渗漏



3
1
1
3
1
9

66


2
2
1
1
1
7

111
电的浪费性消耗



1
5
6

注:a+b+c+d+e=M≥10时判定重要环境因素;f+g=M≥5时判定重要环境因素
81
电焊条、电的浪费性消耗



1
5
6

82
空压机作业
噪声的排放



3
2
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打分)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打分)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编号: DL-2019.04 序号: 2-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编号:HF-ZJ -4.3.1-01 序号: 2-2
编制:管仁坤批准:管明贤日期:
2008.4.1
编号:HF-ZJ-4.3.1-04 序号:3-1
编号:HF-ZJ-4.3.1-04 序号:3-2
环境因素识别评分表
编号:HF-ZJ-4.3.1-04 序号:3-2
环境因素评价打分法:当、、、、、任何一项为分或总分∑ ≥分时,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分及以下为一般环境因素。

编制:管仁坤批准:管明贤日期:2008.4.1
重大环境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
控制措施包括: 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 c、教育民培训; d、监督检查; e、制定应急预案
2008年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编号:HF-ZJ -4.3.3-1 序号:2-1
2008年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检查表
编号:HF-ZJ -4.3.3-3 序号:1-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填表)说明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填表)说明

XX电缆有限公司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填表)说明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确定方法:
一、根据本部门在环境管理体系中承担的每项工作职责,确定职责履行所涉及的每项活动、产品或服务,如图示:
二、针对识别出的每项环境因素,确定其所处的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三、针对识别出的每项环境因素,确定其所处的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四、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1、直接判断法(此法优先,符合下列5项之一即可直接判断为重要环境因素,否则直接判断为一般环境因素,而无需打分。

):
a.违法或法律禁、限用;
b.危险废物;
c.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
d.能、资源降耗可行,污染物减排可行(技术、管理和经济上可行,通过采取措施,实施方案降低能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e.相关方的抱怨或投诉。

评价标准 5 4 3 1 0
a 发生的频率非常频繁比较频繁偶尔发生可能发生根本不发生
b 影响范围受影响区域大
影响严重且广泛
影响区域扩至厂
外近邻,居民受到
轻微影响
影响区域局限在
厂区内,多数员
工受到影响
影响区域局限
在厂区内,个别
员工受到影响
几乎不受影响
c 影响程度严重易被投诉易产生影响影响一般没影响根本不发生
d 复原能力不可恢复或一年
以上方可恢复半年至一年
可恢复
一个月至半年
可恢复
一周至一个月
可恢复
一天至一周
即可恢复
n 法律法规符合性严重违法一般违法基本守法较好守法良好守法综合评分:评价分=a+b+c+d+n 大于15分即为重要环境因素。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打分法
评价准则:对《环境因素汇总评价表》中的环境因素,根据实际情况,从下列一个或多个评价因子上分别进行打分,根据评价的项数n,取各项评价因子评分值之和即Mn=M1+M2+M3+M4+M5+M6进行评价。

若Mn>3n 即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评价因子及分值:
5.2.2.2.1环境影响发生的频率
5.2.2.2.2 法律、法规符合的程度
法规符合性:排放的污染物与现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比较,以判断是否超标或未超标。

5.2.2.2.3影响程度
5.2.2.2.4环境影响的恢复能力
5.2.2.2.5公众及媒体对影响的关注程度
5.2.2.2.6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和经济承受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