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甾醇的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植物甾醇原料

植物甾醇原料

植物甾醇原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植物甾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它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沉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

植物甾醇还具有抗衰老、美白、抗过敏等作用,广泛用于护肤品和保健品中。

从植物中提取甾醇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目前主要有大豆、玉米、棕榈油等植物作为原料。

植物甾醇提取技术主要包括溶剂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波法等多种方法,具有高效、低耗、绿色环保的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甾醇虽然有很多的好处,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长期服用过量的植物甾醇可能导致维生素D和叶酸的缺乏,还可能引起肠胃问题和过敏反应。

在使用植物甾醇产品时,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遵循产品说明书上的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第二篇示例:植物甾醇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与胆固醇非常相似。

植物甾醇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脂类营养素,它在预防心血管疾病、调节胆固醇和增强免疫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植物甾醇还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的功效。

植物甾醇原料通常来自于植物的种子、果实和植物油中,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菜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

这些植物油不仅含有大量的植物甾醇,还富含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选择植物甾醇原料作为日常膳食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胆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会增加胆固醇水平。

植物甾醇具有与胆固醇竞争吸收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胆固醇的吸收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除了对心血管健康的益处外,植物甾醇原料还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抗病菌和疾病的重要防线,因此保持免疫系统的健康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植物甾醇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系统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疾病的几率。

植物甾醇报告

植物甾醇报告

植物甾醇国内外市场状况1.植物甾醇用途植物甾醇是一种具有生理价值的物质。

它对人体具有重要生理活性作用,具有独特的消炎、退热及抗肿瘤等功能,用作临床医药已在许多国家的药典中记载。

能够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障碍代谢,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溃疡、皮肤鳞癌、宫颈癌等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因此植物甾醇在食品饮料、饮食增补剂、药品、化妆品和纺织等众多行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目前在欧美广泛使用于蛋黄酱、甜品、酸奶、牛奶、食用油、饮料等;同时以片剂、胶囊直接作为营养保健品使用。

在日用化工领域作为W/O型乳化剂,用于膏霜生产,对皮肤有温和的渗透性,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水分,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抑制皮肤炎症、老化;在医药领域应用于甾体原料药关键中间体4-AD(范称),对甾体激素行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化纺工业中的分散剂、柔软剂、抗氧剂等。

印刷行业作为油墨颜料的分散剂, 纺织工业作为柔软剂,食品工业作为防止煎炸油劣变的抗氧剂。

在其他领域如光学产品、饲料、油漆、颜料、树脂、造纸、杀虫剂及除草剂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2.植物甾醇法律地位植物甾醇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1999年,美国FDA批准添加植物甾醇及酯的食品可使用“有益健康”标签。

1999年,日本农林省批准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植物甾烷醇、植物甾烷醇酯为调节血脂的特定专用保健食品FOSHU 的功能性添加剂。

2000年,美国FDA发布的健康公告称:“植物甾醇及酯、植物甾烷醇及酯,能通过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而有助于减少冠心病的危险。

每天从膳食中摄入 1.3g 植物甾醇或 3.4g 植物甾烷醇能达到明显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2003年2月,美国FDA 批准了佳吉公司植物甾醇有利于心脏健康的健康声称,正式给予植物甾醇市场“合法地位”。

2004年,欧盟委员会批准植物甾醇和植物甾醇酯在几类特定食品中使用,如黄油涂酱、牛奶类产品及优酪乳类产品。

植物甾醇的研究进展与趋向_植物甾醇的应用基础和开发研究_吴时敏

植物甾醇的研究进展与趋向_植物甾醇的应用基础和开发研究_吴时敏
(华中 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 ,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 1 号)
摘要 :阐述了当前关于植物甾醇应用基础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 , 简述了植物甾醇的开发和应用 研究现状 。
关键词 :植物甾醇 ;抗氧化 ;胆固醇 ;开发 ;分析
植物甾醇在拮抗胆固醇 、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 面表现出的效果 , 早在 50 年前就已为人们所认识 , 直到现今 , 对它及其衍生物在这方面的作用机制仍 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评价 ;另一方面 , 关于植物甾 醇抗氧化的构效 、量效及协同效应也成为其应用基 础研究工作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 在前述基础上 , 对 植物的资源调查 、回收技术 、深度开发 、应用拓展 、分 析方法等研究工作也在全面铺开 。 1 应用基础研究 1.1 植物甾醇与抗氧化
附表 含植物甾醇的涂抹食品对血液中胆固醇的影响
涂抹食品(料)
总胆固醇变化率 (%)
LDL-胆固醇 变化率(%)
黄 油
植物(Flora) 人造奶油(0 .8 g ps①) 人造奶油(1 .6 g ps①) 人造奶油(3 .2 g ps①)
+2.6 0.0 -4.9 -5.9 -6.8
注 :①ps 代表植物甾醇
2002 年第 27 卷 第 3 期 中抗氧化机制 。 如果我们能完全明晰植物甾醇的抗氧化特性 ,
那么至少解决了前述的抗氧化 剂发展的瓶颈 之一 ———稳定性问题 , 植物甾醇的体内抗氧化作用环节 也有望获得圆满解决 。 至少当前已明晰 , 皮质类甾 醇是一种体内抗氧化剂 , 胆固醇与单重态氧反应的 主要产物是 5-氢过氧化物 。我国的中草药药理临床 研究也发现 , 其中所含甾醇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 资源丰富的海洋生物中含有与 陆地生物不同 的甾 核 , 已鉴定的海洋甾醇达 160 种 , 它们是否也具有与 陆地生物所含甾醇清除自由基效应 , 尚需进一步研 究 。此外 , 植物甾醇与其他天然抗氧化剂的协同效 应也值得关注和研究 。 1.2 植物甾醇与心血管系统

植物甾醇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植物甾醇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基 金 项 目 :中 国烟 草 总 公 司 科 技 重 大专 项 项 目 10 0 0 1 0 ; 南 中 烟 工业 公 司科 技 开 发 计 划 2 LJ O 。 121001云 OO C 4 作 者 简 介 : 伟 , ,9 0年 出 生 , 士 , 赵 男 18 博 主要 从 事 烟 草 化 学 研 究 Ema :ho ihoo g 16 tm - i z awe arn @ 2 .o l z 通 讯 作者 : 志华 , ,9 0年 出生 , 研 究 员 研 究 方 向为 烟 草 化 学 研 究 。 Emal z @ cas o 刘 男 t8 副 - i h :l y t.em
f u u ers ac . orf t r e e r h
Ke r y wo d:p y o tr l n l ss a d d t c i n o a c h t s e o ;a ay i n e e t ;t b c o o
引 言
植 物 甾醇 , 称 植 物 固醇 , 般 为 白色粉 末 , 又 一 结 构 以环 戊烃 全氢 菲 ( 核 ) 骨架 的 三萜 类 化合 物 , 甾 为 多 数 甾醇双 键在 C 5 一 位上, 而在 C 3 一 位存在羟基, 且羟
问题 。气 相 色谱具 有 分析 时间短 , 干扰 峰 少 , 辨 率 分 高 以及热稳 定 性好 的优 点_ 。植 物 甾醇 的 GC分 l 。 析大 都采 用 的是非 极 性 固定 相 ( 0 聚 硅 氧 烷 ) 10 的 毛细 管色谱 柱 。但 是 研 究 发 现弱 极 性 的 固定 相 ( 如 5 联 苯 一9 %二 甲基 聚硅 氧烷 ) 以使柱 子 的热稳 5 可
基 是 其 主要 的 活性 基 团 [ , 基 本 骨 架 见 图 1 1其 ] 。植 物 甾醇 中

植物甾醇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植物甾醇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Erik T. Michalson 等〔14〕以 Pd/Al2O3 为催化剂制 备出植物甾烷醇。具体反应如下:向高压反应器加 入 130 g 异丙醇,50 g 植物甾醇,0.75 g Pd/Al2O3(钯 含量为 5%),通入氮气,将压力升到 120 psig,加热到 80 ℃,600 rpm 的磁力搅拌下反应 3 h,产率在 80% 以 上,催化剂能重复使用多次。P. Mkäki–Arvela 等〔15〕 以 Pd/C 催化剂,催化 β– 谷甾醇氢化为 β– 谷甾烷醇。 实验考察了微孔和介孔催化剂的催化性能,4 wt% 的 介孔 Pd/C 催化剂与 5 wt% 的微孔 Pd/C 催化剂相比, 谷甾醇转化率较高和催化剂失活较少。对 4 wt% 介孔 Pd/C 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 60~80 ℃和重复使用下, 进行 β– 谷甾醇氢化为 β– 谷甾烷醇的动力学研究。由 实验可知,磷、硫中毒以及焦化容易导致催化剂失活。
Yang Zhou 等〔25〕不使用溶剂情况下,直接催化合 成植物甾烷醇酯。考察 Lewis 酸―表面活性剂催化剂 对植物甾烷醇和不同的脂肪酸酯化影响,通过实验得 到最佳工艺条件:脂肪酸与植物甾烷醇最佳摩尔比为 2∶1,反应温度为 13 ℃,反应时间为 4 h,1% 的十二烷 基硫酸铜 Cu(DS)2 或十二烷基硫铈 Ce(DS)3 作 为催化剂,最高酯化率为 94%。催化植物甾烷醇与饱 和脂肪酸的反应,Cu(DS)2 催化选择性高于 ZnCl2 和磷钨酸。在合成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烷醇酯时,Ce (DS)3 能抑制反应中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催化性能优 于 Cu(DS)2。
0113ls10-11
2
粮食与油脂
2013 年第 26 卷第 10 期
备甾烷醇〔12–13〕。植物甾烷醇降低胆固醇效果优于植 物甾醇,还有许多其他生理作用:抗肿瘤作用;防治 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止咳、祛痰作用;可以 预防结肠癌。植物甾烷醇的疏水性比植物甾醇强、稳 定性高、安全性更好,作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更安全。

豆甾醇的研究及开发进展

豆甾醇的研究及开发进展

豆甾醇的研究及开发进展豆甾醇,又称豆固醇、甾醇,是一种植物甾醇,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其中大豆、烟草中含量丰富,其营养价值高、生物活性强,具有多种药用功效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成为当今天然药物开发的研究新热点之一,尤其是豆甾醇可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将从豆甾醇的成分来源、化学制备法及分离结晶法来探讨豆甾醇的来源及制备的研究进展,并从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降低胆固醇和改善记忆等方面探讨豆甾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从而为豆甾醇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为医药工作者提供参考。

[Abstract] Stigmasterol,also known as bean steroids,sterols,is a plant sterol and is widely found in many plants and abundant in soybeans and tobacco.It is high nutritional value,biological activity and a variety of medicinal effects,it is widely applied in fields of medicine,food and cosmetics,and has becomes one of the new hot spo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medicine nowadays,especially stigmasterol can reduce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by decreasing cholesterol and gets much attention.The paper is going to explore and explain stigmasterol’s origi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preparation by source ingredients,chemical preparation method and separation of crystallization.By anti-tumor,anti-inflammatory,antioxidant,reducing cholesterol and improving memory,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tigmasterol would be explored 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its application in medicine and a reference for medical workers.[Key words] Stigmasterol;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Pharmacological effect豆甾醇是植物甾醇的典型代表之一,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及植物油精炼的脱臭馏出物中,其含量占22%左右[1],单体是经过物理提纯而得,具有营养价值高、生理活性强等特点的物质,在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023年植物甾醇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植物甾醇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植物甾醇行业市场需求分析植物甾醇是一种天然的甾体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果实、花粉、根、茎和叶等组织中。

植物甾醇可以用于保健品、药物、化妆品、食品添加剂、饲料配合以及工业用途等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功能营养品市场的迅速发展,植物甾醇行业市场需求也日益扩大。

本文将从消费升级、健康食品市场、药物研发和生物燃料等角度,分析植物甾醇行业市场需求。

一、消费升级推动植物甾醇市场需求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升级成为趋势。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需要多种营养素来保持健康和增强免疫力。

植物甾醇是一种天然的营养素,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因此,植物甾醇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追捧。

据有关数据显示,消费者认为含有植物甾醇的产品对健康有益,因此在购买保健品、饮料和酸奶等产品时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添加植物甾醇的产品。

二、健康食品市场的发展对植物甾醇需求增长提供了契机健康食品是指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食品,对人体有积极作用,可以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健康食品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健康食品市场中,含有植物甾醇的产品备受青睐,尤其在肝脏、心脑血管和高胆固醇患者人群中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多种含有植物甾醇的健康食品产品,取得了很大的市场成功。

三、药物研发推动植物甾醇市场需求由于植物甾醇具有降低胆固醇及抗癌等多种功效,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领域。

据研究报道,植物甾醇作为抗癌剂、降低血脂的药物和免疫调节剂等领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随着更多植物甾醇领域研究的深入,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

四、生物燃料市场对植物甾醇需求量的增加生物燃料是指利用动植物等可再生资源生产的燃料,是一种可替代石油燃料的绿色环保能源。

植物甾醇在生物燃料生产过程中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原料,可以用于合成生物柴油等产品。

由于石油资源日趋减少而且对环境产生污染,生物燃料工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关注。

油料作物中植物甾醇及其加工中的变化研究进展

油料作物中植物甾醇及其加工中的变化研究进展

油料作物中植物甾醇及其加工中的变化研究进展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4)二、植物甾醇的基本性质与功能 (5)2.1 植物甾醇的化学结构与分类 (6)2.2 植物甾醇的营养价值与生理功能 (7)2.3 植物甾醇在油料作物中的分布与含量 (8)三、油料作物中植物甾醇的提取方法 (10)3.1 提取方法的选择依据 (11)3.2 常用提取技术介绍 (12)四、植物甾醇在油料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13)4.1 加工条件对植物甾醇稳定性的影响 (15)4.2 植物甾醇的氧化与稳定性研究 (16)4.3 植物甾醇与油脂的相互作用及变化 (17)五、植物甾醇在油料产品中的应用 (18)5.1 植物甾醇在食用油中的应用 (19)5.2 植物甾醇在功能性油脂中的应用 (20)5.3 植物甾醇在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21)六、植物甾醇加工技术的优化与创新 (22)6.1 提高提取效率与纯度的策略 (23)6.2 改善植物甾醇稳定性的方法 (25)6.3 功能化植物甾醇产品的开发 (26)七、结论与展望 (27)7.1 研究成果总结 (28)7.2 存在问题与挑战分析 (30)7.3 未来发展方向与前景展望 (31)一、内容简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植物甾醇作为一种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天然物质,逐渐成为油料作物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植物甾醇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

因此。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油料作物中植物甾醇及其加工中的变化展开讨论,包括植物甾醇的来源、提取方法、含量测定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还探讨了植物甾醇在植物油中的应用,如用于生产高甾醇植物油脂、高甾醇食用油等,以及在保健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会议还关注了植物甾醇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保藏技术研究,以确保产品的有效成分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别为 1780mg / kg 、 1100mg / kg 、 760mg / kg 、 830mg / kg 、 520mg /
kg,植物甾醇在谷物中主要以脂肪酸酯、酚酸酯和糖苷形式存在。新 鲜蔬菜中,总甾醇含量为 50 ~ 370mg / kg (湿重), 250 ~ 400mg / kg
(干重)。水果和浆果中,总甾醇含量为 60 ~ 750mg / kg (湿重),
4 植物甾醇的提取分离及应用
4.1 植物甾醇的提取
植物油精练脱臭馏出物是植物甾醇的重要来源, 脱臭馏出物中一般含有10%~30%不皂化物,其中 约40%是植物甾醇,15%是生育酚。在脱臭馏出物 中,植物甾醇以游离形式和脂肪酸酯化的形式存在。 从脱臭馏出物中提取植物甾醇包括3步:(1)皂化 使植物甾醇脂肪酸酯转化成游离植物甾醇;( 2 ) 游离脂肪酸酯化;( 3 )通过蒸馏回收植物甾醇或 植物甾醇浓缩物。
度差异,进行多级分步结晶,利用有机酸与甾醇羟基发生 脂化反应生成相应衍生物,增大物理性质差异,然后重结 晶分离。
4.3 植物甾醇的应用
(1)医药领域 植物甾醇可用于治疗前列腺肿瘤和调节高胆固醇,也可 以用作抗炎症调节剂。医药上谷甾醇软膏及片剂、栓剂薄膜 等则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病、支气管哮喘、放射性皮炎、宫颈 炎、外阴白斑等,由谷甾醇和其它植物原料组成的片剂有较 强的平喘、止咳、去痰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和支气 管哮喘等。植物甾醇酯和甾烷醇酯做为调节胆固醇药物,同
时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植物甾醇能降低血中胆固醇,防止
前列腺疾病,抗癌,具有抗炎症和抗病毒作用。
植物甾醇类药品举例
(2)化妆品行业 植物甾醇常用作皮肤细胞促进剂、抗炎剂、伤口愈 合剂和非离子乳化剂,常以衍生物的形式作为乳化剂和 调节剂。甾烷醇酯具有持水性,被广泛用作化妆品和洗 涤剂配料,可用于生产面膜、保湿霜、浴液、洗发液、 指甲油、头发保湿剂等护肤和美容制品。
溶剂结晶法、络合物法
植物甾醇 的提取方法
干式皂化法、分子蒸馏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4.2 植物甾醇的分离
目前分离方法主要有:( 1 )利用个别甾醇蒸汽压力 不同,真空蒸馏分段富积,但纯度较低;( 2 )在层析柱 中利用个别甾醇在洗脱液与吸附剂之间分配差异,达到分
离目的;( 3 )溶剂结晶法,利用个别甾醇在溶剂中溶解
植物甾醇类食品示例
5 植物甾醇的开发研究现状
我国是油料生产和消费大国,油脂工业副产物中蕴藏 着极为丰富的植物甾醇资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油脂精炼工业飞速发展,按精炼能力与植物甾醇含量估算,
我国油脂生产厂家仅脱臭馏出物中就蕴藏植物甾醇总量近
1000t。目前,国际上植物甾醇的 70%以上来源于大豆油 脱臭馏出物。
基本相似,都属于4-无甲基甾醇,它们具有相同的手性结构,
结构上唯一不同之处是带有侧链,正是这些侧链上的微小差异 导致了它们的生理功能的极大不同。
甾醇 , 与其它的甾醇类化合 物类似 , 是环戊烷多氢菲组成的 带有 4 个环的碳氢化合物的衍生
物 , 一般有 8-10 个碳原子的脂肪
侧链结合到 4 个中心环的某一个 碳原子上。甾醇的 4 个环的结构


植物甾醇的存在形式以及来源
植物甾醇的理化性质 植物甾醇的生物活性、代谢及安全性
植物甾醇的提取分离及应用
植物甾醇的开发研究现状
1 植物甾醇的存在形式以及来源
1.1 植物甾醇的存在形式
植物甾醇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或结合态存在,其中以结合
态存在的有甾醇酯、甾醇糖苷、甾醇脂肪酸酯、甾醇咖啡酸酯 等。同动物中胆固醇作用相同,植物甾醇在植物细胞中起着稳 定细胞膜的作用。现已确认了40多种植物甾醇,其中以β-谷 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为主,这些甾醇的结构与胆固醇结构
据报道,许多植物 甾醇具有抗氧化能力, 特别是△5燕麦甾醇、 △7燕麦甾醇、α-谷甾 醇具有阻止不饱和脂 肪酸在高温加热条件 下发生氧化降解的功 能。
3 植物甾醇的生物活性、代谢及安全性
植物甾醇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甾体,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 功能。β-谷甾醇具有类似氢化可的松和羟基保泰松的功能, 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甾醇对治疗溃疡性皮肤磷癌有明显功 能,植物甾醇除了在药物上的应用外,最为引人注目的是 其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植物甾醇的吸收代 谢及安全性
人和动物机体不能内源合 成植物甾醇,只能通过食物摄入 在肠道吸收。研究表明,人和动 物机体对植物甾醇的吸收率极低, 健康人群对植物甾醇的吸收率通 常小于食物中含量的5%,远低于 胆固醇 35 %~ 70 %的吸收率。植 物甾醇在小肠的吸收率为0.4%~ 3.5%,植物甾烷醇的吸收率则更 低,只有0.02%~0.3%。
(3)食品工业 1999年经过美国 FDA 批准,其可用于人造奶油制品 中,作为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保健食品。将植物甾醇、甾 醇酯及生育酚的混合物应用于食品油中发明一种抗胆固
醇的食品油,该食品油可降低人体胆固醇的合成、吸收
和血中胆固醇含量,增加人体胆固醇排泄,减少血液中 过氧化物积累,也可提高血中维生素E含量。
是 A 、 B 、 C 和 D 4 个环核缩合而成
( 图 1) 。所有的甾醇在 A 环上 C-3 原子处都结合一个次生的羟基 , 大 多 数 天 然 的 甾 醇 A/B 、 B/C 和 C/D环都是反式缩合。
1.2 植物甾醇的主要来源及含量 植物甾醇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不同植 物种类其含量不同。如玉米胚芽油含 8.09 ~ 15.57g / kg 、菜籽油含 5.13~9.79g/kg、米糠油含32.25g/kg、小、黑麦、小麦、大麦和燕麦中总甾醇含量

③ ② ①
植物甾醇降低血清胆固醇 作用机制有2种,一种机制是抑 制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另一 种机制是影响胆固醇的代谢。 植物甾醇有类似于雌激素的 结构,这表明植物甾醇可能具有雌 激素的活性,对防治男性前列腺疾 病和乳腺疾病有较好作用。 胆固醇经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产生的代 谢产物,可能是引发大肠或直肠肿瘤的原 因之一。而植物甾醇会促使胆固醇本身直 接排出体外,从而减少了微生物对胆固醇 分解代谢的机会,可达到预防肿瘤的效果。 植物甾醇可限制脂肪酸烃基长链自由 摆动,降低膜流动性,保持膜的完整性, 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在植物甾醇的应用研究方面,迄今已发表了大量的著作, 领域涉及医药、化妆品、食品(包括航空食品)、光学产 品、饲料、油漆、颜料、树脂、造纸、纺织、杀虫剂及除 草剂等等。植物甾醇研究开发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各种
新产品不断问世,而我国在该领域开发仍较滞后。我国有
着丰富的油料、木浆下脚料及中草药等植物甾醇资源可供 开发,而且当前功能性制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所以开发甾 醇类功能性制品前景非常广阔。
370~2930mg/kg(干重)。
2 植物甾醇的理化性质
植物甾醇通常为片状 或粉末状白色固体, 熔点较高,如豆甾醇 熔点为 167 ~ 170℃。 甾醇的相对密度略大 于水,不溶于水,可 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植物甾醇来源于植物 脂质,按化学结构可 分为4-无甲基甾醇、4单甲基甾醇和4、4’-双 甲基甾醇3类。
据估计,至少有2400多项试 验 证明,服25g/d以上的甾醇
或饱和性甾醇无副作用,β-谷甾醇作
为药品被使用 20 余年,有良好的安 全记录。成人口服 8.6g / d 的植物甾 醇不影响肠道菌群的稳定和代谢活 性,对粪便中胆汁酸和固醇代谢物 的合成也无影响。现尚未表明植物 甾醇的体内代谢会对人体产生不利 影响,也没有在试验动物身上发现 毒性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