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美国革命

马克思与美国革命
马克思与美国革命

马克思与美国革命

评论:

美国社会形成的本质在于“走出去,团结起来走出去”(壶公评论语)。最初离开欧洲前往北美的新教徒的命运完全相似于犹太教形成时期犹太人的命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背景实质上就是犹太文化,认为马克思漠视美国革命是不正确的,尽管在如何“走出去,团结起来走出去”在方式和方法上有区别,但是这种区别显然只是一种参考与借鉴。

马克思所关注的是欧洲社会,是工人的命运及其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所以美国模式即不是他的主张,同样不是他的批判,但是为他的经济学理论所否定――事实我们今天可以清醒地注意到这一点。

不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关注,喻之漠视不恰当。

文章:

马克思与十八世纪的美国革命录自《读书》2008年第12期

政治历史学者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在撰写《论革命》(On Revolution)一书时曾注意到一个现象:

尽管十八世纪的美国革命发生的时间与法国革命极为相近,两场革命之间又有着诸多的联系,但美国革命对欧洲革命者

思想的影响却极为有限。对此,她感慨地写道:

“无论是(美国)这一革命的精神,还是美国革命的领袖们睿智闻达的政治理论,都没有对欧洲大陆产生太大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美国革命者那些算得上是最伟大的新共和政府的创举,他们在政治体内对孟德斯鸠分权理论的应用和发挥,对各个时代欧洲革命者思想的影响都微乎其微。”

一些欧洲人对十八世纪美国革命的历史性漠视,在卡尔?马克思(1818—1883)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十九世纪一位博学的学者,马克思对历史和社会变革有着不懈的热情和敏锐的洞察力。虽然,他对世界近代史上发生的革命有着特殊的兴趣,但他关于革命的论述大多是基于在欧洲所发生的革命,如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和十八世纪末的法国革命,甚至还包括一八四八年的德国革命,而美国革命则基本上没有进入马克思的视野。这委实是一个值得学术界注意的现象。

虽然阿伦特曾有专著探讨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关系,但她对马克思漠视美国革命这一现象并没有做出任何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分析马克思忽视美国革命的这一历史现象和出现的原因,不仅对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及其理论特征有着重要价值,也有助于人们从一个极为特殊的角度去了解十九世纪中叶欧洲人对美国革命的态度和认识程度,更可以从一个比较历史的角度去理解美国革命。

马克思不仅本人没有对美国革命做任何考察和论述,他亦没

有对与他同时代人的一些关于美国革命的重要论著显示出多少兴趣。最明显的一例,就是他对待法国社会政治学家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 1805—1859)关于美国革命的论著的态度。作为一个几乎与马克思同时代的欧洲人,托克维尔对美国革命的态度和热情与马克思截然不同,他曾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去考察和分析美国革命的历史以及这场革命给美国带来的深刻变化。托克维尔曾于一八三○年亲赴美国考察,并于一八三五年和一八四○年先后出版了他著名的两卷本《美国的民主》(Democracy in America)一书。这部书不仅为他个人带来了荣誉,使他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而且对当时法国甚至欧洲都产生影响,它使十九世纪的一些欧洲人以一种新的态度和视野看待美国发生的变化。托克维尔的这部书不论是在十九世纪的欧洲,还是在今天,仍是关于美国革命和美国民主政治文化颇具价值的重要著作。

托克维尔出版《美国的民主》第一卷时,正是马克思求学和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一八三五年马克思进入德国波恩大学学习法律。一八四○年托克维尔的《美国的民主》第二卷出版时,马克思正在柏林大学撰写关于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博士论文。从马克思一八四三年写的一篇关于犹太人问题的文章中,可以判断他当时已经知道托克维尔这个人,也知道托克维尔考察美国的经历,甚至极有可能读过托克维尔这部关于美国民主政治的书,但他并没有对托克维尔关于美国革命的论述

做出任何评论。当时马克思更为关心的是托克维尔关于北美的宗教情形的描述,以及托克维尔本人在法国议会中的行踪。马克思对托克维尔的另一部关于法国革命的书《旧制度与法国革命》(The Old Regime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1856)则十分留心,在他写作《资本论》和其他文章时曾多次参考和引用过这本书。

马克思不但对与他同时代欧洲人所写的关于美国革命的著

述缺乏兴趣,而且对与他同时代的美国历史学者关于美国革命的论述也不曾给予关注。对与他同时期的美国著名历史学者乔治?班克罗夫特(George Bancroft, 1800—1891)著作的态度就是一例。

班克罗夫特是十九世纪最早试图对美国革命的历史做出系

统性解释的为数不多的美国历史学家之一。他从一八三四年开始出版他著名的十卷本《美国历史》(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834—1874)。在当时,这是一部富有原创性和争议性的重要著作。班克罗夫特认为,美国革命是一场激进的、旨在推动人类社会千禧年(millennium)的持久和平、并具有世界意义的一场革命。马克思在他所写的《美国近况》一文中曾提到班克罗夫特,但他却忽略了班克罗夫特关于美国革命的重要著述。

据文献记载,马克思也知道在美国革命中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并涉猎过他们当中一些人的著作,甚至还在他的写作过程

中多次引用过他们的一些观点,但他却从未对这些人在美国

革命中的特殊经历和重要贡献做出任何评论。例如,马克思在一八六五年撰写《工资、价格和利润》一文时曾参阅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一七二九年发表的《试论纸币的性质和必要性》一文,并称富兰克林是“首先发现价值的真正实质的人之一”。但马克思对富兰克林在美国革命前后关于美国政治与社会的重要著述均未涉及,对富

兰克林在美国革命中的特殊经历和贡献也未做任何讨论。

马克思还涉猎过另外一位美国革命领袖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 1743—1826)的回忆录。该回忆录于一八二九年在伦敦出版。在这部回忆录中,杰斐逊详细地记叙了美国革命中许多关键性的历史事件以及他个人在这场革命中的

亲身经历。虽然马克思在他的文章中多处提及杰斐逊的回忆录,但对杰斐逊在美国革命中独特而重要的贡献却不曾做过

任何评论,甚至对杰斐逊所起草的许多美国革命中的重要文献,如,《独立宣言》(一七七六)和《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一七八六)等,也根本没有提及。至于为美国革命的宪政做出卓越贡献的,被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 1751—1836),马克思似乎只关注他任美国总统时对英国的外交政策,而对其在美国革命中做出的富有原

创性的特殊贡献则完全忽略了。而作为一向关注社会经济活动的学者,马克思却不曾注意到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Alexander Hamilton, 1757—1804),这位在美国革命中为美国国家金融体系的创建和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这的确令人匪夷所思。

由于马克思对美国革命的漠视,使他把美国革命简单地理解为北美殖民地旨在脱离英国的一场独立战争。查阅马克思极为有限的关于美国革命的评论和它们产生的语境,人们不难看出他基本上是以一场独立战争的格局来理解美国革命的。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曾写道:“正像十八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中产阶级敲起了警钟一样,十九世纪美国南北战争又给欧洲工人阶级敲起了警钟。”可见,马克思没能够从一场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视野去看待美国革命,因而他未能认识到发生在十八世纪这场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度和广度。

其实,不论是以其在十八世纪特有的历史涵义,还是以二十一世纪的回溯眼光来评价,美国革命都超出了一场独立战争的格局。不论是它的过程还是它的结果,都说明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争取独立与自由的政治革命,同时它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和思想文化革命。它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层面上都改变了殖民地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性质。与发生在它前后的其他几场革命相比,美国革命可以说是最为成功的一次革命,它开创了世界近代史上的许多先例,并影响了以后世界历史的进程。

马克思对美国革命的漠视还体现在他对美国革命中许多核心问题的讨论的缺失。最为明显的,就是他对美国革命中具有原创性,并颇为成功的宪政的态度上。阿伦特认为,无论是各个殖民地的宪政还是联邦宪法,其产生的过程和内容都是美国革命的核心部分。而马克思对美国革命中的这一核心内容却不曾给予认真的关注,更没有提出多少有价值的评论。虽然,马克思知道在美国革命的领袖们——如华盛顿、杰斐逊和约翰?亚当斯(John Admas, 1735—1826)等人——的领导和推动下所制定的美国联邦宪法,他甚至也知道一些州所制定的宪法,如宾夕法尼亚州和新罕布什州的宪法,但不论是对美国的联邦宪法还是对各州的宪法,马克思都没有进行任何深入和系统的讨论。马克思曾说过美国是一个“最先产生了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地方”,但他却对最能体现这一民主共和思想的美国宪法表现出令人遗憾的失语。美国革命对马克思来说显得既遥远又陌生。

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马克思忽略美国革命呢?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美国革命本身的特殊性,使得马克思认为这场革命对欧洲人来说,不太具有多少相关性,甚至也不具有典型意义。同欧洲近代史上的其他几个革命相比,美国革命不论其爆发的原因、思想意识背景、发生的实际过程,还是结果都极为特殊。美国革命爆发前的北美殖民地,不论是经济状况还是社会结构,都处在一个很难用传统欧洲的模式来衡量和判断的

历史阶段。

一方面,美国革命前的北美殖民地并不是一个欧洲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尽管在这个社会中,由于同欧洲的历史联系,存在一些封建社会的因子,如等级状况、庇护现象和家长式的隶属关系等,但在它的社会结构中基本没有一个类似于欧洲社会上的世袭贵族阶层。由于北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丰富的土地资源以及移民等特殊条件,美国革命前的殖民地基本上没有形成一种欧洲传统意义上的封建制度。这主要表现在它的土地制度上,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转让,使得它缺少许多欧洲封建社会经济活动的特征,传统的封建经济关系在当时的殖民地难以维系。除了特殊的土地制度之外,北美殖民地又是一个特殊的移民社会,加上宗教的特殊背景,正因此,马克思的同路人恩格斯曾提醒人们,在美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它“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

另一方面,美国革命前的北美殖民地还尚未形成类似于欧洲历史上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革命发生前,北美殖民地的金融和商业活动的规模十分有限。由于英国的各种压制,它没有自己的流通货币,银行和信贷系统始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它还缺少自己独立的大规模商业贸易机构,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小规模的农业。在这种特殊的经济社会中,虽然有一些居于社会底层的穷人,但并没有产生类似于欧洲社会中的无产阶级,这自然就难以形成一种明显相互对立的资产阶级和无产

阶级的社会结构,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的程度远没有欧洲那样令人担忧。

在一定程度上,北美殖民地社会是一个阶级结构模糊的社会,与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和十九世纪中叶德国的情形相比差异

甚大。导致这一特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条件(充足的土地资源)、宗教的因素(清教伦理和文化)以及英国对北美的特殊殖民政策等等。在马克思的心目中,无论是具有革命性的“资产阶级”,还是理想的“无产阶级”,在革命前的北美社会都很难发现。马克思对此曾有所察觉,他甚至直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还感叹,“美国的资产阶级社会现在还很不成熟,没有把阶级斗争发展到显而易见和一目了然的地步”。

马克思在研究世界近代史上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时,曾特别注重城市化的重要作用。这是他基于对欧洲近代史上革命爆发的经验而得出的结论。他曾指出:“工人集聚的城市地区比起农民和农场主集中的农村地区来,蕴藏着更大的革命潜力。”而革命前北美洲殖民地的城市化规模十分有限,在其为数不多的几个城市中,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城市规模,都显然无法与当时的欧洲国家相提并论。它们不仅规模小、人口数量少,且各殖民地往往都是直接与英国打交道,彼此之间都缺少沟通。美国革命时期城市的人口不足总人口的5%,他们大多生活在沿海港口城市。而当时这些沿海城市同欧洲的城市相比,甚至同中国同时期的一些城市相比,不过是发展中

的村镇而已。一七七○年,波士顿的人口约为1.5万,纽约约为2.1万,费城约为2.8万,而南方最大的城市查尔斯镇(Charles Town)的人口也不过为1万左右。在美国革命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弗吉尼亚殖民地的城市化更是低于殖民地其他地区。即使是在这有限的城镇人口中,能够称之为“资产阶级”的人数恐怕也是很少的,有相当一部分人,既从事农业又兼顾贸易,活动于城乡之间。这使得当时的城乡界限和职业界限并不十分明显。在工匠阶层中,仍有一些人兼事农业,一些自耕农则在农闲时从事商业贸易。阶级的界限不仅模糊而且往往还处在一个变动的状态,真正能够符合当时欧洲的所谓资产阶级定义的人口很难界定。这说明,革命前的北美殖民地的城市化规模是限制当时资产阶级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见,马克思所注重的欧洲近代史上一些国家爆发革命的许多关键性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因素——如贵族阶层的统治、资本的集中、资产阶级的形成、贫困化的无产阶级和城市化规模等,要么在美国革命前的北美殖民地很难看到,要么它们的形态与欧洲的差别甚大。这使得任何想要按照基于欧洲的历史和社会条件所产生的理论模式去解释美国革命的尝试都不免遭遇困境。这个殖民地社会不仅在当时很难用欧洲的概念去认识,即使在今天人们也很难对它做简单的分类。

美国革命没有进入马克思的视野的另一个原因,还与十九世纪他所处的特定的政治与文化势态有关。在马克思生活的时

代,美国在思想意识和文化领域的地位相对于欧洲而言,仍然处于一种边缘状态,而欧洲则处在中心位置。在十九世纪中叶,除了少数美国文人学者,如诗人亨利?朗费罗(1807—1882) 和文人爱默生(1803—1882)在欧洲还略为人知之外,大多数欧洲人对美国的政治和思想文化所知甚少、缺乏兴趣。即便是托克维尔在欣赏美国的民情和赞扬美国的民主政治的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同当时许多欧洲人一样轻视美国文化的心态。处在强势文化之中的许多欧洲人的心目中,无论是对文学、哲学还是政治学,美国人都还没有做出多少值得注意和有价值的贡献。美国革命所产生的思想和政治理论自然不曾引起一般欧洲人的注意。这种情形在马克思的祖国德国表现得更为明显。

对马克思的思想有深刻影响的德国学者黑格尔(1770—1831)就对美国革命采取了一种明显的漠视态度。人们可以从黑格尔在柏林大学讲演汇编出版的《历史哲学》(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一书中,看出当时德国学术界对美国历史和美国革命的态度。黑格尔基本上是以一个十九世纪欧洲人的立场去看待美国历史的。他在柏林大学的讲演中反复强调,“美洲所发生的事情,都是从欧洲发动”, “新世界里发生的种种,只是旧世界的一种回声”。在他的眼中,美国发生的一切,不过是“一种外来生活的表现而已”,它们大都是基于对来自美洲之外,特别是欧洲冲击的回应。他甚至认为,至少到十九世纪初,美

国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历史。在黑格尔的“世界历史”体系中,美国历史是没有位置的,因为美国是属于“明日的国土”,而“世界历史”所关注的是“以往存在和现在存在的东西”。因此,他认为,研究美国历史没有多少价值,“要拿北美合众国来和欧洲相比较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为囿于欧洲中心论的立场,美国革命中所带来的一系

列深刻的历史变化并没有引起黑格尔的注意。最明显的,是他对美国革命所取得的重要核心成果——国家的统一和民族

认同形成——的漠视。他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柏林大学讲演时还宣称,“至于北美洲的政治状况,合众国国家生存的普遍目的还没有固定,一种巩固团结的需要也还没有发生”。这反映了他对美国革命历史认识的明显偏差和无知。其实,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认同是美国革命所完成的最为重要的业绩。令人遗憾的是黑格尔对此却视而不见。他的这些观念的确反映了十九世纪欧洲人对待美国历史的一种偏见和误解。黑格尔的这些观点在当时的德国颇为流行,曾为青年黑格尔学派

人物的马克思自然会受其影响。虽然马克思后来曾革命性地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但从他对美国革命的态度和其极为

有限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在某种程度上他并没有突破黑格尔对美国革命的历史认识的狭隘格局。

十九世纪的德国人并不看重美国革命的历史,还表现在他们

对待美国革命产生的政治文献的态度上。在德国,美国革命的

重要历史文献《联邦者文集》(The Federalist Papers)直到一九五○年才被译成德文。这同法国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联邦者文集》早在一七九二年就被译成了法文。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德国知识界普遍认为美国革命缺乏原创性,它只不过是把欧洲启蒙运动的理想变为了现实而已;美国革命是在北美特殊的环境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的历史事件,它与德国的相关性不大,可借鉴之处十分有限。马克思就曾认为,美国革命所建立的联邦制并不适合欧洲的社会情形。对此,阿伦特指出,马克思不仅认同美国未曾发生过革命的观点,而且“他好像相信,自己对资本主义的未来和即将到来的无产阶级革命的预言,并不适用于美国的社会发展”。马克思直到一八四五年才离开德国,开始他的流亡生涯,此时他的思想意识已初步成型。作为一位局外人和后世的学者, 马克思与十八世纪的美国有着与生俱来的时空距离。马克思的一生都是在欧洲度过的。作为一位历史人物,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时欧洲社会思想意识和文化的影响和限制,加上他本人的经历和兴趣,这都使得他所关注的焦点始终在欧洲,从而使他很难能够沿着美国革命自身的历史脉络、以美国人的立场去理解这场革命。马克思在思考和建构自己革命理论的过程中,美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始终没有成为他的思想资源的一部分,更没有进入他的话语系统。这是理解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产生的语境时一个不应被忽视的重要历史背景。

(Hannah Arendt,On Revolution,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65.《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二○○七年版)

体验新版博客

阅读(23)分享评论(0)

上一篇:南海呵,南海。下一篇:马克思主义与犹太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群众创造、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掀开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新的光辉篇章。新中国成立后,党把工作中心转向城市,成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设想,第一次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确立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强大国家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事关社会主义生存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近期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强调以人为本为核心,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一次创新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回顾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进入小康、走向繁荣的历史轨迹,每一步都深深地留下了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烙印。二、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成功探索9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播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年又一年地坚持下来,一代又一代地发展下去,一次又一次地飞跃起来,不断走向新的境界,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分不开,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无限忠诚分不开,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求实精神和创新意识分不开,与创造性地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分不开。90年间,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1.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有效地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提出并实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任务,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天地,确立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领域,开启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 高度,再次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要求,在深刻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基础上,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从新的高度和新的视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和实践觉醒。90年间,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化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新空间,化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化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新纪元。 2.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理论品格,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同当前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才能拓宽马克思主义的新视野,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使之能够适应时代需要、把

马克思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853年6月) 有一位思想极其深刻但又怪诞的研究人类发展原理的思辨哲学家,常常把他所说的两极相联规律赞誉为自然界的基本奥秘之一。在他看来,“两极相联”这个朴素的谚语是一个伟大而不可移易的适用于生活一切方面的真理,是哲学家所离不开的定理,就像天文学家离不开开普勒的定律或牛顿的伟大发现一样。 “两极相联”是否就是这样一个普遍的原则姑且不论,中国革命对文明世界很可能发生的影响却是这个原则的一个明显例证。欧洲人民下一次的起义,他们下一阶段争取共和自由、争取廉洁政府的斗争,在更大的程度上恐怕要决定于天朝帝国(欧洲的直接对立面)目前所发生的事件,而不是决定于现存其它任何政治原因,甚至不是决定于俄国的威胁及其带来的可能发生全欧战争的后果。这看来像是一种非常奇怪、非常荒诞的说法,然而,这决不是什么怪论,凡是仔细考察了当前情况的人,都会相信这一点。 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

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这种联系从那时起就在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黄金吸引之下迅速地发展起来。同时,这个帝国的银币——它的血液——也开始流向英属东印度。 在1830年以前,中国人在对外贸易上经常是出超,白银不断地从印度、英国和美国向中国输出。可是从1833年,特别是1840年以来,由中国向印度输出的白银,几乎使天朝帝国的银源有枯竭的危险。因此皇帝下诏严禁鸦片贸易,结果引起了比他的诎书更有力的反抗。除了这些直接的经济后果之外,和私贩鸦片有关的行贿受贿完全腐蚀了中国南方各省的国家官吏。正如皇帝通常被尊为全中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官吏也都被认为对他们各自的管区维持着这种父权关系。可是,那些靠纵容私贩鸦片发了大财的官吏的贪污行为,却逐渐破坏着这一家长制权威——这个广大的国家机器的各部分间的唯一的精神联系。存在这种情况的地方,主要正是首先起义的南方各省。所以几乎不言而喻,随着鸦片日益成为中国人的统治者,皇帝及其周围墨守成规的大官们也就日益丧失自己的统治权。历史好像是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能把他们从世代相传的愚昧状态中唤醒似的。 中国过去几乎不输入英国棉织品,英国毛织品的输入也微不足道,但从1833年对华贸易垄断权由东印度公司手中转到私人商业手中之后,这两种商品的输入便迅速地增加了。从1840年其它国家特别是我国也开始参加和中国的通商之后,这两项输入增加得更多了。这种外国工业品的输入,对本国工业也发生了类似过去对小亚细亚、波斯和印度所发生的那种影响。中国的纺织业者在外国的这种竞争之下受到很大的损害,结果社会生活也受到了相应程度的破坏。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检测题

2019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检测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由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其中促进国内市场扩大的因素是( ) A.海外殖民扩张B.手工工场的发展 C.大工厂制的确立D.圈地运动的进行 2.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D.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3.下表是1800~1880年国际贸易金额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分析这一时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新航路的开辟 C.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4.早在18世纪,英国商人就运用包括市场调查、信贷、折扣计划、报纸和杂志广告、不满意退款的承诺等今天被认为是现代营销的策略去获取利润,于是消费社会的出现成为可能。18世纪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 A.根植于英国人独有的消费欲望 B.取决于英国人营销策略的创新 C.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D.促进社会各阶层实际收入增长 5.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海外市场的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体来说,阐述了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个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其中,生产力问题是联系科学观、技术观与历史观的纽带。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技术观和历史观三者的统一,从而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一元论特征。从时代背景上来看,它又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高度理论概括。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科学技术提高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这不仅是基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而且也是有充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的。事实上,这个科学论断本身就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新发展。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点,开始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全部历史的基础)这三个概念结合在同一个命题中。今天,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生产力主要地归于科学技术的高度,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实质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技术观和历史观三者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本质是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并不是一种就事论事的肤浅理论,也不同于一般的西方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它不是把科学看成是单纯的“知识体系”,也不是把技术看成是单纯的“工具和规则的体系”,它从人对自然的关系这个人类历史的基本前提出发,把科学和技术都当作社会现象来考虑。认为作为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应当存在着相互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角度来说明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是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社会活动。人为什么要认识和改造自然?从根本的动机上来说,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需要。古代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例如,天文学是为了满足农牧业定季节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数学又是为了满足天文学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力学则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和城市手工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近代科学的产生也同样如此。“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末,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1)]尤其是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第一次达到使科学的应用成为可能和必要的那样一种规模”。于是,“搞科学的人为了探索科学的实际应用而互相竞争”。[(2)]这大大刺激了科学的发展,用恩格斯的话来说,那就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3)]。 其次,马克思主义又从科学技术对社会作用的角度来论证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恩格斯当年在马克思墓前曾这样阐述马克思的科学观:“他把科学首先看成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4)]马克思本人也曾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5)]。因为火药把封建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马克思还说,“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6)]对此,恩格斯举了奥地利的例子。在19世纪30年代前后,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政治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政治 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居榜首。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以及人类的巨大影响,这其中中国尤为突出。当代,在资本主义笼罩全球的大背景下,作为硕果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头羊——中国,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的优秀继承者与发展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可谓是息息相关。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下面,我想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当代政治的关系谈一谈。 中国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无产阶级当家作主。而这一切都有个前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许多外界人士以此来攻击共产党,认为中国由“家天下”进入了“党天下”,这是专制的体现。首先我不否认一党专政滋生了一大批中国官员的不作为和贪 污腐败。但我们要看到历史原因,中国几千年来实行的都是君主专制制度,官本主义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扎根了几千年,这种影响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根除的。更何况中国是个大国,多民族,地区差异大,这种复杂程度远不是外国可比的。不然,我们大可以学习香港或者新加坡,建立一个政治清明的

社会。所以中国的反腐倡廉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正如前文所说,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既未曾有过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民主政治,也未经历过启蒙思想的洗礼,“皇帝“的观念似乎深入人心。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国,乍然推行多党制度,会给中国的社会各界带来混乱和纠纷,因为”皇帝“不但代表了一种制度,更代表了这种制度下的一大批人。事实证明,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而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立刻就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但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拥护,而且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既保证了民众的合法利益,也维护了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知识分子的合法地位。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所谓的“发展中”就是“落后“。中国正处于几千年未曾有过的变革与发展时期,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个政府,一个政党更能全面而充分的调动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社会经济建设当中,从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才有了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有了改革开放翻天覆地的变化。德国从一战战败到二战开始,短短的二十年时间内,发展到几乎以一国之力横扫世界。我们必须看到纳粹党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德国军政的高度统一,也就是一个意志,给德国的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不必担心德国的悲剧会发生在中国身上。因为深受几千年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结合 摘要: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的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逐渐中国化。但是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其有自身的内涵和特征。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不断显现,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实践 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方能有生命力,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在我党执政为民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践需要相结合,才能发挥指导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党的实践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在传入到另一种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当中时,都要在坚守自己本身的同时与当地的文化环境逐渐融合。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历史和政治环境当中逐渐产生和发展完善的。 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艰难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其重要标志就是先后形成了既适应特定的时空条件,又一脉相承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这些适应中国实际需要、符合时代特征要求、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理论和思想指导下,中国的民主革命才走向了胜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理论反映。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作为接受体,当时的中国显然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天壤之别。所以,当中国共产党接受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那一刻起,便同时领受了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这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既要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原则,又要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和时代需要加以灵活掌握与运用。简言之,即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艰辛探索中,结合中国国情,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的理论,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执政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为新的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一) 革命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形成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真正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探索。党的二大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提出了第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方

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 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社会理想。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基本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 与革命性的统一 相互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 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 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是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他的物质主题,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能动性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时间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②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③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儿向前发展的,世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实践上的持续性和在

马克思主义五观内容

马克思主义“五观” 1、马克思的国家观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它包括层含义: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②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③国家是机器。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这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内部包含着不同的阶级,存在有阶级斗争,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往往同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剥削阶级总是将这样那样的民族问题打上阶级的烙印。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把民族问题的实质归结为阶级问题,那就只能严重脱离以至伤害少数民族群众,不但不可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反而会给敌对势力帮忙。 第三,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是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社会总问题解决进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如果我们在整个革命建设中重视民族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它就对整个革命和建设过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忽视或者错误地处理民族问题,她可能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使整个革命事业受到挫折乃至失败。

马克思与美国革命

马克思与美国革命 评论: 美国社会形成的本质在于“走出去,团结起来走出去”(壶公评论语)。最初离开欧洲前往北美的新教徒的命运完全相似于犹太教形成时期犹太人的命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背景实质上就是犹太文化,认为马克思漠视美国革命是不正确的,尽管在如何“走出去,团结起来走出去”在方式和方法上有区别,但是这种区别显然只是一种参考与借鉴。 马克思所关注的是欧洲社会,是工人的命运及其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所以美国模式即不是他的主张,同样不是他的批判,但是为他的经济学理论所否定――事实我们今天可以清醒地注意到这一点。 不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关注,喻之漠视不恰当。 文章: 马克思与十八世纪的美国革命录自《读书》2008年第12期 政治历史学者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在撰写《论革命》(On Revolution)一书时曾注意到一个现象: 尽管十八世纪的美国革命发生的时间与法国革命极为相近,两场革命之间又有着诸多的联系,但美国革命对欧洲革命者

思想的影响却极为有限。对此,她感慨地写道: “无论是(美国)这一革命的精神,还是美国革命的领袖们睿智闻达的政治理论,都没有对欧洲大陆产生太大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美国革命者那些算得上是最伟大的新共和政府的创举,他们在政治体内对孟德斯鸠分权理论的应用和发挥,对各个时代欧洲革命者思想的影响都微乎其微。” 一些欧洲人对十八世纪美国革命的历史性漠视,在卡尔?马克思(1818—1883)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十九世纪一位博学的学者,马克思对历史和社会变革有着不懈的热情和敏锐的洞察力。虽然,他对世界近代史上发生的革命有着特殊的兴趣,但他关于革命的论述大多是基于在欧洲所发生的革命,如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和十八世纪末的法国革命,甚至还包括一八四八年的德国革命,而美国革命则基本上没有进入马克思的视野。这委实是一个值得学术界注意的现象。 虽然阿伦特曾有专著探讨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关系,但她对马克思漠视美国革命这一现象并没有做出任何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分析马克思忽视美国革命的这一历史现象和出现的原因,不仅对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及其理论特征有着重要价值,也有助于人们从一个极为特殊的角度去了解十九世纪中叶欧洲人对美国革命的态度和认识程度,更可以从一个比较历史的角度去理解美国革命。 马克思不仅本人没有对美国革命做任何考察和论述,他亦没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意义 信安一班周坚义09 摘要:中国近代史上各个阶级都曾寻求救国的药方,但是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各种探索均以失败告终。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意义,历史实践证明,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和民族解放的思想武器,成功的摆脱了民族危机,正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昂首阔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和建设;指导意义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要超越目前的资本主义的理论形态,指导人类建立一个消灭剥削和私有制的公平正义的社会,它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实实在在为广大人民服务的思想武器,在各国和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变化和发展。一批人借口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阉割其精髓塞进资产阶级的私货,这就是修正主义,他们往往是玷污真理的人。戈尔巴乔夫主义就是其代表。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所在国的特例。当代中国,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反动阶级总是鼓吹反马克思主义。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会导致倒退和混乱。 新中国成立以前,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革命的意义在于,首先从理论上确认了中国需要一场大规模的革命。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个经济基础的第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生产力。生产也只有在某些生产关系中才能发生,这些关系是经济基础第二个因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起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伴随着这个经济基础并在其之上有个功能性的政治上层建筑,同样的,这种功能性解释了上层建筑何以存在。“上层建筑的构成是:国家和法律制度,以及要么是所有非经济的体制,要么是所有可以对经济基础的功能性来说明的体制。上层建筑只有在错误意识的层面上,借助于伦理规则、经济理论和宗教信仰体系、构成意识形态的相关观念,才被合法化。”生产力的发展是解释一种制度向另一种制度转变的历史动力。“这种发展意味着特定的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是具有反作用的。这种反作用达到了一种冲突点,此时仅仅改革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还不奏效:一场革命的转变发生了。例如,封建主义让位给了资本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这种理性设计迎合了新文化运动的目的,并且比新文化运动走的更远。这种观念得到了大多数知识分子的赞同,也包括国民党的知识分子。也就是说,对这种社会历史发展的理性设计认同度很高。这是中国需要革命的思想观念指导。 其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 中国革命的合法性得自于用唯物史观直接反观自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和自救无效导致了旧秩序的崩溃和新型社会力量的兴起。新兴的知识分子运用唯物史观去解释过去,认为:“只有在确定中国社会已经达到的历史阶段之后才能形成一个政治的革命理论。”继而对中国社会的性质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这些半封建关系拥有在农业经济中的优势,就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14-18)\ 答:(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社会理想。 2.为什么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答: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人作为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存在和思维关系的发生,任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不可能实现。所以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3.论述题:意识的产生和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从其其原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4.《重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论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5,《重要》.物质和世界是不可分割的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2.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6.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认。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时间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 7.《重要》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用以分析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工具。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即建立在其基础之上,并由此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从而与历史上出现的其他文化理论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无论谈论社会、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其他,马克思主义都有一个基本的着眼点——人。人是文化发生的原因、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本来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不同于自然,“人是自由的自觉的”类存在物[1]。人的这种类特性导致人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人改造自然,使自然打上人的烙印,促使“自然的人化”;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增长了认识自然的知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也被从原始的自然状态“人化”了。“人化的自然”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本质的定义,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即人化”。因此我们说,文化是人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标识。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人。在这里,马克思主义使用的概念是“人民”,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人民是作为类概念的人的主体。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精神需求推动着他们去从事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正是在大量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得以发展和进步。人创造了文化,反过来也要求文化服务于自己。所以,毛泽东要求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在于培养“四有”新人;江泽民指出“我们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

分体现人民的利益与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求”[2]。以人为本的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在抽象的意义上谈论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而在人的诸多社会关系中,首要的正是经济关系。应当理解,经济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经济是人的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际上就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决定人的意识。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革命的进步的文化。近现代史上,一些文化学派曾采取相对主义的立场,对文化的进步性提出质疑。不能说他们的观点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果承认历史是发展、进步的,就很难对文化的进步性全盘否定,文化是历史的一部分。文化的进步,即文化不断从低级形态走向高级形态,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进步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要求,是人性完善的体现,先进文化是进步文化中最富时代感的部分。作为有着高远理想追求的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党必然要站在时代的潮头,致力于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引领进步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党相继提出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目标,突出表现了党对文化历史发展进程的深刻理解。所谓“革命”,从政治意义上讲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行动,在哲学意义上,又可以理解为对某种事物性质或状态的根本改变。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应当适应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要求,引导人民推翻资本主

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美国金融危机

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美国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已被收购,美林自卖其身,被美国银行收购,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只剩高盛和摩根史坦利在勉力维持。全球金融市场也在面临不小的挑战。 美国的那场风暴,导火索应该归结到次贷危机。买房者向房屋贷款机构借钱买房,房屋贷款机构再向投资银行发放债券借款,投资银行寻找基金公司转手。而当买房者无力按时还款时,后三者皆无法获得利息,其中投资银行最为危险,手持众多债券,面临亏损。投资银行告急,给投资银行提供保险的保险公司不得不替其偿还债务,亏损也是指日可待。美国就这样一步步陷入了自己一手制造的经济深渊。美国政府挺身救市,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只得有保有放,救贝尔斯登不救雷曼。 而在那场大风暴中,我们看到我们中国并没有受很大的影响,好比风雨飘摇中的一支坚强的箭竹。这引发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对比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所导致的资本所有者越来越富有、广大的工人阶级越来越贫困的矛盾势必造成有效需求的不足、生产的相对剩余。这也许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 在资本主义中,有产者或者说是资本与土地的所有者是靠机器、土地等资本品谋取高额收入的;而广大的无产者即工人劳动者是靠双手谋取劳动收入的。双手创造的收入无论如何是无法赶上机器所创造的利润的。资本家和地主的收入是普通工人的几千倍或几万倍。有产者越来越富有,无产者越来越贫困,这就是资本主义活生生的现实。在利益的驱使下,资本家追求更大规模的投资,但如果消费跟不上供给,就会产生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增加投资,使生产能力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不断压榨工人工资,使消费能力不断下降,这就引发了不可避免的矛盾。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西方国家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的经济危机之后,开始逐渐意识到,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必须提高劳动阶层的收入水平和福利水平,为市场提供足够的消费能力以支撑扩大再生产。但是,即便是这样也无力改变这一矛盾。

马克思与毛概

叙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谈谈对你的启示? 答:1、毛泽东思想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步,它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规律,解决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它也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不仅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而且以这一理论为依据,形成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策略,率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从此,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2、毛泽东思想之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步,它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

论、方针和政策,解决了“为什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3、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步,它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完成了从社会主义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步,它揭示了新形势下执政党建设的规律,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完成了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5、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五步,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

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由一系列的基础原因、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批判真理。马克思足以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的根源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起来,从而成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旗帜。关键词:科学;革命;统一 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科学性,不仅体现在作为科学世界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它产生的历史条件已经具备,并沿着概括科学发展成果的途径建立起来的,因而它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的,是对世界未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而且也体现在它创立时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吸取了凝结着到19世界上半叶的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更重要的是,它是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实际,不断研究和解决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所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它能成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 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具有彻底革命性的理论,也是人类思

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其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类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最彻底的革命的阶级。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起来,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现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的观点,从根本上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现代科学也充分证明了它的正确性。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的紧密联系,最突出和最集中的表现就是给予它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唯一的科学方法论。

人教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检测题(含答案)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检测题 一、单选题 1.19世纪初,英国女子教育的内容及其贫乏,主要是礼节、跳舞、唱歌等才艺;19世纪中期后,较多的学校增加了技能教育,女子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教育权利。这一变化 A.适应了工业化社会发展的要求 B.推动了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C.开启了西方近现代教育制度 D.冲击了英国的封建等级秩序 2.16和17世纪,英国先后创建了不少的殖民垄断公司,如非洲公司、东印度公司、土耳其公司等,这些公司在19世纪中后期先后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这两类垄断性质的组织都() A.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要求 B.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产物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D.为凯恩斯主义诞生奠定了基础 3.17至19世纪从巴黎开始兴起香水业,迅速流行于欧洲上流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水平提高 B.时尚潮流引领 C.经济迅速发展 D.新兴行业发展 4.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宣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他们是生产过程中的神经和灵魂因而又是国家的神经和灵魂”。材料表明 A.工人阶级的觉悟提高 B.工人形成自觉的要求和理论 C.马克思主义影响扩大 D.工人阶级尝试建立新式政权 5.下表为18世纪60年代以来重大发明的相关情况,由此可知

A.科学的重要作用贯穿全过程 B.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缩小 C.两次工业革命存在明显差异 D.发明者身份影响成果的应用 6.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任用官员主要依据私人感情。1853年,英国政府决定实行公开考试录用制,根据才能择优录取,以适应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的需要。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议会权力的增大B.工业革命的影响 C.两党制度进一步完善D.资本主义扩张的需要 7.如图是十八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英国输入原棉数量变化的统计图,图中数量变化与年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历史逻辑,对此做出最合理的解释是 A.英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 B.北美殖民地棉花产量快速增长 C.法国大革命引发的国际市场变化 D.英国纺织业技术提升和蒸汽机的应用 8.1881年2月22日,马克思在一封信中指出: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材料可以说明 A.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具有偶然性B.巴黎公社运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C.巴黎公社不属于无产阶级革命D.巴黎公社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9.据统计,在1895年,美国制糖公司控制了全国95%的砂糖生产,在1900年,美国烟草公司控制了除雪茄以外其他烟草制品的50%~90%,在1906年,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全国91%的石油精炼企业,摩根财团则左右了整个美国的金融市场。这些现象 A.违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B.体现了国家意志的主观要求 C.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D.说明美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10.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某中学开展了名为“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