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坪塘工程整治技术标准
山坪塘工程整治技术标准

山坪塘工程整治技术标准(试行)1 总则1.0.1 为规范我市山平塘工程整治工作,明确技术要求,提高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安全,恢复蓄水和供水能力,促进全市粮食基础能力建设,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所指的山平塘,是指在总容积在0.1~10万立方米的小型蓄水工程。
1.0.3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总容积0.1~2万立方米、且大坝坝高在6m以下的山平塘工程的整治建设。
1.0.4 总容积在2万立方米以上或坝高在6m以上的山平塘工程整治,可参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的有关技术规范。
2基本资料2.0.1 山平塘整治应搜集当地的有关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工程现状等资料。
2.0.2 地形资料:山平塘的地形图(含库区)采用1∶1000,坝址区地形图1∶500。
2.0.3 地质资料:坝址区要求作地质素描。
有不良地质现象的,一般不纳入整治规划;特殊情况需要纳入的,可参照其它相关规程、规范进行大坝安全鉴定。
2.0.4 山平塘工程的位置、集雨面积、灌溉面积应逐处在1∶10000地形图上标明。
3 规划2.0.1 山平塘整治必须开展区域性规划,并符合县级农田水利(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
2.0.2 山平塘整治规划应体现粮食产量、品质和集中连片优势,着力于提高粮食基础生产能力建设,兼顾蔬菜、柑桔等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2.0.3 规划区内安全隐患突出、库容大、效益好的工程宜重点规划。
2.0.4 山平塘整治规划应提出不同类型工程的典型设计,根据典型设计利用扩大指标法估算规划区工程量和投资。
2.0.5 对国家、地方和群众投入应进行统筹安排。
规划应充分考虑当地群众投资、投劳能力和积极性,农民投劳应折资计算。
2.0.6 应编制分期实施计划,并提出组织管理、技术支持、资金筹措和劳动力安排措施。
4 工程设计4.1 工程设计标准4.1.1 工程等级划分标准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定,山平塘整治的工程等级、工程规模及建筑物级别按表 4.1.1进行划分。
重庆山坪塘整治标准

重庆山坪塘整治标准山坪塘是重庆地区特有的一种地貌类型,因地势陡峭、水土流失严重而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改善山坪塘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制定了重庆山坪塘整治标准,以规范山坪塘整治工作,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首先,重庆山坪塘整治标准要求对山坪塘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整治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特点,结合水资源分布情况,科学规划整治方案,确保整治工作能够取得实际效果。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保护当地植被和野生动物资源,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额外的影响。
其次,重庆山坪塘整治标准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整治技术。
在整治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整治工程技术,包括梯田整治、坡面保护、水土保持等技术手段,以减缓水土流失速度,保护土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安排整治工程的施工时间,确保整治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另外,重庆山坪塘整治标准要求加强整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在整治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对整治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整治工程的管理,确保整治工程能够按照规划和技术要求进行实施,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最后,重庆山坪塘整治标准要求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在整治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水土保持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山坪塘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培训,提高整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确保整治工作能够取得长期效果。
总之,重庆山坪塘整治标准的制定对于改善山坪塘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整治标准进行规划、技术、监督和管理,并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才能够取得实际的整治效果,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山塘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xxxx山塘全面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批准:审核:编制:xxxxxx限公司二〇六年五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01.1 工程简况 01.2 施工条件 01.3主体工程项目及其工作内容 01.4工程质量目标及工期目标 (1)第二章施工总规划及布置 (1)2.1规划编制原则、依据 (1)2.2施工规划说明 (2)2.3施工总平面布置 (3)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 (4)3.1施工总进度目标 (4)3.2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6)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 (7)4.1施工测量方法 (7)4.2套井施工 (8)4.3土方开挖 (11)4.4土方回填 (12)4.5 放水涵管非开挖施工 (14)4.6干砌石施工 (16)4.7 浆砌石挡墙及基础 (17)4.8 砼预制块护坡 (19)4.9 草皮护坡工程 (20)4.10 房屋建筑工程 (21)4.11 砼工程 (22)4.12 质量保证措施 (25)第五章主要劳动力使用、机械配备计划 (26)5.1劳力使用计划 (26)5.2设备使用计划 (27)第六章质量保证、工期保证措施 (28)6.1质量保证措施 (28)6.2工期保证措施 (32)第七章安全文明生产 (33)7.1安全生产措施 (33)7.2 文明施工措施 (34)第八章环保措施 (35)第九章汛期、雨季施工措施 (36)9.1 汛期施工管理目标 (36)9.2 汛期施工准备工作 (36)9.3汛期施工措施 (36)第十章工程保修措施 (38)第十三章完工清场措施 (39)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简况xxx山塘位于xxxx村,山塘坝址以上集雨面积0.11km2,主流长度为0.797km,总容积1.2万m3,正常蓄水位190.77m(相对高程)。
上泉力山塘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山(2)型山塘,主要建筑物大坝、溢洪道和灌溉涵管为7级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
1.2 施工条件xxx山塘位于xxxx村,距离潘石线公里2km左右,对外交通方便。
山坪塘工程整治技术标准

山坪塘工程整治技术标准(试行)1总则1.0.1为规范我市山平塘工程整治工作,明确技术要求,提高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安全,恢复蓄水和供水能力,促进全市粮食基础能力建设,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所指的山平塘,是指在总容积在0.1~10万立方米的小型蓄水工程。
1.0.3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总容积0.1~2万立方米、且大坝坝高在6m以下的山平塘工程的整治建设。
1.0.4总容积在2万立方米以上或坝高在6m以上的山平塘工程整治,可参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的有关技术规范。
2 基本资料2.0.1山平塘整治应搜集当地的有关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工程现状等资料。
2.0.2地形资料:山平塘的地形图(含库区)采用1∶1000,坝址区地形图1∶500。
2.0.3地质资料:坝址区要求作地质素描。
有不良地质现象的,一般不纳入整治规划;特殊情况需要纳入的,可参照其它相关规程、规范进行大坝安全鉴定。
2.0.4山平塘工程的位置、集雨面积、灌溉面积应逐处在1∶10000地形图上标明。
3规划2.0.1山平塘整治必须开展区域性规划,并符合县级农田水利(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
2.0.2山平塘整治规划应体现粮食产量、品质和集中连片优势,着力于提高粮食基础生产能力建设,兼顾蔬菜、柑桔等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2.0.3规划区内安全隐患突出、库容大、效益好的工程宜重点规划。
2.0.4山平塘整治规划应提出不同类型工程的典型设计,根据典型设计利用扩大指标法估算规划区工程量和投资。
2.0.5对国家、地方和群众投入应进行统筹安排。
规划应充分考虑当地群众投资、投劳能力和积极性,农民投劳应折资计算。
2.0.6应编制分期实施计划,并提出组织管理、技术支持、资金筹措和劳动力安排措施。
4工程设计4.1工程设计标准4.1.1工程等级划分标准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定,山平塘整治的工程等级、工程规模及建筑物级别按表4.1.1进行划分。
山坪塘整治工作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山坪塘整治工作方案篇一:两头凼山坪塘整治方案1两头凼山坪塘除险加固设计1.1工程等级和洪水标准1.1.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两头凼山坪塘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防洪、景观等综合效益的山坪塘,大坝主坝长34m,副坝长7m,内坝现高2.9m,坝底最大宽度0.6m,坝顶部分宽0.3m,部分宽0.6m,满足文观村8社及邻近3个社100亩农田灌溉。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以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20XX版的有关规定,工程为Ⅴ等,其永久性主要水工建筑物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性建筑物5级。
1.1.2设计洪水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以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20XX版的有关规定,大坝设计洪水标准定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1.1.3设计依据1.《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2.《防洪标准》(gb50201-94)3.《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DL/T5346-20XX);4.《工程拱坝设计施工技术标准实用手册》;5.《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5021-93)7.《水工设计手册》;8.《小型水库设计手册》;9.《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10.《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11.《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XX)12.《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量计量规定》DL/T5088-19991.2山坪塘病险现状两头凼山坪塘位于马武镇文观村8社,现状大坝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条石拱坝,原拱坝采用砂浆填缝,后因坝体渗漏严重由村社村民自发采用砼勾缝,但是由于施工工艺不高,现已基本风化垮落,加之下游为电站拦河坝库区,电站大坝蓄水时淹没大坝下游侧,洪水时,基本淹没大坝;为防止下游水反灌,当地村民用单层砌砖加高坝体,加高高度为60cm。
山坪塘工程整治技术标准

山坪塘工程整治技术标准(试行)1 总则1.0.1 为规范我市山平塘工程整治工作,明确技术要求,提高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安全,恢复蓄水和供水能力,促进全市粮食基础能力建设,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所指的山平塘,是指在总容积在0.1,10万立方米的小型蓄水工程。
1.0.3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总容积0.1,2万立方米、且大坝坝高在6m以下的山平塘工程的整治建设。
1.0.4 总容积在2万立方米以上或坝高在6m以上的山平塘工程整治,可参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的有关技术规范。
2 基本资料2.0.1 山平塘整治应搜集当地的有关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工程现状等资料。
2.0.2 地形资料:山平塘的地形图(含库区)采用1?1000,坝址区地形图1?500。
2.0.3 地质资料:坝址区要求作地质素描。
有不良地质现象的,一般不纳入整治规划;特殊情况需要纳入的,可参 1照其它相关规程、规范进行大坝安全鉴定。
2.0.4 山平塘工程的位置、集雨面积、灌溉面积应逐处在1?10000地形图上标明。
3 规划2.0.1 山平塘整治必须开展区域性规划,并符合县级农田水利(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
2.0.2 山平塘整治规划应体现粮食产量、品质和集中连片优势,着力于提高粮食基础生产能力建设,兼顾蔬菜、柑桔等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2.0.3 规划区内安全隐患突出、库容大、效益好的工程宜重点规划。
2.0.4 山平塘整治规划应提出不同类型工程的典型设计,根据典型设计利用扩大指标法估算规划区工程量和投资。
2.0.5 对国家、地方和群众投入应进行统筹安排。
规划应充分考虑当地群众投资、投劳能力和积极性,农民投劳应折资计算。
2.0.6 应编制分期实施计划,并提出组织管理、技术支持、资金筹措和劳动力安排措施。
4 工程设计4.1 工程设计标准4.1.1 工程等级划分标准2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定,山平塘整治的工程等级、工程规模及建筑物级别按表4.1.1进行划分。
山坪塘整治工程项目要求1

山坪塘整治工程项目要求12014年山坪塘整治工程具体要求2014年,从设计、施工、监管、管护等四个环节,按照“3633”思路,抓好抓实山坪塘整治工程,确保山坪塘通过整治后无病险、能蓄水。
设计:明确“三大目的”1.除险。
必须以排除蓄水隐患为首要目标。
设计中,设计方要因地制宜,不局限在坝坎方,也不局限于整体形象,可有针对性的进行点状设计;施工中,专业队伍要依照设计,充分尊重当地老百姓意见,做到局部实用、整体协调。
2.加固。
必须以加固能用并耐用为重要目标。
设计中,设计方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点状位置或整体部位进行分等级的工程内容和标准设计;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
3.整漏。
必须以整住漏、装住水为终极目标。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方必须要结合当地权威人士指出的问题,要充分尊重当地老百姓意见,指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设计项目内容;施工时,专业队伍必须请当地老百姓在现场。
施工:细化“六大要件”1.淤泥。
清淤以不见老底子为宜。
清淤部位必须夯实、整平。
2.镂眼。
在原有排水系统基础上进行施工,不新增镂眼,不减少镂眼,要确保正常蓄、放水。
3.坡坎。
完全按照设计内容和标准施工。
重点做好基础整形和夯实。
如六棱块护坡,必须实行“基础验收制”(即需经水利建设技术部门验收土坡基础及垫层标号后方可铺设);如直接浇灌混凝土,重点验收支模情况和混凝土标号,4.路系。
塘周路,主要注重设计标准和混凝土标号;下塘梯,根据设计标准和位置施工。
5.渠堰。
统一按设计标准和混凝土规格。
重点验收实用性:引水堰,要求尽可能扩大集雨面;排水堰,长度以不影响下游耕地种植、公路通行、人畜安全等为宜。
6.公示牌。
统一制作、镶嵌碑式公示牌。
监管:突出“三大主体”1.监理机构:承担工程建设中的监管主体责任,负责全工程质量、数量和资料完善工作。
2.群众代表:含各组村民代表和村指定人员,承担工程建设中的监管主要责任,负责对各口塘的施工进行现场监督。
3.职能部门:含镇辖水利水保站和政府指定部门,承担工程建设的监管统筹责任,负责对监理机构的工作开展进行监督和监管过程中的矛盾纠纷协调工作。
山坪塘整修工程实施方案

山坪塘整修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山坪塘是我们村庄的重要水源之一,也是周边农田的灌溉来源。
然而,由于长期缺乏维护和管理,山坪塘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塘堤渗漏、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等。
为了保障村民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的灌溉需求,我们决定对山坪塘进行整修工程。
二、整修目标1. 解决塘堤渗漏问题,保障塘堤的完整性和稳定性;2. 提高山坪塘的蓄水能力,保证供水需求;3. 改善山坪塘水质,保障灌溉水质和农田产量。
三、实施方案1. 塘堤加固为了解决塘堤渗漏问题,我们将采取加固措施,包括清理塘堤表面杂草、修补塘堤漏洞、加固塘堤基础等。
同时,我们还将在塘堤表面铺设防渗材料,提高塘堤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2. 提高蓄水能力为了提高山坪塘的蓄水能力,我们计划对塘底进行淤泥清理和疏浚,清除淤积物,恢复塘底原有容积。
同时,我们还将对山坪塘进行加高加固,提高水位线,增加蓄水量。
3. 改善水质为了改善山坪塘的水质,我们将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定期清理塘边杂草和垃圾,禁止污染源进入山坪塘。
同时,我们还将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水生植物,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净化,改善山坪塘的水质。
四、实施步骤1. 调查勘测:对山坪塘进行详细的勘测和调查,了解山坪塘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 设计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整修方案,确定加固措施和改善措施,并编制详细的施工图纸。
3. 施工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人员、设备和材料,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
4. 实施整修: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塘堤加固、塘底清淤、塘水植物配置等工程。
5. 水质监测:整修完成后,对山坪塘的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达标。
六、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整修工程,我们预期可以有效解决山坪塘存在的问题,提高山坪塘的蓄水能力,改善水质,保障村民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的灌溉需求。
同时,整修后的山坪塘将成为村庄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为村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七、总结整修山坪塘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关系到村民的生活和农田的灌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坪塘工程整治技术标准(试行)1总则1.0.1为规范我市山平塘工程整治工作,明确技术要求,提高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安全,恢复蓄水和供水能力,促进全市粮食基础能力建设,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所指的山平塘,是指在总容积在0.1~10万立方米的小型蓄水工程。
1.0.3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总容积0.1~2万立方米、且大坝坝高在6m以下的山平塘工程的整治建设。
1.0.4总容积在2万立方米以上或坝高在6m以上的山平塘工程整治,可参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的有关技术规范。
2 基本资料2.0.1山平塘整治应搜集当地的有关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工程现状等资料。
2.0.2地形资料:山平塘的地形图(含库区)采用1∶1000,坝址区地形图1∶500。
2.0.3地质资料:坝址区要求作地质素描。
有不良地质现象的,一般不纳入整治规划;特殊情况需要纳入的,可参照其它相关规程、规范进行大坝安全鉴定。
2.0.4山平塘工程的位置、集雨面积、灌溉面积应逐处在1∶10000地形图上标明。
3规划2.0.1山平塘整治必须开展区域性规划,并符合县级农田水利(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
2.0.2山平塘整治规划应体现粮食产量、品质和集中连片优势,着力于提高粮食基础生产能力建设,兼顾蔬菜、柑桔等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2.0.3规划区内安全隐患突出、库容大、效益好的工程宜重点规划。
2.0.4山平塘整治规划应提出不同类型工程的典型设计,根据典型设计利用扩大指标法估算规划区工程量和投资。
2.0.5对国家、地方和群众投入应进行统筹安排。
规划应充分考虑当地群众投资、投劳能力和积极性,农民投劳应折资计算。
2.0.6应编制分期实施计划,并提出组织管理、技术支持、资金筹措和劳动力安排措施。
4工程设计4.1工程设计标准4.1.1工程等级划分标准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定,山平塘整治的工程等级、工程规模及建筑物级别按表4.1.1进行划分。
表4.1.1工程等级划分标准4.1.2洪水标准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定,由于本标准适用于库容小于2万立方米、坝高低于6m 的山平塘整治工程,洪水标准参照平原、滨海区5级建筑物标准执行,应符合表4.1.2的要求。
表4.1.2建筑物洪水标准注:串联型山平塘的最上级山平塘,以及位于高暴雨区的山平塘,其洪水标准应按上限值取用。
4.2大坝整治设计4.2.1坝顶高程采用设计(校核)洪水位加上安全加高和风浪爬高确定,安全超高可按设计工况0.3m、校核工况0.2m计算。
4.2.2坝顶宽度不小于2.5m,土石坝、堆石坝上、下游坝坡坡比(多级坝坡指平均坡比)不小于表4.2.2要求。
其它型式的坝坡应通过验算满足稳定安全要求。
表4.2.2土石坝、堆石坝坝坡要求4.2.3有行人通行要求的坝顶应硬化,砼标号采用C20,厚度10cm,每隔6m分缝,缝宽2cm。
4.2.4有行人通行要求或附近人口集中的山平塘,坝顶应设置栏杆,栏杆的高度不低于1.2m,可采用预制混凝土或浆砌条石、砖等形式。
预制栏杆采用工艺栏杆;条石栏杆用断面30×30cm的细料条石浆砌;砖砌栏杆每间距6m应设构造柱。
砖及条石栏杆每隔6m设伸缩缝,缝宽2cm。
4.2.5山平塘大坝坝坡出现滑坡、裂缝等病险,应针对病险部位,采取清除滑坡体、翻筑坝坡等措施;坝体出现渗漏的,坝基、坝肩应设截流槽,结合上游坝坡护坡,设土工膜防渗。
4.2.6土坝上游坝坡应进行护坡。
护坡形式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采用块石护坡,厚度不低于30cm;采用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护坡,混凝土不低于C15砼,厚度不低于10cm;砌石坝上游坝坡应采用M10水泥砂浆开槽勾缝,缝宽2cm。
4.2.7土坝下游坝坡应平整,排水良好,无明显变形和高杆杂草,下游坝脚应设置排水设施,排水设施应具备相应的排水能力。
1.坝体排水可采用棱体排水、贴坡排水等。
(1)棱体排水:排水体顶部宽度不小于0.8m,排水体顶高程应超过坝脚最高水位和地面1.0m;(2)贴坡排水:排水体厚度(含反滤厚度)不小于0.5m,排水体高度高于浸润线出逸点1.0m 或高于1/2坝高且高度不小于2.0m;排水底脚处应设置排水沟。
2.土坝下游坝面与两边岸坡连接部位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应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砌筑。
内空断面尺寸应不小于0.25m×0.25m。
其它部位的坝面排水设置宜结合护坡型式进行设置。
4.3溢洪道4.3.1溢洪道泄洪能力应满足相应的防洪标准要求。
4.3.2溢洪道的下游泄洪应通畅,泄洪时不冲坝脚,消能设施的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尽可能选用阶梯式消能。
4.3.3溢洪道边墙结构可采用浆砌条石、块石和现浇混凝土,尺寸必须满足稳定要求。
边墙与土坝结合部位,靠坝一侧边墙边坡不低于1:0.25,确保边墙稳定、可靠。
4.3.4溢洪道底板衬砌材料可用C20现浇混凝土、浆砌条石或块石,现浇混凝土厚度不低于15cm,浆砌块石厚度不低于40cm,浆砌条石不低于30cm。
4.3.5溢洪道与非坝体结合部位,除保证溢洪道自身安全外,还应视具体情况兼顾其它部位的安全。
4.3.6溢洪道有行人通行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人行便桥,桥两侧设置栏杆,栏杆的高度不低于1.2m。
4.4 放水设施4.4.1放水设施的放水能力应满足用水需求。
4.4.2放水设施可采用涵卧管或管闸形式。
4.4.3涵卧管:卧管采用阶梯形,梯高不大于30cm,边墙结构采用浆砌条石或C20现浇混凝土;卧管盖板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放水孔应满足用水需求。
4.4.4管道放水:管道放水要保证取水口正常运行,管道与坝体结合部位应设置截水环,管道外设置二道闸阀,闸阀处设置闸阀井,管道材料可采用PE管、球墨铸铁管或防腐性能强的材料。
4.6借水堰4.5.1山平塘来水不足,可设置借水堰,借水堰末端应设置沉砂池。
4.5.2山平塘集中汇水地方来砂量较大,宜设置沉砂池。
4.5.3沉砂池的位置尽可能考虑出砂方便;沉砂池的内空尺寸不低于2×2m,深度不低于1.2m。
4.5.4借水堰和沉砂池的边墙在保证自身的安全下,现浇混凝土边墙厚度不低于20cm,浆砌块石边墙厚度不低于40cm,浆砌条石边墙厚度不低于30cm。
4.6配套渠道4.6.1山平塘配套渠道防渗率不应低于70%。
4.6.2土壤渗漏量大、渠系水利用系数低,以及水资源紧缺或有特殊要求的配套渠道,均应进行防渗衬砌。
4.6.3配套渠道衬砌结构的基底应坚实稳定。
衬砌尺寸同4.5.4。
4.7清淤扩容4.7.1山平塘整治时应将塘内淤泥清除塘外,提高蓄水能力。
4.7.2淤泥堆积地点选择在少占良田、且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地块,并做到环境整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4.8 便民设施4.8.1山平塘整治应结合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修建适量的洗衣台、便民梯和便民路。
5工程施工5.0.1土坝坝体加固填筑应压实,压实后的填筑料应密实均匀。
粘性土料压实度宜不小于93%;砂料的填筑干密度宜不小于1.6~1.7g/cm3;砂砾料含砾量在40%~70%时,填筑干密度宜不小于2.0g/cm3;堆石料的压实标准可按孔隙率控制,孔隙率宜控制在25%~30%左右。
5.0.2护坡石料须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新鲜,不得有剥落层或裂纹,其抗水性、抗压强度、几何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5.0.3护坡垫层材料应按反滤层铺筑规定施工,铺砌块石或其它面层时,不得破坏垫层。
5.0.4上游块石护坡的砌石应做到:认真挂线,自上而下,错缝竖砌,紧靠密实,塞垫稳定,大块封边,表面平整,注意美观。
当上游坝坡采用砂浆勾缝时,必须注意预留排水孔。
5.0.5浆砌石砌筑应满足下列要求:(1)砌筑前,应在砌体外将石料上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2)应采用座浆法分层砌筑,不得无浆直接贴靠,砌缝内砂浆应采用扁铁插捣密实,严禁先堆砌石块再用砂浆灌缝;(3)上下层砌石应错缝砌筑,砌体外露面应平整美观,外露面的砌缝应预留约2~4cm深的空隙,以备勾缝处理,水平缝宽应不大于2.5cm,竖缝宽应不大于4cm。
6竣工验收6.0.1山平塘整治竣工验收应根据有关规程、规范进行。
6.0.2项目业主必须按照批复文件要求完成全部建设内容。
6.0.3 工程完工后,项目业主按规定完善竣工资料、完成完工公示和竣工决算审计。
6.0.4工程完工,应逐处在显著位置设置完工公示牌,公示牌上张贴“中央项目•农田水利”标识,并对工程名称、坝高、开工和完工时间、管护责任、投资情况及效益等进行公示。
6.0.5完工公示结束后,项目业主应向县级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县级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县级竣工验收,完善工程验收有关手续,逐塘建卡销号。
6.0.6市级有关部门在县级验收的基础上,组织市级抽验。
7工程管理7.0.1山平塘整治竣工后,项目业主应建立相应的工程管护制度和用水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工程管护。
7.0.2划定工程保护范围。
工程保护范围为大坝外边线以外50~100m,并禁止在保护范围内从事危害大坝的一切活动。
7.0.3建立水费征收制度。
从收取的水费中,提取20%的资金作为主体工程防汛保安大修理费,用于工程维修养护。
7.0.4建立山平塘巡查制度。
对工程进行定期检查,作好检查观察记录。
发生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出现险情时,立即报上级主管部门处理。
7.0.5山平塘整治的技术资料和竣工资料应及时归档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