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形容词地用法
的、地、得的用法

的、地、得的用法的、地、得是汉语语法中的三个助词,分别用于表示形容词、副词、动词的语法作用,是汉语语法中的重要部分。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它们的用法。
一、形容词+的“的”是用来修饰形容词的助词,用于表示形容词修饰的名词之间的关系。
它的使用规则如下:1.形容词修饰名词时,一般要加“的”。
例如:“漂亮的花”、“高大的建筑”。
2.形容词作补足语时,不加“的”。
例如:“他高兴极了”。
3.形容词作定语修饰代词时,不加“的”。
例如:“我的小伙伴”。
4.形容词作状语时,不加“的”。
例如:“她跑得很快”。
二、副词+地“地”是用来修饰副词的助词,用于表示副词修饰的动词之间的关系。
它的使用规则如下:1.副词修饰动词时,一般要加“地”。
例如:“慢慢地走”、“快快地跑”。
2.副词修饰形容词时,一般要加“地”。
例如:“非常聪明地孩子”。
3.副词修饰其他副词时,一般要加“地”。
例如:“很慢地跑”。
三、动词+得“得”是用来表示动词与补语之间的关系,用于表示主语执行某个动作后所得到的结果。
它的使用规则如下:1.动词与补语之间要用“得”连接。
例如:“跑得快”、“看得见”。
2.动词与补语之间不能用“地”连接。
例如:“跑地快”是错误的。
3.当主语和宾语之间有副词修饰时,应该将副词放在“得”之前。
例如:“我跑得非常快”。
总之,的、地、得是汉语语法中的三个助词,分别用于表示形容词、副词、动词的语法作用。
学生们在学习汉语语法时,需要认真掌握它们的用法,才能更好地运用汉语进行表达。
汉语中形容词的用法

汉语中形容词的用法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等。
如“大、高、认真、生动、美丽、精明、可爱、冰凉、初级”。
主要语法特征(1)一般能受“不”和“很”的修饰。
如“不大、很大、不生动、很生动”。
少数带有表示程度语素的普通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不受“不”和“很”的修饰。
如不说“不冰凉、很冰凉、不雪白、很雪白、不初级、很初级”。
(2)能修饰名词,如“大眼睛、高楼、冰凉的酸梅汤、初级职称”。
(3)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A、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如“大大、高高、短短、细细”。
这类重叠式修饰动词时表示程度的加强,修饰名词时不仅没有加强的意味,反而表示程度减弱,即表示一种轻微的程度。
例如:大大缩短了距离(程度加强)大大的眼睛(与“大眼睛”相比程度减弱)高高举起(程度加强)高高的个儿(与“高个儿”相比,程度减弱)B、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一般表示程度的加强,有三种格式:a、AABB:口口声声断断续续浩浩荡荡松松散散密密麻麻冷冷清清来来往往踉踉跄跄大大方方客客气气说说笑笑的的确确反反复复方方正正实实在在踏踏实实扎扎实实是是非非堂堂正正偷偷摸摸唯唯否否蝎蝎螫螫形形色色铮铮佼佼洋洋洒洒战战兢兢b、A里AB:这里的AB限于某些含贬义的形容词,重叠后既表示程度加强,又表明嫌恶的感情。
如:小里小气古里古怪慌里慌张糊里糊涂马里马虎c、ABAB:这里的AB只限于某些带有表示程度的语素的双音节形容词。
如:冰凉冰凉雪白雪白通红通红笔直笔直碧绿碧绿鲜红鲜红C、重叠属于形容词生动形式。
形容词生动形式除了重叠之外还有单音节形容词A加双音节或多音节后缀这种形式。
a、A+双音节后缀:这个后缀一般是叠音的。
如:暖洋洋醉醺醺香喷喷干巴巴沉甸甸羞答答亮晶晶沉甸甸白花花绿油油黑黝黝慢腾腾阴森森皱巴巴亮铮铮笑嘻嘻香喷喷乱哄哄黑漆漆轻飘飘湿漉漉红彤彤骨碌碌雾朦朦喜盈盈亮晶晶黄灿灿孤零零毛绒绒胖乎乎一颗颗一簇簇绿油油黄澄澄红彤彤光闪闪油乎乎光溜溜黑油油粘糊糊亮晶晶脏兮兮皱巴巴干巴巴松塌塌胖墩墩肉墩墩瘦巴巴瘦嶙嶙喜洋洋喜滋滋喜冲冲兴冲冲乐悠悠乐陶陶乐滋滋白花花绿莹莹黄澄澄绿油油明晃晃慢腾腾沉甸甸b、A+多音节后缀,如:黑不溜秋黑咕隆咚花里胡哨傻不愣登蠢了呱叽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不受“不”和“很”的修饰。
地 的 的三个字的用法与区别

地的的三个字的用法与区别地、的、得这三个字在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也是初学者容易混淆的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地、的、得这三个字的用法与区别。
一、地(dì)1. 作为副词:"地"作为副词时,用于形容动作发生的方式或程度,在句子中位于动词之前。
例如:“快楼上去看看”、“小明走得很快”中的“快”、“走得很快”的“快”都可以加上“地”,即变成“快地楼上去看看”、“小明快地走”。
2. 作为名词:"地"也可作为名词使用,具有特定的含义。
例如:"故乡"呼唤着儿时无邪玩耍的人们;"战场"沉重着色彩斑斓的生死纷争。
3. 作为介词:"地"作为介词时,表示方位或分界。
例如:"她坐在桌子旁边"中的"旁边"就是由介词"地"来表示位置关系。
二、的 (de)1. 作为助词:"的"多用于构成定语从句,连接修饰性成分和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间的关系。
例如: "我希望过一个幸福的生活"中的"幸福的生活"是修饰性成分。
2. 作为副词:"的"还可以用作副词,表示一种加强、夸张、转折等程度或情感。
例如: "真好笑!"中的"真"就起到了副词的作用;“这件事坏透了”、“知道什么,你懂个屁”的“坏透了”、“什么,你懂个屁”的“透”、“个”的前面加上“地”,即变成“坏透地了”和“懂地个屁”。
3. 作为名词:另外,"的"还可以有名词功能,在汉语中表示血缘、同类关系或者所属关系。
例如:"父亲的爱是无私的"和"那是我的杯子"中的"父亲的爱"和"我的杯子".三、得 (de)1. 作为助词:"得"(de)常常用在动词后面, 表示方式、程度,构成状语,表示一种结论或结果。
地的得的用法和区别 (2)

地的得的用法和区别一、地、得的用法及区别地、得是汉语中经常使用的助词,它们在句子中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和表达方式。
虽然它们在发音上相似,但是在用法和含义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接下来将从用法、功能以及使用场景等方面详细探讨“地”和“得”的区别。
二、地的用法及含义“地”字常常被用作状语,表示情况或行为方式的描述。
它可以用于形容词与动词之间,形容词前加上“地”,使其成为一个副词。
例如,“慢悠悠地走”、“轻轻地摸索”等。
此外,“地”还可以加在动词后面,表示对动作进行修饰,突出动作的方式或状态。
“他哭了一阵子,哭得声嘶力竭。
”这里,“哭得声嘶力竭”中,“哭得”就是通过“地”的方式来修饰动作,并且强调了此时哭的程度。
三、得的用法及含义1. “得”的主要功能是构成补语结构,在实意动词后面加上形容词或副词来表示动作所产生的程度或结果。
例如,“运动会顺利进行,大家欢呼雀跃得不得了。
”这里,“欢呼雀跃得不得了”中的“得不得了”就是通过“得”的方式来表示动作的程度或结果。
2. “得”也可以用作副词,修饰动作时表示一种即使或尽管的意思。
例如,“他走得虽然慢,但是很坚定。
”四、地与得的区别与联系1. 用法不同:地通常与形容词连用,表达描述情况或行为方式;而得则通常紧跟在动词后面,表示补充说明动作的程度或结果。
2. 功能有所差异:地多用于修饰形容词、副词以及某些动词,具有描述和修饰作用;而得后接补语,强调程度和结果。
3. 含义相似性:地和得都能进一步增加修辞、强调动作程度。
它们都能够使句子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4. 使用场景上的不同:地更常见于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用于描绘细节和丰富文字的情感色彩;而得在口语交流中较为常见,能够突出事实陈述和个人感受。
五、总结通过对地和得的用法及区别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在句子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和表达方式。
地主要是用于形容词的修饰和动词的修饰,提供更多细节信息和描述方式;而得则在实意动词后面构成补足语结构,表示动作所产生的程度或结果。
的地的区别和用法口诀

的地的区别和用法口诀
的、地、得是汉语中常用的三个助词,它们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但很多人在使用时却很容易混淆。
而正确使用这三个助词能够让我们的语言更加准确、流畅。
下面是一些简单易记的口诀,帮助大家区分和正确使用它们。
1. 的:形容词后面加,表示所有关系。
例句:我的书、红色的花、漂亮的衣服。
2. 地:副词后面跟,表示方式或场景。
例句:轻轻地说话、快乐地玩耍、慢慢地走路。
3. 得:动词后面用,表示结果或程度。
例句:跑得快、看得见、吃得饱。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使用方法:
1. “的”可以用来连接两个相同或相似的形容词。
例句:高高的山峰、鲜红的鲤鱼。
2. “地”在一些词语中相当于后缀“-ly”,表示副词。
例句:明亮地笑、轻松地走。
3. “得”可以用来连接两个动词,表示结果。
例句:看得出、听得见。
以上就是关于“的、地、得”的区别和用法的一些简单口诀,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运用它们,写出更加准确、流畅的汉语。
- 1 -。
怎样区分的和地的用法

怎样区分的和地的用法一、介绍“的”和“地”的用法在汉语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两个字“的”和“地”。
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却有着不同的用法,特别是在修饰名词或者动词时,正确使用“的”和“地”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准确区分“的”和“地”的用法。
二、区分名词性“的”1. 作为名词之间的连接例如,“苹果的颜色是红色。
” 中,“的”起到了连接主语"苹果"与它的属性"颜色"之间的作用,表示所属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的”的后面通常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
2. 在代词后面形成称谓当我们想要表示亲密程度、尊敬等情感时,我们可以在代词后加上“的”,形成称谓。
举例来说,“奶奶的房间很整洁。
” 这里,“奶奶”的前面有一个名词性代词,“房间”,而这个代词通过添加“的”,表示对奶奶归属关系或尊敬之意。
3. 形容词修饰名词当形容词要直接修饰名词时,一般在形容词后面加“的”。
例:“美丽的花朵”、“高大的建筑物”。
三、区分动词性“地”1. 形容词修饰动词当一个形容词作为补充说明动作特点或态度时,要用“地”连接在动词后面。
例如,“快乐地笑”、“悄悄地走”。
2. 简化副词短语有些副词短语可以简化成一个形容词,这时候需要使用“地”来连接。
比如,“轻轻地吹”,可以简化为“温柔地吹”。
3. 动词与补足语之间当一个句子中有动宾结构,并且该动宾结构中的名词已经由上文提及或明确了指代关系时,常需要用“得/不” + 动量补语+ “地” 结构来表达。
例如:- 教得好(修饰前面的"教")- 吃东西吃得干净(修饰前面的"吃")四、判断名称性和动作性描述在实际运用中,我们有时难以准确判断是使用表示名称性质还是表示动作性质的修饰。
在这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判断修饰的实体是动作还是名词。
如果是动作,则使用“地”;如果是名词,则使用“的”。
2. 判断修饰的性质是否需要直接描述后面的名词,如果需要则使用“的”。
地和地的用法

地和地的用法一、地和地的用法地和地是汉语中常见的两个字,它们具有多种用法和搭配。
下面将分别介绍地和地的不同用法以及相应的例句说明。
二、“地”的常见用法1. 地 + 动词:表示行为方式或结果例如:他轻轻地走进房间。
她认真地读着书。
2. 形容词/副词 + 地:表示程度或方式例如:他高兴地笑了起来。
她快速而有力地跑过去。
3. 名词 + 的 + 地:表示具体情况或方式例如:他以老师般的耐心对待每个学生。
她表现出母亲般的关怀与温暖。
4. 动词 + 地 + 动词:表示动作顺序例如:他要先吃完饭再去上班。
她喜欢在锻炼身体后洗个热水澡。
5. 连接动作名词/状态名词/数量词等前后两者之间的关系例如:我坚持不懈地学习,终于取得了好成绩。
他们展示了团结一致、互助友爱的精神。
三、“地”的例句解释1. 他轻轻地走进房间。
在这个例句中,“地”和“走进”构成了一个简单的修饰关系。
用“地”表示轻柔地行走的方式,强调行动的缓慢和小心。
2. 她认真地读着书。
这个例句中,“地”和“读着书”形成补充关系,表示她专注并且努力读书的状态。
3. 他高兴地笑了起来。
这里,“地”修饰说笑的方式,表达了他开心而欢畅的情绪。
4. 她快速而有力地跑过去。
在这个例子中,“地”与“跑过去”形成并列关系,表示她以快速而有力的方式奔跑。
5. 他要先吃完饭再去上班。
此处,“先吃完饭再去上班”的动作顺序通过“地”的使用变得更加清晰和连贯。
6. 她喜欢在锻炼身体后洗个热水澡。
这个例句中,“锻炼身体后洗个热水澡”的时间顺序也得到了明确,使得叙述更加流畅。
7. 我坚持不懈地学习,终于取得了好成绩。
这里,“地”修饰“学习”,表达了持之以恒并且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的态度。
8. 他们展示了团结一致、互助友爱的精神。
此句中,“团结一致、互助友爱”的名词短语用“地”来连接,强调了这两个品质之间的密切关系。
四、“地”的用法小结从上述例句中可以看出,“地”的用法主要包括修饰动作方式或结果、表示程度或方式,以及连接前后两者之间的关系等。
汉语中形容词的用法

汉语中形容词的用法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等。
如“大、高、认真、生动、美丽、精明、可爱、冰凉、初级”。
主要语法特征(1)一般能受“不”和“很”的修饰。
如“不大、很大、不生动、很生动”。
少数带有表示程度语素的普通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不受“不”和“很”的修饰。
如不说“不冰凉、很冰凉、不雪白、很雪白、不初级、很初级”。
(2)能修饰名词,如“大眼睛、高楼、冰凉的酸梅汤、初级职称”。
(3)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A、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如“大大、高高、短短、细细”。
这类重叠式修饰动词时表示程度的加强,修饰名词时不仅没有加强的意味,反而表示程度减弱,即表示一种轻微的程度。
例如:大大缩短了距离(程度加强)大大的眼睛(与“大眼睛”相比程度减弱)高高举起(程度加强)高高的个儿(与“高个儿”相比,程度减弱)B、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一般表示程度的加强,有三种格式:a、AABB:口口声声断断续续浩浩荡荡松松散散密密麻麻冷冷清清来来往往踉踉跄跄大大方方客客气气说说笑笑的的确确反反复复方方正正实实在在踏踏实实扎扎实实是是非非堂堂正正偷偷摸摸唯唯否否蝎蝎螫螫形形色色铮铮佼佼洋洋洒洒战战兢兢b、A里AB:这里的AB限于某些含贬义的形容词,重叠后既表示程度加强,又表明嫌恶的感情。
如:小里小气古里古怪慌里慌张糊里糊涂马里马虎c、ABAB:这里的AB只限于某些带有表示程度的语素的双音节形容词。
如:冰凉冰凉雪白雪白通红通红笔直笔直碧绿碧绿鲜红鲜红C、重叠属于形容词生动形式。
形容词生动形式除了重叠之外还有单音节形容词A加双音节或多音节后缀这种形式。
a、A+双音节后缀:这个后缀一般是叠音的。
如:暖洋洋醉醺醺香喷喷干巴巴沉甸甸羞答答亮晶晶沉甸甸白花花绿油油黑黝黝慢腾腾阴森森皱巴巴亮铮铮笑嘻嘻香喷喷乱哄哄黑漆漆轻飘飘湿漉漉红彤彤骨碌碌雾朦朦喜盈盈亮晶晶黄灿灿孤零零毛绒绒胖乎乎一颗颗一簇簇绿油油黄澄澄红彤彤光闪闪油乎乎光溜溜黑油油粘糊糊亮晶晶脏兮兮皱巴巴干巴巴松塌塌胖墩墩肉墩墩瘦巴巴瘦嶙嶙喜洋洋喜滋滋喜冲冲兴冲冲乐悠悠乐陶陶乐滋滋白花花绿莹莹黄澄澄绿油油明晃晃慢腾腾沉甸甸b、A+多音节后缀,如:黑不溜秋黑咕隆咚花里胡哨傻不愣登蠢了呱叽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不受“不”和“很”的修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漆黑 —— *很漆黑 /* 太漆黑 冰冷 —— * 很冰冷 /* 太冰冷 ③形容词的重叠形式 Ⅰ单音节形容词绝大多数都能重叠, 重叠形式是 “ AA” (“ AA 的”或“AA
儿”)。
例如:
长—— 长长 快—— 快快 慢—— 慢慢 深—— 深深 淡—— 淡淡 甜—— 甜甜 Ⅱ双音节的性质形容 词的重叠形式是 “ AAB”B (“ AABB 的”或“AABB
Do you think it necessary 你认为这有必要吗?
4)状语:
She was back, eager to see her friends. 她回来了,极想见她的朋
友们。
She gave him the overcoat, anxious to be of service.她把大衣拿
心理活动动词大都能受 “很”修饰,这一点与形容词相同;能带宾语,
这一点
区别于形容词。如 “很爱(他)、很佩服(陈老师)、很了解(情况) ”。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状态、能够受程度
副词 修饰、不能带宾语的词。例
如:
大小长早全好坏远近 直斜
崎岖 含糊 磅礴 优秀 聪明 年轻 雪白 笔直 生动 固定 平等
明晃晃 热腾腾 绿油油 水灵灵 红彤彤 亮堂堂 胖乎乎 毛乎乎
(限定词) →一般描绘性形容词 →表示大小、长短、高低的形容词 →表
示年龄、新旧的形容词 →表示国籍、地区、出处的形容词 →表示物质、材料
的形容词 →(名词)。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 “美小圆旧黄,法国木书屋 ”。
编辑本段 英语中形容词的用法
概述
形容词在句中作定语,表语,
宾语 补足语。
她是一个好学生,她学习努力。
儿”)。 例如: 痛快 —— 痛痛快快 整齐 —— 整整齐齐 Ⅲ双音节的状态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 “
漂亮 —— 漂漂亮亮 ABA”B 。例如:
笔直 —— 笔直笔直 雪白 —— 雪白雪白 鲜红 —— 鲜红鲜红 蔚蓝 —— 蔚蓝蔚蓝 喷香 —— 喷香喷香 金黄 —— 金黄金黄 Ⅳ有些双音节形容词还可按 “A 里 AB” 的方式重叠。
meeting?
形容词在句中的位置:
形容词作定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
容词修饰一个名词时,则由它们和被修饰的名词之间的密切程度而定,越密
性质形容词作谓语时含有比较对照的意思,在
句子 中往往对应使用。例
如:
这儿冷,那儿热。
你保守,他开明。
北方干燥,南方潮湿。
慢的 长的 短的 黑的 白的 有才干的,能干的主动的,活跃的 适应性强的
理解力强的有发明才能的,有创造力的正直的
好心的有见识的 精通某门学问的 心胸宽大的
条理分明的
忠心耿耿的 可信赖的负责的自觉的
汉语中形容词的用法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等。如 “大、高、认真、生动、 美丽、精明、可爱、冰凉、初级 ”。
主要语法特征
( 1)一般能受 “不”和“很”的修饰。如 “不大、很大、不生动、很生
动”。少数带有表示程度语素的普通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不受 “不”和 “很”的修饰。如不说 “不冰凉、很冰凉、不雪白、很雪白、不初级、很初
方方正正 实实在在 踏踏实实 扎扎实实
是是非非 堂堂正正 偷偷摸摸 唯唯否否
蝎蝎螫螫 形形色色 铮铮佼佼
洋洋洒洒 战战兢兢
b、 A里 AB:这里的 AB限于某些含贬义的形容词,重叠后既表示程度加
强,又表明嫌恶的感情。如:小里小气
古里古怪 慌里慌张 糊里糊涂 马里
马虎
c、 ABA:B 这里的 AB只限于某些带有表示程度的语素的双音节形容词。 如:
2)表语:
The scene was horrifying.这景象很恐怖。
I am getting bored and homesick.我感到有些厌烦想家。
His comments were well-mea他nt说. 这些都是出于好心。
3)宾语的补语(构成合成宾语):
I find this hot weather very trying. 我感到这种炎热天气很难受。
She is a good student, and she works
hard.
这辆自行车很贵。 This bike is expensive.
对不起 , 我现在很忙。 I am sorry, I'm busy now.
你为这次会议做好准备了吗 ? Have you got everything ready for the
给他,极愿为他服务。
He arrived homFra bibliotek, hungry and tired.他又饿又累的回到家里。
2. 形容词在句中的位置
有的形容词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称为前置形容词;少数形容词放在
被修饰的名词之后,称为后置形容词。
1)当名词被多个前置形容词修饰时,形容词之间有一个先后顺序问题。
一般规则为:
些特性,可以带宾语。带上宾语以后,就成了 “动词 ”。这类能够带宾语的
形容词属于兼有形容词和动词功能的
兼类词 。例如:
纯洁党的干部队伍是当务之急。 这项举措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
有些单音节形容词加上 “坏”、“死”后,后面可以加上宾语,一般限
于 口语 使用中,但不应算作形容词带宾语,而是
述补短语 带宾语。因此,这
无私的明白事理的
真诚的精明的生气勃勃的光明正大的塌实的、老实的、严格的
判断方法
如果这个词可以在前面加 “很”,但后面不能接宾语,就一定是形容词。
概说
形容词修饰名词,说明事物或人的性质或特征。通常,可将形容词分成
性质形容词和叙述形容词两类,其位置不一定都放在名词前面。
1)直接说明事物的性质或特征的形容词是性质形容词,它有级的变化,
级”。
( 2)能修饰 名词 ,如 “大眼睛、高楼、冰凉的酸梅汤、初级职称 ”。
( 3)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A、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 “ AA”, 如“大大、高高、短短、细细 ”。
这类重叠式修饰 动词 时表示程度的加强,修饰名词时不仅没有加强的意味,
反而表示程度减弱,即表示一种轻微的程度。例如:
大大缩短了距离(程度加强)
黑不溜秋 老实巴交 黑咕隆咚 灰里吧唧 灰不溜秋 甜不丝儿 圆咕隆冬
形容词有哪些
1、形容词的 语法 特征 ①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形容词在句中主要充当 定语 和谓语。例如:
作定语:大树 红太阳 年轻侍者 皎洁的月光 丰满的脸蛋 粗壮的腰
作谓语:品行端正 论述简洁 描写生动 语言含蓄 态度委婉 观点陈旧
形容词一般不能带宾语,但有些性质形容词也表示动态,具备动词的某
大大的眼睛 (与 “大眼睛 ”相比程度减弱)
高高举起 (程度加强)
高高的个儿 (与 “高个儿 ”相比,程度减弱)
B、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一般表示程度的加强,有三种格式:
a、 AAB:B
口口声声 断断续续 浩浩荡荡
松松散散 密密麻麻 冷冷清清 来来往往 踉踉跄跄
大大方方 客客气气 说说笑笑 的的确确 反反复复
普通形容词与动词
( 1)共同点
A、能用 “不”修饰: “不走、不高 ”
B、能作谓语: “他走了、这棵树很高 ” C、肯定否定相叠: “走不
走、高不高 ”
( 2)不同点 普通形容词(以下只称 “形容词 ”)能受 “很”修饰,动
词一般不能受
“很” 修饰。如可以说 “很高、很美丽 ”,不可以说 “很走、很学习 ”。
亮铮铮 笑嘻嘻 香喷喷 乱哄哄 黑漆漆 轻飘飘 湿漉漉
红彤彤 骨碌碌 雾朦朦 喜盈盈 亮晶晶 黄灿灿 孤零零
毛绒绒 胖乎乎 一颗颗 一簇簇 绿油油 黄澄澄 红彤彤
光闪闪 油乎乎 光溜溜 黑油油 粘糊糊 亮晶晶 脏兮兮
皱巴巴 干巴巴 松塌塌 胖墩墩 肉墩墩 瘦巴巴 瘦嶙嶙
喜洋洋 喜滋滋 喜冲冲 兴冲冲 乐悠悠 乐陶陶 乐滋滋 白花花 绿莹莹 黄澄澄 绿油油 明晃晃 慢腾腾 沉甸甸 b、 A+多音节后缀,如: 黑不溜秋 黑咕隆咚 花里胡哨 傻不愣登 蠢了呱叽 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不受 “不”和“很”的修饰。如不说 “不慢慢、不干 干净净、不老里老气、不活生生、不灰不溜秋、很慢慢、很干干净净、很老 里老气、很活生生、很灰不溜秋 ”。
类词也不是兼类词。例如:
累死我了 酸死我了 困死我了 憋死我了 急死我了 美死你 慌坏了他。 ②可受程度副词修饰
性质形容词大多可以受程度副词 “很”、“太”等修饰。
例如: 长—— 很长 / 太长 早—— 很早 / 太早 甜—— 很甜 / 太甜
少—— 很少 / 太少 好—— 很好 / 太好 矮—— 很矮 / 太矮
冰凉冰凉 雪白雪白 通红通红 笔直笔直 碧绿碧绿 鲜红鲜红
C、重叠属于形容词生动形式。形容词生动形式除了重叠之外还有单音节
形容词 A加双音节或多音节后缀这种形式。
a、 A+双音节后缀:这个后缀一般是叠音的。如:
暖洋洋 醉醺醺 香喷喷 干巴巴 沉甸甸 羞答答 亮晶晶
沉甸甸 白花花 绿油油 黑黝黝 慢腾腾 阴森森 皱巴巴
可以用程度副词修饰,在句中可作定语、表语和
补语 。例如: hot。
2)叙述形容词只能作表语,所以又称为
表语形容词 。这类形容词没有级
的变化,也不可用程度副词修饰。大多数以
a 开头的形容词都属于这一类。
例如: afraid 害怕的。
按其结构, 可分为单个形容词和 复合形容词 。前者由一个单词 (如 good,
优秀 —— 很优秀 / 太优秀 聪明 —— 很聪明 / 太聪明
注意: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例如:
甜甜 —— *很甜甜 /* 太甜甜 好好 —— * 很好好 /* 太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