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时钟电路的程序

模拟时钟电路的程序
模拟时钟电路的程序

//单片机实验模板文件。具有三个基本功能:

// 1、数码管、发光二极管扫描显示

// 2、键盘扫描,返回0---15

// 3、T0中断,产生基本延时2.5ms,并且调用显示函数

// 根据以上功能,该文件为进一步编写实验程序、实际应用程序,提供了基础

#include

#define delay5ms(x) {delay_xms=x*2; while(delay_xms<255);} //用于延时的宏,x的1个数值对应延时5ms。 x<=127。

void display(void);

unsigned char code

ledcode[]={0x3f,6,0x5b,0x4f,0x66,0x6d,0x7d,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0};

//共阴极7段数码管显示段码

//unsigned char xdata dis_seg _at_ 0xfeff; //输出数码管段显示码地址

//unsigned char xdata dis_bit _at_ 0xfdff; //输出数码管位控制码地址unsigned char min,sec,hour;

unsigned char bdata dis_buf[7]; //dis_buf[0]为最高位数据(显示在左边),dis_buf[5]为最低位数据;dis_buf[6]为8个发光二极管的数据。

unsigned char data delay_xms; //用于延时

sfr IPH = 0xb7; //定义中断优先级(高2级)寄存器

//******************************************************************

void int_t0(void) interrupt 1 //T0中断函数,fosc按11.0592M计算,定时时间为2.5ms {

TH0=0xf7;

delay_xms--;

display(); //调用显示函数

}

//******************************************************************

void display(void) //数码管显示函数。左边是最高位,从左边开始扫描,函数每执行1次仅扫描1位,每2.5ms扫描一位

{

static unsigned char data i=0, scan=0xfe;

P0=0;

if(i<6)

P0=ledcode[dis_buf[i]];

else

P0=dis_buf[i];

P2=scan;

scan=scan*2+1;

i++;

if(i>6)

scan=0xfe, i=0;

}

//******************************************************************

unsigned char key(void) //有键按下返回0---15,无键按下返回0xff {

unsigned char data i, j, dd, scan, kk=0xff;

P1=0xf0; //查询是否有键按下

dd=P1;

if(dd==0xf0)

return kk;

delay5ms(3); //延时15ms去抖动

P1=0xf0;

dd=P1;

if(dd==0xf0)

return kk;

scan=0xfe; //行扫描码

for(i=0;i<4;i++) //循环做行扫描

{ P1=scan; //使某一行为低扫描

dd=P1; //读P1口的值

dd/=16; //取P1口值的高4位

if(dd!=0xf) //dd!=0xf表明该行有键按下

{ for(j=0;j<4;j++)

{ if(dd%2==0) //dd%2==0表明查询的第j列有键按下{ kk=i*4+j; //计算被按下键的键值

break;

}

dd=dd/2;

}

break;

}

scan=scan*2+1;

}

while(1) //等待按键释放

{ P1=0xf0;

dd=P1;

if(dd==0xf0)

break; //无键按下跳出循环}

delay5ms(3); //延时15ms去抖动

return kk;

}

//******************************************************************

void timer1() interrupt 3

{

static unsigned char count=0;

TL1=0x12;

TH1=0x2c;

count++; //正常计时

if(count>19) // 定时1S 到,以下为时钟的正常走钟逻辑

{

count=0;

sec++;

if(sec>= 60)

{ sec=0;

min++;

if(min>59)

{ min=0; hour++;

if(hour>23)

hour=0;

dis_buf[0]=hour/10; //可以随便修改

dis_buf[1]=hour%10;

}

dis_buf[2]=min/10;

dis_buf[3]= min%10;

}

dis_buf[4]=sec/10;

dis_buf[5]=sec%10;

}

}

void main() //主函数

{

unsigned char i;

TMOD=0x11; //根据情况可以修改

TL0=0; //T0定时2.5ms的初值. 不要修改TH0=0xf7; //T0定时2.5ms的初值. 不要修改TL1=0X12;

TH1=0x2c;

IE=0x82; //根据情况可以修改

IPH=0x02; //T2的优先级,为2级. 不要修改TR0=1;

TR1=1;

ET1=1;

while(1)

{ i=key();

switch (i)

{

case 0:if(hour<23)

hour++;

else hour=0;

dis_buf[0]=hour/10; //可以随便修改

dis_buf[1]=hour%10;

break ;

case 1:if(min<59)

min++;

else min=0;

dis_buf[2]= min/10;

dis_buf[3]= min%10;

break;

case 2:if(sec<59)

sec++;

else sec=0;

dis_buf[4]=sec/10;

dis_buf[5]=sec%10;

break;

default:break;

} } }

用C++编写模拟时钟程序

模拟时钟程序 1 基本功能描述 本次课程设计是基于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设计,主要运用C++语言在VC++开发环境下的MFC中编程实现。模拟时钟的基本功能是程序初始在屏幕上有一指针式时钟表盘,表盘为椭圆形,内部分布有12个刻度,表盘上有三个长度和颜色不同的时针分针和秒针,相互之间容易辨认,指针的运动通过数学推导之后以代码实现。表盘的下方是一个数字形式显示的数字钟,其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指针式时钟和数字式时钟显示的时间同步,且两个时钟所显示的时间与系统时间相致,页面的菜单项设有时间设置项,可以对所显示的时间进行调整,能进行调整的具体内容是年、月、日、时、分、秒。设计成功之后,此应用程序便可以起到时钟显示的作用。 2 设计思路 2.1 程序流程图

图1 模拟时钟程序流程图 2.2 程序流程分析 (1) 绘制指针式的时钟和数字式的时钟图形时,要在CView类下进行。其中OnDraw()函数在绘制视图窗口时被调用,在定义了画刷CBrush和画笔CPen之后,调用GetClientRect()定义屏幕大小并确定椭圆中心的坐标,然后调用Ellipse绘制椭圆,即指针式的时钟表盘,SetTextColor绘制文本颜色,调用MoveTo和LineTo绘制表盘指针,同时调用CreateFont()创建数字钟字体,TextOut则是用以数字钟的文本输出。 (2) 模拟时钟处理消息的过程:首先调用SetTimer函数定义时钟消息,包括参数指定计时器的ID,消息产生的时间间隔,回调函数为NULL;调用消息处理函数OnTimer()刷新窗口显示。在相应的WM_TIMER消息处理里添加时钟消息响应代码;最后调用KillTimer 释放该时钟。 (3) 要实现时钟的动态效果,即时间窗显示的时间每隔一秒钟更新一次,需要在时间窗格的正文调用CStatusBar::SetPaneText()函数。要定时更新,则应利用WM_TIMER消息,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就会发出一个WM_TIMER消息,而这个时间间隔可由用户指定。MFC的Windows类提供了WM_TIMER消息处理函数OnTimer(),应在该函数内进行更新时间窗格的工作。先利用ClassWazard给CMainFrame类加入WM_TIMER消息处理函数OnTimer(),CMainFrame:: OnTimer()函数是在系统发给框架窗口消息WM_TIMER时调用

模拟时钟转动程序

模拟时钟转动程序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能模拟机械钟表行走,还要准确利用数字显示日期和时间,在屏幕上显示一个活动时钟,按任意键时程序退出。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进一步掌握和利用C语言进行课程设计的能力 2.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3.初步掌握开发一个小型实用系统的基本方法 4.学会调试一个较长程序的基本方法 5.学会利用流程图和N-S图表示算法 6.掌握书写程序设计开发文当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编写完成相应题目的程序 2、编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应该包含以下6部分 1)需求分析:包括设计题目、设计要求以及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总体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框架和系统功能模块图 3)详细设计:包括主要功能模块的算法设计思路以及对应的工作流程图 4)调试分析过程描述:包括测试数据、测试输出结果以及对程序测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思考(主要问题的出错现象、出错原因、 解决方法及其效果等,相应效果截图) 5)总结:课程设计完成了哪些主要功能,是否有扩展功能?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课程设计的学习与体会?有哪些合理化建 议? 6)附录:主要原程序代码含必要的注释 3、答辩:在实验室建立程序运行环境,并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下,独立解决问题,运行程序和回答教师的提问。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其主要参考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2]谭浩强.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3]夏宝岚张慕蓉夏耘.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M],上海:华东理工出版社,2003.1 [4]陈锦昌赵明秀.C语言计算机绘图教程(第一版)[M],广州:华南理工大 学出版社,1998.9 发出任务日期:2010年12月15日指导教师签名: 计划完成日期:2010年12月30日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名: 主管院长签章: 目录 1.设计目的与要求 (5)

模拟电子时钟c语言程序

算法:将当前时间显示到屏幕,当时间发生变化时,清屏,显示新的时间(当有键盘操作时退出程序)。 显示时间格式:小时:分钟:秒 /* DEV C++ Win XP*/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 int x; int y; }Point; time_t now; struct tm *pt,t1,t2; int printpoint(Point p) { Point p1; p1.x=p.x+2; p1.y=p.y+4; gotoxy(p1.x,p1.y); printf("%c%c",2,2); gotoxy(p1.x, p1.y+1); printf("%c%c",2,2); p1.y+=4; gotoxy(p1.x,p1.y); printf("%c%c",2,2); gotoxy(p1.x,p1.y+1); printf("%c%c",2,2); return 0; } int print0(Point p) { int i=0; for(;i<13;i++) { gotoxy(p.x+1, p.y+i); if(i==0||i==12) printf("%c%c%c%c%c%c",2,2,2,2,2,2); else printf("%c%4s%c",2," ",2); } return 0; }

int print1(Point p) { int i=0; for(;i<13;i++) { gotoxy(p.x+1, p.y+i); printf("%5s%c"," ",2); } return 0; } int print2(Point p) { int i=0; for(;i<13;i++) { gotoxy(p.x+1, p.y+i); if(i==0||i==6||i==12) printf("%c%c%c%c%c%c",2,2,2,2,2,2); else if(i>0&&i<6) printf("%5s%c"," ",2); else printf("%c",2); } return 0; } int print3(Point p) { int i=0; for(;i<13;i++) { gotoxy(p.x+1, p.y+i); if(i==0||i==6||i==12) printf("%c%c%c%c%c%c",2,2,2,2,2,2); else printf("%5s%c"," ",2); } return 0; } int print4(Point p) {

模拟电路_Multisim软件仿真教程

第13章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本章Multisim10电路仿真软件, 本章节讲解使用Multisim进行模拟电路仿真的基本方法。 目录 1. Multisim软件入门 2. 二极管电路 3. 基本放大电路 4. 差分放大电路 5. 负反馈放大电路 6. 集成运放信号运算和处理电路 7. 互补对称(OCL)功率放大电路 8. 信号产生和转换电路 9. 可调式三端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13.1 Multisim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 13.1.1 Multisim用户界面 在众多的EDA仿真软件中,Multisim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受到电类设计开发人员的青睐。Multisim用软件方法虚拟电子元器件及仪器仪表,将元器件和仪器集合为一体,是原理图设计、电路测试的虚拟仿真软件。 Multisim来源于加拿大图像交互技术公司(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简称IIT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原名EWB。 IIT公司于1988年推出一个用于电子电路仿真和设计的EDA工具软件Electronics Work Bench(电子工作台,简称EWB),以界面形象直观、操作方便、分析功能强大、易学易用而得到迅速推广使用。 1996年IIT推出了EWB5.0版本,在EWB5.x版本之后,从EWB6.0版本开始,IIT对EWB进行了较大变动,名称改为Multisim(多功能仿真软件)。 IIT后被美国国家仪器(NI,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收购,软件更名为NI Multisim,Multisim经历了多个版本的升级,已经有Multisim2001、Multisim7、Multisim8、Multisim9 、Multisim10等版本,9版本之后增加了单片机和LabVIEW虚拟仪器的仿真和应用。 下面以Multisim10为例介绍其基本操作。图13.1-1是Multisim10的用户界面,包括菜单栏、标准工具栏、主工具栏、虚拟仪器工具栏、元器件工具栏、仿真按钮、状态栏、电路图编辑区等组成部分。

数字钟电路pcb设计

¥ 摘要 本设计针对数字钟PCB板设计较为复杂的问题,利用国内知名度较高、应用最广泛的电路辅助设计软件protel99se进行了电路板的设计。本设计介绍了各部分电路的构成及准确完成了数字钟PCB电路板的设计。本设计数字钟原理图分析入手,说明了在平台中完成原理图设计,电气检测,网络表生成,PCB设计的基本操作程序。数字钟的主要电路是由电源电路、显示电路、校时电路、晶体振荡电路组成。PCB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PCB的设计是以电路原理图为根据,实现电路设计者所需要的功能。优秀的版图设计可以节约生产成本,达到良好的电路性能和散热性能。 关键词:数字钟;PCB;原理图;芯片 — 【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第二章绪论 (2) 数字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2) 数字钟的发展和趋势 (2) 第二章系统电路的绘制 (3) 电路组成方框图 (3) 电路原理图制作 (3) 原理图环境设置 (4) 绘制原理图 (5) $ 电气规则检查及网络表输出 (7) 原理图分析 (10) 晶体振荡器 (10) 分频器 (11) 计数器电路 (12) 显示和译码电路 (12) 电源电路 (13) 第三章电路板PCB设计 (14) , PCB设计规范 (14) PCB设计流程 (17) 输出光绘文件 (21) PCB制件作 (23)

心得体会 (25) 参考文献 (26) 附图 (27) 附表 (28) "

前言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线路板,简称印制板,是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之一。几乎每种电子设备,小到电子手表、计算器,大到计算机,通讯电子设备,军用武器系统,只要有集成电路等电子元器件,为了它们之间的电气互连,都要使用印制板。在较大型的电子产品研究过程中,最基本的成功因素是该产品的印制板的设计、文件编制和制造。印制板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甚至导致商业竞争的成败。 Protel系列电子设计软件是在EDA行业中,特别是在PCB设计领域具有多年发展历史的设计界软件,由于其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实用,近年来成为国内发展最快。 Protel 99已不是单纯的PCB(印制电路板)设计工具,而是由多个模块组成的系统工具,分别是SCH(原理图)设计、SCH(原理图)仿真、PCB(印制电路板)设计、Auto Router(自动布线器)和FPGA设计等,覆盖了以PCB为核心的整个物理设计。该软件将项目管理方式、原理图和PCB图的双向同步技术、多通道设计、拓朴自动布线以及电路仿真等技术结合在一起,为电路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随着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在信息化时代,电路设计中的很多工作都可以用计算机来完成。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设计人员的体力劳动强度,并且保证了设计的规范性准确性。而Protel99SE技术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人们利用protel99SE绘制各种原理图,进而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说Protel99SE技术已越来越显得重要。

用C#编的模拟时钟(附源代码)

使用C#模拟时钟表的一种简单制作方法 1.GDI+图形库简介 1.1概述 GDI+是Microsoft的新.NET Framework类库用于图形编程,因为它是.NET Framework的一部分,所以也是面对对象的。 1.2设备环境和对象 在GDI+中识别输出设备的方式是使用设备环境DC对象,该对象存储特定设备的信息并能把GDI+API函数调用转换为要发送给该设备的指令,还可以查询设备环境对象,确定对应的设 备有什么功能,这样才能据此调整输出结果。 在GDI+中设备环境包装在.NET基类System.Drawing.Graphics中,大多数绘图工作都是调用Graphics的对象完成的。 2.如何利用GDI+绘制时钟表 2.1时钟表的各控件属性的设置 用C#中各控件制作一个指针式的时钟放在桌面上显示的界面。包括1个PictureBox控件、1个Timer控件、1个NotifyIcon控件及StatusStrip控件。 2.2各控件的属性设置 Timer控件的Interval属性值设置为1000,Enable属性值设置为True;窗体的StartPosi tion属性设置为CenterScreen,这个属性使得钟表在屏幕上中中央显示。 2.3功能实现代码 为实现该时钟表功能,需要设计并输入相应对象相应事件或过程的程序代码。方法是:在设计状态,双击相应控件,或双击控件的某一事件,并输入相应的C#程序代码。 2.4通用声明及时钟表设计方法 在程序中需要有一批变量或常量的定义,可事先在通用声明中完成,代码如下: const int s_pinlen = 100;//秒针长度 const int m_pinlen = 75; //分针长度 const int h_pinlen = 75; //时针长度 PointF center = new PointF(s_pinlen +3, s_pinlen +3);//中心点位置 SolidBrush sb = new SolidBrush(Color.Black);//时钟圆心的刷子 除上述变量声明外,时钟表功能编写子方法,方法名为:AngleToPos和myClock,

模拟时钟电路的程序

//单片机实验模板文件。具有三个基本功能: // 1、数码管、发光二极管扫描显示 // 2、键盘扫描,返回0---15 // 3、T0中断,产生基本延时2.5ms,并且调用显示函数 // 根据以上功能,该文件为进一步编写实验程序、实际应用程序,提供了基础 #include #define delay5ms(x) {delay_xms=x*2; while(delay_xms<255);} //用于延时的宏,x的1个数值对应延时5ms。 x<=127。 void display(void); unsigned char code ledcode[]={0x3f,6,0x5b,0x4f,0x66,0x6d,0x7d,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0}; //共阴极7段数码管显示段码 //unsigned char xdata dis_seg _at_ 0xfeff; //输出数码管段显示码地址 //unsigned char xdata dis_bit _at_ 0xfdff; //输出数码管位控制码地址unsigned char min,sec,hour; unsigned char bdata dis_buf[7]; //dis_buf[0]为最高位数据(显示在左边),dis_buf[5]为最低位数据;dis_buf[6]为8个发光二极管的数据。 unsigned char data delay_xms; //用于延时 sfr IPH = 0xb7; //定义中断优先级(高2级)寄存器 //****************************************************************** void int_t0(void) interrupt 1 //T0中断函数,fosc按11.0592M计算,定时时间为2.5ms { TH0=0xf7; delay_xms--; display(); //调用显示函数 } //****************************************************************** void display(void) //数码管显示函数。左边是最高位,从左边开始扫描,函数每执行1次仅扫描1位,每2.5ms扫描一位 { static unsigned char data i=0, scan=0xfe; P0=0; if(i<6) P0=ledcode[dis_buf[i]]; else

模拟时钟的VB程序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 学号2009040301055 班级94030102 姓名李超 指导教师刘学平 2010 年3 月15 日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航空宇航工程学院专业:飞行器制造班级:94030102 学号:2009040301055 题目:模拟时钟 一、课程设计时间 2011年3月7日~11日(第1周),共计1周。 二、课程设计内容 在窗体上演示一个正在工作的有时、分、秒指针的时钟,要求:可以对时钟的时间进行手工修正。 用户界面中的菜单(或命令按钮)至少应包括“运行时钟”、“修改时间”、“退出”3项。 三、课程设计要求 程序质量: ?贯彻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思想。 ?用户界面友好,功能明确,操作方便;可以增加其它功能或修饰。 ?代码应适当缩进,并给出必要的注释,以增强程序的可读性。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设结束后,上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和源程序。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参见提 供的模板。 四、指导教师和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________ 学生签名:________ 五、成绩 六、教师评语

目录 一、需求分析 (4) 二、设计分析 (5) 三、关键技术 (7) 四、总结 (12) 五、完整的源程序 (14) 六、参考文献 (16)

一、需求分析 “模拟时钟”软件。在窗体上演示一个正在工作的有时、分、秒指针的时钟,要求:可以对时钟的时间进行手工修正。用户界面中的菜单(或命令按钮)至少应包括“运行时钟”、“修改时间”、“退出”3项。 ①在VB窗体Form1中设计模拟时钟表盘,设计四个按钮:运行时钟、修改时间、应用、退出。在窗体Form2中设计填输入时间的位置和两个按钮:重新输入、确定。 ②用运行时钟按钮使时钟从零点开始运行。 ③利用修改时间按钮在Form2中输入合理时间,单击确定后单击应用使模拟时钟按所需时间开始运行。 ④Form2中重新输入按钮可以使所有Text控件清空,可以进行时间的重新输入。 ⑤程序可以实现时钟指针的转动。

怎样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模拟电路课程的学习

怎样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模拟电路课程的学习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二 学习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 一.实验要求与目的 1.进一步熟悉multisim软件的各种功能。 2.巩固学习用multisim软件画电路图。 3.学会使用multisim里面的各种仪器分析模拟电路。 4.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 二、实验仪器 电脑一台及其仿真软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在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 基本界面的电子平台上组建如图所示的仿真电路。双击电位器图标,将弹出的对话框的“Valve”选项卡的“Increment”栏改成“1”,将“Label”选项卡的“RefDes”栏改成“RP。 ” 2)调节RP大约在35%左右时,利用直流工作点分析方法分析直 流工作点的值。直流工作点分析(DC Operating Point Analysis)是用来分析和计算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进行分析时,Multisim 自动将电路分析条件设为电感、交流电压源短路,电容断开。 单击Multisim 菜单“Simulate/Analyses/DC operating Point…”,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待分析的电路节点,如2图所示。单击Simulate 按钮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列出了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各节点对地电压数据,根据各节点对地电压数据,可容易计算出直流工作点的值,依据分析结果,将测试结果填入表1中,比较理论估算与仿真分析结果。 表1 静态工作点数据 电压放大倍数测试 (1)关闭仿真开关,从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 10基本界面虚拟仪器工具条中,调出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和虚拟双踪示波器,将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将虚拟示波器两个通道分别接到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如图4所示。 (2)开启仿真开关,双击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图标“XFG1”,将打开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放大面板,首确认“Waveforms”栏下选取的是正弦信号,然后再确认频率为1kHZ”;再确认幅度为 10mVp,如图5所示。 四.仿真分析 动态测量仿真电路

简易电子时钟的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简易电子时钟的设计 院别: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 通过一学期单片机的学习,对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它特别适合于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自动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数据采集,军工产品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在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我们也借此课程设计的机会,对单片机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与学习。 本次课程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个简易的电子时钟,通过一个8位共阴极数码管进行时、分、秒的显示,另外设置7个按键,一个用来调整小时,一个用来调整分钟,一个开关控制是否调整时间。 关键词:AT89C51,数码管,按键,DS1303时钟芯片

1.概述 本设计是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依靠团队的力量去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系统的训练了所学知识,设计的过程必将是难忘的,这也将是大学向社会工作过度的一个重要阶段。 本阶段过后要去能够熟练的运用单片机中的计数器、定时器、中断、数码管显示等参考教材或者相关资料,采用C语言实现数字时钟功能,在数码管上实时显示,并运用Protues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仿真验证和误差分析。 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系统方案的确定 用6位数码管,可以显示出时、分、秒;用P2端口控制位选,由定时器进行时间的控制(秒);当总按键按下时可以进行时间调整; 2.2方案分析 2.3系统总框图 图2.1

3.系统硬件系统设计 3.1复位电路 单片机复位电路就好比电脑的重启部分,当电脑在使用中出现死机,按下重启按钮电脑内部的程序从头开始执行。单片机也一样,当单片机系统在运行中,受到环境干扰出现程跑飞的时候,按下复位按钮内部的程序自动从头开始执行。 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单片机系统中,系统上电启动的时候复位一次,当按键按下的时候系统再次复位,如果释放后再按下,系统还会复位。所以可以通过按键的断开和闭合在运行的系统中控制其复位。单片机复位电路如下图 图3.1 3.2时钟电路 单片机运行需要时钟支持——就像计算机的CPU一样,如果没有时钟电路来产生时钟驱动单片机,那单片机就不能执行程序。 单片机可以看成是在时钟驱动下的时序逻辑电路。 以5l单片机为例随明:51单片机为l2个时钟周期执行一条指令。也就是说单片机运行一条指令,必须要用r2个时钟周期。没有这个时钟,单片机就跑不起来了,也没有办法定时和进行和时间有关的操作。 时钟电路是微型计算机的心脏,它控制着计算机的二个节奏。CPU就是通过复杂的时序电路完成不同的指令功能的。51的时钟信号可以由两种方式产生:一种是内部方式,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产生时钟信号:另一种为外部方式,时钟信号由外部引入。

模拟电梯问题实验报告

电梯模拟问题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线性结构的逻辑特点及存储实现; 2. 根据选题,按规范化流程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⑴.提供需求分析。(15分) ⑵.列出概要设计。(包括:抽象数据类型的描述;程序结构图或功能模块图)(20分) ⑶.给出详细设计。(包括:①存储结构的描述;②算法的详细设计,对复杂算法,最好画出其N-S流程图;③函数的调用关系图)(30分) ⑷.进行调试分析(注:调试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程序的输出结果及对结果的分析)。(15分) ⑸. 整理设计总结。(设计心得体会,以及其他总结信息等)(10分) ⑹.附有程序清单(注:代码可具有适当注释,用来说明程序的功能、结构)。(10分) 二、设计步骤 1、线性结构是有序数据元素的集合,存在着“一对一”的线性关系且只有一 个首结点,一个尾结点,首结点只有后继没有前趋,尾结点只有前趋没有后继。顺序表的存储结构包括顺序表和链表,顺序存储是指将线性表元素按照逻辑顺序依次存储在一组连续的地址单元中。链式存储是通过结点中的链域将线性表中n个结点按其逻辑顺序链接在一起。分为:单向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 2、(1)设计一个电梯模拟系统。这是一个离散的模拟程序,因为电梯系统是 乘客和电梯等“活动体”够成的集合,虽然他们彼此交互作用,但是他们的行为是基本独立的。在离散的模拟中,一模拟时钟决定每个活动体的动作发生的时刻和顺序,系统在某个模拟瞬间处理有待完成的各种事情,然后把模拟时钟推进到某个动作预定要发生的下一个时刻。可模拟某校五层教学楼的电梯系统,或者九层教学楼的电梯系统。 此程序的关键是模拟好电梯运行状态的转换与乘客进出的同步进行,需要一个函数判断电梯的运行状态,决定电梯的下一个运行状态如电梯的开门,关门,上升,下降,减速,加速等,也需要模拟时钟的函数来判断该运行哪个函数,也需要定义几个结构体存放结点信息。 (2)时钟函数: void DoTime() { //此函数用于模拟时钟 while(1) { if(Time>MaxTime)

模拟时钟转动程序课程设计报告

《高级语言》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模拟时钟转动程序 学院信息工程专业网络工程地点 D507 学生姓名钟都华学号 13046130 开课时间 2013 至 2014 学年第 2 学期 同组人李卓 成绩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程序旨在训练读者的基本编程能力,使读者熟悉C语言图形模式下的编程。本程序中涉及时间结构体、数组、绘图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本程序的训练,使读者能对C 语言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掌握利用C语言相关函数开发电子时钟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开发出高质量的程序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的要求 能模拟机械钟表行走;在屏幕上显示一个活动时钟;程序界面设计合理,色彩得体大方,显示正确;各指针运动规律正确;要准确的利用数字显示日期和时间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更改当前时间(指针式时钟与数字式时钟实现同步更改);数字式时钟的时间显示与指针式时钟显示一致;可以通过上下键改变当前的时、分、秒;改的时间是小时、分钟、还是秒数;通过Tab键切换按Esc时程序退出。 二、设计 如下图,此电子时钟主要由以下4个功能模块组成。 1.界面显示模块 电子时钟界面显示在调用时钟运行处理之前完成,在这里主要调用了C语言图形系统函数和自负屏幕处理函数画出时钟程序的主界面。主界面包括类似Windows自带的电子时钟的界面和帮助界面两部冯。电子时钟界面包括一个模拟时钟运转的钟表和一个显示时间的数字钟表。在帮助界面中,主要包括一些按键的操作说明。 2.按键控制模块 按键控制模块主要完成两大部分功能。第一,读取用户按键的键值。第二,通过对键盘按键值得判断,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光标移动、修改时间。 3.时钟动画处理模块 在时钟动画处理模块中,它通过对相关条件的判断和时钟坐标值的计算,完成时、分、秒指针的擦除和重绘,以达到模拟时钟运转的功能。

Matlab第五章 Simulink模拟电路仿真

第五章Simulink模拟电路仿真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系常胜

§5.1 电路仿真概要 5.1.1 MATLAB仿真V.S. Simulink仿真 利用MATLAB编写M文件和利用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均可实现对电路的仿真,在实现电路仿真的过程中和仿真结果输出中,它们分别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系常胜

ex5_1.m clear; V=40;R=5;Ra=25;Rb=100;Rc=125;Rd=40;Re=37.5; R1=(Rb*Rc)/(Ra+Rb+Rc); R2=(Rc*Ra)/(Ra+Rb+Rc); R3=(Ra*Rb)/(Ra+Rb+Rc); Req=R+R1+1/(1/(R2+Re)+1/(R3+Rd)); I=V/Req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系常胜

ex5_1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系常胜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系常胜

注意Simulink仿真中imeasurement模块 /vmeasurement模块和Display模块/Scope模块的联合使用 Series RLC Branch模块中R、C、L的确定方式 R:Resistance设置为真实值Capacitance设置为inf(无穷大)Inductance设置为0 C:Resistance设置为0 Capacitance设置为真实值Inductance设置为0 L:Resistance设置为0Capacitance设置为inf Inductance设置为真实值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系常胜

C语言模拟时钟转动程序

#include"graphics.h" #include"math.h" #include"dos.h" #define pi 3.1415926 #define X(a,b,c) x=a*cos(b*c*pi/180-pi/2)+300 #define Y(a,b,c) y=a*sin(b*c*pi/180-pi/2)+240 #define d(a,b,c) X(a,b,c);Y(a,b,c);line(300,240,x,y) void init() /*划时钟边框函数*/ { int i,l,x1,x2,y1,y2; setbkcolor(1); circle(300,240,200); circle(300,240,205); circle(300,240,5); for(i=0;i<60;i++) /*划钟点上的短线*/ { if(i%5==0) l=15; else l=5; x1=200*sin(i*6*pi/180)+300; y1=200*cos(i*6*pi/180)+240; x2=(200-l)*sin(i*6*pi/180)+300; y2=(200-l)*cos(i*6*pi/180)+240; line(x1,y1,x2,y2); } } #include"graphics.h" #include"math.h" #include"dos.h" #define pi 3.1415926 #define X(a,b,c) x=a*cos(b*c*pi/180-pi/2)+300 #define Y(a,b,c) y=a*sin(b*c*pi/180-pi/2)+240 #define d(a,b,c) X(a,b,c);Y(a,b,c);line(300,240,x,y) void init() /*划时钟边框函数*/ { int i,l,x1,x2,y1,y2; setbkcolor(1); circle(300,240,200); circle(300,240,205); circle(300,240,5); for(i=0;i<60;i++) /*划钟点上的短线*/ { if(i%5==0)

模拟时钟应用程序

案例五模拟时钟应用程序 以实例为背景学习基于MFC的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编写一个模拟时钟程序,此程序在屏幕左边有一个指针式钟面,右方有两个矩形框,上面以数字方式显示日期和时间,该时间应与指针显示的时间一致,下方的矩形框作为秒表。用菜单选项或按钮设置时间和秒表。时间不必与机器系统时间相同,可任意设置。 模拟时钟示意图 1 编程要求 (1)为该程序设计一个美观大方的图标。 (2)程序界面设计合理,色彩得体大方,显示正确。 (3)时针、分针和秒针形象美观,即使各指针重合也可辨认。 (4)各指针运动规律正确。为便于演示,时钟速度应比实际时间快20倍,即1小时相当于3分钟。 (5)数字式时钟的时间显示与指针式时钟显示一致。

(6)按下设置时间按钮或菜单项可弹出一对话框,用于设置当前的时间和日期。 (7)按下秒表控制按钮后,秒表显示窗中显示从0开始的时间,单位为百分之一秒。再次按下秒表控制按钮后计时停止,该窗口显示累计时间。 2 问题分析 本题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时钟指针运动算法、屏幕重绘方法、定时器消息、鼠标消息、菜单命令、对话框、画笔/画刷、显示文字等。指针运动算法和屏幕重绘方法是本程序主要难点所在。 不论何种指针,每次转动均以π/30弧度(一秒的角度)为基本单位,且都以表盘中心为转动圆心。计算指针端点(x, y)的公式如下:x =圆心x坐标+ 指针长度* cos (指针方向角) y =圆心y坐标+ 指针长度* sin (指针方向角) 注意,指针长度是指自圆心至指针一个端点的长度(是整个指针的一部分),由于指针可能跨越圆心,因此一个指针需要计算两个端点。 三个指针的运动是相关联的,秒针转一圈引起分针运动一格,分针转一圈引起时针运动一格,因此应该使用一个定时器消息来处理指针的运动。若用三个定时器消息分别处理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运动,就会使问题复杂化且不易实现三个指针联动的正确规律。采用一个定时器消息可以很容易实现指针联动算法。 由于屏幕的重绘速度很快(50 ms一次),如果采用全屏删除式重绘则闪烁十分明显,显示效果不佳。本程序采用非删除式重绘,假定指

电子时钟程序设计

1.设计目的 电子时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日期、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的报时功能。电子时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广泛应用于家庭、车站、码头、剧院、办公室等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不仅如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也离不开电子钟的相关功能和原理,比如机械手的控制、家务的自动化、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而且是控制的核心部分。因此,研究电子时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2.设计内容 设计思想 针对要实现的功能,拟采用AT89C51单片机进行设计,AT89C51 单片机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4KB在线可编程(ISP)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MCS- 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

结构。这样,既能做到经济合理又能实现预期的功能。 在程序方面,采用分块设计的方法,这样既减小了编程难度、使程序易于理解,又能便于添加各项功能。程序可分为闹钟的声音程序、显示程序、闹钟显示程序、调时显示、定时程序。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各模块的兼容和配合,若各模块不匹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

设计元件 元件 规格 数量 单片机 AT89C51 1 晶振 12MHz 1 晶振电容 30pF 2 按键 4 准备器件、搭接电 路 熟悉硬件 了解各引脚功 能 分块设计各部分电 路 将分块的电路组合 认真学习单片机汇编 语言 完成整体电路图 确定变成结构和思 路 综合各程序完成整体 程序 编辑各个程序模块 用Proteus 画出电路图 调试程序,进行修改 对仿真中出现的问题 进行改正 画出仿真图进行仿 真 仿真成功 软硬件结合,完成任务 书要求 验证硬件电路 成功 进行扩展

单片机模拟电子时钟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题:单片机模拟电子时钟设计 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 0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低压电力智能控制方向) 姓名:谭善文 学号:2007104743002 指导老师:张华

目录 一、前言 (3) 二、设计目的 (3) 三、设计任务与要求 (3) 四、设计原理 (3) 五、总体设计方案 (4) 六、小结与展望 (21) 七、致谢 (22) 八、主要参考文献 (22) (3)、晶振 (5) (4)、LED (5) (5)、复位 (6) (6)、蜂鸣器 (6) (7)、按键 (6) (8)、串行口 (7) (9)、单片机 (7) (10)、数码管 (8) 2、程序编写 (10) 六、小结与展望 (21) 七、致谢 (22) 八、主要参考文献 (22)

一、前言 在当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有越来越多的单片机在为人们服务,例如电视遥控、手机、洗衣机、空调等,单片机几乎无所不在,学习单片微型计算机这门课程,就是为了对单片微型计算机有进一步感性的认识,了解、掌握、应用,甚至设计开发它。让我们能综合运用单片机的软、硬件技术分析实际问题,为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实验设备等领域的单片机应用和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目的 a)通过《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程》了解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发 展; b)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学会用汇编语言设计程序,学会应用程序设计调 试软件; c)通过调试程序设计模块,掌握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原理,了解程序设 计的编程思想; d)通过软件调试熟悉使用单片机指令系统,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及 编程技巧,掌握子程序的设计与使用,熟悉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及调用 过程。 三、设计任务与要求 任务:利用单片机定时功能实现电子时钟的计时 要求:1.设计单片机电子时钟设计控制方案,功能设计; 2.详细描述实现需要的硬件,效果等; 3.编写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在KEIL仿真实现调试程序; 四、设计原理 单片机可以利用定时功能实现电子时钟的计时。设计时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

模拟时钟转动程序

东南大学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设计题目:模拟时钟转动程序 级别:B级 学生姓名:韦信丞 学号:05114419 同组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郭恒宁 2015年9月 1 日 C语言课程设计任务书

模拟时钟转动程序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1、能模拟机械钟表行走 2、还要准确利用数字显示日期和时间 3、在屏幕上显示一个活动时钟 4、按任意键时程序退出。 二、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编写完成相应题目的程序 2、编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应该包含以下6部分 1)需求分析:包括设计题目、设计要求以及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总体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框架和系统功能模块图 3)详细设计:包括主要功能模块的算法设计思路以及对应的工作流程图 4)调试分析过程描述:包括测试数据、测试输出结果以及对程序测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思考(主要问题的出错现象、出错原因、 解决方法及其效果等,相应效果截图) 5)总结:课程设计完成了哪些主要功能,是否有扩展功能?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课程设计的学习与体会?有哪些合理化建 议? 6)附录:主要原程序代码含必要的注释 3、答辩:在实验室建立程序运行环境,并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下,独立解决问题,运行程序和回答教师的提问。 四、应收集的资料及其主要参考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2]陈清华朱红 . C语言课程设计案例精选与编程指导(第一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3]顾小晶 . 实用C语言简明教程(第一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9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Multisim仿真)

《电子技术Ⅱ课程设计》 报告 姓名 xxx 学号 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 指导教师 2014 年 6 月18日

目录 1、目的和意义 (3) 2、任务和要求 (3) 3、基础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4) 3.1 半导体器件的Multisim仿真 (4) 3.11仿真 (4) 3.12结果分析 (4) 3.2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5) 3.21理论计算 (7) 3.21仿真 (7) 3.23结果分析 (8) 3.3差分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8) 3.31理论计算 (9) 3.32仿真 (9) 3.33结果分析 (9) 3.4两级反馈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9) 3.41理论分析 (11) 3.42仿真 (12) 3.5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积分电路) (12) 3.51理论分析 (13) 3.52仿真 (14) 3.6波形发生电路的Multisim仿真(三角波与方波发生器) (14) 3.61理论分析 (14) 3.62仿真 (14) 4.无源滤波器的设计 (14) 5.总结 (18) 6.参考文献 (19)

一、目的和意义 该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电子技术2》的理论教学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全局考虑问题、应用课程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和造就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将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任务和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分析和设计完成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完成该次课程设计后,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巩固和加深对《电子技术2》课程知识的理解; 2、会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 3、掌握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 4、掌握简单模拟电路的设计、仿真方法; 5、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能正确反映设计和仿真结果。

电子钟的设计 C语言编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专业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电子钟的设计 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 XXXXXX 学号: XXXXXXXX 姓名: XXXX 评分:教师: XXXXXX 20 XX 年 X 月 X 日

当今信息科技高速发展,使用方便、低成本电子设备已逐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电子产品的主力军。用软件代替硬件的电子设备能大大地节省成本,且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因此,以软代硬的设计必将成为我们现代设计的主流。本设计是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计数器进行中数年定时,配合软件延时实现时、分、秒的计时。该方案节省硬件成本,且能够使设计者在定时/计数器的使用中及程序设计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本系统将采用软件方法实现计时。 关键词:单片机计数器软件

第一章实验要求及设计思路 (4) 1.1 设计内容及要求 (4) 1.2 设计的目与和意义 (4) 1.3 设计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5) 第二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6) 2.1 系统组成 (6) 2.2工作原理 (7) 第三章硬件设计与分析 (9) 3.1 硬件设计原理 (9) 3.2 AT89C51单片机介绍 (9) 3.3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 (9) 3.4显示电路 (11) 3.5 键盘及其接口 (12) 第四章软件设计 (14) 4.1 主程序设计 (14) 4.2 定时中断程序 (17) 4.3 显示子程序 (17) 第五章调试与运行 (19) 第六章结论与体会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一系统原理图 (22) 附录二元件清单 (23) 附录三程序清单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