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后人展示《宝氏家谱》

成吉思汗后人展示《宝氏家谱》
成吉思汗后人展示《宝氏家谱》

成吉思汗后人展示《宝氏家谱》

2007-02-28 17:36:32

一份形成于百余年前的家谱显示,成吉思汗的家族后人生活在辽宁朝阳!家住朝阳市区的宝氏家族传人近日将秘密保存了百余年的蒙、满、汉三种文字的上千件珍贵史料公布于世,其中一件《宝氏家谱》显示:居住在朝阳的宝氏家族正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代。

宝氏家族百年家谱现身

据家谱的保有者、宝氏家族传人宝广文的母亲介绍,发现老家谱纯属偶然。老人告诉记者,2002年的一天她收拾老院内的小棚子里的“老物件”时发现了这本家谱。

“当时家谱和一份公文用黄布裹着,可能是时间太长了,包书用的布都发黑了。”老人回忆,“地契和很多文件都装在过去做买卖用的木钱柜里,单张的和成本的装了满满4箱,粗略统计有上千件。”

记者看到,这本《宝氏家谱》长6米、宽1.45米,用蒙、满两种文字记录。经研究人员破译,这是一本续修的家谱,形成于光绪年间。应该是家谱中的一位传人在当时的大台吉德力格大太爷家的家谱基础

上续修完成的。

研究人员推测,宝氏家族应是元太祖成吉思汗20代孙鄂木布楚琥尔的后代,应为鄂木布楚琥尔的孙子色棱或察衮的后人。

材料填补清朝正史空白

在宝家现存的材料中,多数是大台吉德力格与旗协理之间的上、下行公文。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和风俗等。具体文件有呈报台吉世袭爵位的,反映台吉当兵、嘉奖的,打官司诉讼的以及其他一些领域的文件。在许多用蒙文书写的公文中都加盖有红色印章。在一件公文上,一个边长为11厘米的正方形红色印章清晰可见,有的公文则有3个不同的印章。史料中保存最多的是近千份跨越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民国年间各个时期的地契,跨越近200年。地契之多足以显示出宝氏家族在当地的显赫地位。

古籍研究专家表示,这是目前朝阳境内发现的惟一能够把台吉与协理之间来往材料保存比较完整的重要史料,对填补清王朝时期的一些正史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揭秘:家族婚姻严守等级制度

据宝老太回忆,宝家祖籍为现在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后来迁到土默特右旗。据家族老人说,现在的朝阳县大平房、东大道等乡镇及其周边区域都曾是宝家土地。每到年节前,家里人都要到下面收地租。宝家在婚姻方面一直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宝氏家族的台吉(即贵族)只能和扎萨克(即旗长)结婚。

奇迹:档案放置百余年仍完好

据了解,宝家的史料能够得到保存,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年73岁的宝老太一直守口如瓶。

据宝先生介绍,在父亲去世之前,父亲和母亲从来没有谈及过这些材料,儿女们得知家里有这些宝贝也是近几年的事。让古籍研究人员感到奇怪的是,史料在没有任何防腐手段情况下放置上百年而保存完好,这在档案保护管理上也创造了奇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