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丙烯装置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2-氯丙烯-危险化学品操作要领卡

2-氯丙烯-危险化学品操作要领卡
在使用汽车、手推车运输2-氯丙烯容器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严禁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吊装搬运。装运时,应妥善固定。
2-氯丙烯管道输送时,注意以下事项:
①2-氯丙烯管道架空敷设时,2-氯丙烯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已敷设的2-氯丙烯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2-氯丙烯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
2-氯丙烯-危险化学品操作要领卡
项目
操作要求
一般
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加强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
操作
安全
打开2-氯丙烯容器前,应确定工作区通风良好且无火花或引火源存在;避免让释出的蒸气进入工作区的空气中。使用2-氯丙烯的车间要有可靠的防火、防爆措施。一旦发生物品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砂土灭火。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在储罐四周设置围堰,围堰的容积等于储罐的容积。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
运输
安全
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2-氯丙烯装于专用的槽车(船)内运输,槽车(船)应定期清理;用其他包装容器运输时,容器须用盖密封。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防雨淋、防高温。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高温季节应早晚运输。

聚丙烯装置基础知识

聚丙烯装置基础知识
装置组成和设计分工
本装置各单元划分和装置主项见下表:
表聚丙烯装置各单元划分和装置主项表
主项号
单元名称
备注
180-00
PP
装置界区总体
180-10
原料供应和净化单元
180-20
丙烯供应和净化单元
180-40
第一反应单兀
180-43
第二反应单元
180-50
树脂脱气和放空气回收单元
180-60
树脂和添加剂处理单元
最大、间断
废渣(液)
t/a
313
其中300吨为PP不合格料,
可降级岀售
6
i=r疋贝

55
7
占地
m2
522000
8
运输量
运入干燥剂等
m3/5a
40
主催化剂、化学
品添加剂
t/a
661
运岀
废干燥剂等
m3/5a
40
聚丙烯产品
t/a
300,000
OSBL考虑
9
装置工程费用
万元
95956
2技术分类及特点
Unipol聚丙烯工艺是联碳公司 (UCCP和壳牌公司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发的一种气相流
连续、稳定、长周期运行。
本装置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过程计算机系统(PCS、先
进过程控制(APC等。
装置地理位置
PP装置的用地位于神华煤制烯烃项目生产装置区,西侧为MTOI置,北侧为预留用地,西
南侧为烯烃事业部联合中央控制室(CCR),东侧为聚烯烃包装区,南侧为PE装置。装置区
设计产量
均聚物214200t/a
无规共聚物25800t/a

气相聚丙烯设备培训讲义(主讲反应釜)

气相聚丙烯设备培训讲义(主讲反应釜)
25℃启动油泵; • 7、将进入系统的N2流量调整为25-30LN/hr,N2压力应为
0.1-0.2barg,通过球阀来调整密封件的丙烯冲洗流量为 17Nm3/hr,丙烯压力应为2.58-2.76Mpag; • 8、确认泄漏罐的排放阀关,放空阀开。
齿轮箱及搅拌器的操作
• 1、检查各部位螺栓的紧固情况; • 2、检查齿轮箱、液压联轴节的油位情况; • 3、给驱动侧轴承、浮动端轴承齿轮联轴节及主马
置。 • 6、启动压缩机,观察机组的振动、油压、油温及
排出口压力等情况。 • 7、检查各密封点泄漏情况。
Ⅱ往复活塞式压缩机
• 本装置共有往事复活塞式压缩机2台,其中 C-241/C-301瑞士布卡哈德公司成套供货, C-241为一级立式迷宫活塞式压缩机,C301为三段四缸立式迷宫活塞式压缩机。
C241
• 2.检查止回阀的方向,检查各螺栓的紧固情况。 • 3.检查找正情况及电机转向,(转向不正确会损
坏压缩机)。 • 4.手动盘车轻便。 • 5.打开装置滑阀、启动马达开关。 • 6.检查油位、油压、油温情况,检查机组声音、
振动情况。
风机
• 本装置风送系统有多以罗茨式鼓风 机,位号为C-403A/B、C-501A 、 C-502、C-515A/B。
• 螺杆式压缩机C-302A/B、C501B/C 是由主 电机、联轴节、壳体、螺杆、齿轮箱、入 口空气过滤器、止回阀、轴向补偿管、安 全泄放阀、润滑油系统隔音罩、消音器等 组成,润滑油系统由油泵、油冷却器、油 槽组成。
PK351是两级螺杆压缩机
C-302A/B、C501B/C
单机操作
• 1.检查润滑油油位,关闭油箱排放阀,拧紧加油 口螺栓。
表明压缩机即将要启动。

3-氯丙烯说明书

3-氯丙烯说明书
2.64
分子式:
C3H5Cl
分子量:
76.53
主要成分:
纯品
饱和蒸气压(kPa):
48.89(25℃)
燃烧热(kJ/mol):
1842.5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32
爆炸上限%(V/V):
11.2
引燃温度(℃):
485
爆炸下限%(V/V):
3-氯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107-05-1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高浓度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并有轻度麻醉作用。接触者觉咽干、鼻子发呛、胸闷,可出现头晕、头沉、嗜睡、全身无力等。溅入眼内,出现流泪、疼痛等严重眼刺激症状。 慢性中毒:引起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出现手足麻木,小腿酸痛力弱,四肢对称性手套袜套样分布痛觉、触觉、音叉振动觉障碍。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神经-肌电图示神经原性损害。可致肝损害。
废弃注意事项:
危险货物编号:
31021
UN编号:
1100
包装标志:

丙烯系统培训教程

丙烯系统培训教程

腹水泵10-P-8176A/S
(1)LSL81814 主泵/备用泵停运 (2)LSH81814 液位上涨过程中,单泵运行,当液位LSHH81814时,备用泵自启。液 位从高高报下降跌破LSH时,备用泵自动停泵。单泵运行 (3)LSHH 主泵备用泵双泵运行。 说明:对于液位控制器LIC81815,腹水泵在运行的过程中将自动由手动 控制变换成半自动控制。只有当液位计LT81815故障时才能切换为手 动控制。 当泵停运时,返回阀A保持全开,外送阀全关。自动切换为手动控 制。
投用盘车机构10-KG-4691
• 盘车机构送电。 • 如果指示灯10-HL-47811亮,则表明可以对盘车 机构进行操作。 • 现场按下10-HS-47809,将盘车机构变成“手动” 模式,此时指示灯10-HL-47809亮。 • 现场按下10-HS-47814,启动盘车机构10-KG4691,对汽轮机进行盘车。 • 当透平转速大于300rpm时,电动盘车机构10KG-4691将会通过逻辑程序从手动切换到自动。 返回
• • • • 投用透平压缩机隔离氮气 投用二级密封气 投用一级密封气 投用主密封气 返回
投用润滑油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油箱加油到规定液位。 .用向球胆型缓冲罐10-V-4533充压到0.162MPa。 .投用电加热器10-E-4511/4512/4513。 .关闭阀10-TCV-45837的冷旁路阀和热旁路阀,打开阀10-TCV-45837的冷流和热流入口截止阀,并打开阀10TCV-45837的出口截止阀,投用阀10-TCV-45837。 .打开阀10-PCV-45810的前后手阀,并关闭其旁路阀,投用阀10-PCV-45810。 .打开阀10-PCV-45815的前后手阀,并关闭其旁路阀,投用阀10-PCV-45815。 .投用油冷器10-E-4514A。 10-S-4564A .打开控制油总线的切断阀。 打开事故油泵10-P-4572进出口阀。 .打开事故应急油线的切断阀。 .润滑油泵10-P-4571A/S给电。 打开润滑油泵10-P-4571A/S的进出口阀。 .将润滑油泵10-P-4571S设在自动位置,并将事故油泵10-P-3272设在自动位置。 .启动润滑油泵10-P-4571A。 .打开高位油箱进油线阀组上的手阀给高位油箱充油。当高位油箱10-T-4732液位达到合适的时候,借助液位变送器 10-LT-47800发出一个允许启动信号。当高位油箱回油视镜有油通过的时候关闭该手阀。 .通过压力控制阀10-PCV-45815,将(压缩机和透平)润滑油供油总管的油压设到0.4MPa。 .通过压力控制阀10-PCV-45810,将供给透平的控制油总管压力设到1.05MPa。当控制油总管压力低于0.86Mpa 时,将有一个低报警信号发出(10-PAL-45811),润滑油泵将会自启动。 .通过油加热系统10-E-4511/4512/4513,将油箱中的润滑油加热到35℃。油箱加热器10-E-4511/4512/4513可以 由油箱10-T-4531上液位变送器10-LT-45802低液位联锁。 .润滑油通过油滤器10-S-4564A/S被净化,借助差压变送器10-PDI-45808对油滤器的污染程度进行监控。 返回

聚丙烯装置基础知识(公司管理系统统一实用模板)

聚丙烯装置基础知识(公司管理系统统一实用模板)

实用文档目录1 装置概述 32 技术分类及特点83 装置设计基础84 装置生产工艺原理265 装置工艺流程说明296 装置主要设备简介347 装置主要控制回路简介458 装置布置简介559 装置三废排放简介551 装置概述1.1 装置建设规模、组成及定员1.1.1 建设规模本装置建设规模为年产 30 万吨聚丙烯本色,设计操作弹性70%~110%。

1.1.2 装置组成和设计分工本装置各单元划分和装置主项见下表:表1.1.2-1 聚丙烯装置各单元划分和装置主项表1.1.3 装置定员和操作班次1)装置的年操作时间为8000 小时,连续生产。

2)生产班次为五班三运转。

3)本项目定员生产管理和操作人员总定员54 人.1.2 产品、副产品技术规格、产量、去向1.2.1 产品方案产品包括均聚物、无规共聚物、抗冲共聚物等1.2.2 设计产量――均聚物 214200t/a――无规共聚物 25800t/a――抗冲共聚物 60000t/a总产量 300000 t/a装置的设计小时产率为:――均聚物: 38.25 t/h――无规共聚物: 32.25 ~ 37.5 t/h――抗冲共聚物: 37.5 t/h装置预留有生产三元共聚产品改造用地。

产品经掺混后送OSBL 包装仓库。

1.3 原料、催化剂、添加剂规格和耗量1.3.1 原料规格及年用量1)丙烯丙烯:≥99.6vol %相态:气相压力:2.55MPaG温度:常温年用量:295465 吨2)乙烯乙烯:≥99.95vol %相态:气相压力:2.98MPaG温度:40℃年用量:9870 吨3)氢气氢气:≥99.95vol %相态:气相压力:4.48MPaG温度:30℃年用量:40 吨1.3.2 催化剂、化学品、添加剂规格及用量1)Zg 催化剂外观:固体悬浮液年用量:11 吨2)助催化剂(三乙基铝)外观:液体年用量:33 吨3)Cr 给电子体外观:液体年用量:27 吨4)挤出添加剂外观:固体年用量:560 吨5)过氧化物外观:液态年用量:24 吨6)矿物油外观:液体年用量:6 吨1.4 公用工程规格、来源和消耗1)公用工程名称――蒸汽――循环冷却水――脱盐水――生产给水――生活给水――高压消防水――氮气――仪表空气――装置空气――冷凝水――热水1.5 生产过程来自界区的丙烯、乙烯、氢气烷等原料在原料供应及净化单元被净化,并被升压至需要的压力后经计量送反应单元。

3-氯丙烯说明书

3-氯丙烯说明书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家兔经眼: 469mg,引起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0mg/24 小时,引起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2.64
分子式:
C3H5Cl
分子量:
76.53
主要成分:
纯品
饱和蒸气压(kPa):
48.89(25℃)
燃烧热(kJ/mol):
1842.5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32
爆炸上限%(V/V):
11.2
引燃温度(℃):
485
爆炸下限%(V/V):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中国MAC(mg/m3):
2
前苏联MAC(mg/m3):
0.3
TLVTN:
OSHA 1ppm,3mg/m3; ACGIH 1ppm,3mg/m3
TLVWN:
ACGIH 2ppm,6mg/m3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3-氯丙烯说明书

3-氯丙烯说明书
3—氯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与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她信息
化学品中文名称:
3-氯丙烯
化学品俗名:
烯丙基氯
化学品英文名称:
3-chloropropene
英文名称:
allyl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17
CAS No、:
107-05-1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生效日期: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氯丙烯
>99%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得衣着,用肥皂水与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得危险。与硝酸、发烟硫酸、氯磺酸、乙烯亚胺、乙烯二胺、氢氧化钠剧烈反应。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得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丙烯装置岗位操作法一、产品及原材料简介1.1产品简介1.1.1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及生产能力本装置氯丙烯生产分796与8000吨两个装置,各有两条氯丙烯生产线。

796装置建于60年代末,生产能力9500吨/年,8000吨装置建于80年代末,生产能力10500吨/年。

近年来经过多次技改,装置生产能力有了提高,产量可达22000吨/年。

两套装置共用一套精馏分离系统。

1.1.2产品性质1.1.2.1产品物理性质3-氯丙烯也称烯丙基氯,化学结构式为:2=-2,它是无色、具有刺激性、腐蚀性液体。

其主要物性参数如下:1.1.2.2产品化学性质3-氯丙烯是氯代烯烃化合物,它的化学性质既表现为烯烃的性质,也表现出有机氯化物的性质。

1、它能加碱水解生成烯丙醇。

2、与溴化物,碘化物反应生成烯丙基溴,烯丙基碘。

3、与有机酸的钠盐等反应可生成有机酸烯丙酯。

4、在乙醇溶液中氨解生成烯丙胺。

5、3-氯丙烯结构上有双键,他在低温下能与氯加成生成1,2,3-三氯丙烷。

6、能与氯在高温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氯丙烯。

7、与次氯酸反应生成二氯丙醇。

8、与氯化氢反应生成1,2-二氯丙烷等。

9、能与3、H24、哌嗪、乙二胺、氯磺酸,发生激烈反应。

10、氯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产品,它与次氯酸反应再经碱处理生成环氧氯丙烷。

3-氯丙烯除了以上特性以外,还有以下特性:3-氯丙烯是易燃的液体,它的闪点很低,其蒸汽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遇火即能爆炸,在生产过程中,须加以注意。

1.2 原材料简介本装置主要原材料:丙烯、氯气1.2.1 丙烯1.2.1.1丙烯的性质、性能在常温常压下,丙烯为无色可燃性气体,有臭大蒜及甜味,高浓度对人有麻醉性,极端情况下可导致窒息死亡,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溶于醇。

在常温下加压,可使丙烯成液体状态。

丙烯是典型的烯烃化合物,化学性质活泼,可发生加成反应、烷基化反应、聚合反应以及取代反应等,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之一,大量用于生产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氯丙烯等。

附表一丙烯沸点、压力关系一览表附表二液体丙烯比重一览表1.2.1.2丙烯的执行标准、实验方法本装置所用丙烯符合/T7716-2002,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2.2氯气1.2.2.1氯气的性质、性能1.2.2.2氯气的质量标准本装置所用氯气符合 5138-2006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二、主要生产原理简述2.1工艺原理概述:原料丙烯经预热与原料氯气按一定配比在管式反应器内进行高温反应,在反应器内生成的反应混合产物从反应器底部出来,依次经过套管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与原料丙烯在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冷却至摄氏零度左右,然后进入冷蒸塔。

氯化反应产物进入冷蒸塔,在冷蒸塔内进行气液分离。

塔釜液相组成主要为粗氯化物,塔釜用夹套蒸汽加热,控制釜温,目的是减少丙烯在粗产品中的溶解度。

塔顶混合气体为丙烯与氯化氢的混合气,塔顶用液态丙烯进行喷淋冷却,控制顶温在-30~-35℃左右,保证有机物不带入水碱洗系统。

塔顶气态物质进入水碱洗塔,混合气经过水洗吸收气体后,碱洗中和,再经清水洗涤后,余下气态进入压缩机回收工序,丙烯经冷却、压缩、洗涤冷却、压縮、洗涤冷却、冷凝后进入丙烯回收罐循环使用。

塔釜粗氯化物进入精馏系统,粗氯化物先经过脱酸,然后依次经脱轻组份(脱去少量低沸物)与脱重组份(脱去高沸物)后,得到3-氯丙烯产品。

低沸物与高沸物作为副产品外销给用户。

2.2反应原理:原料丙烯经预热与原料氯气按一定配比(体积比4.5-5:1)在管式反应器内进行高温反应,生成氯化物,其中主要为3-氯丙烯产物。

反应式如下:丙烯高温取代氯化反应就是自由基反应。

其主反应式如下:2=-3+2→2=-2++Q这是一个剧烈的放热反应,Q=112.212·-1由于原料丙烯、产品3-氯丙烯、的化学性质都很活泼,因此,除了主反应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副反应和二次深度取代反应。

部分可能发生的副反应和二次反应如下:(1)丙烯在低温下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丙烷:-12=-3+2→2--3+184.647·(2) 在其它他位置上发生取代反应生成1-氯丙烯或2-氯丙烯:2=-3+2→=-3+-12=-3+2→2=C -3++121.423·(3) 在氯气过量的情况下,进行深度反应,剧烈时出现燃烧现象:-12=-3+22→=-2+2+213.537·-12=-3+22→2=-2+2+230.285·(4) 氯丙烯发生二次取代反应生成1,3-二氯丙烯和三氯丙烷:2=-2+2→=-2+2=-2+2→2--2(5) 氯丙烯与氯化氢发生二次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丙烷:2=-2+→3--2(6)氯丙烯与丙烯发生二次聚合反应生成丙烯二聚物:2=-2+2=-3→ 2=-2-2-=2+(7)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氯丙烷:-12=-3+→3--3+69.086·2.3影响因素影响氯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有: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原料纯度等。

现分述如下:2.3.1 丙烯预热温度、反应温度温度的控制是决定丙烯高温氯化收率和装置运转周期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温度会有不同的反应类型与反应结果。

根据丙烯化学性质以及取代反应机理,当反应温度小于400℃时,丙烯与氯气形成的活化分子比较少,不利于自由基的形成,此时所进行的反应以离子型反应为主,丙烯与氯气起加成反应。

反应产物中1,2-二氯丙烷含量增大,而氯丙烯含量降低。

随着反应温度升高,活化分子不断增加,自由基不断形成,反应逐渐以取代反应为主。

反应产物以3-氯丙烯为主。

当温度高于500℃以后,从取代反应机理可知:氢原子被夺取的容易程度:烯丙基型>叔氢>仲氢>伯氢>4>乙烯型。

温度高了以后,各种活化分子的量相应增加,氯原子取代反应在仲氢与乙烯型氢的取代加快,1-氯丙烯、2-氯丙烯的量增加。

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则会发生深度取代反应,甚至氯化物裂解或严重结碳,降低氯丙烯含量,影响生产周期。

因此,在反应物料进入反应器前保持适宜的温度是极其必要的,我们在反应物料进入反应器前采用预先预热丙烯以控制反应器适宜的温度,丙烯预热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增加反应的活化分子量,加快反应速度。

第二是保持反应器内稳定的高温。

通过经验得知,当反应温度保持在470~ 500℃时,反应收率较高。

粗氯化物组成较为稳定,氯丙烯含量在76~85%之间,氯化物组成与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参看图一。

2.3.2 原料配比从反应方程式可看出,一分子丙烯与一分子氯气即可反应生成一分子氯丙烯。

保持丙烯过量有一个主要的作用就是控制反应温度。

因为氯丙烯的生成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且反应又是在高温下进行,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使反应温度升高。

避免剧烈燃烧放热造成爆炸着火事故,减少反应结碳,使反应器运行更加稳定。

反应生成物过热会产生热裂解而使氯丙烯收率降低,利用过量的丙烯参加反应有移走反应热的作用,便于控制反应温度,以提高氯丙烯收率。

同时保持丙烯适当过量,以确保反应有利于向取代方向进行。

但丙烯过量太多,会增加回收丙烯的能量消耗。

实验中发现,丙烯与氯气之比小于3时,结碳现象比较严重,且3-氯丙烯在氯化物中含量小于73%,当丙烯与氯气之比控制在4.5-5之间时,3-氯丙烯在粗氯化物中含量为80%以上,参看图二。

且这些过量的丙烯能带走适当的热量,可保证预热温度达到355~395℃,控制反应温度为490~500℃。

2.3.3 反应时间丙烯与氯气在反应器内混合接触后,立即进行反应。

为了反应完全应保持一定时间,因反应时间过短氯气不能全部与丙烯在反应器内反应,造成反应后置。

结果收率较低;反应时间过长,会加剧二次反应的发生使产物发生分解,或有沉积碳生成。

因此,选择反应时间在2-4秒为宜。

2.3.4 丙烯与氯气的混合条件氯丙烯的收率高低和丙烯与氯的混合条件有重要联系。

如果丙烯与氯气混合不均匀,氯气局部过浓,会生成二氯丙烯等产物,甚至发生碳化燃烧现象,从而降低氯丙烯收率,甚至要停产清碳而影响正常的生产。

另外,二者一经混合即起反应,所以混合气流速度应有一定的控制,从抑制结碳反应角度出发,必须满足如下条件:①氯气喷出速度≥70②丙烯喷出速度≥50③氯气喷出速度>丙烯速度2.3.5 原料纯度丙烯与氯气的纯度对氯丙烯的收率有一定的影响。

生产氯丙烯,首先对丙烯原料规格有一个严格的要求。

从反应上看,纯度越高,对生产控制和产品质量都是有利的。

但对丙烯纯度要求过高,会使丙烯成本上升。

如果丙烯中丙烷含量太高,在反应条件下被氯化为1-氯丙烷、2-氯丙烷,多消耗氯气,而且降低氯化收率,同时它们与氯丙烯沸点很接近,增加了产品分离的困难。

氯气的纯度越高,转化率就越高,消耗相应降低。

高温氯化使用的氯,应为经过干燥和精制的气态氯,不能使用未经处理的氯气,因为氯气中含有大量杂质,在反应过程中,会出现累积而增加副反应。

氯的含量应为99.6%,干燥后的氯气水份含量应小于400,对于氯的干燥剂浓硫酸等腐蚀性介质绝对不允许带入氯中,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2.3.6 反应压力的影响从主反应来看,压力对反应的正常进行影响不大,但对引起副反应起了促进作用。

当反应压力超过0.1(表压)时,高沸物的组分增加。

而且从定性角度看,结碳现象也处于增加趋势,这表明反应压力的升高促进了聚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进行,因而反应器的压力一般在0.08(表压)以下为宜。

同时,值得一提的还有氯气喷嘴压力和丙烯环隙压力保证了一定的丙烯和氯气混合速度,要以通过它们压力差的变化观察到氯化反应和系统的运转情况。

三、装置流程简述及岗位划分3.1装置流程简述3.1.1氯化反应工序原料丙烯经预热与原料氯气按一定配比(体积比4.5-5:1)在管式反应器内进行高温反应,在反应器内生成的反应混合产物从反应器底部出来,依次经过套管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与原料丙烯在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冷却至摄氏零度左右,然后进入冷蒸塔。

3.1.2冷蒸工序氯化反应产物进入冷蒸塔,在冷蒸塔内进行气液分离。

塔釜液相组成主要为粗氯化物,塔釜用夹套蒸汽加热,控制釜温,目的是减少丙烯在粗产品中的溶解度。

塔顶混合气体为丙烯与氯化氢的混合气,塔顶用液态丙烯进行喷淋冷却,控制顶温在-35~ -35℃左右,保证有机物不带入水碱洗系统。

塔顶气态物质进入水碱洗塔,混合气经过水洗吸收气体后,碱洗中和,再经清水洗涤后,余下气态进入回收工序。

塔釜粗氯化物进入精馏系统。

3.1.3丙烯回收工序从冷蒸工序出来的丙烯经冷却、压缩、洗涤冷却、压縮、洗涤冷却、冷凝后进入丙烯回收罐循环使用。

3.1.4精馏工序粗氯化物先经过脱酸,然后依次经脱轻组份(脱去少量低沸物)与脱重组份(脱去高沸物)后,得到3-氯丙烯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