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必修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翻箱倒柜(fān)毕恭毕敬(bì)B. 惊弓之鸟(jīng)碧空如洗(bì)C. 水落石出(lào)雕梁画栋(diāo)D. 鸡犬升天(shēng)贾而不售(g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
B.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们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对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D.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高高地挂在天空中。
B. 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C. 小明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D.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4. 下列词语中,与“骄阳似火”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阳光明媚B. 骄阳如火C. 阳光灿烂D. 阳光和煦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对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C. 我看到了大海,看到了天空,看到了远方。
D. 这篇文章的文笔优美,语言生动。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雪花飘飘洒洒,仿佛在向大地诉说着什么。
B. 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C. 小明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D.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7.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青天白日B. 呼风唤雨C. 美轮美奂D. 风和日丽8.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性格比较内向。
B. 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C. 她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D. 这个城市的环境非常优美。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个湖的水很清,能看清湖底的沙石。
2023-2024学年济宁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济宁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我们汉族,历史很长,开化较早,人口众多。
近代以前,长期的农业社会,产生和继承、发展了许多节日。
尽管过去有些节日,现在我们看来是无谓、可笑乃至可厌的,但在被创造乃至被继承的当时,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
因此,为了满足需要,不能不借助于巫术及宗教、仪式,这就必然使这种文化带有消极的因素。
它标志着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原始的或近原始的阶段。
但是,人民文化具有一种自然调节、改进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实际活动能力和心理智能也不断变化。
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活动在内)中的不合理的、过时的部分,往往不自觉地或半自觉地加以改动,使之合理化(或比较合理化),使之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
例如本来是一种攘灾法术的放纸鸢活动,逐渐成为一种大人或儿童的文娱活动。
又如,本来是江滨人民驱除瘟神等的宗教行事——送瘟船,后来却被联系到楚国忠臣的沉江故事使它具有历史的和伦理的意义。
这种事实,不仅说明了民间文化的进步性,也增强了文化进化理论的可靠性。
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许多社会礼制和观念都起着新的变化。
我们的风俗、习尚(包括节日)也不能安于旧态。
解放后,我们已经采用了一些新节日,如青年节、劳动节、建军节、“十一”国庆节(还有些地方把重九改为老人节)。
但同时有些传统节日仍在普遍或局部沿用,如春节、清明、中秋节等。
不过由于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变动,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不能不做相应的修改,如传统新年改为春节,并加入新的内容(慰问军烈属等);清明节主要作为纪念革命烈士的节日等,这样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些有长远历史的古老节日,在新社会中就成了新文化的一部分。
(摘编自钟敬文《节日与文化》)材料二传统节日面临的冲击,来自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首先是内容方面,主要是节日内容的独特性和明晰性被模糊了,因为传统节日很大一部分属于时令性的,与中华民族独特二十四节气文化相关联,例如元旦、春节、立春、寒食、冬至等,这一系列传统节日以农耕社会对时令变化的固有依赖为前提,在当代社会,这一依赖的固有性弱化了,甚至逐渐消失,这导致了以时令性为基础的传统节日在内容上弱化。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一 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铸就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早在2012年初,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启动实施“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重点动员支持一批高校创作排演以现当代著名科学家和科技界民族英雄为主题的舞台剧,用广大青少年和科技工作者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讲述一批德学双馨、对国家科技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在科技界具有崇高威望的科学大师的动人事迹,成为当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一次大胆创新。
十年来,主办部门从两部门增加到中国科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文联等6部门,演出剧目也从第一批的6部扩大到现在的20部。
剧目的数量和质量在发生变化,但坚持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着力打造校园文化经典原创剧目的定位始终未变,用讲故事的方式弘扬科学家精神也从未过时。
科学大师剧成为高校开展“大思政课”的生动蓝本,也是科学、艺术、教育融合发展的最好诠释与最佳案例。
通过舞台剧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关键在于故事挖掘。
每一名参与科学大师剧创作的师生都会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对拟排演的科学家人物进行深入了解,通过大量阅读传记手稿、实地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科学家故事,感悟科学家精神。
按照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要求,参与科学大师剧创排的高校师生在对科学家故事进行艺术化加工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尊重重大事实的科学性,将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摆在首位。
天津大学原创话剧《侯德榜》剧组曾先后多次组织动员参演师生赴北京、天津、大连、南京、福建等地,拜访中国化学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化工集团公司、永利化工天津碱厂等单位,实地追踪侯老的生平足迹,现场采访侯老亲属后人、秘书等,查阅书籍和历史文献千余份,在整理了10余万字的一手资料后,才据此创作了话剧《侯德榜》的剧本初稿。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2B .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花草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
C .六只小狼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嘻戏地搅在一起,在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动和互相碰撞。
D.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青,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以当、、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①老虎服服帖帖地在舞台上表演②勇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③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④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A.④①②③B.①③④②C.①④③②D.②④③①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B.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C.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迷雾。
D.许多世界经典名着对我们现在的高中生是非常熟悉的。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B.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C、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散文家既然/前,不见岸/后,也远离了岸/既然/脚下踏着波澜/又注定终生恋着波澜/既然/能托起安眠的礁石/已沉入海底/既然/与彼岸尚远/隔一海苍天/那么,便把一生交给海吧/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A.诗人认为人生如前也无岸,后也无岸的大海。
而且,能给人以暂息的礁石也沉入海底,前方连航标线也没有了。
诗的开篇便暗示了人生的坎坷与艰险。
B.那么,人生因此是否迷茫了呢?诗人给了我们答案。
湖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
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材料二:“工匠精神”,虽然是一个舶来词,但其精神内核长久地流传于中华民族的基因之中。
回望中华文明史,可谓凝聚了历朝历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
“工匠精神”,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
千百年来,华夏“大国工匠”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聚敛起来的“工匠精神”,也不断酝酿、发酵,直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那些巧思运筹的工匠们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他们生发出来的“工匠精神”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古典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在于其凝练、含蓄、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诗人通过精心选择字词,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使诗词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生动地描绘了雪景的美丽。
古典诗词的思想之深,在于其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感和价值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杜甫表达了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公平的向往。
古典诗词的情感之丰富,在于其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的共鸣。
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意义。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李煜通过对愁绪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中国古典诗词只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B. 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在于其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所有修辞手法。
C. 古典诗词的思想深刻,能够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D. 古典诗词的情感丰富,只能表达诗人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能引起读者共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开篇提出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然后从语言之美、思想之深、情感之丰富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B. 文章在论述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时,列举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的例子,增强了说服力。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一语文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练习用时120分钟。
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24分,每小题2分)一、(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正是无数劳动者,让新中国一路走来,充满活力。
激情燃烧的岁月,“铁人”王进喜以双臂搅拌灰浆压住井喷;改革开放的时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做着“禾下乘凉梦”______天下粮仓。
新世纪新阶段,不管是有48项技术创新成果、创造经济效益1.9亿多元的吴吉林,还是让嫦娥三号的“冷暖衣”重量不足美国制造五十分之一的苗建印,这些劳模们身上______着创造、创新、创业的激情,在劳动中成就了自己的价值,更托举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梦想。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是重要内容。
离开了劳动,谈何敬业?其实,对于一个公民,“爱国”首先体现在做好自己的工作,找到自己的舞台;对于一个国家,“富强”需要由无数人的劳动来创造;而一个自由。
平等的社会,一个文明、和谐的国家,必然要______所有人劳动的权利和劳动的尊严。
从这个角度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正是我们可以做、也应该做的。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
劳动精神,更应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原色。
通过劳动,使我们收获满足感、快乐感、尊严感,正是这些挣脱物质的枷锁,让我们拥有丰盈的精神世界。
或许,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还是每一个个体,面对“你将如何存在”的问题,劳动都是最好的回答。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充斥涌动保证B.充实滚动保障C.充斥滚动保障D.充实涌动保证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对劳动的表彰,就是对劳模的表彰、对劳动精神的弘扬。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学年 语文试卷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学年语文试卷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课内知识考查(每题2分,12小题共计24分)1.下列各项对划线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食野之苹苹:青草②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的小洲B.①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
②如今有谁堪摘?堪:可以,能够。
D.①弦弦掩抑声声思思:悲伤②赢得仓皇北顾顾:回头望2.下列各项对划线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契阔谈讌契阔:久别重逢②落木:落叶B.①户庭无尘杂尘杂:灰尘杂物②最难将息将息:养息,休息②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蓝色单衣,唐代地方官员的服色D.①虚室有余闲虚室:静室。
潦倒:漂泊沦落3.下列各项中对划线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悠悠:从容自然的样子②水澹澹兮生烟澹澹:水波平静的样子B.①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内心悲伤的样子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叫的声音C.①云青青兮欲雨青青:黑沉沉的样子②凄凄惨惨戚戚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D.②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形容风声4.下列各项划线的词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①低眉信手续续弹,C.①势拔五岳掩赤城②出类拔萃5.下列各项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满座重闻皆掩泣②座中泣下谁最多B.①我从去年辞帝京②莫辞更坐弹一曲C.①采采芣苢,薄言掇之②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①秧根未牢莳未匝②绕树三匝,何枝可依?6.下列各项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云霞明灭或可睹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①我欲因之梦吴越②未若柳絮因风起C.①忽魂悸以魄动②何以解忧?唯有杜康D.①为君翻作《琵琶行》②初为《霓裳》后《六幺》7.下列选项中全为通假字一项是()①契阔谈讌②樯橹灰飞烟灭③曲终收拨当心画④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⑤列缺霹雳,丘峦崩摧⑥一尊还酹江月A.①②⑤B.③④⑥C.③⑤⑥D.①⑤⑥8.下列各项两句中划线的词活用方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B.C.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②廉颇老矣,尚能饭否?D.①乌鹊南飞②浔阳江头夜送客9.下列各项中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②渌水荡漾清猿啼B.①失向来之烟霞②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C.①整顿衣裳起敛容②梦啼妆泪红阑干D.①赢得仓皇北顾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10.下列各项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A.①唯有杜康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B.①身登青云梯②主人下马客在船C.①一夜飞度镜湖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请将准确答案涂在机读卡上,本题共15题,每题
2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准确的一项是()
A.慰藉(jí)干瘪(biě)曝晒(pù)给予(jǐ)
B.跬步(kuǐ)蛟龙(jiāo)怪癖(pì)瞠目结舌(chēng)
C.赭(zhě)色诳(kuáng)语饿殍(piǎo)自怨自艾(ài)
D.戕害(qiāng)摭(zhí)拾什刹(chà)海恣(zì)意妄为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仅仅隔着窗子,看漂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
秃的树枝上的寒鸦?
B.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不过北平的“花草儿”很便宜,而且
家家有院子,能够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
C.六只小狼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嘻戏地搅在一起,在峭壁之
下的空地上蠕动和互相碰撞。
D.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
亡的年青,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为获得真正的教养能够走不同的道路。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和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2)很少看见人,除了隔着玻璃窗向我们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
公园游客。
(3)西地平线上那一轮胭脂色的物什,终于从我们的眼前魔术般地了。
A.熟悉偶然消逝
B.熟悉偶尔消失
C.熟习偶尔消失
D.熟习偶然消逝
4、下列语句排列准确的一项是()
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
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能够把其他动物玩弄于掌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水准,但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①老虎服服帖帖地在舞台上表演②勇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
③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④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②④③①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点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B.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C..我多么的卑微呀!我多么的平庸呀!感谢落日,它让我看见了他们远去的背影,它把世间骇人听闻的一幕展示给我。
D.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
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呀!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