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应急知识培训教案

合集下载

应急知识培训教案

应急知识培训教案

应急知识培训教案第一篇:应急知识培训教案应急知识培训教案1、火灾报警要讲清火灾地点、火势情况、燃烧物的大约数量及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2、生活区宿舍内严禁使用高功率电器和私拉乱接电源,以及在宿舍内使用煤油炉和液化气炉等,不得在宿舍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化学品。

3、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4、宿舍中禁止存放汽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在使用汽油、香蕉水时是否远离明火、通风良好。

5、物质具备一定燃烧条件时,火灾就会发生。

火灾能够产生高温,并释放出烟和有毒气体,能够危及到人的生命。

6、办公室内禁止使用电炉子、大功率电热器具,如工作需要必须办理特殊用电使用证。

7、消防工作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各级防火责任制。

8、“四懂”是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一、懂预防火灾的方法二、懂得防火检查、三、懂扑救火灾的方法、四、懂得逃生的方法。

9、“四会”是会:一、报火警、二、会使用消防器材、三、会扑救初期火灾、四、会进行防火检查。

10、未经保卫专业、安全部门批准允许,严禁在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损失大、伤亡大和影响大的重点部位私自动用明火,需要动用明火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自觉的遵守《动火作业管理办法》,必须办理明火作业票后方可动火。

1、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有监护人。

3、按照施工要求配置足够消防器材设施,项目部车辆必须有消防器材;并按时对车辆上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

4、危险化学品库内设施设置必须规范(排风扇安装的必须是防爆型、存放物品配置安全防范措施标志牌);材料库房内放有易燃物品照明灯具必须使用防爆灯。

5、施工现场禁止流动吸烟,可以在指定的吸烟点吸烟。

8、发生火灾时不能盲目有朝有光亮的地方逃生9、使用灭火器灭火时必对准火焰根部。

2、下列不属于火灾分类的是重特大火灾3、重大火灾是指.受灾三十户4、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5、下列不是消防安全管理特点的是强迫性6、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训教案

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训教案

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训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应急救援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应急救援的基本概念、应急救援体系、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应急救援的组织与指挥、应急救援的物资与装备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应急救援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和运作机制。

3. 学会编制和实施应急预案。

4. 熟悉应急救援的组织与指挥流程。

5. 了解应急救援的物资与装备配置。

三、教学内容1. 应急救援基本概念1.1 应急救援的定义1.2 应急救援的原则1.3 应急救援的作用2. 应急救援体系2.1 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2.2 应急救援体系的运作机制2.3 国内外应急救援体系的案例分析3.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3.1 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3.2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3.3 应急预案的实施与演练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应急救援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体系。

2. 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应急救援案例,加深学员对应急救援体系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情景模拟:模拟应急救援场景,锻炼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评估学员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应急救援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作业:评估学员对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的掌握程度。

4. 情景模拟演练:评估学员在模拟应急救援场景中的表现。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训教材。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3. 案例资料:国内外应急救援案例资料。

4. 视频资料:应急救援现场视频资料。

5. 模拟器材:用于情景模拟演练的器材。

七、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应急救援基本概念与原则。

2. 第3-4课时:应急救援体系与国内外案例分析。

3. 第5-6课时: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

应急安全培训课程设计

应急安全培训课程设计

应急安全培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应急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方法。

2.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常用应急救护知识,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3. 学生能够掌握应急逃生的基本原则和技巧,熟悉学校及家庭周边的应急避难场所。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判断紧急情况,并采取适当的自我保护措施。

2.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应急救护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 学生能够制定个人和家庭应急计划,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冷静、勇敢、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心理素质。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区应急安全宣传和实践活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能培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应急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生活经验不足,安全意识较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应急安全素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紧急情况识别与自我保护:- 自然灾害识别与应对:地震、洪水、台风等。

- 事故灾难识别与应对:火灾、交通事故、中毒等。

- 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口罩、防护眼镜、防毒面具等。

2. 应急救护技能:- 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 止血包扎:常见止血方法及包扎技巧。

- 骨折固定与搬运:简易固定器材使用及正确搬运方法。

3. 应急逃生与避难:- 应急逃生原则与技巧:低姿、捂住口鼻、避免拥挤等。

- 熟悉应急避难场所:学校、家庭周边的避难所分布及路线。

- 制定个人和家庭应急计划:物资准备、联系人、紧急疏散路线等。

4. 心理调适与互助合作:- 紧急情况下的心理调适:保持冷静、应对恐慌、鼓励他人。

应急避险知识培训教案

应急避险知识培训教案

应急避险知识培训教案引言: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掌握应急避险知识成为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培训,提高大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应急避险意识。

一、概述1.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了解应急避险的重要性,掌握常见灾害事故的应急避险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2 教学时间和地点本课程计划为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共计4周。

教学地点为教室或者室外。

二、内容概述2.1 灾害事故的分类与应对措施2.1.1 自然灾害的分类与应对措施- 地震:掌握地震前、中、后的应对措施,如躲避、掩护等。

- 暴雨洪水:了解避免危险区域、寻找高处的方法。

- 台风:学习设立防护措施,如关闭门窗、加固房屋等。

- 火灾:学习使用灭火器、疏散逃生等。

- 地质灾害:了解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的应对措施。

2.1.2 人为事故的分类与应对措施- 交通事故:了解事故发生后的自救措施,如保持冷静、求助等。

- 火灾事故:学习逃生的正确姿势和自救技巧。

- 恶劣天气事故:了解恶劣天气下的驾驶技巧和安全措施。

2.2 应急避险技能与实践2.2.1 灾害逃生技能- 灾害逃生的原则与方法:掌握逃生的基本原则,如迅速离开、选择合适的逃生通道等。

- 高层建筑逃生技能:学习使用安全绳、防护工具等。

2.2.2 自救互救技能- 创伤处理:学习简单的急救方法,如止血、包扎等。

- 灾后互救:学习互救的原则和方法,如团结合作、合理分工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演习等。

学员将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提高应急避险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后测试和实际操作评估,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同时,鼓励学员参加实际应急避险演练,检验学员的应对能力和技能水平。

结语:应急避险知识的掌握是每个。

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训教案

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训教案

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训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应急救援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应急救援概述、风险评估与控制、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应急救援组织与指挥、救援行动策划与执行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应急救援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方法。

3. 学会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

4. 熟悉应急救援组织与指挥的流程。

5. 掌握救援行动策划与执行的技巧。

三、教学内容1. 应急救援概述应急救援的定义、目的和原则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2. 风险评估与控制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方法风险控制与减轻的措施3. 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4. 应急救援组织与指挥应急救援组织的设置与职责应急救援指挥的原则与流程5. 救援行动策划与执行救援行动的策划与组织救援行动的执行与协调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应急救援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应急救援案例,讨论应对策略和措施。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应急救援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模拟演练:组织学员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评估学员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演练报告:评估学员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和操作技能。

4. 课程考核:进行书面考试,检验学员对应急救援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面授培训,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模拟演练。

3. 培训流程:按照应急救援概述、风险评估与控制、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应急救援组织与指挥、救援行动策划与执行的顺序进行教学。

七、教学案例及演练1. 案例分析:提供一系列真实的应急救援案例,让学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应对策略和措施。

2. 模拟演练:组织学员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包括突发事件模拟、救援行动策划与执行等,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训教案

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训教案

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训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提供应急救援管理知识的培训,帮助学员了解应急救援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员将能够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流程,熟悉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的应用,以及了解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应急救援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 熟悉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的应用。

4. 了解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5.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应急救援概述应急救援的定义应急救援的原则应急救援的分类2. 应急救援流程事故报警和信息收集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和调度现场救援和处置事故原因分析和总结3. 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常用应急救援装备应急救援技术支持装备和技术的选用和维护4.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应急预案的评估和修订5.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应急意识的培养应急能力的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应急救援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应急救援案例,讨论应急救援的流程和策略。

3. 实操演练:组织学员进行应急救援装备的使用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应急救援流程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员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了解学员对应急救援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思考,了解学员对应急救援流程和方法的理解。

3. 实操演练表现:评估学员在实操演练中的表现,了解学员对应急救援装备的熟悉程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员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和贡献,了解学员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的理解。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训教材。

2. 案例资料:典型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3. 应急救援装备模型:用于实操演练的应急救援装备模型。

应急知识培训教案

应急知识培训教案

应急知识培训教案授课人:时间:年月日培训目标:提高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应急演练等应急响应知识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培训过程:一、地震时避险和自救互救方法地震期间,家里的人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当你感觉到地面或建筑物在摇晃时,记住最大的伤害来自掉落的碎片。

此时此刻,你应该巧妙地避开它。

1.在房屋里,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

单元楼内,可选择面积小的卫生间、墙角,减小伤亡。

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居民,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待地震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无法打开。

因此,防震时最好不要关门。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想办法出去。

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静听外面的动静,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

二、地震后的个人自救。

大地震后,自救是在没有外来救援之前与死亡抗争。

地震造成的大多数人身伤害是由倒塌的房屋造成的。

一旦被掩埋和压制,我们应该做以下事情:1。

当我们被埋在废墟下,被压在废墟下时,我们不应该精神崩溃,而应该有勇气和毅力。

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尽量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

条件允许时设法逃避险境。

3.被埋压后,注意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尽量爬出。

当你爬不出来时,不要大声喊叫。

当你听到有人在外面时再打电话,或者敲一声,向外界发送信息寻求帮助。

4.无法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

三、火灾逃生自救知识首先,当我们进入任何人口稠密的地方时,我们应该牢记消防安全意识。

我们应该看看消防疏散通道在哪里,怎么走。

万一发生火灾,我们应该从最近和最有利的疏散通道逃生。

1.火灾发生时,迅速逃生,不要贪图财物。

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训教案

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训教案

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训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应急救援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应急救援概述、风险评估与预防、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救援组织与管理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应急救援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目标。

2. 掌握风险评估的方法和预防措施。

3. 学会编制和实施应急预案。

4. 熟悉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的应用。

5. 掌握救援组织的管理与协调。

三、教学内容1. 应急救援概述a. 应急救援的概念与定义b. 应急救援的原则与目标c. 应急救援体系的组织架构2. 风险评估与预防a. 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步骤b. 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c. 案例分析:风险评估与预防的实际应用3. 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a. 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与要素b. 应急预案的演练与评估c. 案例分析: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的案例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应急救援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目标,以及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等内容。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应急救援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应急救援管理的相关问题,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评估学员对应急救援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考试:设置考试,检验学员对应急救援管理知识的全面掌握。

六、教学内容4. 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a. 应急救援常见技术及其应用b. 应急救援装备的选择与使用c. 案例分析: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的实际应用5. 救援组织与管理a. 救援组织的建立与运作b. 救援资源的配置与管理c. 救援行动的协调与指挥d. 案例分析:救援组织与管理的相关案例七、教学方法1. 演示: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的使用方法。

2. 角色扮演:模拟应急救援场景,让学员参与其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知识培训教案
授课人:时间:年月日
培训目标:提高职工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和应急演练等应急方面的知识水平,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培训过程:
一、地震时避险和自救互救方法
地震时,在家中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你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

单元楼内,可选择面积小的卫生间、墙角,减小伤亡。

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居民,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待地震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想办法出去。

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静听外面的动静,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

二、地震后的个人自救方法。

一次大震发生后,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

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压后,要做到: 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

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尽量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

条件允许时设法逃避险境。

3.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

4.无法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

三、火灾逃生自救知识
首先,进入任何一个人员密集场所,思想上要有一个消防安全意识,要看一看消防疏散通道在什么位置,怎么走向,万一发生火灾,应该从哪个最近、最有利的疏散通道进行逃生。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办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

4.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
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火苗。

6.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7.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

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窗缝,并泼水降温。

8.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9.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也可利用绳子或把床单、被褥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暖气管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脱离危险。

四、车祸现场急救车祸所致的伤害大多分为减速伤、撞击伤、碾挫伤、压榨伤及跌扑伤等。

如各类骨折、软组织挫裂伤、脑外伤、各种内脏器官损伤。

当车祸发生后,应立即拨通120急救电话,报千事帮地点、受伤人员及伤情,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对伤员的现场抢救包括: 1.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 2.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窒息; 3.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
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4.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 5.遇有开放性颅脑或开放性腹部伤,脑组织或腹腔内脏脱出者,不应将污染的组织塞入,可用干净碗覆盖,然后包扎;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

6.当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宜离断刺入物的体外部分,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进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抢救; 7.若有胸壁浮动,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后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无法充填包扎时,使伤员卧向浮动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 8.若有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对胸壁伤口应行严密封闭包扎。

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

救护人员中若能断定张力性气胸者,有条件时可行穿刺排气或上胸部置引流管五、食物中毒应急常识食物中毒是指人摄入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疾病,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应急要点: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或者误食化学品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喝大量洁净水以稀释毒素,用筷子或手指伸向喉咙深处刺激咽后壁、舌根进行催吐,并及时就医;了解与病人一同进餐的人有无异常,并告知医生;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监督
机构报告。

专家提示:不吃不新鲜或有异味的食物。

不要自行采摘蘑菇、鲜黄花菜或不认识的植物食用。

扁豆一定要炒熟后再吃,不吃发芽的土豆;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用盐、水产品及肉类食品;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水产品以及肉类食品应炒煮熟后再吃;不要用饮料瓶盛装化学品,存放化学品的瓶子应该有明显标志,并存放在隐蔽处,以避免儿童辨别不清而饮用;发生食物中毒后应尽可能留取食物样本,或者保留呕吐物和排泄物,供化验使用;发现食物中毒病人,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抢救,不要自行乱服药物。

参加人员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