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式泵的分类及原理介绍

合集下载

容积式泵工作原理

容积式泵工作原理

容积式泵工作原理
容积式泵是一种通过改变工作腔容积来实现液体的进出运输的泵类产品。

其工作原理基于泵体内一个或多个密封的腔室与进出口管道相连,在泵体容积不断变化的驱使下,通过吸入与排出液体来完成泵送作业。

具体来说,容积式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 吸入过程:泵体腔室容积扩大,通过泵的进口管道,建立与输送介质(液体)的连接。

在泵体容积扩大的同时,泵体内的压力降低,使得输送介质从外界或储存区域被吸入到腔室中。

2. 封闭过程:当进口管道与外界隔断后,泵体腔室容积开始减小,容积减小导致介质压力升高。

此时泵腔的密封性能起到关键作用,确保泵体内的介质只能进入或退出泵腔,而不会流向其他方向。

3. 排出过程:泵腔室容积继续减小,由于介质在泵腔中的压力增加,将推动介质通过排出管道从泵体中排出。

排出过程中,泵的出口也要被封闭,以确保液体流向所需位置。

4. 返回过程:当泵腔室容积进一步增加时,泵体内的压力下降,泵腔与外界连接重新建立,且压力在出口和入口之间平衡。

此时,泵体再次开始吸入过程,循环重复以上步骤。

通过以上循环过程,容积式泵能够将介质连续地从进口吸入,并通过泵体的减容、增容来完成液体的输送。

容积式泵由于其
工作原理的特点,适用于对介质不需要高于大气压的增压的场合,常用于输送和加压液体、流体调节和供应等领域。

容积泵的工作原理

容积泵的工作原理

容积泵的工作原理容积泵是一种通过改变泵腔容积来实现吸入和排出液体的泵。

它是一种无阀泵,也称为正向位移泵。

容积泵主要由泵体、转子、定子、进出口等部分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容积泵的工作原理。

容积泵的构造容积泵的泵体通常由两个相互咬合的旋转轮和壳体构成,旋转轮由一定数量的叶片组成。

当旋转轮旋转时,叶片与泵体内壁形成一定的容积,容积随着旋转轮的旋转而不断变化。

定子则位于泵体内部,与旋转轮形成一定的间隙,用于控制液体的流动。

进出口则位于泵体的两端,用于吸入和排出液体。

容积泵的工作原理容积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通过改变泵腔容积来吸入和排出液体。

具体过程如下:1. 吸入液体:当容积泵的旋转轮旋转时,泵腔内的容积随之变化。

当泵腔容积增大时,定子与旋转轮之间形成的间隙变大,此时进口处液体便会自然地流入泵腔内。

当旋转轮旋转到一定角度时,泵腔内的容积达到最大值,此时进口处液体被完全吸入泵腔内。

2. 排出液体:当容积泵的旋转轮继续旋转时,泵腔内的容积开始减小。

此时定子与旋转轮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泵腔内的液体被挤压出来。

当旋转轮旋转到一定角度时,泵腔内的容积达到最小值,此时液体被完全排出泵腔。

容积泵的特点容积泵有以下几个特点:1. 无阀设计:容积泵采用无阀设计,因此不需要担心阀门的损坏和维护。

2. 稳定性好:容积泵的泵腔容积变化平稳,不会产生冲击和波动,因此流量稳定性好。

3. 适用范围广:容积泵可以输送各种粘度的液体,包括高粘度的液体和固体颗粒悬浮液体。

4. 体积小、重量轻:容积泵的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安装和维护。

容积泵的应用容积泵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包括化工、食品、医药、造纸、石油、电力等行业。

具体应用如下:1. 化工行业:容积泵可用于输送各种化工原料和产品,如酸、碱、溶剂等。

2. 食品行业:容积泵可用于输送各种食品原料和产品,如果酱、乳制品、饮料等。

3. 医药行业:容积泵可用于输送各种药品和生物制品,如疫苗、血液制品等。

容积式泵的分类

容积式泵的分类

容积式泵的分类
容积式泵的分类:
1)、往复泵:是利用活塞的往复运动来输送液体的泵,靠活塞的往复运动将能量直接以静压能的形式传送液体。

往复泵与离心泵相比,有扬程无限高、流量与排出压力无关、具有自吸能力的特点,但缺点是流量不均匀。

例如: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
2)、回转泵:由静止的泵壳和旋转的转子组成,它没有吸入阀和排出阀,靠泵体内的转子与液体接触的一侧将能量以静压力形式直接作用于液体,并借旋转转子的挤压作用排出液体,同时在另一侧留出空间,形成低压,使液体连续吸入。

液体随泵叶的转动,被送往出口,继续转动,出口腔容积变小、产生压力将介质输出。

回转泵的特点是无吸入阀和排除阀、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

例如:齿轮泵、螺杆泵、滑片泵、凸轮泵......
凸轮泵:罗德旋转凸轮泵的转子由一对同步齿轮带动,相对旋转,转子与泵壳之间为无间隙设计,形成相对密闭的腔体,转子不断的转动,把介质由入口端推到出口端。

齿轮泵:一般适用于输送具有润滑性能的液体。

螺杆泵:主要特点是液体沿轴向移动,流量连续均匀,脉动小,流量随压力变化也很小,运转时无振动和噪声,能够输送黏度变化范围大的液体。

容积泵工作原理

容积泵工作原理

容积泵工作原理
容积泵是一种常见的泵类,其工作原理主要依靠容积变化来实现液体的吸入和
排出。

容积泵通常由泵体、活塞、活塞杆、阀门等部件组成,通过这些部件的协调配合,完成液体的输送工作。

首先,容积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泵体内部的容积变化。

当活塞向外运动时,泵
体内的容积增大,此时泵内的压力低于外部压力,液体被吸入泵体内;而当活塞向内运动时,泵体内的容积减小,此时泵内的压力高于外部压力,液体被排出泵体外。

这样,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液体得以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从而实现了液体的输送。

其次,容积泵的工作原理还依赖于阀门的开闭控制。

在泵体内部,通常设置有
进出口阀门,通过这些阀门的开闭控制,可以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当活塞向外运动时,进口阀门打开,使液体被吸入泵体内;而当活塞向内运动时,进口阀门关闭,同时排出口阀门打开,使液体被排出泵体外。

这样,通过阀门的开闭控制,液体得以按照规律地被输送。

最后,容积泵的工作原理还涉及活塞和活塞杆的密封性能。

由于液体的输送需
要在泵体内部完成,因此活塞和活塞杆的密封性能至关重要。

良好的密封性能可以确保液体不会泄漏,从而保证泵的正常工作。

因此,在容积泵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密封性能的考虑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容积泵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容积变化、阀门控制和密封性能三个方面。

通过这些方面的协调配合,容积泵得以实现液体的输送工作。

容积泵作为一种常见的泵类,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工作原理的了解对于使用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容积式泵的工作原理

容积式泵的工作原理

容积式泵的工作原理
容积式泵是一种通过容积变化产生压力差的泵,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四个基本步骤:
1. 吸入阶段:泵的吸入腔体扩大,形成负压区域,使得进流管路中的介质被吸入泵内。

2. 封闭阶段:泵的吸入腔体与流出腔体之间的连通通道被关闭,避免介质返流。

同时,泵的吸入腔体逐渐缩小,将吸入的介质逐渐压缩。

3. 推压阶段:泵的流出腔体的容积减小,导致压力升高,介质被推出泵体。

4. 排放阶段:泵的流出腔体继续缩小,推出泵体的介质排放至出流管路。

容积式泵通过不断改变各腔体的容积,使得介质在不同腔体间被推压、流动。

泵体内部通常设置配流机构,如齿轮或柱塞等,用于控制各腔体之间的连通与关闭。

由于泵体内没有旋转部件,因此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和抗污染能力。

容积式泵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业领域,如化工、石油、食品、医药等。

容积泵

容积泵

泵按工作原理可分为两大类:容积式泵和叶片式泵容积式泵:活塞式(有脉动)、回转式(流率均匀)一、往复泵是正位移泵之一,通常由液力端和动力端组成。

液力端直接输送液体,把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动力端将原动机的能量传给液力端。

液力端由曲轴、连杆、十字头、轴承等组成;液力端由液缸、活塞(或柱塞)、吸入阀及排出阀等组成。

活塞在做往复运动的同时,缸内工作容积随之发生周期变化,由泵阀控制液体单向吸入、排出,形成工作循环使能量增加。

往复泵为容积式泵,分为电动泵(隔膜泵、柱塞泵)、蒸汽直接作用泵。

往复泵的轴封通常是填料密封。

当输送不允许泄漏介质时,可采用隔膜式往复泵。

往复泵适用于高压、小流量、高粘度、要求泵流量恒定或定量(计量)或成比例地输送各种不同液体、要求吸入性能好或有自吸性能的场合。

往复泵主要有以下特点:(1)压力与流量几乎无关,只是流量由于压力的增加而增大漏损,轴功率随压力和流量而变化;(2)瞬时流量不均匀、脉动。

不同泵型脉动程度不同;(3)往复泵的排出压力取决于管路特性,在泵排出管路必须设置安全阀,启动时必须打开排出管路上的所有阀门;(4)具有自吸能力,启动时不需灌泵。

但实际使用时,为避免缸内运动不见干摩擦,在初次启动前应先灌一次泵;(5)流量可根据工艺流程的需要进行调节、控制和精确计量。

旁路调节流量简便可行但不经济,一般适用于流量变化较小的经常性调节;改变活塞冲程和往复次数经济性好但操作不便,在经常性调节中目前仍很少采用。

往复泵的配置要求:(1)为减小流体脉动幅度、使流量均匀,可在紧靠泵的吸入侧和排出侧分别设置缓冲罐(三乙基铝泵一般不设)。

进口阻尼器能提高泵抗汽蚀性能,出口阻尼器减少脉动。

(2)每台往复泵的出口与第一个阀门之间应设置安全阀,若泵自带安全阀,则可不设。

(3)往复泵通常不设止回阀。

一、计量泵又称比例泵或定量泵,从操作原理来看就是往复泵。

在0~100%额定流量范围内可调节,且在额定条件下和最大相对行程长度处的流量计量精度不低于±1%。

简述容积式泵的工作原理

简述容积式泵的工作原理

简述容积式泵的工作原理
1 容积式泵的工作原理
容积式泵是一种特殊的离心泵,它由一台发动机,定子和转子三
部分组成,可用来将液体从低压区输送到高压区。

它利用内部转动转子,让流体从容积活塞中涌出,涡轮特性使得它具有几十倍的超高压。

运行原理如下:发动机驱动定子的旋转,定子的旋转会打开转子
上的衔接活塞,使囊状圆柱容积和形状发生变化,随着容积变得流体
也由此产生运动,转子把容积装料引入到泵壳中,在紊流作用下,流
体经过转子向腔体外排出,当流体排出之时,衔接活塞就会关闭,容
积空间就恢复到以前状态,随后定子继续旋转,把流体从定子腔壳中
取出,重复上述动作,完成抽出液体的工作,实现输送流体的功能。

容积式泵的轴向负荷相对较小,且噪音较小,同时可提供较高的
压力。

它不仅适用于一个特定的流体,还可以搭配多种结构和形状,
用于输送多种粘性流体。

另外,它还具备良好的调节功能,用以调节
流量、流速和压力,使得它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容积式泵的运行非常稳定,且有很高的功率效率,能够满足各种
不同的工况需求,也是现今工业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泵类产品。

有一些
全新的容积式泵技术已经开始出现,预计未来会在泵的应用范围内进
一步拓展。

总的来说,容积式泵具有很强的发动机性能,能够有效提升压力,轴向负荷相对较小,噪音相对较低,结构复杂,兼容性较好,能够非
常有效地进行液体输送,是一种可靠、可扩展的输送工具。

容积泵基础知识

容积泵基础知识

軸封室內的自身循環,通常用於高溫的單軸封時. 必須靠輔助裝置來強制循環,因此其循環效果比 Plan 21差, 但冷卻效率較高,因為只要足以移除軸封產生之磨擦熱即可.
二、容积泵密封 軸封沖洗配管 Plan 32
調整壓力和流量
外接沖洗必須至少比軸封 室內之壓力大25PSI以上 限流環 以保持軸封室壓力, 以免製程液逆流。 沖洗入口


1.2 容积泵工作原理
1.2.1 往复式泵工作原理
往复泵是利用活塞的往复运动来输送液体的泵,
靠活塞的往复运动将能量直接以静压能的形式传
送液体。由于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所以在活塞压
送液体时,可以使液体承受很高的压强,从而获
得很高的扬程。
一、容积泵的分类及原理


1.2.2 回转式泵工作原理
回转式泵由静止的泵壳和旋转的转子组成,它没 有吸入阀和排出阀,靠泵体内的转子与液体接触 的一侧将能量以静压力形式直接作用于液体,并 借旋转转子的挤压作用排出液体,同时在另一侧
用在單軸封上,以外接乾淨的流體沖進軸封來冷卻。 通常在自身流體含顆粒不適合作沖洗時使用。 外接沖洗液最後會混入製程中,必須考慮其相容性。
二、容积泵密封
vent to safe area
放空阀 (一般置长开位置) 节流孔板 球阀 液位开关 (高) 液位开关 (低)
压力表 压力开关 液位计
Drain
泵效环产生封液 循环力 外侧保护密封
熱交換器
冷卻水入口
類似Plan 11的用法,但在管線上串一個熱交換器。 當單軸封在高溫環境下運轉時,以熱交換器在沖洗液進入軸封之前, 先行將其冷卻降溫,再進入沖洗軸封,可延長其使用壽命。
二、容积泵密封
軸封沖洗配管 Plan 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流分向分得清,乘除效率不含糊; 计算单位要统一,角度一律用弧度。
3.1 柱塞泵
➢ 优缺点 优点:柱塞泵具有压力高、结构紧凑、效 率高、排量调节方便等; 缺点:结构较复杂,价格高,对液体中的 污染也比较敏感。
3.1 柱塞泵
➢ 分类(按往复式阀配流中柱塞个数)
单柱塞泵
三柱塞泵
3.1 柱塞泵
➢ 分类(按柱塞在缸体内的排列方式分)
出液体体积,即在不考虑泄漏情况下,泵每 转所能排出液体体积。也称几何排量/理论 排量。
注意:排量是指转排量(与角排量区别)
二、容积式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3.流量(q表示,单位:m3/s或l/min)
(1)理论流量:无泄漏时,单位时间内泵排
出液体体积。当泵转速为np时, qt V p n p
(2)泵的实际流量 :泵工作时实际出口流
一、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泵按其排量是否可调,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
液压泵的图形符号 a)单向定量泵 b)双向定量泵 c)单向变量泵 d)双向变量泵
泵类机械
一、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容积式泵 非容积式泵
柱塞泵 蠕动泵 齿轮泵 隔膜泵 叶片泵
螺杆泵 离心泵 轴流泵 其它
轴向柱塞泵 径向柱塞泵 往复柱塞泵
3.2 齿轮泵 3.2.1外啮合齿轮泵
吸油过程:轮齿脱开啮合→V↑→p↓→吸油; 排油过程:轮齿进入啮合→V↓→p↑→排油。
动画1
动画2
3.2 齿轮泵 3.2.2内啮合齿轮泵
1.分类:渐开线齿轮泵;摆线齿轮泵。
内啮合齿轮泵 1—外齿轮,2—内齿轮,3—隔板
3.2 齿轮泵
➢ 3.2.2.1渐开线齿轮泵
量。 记泵泄漏流量ql,有:q= qt ql (3)额定流量qn :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
下泵输出流量,是按试验标准规定必须保证 的流量。
二、容积式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4.功率和效率 泵输入量:转矩和角速度; 输出量:液体的压力和流量。 不考虑泵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损失,输出功
率等于输入功率,也就是理论功率:

CY型轴向柱塞泵结构
3.1 柱塞泵
3.1.2.2斜轴式轴向柱塞泵
3.1 柱塞泵
3.1.2.2斜轴式轴向柱塞泵
3.1 柱塞泵
3.1.3 径向柱塞泵
3.1 柱塞泵
柱塞泵结构特点
三对关键摩擦副:柱塞与缸体柱塞孔、缸体与配流盘、滑靴与 斜盘平面。三对摩擦副的配合零件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对运动速 度和较大的接触比压,使摩擦副保持良好的密封性和较小的摩 擦磨损,是柱塞泵结构及其设计的关键。柱塞与缸体柱塞孔属 于轴孔配合,配合间隙及加工精度易于保证,为了减小磨损, 一般采用钢-铜材料配对;缸体与配流盘、滑靴与斜盘平面之间 属于平面密封,常采用静压支撑原理进行设计,一般采用剩余 压紧力法,即使得摩擦副之间的压紧力略大于反推力,保证摩 擦副之间具有较小的接触比压,并在间隙磨损后可以自动补偿, 因此轴向柱塞泵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较高。
二、容积式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4.功率和效率 泵功率流程
泵输出功率
泵输入功率
泄漏损失 机械损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容积式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4.功率和效率
T Tt
m
容积式泵的特性曲线
二、容积式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泵性能指标公式记忆: 理论转矩记住它,等于排量乘压差; 理论流量记住它,等于排量乘转速;
功率等于 p乘q, 也等转矩乘转速;
轴向柱塞泵
径向柱塞泵
3.1 柱塞泵
3.1.1单柱塞泵
3.1 柱塞泵
3.1.2. 轴向柱塞泵
➢ 分类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斜盘中心线与
缸体中心线有一夹角)
斜轴式轴向柱塞泵(传动轴中心线 与缸体中心线有一夹角)
3.1 柱塞泵
3.1.2.1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1234 5
γ
结构图动画
87
6
1-变量机构2-斜盘3-回程盘4-缸体5-配流盘6-传动轴7-柱塞8-滑
内置、倒置式
五、泵的基本安装方式
下置式
谢谢大家!
内啮合齿轮泵 外啮合齿轮泵
单作用叶片泵 双作用叶片泵 单螺杆泵 双螺杆泵
一、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构成容积泵的三个基本条件: ➢ 结构上能实现具有密封性的工作腔; ➢ 工作腔能周而复始的增大和减小,容积
由小变大——吸,由大变小——排; ➢ 吸、排口不能相通。
二、容积式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1.压力(p,单位:Pa/MPa) (1)工作压力:指泵实际运行时的压力,取
齿轮转向相同,相对滑动速度小,磨损小, 使用寿命长,压力脉动和噪声低;容许使 用高转速,可获得较大的容积效率。
➢缺点:齿形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需要 专门的制造设备,价格较贵。
3.3叶片泵
➢ 优缺点 优点:输出流量均匀,脉动小,噪声低; 缺点:结构较复杂,吸油性能不太好,对 油液中的污染也比较敏感。
Pt pqt Ttp 2npTt
式中:Tt─泵的理论转矩(N.m); wp─泵的角速度(rad/s)。
二、容积式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4.功率和效率 实际泵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是有损失,输出功 率小于输入功率。
功率损失=容积损失+机械损失 容积损失:因泄漏、气穴和液体在高压下压 缩等造成的流量损失。 机械损失:指因摩擦而造成的转矩上的损失。
决于实际工作中的负载和阻力情况。 (2)额定压力:指根据试验标准规定的允许
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 (3)最高允许压力:是在超过额定压力的条
件下,根据试验标准规定,允许泵短暂运行的 最高压力值。
二、容积式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2.排量(用Vp表示,单位为m3/r或ml/r) 指泵轴每转一周,按几何尺寸计算所排
3.4螺杆泵
3.5隔膜泵
• 纯转移以防止介质污染 • 无油,免维护 • 环保 • 结构紧凑,运行安静 • 气密性高 • 耐化学腐蚀,可用于高腐蚀性和腐蚀性气
体,液体和蒸汽 • 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
• 思考:以上是KNF隔膜泵宣传的特点,从 这里面能否看出隔膜泵缺点?
3.6蠕动泵
工作原理 电机带动一组滚轮转动,通过滚轮对软管的不断挤压产生容积变化, 促使流体运动。 流体进入蠕动泵泵头后被蓄积在两个滚轮之间,形成“流体枕”。 随后便是短暂的断流,运行过程中后面的一段泵管又被滚轮阻断,再次 形成“流体枕”。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脉动的,而不是平滑连续的流 体。
吸油窗口
从动内齿轮
小齿轮和内齿
轮间用月牙隔板,
以隔开吸、压油腔。
压油窗口
月牙板 主动小齿轮
动画
3.2 齿轮泵
➢ 3.2.2.2摆线齿轮泵
吸油窗口
压油窗口
又称转子泵, 小齿轮和内齿轮 只相差一齿,故 不需设置隔板。
从动内齿轮
主动小齿轮
动画
3.2 齿轮泵
内啮合相较外啮合齿轮泵优缺点: ➢优点: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由于
容积式泵的分类及原理介绍
培训纲要
一、基础理论知识 二、简单动画加深理解 三、抛砖引玉
目录
一、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二、容积式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三、不同类型泵详解 四、选型原则 五、泵的基本安装方式
一、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泵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工作原理 ▪泵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将原动机的 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为传动系统 提供动力。
3.3叶片泵
根据转子旋转一周泵吸、排油次数的不同,分为: 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
3.3叶片泵
1
3
3.3.1单作用叶片泵
2
1、结构和工作原理
排油
吸油
ω
1-转子 2-定子 3-叶片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动画
3.3叶片泵
3.3.2双作用叶片泵
动画
3.4螺杆泵
优点:1、输送介质时不形成涡流、对介质的粘性 不敏感,可输送高粘度介质。





价格





对污染敏感 差





噪声





四、选型原则
2、选型五要素
➢ 价格
隔膜泵、蠕动泵价格低。
➢ 工作压力 柱塞泵额定压力最高。
➢ 工作环境 蠕动泵抗污能力最好。
➢ 噪声指标 隔膜泵噪声大。
➢ 精度
柱塞泵精度最好。
五、泵的基本安装方式
上置式
五、泵的基本安装方式
侧置式
五、泵的基本安装方式
3.2 齿轮泵
➢ 优缺点 优点: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自吸性能 好、耐污染性好、允许转速较高、 工作可靠。 缺点:流量脉动大、困油现象比较突出、 排量不可变。
3.2 齿轮泵
➢ 分类
外啮合齿轮泵
内啮合齿轮泵
3.2 齿轮泵
3.2.1外啮合齿轮泵
1、外啮合齿轮泵的工 作原理
▪ 构成:主要由前、 后泵盖,泵体,主、 从动齿轮,浮动侧 板(或轴套)等组 成。
2、自吸能力强,流量均匀连续,脉动小,噪音 低;
缺点:结构较复杂,轴向尺寸长,加工和装配要 求较高。
3.4螺杆泵
螺杆泵是依靠泵体与螺杆所形成的啮合空间容 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
螺杆泵按螺杆数量分为。 单螺杆泵——单根螺杆在泵体的内螺纹槽中啮 合转动的泵,小于2.4MPa 双螺杆泵——由两个螺杆相互啮合输送液体的 泵,小于1.6MPa 多螺杆泵——由多个螺杆相互啮合输送液体的 泵,目前常用的是3和5螺杆,可达20MPa
优点:良好的截止(自密封)性能,不易回流,抗结晶能力强;在 需要输送易结晶的流体时可考虑,在输送腐蚀性流体时可考虑。
缺点:脉动大、出口压力波动对流量影响大,精度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