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专题07 生态专题-2017年高考生物考纲揭秘 含解析 精品

专题07 生态专题-2017年高考生物考纲揭秘 含解析 精品

专题七生态专题本专题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网在每年的全国卷中,种群和群落中的各个考点都有所涉及,预计2017年高考种群和群落仍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常以曲线图、柱状图、表格等为载体,结合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考查,侧重考查考生对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等;预计2017年高考中,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仍会以图表分析、定量计算、材料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考查。

1.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的比较2.食物网中生物变化的分析①口诀:“食物网,食物链,生物变动好判断,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的先看见。

” ②常见的情况分析具体情况一: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具体情况二: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具体情况三: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

3.能量流动的计算规律1.某山区坡地因树木过度砍伐而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为了治理环境,人们采取了封山育林的措施。

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下图。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所用的调查数据主要是采用样方法得到的B.在a年内,物种①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物种③比物种①、②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D.若气候适宜,群落在c点后,灌木将持续占主导地位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B.农田被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起点是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C.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增加,能量减少3.我国西部因历史和气候的原因,生态环境较差。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考虑A.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以保护和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B.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以减轻人类对环境的压力C.治理严重的水污染,从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D.发展乡镇企业,增加收入,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4.城市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处理越来越困难,如何科学有效地处理生活污水,成为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物2017浙江新高考学考考纲_考试标准(学考选考标准word版)

生物2017浙江新高考学考考纲_考试标准(学考选考标准word版)

2017年生物知识内容列表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修3《稳态与环境》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与时间生物考试采用纸笔测试方式.包括必考题和加试题两部分。

必考题的答题时间为60分钟,试卷分值为70分。

加试题答题时间为30分钟,试卷分值为30分。

(二)试卷结构1.考查内容比重试题范围及比例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选修3 必考(满分70分)30%±5%33%±5%37%±5%加试(满分30分)55%±5%45%±5%2.考试要求分布试题层次及比例了解理解应用必考(满分70分) 50%±5%30%±5%20%±5%加试(满分30分) 55%±5%45%±5%试题题型及分值比例客观题主观题必考(满分70分)70%±5%30%±5%加试(满分30分)20%±5%80%±5%五、题型示例(一)选择题1.细胞色素C是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合成该蛋白质的场所是A.高尔基体B.液泡C.核糖体D.中心体2.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易化扩散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D.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3.下图为中心法则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表示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参与B.②表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参与C.③表示翻译,需要蛋白酶参与D.④表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是生物变异的随机淘汰和保留B.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C.甲种群的若干个体迁入乙种群并参与交配繁殖,会导致乙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D.若某大种群经历环境巨变后只有少数个体存活,当恢复到原规模时,基因频率不变5.用植物的茎进行扦插时,带芽的插条容易生根。

2017生物考试大纲

2017生物考试大纲

2017生物考试大纲2017年生物考试大纲涵盖了生物学的多个重要领域,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进化论、生态学和生物技术等。

以下是对这些领域的详细概述:一、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细胞结构、功能和生命周期的理解。

重点内容包括:-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 细胞的代谢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ATP的生成和利用。

- 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如何接收和响应外界信号。

二、遗传学遗传学部分关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主要考察点包括:- DNA的结构和复制机制。

- 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过程。

- 遗传变异:突变、重组和基因流。

- 遗传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现代解释。

三、进化论进化论部分探讨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发展。

考试内容可能包括:- 物种的概念和物种形成的过程。

- 自然选择、性选择和其他进化机制。

- 进化树的构建和生物分类学。

- 人类进化和其他物种的进化历程。

四、生态学生态学部分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考试要点可能涵盖:-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种群动态:种群增长、衰退和稳定。

- 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五、生物技术生物技术部分关注生物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可能的考察内容包括:-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基因编辑技术。

- 生物制药:疫苗开发、抗体工程。

- 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基因标记辅助育种。

- 环境生物技术:生物修复、生物能源。

六、实验技能除了理论知识,考试大纲还可能包括对实验技能的考察,如:- 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观察。

- DNA提取和电泳分析。

- 植物和动物的解剖技术。

-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七、综合应用能力考试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包括:- 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批判性思维。

- 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 科学探究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专题14 实验与实验探究专题-2017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

专题14 实验与实验探究专题-2017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

【2017年高考考纲解读】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与技术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重点、难点剖析】一、观察、鉴定类实验及调查类实验(一)观察类实验归类比较说明:(1)以上实验除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使用低倍镜即可外,其余均需使用高倍镜。

(2)鉴定类实验中的“脂肪的切片法鉴定”、探究性实验中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都需用显微镜观察。

(二)鉴定类实验归类比较提取液:无水乙醇;(三)经典实验、拓展实验的条件控制与结果的显示方法1.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①光合速率:O2释放量、C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②呼吸速率:O2吸收量、C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③原子转移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④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⑤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亚甲基蓝溶液染色;⑥甲状腺激素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⑦生长激素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⑧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

2.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①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②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③除去容器中CO2:密闭实验装置中放入NaOH溶液或KOH溶液;④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⑤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加热。

⑥避免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⑦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⑧防止血液凝固:加入柠檬酸钠;⑨各种细胞器的提取:细胞匀浆离心(差速离心法)。

3.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①还原糖鉴定:水浴加热煮沸;②酶促反应:水浴保温(最适温度或实验给定温度);③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体色素:酒精要隔水加热;④二苯胺试剂鉴定DNA:水浴煮沸加热;⑤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微生物培养:恒温培养。

2017高考生物白皮书《考试大纲》解读 第一部分 含解析

2017高考生物白皮书《考试大纲》解读 第一部分 含解析

生物一、能力变化1.实验与探究能力2016年《考试大纲》2017年《考试大纲》实验与探究能力(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的数据进行处理2.获取信息的能力2016年《考试大纲》2017年《考试大纲》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二、内容变化生物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两部分的内容要求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订.1。

必考部分2.选考内容细胞克隆一、考试能力方面由“关注对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生物学进展的事件”变为“关注有重大影响的与生物相关的热点问题”,这个变化特别大。

由了解生物学事件变成掌握与生活中常见的热点问题的生物学知识,可见未来出题模式会与当前热点科学、社会、民生问题相结合,考试出处会比较随机但是落点于基本的生物学知识。

这点对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要求考生有很强的知识迁移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017年考试大纲强调了“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可见由“事件”导向提升为“成就和问题”导向,这就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时关注当代生物科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思考与高中阶段所学知识的联系,用所学知识和生物语音尝试探究和解释这些成就和热点问题。

注意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现代生物科技常用技术。

相关问题在高考题中出现频率将继续加大,难度也可能随之提高。

二、考试范围方面1.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微生物本来就是考点,再加上“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则有利于对“微生物的利用"的完整考查;那么微生物方面的知识会更多更细致,考题也会更综合更难。

2017年海南省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变动说明 (共17张PPT)

2017年海南省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变动说明 (共17张PPT)

《考试说明》与《考试大纲》的区别和联系

《考试说明》是各分省命题省市在《考试大纲》 的基础上,结合本省市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 订符合本省市的《考试说明》 。
《考试说明》(供海南省使用)更具体,更具
有针对性,更实用
二、2017年《考试大纲》生物学科变动说明
杨帆:教育部考试中心生物学科秘书
2017年《考试大纲》变动要点
考查内容的变动:考试大纲—必考部分
知识内容 3-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5) 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3-6 生态环境的保护 Ⅱ【Ⅰ】 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率呈上升 趋势,国家高度关注 Ⅱ 完整性 要求 具体修改理由

考查能力的变动 考查内容的变动

考试目标与要求
1.理解能力
2.实验与探究能力 3.获取信息的能力 4.综合运用能力
考查能力的变动:考试大纲
2.实验与探究能力
2016年版
(2) 具备验证简单生 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 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 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2017年版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 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 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 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 数据进行处理。
生物考试改革措施 海南
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入手,对科学 素养进行考查 以生态保护为主题,对考生的生态学知识进行评价 试题表述准确、规范,有利于实现考试的公平公正
2017年高考备考建议
把握好试题难度
把握好二轮专题复习
把握好选修1和选修3的均衡度
把握好必修1和必修3的考查比例 把握好核心概念的梳理和回归课本

2017高考理综生物考试说明(考点细化)

2017高考理综生物考试说明(考点细化)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考试说明(考点细化)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生物学科命题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考试的能力要求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能力(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分为必修模块1、必修模块2和必修模块3的内容,选考为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内容。

考生在上述两个选修模块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

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数字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2017江苏考纲

2017江苏考纲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生物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理解能力(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
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理解能力
(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
(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
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
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
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 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 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 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 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识内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Ⅱ Ⅱ Ⅰ Ⅰ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Ⅰ Ⅱ Ⅱ Ⅱ Ⅱ Ⅱ (1)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3)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3 细胞的代谢 (1)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 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 细胞的无丝分裂 (3) 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细胞的分化
(2) 细胞的全能性
(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要求
2-1 遗传的细胞基础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Ⅰ Ⅰ Ⅰ Ⅰ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Ⅰ Ⅱ Ⅰ Ⅱ Ⅱ Ⅱ Ⅱ Ⅱ Ⅰ Ⅱ Ⅰ Ⅰ
(1) 细胞的减数分裂 (2) 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3) 动物的受精过程 2-2 遗传的分子基础 (1)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 基因的概念 (4) DNA 分子的复制 (5)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3 遗传的基本规律
(1)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4) 伴性遗传 2-4 生物的变异
(1) 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2)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3)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4)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5)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2-5 人类遗传病
(1)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2) 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 2-6 生物的进化
(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1 植物的激素调节 (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 其他植物激素 (3) 植物激素的应用 3-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3) 人脑的高级功能 (4) 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5) 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 稳态的生理意义
(2)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3-4 种群和群落 (1) 种群的特征 (2) 种群的数量变化 (3) 群落的结构特征 (4) 群落的演替
3-5 生态系统
Ⅰ Ⅱ Ⅱ Ⅱ Ⅱ Ⅰ Ⅱ 要求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 纲中的: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 生态系统的结构
(2)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3)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6 生态环境的保护
(1)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实验
4-1 分子与细胞
(1) 观察 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2)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3)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4)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5)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6)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7)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8)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0)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1)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4-2 遗传与进化 (1)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2)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3)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4-3 稳态与环境
(1)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2) 模拟尿糖的检测
(3)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4)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5) 探究水族箱(或鱼缸) 中群落的演替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 纲中的: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 纲中的: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生物知识内容表(二)
选考部分
生物技术实践
实验
5-1 微生物的利用
(1)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 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3)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4) 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 的应用
要求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 纲中的: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5-2酶的应用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
纲中的: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
纲中的: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知识内容要求














实验

要求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
(1) 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 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3) 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5-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1) 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2) 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3)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4)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6-1基因工程
(1) 基因工程的诞生
(2)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 PCR 技术)
(3) 基因工程的应用
(4) 蛋白质工程
6-2 克隆技术
(1) 植物的组织培养
(2) 动物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3) 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6-3 胚胎工程
(1) 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2) 胚胎干细胞的移植
(3) 胚胎工程的应用
6-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 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
(3)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6-5 生态工程
(1) 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2) 生态工程的实例
7-1基因工程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纲中的: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