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要求成语

合集下载

2018新课标高考全国卷近义成语辨析方法pptx

2018新课标高考全国卷近义成语辨析方法pptx

振振有词 浩如烟海 电光火石 平分秋色
栉风沐雨 风姿绰约 分庭抗礼 侧目而视
芝兰玉树 闻过则喜 上下其手 从一而终 步履维艰 尘埃落定 妙手偶得 指日可待
汗牛充栋 自命不凡 少不更事 讳莫如深
觥筹交错 言不及义 乐此不疲 匪夷所思
三、备考策略
高考考查成语,对其生疏度是有所控制的, 既非十分生僻,又非过于浅易,一般来说,出现 在试卷上的成语应是比较常见的,而且选项设置 的语境大多是经过强调的语境。2018年高考考生 在备考中应注重对容易出错、义项较多、运用灵 活成语,尤其是近义成语、熟语的积累,化整为 零,分散记忆,并注意结合语境,在训练和运用 中巩固。
2、2010年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 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B.。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 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 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 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生。
【试题解析】 成语“闻过则喜”用来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 虚心听取批评,B句中说的是设立投诉中心的举措表现出一 种乐于接受批评,以便交流信息、化解矛盾的态度和胸怀, 用来概括这个意思的成语是恰当的。A句对一位姑娘进行外 貌描写,说她长相好、身材好,容易惹人注意,但成语“芝兰 玉树”并非用来形容人的外貌的,它是用来比喻好的子弟或优 秀人才的,与原句的语意要求不符; “上下其手”原意是以手示意,手朝上是一个意思,手朝下 是另一个意思,后来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C句中显然把 这个成语误解为两个人合力将小偷抓住了,不妥; D句的意思是人的梦想不会一成不变,它会随着社会现实 的变化而不同,句中使用的成语“从一而终”虽然也有不改变 的意思,但它一般用于说妇女一生只嫁一个丈夫,永不改嫁 ,或者用来比喻忠臣不事二主,所以该句用这个成语不恰当 。 【参考答案】 B

解析语文阅读的试题技巧

解析语文阅读的试题技巧

解析语文阅读的试题技巧

第一篇:解析语文阅读的试题技巧

阅读试题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头戏。好的阅读题,应能够考出考生真实水平。真实水平指的是什么?首先,能读懂文本的基本意思。一篇文章,作者说了些什么,主要意图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运用了什么手法,能够说得正确、清楚,这就是一种基本的阅读能力,是真实水平的体现。再高明一点,能欣赏文章好在哪里。第三个层次,不受作者观点和视野的局限,能够审视批判。目前高考阅读试题,只考了前两个层次,第三个层次,还未涉及。

一,文言文阅读

2017年全国一共有十五套高考卷,它们的选材仍然是以人物传记为主,具体篇目如下。

《后汉书·孟尝传》全国卷(河南等)

《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全国卷(四川等)

《晋书·吴隐之传》全国卷(新疆等)

《汉书·疏广传》全国卷(广西等)

《隋书·循吏传·辛公义》北京卷

《三国志·魏书·曹彰传》天津卷

《说苑·政理》《资治通鉴·李广》上海卷

《新唐书·列传·忠义·夏侯端》重庆卷

《资治通鉴·唐纪·魏元忠》湖北卷

《许逖传》浙江卷

《北史·王罴列传》辽宁卷

《苏轼·放鹤亭记》湖南卷

《史记·申屠嘉传》福建卷

《宋史·徐勣传》江苏卷

《孔子家语·颜回》广东卷

只有湖南卷选的是苏轼的一篇散文,其余全部是人物传记。材料来源大多出自史记类书籍。从考法方面看,除上海卷外,各地的文言

文试题仍严格遵守2017年颁发的《考试大纲》,即四道选择题,一道翻译题,沿袭历年考法,只是按大纲要求减少了一道选择题。且减少的大多是考查古今异义的一道题。四道选择题分别为实词、虚词、信息筛选和文意理解。

2017年十五套试卷文言文题目,有如下四个特点: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
生女孩
方法二 :因文Biblioteka Baidu义法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 是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这个语 境来确定词义。利用语境分析法应注意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 离篇”的原则,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 分析。
课堂训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 ) ( 2013江苏) • 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 当解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 卧,如是数岁。 • A. 其父不愿其然 然:这样 • B. 及即尊位 及:等到 • C. 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制:节制 • D. 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诫:警告
推断 就是运用技巧推测和判断文言 实词的词义。
近几年浙江省考了哪些实词?
考到的实词(红色的为120个必须掌握的实词)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致仕 、累、燕、艰难 病 、去 、角 、蓄 屈 、鸠 、大辟 、遗 第 、嫌 、俾 、方 贽 、辱 、过称 、就 堪、诬、御、平 多、振发、司、征 坎、 冲、下车、赡 肃、信宿、裹粮、乘
高考真题演练
(2013年高考广东卷)
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 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 第:科举考中 B.推辱主帅 推:追究 C.不痛绳之 绳:捆绑 D.复命知益州 知:掌管

2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

2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

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辅导

第二讲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

【命题趋向】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这是高考语文的重要考点,往往用2~3道题来考查。

【考点透视】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其中不仅有词语(包括熟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成语的使用是高考语文比较稳定的考查内容。高考考查的成语一般是常见、常用而又常错的。从近年高考语文成语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成语使用错误有以下几类。

◎理解有误

【功败垂成】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多含有惋惜之意。

〖2006全国卷1〗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

....,在此一举!”

句中当作“成功或者失败”的意思使用,错误。

【屡试不爽】屡:屡次,多次。爽:差错。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2005江苏卷〗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

....,心情糟透了。

把“屡试不爽”理解为“几次考试心情不爽快”,纯属望文生义。

◎不合语境

【一念之差】念:念头、主意;差:错误。一个念头的差错指因一时的疏忽或考虑不周而产生严重的后果。

〖2006全国卷1〗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

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

....,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是好事,用一念之差显然不合语境。

【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第二回:“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感同身受。”

2017年高考大纲

2017年高考大纲

2017年高考大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规定,2017年高考大纲涵盖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等科目。以下为一些科目的主要内容:

1. 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综合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数学:整数、分数、小数、代数式与代数方程组、函数与图像、三角函数、统计与概率等 mathematic subjects

3. 外语:听力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书写表达。

4. 物理:热学、光学、电磁学、力学等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

5. 化学:常见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化学变化、原子结构等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6. 生物:细胞和遗传、生物多样性、生态学、人体解剖等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

7. 历史: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等历史知识。

8. 地理:地球与地球运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等地理知识。

9. 政治: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政治

与经济等政治知识。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为参考,具体的高考大纲还需根据各地教育部门的发布内容进行核实。

150个最常见的成语改错题

150个最常见的成语改错题

150个最常见的成语改错题,测测你能改对多少?

学大教育2018-01-02 15:27:37

成语考察,是语文中高考试卷中必考的一类题目,大多以选择正确/错误的成语的形式出现。同样,成语也是中国汉语文化博大精深之体现,一句话甚至一段话都可以浓缩到简短的四个字中。

写文章时想用成语,总是一提笔就写错字,是特别尴尬的事。温习这150个中高考语文常见的成语改错题,让成语字词运用自如。

博士妈妈:把近反义词编成对子歌,健忘儿子1天竟牢记一学期知识

小军爱打羽毛球2018-01-02 17:14:05

现实需要,百姓明白。在走入社会以后,人们才突然发现语文学习是多么的重要。一个谈吐优雅的人,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一个理解能力较好的人,三下两下就会成为熟练工人;一个读书多见识广的人,干啥像啥即使转行也照样行……语文学好了,不仅能“腹有诗书气自华”,自信自豪,更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语文重要毋庸置疑,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然开启。现在如果你不重视语文,你被淘汰将是分分钟的事情。

苏步青常说:“我从小打好了语文的基础,这对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方便。”他深刻体会到“语文是成才的第一要素”。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收到很多家长关于孩子学习中的反馈,很多疑难词语被喻为语文教学的拦路虎,这是因为疑难词语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但从积极方面来看,疑难词语的存在,能活跃学生思维,激发他们探疑求知的积极性。同时,通过释疑解难,又能丰富他们的词汇,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因此,对于疑难词语的教学,应树立积极主动的思想,探寻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017《考试说明》的一篇研究

2017《考试说明》的一篇研究

201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探秘

文/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梁圣东

语文高考的全部秘密,隐藏在当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考试说明》题例中。多年来,语文科《考试说明》的体例结构保持了一致性,变动并不大。近几年来,教育部门按照国家整体发展需求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在选拨性考试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去年10月中旬,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新的考试大纲,取消了现代文阅读中的选考题,选考题改为必考题,并透露2017年将对试题的结构进行较大调整。众望已久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近日正式发布,笔者对这份《考试说明》进行了探究,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考试说明》的最主要目的,是展示题型,对《考试大纲》制订的考点进行具体的阐述,阐明“怎么考”的问题。对比去年的《考试说明》,修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整了结构,将“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放到最前面,首先让备考师生明确新的试卷结构;二是单列“考核目标与要求”,在“考核目标”里增加了13道具体的题例,明确了考核目标在试卷里的呈现方式;三是在“题型示例”里面增加了若干篇目,对部分原试题进行了适当的改造。本文主要分析题型示例。

一、对“考核目标与要求”的理解

“考核目标与要求”,以往从属于“考试内容”,今年单列为《考试说明》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只是简单提出“考核目标”的概念,后面有一句“对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今年把这句话去掉了,取而代之的是13道典型试题,照应在概念后面的具体要求。用试题来说话,的确可以更为具体地解释概念。这与后面的“考试范围”中的考点能力层级是互为对应的。每个考核目标下面有两道题,其中“B. 理解”下面有三道:

2017成考语文(高升专本)大纲剖析及知识点讲解

2017成考语文(高升专本)大纲剖析及知识点讲解

25




③形辨法 根据形旁,大致判断该字在词境或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 与否,从而辨别书写的正误。 如:“眼花缭乱”的“缭”不能写成“潦”,“缭”是指丝织品的 缠绕.“脍炙人口”的“炙”不能写成“灸”, “炙”指烤熟的 肉。 其他偏旁: “弓”旁的字一般与弓箭有关。“弧线”、“一张一弛” “贝” 旁的字,常与钱财有关。“赚钱”、“贪赃枉法” “衤” 旁的字,常与“衣服”有关,如“褴褛”、“襁褓”、“衬衫 ”等; “礻” 旁的字,多与神仙迷信有关,如“祈祷”、“祸福”等 “琼楼玉宇”,很多考生将“宇”写作“雨”、“语”、“羽”等,根 据前面“琼楼”二字推断,这个“宇”应该与“房屋”有关(宀 )
5
1.以《新华字典》为正音依据 2.注意形声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的读音

(一)同音字的辨析 特别注意读音相近的字

考查形式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 组是:(2010 、2011)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 相同的一组是(2012 、2013、2014、2015、2016)

22
解题技巧:
①结构法 借助词语(特别是成语)语法结构,词义 (相关或相反)对应来判断字形 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察言观色 和颜悦色 仗义执言 怨天尤人 貌合神离 一张一弛 纷至沓来

23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等级为d。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俗语..和惯用语。显然,对熟语的考查是引导中学生走向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从近几年各地考题来看,对熟语的考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重点还是常见成语的使用,难点在误解词义的成语和容易误解色彩与适用范围的成语等。对这一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三.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

四.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从全国各地的情况来看,熟语是XX年考试大纲重新定位的考点。XX年以前该考点绝大部分是考查成语。XX年以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面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考查的重点还是常见成语的使用。近几年高考语文卷中,XX年没有考查熟语的运用,...XX年都是考查的成语的运用。XX年扩大范围,北京卷考查熟语的运用。高考熟语(包括成语)考查的题型一般是判断句子中加点熟语运用的正确与否。正确使用熟语

意味能准确理解熟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并能恰当运用。试题往往将正误选项杂陈,这就需要具备结合特定语境辨析熟语的能力。

1.(XX年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2018高考语文正确运用成语复习二轮

2018高考语文正确运用成语复习二轮

高考真题再现
4.(2013· 全国大纲卷) 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 褒贬失当 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5、(2010· 全国Ⅱ卷)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 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谦敬错位 6、(2012· 浙江卷)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 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 体制改革。 语义重复 7、(2007山东卷)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险境,猝不及防的 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 “最长的一天”。 搭配不当 8、(2012· 辽宁卷)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 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多义成语,正确
考点6 语义重复
考点解读 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不明白成语的真正含 义,其已含的意思在句中又进行了部分阐述,从而造
成了语义重复的错误。
限时训练 一、单句强化训练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都不恰当,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 点成语的意思,并判断错误类型。 1.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 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判断下列成语正误。 1.(2017高考1卷)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 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 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望文生义 2.(2017高考1卷)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 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 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不合语境 3.(2017高考2卷)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 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 彩的异域风情。 用错对象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隋燕

一、考点阐释

“正确使用熟语”是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增加的一项内容。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短语或句子。“短语”指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句子”指谚语和格言。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熟语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高考语文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特点。

近年来,成语(熟语)命题的再现率是100%,是高考中的必考题。成语(熟语)在结构上是个短语,但在使用上只能当一个词来用。因此,正确使用成语和使用实词原则上没有什么区别。其难点主要在于:把握成语(熟语)的确切含义,不可望文生义;了解成语(熟语)的使用对象或范围,并结合具体语境恰当使用。解题难度加大了,更有利于检测考生灵活运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二考向预测:

(一)综合性越来越强,由于客观题的逐年减少,有可能把熟语的使用和辨析同义词合二为一,也可能把这一考点和修

改病句的考点结合起来以主观题的形式在第二卷出现,这些都使这一考点具有更大的综合性。

(二)选取的测试熟语不避熟就生,都应是大家耳熟能详,应用范围较广的,如雨后春笋,差强人意,一文不名,墙倒众人推,三下五除二,回马枪等,而且不回避以前已经考过的成语

三考试形式

1、作为选择题中的错别字选项出现。

例: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4全国卷甲)

A、梦魇春风和煦不可或缺有志者事竞成

B、置喙如日中天轻歌曼舞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忤逆毛骨耸然拭目以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什物荆棘丛生天随人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应选B项。B项书写全部正确。A项“有志者事竟成”应为“有志者事竟成”;C项“毛骨耸然”应为“毛骨悚然”;D项“天随人愿”应为“天遂人愿”)

正确使用成语 刘

正确使用成语  刘

对策一:吃透词义,多识记多积累
二、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例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 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美轮美奂。 例2: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 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例1句中的“美轮美奂” “轮”是“高大”的意 思“奂” 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是高大的建筑 物
D
屡试不爽: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说得 动听。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作为 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此处语意不合。 讳莫如深:形容紧紧隐瞒。
成语常见误用形式
• 误解词语,望文生义
• 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 误用褒贬,情感错位 • 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 搭配不当,不合习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 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同学纷至沓来,踊跃 报名。 形容连续不断地纷纷到来。 B.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 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 一毛。 指众多数量中的一点点。 C.东方大学城在短短四年内就以2.1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 13.7亿元巨额利润,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匪夷所 思。 指不是平常人所能想象的。 D.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 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 功半。 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新课标卷语言运用题张敏波

新课标卷语言运用题张敏波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参考答案】:D 【解析】:①行之有效:实行起来很有效果,多指已经实施过 的方法或措施。使用正确。②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与“模型”不符,使用对 象错误。③等而下之:由这一等再往下,指比这一等差。使用正确。④乐不思蜀: 泛指乐而忘本或乐而忘返。使用正确。⑤滥竽充数:指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 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与句意中“广告”不符,不合语 境。⑥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与句意中“脏空气”不符,使用对象错 误。
精英十八 意气风发 专心铸剑 厚积薄发
2、病句题
(2017新课标Ⅰ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 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 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 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收 益。 D.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 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新课标卷语言运用题张敏波
一、2017年考试大纲中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表述:
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1、识记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E (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 意不明、不合逻辑。 (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 问、反问。 (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7甘肃省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大纲合订本资料

2017甘肃省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大纲合订本资料

公共基础---

语文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及基本要求

(一)基础知识

1.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

2.正确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

3.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

4.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累赘、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5.能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排比、夸张、对比、对偶、比拟、设问、反问)。

6.识记课本涉及到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涉及的文化常识。

7.识记记叙文(包括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的文体知识。

8.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盖、则、而、于、为、之、以、其、然、也、者)。

- 1 -

9.理解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及其用法。

10.默写基本篇目中的名句名篇。

(二)阅读能力

1.阅读分析能力

①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②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辨别和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

③理解作者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达方式。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⑤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辨析文意及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⑥具备初步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人物形象、语言表达、表达技巧)。

2.阅读欣赏能力

①以经典阅读为主要内容,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编文摘等阅读法。能领略到经典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②经典文言文及古诗词阅读,要求大体理解其内容要义,摘出并识记其中的名言佳句,能提炼重点,感受形象,体验情感。

③经典中外现当代诗歌散文阅读,要求理解关键词、句在具- 2 -

高考成语运用-精品

高考成语运用-精品

演练平台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D )
A、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 孑立地等了一个多小时。 B、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 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 相关、紧密相连的。 C、北大荒虽然天荒地老,但经过农垦战士的开发,已 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这位老教师总结出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屡试不爽, 大家佩服得很。
误用类型 –不合语境
① 各种形式的周刊、月刊、分类细密的专 业报纸不断出现,真是 风起云涌之势。 ②我俩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①句“风起云涌 ” 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 浩大。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②句中的“半斤八两” 比喻彼此不分上下, 与不相上下义有重复。
误用类型 –不合语境
3 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中的 物件总是摆设得有条不紊。
形容文章写得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D.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 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形容一时之间名声很大。
2020/6/1
22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广东卷
A.老张今年65 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
也不比年轻人差。 ①形容人身体矮小而精明强干;② 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A、世纪之交,我们回顾民族屈辱的历史,瞻望时代的 挑战,不由生出多难兴邦的历史感怀。 B、近年来由于纸张价格上涨,报纸杂志竞相提价,让 学生们惊呼,洛阳纸贵今又来。 C、仿制古画还有一种情形,那就是决不署自己的姓名, 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黑钱。 D、矮桩水稻成熟期参差不齐,不宜用机器统一收割。

2017年江西“三校生”语文高考教学大纲

2017年江西“三校生”语文高考教学大纲

2017年江西省语文高考教学大纲“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说明语文江西省“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是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根据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江西省“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题,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教育部2009 年1 月颁布)、《2017 年江西省“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大纲(语文)》的要求,结合我省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的实际,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重点考查教学大纲规定的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为150 分。

I •考试说明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语文考试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欣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础的能力层级。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 欣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进行初步的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

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中的“阅读与欣赏”、“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成语

1.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2.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3.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4.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5.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6.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7.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8.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9.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0.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1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12.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13.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语出唐代杜牧诗。

14. 对簿bù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15. 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语出《诗经》。

16. 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17.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18.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9.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20. 沆瀣(hàng xiè)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21. 怙(hù)恶不悛(quān):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22. 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成消除。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水一样消融。

23. 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4. 间(jiān)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5. 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揖,作揖,表示欢迎。

26. 林林总总:形容繁多。

27. 鳞次栉(zhì)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28.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

29.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椟,匣子。语出《韩非子》。

30. 满目疮痍:形容受到严重破坏的景况。疮痍,创伤。

31. 蓬荜(bì)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蓬门荜户"的省略。也说"蓬荜生辉"。

32. 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披,揭开。

33. 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罄,尽。

34. 如丧考妣(bǐ):像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和着急,含贬义。考妣,(死去的)父亲和母亲。

35. 色厉内荏(rěn):外表强硬,内心空虚。荏,软弱。

36. 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7. 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做自己的话。

3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ī):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蹊,路。

39. 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醍醐,旧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

40. 未雨绸缪:天还没下雨,就先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41. 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42. 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43. 喜结金兰:高兴地成为结拜兄弟姐妹。

44. 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湿润(语见《庄子》)。后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45. 宵衣旰(gàn)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6. 虚与委蛇(wēi yí):对人虚情假义,敷衍应酬。虚,假意;委蛇,敷衍。

47. 以邻为壑:拿领国当作排洪水的沟壑。比喻把自己的困难或灾害转嫁群众给别人。

48. 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49. 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鸩,一种毒鸟。

50. 振聋发聩(kuì):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人们清醒过来。聩,耳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