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的变化解读(生物部分)
对2017年高考全国卷生物学科考试说明变化的理解及复习建议

对2017年高考全国卷生物学科考试说明变化的理解及复习建议王建春【摘要】2017年高考全国卷生物学科考试说明有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考核目标与要求”和“考试范围与要求”方面.就这两大方面内容上的变化从落实学科素养角度给予理解性阐述,并对相关变化提出有针对性的复习建议.【期刊名称】《生物学通报》【年(卷),期】2017(052)004【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2017年全国卷;生物学科考试说明;复习建议【作者】王建春【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广东广州 5104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3.91相对于2016年,2017年高考全国卷生物学科考试说明的主要变化在于:1)“Ⅰ考试性质”删除;2)“试卷结构”选做部分题序由原来的 39、40变为 37、38;3)“一、考试的能力要求”变化为“一、考核目标与要求”;4)对“4个能力”增加了“解释”性文字和“例题”例证;5)对“获取信息的能力”进行了重新定义;6)“考试范围与要求”有 13处变化,包括能力要求变化和考点的增减;7)更换了2道“题型示例”。
其变化的主要内容体现在“考核目标与要求”和“考试范围与要求”方面,本文就这两大方面的变化阐述笔者的理解并提出针对性的复习建议。
1 考核目标与要求1.1 实验与探究能力1)由“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改为“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运用”。
删去了“综合”二字,回归学科本身,考核更具学科操作性。
在理解实验目的、原理的基础上高度关注实验方法与技能,掌握实验方法和技能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进入实验室动手操作,以区分有无开设实验或学生有无真正动手做实验。
2017高考大纲生物改动

2017高考生物大纲修订变化(一)能力修订1。
理解能力(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考试大纲》对能力要求进行适当修订,如将“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修订为“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这种表述能够进一步完善考核目标和要求,符合高中教育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需要关注当代生物科学的重大发现、研究成果和热点问题,并将其与高中生物学科知识建立必要联系,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生物学术语表达、分析和解释相关成就和热点问题。
(二)内容修订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两部分的内容要求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订。
1.必考部分考试内容的修订、调整是为了更加合理地设置选考模块与选考内容,符合高中教育教学实际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
专题14 实验与实验探究专题-2017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

【2017年高考考纲解读】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与技术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重点、难点剖析】一、观察、鉴定类实验及调查类实验(一)观察类实验归类比较说明:(1)以上实验除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使用低倍镜即可外,其余均需使用高倍镜。
(2)鉴定类实验中的“脂肪的切片法鉴定”、探究性实验中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都需用显微镜观察。
(二)鉴定类实验归类比较提取液:无水乙醇;(三)经典实验、拓展实验的条件控制与结果的显示方法1.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①光合速率:O2释放量、C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②呼吸速率:O2吸收量、C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③原子转移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④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⑤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亚甲基蓝溶液染色;⑥甲状腺激素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⑦生长激素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⑧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
2.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①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②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③除去容器中CO2:密闭实验装置中放入NaOH溶液或KOH溶液;④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⑤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加热。
⑥避免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⑦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⑧防止血液凝固:加入柠檬酸钠;⑨各种细胞器的提取:细胞匀浆离心(差速离心法)。
3.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①还原糖鉴定:水浴加热煮沸;②酶促反应:水浴保温(最适温度或实验给定温度);③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体色素:酒精要隔水加热;④二苯胺试剂鉴定DNA:水浴煮沸加热;⑤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微生物培养:恒温培养。
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特点分析

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特点分析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延续以往的试题风格,稳中求变。
“稳”集中体现在试题考查的内容方面,“变”主要体现在试题考查的方式、角度和思维程度等方面。
本文主要对试题考查的内容与2016年进行对比分析,归纳试题的特点,总结蕴含的规律,突出重点需要关注的内容,为今后复习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01 试题内容对比分析从试题内容上看还是延续全国卷的风格,考查的知识点也是常见的重点内容,考查的面比较广,与2016年相比差异不大,从内容的分布上,试题整体难度适中偏容易,与2016年相比难度有所降低,主要是由于32题遗传题考查基本遗传原理,相比2016年遗传题难度降低不少,整体上生物试题在理综中是比较容易得分的内容(见表1)。
三个必修模块分值必修1大约21分,必修2大约28分,必修3大约26分,其中必修1主要是考查了细胞结构功能和光合呼吸;必修2侧重于遗传基本规律的考查;必修3重点在调节相关内容,生态系统的内容几乎没有在该试题中体现,从去年开始对生态系统内容考查有弱化趋势。
选修1和选修3还是考查重点内容微生物培养和基因工程,这与去年考查相同,但在试题问题设置的数量和难度上都更加均衡,体现对不同选择的公平性。
试题图表信息比较少,选择题设计两个曲线图,图表信息的生物试题侧重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表1 2017年和2016年理综试题全国I卷生物考查内容对比分析节;选修模块还是注重微生物培养和基因工程两个主要内容。
试题整体上侧重对基本概念、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考查。
如选择题第1题是对基本概念的考查;选择题第2题是对基本实验原理的考查;选择题第6题和非选择题32题遗传题都是对遗传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的考查,与以往相比难度大大降低;选择题第4题和非选择题第31题都是调节的基本过程的考查,试题难度偏容易;非选择题29题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类比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构建实验思路;非选择题30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过程发生的基本原理。
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的内容和知识要求掌握度的变化

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的变化
清镇一中刘龙军
一、内容上的变化:
1.对能力要求的一些表述进行了调整。
例如,将“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
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调整成“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
2.在考试大纲中删去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
二、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上的变化
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必考内容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由“Ⅰ”变化为“Ⅱ”
2.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由“Ⅰ”变化为“Ⅱ”
3.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由“Ⅱ”变化为“Ⅰ”
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由“Ⅰ”变化为“Ⅱ”
选考内容
5.动物细胞的培养与体细胞的克隆由“Ⅰ”变化为“Ⅱ”。
2017生物高考考纲变化解读

2017年高考大纲“大变脸”,生物学科咋备考,快学起来今天,我们推出的是生物学科的政策解读和备考攻略,绝对实用,每个明年高考的河南学子都不容错过!变化一一些表述有了调整在新出炉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里,河南商报考学君发现,对能力要求的一些表述进行了调整。
例如,将“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调整成“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对于这一变化,郑州四中生物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郑州市教研室生物学科中心组成员焦兆霆首先提出,对于生物科目来说,考试大纲本身包含的内容都比较宽泛,它给的是一个范围、一个指向,不是给出具体的知识点或者考点,考生们大可不必因为大纲有了表述方面的小变化而慌张,而是要跟随老师的脚步,沉下心去备考各个知识点。
其次,焦兆霆认为,这两句表述的指向是一样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修改后的表述,指向更侧重于目前阶段的一些突出成就和热点问题,更关注目前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一些成就。
比如,像青蒿素这一个热点问题,是当前科学的一个重大发现,也是与生活中的一些疾病(疟疾等)密切相关的科学成就,按照大纲上修改后的表述,指导我们应该更关注青蒿素等这样的热点问题。
总体而言,指向性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这会使试卷上的命题素材发生些变化,命题素材可能更加关注生物学科一些新的科学成果和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这一点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变化二选修1中内容有所变动在考试大纲中,选修1的内容有了较大变动:删去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增加了“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的内容。
对一定于选修1中的变化,焦兆霆认为对重点学习选修1的同学有不小的影响,至少一些考点发生了变化。
关于考点方面的变化,焦兆霆首先指出,修改后的大纲修订内容,删除了“植物组织培养”这一章,又增加了新内容“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2017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2017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 ?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有限公司肖保和2017年高考全国卷包括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和全国Ⅲ卷。
全国Ⅰ卷适用地区包括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和山东等十个省区市,全国Ⅱ卷适用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和重庆等十一个省区市,全国Ⅲ卷适用地区包括云南、广西、贵州和四川等四个省区市。
?在全国卷的理综试卷300分中生物占90分。
试卷结构与题型如下表:X一、历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试卷的几个特点1、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试卷一般会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从材料角度看:新情景为主,不回避学科前沿动态。
(2)从内容角度看:不重结果重过程,不重得到重得法,不重体系重技能。
核心考点连年考查,适当兼顾知识的覆盖面。
具体各模块而言:必修1: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实验和细胞的生命历程为主。
必修2:以两大遗传定律和遗传的物质基础为主,其次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3:较分散。
以神经调节、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主,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免疫、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等内容。
选修1:较分散。
微生物培养相对考查较多。
选修3:集中考查基因工程,其次是胚胎工程。
必修3和选修1较为分散,其余模块相对集中。
各模块平均分布。
跨模块综合是命题的方向。
(3)从能力的角度:一定要体现四项能力要求,以理解能力为基础。
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通常都有图表曲线题和实验题。
要求教师有探究意识,熟悉题型,规范训练,以不变应万变。
(4)从题型方面看:通常有一道实验探究题,但一般只考查的实验探究的某个方面。
稳定不变。
(5)从难度方面看: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近几年基本稳定,不会忽难忽易。
2、2012-2016五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分布如下图:2012-2016五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分布?二、2017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知识点分布三、2017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命题特点通过对《2017年全国Ⅰ卷理综生物双向细目表》、《2017年全国Ⅱ卷理综生物双向细目表》和《2017年全国Ⅲ卷理综生物双向细目表》的分析,不难发现2017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命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Ⅱ、Ⅲ三份试卷共覆盖考试大纲知识内容中37个知识点(以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必考内容及要求》和《选考内容及要求》为准),占总知识点(112个)的33%。
2018年高考生物备考:2017年考试大纲解读与变化-学术小金刚系列

1
考核目标与要求
1.1 实验与探究能力 1.1.2. 由‚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改为‚具备验证简单生物 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调整了‚分析‛和‚解释‛的顺序,遵从科学实验思维的逻 辑,‚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及‚对收集到的数 据进行处理‛表述更为准确。值得注意的是,此处修订明确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意味着考卷中出现数据图(表)将 是很正常的现象 建议在高三复习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质性 的分析和解释,同时关注数量的变化,建立数学模型。
17年考试说明的变化
1
考核目标与要求
1.1 实验与探究能力 1.1.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 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 合运用‛
删去了“综合”二字,回归学科本身,考核更具学科操作性。在理 解实验目的、原理的基础上高度关注实验方法与技能,掌握实验方法 和技能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进实验室动手操作,以区分有没有开设实验 或者学生有没有真正动手做实验。
17年生物考纲修订的具体内容
(2)增减
在考试大纲中删去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 的内容; 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 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17年生物考纲为什么要这样修订?
“植物组织培养”属于“4.4生物技术在其它方面 的应用”,与“4.1微生物的利用”并列,从课程目标 来看,与“微生物工程”是相似的。 “植物组织培养”实际开课情况没有 “微生物” 乐观 历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的第39(或37)题,其问题 情境还是以“微生物的利用”方面的题目居多。 既明确删去选学内容中实际开课状况不乐观的内 容,又补充和细化了各地相对普适可行的内容,能 够较好地兼顾不同地区和学校的个性化教育资源开 发和课程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的变化解读及备考提示
一、修订考试大纲的背景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是推进考试内容改革的切入点。
修订考试大纲,贯彻立德树人任务要求,全面总结考试内容改革成果,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为实现2020年高考改革目标做积极准备,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提升教育考试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专家修订、审定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
二、修订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在保证考试大纲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考试内容改革成果,确保高考内容改革的顺利推进。
2、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
把提升考试大纲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作为修订工作的核心,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3、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
做好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梳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与关系。
三、考纲调整对备考的影响
1、考纲修订部分
(1)对能力要求的一些表述进行了调整。
例如,将“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调整成“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
(2)在考试大纲中删去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
2、备考解读(考纲变化新增部分影响较小)
2017年的考纲在能力要求的表述上作了一些调整,对选修一和选修三的个别内容作了一些增加和删除,对一些内容的要求更清晰。
但因为变动内容小,不是考试的核心内容,所以对难度的影响比较小。
(1)从细节来看:植物组织培养在选修一和选修三都有。
选修三更侧重原理,选修一更侧重操作,但是有一些相似的东西,这次把选修一的相关部分给删除,同时增加了“微生物”这个核心知识的一些相关内容。
(2)从内容来看:有删有减,虽然这一次调整的内容主要在选修一。
对于选做题选择选修一的同学,只需加强对微生物这块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练习,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完全不用理会。
在某种程度上,会让他们的复习时间更专注,反而效率会更高。
对于选做选修三的同学,只是把PCR的知识要求更加明确,对学生的复习和考试几乎没有影响。
总之,今后的理综试题,将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考查考生在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生要重点复习自主设计新实验的能力。
2016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