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期末考试卷2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地理必修2期末试题

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地理必修2期末试题

2018-2019 学年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考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70 分)一、选择题(共3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70 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示意1970 年至2040 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状况(含预测)。

读图完成1~3 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A.1980 年B.2000 年C.2015 年D.2040 年2.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年份大约是A.1970 年B.1980 年C.2000 年D.2025 年3 2020~2040 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会造成A.老龄人口增加B.人口总数减少C.少儿人口比重上升D.企业用工成本上升河南省剩余劳动力赴外省市就业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五个省市。

2011 年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省内就业人数出现拐点,省内就业人数首次高于省外就业人数。

据此完成4~5 题。

4.造成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本省的主要原因是①沿海产业向内地迁移②农民工年龄偏高③内地就业环境有所改善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A.使河南省的老龄化进程加快 C.减缓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B.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D.缓解河南省农村人口与土地的压力下表反映南京市主城区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的价格变化情况。

读表回答6~7题。

6.关于表中用地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类用地为住宅用地B.乙类用地交通通达度最高C.丙类用地距市中心最近D.丙类用地往往靠近交通干线7.表中数据给我们的启示是A.江苏各市都应大力发展地铁B.地铁是南京地价提高的首要原因C.提高交通通达度有利于土地升值D.为抑制房价南京应严控地铁建设下图为成都市某区域一共享单车租借服务点多日平均借车和还车数量统计图。

据此完成8-9题。

8.图示时间段内该服务点共享单车数量增多的时间约有A. 3小时B. 6小时C. 9小时D. 12小时9.该服务点最可能位于成都市的A.住宅区B.工业区C.风景区D.仓储区城市通风廊道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留出一定空间的走廊,以保持或引导天然气流,提升城市空气流通性。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A. 12小时B. 24小时C. 365天D. 1个月2.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引起地球季节变化?A. 地轴倾角B. 地球公转C. 太阳辐射D. 大气层的存在3. 地球上常见的地形包括下列哪些?A. 山地B. 沙漠C. 平原D. 海洋4.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气温的变化?A. 经度B. 纬度C. 海洋湿度D. 高度5. 下列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洲?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北美洲6. 下列哪个是我国的第一长江?A. 长江B. 黄河C. 淮河D. 嘉陵江7.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导致环境污染?A. 工业废气排放B. 水污染C. 大气污染D. 人口增长8.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存在于下列哪个地方?A. 河流湖泊B. 冰川冰雪C. 地下水D. 大气水汽9. 下列哪个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10. 下列哪个是我国幅员最大的省份?A. 新疆B. 青海C. 西藏D. 广东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北京。

2. 英国所在的洲是欧洲。

欧洲。

3. 地震最常发生在地壳上。

地壳上。

4. 我国的高原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

5. 地球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

里海。

6. 大气圈的最外层是热层。

热层。

7. 我国的南海位于南中国海。

南中国海。

8. 我国的大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9. 美洲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格陵兰岛。

10. 黄金分割是指一物体的两部分之比等于整体和较大一部分之比。

一物体的两部分之比等于整体和较大一部分之比。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它们的周期分别是多长时间?答: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周期为24小时;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轨道运行一周的运动,周期为365天。

2. 请简要解释地球的季节是如何形成的?答:地球季节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地轴倾角有关。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2-包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2-包含答案

XX学校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地理座位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右图为甲、乙两个国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A.1% B.2%C.3% D.4%2.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B.“高—低—高”模式C.传统人口增长模式D.“低—低—低”模式3.关天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B.我国最大环境人口容量约7亿C.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D.我国(含港澳台)目前人口只有13亿多,人口与环境关系尚属良性循环4.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张教授到北京参加为期一周的学术研讨活动B.李老师暑假期间到桂林旅游C.刘同学湖南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工作、定居D.王先生今年五月到香港出差5.婚俗对人口的发展影响很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B.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高C.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高D.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高6.下列工厂中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的是A.电子装配厂B. 水产品加工厂C. 炼铝厂D. 家具制造厂7.关于工业的集聚和分散的正确说法是A.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获得规模效益,因而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集聚B.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叫工业地域C.钢铁、石油、汽车等工业由于产值高,因而能形成“钢铁城”“石油城”“汽车城”D.钢铁工业一定指向铁矿区位8.与新兴工业比较,传统工业明显的特点有①企业以中小型为主②工业集中分布③工业分散布局④资本高度集中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9.从自然因素考虑,下列地区最不利于发育为城市的是A.河口三角洲B.河流汇合处C.冲积扇平原D.河流发源地10、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A城市人口数量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兴建较多的卫星城D城市绿地面积11.下列有关目前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快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12.下图为城市规划示意图,其中布局合理的是13 .某市医院医生通过互联网,请各医院的主任会诊,拿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其采用的手段是()A长途电话B电报C信息高速公路D传真14.“硅谷”工业区兴起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 农业基础B. 交通C. 环境D. 知识和技术15.关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以轻工业为主B. 以重工业为主C. 科技含量高D. 多为现代化的大型企业16 .高新技术工业区的主要条件是( )①知识和技术②劳动力价格③现代化交通④能源和资源A. ②④B. ①④C. ①③D. ②③17.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运输方式是A. 航空运输B.公路运输C.铁路运输D. 水路运输18.我国修建京沪高速铁路,体现了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是A. 大型化B. 高速化C. 专业化D. 综合化人口死亡率(%)%)19.2008年5月17日,救援队从汶川地震的废墟中救出一个生命垂危的受灾者,急需运到成都,应选择的运输方式是A.公路B.铁路C.航空D.水路 20.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B.水路C.航空D.管道 21 .下列各组工厂之间,生产协作关系十分密切的是A .钢铁厂与棉纺厂B .饮料厂与电动车厂C .电子元件厂与电视机厂D .炼铜厂与服装厂22.吸引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汽车生产厂商到中国投资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广阔的汽车消费市场 B . 劳动力素质高 C .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D .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23.小汽车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是A .大气污染,水污染B .大气污染,噪声污染C .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D .水污染,放射性污染 24. ABC .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D .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25.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除了人口压力方面外还包括( ) ①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落后 ②片面求经济的增长 ③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④环境自净能力减弱 A ① ④ B ④ ② C .② ③ D ① ③ 二、综合题(共50分)注意: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试卷上,只交答题卷26.读“美国硅谷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美国的“硅谷”是北美工业区域中的新工业区,该工业部门的从业人员中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占较大的比例。

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试题

章末综合测评(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农作物每年的最大可能产量。

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四省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A.某某B.某某C.某某D.某某2.图中甲地农业生产潜力比某某省低,主要原因是甲地( )A.气候炎热,降水稀少B.纬度较高,热量不足C.沙漠广布,土壤肥力低D.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少1.D2.B[第1题,据图可知,农业生产潜力自西北向东南递增,某某省的农业生产潜力最大。

第2题,甲地位于东北平原,农业生产潜力远低于某某省,主要是由纬度高、热量不足所致。

]受节前持续低温、日照少的影响,2016年春节过后,市菜价持续偏高,部分市民选择通过网络购买价格实惠的蔬菜。

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市菜价持续偏高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4.与传统销售方式相比,网络销售蔬菜可以( )A.降低种植成本B.增加销售风险C.减弱地域联系D.扩大市场X围3.B4.D[第3题,由材料可知,受节前持续低温、日照少的影响,春节过后市菜价持续偏高。

第4题,网络销售蔬菜信息更畅通,可以扩大市场的X围;而网络销售环节对种植成本影响不大;网络销售加强了地域联系,扩大了市场,从而降低销售风险。

] 2016年国家农业补贴要向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倾斜,国家在农业项目扶持多以提供财政补贴为主,按农场土地面积、合同年限及农业活动类型给予不同的补贴。

据此回答5~6题。

5.国家农业补贴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属于( )A.自然因素B.交通因素C.科技因素D.政策因素6.我国的家庭农场( )A.自给自足B.面向市场,商品率高C.粗放式农业D.劳动力需求少5.D6.B[第5题,国家农业补贴属于政策因素。

第6题,家庭农场是集约商品农业,面向市场,商品率高。

]转场是指山区牧民为了获得优质牧草,随着季节变化将牲畜赶往不同牧场的现象。

高一地理(必修2)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2)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2)期末考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人口增长模式的三项指标是A. 出生率、死亡率、生育率B. 出生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C. 死亡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D.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 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总数B. 人口容量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C. 正确估计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D.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定大于发达国家3. 下图是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示意图,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① 市迁往农村②农村迁往城市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A. ②③⑥B. ①③⑤C. ①④⑤D. ②④⑥4. 2004年,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户籍总人数为24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8万人,按户籍人数计算,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约为A. 27. 7%B. 57. 6%C. 67. 5%D. 72. 3%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

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

据此回答5~6题:5.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A. 混合农业B. 乳畜业C. 水果园艺业D. 商品谷物农业6.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A. 农业技术改进B. 劳动力的转移C. 市场需求的变化D. 自然条件改变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回答7~8题:7. 伦敦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属于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块状模式8. 为改善伦敦的城市环境质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 增加伦敦的城市职能B. 在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C. 禁止使用私人小汽车D. 选择新址,建新首都9. 下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各选项中所列工业部门依次与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模式四对应正确的是A. 精密仪表、电子装配、水果罐头、家具B. 集成电路、甘蔗制糖、粮食加工、印刷C. 普通服装、水产加工、炼铝厂、纺织D. 飞机制造、面包食品、啤酒厂、制鞋10. 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的不同,说明了()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②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③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逐渐加强④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逐渐减弱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003年,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商业运行线在上海开通,该线自上海龙阳路至浦东国际机场,全长30千米。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城市内部生物多样性的差异。

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远郊区相比,市区()A.动物多样性较丰富B.植物多样性较丰富C.外来物种数量较多D.本地物种数量较多2.导致近郊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原因是()A.环境更接近自然B.栖息地面积更广C.人类活动干扰少D.生存环境更多样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该城市()A.市区生物多样性会持续减少B.近郊区本地物种多样性增加C.远郊区外来物种多样性增加D.生物多样性高值区移向市区下表为2018年沿海某城市下辖的其中四个行政区人口统计表(常住人口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6个月以上的人口,既包括有户籍且实际在该行政区住的,也包括无户籍但实际在该行政区住的)。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4.产业不强但是教育质量特别有优势的行政区是()A.①B.②C.③D.④5.推测婴儿出生人数最多的行政区是()A.①B.②C.③D.④6.如下图示意1990~2011年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变动情况。

读下图完成下题。

该市人口总量最少和最多的年份分别是()A.1990年 2011年B.1993年 2008年C.1990年 2008年D.1993年 2011年下图示意与铝相关的生产部门及其流程图,我国的电解铝工业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我国的铝材加工企业集中分布于浙江、广东等地。

完成下列各题。

7.电解铝工业集中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主要是考虑炼铝工业属于()A.劳动力指向型工业B.市场指向型工业C.技术指向型工业D.动力指向型工业8.影响我国铝材加工企业的空间分布主要因素是()A.原料B.市场C.科技D.劳动力下图为“江苏某城市不同时期功能区分布图”。

该城市常住人口总规模2005年达60.5万人,2014年增至近百万人。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从2005年到2014年,住宅区的变化表现为( )①面积扩大、分布集中②在功能上出现分化③明显向东部和北部扩展④高级住宅区主要分布在东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工业区布局变化的合理性体现在( )①在空间上更分散,避免污染源过于集中②沿公路分布,降低运输成本③接近原料产地④布局在盛行风向的垂直郊外,对城区污染影响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1.该城市水面面积的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是( )①调节气温和湿度②减轻土地盐碱化③提高蓄洪和防洪能力④减少水土流失面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背篼又名“背篓”,是用竹条、藤、柳条等编成的背在背上运送物品的筐状背具,适合“爬坡上坎”。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新版_人教版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新版_人教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学年地理(理科)期末试卷分值:100分时间: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A.噪声污染B.大气污染C.交通拥挤D.生态破坏2、下列因素中,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关系的是A.淡水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D.耕地资源数量3、图2表示“木桶效应”,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种类,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是A.土地资源B.淡水资源C.热量资源D.能源资源4、城市等级、数目、服务范围、彼此距离之间的关系是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B.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C.城市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大D.城市等级越低,彼此距离越远5、以下关于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机械化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C.单产低,商品率低D.雨热同期6、以交通最优原则建立的商业街分布在A.城市内交通干道的沿线B.城市交通通达度最高的集合中心处C.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D.居民小区内高一地理(理)期末试卷第1页( 共6页)2014年11月25日至27日,第29届中国植保双交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召开。

会上,地处非洲的甲国希望加强与中国在农业方面的合作。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7、为解决粮食问题,甲国政府在充分利用该流域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应促使该流域沿岸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8、甲国发展以上农业地域类型,图中显示的其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B、地形平坦C、土壤肥沃D、水热条件充足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调整棉花生产布局,提出“南方稳定,北方发展,新疆大发展”的指导方针。

90年代以来,新疆的棉花产业发展迅速,棉花总产、单产、调出量连续19年位居全国首位。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一地理(理)期末试卷第2页( 共6页)9、新疆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其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市场广阔B、政策支持C、科技进步D、劳动力廉价10、图中产棉区I与Ⅲ相比,棉花生产最明显的优势是( )A、耕地面积大B、热量条件好C、光照条件好D、机械化水平高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长春市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及专用车园、光电产业园、生物医药园、新兴产业园等九大园区。

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测评考试·地理(人教版)·试题(二)及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测评考试·地理(人教版)·试题(二)及答案

%%
C. 整体性
D. 植被 D. 稳定性
17. 影响图中公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
B. 聚落分布
C. 地形
D. 人口分布
读山西省某市2018年城市居民阶梯水价表,完成12、13题。
18. 该公路可能位于
第一阶梯
居民自来水单价表(元/立方米)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A. 东北平原
B. 云贵高原
C. 成都平原
之路经济带示意图,完成6、7题。
鹿特丹 B
威尼斯
伊斯坦布尔
德 黑 兰
乌鲁木齐



A 西安



线

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 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单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7颗地
球大小的类地行星,其中e、f、g位于宜居带内,或许它们都有液态水存在。 下图示意该天 体系统。 据此完成1、2题。
D. 水污染严重
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据此完成19、20题。
19. 造成该地区冰川快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科学考察,人类活动
B. 探险旅游,乱扔垃圾
13. 该市实施城市居民阶梯水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C. 厄尔尼诺,降水增多
D. 温室效应,气候变暖
A. 与国际水价接轨
B. 提高节水意识
20. 冰川快速融化,对本地区造成的影响是
质基础,更是人类持续发展的保证。
水资源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活
中每个人都离不开水资源,除了饮水,还有洗衣、洗澡等生活用水。 人对饮水还有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期末考试卷时量:60分钟(必考部分) 30分钟(选考部分)满分:100 分(必考部分) 50分(选考部分)必考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右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判断1~4题。

1.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③国最可能的是()A.尼日利亚 B.德国 C.日本 D.美国3.在图中四个国家,最可能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方向是()A.由①到④ B.由④到①C.由③到① D.由②到③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

读表1和表2回答4~5题。

表1:2000~2009年长沙老年人口(60岁以上)与总人口增长概况表2:长沙市老年人口(60岁以上)分布以及在各地区的比例4.关于长沙人口的概况叙述正确的是()A.长沙老龄化的原因是出生率过高B.长沙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C.长沙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D.市辖区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周边地区5.关于表格显示的长沙人口问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合理利用老年人才,充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B.对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年轻劳动者承担更多工作,社会经济得到更快的发展D.老年医疗保健业、老年家庭服务业、老年保险业和老年娱乐业等老龄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6~7题。

6.某一封闭区域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6 000、4 500、10 000,则该地的人口容量取决于()A.耕地B.森林C.淡水 D.矿产7.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C.黑龙江—矿产资源D.新疆—水资源读城市的自然地理因素图,回答8-9题:8.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且临海条件优越B.高寒区、荒漠区及热带雨林区无城市分布C.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D.世界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高纬的沿海地区9.同时具备图中阴影部分区位因素的城市是()A.新疆B.拉萨C.长沙D.上海读图“某省城市、工业相关数据统计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A.城市工业产值增加B.城市人口总量增加C.城市面积扩大D.城市数量增加11.图中反映出该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A.城市化不利于工业化 B.工业化限制城市化C.城市化与工业化无关 D.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读下面地理漫画图,回答12~13题。

12.漫画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13.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下表为“四聚落服务职能情况表”,表中“√”表示聚落具有的服务职能。

据此完成第14题。

14.关于各聚落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聚落等级较高,数目少,服务范围小 B .乙聚落等级最高,数目多,服务范围广 C .丙聚落等级较低,数目少,服务范围广 D .丁聚落等级最低,数目多,服务范围小15.下表为某地农民平均年收入构成情况,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A .水稻种植业B .商品谷物农业C .混合农业D :大牧场放牧业 16.甲、乙、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A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B .畜牧业、林业、种植业C .畜牧业、种植业、林业D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17.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A .农产品以水稻为主B .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C.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D.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低近年来我国“温室无土栽培生产”在华北地区得以迅速推广,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据此完成18~20题。

18.该事实说明()A.没有土地也能进行农业生产B.温室生产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唯一手段C.科技兴农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D.“温室无土栽培”是解决华北地区农业缺水的重要途径19.温室主要改善作物生长的哪种因素( )A.热量 B.水分C.土壤 D.光照20.当前我国华北的许多县、乡出现了专门生产蔬菜的农业基地,其产品供应范围相当广泛,这种基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改造和改良B.作物生长季节的调整C.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D.交通运输条件和冷藏技术的发展21.右图为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随时间变化示意图,据此判断A.甲表示劳动力数量因素B.乙表示科技因素C.乙表示信息因素D.甲表示市场因素比如科技、信息、市场,而有的区位因素在减弱,比如原料、劳动力数量。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下图显示某一产业转移到我国沿海的过程。

读图回答22~23题:22、该产业最有可能是()A .航空航天工业B .高级服装设计业C .高新技术产业D .电子装配业 23、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 .环境和技术B .交通和市场C .矿产和政策D .地价和工资下图为某工业产品价格和成本与市中心距离相关曲线图,读图回答24~25题。

④④④南24.该工业选址的最佳位置是()A.④地B.③地C.②地D.①地25.导致图中成本曲线由a到b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B.逐步接近消费市场C.环境污染越来越轻D.地租价格逐步下降右图为某城市风频示意图。

读图回答26~27题。

26.该地频率最小的风向是()A.西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东北风27.从保护大气环境角度考虑,工业区宜布局在该城市的()A.西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东南方28.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

该生态产业园区()A、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能源B、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C、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清洁生产D、生产重点是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29.2010年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无车日”活动。

“无车日”的目的是为了( )A.反对私家车,拒绝汽车B.以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替代所有的机动车辆C.节省能源,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D.旨在通过“无车日”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的方式生存和发展30.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

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

下列关于“循环经济”叙述错误的是()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惟一途径B.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二、非选择题。

(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 2008年6月10日,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会长秦新华在上海表示:由于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等政策,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到1%以下;但我国人口增长的势态不容乐观,人口数量仍以每年800万到1 000万的速度增长,新生儿每年出生1600万到2000万。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图(1)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

(2)以上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________ 型。

(3)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32.读某城市(盛行风为东北风与西南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6分)中心的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建设仓储批发中心的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4)在丁处规划建设自来水厂,请分析该规划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3. 下图中左图为“亚洲水稻分布图”,右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分)(1)亚洲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的地区是东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地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3)我国①②两地比较,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更好的是_________地;③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4)④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5)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考部分(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右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

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

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该地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

读表完成3~4题。

3.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4.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A.环卫人员B.中小幼教师C.工程技术人员D.建筑设计师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居住问题。

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5~6题。

5.该国公共住房()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6.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