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担保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互相担保合同

互相担保合同

互相担保合同一、引言在商业交易中,有时候会存在一些不确定的风险。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一些商家会选择签订互相担保合同以保障彼此的利益。

本文将介绍互相担保合同的定义、种类、签订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定义互相担保合同又称“保证担保合同”,是指多个主体为了保证其交易的安全、风险分担等目的而签订的合同。

互相担保合同常见于商业合作中,可以有效地减少交易双方的风险。

在互相担保合同中,双方均为担保人和债务人,双方承担相等的责任和义务。

三、种类1. 普通互相担保合同当两方在商业交易中签订了合同,但其中一方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合同而出现违约时,另一方可以向第三方求助。

普通互相担保合同是指担保人通过签订合同向债权人提供的保证。

2. 保证担保合同保证担保合同通常用于贷款和融资等领域。

当借款方无法偿还的时候,担保人承担偿付义务,确保出借方的合法权益。

四、签订流程1. 确定合同主体在签订互相担保合同时,首要的是确定好合同主体,即债务人和担保人。

合同主体中应当包括其实体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联系方式等信息。

2. 约定担保范围担保范围是指担保人的担保范围,即在债务人无法履行合同时,担保人需要承担的债务份额数额。

纠正担保税是有效保障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利益的重要内容。

3. 约定担保方式和期限担保方式和期限是指担保人的偿付方式和偿付期限。

互相担保合同中,担保方式通常是以包括财产、债权、担保人自己的抵押、质押等方式作为担保。

担保期限一般是与借款期限相同。

五、注意事项1. 充分了解合同条款签订互相担保合同前,需要充分了解合同条款,了解担保的内容和标准,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 合法有效签订互相担保合同必须保证其合法有效。

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现有法律制度的规定。

3. 细心审阅合同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必须细心审阅合同,确保合同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确的内容,应及时与对方沟通并加以解决。

六、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互相担保合同的定义、种类、签订流程和注意事项。

银行担保人十大注意事项

银行担保人十大注意事项

银行担保人十大注意事项作为银行担保人,以下是十大注意事项:1.了解担保责任:担保人需要清楚自己的担保责任,包括担保的金额、期限、担保方式等。

在签署担保合同前,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己完全理解并同意其中的内容。

2.评估自身能力:担保人需要评估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和信用记录来承担担保责任。

如果担保人自身存在经济困难或信用不良记录,那么担保申请可能会被拒绝。

3.了解借款人情况:担保人需要了解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信用记录以及借款用途等情况。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担保人判断借款人的风险程度,从而决定是否提供担保。

4.确认担保物情况:如果担保涉及抵押物或质押物,担保人需要确认这些物品的真实性和价值。

同时,需要了解这些物品是否存在法律纠纷或权属不清等问题。

5.注意担保期限:担保人需要注意担保合同的期限,确保自己能够在合同期限内履行担保责任。

如果需要延长担保期限,应及时与银行协商并签署相关协议。

6.关注借款人还款情况:担保人需要关注借款人的还款情况,如果发现借款人存在还款困难或逾期等问题,应及时与银行联系并采取措施。

7.了解法律风险:担保人需要了解担保可能涉及的法律风险,如债务追偿、担保物处置等。

在签署担保合同前,可以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顾问的意见。

8.保持良好信用记录:担保人需要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避免自身存在不良信用记录对担保申请造成影响。

9.及时沟通:如果担保人遇到任何困难或问题,应及时与银行沟通并寻求解决方案。

同时,也需要与借款人保持沟通,了解借款人的还款情况和经营状况。

10.谨慎决策:在决定是否提供担保时,担保人需要谨慎决策,综合考虑自身能力、借款人情况以及担保风险等因素。

不要轻信他人的承诺或保证,以免陷入不必要的经济纠纷中。

保证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

保证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

In the end, what you believe can become what you believe.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保证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1不要人情担保。

2不要行政命令担保(或称领导干预担保).这种担保违背自愿原则,在是否设立担保、采用何种形式担保、担保多大范围的债务这些问题上不是由当事人商定,而是在领导干部用行政命令或出面干预的情况下设定的,容易产生纠纷.3不要无效担保。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结果,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合同风险的防范,所以会发生一些纠纷,签订合同需要注意很多的事项,保证合同需要有担保人,担保人应该是信誉良好的,具有代为清偿能力的公民,法人或者是其他组织。

那么保证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签订保证合同的注意事项企业经常在实践中会疏忽签订合同的法律风险的防范,对于保证合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降低企业风险和运营成本。

一、审查保证人的履约情况1、保证人的主体资格根据《担保法》第七条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

”这里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

一般包括: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型联营企业;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各分支机构;从事经营活动的科技性社会团体等。

注意以下机构不得作为保证人提供担保,否则,保证合同无效:①国家机关不得作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②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合格证人;③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内部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未经法人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的,该合同无效或者超出授权范围的部分无效。

2、保证人的保证能力保证人以自己的名义担保当事人一方履行合同,在被担保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另一方有向保证人请求履行或赔偿损失的权利。

签订担保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

签订担保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

签订担保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担保合同是指一方为了保证债务人的履行债务责任而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合同。

在签订担保合同时,双方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明确担保类型在签订担保合同前,应当明确担保的类型。

常见的担保类型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

保证是指担保人承诺债务人履行债务;抵押是指担保人将其拥有的财产作为担保物,以确保债务人的履行责任;质押是指担保人将其财产交给债权人保管,以确保债务人的履行责任。

双方应当明确担保类型,并将其写入合同中。

二、明确担保金额及期限在签订担保合同时,应当明确担保的金额及期限。

担保金额是指担保人愿意担保的最高金额,应当明确写入合同中。

担保期限是指担保的有效期限,即债权人可以依靠担保的期限。

双方应当协商确定担保金额及期限,并将其写入合同中。

三、了解债务人的情况在签订担保合同前,担保人应当了解债务人的经济状况及信誉情况。

担保人可以通过查看债务人的财务报表、信用记录等方式,了解债务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

只有了解债务人的情况,担保人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四、检查合同条款在签订担保合同前,双方应当仔细检查合同条款。

合同条款应包括担保的范围、担保的方式、担保的条件、担保的期限、担保的违约责任等内容。

双方应当确保合同条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注意相关法律规定的约束。

五、明确违约责任在签订担保合同时,应当明确违约责任。

一方违约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双方应当明确违约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并在合同中加以约定。

同时,违约责任应当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合法合规。

六、知晓法律风险在签订担保合同前,双方应当知晓法律风险并且保持警惕。

担保合同涉及到法律领域,可能面临各种法律风险。

双方应当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遵守相关法律要求。

如有需要,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有效。

七、保持书面记录在签订担保合同时,双方应当保持书面记录。

书面记录可以是合同、协议或其他形式的文件,有助于保留证据和避免争议。

跟银行签订抵押贷款合同耀注意事项

跟银行签订抵押贷款合同耀注意事项

跟银行签订抵押贷款合同耀注意事项签订抵押贷款合同,听着很复杂,实际上呢?只要你留心一些细节,也能轻松搞定!你可能会觉得,“哎呀,这个合同签了不就完了吗?就跟买个东西一样。

”错!这可不是买菜这么简单。

抵押贷款合同,往往涉及到你的大把钱、房子、甚至未来的计划。

所以,签字之前,得好好了解清楚,别到最后被坑了,哎呀妈呀,那可就悲剧了!最重要的就是合同里的条款!你看,有些条款说得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在讲啥。

所以啊,首先你得弄清楚每一项内容,最好能理解透彻。

有些条款里可能涉及到还款的方式,比如是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这两者差别可大了!等额本息,起初月供可能较高,但后期压力会轻点;而等额本金呢,前期压力大,后面逐渐减轻。

弄不清楚,轻轻松松就能被坑个透。

再说了,年利率是多少?可得睁大眼睛!如果年利率太高,那你借了钱,返还的利息可就成倍增长,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别以为只有利息和还款方式才重要!还有一个特别关键的点,那就是抵押物的相关条款。

你借的钱要用房子或者其他值钱的东西做担保,你得清楚如果自己没法按时还款,银行能不能收回你的抵押物。

你房子被拿走,银行能不能变卖?如何变卖?这些事都得提前搞清楚。

如果你忽视了这些细节,签字后才发现,哎呀,原来我的房子随时可能被银行拍卖,真的有点儿心惊胆战!对了,还有一个超级关键的事,提前还款的条件。

谁知道自己以后会不会突然发财呢?突然有大额奖金或者临时资金周转不灵?提前还款当然好啊,早点还清债务,减轻负担。

可是有些银行对于提前还款这事儿,可能会有一堆附加条件——提前还款会收手续费,或者还款时需要提前通知等。

要是你没有搞明白这些,最后想提前还款,结果被银行坑一把,那可就尴尬了。

再说了,贷款的期限也是个大问题。

有的人喜欢短期贷款,觉得早晚要还清,早点清掉负担;有的人喜欢长期贷款,觉得压力小,月供不高。

其实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都得在合同里搞清楚具体的年限。

别到时候签了一个30年、40年的超级长期贷款,最后一想自己都老了,哎,才意识到这房子是不是自己买给下一代的了?贷款的流程和手续也是一大坑!很多人觉得签完合同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有些贷款合同在生效之前,还得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流程。

担保人的条件以及担保合同注意事项包括哪些

担保人的条件以及担保合同注意事项包括哪些

担保⼈的条件以及担保合同注意事项包括哪些根据担保法规定,第三⼈和债权⼈约定,当债务⼈不履⾏债务时,保证⼈按照约定履⾏债务或者承担责任,这⾥的第三⼈即担保⼈,包括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的法⼈、其他组织或者公民,这⾥的债权⼈既是主债的债权⼈。

这⾥的-按照约定履⾏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称为保证债务,也有⼈称保证责任。

接下来让店铺⼩编为⼤家详细介绍。

担保⼈的条件以及担保合同注意事项包括哪些⼀、担保⼈的资格条件1、具有完全民事⾏为能⼒的⾃然⼈。

2、具有合法有效的⾝份证明(居民⾝份证、户⼝本或其他有效⾝份证明)及婚姻状况证明。

3、具有良好的信⽤记录和还款意愿。

4、具有稳定的收⼊来源和按时⾜额偿还贷款本息的能⼒。

5、当贷款⼈没有能偿还贷款时担保⼈就要替贷款⼈偿还贷款本息。

⼆、保证合同内容1、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数额。

2、债务⼈履⾏债务的期限。

3、保证的⽅式。

4、保证担保的范围。

5、保证的期间。

6、双⽅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三、担保⼈注意事项1、保证⽅式:⼀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

担保⼈与债权⼈没有约定为连带责任保证。

2、保证期限:担保法规定担保期限(没有约定的)为六个⽉,有约定以约定为期限。

3、主合同当事⼈双⽅串通,骗取保证⼈提供保证的以及主合同债权⼈采取欺诈、胁迫等⼿段,使保证⼈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保证⼈不承担保证责任。

4、保证⼈承担保证责任偿还后,有权向债务⼈追偿。

以上就是店铺⼩编为⼤家总结的担保⼈的条件与担保合同这⽅⾯的法律知识,希望能给⼤家带来帮助!店铺温馨提⽰:《民法典》⾃2021年1⽉1⽇起正式施⾏,《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

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合同问题# 点击这⼉#进⾏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店铺合同纠纷律师#。

签订房地产担保的五大误区你中了几个

签订房地产担保的五大误区你中了几个

签订房地产担保的五大误区你中了几个房地产买卖过程中,担保是一种常见的保障方式。

然而,在签订房地产担保合同时,有许多人容易陷入一些误区。

本文将列举出房地产担保中的五大误区,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风险。

一、迷信担保公司许多人在签订房地产担保合同时,迷信担保公司的名气和声誉。

他们认为选择知名的担保公司就能够确保风险最小。

然而,这种观点是有误的。

担保公司的名气和声誉并不能直接决定其能力和可靠性。

在选择担保公司时,除了考虑其知名度外,还需注意其业务范围和实力。

仅仅依靠迷信并不足以保证担保交易的安全。

二、忽视权益保障条款在签订房地产担保合同时,许多人往往忽视权益保障条款。

他们只关注担保金额和利率等方面,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条款。

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权益保障条款是确保双方利益平衡的重要保障措施。

在选择担保合同时,应该仔细审查和比较各种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三、盲目追求低利率许多人在选择担保时,一味追求低利率。

他们认为低利率能够减少自己的风险和成本。

然而,低利率并不代表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低利率可能意味着担保公司对风险的评估较为激进,以致于无法承担较大的风险。

因此,在选择担保时,应该综合考虑利率、担保公司的实力和信誉等因素,避免盲目追求低利率而忽视其他重要因素。

四、忽视费用问题在签订房地产担保合同时,许多人往往忽视了费用问题。

他们只关注担保金额和利率等方面,而对于担保手续费、评估费用等其他费用并不重视。

然而,这些费用可能对担保交易的成本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担保时,应该全面考虑各种费用,并在比较不同担保方案时,将费用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五、忽视风险评估在签订房地产担保合同时,许多人往往忽视了风险评估。

他们认为只要有担保就不用担心风险问题。

然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担保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只能减少一部分风险。

因此,签订担保合同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了解担保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2024年贷款担保保险合同签订注意事项

2024年贷款担保保险合同签订注意事项

2024年贷款担保保险合同签订注意事项本合同目录一览1. 担保保险合同的定义及适用范围1.1. 担保保险合同的定义1.2. 担保保险合同的适用范围2. 担保人与借款人的权利与义务2.1. 担保人的权利与义务2.2. 借款人的权利与义务3. 保险公司的权利与义务3.1. 保险公司的权利与义务3.2. 保险公司对担保人与借款人的保险责任4. 贷款金额、期限与还款方式4.1. 贷款金额4.2. 贷款期限4.3. 还款方式5. 担保方式与担保物5.1. 担保方式5.2. 担保物6. 保险条款与保险费用6.1. 保险条款6.2. 保险费用7. 合同的生效、变更与解除7.1. 合同的生效条件7.2. 合同的变更7.3. 合同的解除8. 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8.1. 违约责任8.2. 争议解决方式9. 合同的期限与续约9.1. 合同期限9.2. 合同续约条件10. 保密条款10.1. 保密义务10.2. 保密信息的范围11. 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11.1. 法律适用11.2. 争议解决方式12. 其他条款12.1. 合同的转让12.2. 合同的继承13. 合同的签字盖章13.1. 签字盖章的要求13.2. 签字盖章的有效性14. 附件14.1. 附件的构成14.2. 附件的有效性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担保保险合同的定义及适用范围1.1 担保保险合同的定义1.2 担保保险合同的适用范围本合同适用于担保方为借款方提供的贷款担保业务。

担保方同意在借款方未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情况下,按照本合同的约定向保险方履行赔偿义务,保险方同意按照本合同的约定承担保险责任。

第二条担保人与借款人的权利与义务2.1 担保人的权利与义务担保方同意在借款方未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情况下,按照本合同的约定向保险方履行赔偿义务。

担保方应确保其提供的担保真实有效,并积极配合保险方和借款方的相关工作。

2.2 借款人的权利与义务借款方同意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按期偿还贷款本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债权债务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签订担保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给别人担保借款之类的时候,那我们在签订担保合同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接下来由赢了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签订担保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一、签订担保合同要注意什么1、不要行政命令担保(或称领导干预担保)。

这种担保违背自愿原则,在是否设立担保、采用何种形式担保、担保多大范围的债务这些问题上不是由当事人商定,而是在领导干部用行政命令或出面干预的情况下设定的,容易产生纠纷。

2、不要人情担保。

在订立担保合同时,担保人碍于情面,对被担保人缺乏应有的资信调查,盲目签订担保合同;3、不要贿赂担保。

这种担保往往通过贿赂钱财或礼物来达到设立担保合同的目的,如李某在某地办了一个建材厂,急需流动资金。

李某找到某局领导:“我们厂急需 10万元资金,贷款机构方面的工作我已经做好了,就缺担保人,事成后再给你1万元。

”该领导便以该局名义予以担保,后李某的建材厂因产品质量问题关门停产,李某逃之夭夭,该局因此遭受损失,该领导也受到查处。

二、担保合同应包含哪些内容在人的担保即保证中,担保权是一种债权性的请求权,属债权范围;而在物的担保中,则是一种物权性的优先受偿权,故也称为担保物权,两者间的效力相差较大。

与此相对应,担保义务人的义务在人的担保中,实为一种债务,而于物的担保中则是一种物权负担。

1、保证合同内容: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保证的方式;保证担保的范围;保证的期间;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保证合同不完全具备前款规定内容的,可以补正。

2、抵押合同内容: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抵押物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所在地、所有权权属或者使用权权属;抵押担保的范围;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抵押合同不完全具备前款规定内容的,可以补正。

3、质押合同内容: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质物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质押担保的范围;质物移交的时间性;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质押合同不完全具备前款规定内容的,可以补正。

∙怎么认定交通事故责任_怎么审查交通事故认定书/y/jt/1556051.html∙行人违章进入高速公路被撞,责任谁承担/y/jt/1556050.html∙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怎么办/y/jt/1556049.html∙现场勘查注意事项 /y/jt/1556048.html ∙各国对汽车的时速限制/y/jt/1556047.html∙车辆低速行驶一样要系好安全带/y/jt/1556046.html∙发生刮擦事故如何划分责任_发生刮擦事故如何划分责任/y/jt/1556045.html∙机动车与行人碰撞如何归责_机动车与行人碰撞如何赔偿/y/jt/1556044.html∙未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以前能作工伤认定吗/y/jt/1556043.html∙无环保标志外地车拒入广州/y/jt/1556042.html∙因流产肇事者被判精神损害赔偿/y/jt/1556041.html∙如何划分交通事故责任_交通肇事可能受到哪些处罚/y/jt/1556040.html∙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程序_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时机/y/jt/1556039.html∙喝酒是否过多自我测试法/y/jt/1556038.html∙高速路上撞上石头公路管理者担责三成/y/jt/1556037.html∙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如何应对/y/jt/1556036.html∙被汽车撞伤肇事车逃逸该如何索赔/y/jt/1556035.html∙山路行车五防 /y/jt/1556034.html∙交通肇事后隐藏尸体司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y/jt/1556033.html∙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内容_不服能起诉吗/y/jt/1556032.html∙中國交通概況 /y/jt/1556031.html∙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否能提起诉讼/y/jt/1556030.html∙20种事故肇事者负全责/y/jt/1556029.html∙车辆被盗后致损保险公司是否应该进行赔偿/y/jt/1556028.html∙如何撰写责任重新认定申请书/y/jt/1556027.html∙肇事方负全部责任的情况_如何确定交通事故双方的责任/y/jt/1556026.html∙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y/jt/1556025.html∙长假回来爱车丢失怎么办哪些情况保险公司会被拒赔/y/jt/1556024.html∙无过失责任险条款 /y/jt/1556023.html ∙特殊路段上的驾驶技巧/y/jt/1556022.html∙工费车保险赔偿的法律依据,索赔需要什么材料/y/jt/1556021.html∙交强险作用 /y/jt/1556020.html∙警车撞死下班女工肇事民警疑似酒后开车/y/jt/1556019.html∙超车时的车速 /y/jt/1556018.html∙如何选车祸伤残鉴定机构_怎样办理车祸伤残鉴定委托/y/jt/1556017.html∙外地来京人员交通肇事去年死亡701人/y/jt/1556016.html∙汽车修理谨防火灾 /y/jt/1556015.html ∙4人同乘一辆电动自行车致2人死亡肇事者被判刑/y/jt/1556014.html∙哪些人可以进行伤残评定_办理伤残评定的程序/y/jt/1556013.html∙汽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正确认定/y/jt/1556012.html∙车泡水千万别发动 /y/jt/1556011.html ∙交通肇事逃逸协查 /y/jt/1556010.html ∙专家:强制第三者险应承担单一赔偿责任/y/jt/1556009.html∙汽车报废怎么办理_需要带哪些材料/y/jt/1556008.html∙保险公司的具体理赔标准是什么事故赔偿需要出示证据/y/jt/1556007.html∙论机动车三责险的制度体系/y/jt/1556006.html∙法律如何界定交通肇事逃逸/y/jt/1556005.html∙交通肇事交通肇事后将他人撞死/y/jt/1556004.html∙的现场调查 /y/jt/1556003.html∙肇事逃逸后保险公司能否赔偿受害人/y/jt/1556002.html∙一天内多次闯红灯_如何处罚/y/jt/1556001.html∙谨防行车中的“四不能”/y/jt/1556000.html∙发生车祸怎么调解赔偿_怎么保险理赔/y/jt/1555999.html∙汽车紧急避碰的四条要则/y/jt/1555998.html∙合同约定不明保险赔偿的情况/y/jt/1555997.html∙哪些情况不构成肇事逃逸/y/jt/1555996.html∙关于交通事故中人身损害赔偿的界定/y/jt/1555995.html∙可以扣留事故车辆的情况有哪些_交通事故调解注意哪些问题/y/jt/1555994.html∙交通肇事罪的如何负刑事责任/y/jt/1555993.html∙交通肇事罪怎么认定_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y/jt/1555992.html∙听出汽车故障 /y/jt/1555991.html∙违章超速的危害 /y/jt/1555990.html ∙交通肇事财产赔偿金额的确定标准/y/jt/1555989.html∙出借车辆事故责任 /y/jt/1555988.html ∙特殊天气高速公路规定_高速路车辆的限制如何/y/jt/1555987.html∙交通事故能不能做劳动能力鉴定_劳动能力丧失鉴定的标准/y/jt/1555986.html∙驾车人十大交通陋习大暴光/y/jt/1555985.html∙开关车门未留心酿成事故担责任/y/jt/1555984.html∙非道路交通肇事致人死亡/y/jt/1555983.html∙如何预防汽车与两轮车相撞/y/jt/1555982.html∙浅析逃逸行为的不当界定/y/jt/1555981.html∙出了交通事故找谁赔_怎么向保险理赔/y/jt/1555980.html∙怎么做交通事故伤残评定_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注意事项/y/jt/1555979.html∙交通肇事死亡的赔偿范围/y/jt/1555978.html∙交通肇事者拒绝测谎被判担全责/y/jt/1555977.html∙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和道路社会救助基/y/jt/1555976.html∙夜间驾车打灯变光有讲究/y/jt/1555975.html∙关于车主的连带责任问题/y/jt/1555974.html∙发生交通事故会受到行政处罚吗_处理交通事故注意哪些期限/y/jt/1555973.html∙开车撞死人_要怎样赔偿/y/jt/1555972.html∙交通肇事罪相关司法解释【2018最新】/y/jt/1555971.html∙高速行驶中的降档技巧/y/jt/1555970.html∙什么是汽车电子导航系统/y/jt/1555969.html∙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对现场进行勘验/y/jt/1555968.html∙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应当承担的相应责任/y/jt/1555967.html∙没有保险_员工发现交通事故怎么办/y/jt/1555966.html∙道路交通事故赔偿各项目计算公式amp;nbsp;/y/jt/1555965.html∙关于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看法/y/jt/1555964.html∙车祸伤残和后续治疗费如何鉴定_伤残鉴定后能主张医疗费吗/y/jt/1555963.html∙怎样界定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y/jt/1555962.html∙正确地对待交通事故责任认定/y/jt/1555961.html∙空调使用中的三个注意事项/y/jt/1555960.html∙发生交通事故时逃逸,责任如何认定/y/jt/1555959.html∙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_怎样申请重新认定交通事故责任/y/jt/1555958.html∙商业第三者责任险情况下保险公司的诉讼地位/y/jt/1555957.html∙喝酒发生交通事故_责任怎样划分/y/jt/1555956.html∙交通肇事死亡赔偿金标准/y/jt/1555955.html∙汽车空调提高司机的驾驶安全性/y/jt/1555954.html∙如果雇员故意造成交通事故,雇主要承担责任吗/y/jt/1555953.html∙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三个原则/y/jt/1555952.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