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曲线图解

合集下载

经济学相关 LM曲线

经济学相关 LM曲线

不同收入的货币需求曲线
r y1 r1 r2
L1 = ky1 − hr1
y2 y3
L2 = ky2 − hr1
L3 = ky3 − hr1
O
L1 L2
L3
L
14.3.4 流动性陷阱
•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下降 了,即有价证券价格不可能再上升了,会将 手中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 这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 中,所以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穷大,这称为 “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LM曲线
r LM 4 3 2 1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y
14.4.2 LM曲线及其推导
• LM曲线上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与收入的 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 是相等的,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
14.4.2 LM曲线及其推导
• 几何推导:
• 货币交易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函数:L1=ky • 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L2=-hr • 货币供求均衡:L=m=ky-hr
14.3.2 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
•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是利息、红利、租金等 等。 • 凯恩斯认为,人们损失利息而持有货币,产 生流动偏好的动机。
14.3.2 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
• 流动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由于货币 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牺牲利息收 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 向。
14.3.2 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
• 流动性偏好
• 交易动机 :指人们因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 为了进行正常交易所需要的货币。 • 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对货币的需求 越多;交易数量越大,需求越大。

常见的经济学曲线图解析课件

常见的经济学曲线图解析课件

(4)需求与供给法则的特例情况
(二)拉弗曲线
❖ 1.图像解读:
“拉弗曲线”理论 是由“供给学派”代表 人物、美国教授阿 瑟·拉弗提出的。 “拉弗曲线”的横轴表 示税率,纵轴表示税收 额,它表明了税收与税 率之间的关系。
2.涉及教材知识:
财政税收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教材66-67页
教材17页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 收入预期的影响。对于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 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 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4.物价总体水平
教材18页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上
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
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3.描述和阐释事物 4.论证和探究问题
二、几种常见的经济学曲线图解析
(一)需求与供给曲线 1.图像解读: (1)需求曲线
二、几种常见的经济学曲线图解析
(一)需求与供给曲线 1.图像解读: (2)供给曲线
2.涉及教材知识
v回答: “微笑曲线”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5分)结合材 料二,说明“微笑曲线”对我国企业提高利润水平有什么启示。 (6分)
❖ ①从事产品研发、零件生产、 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企业能 够获得较高利润,而从事组装 的企业利润水平较低;与60、 70年代相比,目前底端与两 端的利润水平差距扩大,底端 企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 材料二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国, 每年服装出口总额约占全球服装出口贸易 总额的四分之一,但自有品牌的占有率不 超过10%。因为缺乏面料开发、品种款式

常见的经济学曲线图解析

常见的经济学曲线图解析
详细描述
消费者剩余曲线以价格为横轴,消费者剩余为纵轴,向右上 方倾斜。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下侧区域面积代表消费者剩余, 反映了消费者从购买中获得的实际利益。
生产者剩余曲线
总结词
生产者剩余曲线是表示生产者提供某 一商品或服务的成本与市场价格之间 差额的图形表示。
详细描述
生产者剩余曲线以价格为横轴,生产者剩 余为纵轴,向右下方倾斜。曲线与供给曲 线的上侧区域面积代表生产者剩余,反映 了生产者从销售中获得的实际利益。
02 经济学曲线图概述
经济学曲线图的定义
经济学曲线图是一种用图形表示经济 变量之间关系的工具,通过曲线图可 以直观地展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变化趋 势和相互影响。
曲线图通常由横轴和纵轴组成,横轴 表示时间或数量,纵轴表示价格、收 入、消费等经济指标。
经济学曲线图的分类
折线图
用于表示两个变量之间 的线性关系,可以显示
动态性
曲线图可以展示经济变量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有助 于分析经济发展和变化的 规律。
比较性
曲线图可以直观地比较不 同数据的大小和变化,有 助于进行经济分析和预测。
03 常见经济学曲线图解析
需求曲线
总结词
需求曲线是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 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的图形表示。
线、供给曲线、成本曲线、收益曲线等, 了解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政策制
这些曲线图对于理解市场供求关系、企
定和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业决策和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具有重要
意义。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进一步探索经济学曲线图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例如在金融、国际贸易、产业组织等领域,研究其 对于决策和预测的作用。
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和特点的经济学曲线图,例如非线性关系、动态变化等,以揭示更复杂的经济现象和 规律。

IS曲线(宏观经济学)

IS曲线(宏观经济学)

IS曲线概述IS曲线的含义: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I(R)=S(Y) ,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位于IS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IS曲线的经济含义1)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2)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增加。

3)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偏离IS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

4) 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意味着需求未能消化当期的产出,产品市场供大于求。

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的左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 意味着当期的产出未能满足需求,产品市场供小于求。

IS曲线的性质IS曲线表示产出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所应保持的关系,所以:只有IS曲线上的点对应的国民收入才是均衡收入。

所有不在IS曲线上的点都是非均衡点,如图1所示,IS曲线右边的点意味着I﹤S,如点A,而IS曲线左边的点意味着I﹥S,如点B。

IS曲线的斜率及影响因素IS曲线的斜率及影响IS曲线的斜率的因素(1)IS曲线的斜率:dr/dY=-(1-b+bt)/h=-[1-(1-t)b]/h<0(2)影响IS曲线的斜率的因素:b和hb值越大,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国民收入的乘数越大,Y对r的反应越灵敏;b值越小,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国民收入的乘数越小,Y对r的反应越不灵敏。

发展经济学图表

发展经济学图表

洛伦茨准则:如果一条洛伦茨曲线每一点均落在另一条的右侧,那么前者比后者的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

洛伦茨曲线:将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序(匿名准则),将人口累积百分比(人口比例准则)和收入累积百分比(相对收入准则)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茨曲线,表示每一个百分比人口所获得的相应百分比收入。

对洛伦兹曲线的理解:横轴表示累积的人口百分比,纵轴表示累积的收入百分比。

洛伦茨曲线任何一点斜率,表示这点的人对收入累积的边际贡献.洛伦茨曲线是对角线,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均等,每一个百分比人口获得相同百分比的收入。

对角线也叫完全平等线。

洛伦茨曲线是由下方横轴与右方纵轴共同组成,表示收入分配完全不平等,即一个人拥有100%的收入,而其他人都没有收入。

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贫穷),收入分配较为平等,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趋于上升;到经济增长后期阶段(富裕),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趋于下降。

横轴表示人均GNP,纵轴表示基尼系数.倒U型曲线表示,当收入水平上升时,基尼系数首先增大(收入差距扩大),当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基尼系数达到最大后开始逐渐变小。

收入分配与储蓄的关系:(1)贫穷国家人均收入处在OA段,不平等分配有利于增加储蓄;人均收入极低时,极端不平等才能形成充满期望、有能力储蓄的阶层;完全平等分配所有人都将收入用于维持生存,社会储蓄变为零。

引申政策含义要倍加小心:显然不能对不平等置之不理,不平等固然可能增加储蓄,但这样做既不道德,也不利于投资和政治稳定。

收入—营养-劳动能力曲线:隐含假定,所有收入都用于营养支出。

纵轴表示劳动能力,比较模糊、很难定量.以一个劳动力一天的劳动量来表示。

(1)0A段:起初劳动能力并没有多大变化,且接近于零;大部分营养用于基本代谢,很少有多余能量用于劳动消耗。

(2)AB段:一旦营养跨越基本代谢门槛,收入(营养)增量大部分可用于生产劳动,劳动能力迅速上升.(3)BC段:因为人体机能约束,将营养转化为劳动能力的边际效率递减,劳动能力以递减速率上升。

经济学曲线汇总(1)

经济学曲线汇总(1)
经济学曲线汇总(1)
• 3.(2011江苏卷)图2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 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 y代表效率,原点O表 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 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表明
• ①在x1之前,效率与 • 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 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 • 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 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 • 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 • 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 • 高的效率 •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经济学曲线汇总(1)
2020/12/12
经济学曲线汇总(1)
• 曲线类题型是近年高考常见试题, 福建省自 主命题以来已连续两年出现,是福建高考 趋于稳定的题型。曲线题突出综合性,综 合运用多种知识,能够很好考查考生理论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曲线题整体上 可归为六类:需求曲线、供给曲线、拉弗 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微笑曲线、环境库 兹涅茨曲线。本文就近两年高考曲线题进 行归纳总结,以助备考。
经济学曲线汇总(1)
• 一、拉弗曲线 • “拉弗曲线”理论是由 • “供给学派”代表人物、 • 美国教授阿瑟·拉弗 • 提出的。“拉弗曲线” • 的横轴表示税率, • 纵轴表示税收额, • 它表明了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关系。 • 教材知识:财政税收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影
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经济学曲线汇总(1)
经济学曲线汇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 例4.(2011广东卷)图7描述的是某品牌奶 粉的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下列事件中 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 A.该奶粉生产商供应减少 • B.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 • C.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 • D.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

常见的经济学曲线图解析课件PPT课件

常见的经济学曲线图解析课件PPT课件

供给曲线
定义
01
供给曲线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的曲线。
斜率
02
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表示当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当价
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影响因素
03
影响供给曲线的因素包括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生产者的预期
等。
均衡价格曲线
定义
均衡价格曲线表示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价格水平。
交点
标注坐标轴
对坐标轴进行标注,包括 刻度、单位和标题等,以 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曲线图。
线条绘制与标注
绘制线条
根据数据和主题需求,使用合适的线条绘制方法,如平滑曲线、 点线等。
标注线条
在曲线图上标注必要的文字和符号,如线条标签、趋势线等,以 增强曲线图的可读性和解释性。
调整和完善
根据需要调整和完善曲线图的细节,如线条颜色、粗细、图例等, 以提高曲线图的美观度和易读性。
数据清洗和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去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确保数据 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转换和整理
将数据转换为适合绘制曲线图的形式,如时间序列数据、比例数据 等。
坐标轴选择与刻度设置
01
02
03
选择合适的坐标轴
根据数据类型和主题选择 合适的坐标轴,如时间轴、 比例轴等。
设置坐标轴刻度
根据数据分布和曲线图展 示需求,合理设置坐标轴 的刻度和单位,确保曲线 图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收益曲线
表示企业在不同产量水平上能 够获得的收益。
02
常见经济学曲线图解析
需求曲线
定义
需求曲线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商品的需求量与价 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斜率

经济学几大曲线

经济学几大曲线

第一章需求与供给曲线的决定第一节决定曲线形状的内在原因一、均衡价格的理解:均衡价格不是“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不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而只能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供给等于需求就是两条线重合,这违反供求定律。

图中的垂线还表明,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价格可能不等,水平线表明价格相等,但供给量不等于需求量。

所以均衡价格必须同时满足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这两个条件。

二、消费者均衡:消费者按照效用最大化的要求,随着商品消费的增加和商品边际效用的下降,而降低商品的报价,这就造成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因为货币与商品一样都具有效用,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进行付出货币失去的效用与购入商品所得到效用比较.如果他是取得货币的效用要大于他购入的商品的效用,他会因为总效用下降而停止购买,甚至要退掉已经买入的商品。

因为总效用是边际效用的加总,减少对商品的购买,使其最后买入的商品的边际效用回升,消费者的总效用将随之增加。

反过来,如果他付出的货币的效用要小于他购入的商品的效用,他将继续购买,因为每增加一个商品的买入将使消费者的总效用增加。

消费均衡的两个条件因此是,把钱用完和每一元钱用在不同商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即以下两个公式:这就是说,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对货币的拥有过多,就是商品拥有的较少,货币的边际效用下降,而商品的边际效用上升,消费者就要减少货币的拥有,多购买商品,才能增加他的总效用;反过来,消费者则要卖出商品,增加货币的持有,也能提高他的总效用。

只有在商品的边际效用与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的时候,消费者才实现了他的均衡,即不再买入或卖出商品,保持既定的商品与货币持有的比例。

这就证明,消费者均衡的选择,就是消费者购买商品要实现商品的边际效用与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正是在消费者均衡的意义上,商品的需求曲线不仅是商品的价格线,而且是商品的边际效用线,因为商品的价格反映了商品的边际效用,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商品的价格线,即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utput
AVC AFC
MFC=0
Output
0
Marginal cost
邊際成本
TC,TFC,TVC TC
Slope=MC=AC
TVC Slope=MC=AVC TFC
0
AC, AFC, AVC, MC, MFC, MVC MC=MVC AC
Output
AVC AFC
MFC=0
Output
0
First-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Total revenue
總收入
TR
TR Q
0
AR,MR
AR Q
0
MR
Average revenue
平均收入
TR
TR Q
0
AR,MR
AR Q
0
MR
Marginal revenue
邊際收入
TR
TR Q
0
AR,MR
AR Q
0
MR
Perfect competition
完全競爭
P
MC
AC d=MR=AR=P AVC
MFC=0
Output
0
Total variable cost
總可變成本
TC,TFC,TVC TC
Slope=MC=AC
TVC Slope=MC=AVC TFC
0
AC, AFC, AVC, MC, MFC, MVC MC=MVC AC
Output
AVC AFC
MFC=0
Output
0
Total cost
菲利蒲士曲線
Unemployment (%)
Quota
配額
P S
Pt Pe World market price
D
0
Q1
Q
Q2
Good X
Tariff
關稅
P S
Pt Pe
a
b c
d e f
T
World market price
D
0
Q1
Q3
Q4
Q2
Good X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E C
C
a
Y
Slopes=APC
0
Y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E C
Slopes=MPC
a
0
Y
Backward bending labor supply
向後彎曲勞力供應曲線
Income
Slope=W3 Slope=W2 C B A Slope=W1
Wage rate
一級價格分歧
P MC
D=MUV=MR Q
0
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三級價格分歧
Market A Market B Both Markets
P
P
P
MC
PA P1 PB
MRA QA
DA
MRB
DB
MRA+B
DA+B
Q
0
QB
Q
Q
Q
Law of demand
需求定律
P
D
Elastic Demand
M
a 0
b
D’
Q
Inelastic demand
低彈性需求
P
D
M
Inelastic Demand
a 0
b
D’
Q
Perfectly elastic demand
完全彈性需求曲線
P
D
0
Q
Perfectly inelastic demand
完全無彈性需求曲線
P D
0
Q
0
Q
Economic rent
經濟租
Price S
P1
Economic rent
D
0
Q1
Units of a factor
Transfer earning
轉移收入
Price S
P1
Transfer earning
D
0
Q1
Units of a factor
All-or-nothing Pricing
TVC Slope=MC=AVC TFC
0
AC, AFC, AVC, MC, MFC, MVC MC=MVC AC
Output
AVC AFC
MFC=0
Output
0
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變成本
TC,TFC,TVC TC
Slope=MC=AC
TVC Slope=MC=AVC TFC
P
A B
D Q
0
Law of supply
供給定律
P S
B
A
Q
0
Equilibrium Price
均衡價格
P S
Pe
D
0
Q
Surplus
盈餘
P S Excess supply
Pe
D
0 Qe
Q
Shortage
短缺
P S
Pe
Excess demand D
0 Qe
Q
Price ceiling
價格下限
0
AC, AFC, AVC, MC, MFC, MVC MC=MVC AC
Output
AVC AFC
MFC=0
Output
0
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
TC,TFC,TVC TC
Slope=MC=AC
TVC Slope=MC=AVC TFC
0
AC, AFC, AVC, MC, MFC, MVC MC=MVC AC
收縮性財政政策
E
Y-line
E’
E
45°
0
Yf
Ye
Y
Deflationary gap
緊縮缺口
E
Y-line
G
DG
E
R
45°
0
Ye
Yf
Y
Inflationary Gap
膨脹缺口
E
Y-line
E
F
IG
G
45°
0
Yf
Ye
Y
Liquidity trap
流動之迷
E LM1 LM2
IS
0
Yf
Y
Crowding-out effect
0
Q*
Q
Profit maximization
利潤最大化
P MC
P
MR=MC (profit maximization)
D=AR
MR
0
Q
Deadweight loss
無謂損失
P S=MC
Pm
Pc
D=AR
MR
0 Qm Qc
Q
Monopoly rent
壟斷租
P MC AC’ AC
P
D=AR
MR
0
Q
邊際生產曲線
TP
TP max. Slope=MP=AP
TP
0 AP,MP
MP max. AP max.
Variable factor
AP
0
MP
Variable factor
Total product curve
總生產曲線
TP
TP max. Slope=MP=AP
TP
0 AP,MP
MP max. APC TC
Slope=MC=AC
TVC Slope=MC=AVC TFC
0
AC, AFC, AVC, MC, MFC, MVC MC=MVC AC
Output
AVC AFC
MFC=0
Output
0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
TC,TFC,TVC TC
Slope=MC=AC
排擠效果
r LM
r2
r1
IS2
IS1
0
Y1
Y2
Yf
Y
crowding-out effect
LM Curve
LM 曲線
r LM
r2
r1
0
Y1
Y2
Y
IS Curve
IS 曲線
r
r2
r1
IS
0
Y1
Y2
Y
Rate of change of money wage rates (% p.a.)
0
Phillips curve
P S
Black market price Market Price
Price ceiling
D Q
0
Excess demand
Price floor
價格上限
Wage rate
Surplus
W1
S
Minimum wage
We
W0
D
0 Q1 Q2 Labour
Elastic demand
高彈性需求
Q
Monopoly
壟斷
P MC
P
AC
D=AR
MR
0
Q
Q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邊際報酬遞減定律
TP
TP max. Slope=MP=A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